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AID的級別怎麼劃分標準是什麼
Q:RAID是什麼技術?
A:RAID,為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簡稱,中文為廉價冗餘磁碟陣列。 磁碟陣列其實也分為軟陣列 (Software Raid)和硬陣列 (Hardware Raid) 兩種. 軟陣列即通過軟體程序並由計算機的 CPU提供運行能力所成. 由於軟體程式不是一個完整系統故只能提供最基本的 RAID容錯功能. 其他如熱備用硬碟的設置, 遠程管理等功能均一一欠奉. 硬陣列是由獨立操作的硬體提供整個磁碟陣列的控制和計算功能. 不依靠系統的CPU資源.
由於硬陣列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所有需要的功能均可以做進去. 所以硬陣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軟陣列好. 而且, 如果你想把系統也做到磁碟陣列中, 硬陣列是唯一的選擇. 故我們可以看市場上 RAID 5 級的磁碟陣列均為硬陣列. 軟 陣列只適用於 Raid 0 和 Raid 1. 對於我們做鏡像用的鏡像塔, 肯定不會用 Raid 0或 Raid 1。作為高性能的存儲系統,巳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AID的級別從RAID概念的提出到現在,巳經發展了六個級別, 其級別分別是0、1、2、3、4、5等。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個級別。下面就介紹這四個級別。
RAID 0:將多個較小的磁碟合並成一個大的磁碟,不具有冗餘,並行I/O,速度最快。RAID 0亦稱為帶區集。它是將多個 磁碟並列起來,成為一個大硬碟。在存放數據時,其將數據按磁碟的個數來進行分段,然後同時將這些數據寫進這些盤中。 所以,在所有的級別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沒有冗餘功能的,如果一個磁碟(物理)損壞,則所有的數 據都無法使用。
RAID 1:兩組相同的磁碟系統互作鏡像,速度沒有提高,但是允許單個磁碟錯,可靠性最。RAID 1就是鏡像。其原理為 在主硬碟上存放數據的同時也在鏡像硬碟上寫一樣的數據。當主硬碟(物理)損壞時,鏡像硬碟則代替主硬碟的工作。因 為有鏡像硬碟做數據備份,所以RAID 1的數據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級別上來說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碟的利用率卻只有50%, 是所有RAID上磁碟利用率最低的一個級別。
RAID Level 3 RAID 3存放數據的原理和RAID0、RAID1不同。RAID 3是以一個硬碟來存放數據的奇偶校驗位,數據則分段存儲於其餘硬碟 中。它象RAID 0一樣以並行的方式來存放數,但速度沒有RAID 0快。如果數據盤(物理)損壞,只要將壞硬碟換掉,RAID
控制系統則會根據校驗盤的數據校驗位在新盤中重建壞盤上的數據。不過,如果校驗盤(物理)損壞的話,則全部數據都 無法使用。利用單獨的校驗盤來保護數據雖然沒有鏡像的安全性高,但是硬碟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n-1。
RAID 5:向陣列中的磁碟寫數據,奇偶校驗數據存放在陣列中的各個盤上,允許單個磁碟出錯。RAID 5也是以數據的校驗 位來保證數據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單獨硬碟來存放數據的校驗位,而是將數據段的校驗位交互存放於各個硬碟上。這樣, 任何一個硬碟損壞,都可以根據其它硬碟上的校驗位來重建損壞的數據。硬碟的利用率為n-1。
RAID 0-1:同時具有RAID 0和RAID 1的優點。
冗餘:採用多個設備同時工作,當其中一個設備失效時,其它設備能夠接替失效設備繼續工作的體系。在PC伺服器上,通 常在磁碟子系統、電源子系統採用冗餘技術
B. 磁碟陣列如何分區
C給20-30就可以了, 崩潰了還得需要server guide做引導,放OS光碟安裝得需要用軟碟機載入RAID卡驅動的。平時作好數據備份很重要
C. 磁碟陣列的分類,及各個raid的功能
RAID是Re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直譯為「廉價冗餘磁碟陣列」,也簡稱為「磁碟陣列」。
RAID 0,無冗餘無校驗的磁碟陣列。數據同時分布在各個磁碟上,沒有容錯能力,讀寫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為任何一個磁碟損壞都會使整個RAID系統失效,所以安全系數反倒比單個的磁碟還要低。一般用在對數據安全要求不高,但對速度要求很高的場合,如:大型游戲、圖形圖像編輯等。此種RAID模式至少需要2個磁碟,而更多的磁碟則能提供更高效的數據傳輸。
RAID 1,鏡象磁碟陣列。每一個磁碟都有一個鏡像磁碟,鏡像磁碟隨時保持與原磁碟的內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碟空間被用來存儲數據。主要用在對數據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夠快速恢復被損壞的數據的場合。此種RAID模式每組僅需要2個磁碟。
RAID 0+1,從其名稱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布在多個磁碟上外,每個磁碟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但是RAID0+1至少需要4個磁碟才能組建。
RAID 5, 無獨立校驗盤的奇偶校驗磁碟陣列。同樣採用奇偶校驗來檢查錯誤,但沒有獨立的校驗盤,而是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以計算出任何一個帶區校驗塊的存放位置。這樣就可以確保任何對校驗塊進行的讀寫操作都會在所有的RAID磁碟中進行均衡,既提高了系統可靠性也消除了產生瓶頸的可能,對大小數據量的讀寫都有很好的性能。為了能跨越數組里的所有磁碟來寫入數據及校驗碼信息,RAID 5設定最少需要三個磁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會有1/3的磁碟容量會被備份校驗碼佔用而無法使用,當有四個磁碟時,則需要1/4的容量作為備份,才能讓最壞情況的發生率降到最低。當磁碟的數目增多時,每個磁碟上被備份校驗碼佔用的磁碟容量就會降低,但是磁碟故障的風險率也同時增加了,一但同時有兩個磁碟故障,則無法進行數據恢復。
D. 誰能告訴我RAID分幾種 區別都在那裡!
一.Raid定義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獨立冗餘磁碟陣列)技術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87年
提出,最初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碟來代替大的昂貴磁碟,同時希望磁碟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
失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RAID就是一種由多塊廉價磁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在操作系統下是作
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可以提升硬碟速度,增大容量,
提供容錯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性,易於管理的優點,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
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二、RAID的幾種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RAID 0可以把多塊硬碟連成一個容量更大的硬碟群,可以提高磁
盤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冗餘或錯誤修復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兩個磁碟,一般只是在那些對數
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簡單方式
就是把x塊同樣的硬碟用硬體的形式通過智能磁碟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統中的磁碟驅動程序以軟體的方
式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邏輯驅動器,容量是單獨硬碟的x倍,在電腦數據寫時被依次寫入到各磁碟
中,當一塊磁碟的空間用盡時,數據就會被自動寫入到下一塊磁碟中,它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磁碟的容量。
速度與其中任何一塊磁碟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塊磁碟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將會受到破壞,可靠
性是單獨使用一塊硬碟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塊硬碟選擇合理的帶區大小創建帶區集,最好是為每一塊硬碟都配備一個專門的磁碟控制器,在
電腦數據讀寫時同時向n塊磁碟讀寫數據,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統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稱為磁碟鏡像:把一個磁碟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碟上,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
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具有很高的數據冗餘能力,但磁碟利用率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
關鍵性的重要數據的場合。RAID 1有以下特點:
(1)、RAID 1的每一個磁碟都具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盤,任何時候數據都同步鏡像,系統可以從一組
鏡像盤中的任何一個磁碟讀取數據。
(2)、磁碟所能使用的空間只有磁碟容量總和的一半,系統成本高。
(3)、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
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
(4)、出現硬碟故障的RAID系統不再可靠,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碟,否則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
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5)、更換新盤後原有數據會需要很長時間同步鏡像,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這時
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碟控制器的負載相當大,用多個磁碟控制器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布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
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0+1要在磁碟鏡像中建立
帶區集至少4個硬碟。
4、RAID2
電腦在寫入數據時在一個磁碟上保存數據的各個位,同時把一個數據不同的位運算得到的海明校驗碼
保存另一組磁碟上,由於海明碼可以在數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將錯誤校正,以保證輸出的正確。但海明碼
使用數據冗餘技術,使得輸出數據的速率取決於驅動器組中速度最慢的磁碟。RAID2控制器的設計簡單。
5、RAID3:帶奇偶校驗碼的並行傳送
RAID 3使用一個專門的磁碟存放所有的校驗數據,而在剩餘的磁碟中創建帶區集分散數據的讀寫操作
。當一個完好的RAID 3系統中讀取數據,只需要在數據存儲盤中找到相應的數據塊進行讀取操作即可。但
當向RAID 3寫入數據時,必須計算與該數據塊同處一個帶區的所有數據塊的校驗值,並將新值重新寫入到
校驗塊中,這樣無形雖增加系統開銷。當一塊磁碟失效時,該磁碟上的所有數據塊必須使用校驗信息重新
建立,如果所要讀取的數據塊正好位於已經損壞的磁碟,則必須同時讀取同一帶區中的所有其它數據塊,
並根據校驗值重建丟失的數據,這使系統減慢。當更換了損壞的磁碟後,系統必須一個數據塊一個數據塊
的重建壞盤中的數據,整個系統的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驗盤很容易成為整個系統
的瓶頸,對於經常大量寫入操作的應用會導致整個RAID系統性能的下降。RAID 3適合用於資料庫和WEB服
務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RAID4和RAID3很象,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
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RAID4的特點和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
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驗塊分散到所有的數據盤中。RAID 5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以計算出任何一個帶區校
驗塊的存放位置。這樣就可以確保任何對校驗塊進行的讀寫操作都會在所有的RAID磁碟中進行均衡,從而
消除了產生瓶頸的可能。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RAID 5提高
了系統可靠性,但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
8、RAID6
RAID6即帶有兩種分布存儲的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它是對RAID5的擴展,主要是用於要求數據
絕對不能出錯的場合,使用了二種奇偶校驗值,所以需要N+2個磁碟,同時對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十分復雜
,寫入速度也不好,用於計算奇偶校驗值和驗證數據正確性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不必須的負載,
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優化的高速數據傳送磁碟結構,它所有的I/O傳送均是同步進行的,可以分別控制,這樣提高
了系統的並行性和系統訪問數據的速度;每個磁碟都帶有高速緩沖存儲器,實時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實
時操作晶元,達到不同實時系統的需要。允許使用SNMP協議進行管理和監視,可以對校驗區指定獨立的傳
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連接多台主機,當多用戶訪問系統時,訪問時間幾乎接近於0。但如果系統斷電
,在高速緩沖存儲器內的數據就會全部丟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統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碟結構它是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可以達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這
種新結構的價格高,可擴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數據傳送磁碟結構,是RAID3和帶區結構的統一,因此它速度比較快,也有容錯功能。但價格
十分高,不易於實現。
三、應用RAID技術
要使用磁碟RAID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RAID適配卡,通過RAID適配卡插入PCI插槽再接上硬碟
實現硬碟的RAID功能。第二種方式就是直接在主板上集成RAID控制晶元,讓主板能直接實現磁碟RAID。這
種方式成本比專用的RAID適配卡低很多。
此外還可以用2k or xp or linux系統做成軟raid.
個人使用磁碟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四、以HP XW4200 Workstation為例詳述如何配置RAID(企業用)
產品信息
HP XW4200 Workstation 使用了 Intel 925X Express北橋 + ICH6R南橋。
需要軟體
配置RAID時需要先安裝軟體,即獨立RAID卡驅動,該軟體的下載方法為:
打開惠普中文網站首頁 http://www.hp.com.cn/;
點擊「支持及驅動程序」;
選擇「下載驅動程序和軟體」並在搜索產品空行中輸入產品名稱「xw4200」,點擊「>>」按鈕;
選擇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 應用程序加速器,文件名 SP28501.EXE,文件大小 3.6MB。
使用方法:
下載驅動到本地硬碟。
運行下載的程序,按照屏幕提示安裝驅動。
調試步驟
進入bios設置,選擇storage menu—storage option---SATA Emulation---打開RAID,存檔退出;
在機器post之後會出現按Ctrl+I進入SATA RAID設置,XW4200集成的是ICH6R的SATA RAID;
安裝系統需要載入RAID驅動程序,下載IAA軟體,解壓縮後有個Driver目錄,把Driver裡面的東西拷到一張軟盤內;
安裝系統時按F6載入,選擇ICH6R第一項驅動程序之後就按正常安裝了。
詳細步驟
開機看到hp或COMPAQ標志時按F10,選擇bios菜單中的Advanced 選項,打開Device Options,選擇SATA RAID項,將Option ROM值設置為Enabled;
重新開機時按CTRL+I,即可進入RAID控制器配置選項,屏幕 會有如下顯示:
create raid volume
delete raid voleme
reset disks to non-raid
exit
最下面一行會顯示出「physical disks: SATA 0 硬碟型號 SATA 1 硬碟型號」,例如:「physical disks: SATA 0
st380012as SATA 1 WDC WD800JD-60J」。
選擇第一項create raid volume後,在「NAME」處輸入raid名稱,比如「RAID 1」,確認後將「RAID LEVEL」改為「RAID 1(MERROR)」。下面「CAPACITY」處輸入要用來做RAID 1的空間大小,這里採用默認的最大值。最後在「CREAT VOLUME」處確認後創建完畢。
從光碟啟動安裝XP。出現按F6載入驅動提示時,按F6—>「S」確認—>插入存有raid驅動的軟盤—>選擇第一項「Intel 82801 FR Sata Raid Controller(Desktop ICH6R)」,之後開始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
安裝好主板晶元組和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 應用程序加速器後可以看到 intel RAID Contrllers--intel ®820801FR SATA RAID --Arrays Vlumes-raid1 為硬碟標為綠色符號。RAID Hard drivers看到兩個硬碟 ,且在「磁碟管理」中只能看到50%的磁碟容量(即一塊硬碟的容量)。
各種測試對已有系統的影響
做好RAID 1 後,拔下任意一個硬碟後,可以看到RAID 1沒有變化,可以順利進入系統,但系統會提示「a raid volume is degrader」(because of missing hard drives),且在INTEL 加速工具中可以看到變化,intel RAID Contrllers--intel®820801FR SATA RAID --Arrays 0 Vlumes-RAID1 為硬碟標為黃色符號。RAID Hard drivers里只看到一個硬碟。
按CTRL+I進入RAID控制器配置選項後選擇第二項delete raid voleme(即刪除建立的RAID 1) 後,對任意一塊硬碟中的系統都沒有影響,保存的數據也不會丟失。但在「磁碟管理」裡面可以顯示出兩塊硬碟。
做完上面的第2項測試後,在「磁碟管理」中刪除第二塊硬碟的分區,再重新啟動 。做RAID 1後,機器提示沒有操作系統,即刪除RAID 1後再重做RAID 1會破壞硬碟的現有數據。
總結
做好RAID 1 後,拔下任意一個硬碟啟動後,兩塊硬碟數據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在出現相關提示信息後,可以正常進入系統。
在做好RAID 1後刪除RAID 1,對任意一塊硬碟中的系統都沒有影響。
刪除RAID 1後再重做RAID 1會破壞硬碟的現有數據。
E. 存儲與磁碟陣列的異同
1存儲-是一個面很大的詞它包括這幾個方面(磁碟陣列,磁帶庫,網路附加存儲,虛擬磁帶庫,光纖交換機等)
2存儲-並不不單指 軟體
3他也有操作系統嗎? 有(各品牌的不一樣)
4單控和雙控是什麼意思? 磁碟陣列上有一個主要的部件叫控制器,也是它最貴的部件。單控指有一個控制器。雙控指有兩個控制器(當然價格貴,多一個麻,呵呵)。
雙控制器存在的意義:如果磁碟陣列上的數據非常重要,一秒都不能停止,例如金融業,醫療業等。雙控就是一個雙保險,正常工作中只有一個是工作的,一個是帶電待機的。
5存儲上的硬碟的分區都是怎麼劃分的呀? 通電腦超級終端用console線連接磁碟陣列,每個品牌的連接頻率不一樣,我家做XYRATEX磁碟陣列的,他是15200的。登陸進去之後可以設置IP,化RAID,也就是分區。
6存儲和陣列櫃一般是怎麼和伺服器相連的? 如果公司規模較小,例如一台磁碟陣列,一台伺服器,直接用多模光纖連接就可以。如果規模較大,就要加入光纖交換機。
《大話存儲》 實用性大嗎? 半年前 簡單看了看這本書,寫的挺有意思。
但畢竟還是一本書,存儲這個東西只有在實戰中才會長見識,連廠家給的說
明書都有錯的。 多看看書沒什麼壞處。
F. 磁碟的陣列如何劃分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價格便宜且多餘的磁碟陣列」之意。原理是利用數組方式來作磁碟組,配合數據分散排列的設計,提升數據的安全性。
RAID技術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數個規范,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常見的規范有如下幾種:
RAID 0:RAID 0連續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數據,並行讀/寫於多個磁碟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但它沒有數據冗餘,因此並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結構。RAID 0隻是單純地提高性能,並沒有為數據的可靠性提供保證,而且其中的一個磁碟失效將影響到所有數據。因此,RAID 0不能應用於數據安全性要求高的場合。
RAID 1:它是通過磁碟數據鏡像實現數據冗餘,在成對的獨立磁碟上產生互為備份的數據。當原始數據繁忙時,可直接從鏡像拷貝中讀取數據,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讀取性能。RAID 1是磁碟陣列中單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數據安全性和可用性。當一個磁碟失效時,系統可以自動切換到鏡像磁碟上讀寫,而不需要重組失效的數據。
RAID 0+1: 也被稱為RAID 10標准,實際是將RAID 0和RAID 1標准結合的產物,在連續地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數據並且並行讀/寫多個磁碟的同時,為每一塊磁碟作磁碟鏡像進行冗餘。它的優點是同時擁有RAID 0的超凡速度和RAID 1的數據高可靠性,但是CPU佔用率同樣也更高,而且磁碟的利用率比較低。
RAID 2:將數據條塊化地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條塊單位為位或位元組,並使用稱為「加重平均糾錯碼(海明碼)」的編碼技術來提供錯誤檢查及恢復。這種編碼技術需要多個磁碟存放檢查及恢復信息,使得RAID 2技術實施更復雜,因此在商業環境中很少使用。
RAID 3:它同RAID 2非常類似,都是將數據條塊化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區別在於RAID 3使用簡單的奇偶校驗,並用單塊磁碟存放奇偶校驗信息。如果一塊磁碟失效,奇偶盤及其他數據盤可以重 新產生數據;如果奇偶盤失效則不影響數據使用。RAID 3對於大量的連續數據可提供很好的傳輸率,但對於隨機數據來說,奇偶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
RAID 4:RAID 4同樣也將數據條塊化並分布於不同的磁碟上,但條塊單位為塊或記錄。RAID 4使用一塊磁碟作為奇偶校驗盤,每次寫操作都需要訪問奇偶盤,這時奇偶校驗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因此RAID 4在商業環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 5:RAID 5不單獨指定的奇偶盤,而是在所有磁碟上交叉地存取數據及奇偶校驗信息。在RAID 5上,讀/寫指針可同時對陣列設備進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數據流量。RAID 5更適合於小數據塊和隨機讀寫的數據。RAID 3與RAID 5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於RAID 3每進行一次數據傳輸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陣列盤;而對於RAID 5來說,大部分數據傳輸只對一塊磁碟操作,並可進行並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寫損失」,即每一次寫操作將產生四個實際的讀/寫操作,其中兩次讀舊的數據及奇偶信息,兩次寫新的數據及奇偶信息。
RAID 6:與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信息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演算法,數據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兩塊磁碟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給奇偶校驗信息更大的磁碟空間,相對於RAID 5有更大的「寫損失」,因此「寫性能」非常差。較差的性能和復雜的實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實際應用。
RAID 7:這是一種新的RAID標准,其自身帶有智能化實時操作系統和用於存儲管理的軟體工具,可完全獨立於主機運行,不佔用主機CPU資源。RAID 7可以看作是一種存儲計算機(Storage Computer),它與其他RAID標准有明顯區別。除了以上的各種標准(如表1),我們可以如RAID 0+1那樣結合多種RAID規范來構築所需的RAID陣列,例如RAID 5+3(RAID 53)就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陣列形式。用戶一般可以通過靈活配置磁碟陣列來獲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碟存儲系統。
RAID 5E(RAID 5 Enhencement): RAID 5E是在RAID 5級別基礎上的改進,與RAID 5類似,數據的校驗信息均勻分布在各硬碟上,但是,在每個硬碟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間,這部分空間沒有進行條帶化,最多允許兩塊物理硬碟出現故障。看起來,RAID 5E和RAID 5加一塊熱備盤好象差不多,其實由於RAID 5E是把數據分布在所有的硬碟上,性能會與RAID5 加一塊熱備盤要好。當一塊硬碟出現故障時,有故障硬碟上的數據會被壓縮到其它硬碟上未使用的空間,邏輯盤保持RAID 5級別。
RAID 5EE: 與RAID 5E相比,RAID 5EE的數據分布更有效率,每個硬碟的一部分空間被用作分布的熱備盤,它們是陣列的一部分,當陣列中一個物理硬碟出現故障時,數據重建的速度會更快。
RAID 50:RAID50是RAID5與RAID0的結合。此配置在RAID5的子磁碟組的每個磁碟上進行包括奇偶信息在內的數據的剝離。每個RAID5子磁碟組要求三個硬碟。RAID50具備更高的容錯能力,因為它允許某個組內有一個磁碟出現故障,而不會造成數據丟失。而且因為奇偶位分部於RAID5子磁碟組上,故重建速度有很大提高。優勢:更高的容錯能力,具備更快數據讀取速率的潛力。需要注意的是:磁碟故障會影響吞吐量。故障後重建信息的時間比鏡像配置情況下要長。
G. 在大的存儲陣列上劃分storage pool的時候,選擇RAID類型應該考慮什麼問題呀
關於RAID類型選取問題,需要從三個方面考量:可用性、性能、和容量使用率:
- 如果優先考慮高可用性,就選擇RAID 6;
- 如果容量和性能更重要,並且已經有完善的數據保護策略和流程(監控、備份策略、足夠的熱備盤等),那就選擇RAID 5;
- 如果是SATA盤(非FC/SAS盤),並且創建的存儲池較大的話,強烈建議使用RAID 6
參考資料:EMC中文支持論壇:https://community.emc.com/thread/144551
H. 存儲設備中在做存儲資源的raid配置時,主要有哪幾種raid形式
每個盤都是真正存儲的,數據是平均備份在第個盤的。
最大存儲容量是N-2也就是22個盤的容量。
I. 磁碟陣列的RAID級別
1、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現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RAID 0是組建磁碟陣列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只需要2塊以上的硬碟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個磁碟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提供冗餘或錯誤修復能力,但實現成本是最低的。
RAID 0最簡單的實現方式就是把N塊同樣的硬碟用硬體的形式通過智能磁碟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統中的磁碟驅動程序以軟體的方式串聯在一起創建一個大的卷集。在使用中電腦數據依次寫入到各塊硬碟中,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整倍的提高硬碟的容量。如使用了三塊80GB的硬碟組建成RAID 0模式,那麼磁碟容量就會是240GB。其速度方面,各單獨一塊硬碟的速度完全相同。最大的缺點在於任何一塊硬碟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將會受到破壞,可靠性僅為單獨一塊硬碟的1/N。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出現了RAID 0的另一種模式。即在N塊硬碟上選擇合理的帶區來創建帶區集。其原理就是將原先順序寫入的數據被分散到所有的四塊硬碟中同時進行讀寫。四塊硬碟的並行操作使同一時間內磁碟讀寫的速度提升了4倍。
在創建帶區集時,合理的選擇帶區的大小非常重要。如果帶區過大,可能一塊磁碟上的帶區空間就可以滿足大部分的I/O操作,使數據的讀寫仍然只局限在少數的一、兩塊硬碟上,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並行操作的優勢。另一方面,如果帶區過小,任何I/O指令都可能引發大量的讀寫操作,佔用過多的控制器匯流排帶寬。因此,在創建帶區集時,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慎重的選擇帶區的大小。
帶區集雖然可以把數據均勻的分配到所有的磁碟上進行讀寫。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硬碟都連接到一個控制器上的話,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危害。這是因為當我們頻繁進行讀寫操作時,很容易使控制器或匯流排的負荷 超載。為了避免出現上述問題,建議用戶可以使用多個磁碟控制器。最好解決方法還是為每一塊硬碟都配備一個專門的磁碟控制器。
雖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個系統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現故障,無法進行任何補救。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對數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才被人們使用。
2、RAID 1
RAID 1稱為磁碟鏡像,原理是把一個磁碟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碟上,也就是說數據在寫入一塊磁碟的同時,會在另一塊閑置的磁碟上生成鏡像文件,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當一塊硬碟失效時,系統會忽略該硬碟,轉而使用剩餘的鏡像盤讀寫數據,具備很好的磁碟冗餘能力。雖然這樣對數據來講絕對安全,但是成本也會明顯增加,磁碟利用率為50%,以四塊80GB容量的硬碟來講,可利用的磁碟空間僅為160GB。另外,出現硬碟故障的RAID系統不再可靠,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碟,否則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更換新盤後原有數據會需要很長時間同步鏡像,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這時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關鍵性的重要數據的場合。
RAID 1主要是通過二次讀寫實現磁碟鏡像,所以磁碟控制器的負載也相當大,尤其是在需要頻繁寫入數據的環境中。為了避免出現性能瓶頸,使用多個磁碟控制器就顯得很有必要。
3、RAID0+1
從RAID 0+1名稱上我們便可以看出是RAID0與RAID1的結合體。在我們單獨使用RAID 1也會出現類似單獨使用RAID 0那樣的問題,即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向一塊磁碟寫入數據,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資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在磁碟鏡像中建立帶區集。因為這種配置方式綜合了帶區集和鏡像的優勢,所以被稱為RAID 0+1。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布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0+1要在磁碟鏡像中建立帶區集至少4個硬碟。
4、RAID: LSI MegaRAID、Nytro和Syncro
MegaRAID、Nytro和Syncro都是LSI 針對RAID而推出的解決方案,並且一直在創造更新。
LSI MegaRAID的主要定位是保護數據,通過高性能、高可靠的RAID控制器功能,為數據提供高級別的保護。LSI MegaRAID在業界有口皆碑。
LSI Nytro的主要定位是數據加速,它充分利用當今備受追捧的快閃記憶體技術,極大地提高數據I/O速度。LSI Nytro包括三個系列:LSI Nytro WarpDrive加速卡、LSI Nytro XD 應用加速存儲解決方案和LSI Nytro MegaRAID 應用加速卡。Nytro MegaRAID主要用於DAS環境,Nytro WarpDrive加速卡主要用於SAN和NAS環境,Nytro XD解決方案由Nytro WarpDrive加速卡和Nytro XD 智能高速緩存軟體兩部分構成。
LSI Syncro的定位主要用於數據共享,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可擴展性,降低成本。
LSI通過MegaRAID提供基本的可靠性保障;通過Nytro實現加速;通過Syncro突破容量瓶頸,讓價格低廉的存儲解決方案可以大規模擴展,並且進一步提高可靠性。
5、RAID2:帶海明碼校驗從概念上講,RAID 2 同RAID 3類似, 兩者都是將數據條塊化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 條塊單位為位或位元組。然而RAID 2 使用一定的編碼技術來提供錯誤檢查及恢復。這種編碼技術需要多個磁碟存放檢查及恢復信息,使得RAID 2技術實施更復雜。因此,在商業環境中很少使用。下圖左邊的各個磁碟上是數據的各個位,由一個數據不同的位運算得到的海明校驗碼可以保存另一組磁碟上。由於海明碼的特點,它可以在數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將錯誤校正,以保證輸出的正確。它的數據傳送速率相當高,如果希望達到比較理想的速度,那最好提高保存校驗碼ECC碼的硬碟,對於控制器的設計來說,它又比RAID3,4或5要簡單。沒有免費的午餐,這里也一樣,要利用海明碼,必須要付出數據冗餘的代價。輸出數據的速率與驅動器組中速度最慢的相等。6 、RAID3:帶奇偶校驗碼的並行傳送這種校驗碼與RAID2不同,只能查錯不能糾錯。它訪問數據時一次處理一個帶區,這樣可以提高讀取和寫入速度。校驗碼在寫入數據時產生並保存在另一個磁碟上。需要實現時用戶必須要有三個以上的驅動器,寫入速率與讀出速率都很高,因為校驗位比較少,因此計算時間相對而言比較少。用軟體實現RAID控制將是十分困難的,控制器的實現也不是很容易。它主要用於圖形(包括動畫)等要求吞吐率比較高的場合。不同於RAID 2,RAID 3使用單塊磁碟存放奇偶校驗信息。如果一塊磁碟失效,奇偶盤及其他數據盤可以重新產生數據。 如果奇偶盤失效,則不影響數據使用。RAID 3對於大量的連續數據可提供很好的傳輸率,但對於隨機數據,奇偶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7、RAID4: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在圖上可以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橫條,而RAID4一次一豎條。它的特點和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8、RAID5:分布式奇偶校驗的獨立磁碟結構從它的示意圖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驗碼存在於所有磁碟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帶區的奇偶校驗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因為奇偶校驗碼在不同的磁碟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RAID 3 與RAID 5相比,重要的區別在於RAID 3每進行一次數據傳輸,需涉及到所有的陣列盤。而對於RAID 5來說,大部分數據傳輸只對一塊磁碟操作,可進行並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寫損失」,即每一次寫操作,將產生四個實際的讀/寫操作,其中兩次讀舊的數據及奇偶信息,兩次寫新的數據及奇偶信息。9、RAID6:帶有兩種分布存儲的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名字很長,但是如果看到圖,大家立刻會明白是為什麼,請注意p0代表第0帶區的奇偶校驗值,而pA代表數據塊A的奇偶校驗值。它是對RAID5的擴展,主要是用於要求數據絕對不能出錯的場合。當然了,由於引入了第二種奇偶校驗值,所以需要N+2個磁碟,同時對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十分復雜,寫入速度也不好,用於計算奇偶校驗值和驗證數據正確性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不必須的負載。我想除了軍隊沒有人用得起這種東西。10、RAID7:優化的高速數據傳送磁碟結構RAID7所有的I/O傳送均是同步進行的,可以分別控制,這樣提高了系統的並行性,提高系統訪問數據的速度;每個磁碟都帶有高速緩沖存儲器,實時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實時操作晶元,達到不同實時系統的需要。允許使用SNMP協議進行管理和監視,可以對校驗區指定獨立的傳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連接多台主機,因為加入高速緩沖存儲器,當多用戶訪問系統時,訪問時間幾乎接近於0。由於採用並行結構,因此數據訪問效率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它引入了一個高速緩沖存儲器,這有利有弊,因為一旦系統斷電,在高速緩沖存儲器內的數據就會全部丟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當然了,這么快的東西,價格也非常昂貴。11、RAID10: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碟結構這種結構無非是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因為兩種結構各有優缺點,因此可以相互補充,達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大家可以結合兩種結構的優點和缺點來理解這種新結構。這種新結構的價格高,可擴充性不好。主要用於數據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錯控制的資料庫中。12、RAID53:高效數據傳送磁碟結構越到後面的結構就是對前面結構的一種重復和再利用,這種結構就是RAID3和帶區結構的統一,因此它速度比較快,也有容錯功能。但價格十分高,不易於實現。這是因為所有的數據必須經過帶區和按位存儲兩種方法,在考慮到效率的情況下,要求這些磁碟同步真是不容易。
J. 伺服器做了raid 5之後硬碟怎麼分區呢
【一】,創建邏輯磁碟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虛擬磁碟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單(可以通過CTRL+P/CTRL+N切換菜單),按F2展開虛擬磁碟創建菜單
2、在虛擬磁碟創建窗口,按回車鍵選擇」Create New VD」創建新虛擬磁碟
3、在RAID Level選項按回車,可以出現能夠支持的RAID級別,RAID卡能夠支持的級別有RAID0/1/5/10/50,根據具體配置的硬碟數量不同,這個位置可能出現的選項也會有所區別。
選擇不同的級別,選項會有所差別。選擇好需要配置的RAID級別(我們這里以RAID5為例),按回車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