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工作頻率是存儲速度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工作頻率是存儲速度嗎

發布時間: 2022-02-25 22:07:23

1. 內存的工作頻率是怎麼計算的

不會更高的
內存首先是自己固有的頻率,這個是內存的體制規格決定的。

雙通道不會讓頻率更高,但是讓存取速度得到優化。

2. 能詳細講解一下內存的工作頻率嗎頻率高低對性能有什麼影響

工作頻率:一般說來,頻率越高,一個時鍾周期裡面完成的指令數也越多,當然內存的速度也就越快了。

tCK(時鍾周期):tCK是「ClockCycleTime」的縮寫,它代表了內存可以運行的最大工作頻率,數字越小說明內存所能運行的頻率就越高。

tAC(存取時間):與時鍾周期不同,tAC僅僅代表訪 問數據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內存將軍平時閱讀下面送上來的「軍情快報」所需要的時間。

CL(CAS延遲時間):CL(CASLatency)是內存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它也就是內存將軍在看完「軍情快報」後,從思考作戰方案到最後決定方案的時間。如果將軍大人聰明能幹,那麼看完「軍情快報」後應該能夠迅速制定出一個作戰方案,這樣我方就能抓住戰機,快速反應,戰勝的把握就要大一些了。可見,這個CL時間越短越好。

內存帶寬:內存帶寬也叫「數據傳輸率」,是指每秒鍾訪 問內存的最大位(Bit)數(或位元組數,即Byte數)。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內存將軍是聯系CPU和外部存儲器的橋梁,而這「內存帶寬」反映的就是這「橋梁」的大小、寬度,也就是內存將軍的綜合能力。從前面可以看出,提高內存的工作頻率、降低tCK、tAC、CL值能夠起到提升內存能力的作用。那麼如何系統地評價內存將軍的內存帶寬呢?我們一般採用下面這樣一個公式:內存帶寬總量(MB)=最大時鍾速頻率(MHz)×匯流排寬度(bits)×每時鍾數據段數量/8。

那這個公式的具體意義是什麼呢?首先來看最後面的「每時鍾數據段數量」,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SDRAM每個時鍾段只能傳輸一次數據,所以SDRAM的這個數值就是「1」;而DDR SDRAM和RDRAM則應該是「2」了(前面說過他們二位都是「雙槍王」)。至於前面的「最大時鍾頻率」則是此時的前端匯流排頻率,而「匯流排寬度」則不同家族的內存其數值不同,比如SDRAM和DDR SDRAM是「64bit」,RDRAM則是「16bit」。公式的最後面之所以要除以8,是為了將單位bit轉換為位元組。

通過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一根標準的PC2100 DDR SDRAM內存的帶寬了:其最大時鍾頻率是133MHz,而它的內存匯流排寬度為64bit,每時鍾同期數據段數為2。所以(133×64×2)/8 = 2128MB/s。一秒種能夠傳輸2128MB,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種內存叫做「PC2100」了吧?

SPD:SPD的全稱是「Serial Presence Detect」,即「連續存在偵測」,它保存了該條內存的各種性能參數,如容量、晶元廠商、工作速度、是否具備ECC校驗等等。這些內容都是內存廠商輸入進去的,最後保存在一個EEPROM晶元中。

3. 工作頻率是什麼

工作頻率是指衛星通信(衛星傳輸信號)時所利用的電波工作的頻率。它以「若干次周期每秒」來度量,量度單位採用SI單位赫茲(Hz)。它是評定CPU性能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主頻數字值越大越好。

計算機系統的時鍾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盪器控制著時鍾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這一震動可以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

比如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范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低於20Hz為次聲波,高於20kHz為超聲波。聲音的頻率越高,則聲音的音調越高,聲音的頻率越低,則聲音的音調越低。

而內存本身並不具備晶體振盪器,因此內存工作時的時鍾信號是由主板晶元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板的時鍾發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內存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板來決定的。

(3)工作頻率是存儲速度嗎擴展閱讀: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

衛星傳輸信號時所利用的電波工作的頻率,世廣是在L頻段的1467~1492MHz的頻率上進行廣播的。國內的衛星收音機都在這個頻率范圍之內。

但是,在更高的工作頻率下,最佳裸片面積較小,從而帶來成本節約。實際上,在低頻率下,通過調整裸片面積來最小化損耗會帶來極高成本的設計。

4. 內存工作頻率是什麼意思啊

頻率,也就是工作頻率.
通俗點講就是工作速度,為什麼快呢,很簡單,頻率的倒數就是周期,
這個應該懂吧,那頻率越大,周期越短,那(指令)運行的時間就越短,
那速度就越快啦.
但是這個頻率是內存所能提供的最大速度.因為電腦的使用不可能所有的時候都是全速在運轉.
很大的情況下,我們用的都和很少,也就是說沒有用滿這個頻率.
例如667mhz就是一個6車道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經常是很通暢,但也有堵的時候,那換成800mhz的8車道是不是會好點呢,呵呵~

5. 內存工作頻率

DDR200的意思是內存工作在100mhz下一個時鍾周期傳輸兩次數據,其它的同理.區別是工作頻率不一樣,數字越大帶寬越高,也就是越快的意思.不同的cpu搭配不同的內存,內存能工作在什麼頻率下取決於主板的匯流排頻率,和內存的標稱直.舉個例子400外頻的cpu的匯流排頻率是100,內存最高只能上到DDR266.搭配內存時候要注意.
DDR266=PC2100 前面是內存工作頻率等號後面是數據帶寬計算方法是.工作頻率x64/8等於數據帶寬

6. 決定內存的速度是不是工作頻率 而並不是容量

現在一般都是2G的
在此基礎上
頻率越高越快
現在新出了
DDR3內存
估計在有半年有開始普及了

7. 內存中的工作頻率是什麼意思

內存頻率: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
內存工作頻率是內存主頻的一半。
不是雙通道的話內存主頻大於等於CPU匯流排頻率;是雙通道的話內存主頻的2倍大於等於CPU匯流排頻率
參考:內存工作頻率是內存主頻的一半。
http://diybbs.zol.com.cn/1/99_192710.html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內存條工作頻率問題

你的內存是DDR333的,你可以配DDR400 不過會運行在DDR333模下,

9. 內存的工作頻率是什麼意思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頻率室333MHz和400MHz的DDR內存,以及533MHz和667MHz的DDR2內存。

大家知道,計算機系統的時鍾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盪器控制著時鍾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這一震動可以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晶體的震動以正弦調和變化的電流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變化的電流就是時鍾信號。而內存本身並不具備晶體振盪器,因此內存工作時的時鍾信號是由主板晶元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板的時鍾發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內存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板來決定的。

DDR內存和DDR2內存的頻率可以用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兩種方式表示,工作頻率是內存顆粒實際的工作頻率,但是由於DDR內存可以在脈沖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傳輸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兩倍;而DDR2內存每個時鍾能夠以四倍於工作頻率的速度讀/寫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四倍。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400/533/667/800MHz。

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包含多種意義,在廣義上凡是內存工作頻率與CPU的外頻不一致時都可以稱為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首先,最早的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出現在早期的主板晶元組中,可以使內存工作在比CPU外頻高33MHz或者低33MHz的模式下(注意只是簡單相差33MHz),從而可以提高系統內存性能或者使老內存繼續發揮余熱。其次,在正常的工作模式(CPU不超頻)下,目前不少主板晶元組也支持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例如Intel 910GL晶元組,僅僅只支持533MHz FSB即133MHz的CPU外頻,但卻可以搭配工作頻率為133MHz的DDR 266、工作頻率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頻率為200MHz的DDR 400正常工作(注意此時其CPU外頻133MHz與DDR 400的工作頻率200MHz已經相差66MHz了),只不過搭配不同的內存其性能有差異罷了。再次,在CPU超頻的情況下,為了不使內存拖CPU超頻能力的後腿,此時可以調低內存的工作頻率以便於超頻,例如AMD的Socket 939介面的Opteron 144非常容易超頻,不少產品的外頻都可以輕松超上300MHz,而此如果在內存同步的工作模式下,此時內存的等效頻率將高達DDR 60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順利超上300MHz外頻,我們可以在超頻前在主板BIOS中把內存設置為DDR 333或DDR 266,在超上300MHz外頻之後,前者也不過才DDR 500(某些極品內存可以達到),而後者更是只有DDR 400(完全是正常的標准頻率),由此可見,正確設置內存非同步模式有助於超頻成功。

目前的主板晶元組幾乎都支持內存非同步,英特爾公司從810系列到目前較新的875系列都支持,而威盛公司則從693晶元組以後全部都提供了此功能。

10. 電腦內存中所說的工作頻率是什麼意思呢

內存在設計製造時就有一個固定的工作頻率。當插到主板上後,會受到主板設置的影響。如果主要設置的內存工作頻率和內存本身的頻率相符那是最好,如果高於內存本身的頻率那就是超頻,雖然可能提高系統速度,但很有可能造成系統不穩定、無法開機、內存損壞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