⑴ 時刻知道丨月壤抵湘,全世界關注的「無價之土」是什麼土
我們為什麼要去月亮上「挖土」?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是什麼?這些樣品能發揮什麼作用?諸多問題牽動著人們的心。
12月23日中午,嫦娥五號備份存儲月球樣品運抵湖南。攝影 秦樓
裝有月球樣品的轉移箱。攝影 秦樓
天外來客:記錄月球 歷史 的「時間膠囊」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樣品艙成功著陸內蒙古四子王旗,帶回了「天外來客」——1731克月球岩石樣鎮行品。
這批樣本的采樣點在風暴洋東北部,形成於火山噴發之後,這些火山岩記錄了月球熱演化培悉和化學演化的 歷史 。
問
什麼是月球玄武岩?
月球玄武岩是月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漿經過火山噴發至月表冷卻結晶形成的岩石。火山活動是月球具有內動力的表現,火山活動停止表明月球失去了內動力,也就意味著地質意義上的「死亡」。因此,研究火山岩可以揭示月球化學組成和熱演化 歷史 。
在此之前,地球上的月球隕石,以及美國、蘇聯採集而來的月球樣本,不斷告訴人們,月球的生命特徵之一——岩漿活動持續到大約28億-30億年前。古老的岩漿噴發活動留下的黑色玄武岩形成了所見的「月海」。但是,對於月球最晚期岩漿活動的成因和岩漿活動停止的確切時間等問題,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議。
直到中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嫦娥五號採回的月球樣品,終於破解了月球部分「晚年生活」之謎。
2021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證明,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一類新的月海玄武岩,是迄今直接測量過的最年輕的月球樣品,年齡在20億年左右,也就是說,月球直到20億年前仍存在岩漿活動,壽命比此前推測的又延長了約8億歲。更有意思的是,最新研究還發現,放射性元素和水,在月球「延壽」這件事上可能都沒幫上忙。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無價之土」這么用
2021年1月18日,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原則上將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辦法明確,按照基礎用途:永久存儲和備份永久存儲樣品作為原始樣品進行封存;研究樣品用於月球科學研究、分析;公益樣品用於展覽、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活動。
辦法規定:「主存儲機構接收月球樣品後,按照不同的基礎用途,進行為期不超過六個月的處理並形成相關信息。處理期結束後,探月中心通過數據信息平台向 社會 公布月球樣品信息,並根據借用情況對樣品信息動態更新。」
在國際合作方面,辦法指出:「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於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去哪兒了?怎麼用?
嫦娥五號共取回了1731克月壤,彌足珍貴。
7月12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京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至申請受理截止日,共收到來自教育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中科院、核工業集團、航天 科技 集團等方面的23家科研機構的37名使用責配旅乎任人提出的85份申請。經審核,來自13所科研機構的31份申請獲得通過,樣品發放總量共17.4764克。
10月8日,第二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名單公布,17家科研機構的28名使用責任人提出的51份申請獲得通過,共計17.936g。
月球樣品專家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朱日祥表示,對嫦娥五號樣品的科學研究主要會有三方面進展:一是培養人才。過去,中國科學家基本拿不到阿波羅月球樣品進行研究,現在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研究隊伍了;二是采樣區是經過大量研究與論證的,有可能對月球演化的動力學過程有突破性認識;三是對我國後續月球與深空探測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樣品實驗室。國家天文台供圖
月球「挖土」:帶來世界的新認識
一直以來,人們對頭頂的月球充滿了想像和 探索 的慾望,隨著美國、蘇聯、中國相繼從月球取樣,遙不可及的月球終於被拉到了科學家的顯微鏡下,揭開了神秘面紗。
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 歷史 博物館地質學家埃里克·賈文曾撰文表示,來自月球的岩石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月球表面性質、月球起源以及太陽系演化三大問題的認識。
例如,行星化學家分析了月球樣本中的同位素組成,發現這些岩石大多比地球岩石更古老,年齡多在30億到45億年之間。隨後他們建立了一套模型,以此可以估算月球上任何位置的年齡。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認為,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岩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對月壤的研究不僅涉及月球本身,而且還包含太陽系空間物質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其中包括太陽系早期演化的 歷史 記錄、月岩和月壤的宇宙線暴露與輻照 歷史 、月球中揮發分的脫氣 歷史 、太陽風的組成、太陽表層的成分特徵、小天體和微隕石撞擊月球的 歷史 記錄等。
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研究月球岩石對開發月球資源同樣意義重大。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研究月球樣品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發現其中含有氦-3。
氦-3是世界公認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據計算,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氦-3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極少,全球已知且容易取用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早期探測結果表明,月球淺層的氦-3含量多達上百萬噸,足夠解決人類的能源之憂。實際上,隨著人類對月球認識的加深,科學家發現月球氦-3的總儲量很可能更多。氦-3的存在也是很多國家爭先恐後奔赴月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落戶」韶山:以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攬月」夙願
湖南大學在韶山市天鵝山建設的月球樣品備份存儲基地。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艙安全著陸後,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國家航天局決定將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作為月球樣品異地災備點,以告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
關於月球樣品在韶山的異地容災備份存儲基地,早在2014年,國家國防科工局、財政部就已經批復同意湖南大學在韶山市天鵝山建設全國唯一的月球樣品備份存儲基地。2021年7月,該項目完成了建設,並通過了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中心組織的存儲條件技術評估,2021年11月,通過了項目竣工驗收並獲得批復,完全具備了月球樣品備份存儲條件。
⑵ 最貴「土特產」首次公開亮相,這些月壤對存儲環境是否很嚴苛
根據國家襲運頌航天局制定的《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4種基礎用途。嫦娥五號採集回來的月球樣品,目前儲存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月球樣品實驗室里,科學家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究。為避免月壤受到氧氣和水分的侵蝕,實驗室出入有嚴格的清潔程序,並用氮氣填充月壤的存儲環境。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這個實驗室主要負責月球樣品的處理、存儲和分析研究,包括月球樣品的基本物理特性、化學成分、礦物組分,尤其是一些消耗性的、需要大樣本量的實驗和分析工作,取得的數據將對外開放共享。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樣品的分類、樣品分樣、部分物性測量和礦物化學分析等。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很多毫米級的岩石碎屑,科學家可以測算其結晶年齡,進而對月球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做出更精準推斷,很可能會更新我們對月球的一些認識,並擴展到對火星、小行星和整個太陽系的了解。
按相關規定,月壤未來將向全國科學家開放研究。經過申請,國內具備研究能力和資質的科研人員可利用各類專用儀器設備,對月壤進行更深入的實驗分析。
⑶ 月球樣本是什麼
月球樣本是指中國通過實施探月工程在月球表面及表面以下採集的,以及國家航天局通過其他途徑獲得備稿灶的月球物質,月球樣本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2021年1月18日,國家航天局於首次對外發布《月球樣本管理辦法》,鼓勵中國國內國際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力爭取得更多科學成果。仿扮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來自月球上一個敬明名叫「風暴洋」的地方。俄羅斯和美國在月球上的九個采樣點,都在月球緯度30度的范圍,嫦娥五號的采樣點選擇了緯度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岩區域,「這是全新的采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能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⑷ 月壤要怎麼用
原則上將月壤分為水久存儲、族昌扮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而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科學研究,其次一部分入藏國家博物館進行公眾科普教育。
當然,還會將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協議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此外,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
據媒體報道,在2月22日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首次公開亮相後,這些月壤將於3月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屆時人們將可以看到這些來之不易的月球「土特產」。
據悉,這些月壤作為迅飢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將於3月將在國博展出。目前,月壤已運抵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策展、布展,待這些准備工作結束後,屆時,月壤將放在精心設計的容器中展示。
(4)月球樣品永久存儲時間擴展閱讀:
月壤上不能種菜
其實在嫦娥五號剛帶回月壤後,就有網友提問其是否能夠用來種菜。對此,專家給出了回答,稱月球土壤中不含任何有機養分,不能種菜。
月壤主要包含岩石、岩床的碎屑、P擊產生的玻瑞質微粒等,顆粒質地極具微細,但卻像刀尖一樣銳利。它主要由氧(O)、硅(Si)、鐵(Fe)等元素構成,不含有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所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
⑸ 月球樣品的容器材質為人造水晶,高38.44cm,這象徵著什麼
人民大會堂首次公孫帶滾開亮相的月壤已運抵國家博物館,即將面向公眾展出。月球樣品的容器材質為人造水晶,高38.44cm,這象徵著什麼?
一、這象徵著什麼?
象徵地球與月亮間的平均間距384400km;寬22.89cm,象徵嫦娥五號自發射到返回的任務時長22.89天。內部造型由地球、中國地圖、月球、月壤等組成。容器內設計了地球則余與月球間相隔9.9cm,取意古人所描繪的“天有九霄”,寓意中國探月突破極限、跨越“九重”。
⑹ 大家終於見到了月壤真面目,研究這些月壤有何意義
2月22日,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在人民大會堂首次公開亮相。這份月球“土特產”是從東部月海地區采樣的,據說是最年輕火山岩形成的月壤,那麼月球“土特產”到底長啥樣?被網友稱為“無價之土”的月壤又有著哪些重要價值?作為普通公眾能不能近距離觀賞呢?接下來,我們就打開這些問號。
最後我們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你和月亮最近的距離也就只差一個國博了!因為,22日在人民大會堂首次公開亮相的月壤已運抵國家博物館,即將面向公眾展出,屆時大家可以近距離一睹月壤真容。約上小夥伴,一起去看看這份“無價之土”吧!
⑺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首次對外發布,明確月球樣品的4種基礎用途是什麼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1月18日,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邀請部分外態差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來到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國家天文台,宣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頒發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紀念牌,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來自法國、俄羅斯、歐盟、碧猜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國家、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中外媒體記者等70餘人參加。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由國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條,包含了月球樣品保存帆慧皮、管理和使用的總體原則、信息發布、借用與分發、使用與返還、成果管理等方面內容。《辦法》明確,月球樣品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在國際合作方面,《辦法》明確,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於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
⑻ 月球土特產首次公開亮相,月球土特產有什麼亮點
沒有亮點,月球的土特產就是月球上的土。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土特產”備受關注。2021年1月,國家航天局發布《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明確月球樣品原則上分此嘩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據悉,研究樣品借用期原則上不森閉行超過一年,公益樣品借用期一般不超過兩個月,而實地采樣最珍貴之處,在於樣品背後孕育的無限可態褲能。
研究者在月球土壤中發現了純的輝鉬礦,這也就說明月球上本來就存在輝鉬礦,而不是以前認為的輝鉬礦是由航天器結構材料及潤滑油帶到月球上的。俄羅斯研究人員首次在月球土壤中發現了由鎘、鋅、鐵、錳和硫結合而成的硫鎘礦。他們在月球土壤中還發現了含有銅雜質的硫化金和地球上所沒有的碘化銠,但是他們在月球土壤中並沒有發現之前提到過的鉑和鈀。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志著科學家自蘇聯1976年的“月球24號”無人探測任務以來首次獲得新的月壤樣品。
⑼ 月球土特產首次亮相,月球土特產是什麼
月球土特產是月球上的石塊,土壤,以及礦石等等。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由國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條,包括月球樣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一般原則、信息發布、借閱和分發、使用和歸還、結果管理等。方法明確,按基本用途:永久保存,將永久保存的樣品作為原始樣品備份保存;研究樣品用於月球科正豎仿學研究和分析;公益樣品用於展覽、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動。
“土星5號”一次能運送3000多噸物質,而“長征5號”起飛時僅800多噸。與之相比,嫦娥5號的質量很小。嫦娥5號的載客量只有45噸,但卻只有8.2噸。因此,它可以減少運載燃料和起飛重量的數量。實際上,即使嫦娥5號能攜帶10公斤的月球土壤,其風險也是極其巨大的,因為它只能在月球表面停留48小時。這也包括了登陸,初始參數設置,月球土壤分析,采樣,包裝,起飛等。無人操作取樣非常費時,取樣時間所剩不多。取樣2千克不僅時間充足,而且起飛重量也被設置為安全值。
⑽ 月壤樣品容器設計太有心了,此容器有何特點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首次公開亮相。去年12月17日清晨,正在月球出差的嫦娥五號著陸器成功著陸。從那時起,研究人員開始從事月球土壤的保存、分析和科學研究工作。現在悅朗已經抵達世博會,遊客可以在三月看到悅朗。22日晚,國博透露了月球土容器的悉陸真實面目。這件月球樣的容器材質為人造水晶,整體造型借用了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尊形,體現出穩重大方的感覺。
據湖南地質博物館專家介紹,異地容災儲存的原因是,如果把所有的樣品都放在一個地方,一旦被污染或保存環境遭到破壞,所有的樣品都將一文不值,所以我們必須另找地方儲備一個作為第二保險。隨著月球樣品越來越多,保存和展覽的場所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