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基建這一年,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2020年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製造業穩增長的措施時,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台信息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迄今為止,已經將近一年。
在這一年中,無論是信息基礎設施還是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新基建產業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 存儲 。
很顯然,沒有存儲,無論是5G、雲計算、數據中心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都將成為無本之末、無源之水。
事實上,自從世界進入信息時代、數字時代乃至當前的人工智慧時代之後,存儲一直就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支撐技術。
存儲技術:「科幻」未來的必由之路
自從人類步入信息 社會 ,計算和存儲就變的愈發重要起來,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的不斷提升持續拓展著人類的腦力邊界, 社會 生活不再局限於眼前的「苟且」,更多的「詩與遠方」給予了人類無限的遐想。
大數據、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虛擬現實、火星殖民等「天頂星 科技 」逐步由科幻變成現實的過程,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類無限的憧憬和興奮。所有這些 科技 的實現,無一不是依託更強的算力、更大的存儲。
「運算」+「存儲」構成了人類「科幻」未來的必由之路。
而事實上,從過去到現在,存儲一直是構成了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各國以及各大公司,在存儲領域的爭斗從未停歇,甚至存儲領域的能力直接影響到了相關國家信息技術發展的進程。
存儲史:也是信息 科技 的爭斗史
翻閱存儲產業的 歷史 ,是一個行業乃至國家信息產業興衰起伏的發展史,從美國、日本、韓國,存儲產業輪番發展與壯大,隨之而來的是存儲晶元技術的飛速進步,與國家信息產業的突飛猛進。
存儲產業的發源地:美國
上世紀50年代,由美國政府牽頭,軍方作為主要采購商,大力發展存儲等集成電路產業,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的霸主。藍色巨人IBM、無冕之王Intel都在當時賺到了存儲領域的第一桶金,從而逐漸發展壯大,獨霸一方。
美國IBM公司生產的KeyPunch 031型打孔卡數據記錄裝置
其實,美國IBM公司最早就是靠生產打孔卡數據機起家。1932年,美國IBM公司發明了第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計算機存儲器 — 磁鼓存儲器,採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數據記錄。磁鼓非常笨重,像個兩三米長的巨型滾筒,但磁鼓的存儲容量也只有幾K而已,售價極其昂貴。
1949年,一個叫王安的中國人,在哈佛大學發明了磁芯存儲器,嗅覺敏銳的IBM公司聞風而來,邀請他擔任技術顧問,並購買磁芯器件。到1956年,王安將磁芯存儲器的專利權,以50萬美元賣給IBM公司。磁芯存儲器是繼磁鼓之後,現代計算機存儲器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直至1970年代初,世界90%以上的電腦,還在採用磁芯存儲器。
Intel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研製晶體管存儲晶元的方向。1969年,Intel推出了64bit容量的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晶元C3101,1970年10月,推出了首款可以大規模生產的1K 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晶元C1103,使得每bit(比特)存儲只要1美分,它標志著DRAM內存時代的到來。到1974年,Intel占據了全球83%的DRAM市場份額。
整個1970年代,存儲的王者是美國的存儲廠商,而到了1980年代,日本廠商的存儲時代到了。
存儲產業大發展:日本崛起
70年代,日本跟隨著美國的發展路徑,通過從美國購買核心技術,舉國發展存儲等電子信息產業,NEC、日立、富士通、爾必達、東芝等企業先後崛起,與美國企業德州儀器,莫斯泰克,美光等大殺一方。
為打破存儲技術壁壘,在1976年,由日本通產省牽頭,以日立(Hitachi)、三菱(Mitsubishi)、富士通(Fujitsu)、東芝(Toshiba)、NEC這五大公司作為骨幹,聯合多家日本研究所,組建「VLSI聯合研發體」,攻堅超大規模集成電路DRAM的技術難關。
到了1980年,日本VLSI聯合研發體宣告完成為期四年的「VLSI」項目,實現了多項研發的成果。各企業的技術整合,保證了DRAM量產良率高達80%,遠超美國的50%,構成了壓倒性的總體成本優勢,從而一舉奠定了當時日本在DRAM市場的霸主地位。
雖然在1980年,日本研製的DRAM產品,只佔全球銷量的30%,美國公司佔到60%。但是到了1985年局勢已經完全倒轉。
日本的經濟也隨著半導體產業的繁榮開始騰飛。
由於日本廉價DRAM的大量傾銷,美光被迫裁員,不得已只得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而Intel,連續虧損數個季度,DRAM市場份額僅剩下1%。當時,Intel的年銷售額為15億美元,虧損總額卻高達2.6億美元,被迫關閉了7座工廠,並裁減員工。瀕臨死亡的Intel,被迫全面退出DRAM市場,轉型發展CPU,並由此獲得新生。日本電子企業、 汽車 企業的兇猛攻勢,最終引爆了美日兩國的經濟戰爭。
漁翁得利後發制人:韓國半導體借存儲產業騰飛
日美兩國在存儲晶元領域的競爭,快速拉高了對技術、資金的要求,兩國的經濟戰爭又給了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機會。
80年代,韓國產業聯盟,四大財閥三星、現代、LG和大宇全力進攻存儲產業。韓國政府全力配合,採取了金融自由化政策,松綁融資環境,讓韓國各個財閥能夠輕易調動資金,投入到存儲產業競爭中。同樣的套路,三星在起步初期從美國和日本購買技術,砸重金扶持自有技術和產業。
1992年三星完成全球第一個64M DRAM研發;1994年三星將研發成本提升至9億美元,1996年三星完成全球第一個1GB DRAM(DDR2)研發。至此,韓國企業在存儲晶元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跑者地位。
從1983年三星正式宣布進軍存儲器產業,到1992年末三星超越日本NEC,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DRAM內存製造商,三星走過了艱難的10年。
從此之後,三星在其後連續蟬聯了近30年世界第一,韓國的經濟也隨之騰飛,實現了向高 科技 引導型經濟的轉型。韓國持續在存儲晶元領域發力,長期保持著世界第一存儲晶元生產大國的地位。目前全球三大存儲器公司,韓國獨占兩席,最近甚至就連英特爾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也都賣給了韓國的SK。
新基建,發力存儲正當時
時間來到21世紀,中國經歷了近30年的改革開放,從一窮二白逐步邁入小康 社會 。新的經濟發展需要新的產業動能驅動,產業升級的窗口期打開了,是中國出場的時候了。2014年,籌備許久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和國家大基金先後落地,中國的存儲產業得到了騰飛的助力,徐徐拉開大幕。
存儲是未來新基建的「糧食」,5G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的建設,都離不開存儲。在紫光集團等國內晶元巨頭的帶領下,中國的存儲產業將迎來關鍵的發展階段。
2016年6月13日,合肥長鑫由合肥產投牽頭成立,主攻DRAM方向。
2016年7月26日,紫光集團聯合多方成立長江存儲,首個快閃記憶體生產線在武漢建設,一期投資240億美元,一號廠房於2017年9月封頂。
2017年,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研發成功32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元,打破了存儲晶元國產化零的突破;2019年64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宣布研發成功,
2018年4月11日,長江存儲開始搬入機台設備,在當年4季度量產32層三維快閃記憶體,2019年9月,長江存儲宣布其64層三維快閃記憶體啟動量產。到了2020年4月,長江存儲宣布全球首款128層 QLC三維快閃記憶體研發成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中國存儲技術第一次跟上了世界主流存儲技術步伐。。
在內存DRAM領域,合肥長鑫在2017年開始投資建設DRAM工廠,2019年底宣布DDR4 DRAM和LPDDR4 DRAM晶元研發成功。
長江存儲 X2-6070 128L QLC 1.33Tb 3D NAND
合肥長鑫投資建設DRAM工廠
不過, 現有 壟斷的存儲市場並不歡迎新進的玩家,存儲大廠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球存儲大廠的產能規模是國內公司的幾十倍,技術比國內公司領先好幾代,國內公司在資金、規模和技術任何一項都不佔優勢,長途可謂漫漫。
然而,存儲市場巨大,產值巨大,經濟帶動效用巨大。2019年,全球存儲市場超過1000億美金,國內存儲市場超過500億美金,單一月產能10萬片的存儲器製造工廠投資額就需要100億美金,這也決定了存儲產業 「配得上」國家新基建的這樣的規模和力度。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成為世界上最耀眼的「明星」,取得了舉世無雙的發展。當前,中國的鐵路、公路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傳統的「基建」項目在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後,已經屹立在「世界之巔」。
可以說,我們正從傳統的不斷縮小的「衣食住行等物質需求」向不斷增大的「交流、溝通、計算和存儲等信息需求」轉變。
「傳統基建」靠的是鋼筋+水泥,「新基建」靠的是計算+存儲。新基建,發力存儲正當時。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在新舊動能切換的關鍵時期,發力存儲產業正當時。
B. 長江存儲可能借殼的公司
1、渝開發:2019年9月30日,長江儲存與渝開發達成一攬子重組計劃,渝開發將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江儲存100%股份。
2、航錦科技:長江存儲薯春借殼航錦科技上市。
3、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是由長江存儲投資建設的,主要生產廠房、研發扒胡中心、辦公樓等建築總面積達76萬平方米,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650億元。
4、長江存儲新余項目:該項目是由長江存儲投資建設數此耐的,主要建設3D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生產線、MLCC陶瓷電容器生產線等,項目一期計劃投資450億元,計劃在2022年內建成投產。
C. 長江存儲科技是國企還是私企
這個公司是國企。
根據快懂網路網的信息,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於2016年7月26日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登記成立,是國有企業,法定代表御鏈純人趙偉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集成電路喚蔽及相關產品的設計等鎮咐。
該公司設有3座廠房,總產能可能高達每月30萬片,不排除長江存儲完成64層產品開發後,可能將進行大規模的投產,在2020年11月,榮登世界計算機大會發布2020中國先進計算百強榜,同年入選2019年中國進口企業200強。
D. 長江存儲國際社區二期什麼時候開建
2020年6月20日。2020年6月20日,長江存儲國際社區二期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科技城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工地開工建設。長江存儲國際社區佔地301568.89平米,建築面積更達到658428.97平米之多,項目周邊教育、醫療、娛樂資源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