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matlab怎麼實現數據採集和存儲
用matlab實現數據採集的方法
我們在這里介紹兩種共同學習參考。
① 直接利用MATLAB數據採集箱中提供的的函數命令進行採集,即wavrecord 。wavrecord是利用Windows 音頻輸入設備記錄聲音, 其調用格式為: y=wavrecord(n ,fs ,ch ,dtype) ;
式中n 為采樣的點數,決定了錄音長度;
fs為采樣頻率,默認值為11025Hz,還可根據要求自己選擇合適的采樣率;
ch為聲道數,默認值為1,表示單聲道,如果指定為2,則采樣為雙聲道立體聲數據;
dtype為采樣數據的存儲格式,用字元串指定,可以是『double』、『single』、『int16』、『int8』,指定存儲格式的同時也就規定了每個采樣值量化的精度,int8 對應8 位精度采樣,其它都是16 位采樣精度。 在我們的實驗中參數這樣選擇:
n=1024 fs=44100 ch=1
dtype=』double』
② 採用對音效卡產生一個模擬輸入對象的方式進行採集。數據採集過程可以分為四步:
1) 初始化。Matlab將音效卡等設備都作對象處理,其後的一切操作都不與硬體直相關,而是通過對該對象的操作來作用於硬體設備,所以首先要對音效卡產生一個模擬輸入對象:
ai = analoginput (』winsound』) ai ——Matlab 中的變數,它是一個模擬輸入設備對象句柄,所有的數據採集過程都是通過對該句柄的操作來實現;
analoginput ( ) ——模擬輸入設備對象建立函數,通過該函數將A/ D 轉換硬體映射為Matlab workspace 中的一個模擬輸入設備對象句柄;
winsound——音效卡設備驅動程序,Matlab 軟體內含該驅動程序。 2) 配置。給ai對象添加通道,設置采樣頻率。 addchannel (ai ,1);%添加通道
fs = 44100; %采樣頻率設置為44.1KHz ai.SampleRate = fs ;%設置采樣頻率 3) 采樣。啟動設備對象,開始採集數據。 t = 2s ; %設定采樣時間 start (ai); %啟動設備對象
data = get (ai ,t *fs) ; %獲得采樣數據 4) 終止。停止對象並刪除對象。 stop (ai) ; delete (ai) ;
這樣便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數據採集過程,采樣頻率和采樣時間都是由用戶輸入的,十分方便。
Matlab中存儲及讀取數據
我們在使用MATLAB過程中,免不了希望將運算過程中的某些數據「儲存」起來,以便下次使用再「讀取」利 用。「儲存」和「讀取」的指令分別是save及load,而save的數據型態又分為:(1)雙位元格式 (binary format) 的 MAT-file,(2) ASCII 格式的 ASCII-file。MAT-file 是以雙位元字元儲存,可讓電腦在讀出/入(input/output) 速率加 快,其格式為test.mat(test為檔名),MATLAB將檔案的型態預設為MAT-file;而ASCII-file則是以可辨識的字元 儲存,但會降低電腦在讀出/入的速率,其格式為test.dat(test為檔名)。如果你的數據是只在MATLAB中產生 及被使用,那最好使用MAT-file。ASCII-file則必須用在當數據檔要為其它不是MATLAB的應用軟體讀取時。
另外要注意,當save成MAT檔是儲存變數本身,而非直接儲存變數的數據;而save成ASCII檔則是直接儲存變數的數值。
這二者儲存的差異,造成在讀取MAT檔和ASCII檔的數據有所不同,詳見以下的範例。
須注意的是在儲存及讀取數據時,MAT-file或是ASCII-file的檔最好為矩陣型態,否則可能在讀取時有困難。數 據儲存成矩陣的大小可以為m×n,其中m是列的數目,n則為行的數目。
以下就是幾個save, load的使用範例
>> x=1:5; y=11:15; % 先產生二個列陣列 (row array} x, y
>> save data1 x y % 是將 x,y 二個變數的數值存入 data1 這個MAT-file,
%即data1其實是data1.mat。data1.mat 的內容為變數x, y,而非(1:5, 11:15) 的數據
>> save data2.dat x y -ascii % 如果要將data1改以ASCII格式儲存,則須加上-ascii
% 的選項。data2.dat 的內容為(1:5, 11:15) 的數據
>> type data2.dat % type 指令可以將 data2.dat 的內容列出
>> load data1 % 讀取 data1.mat 檔
>> x, y % 叫出 data1.mat中的變數來讀取其內容(1:5, 11:15)
>> load data2.dat % 讀取 data2.dat 檔
>> x2=data2(1,:); y2=data2(2,:); % 將data2中的第一及第二列數據分別以x2及y2
%變數讀入,之後在運算中即可使用這二列數據
>> x=21:25; y=31:35;
>> save data3.dat x y -ascii
>> load data3.dat;
>> x3=data3(1,:); y3=data3(2,:); % 將data3中的第一及第二列數據分別以x3及y3 變數讀入
%,之後在運算中即可使用這二列數據
>> A=[1 2 3; 4 5 6];
>> save data4.dat A -ascii %是將A陣列的數值存入data4這個ASCII-file
>> load data4.dat
>> x4=data4(:,1); % 令 x4 為 data4 的第一行數據
>> y4=data4(:,2); % 令 y4 為 data4 的第二行數據
>> z4=data4(:,3); % 令 z4 為 data4 的第三行數據
❷ 高速採集存儲,有哪些形式存儲介質有什麼不同
主流的SD(SDHC,SDXC,Micro SD)卡,CF卡,Memory Stick記憶棒。新的XQD卡。
❸ 數據採集存儲處理之間的關系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2
❹ STM32 AD採集的數據 從採集到存儲走過了一個怎樣的流程
外設採集好完成後傳到ADCx->ODR
❺ 數據採集存儲
你這是對數據存儲的要求比較高一點,要麼你使用工控機加高速AD卡的方案咯,硬碟支持SATAⅡ介面的裝個上T的硬碟成本也不高,預算40W高了。採集卡看你要多少位精度的咯,20M和40M的都有,只是有精度區分,能有詳細點的要求更好。
❻ 高速數據採集存儲用什麼好
挺好的,不錯
❼ 大數據採集與存儲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數據抽取
針對大數據分析平台需要採集的各類數據,分別有針對性地研製適配介面。對於已有的信息系統,研發對應的介面模塊與各信息系統對接,不能實現數據共享介面的系統通過ETL工具進行數據採集,支持多種類型資料庫,按照相應規范對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從而實現數據的統一存儲管理。
數據預處理
為使大數據分析平台能更方便對數據進行處理,同時為了使得數據的存儲機制擴展性、容錯性更好,需要把數據按照相應關聯性進行組合,並將數據轉化為文本格式,作為文件存儲下來。
數據存儲
除了Hadoop中已廣泛應用於數據存儲的HDFS,常用的還有分布式、面向列的開源資料庫Hbase,HBase是一種key/value系統,部署在HDFS上,與Hadoop一樣,HBase的目標主要是依賴橫向擴展,通過不斷的增加廉價的商用伺服器,增加計算和存儲能力。
關於大數據採集與存儲的基本步驟有哪些,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❽ 大數據的採集、存儲、管理使用如何實現分別有哪些工具軟體可選
使用自己根據對數據的形式編寫一個程序啊, 使用shell, python程序都行, 幫忙開發出來都沒問題, 能看一下my網名?
❾ 在信息技術歷史發展5個階段,信息的採集,傳播,存儲分別如何進行從採集信息的方式和方法
它是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的有機體。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實現信息的效用與價值。但是,信息並不都是資源,要使其成為資源並實現其效用和價值,就必須藉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術等手段。因此,「人」是控制信息資源、協調信息活動的主體,是主體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儲、傳遞、處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動過程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沒有信息技術的強有力作用,要實現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於信息活動本質上是為了生產、傳遞和利用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是信息活動的對象與結果之一。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三個要素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信息資源,是構成任何一個信息系統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對象之一。 (2)信息活動 是指人類社會圍繞信息資源的形成、傳遞和利用而開展的管理活動與服務活動。信息資源的形成階段以信息的產生、記錄、收集、傳遞、存儲、處理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資源。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階段以信息資源的傳遞、檢索、分析、選擇、吸收、評價、利用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實現信息資源的價值,達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單純地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而忽略與信息資源緊密聯系的信息活動,信息管理的研究對象是不全面的。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動的一種 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只不過信息管理的基本職能更有針對性。 3.信息管理是一種社會規模的活動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和社會性。它是涉及廣泛的社會個體、群體、國家參與的普遍性的信息獲取、控制和利用活動。 信息產品管理(微觀):信息採集、整序、分析,信息產品的流通 信息系統管理(中觀):設計、實施與評價,安全管理,信息資源配置等 信息產業管理(宏觀):產業結構和測試,信息服務業的機制與管理模式,產業政策和信息立法,社會信息化 古代: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 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 從人類的傳播歷史來說,人類傳播信息方式的演變呈現這樣一個脈絡:視覺文化、聽覺文化(直觀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讀的精神」)——新的視與聽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 因此,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圖像信息會占據主流,文學也會退到一種極其邊緣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能聽能看甚至能觸能聞的多媒體藝術。但是,文字是不會像有些人預測的那樣,被圖像完全取代的,因為文字是積累知識的主要手段,是人類獲得抽象思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人類傳播不能缺少的傳播媒介。
❿ 單片機採集數據儲存怎麼原理
數據採集是通過相關的感測器進行數據接收,也可以通過無線,串口等接收。接收的數據可以儲存在單片機的RAM,FLASH,E2ROM 等存儲器件里。
至於說原理,你是說存儲器件的原理呢,還是單片機如何存數據的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