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淮南子中的神話故事
女媧補天
後羿射日
共工怒撞不周山:據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他聰明敏慧,有智謀,他統治的地盤很大,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顓頊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認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於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斗爭。
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顓頊。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顓頊的當,共工氏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定決心。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貳』 淮南子中的1個簡短的故事
陽虎為亂於魯,魯君令人閉城門而捕之,得者有重賞,失者有重罪。圉三匝, 而陽虎將舉劍而伯頤,門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窮,我將出子。」陽虎因赴圍 而逐,揚劍提戈而走。門者出之,顧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出之 者怨之曰:「我非故與子反也,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傷我,宜矣其有此難也。」 魯君聞陽虎失,大怒,問所出之門,使有司拘之,以為傷者受大賞,而不傷者被 重罪。此所謂害之而反利者也。何謂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與晉人戰於鄢陵, 恭王傷而未休。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谷奉酒而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而 甘之,不能絕於口,遂醉而卧。恭王欲復戰,使人召司馬子反。辭以心痛。王駕 而往視之,入幄中而聞酒臭。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戰,不穀親傷。所恃者, 司馬也。而司馬又若此,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率吾眾也。不穀無與復戰矣。」 於是罷師而去之,斬司馬子反為僇。故豎陽谷之進酒也,非欲禍子反也,誠愛而 欲快之也,而適足以殺之。此所謂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
『叄』 山海經 和 淮南子 的故事 ,舉例
《山海經》中流傳較廣的的故事有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等。
《淮南子》中流傳較廣的的故事則有「女媧補天」、「共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塞翁失馬」等故事。「後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在《淮南子》中也有收錄。
『肆』 誰知道淮南子里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淮南子》中共有寓言故事140餘則,主要收錄在《道應訓》和《人間訓》中最著名的是塞翁失馬,還有罔兩問景孔子觀桓公之廟公儀休嗜魚
『伍』 寓言故事,童話,神話故事,戲劇各有什麼特點
1.寓言,是文學作品中的諷喻世界,它用篇幅簡短的假託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它常常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是「寄託」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於簡單的故事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慣於運用擬人的手法。語言簡潔鋒利。歐洲文學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寓言盛行,《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鄭人買履》(《韓非子》)、《鷸蚌相爭》(《戰國策》)、《刻舟求劍》(《呂氏春秋》)。
2.童話,是兒童文學中的想像、幻想和誇張的世界,是語言通俗生動、情節離奇、引人入勝的奇思妙想。兒童文學的一種。童話的語言通俗、生動、形象、情節離奇曲折,富於趣味性。對自然景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能適應兒童的心理、情趣,激發人們的想像,便於他們接受和轉化。選入教材的童話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葉聖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3.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們充滿了神奇的幻想,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
神話有什麼特點:
神話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開辟神話、自然神話和英雄神話。
開辟神話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觀,用采解釋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類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會有這一類的神話,甚至有些還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譬如說關於造人,這本書中的《女媧創造人類》、《世界最初的七天》、普羅米修斯分別是中國、希伯來民族和古希臘的造人神話。有意思的是,它們都認為人類是神用泥土造出來的。不同的僅是造人的神,在中國,是女媧;希伯來則是他們信奉的耶和華上帝;古希臘神話中則是普羅米修斯。他們都是些對人類充滿慈愛和關懷的神。為什麼各個民族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人是泥土所造的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人戲說這是因為人身上的泥永遠都搓不完,仔細一想這種可能也不是沒有。
第二類屬於自然神話,是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解釋。像《女媧補天》、《仙山的傳說》、《精衛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蜘蛛和蜘蛛網》、《愛歌》、《太陽和月亮為什麼住在天空》等,對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風雨雷電、蟲魚鳥獸,乃至回聲這樣的自然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做了很美麗的解釋。
數量最多的是第三類——英雄神話,這類神話產生比前兩者稍晚,表達了人類反抗自然的願望,同時,也可說是人類某種勞動經驗的概括總結。這時候,原始人類已經不再對自然界產生極端的恐懼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開始把本部落里具有發明創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加以誇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國古代的神農、黃帝、堯、舜、禹、後稷等。這里選編了《誇父追日》、《寒冰上的棄兒》、《舜感化了弟弟象》、《鯀和禹治理洪水》。
中國古代神話散見於各種書籍,其中現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經》。像《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就出自《山海經》。另外,女媧補天的故事見於《淮南子》、《列子》,女媧造人則出自漢代《風俗通義》,《盤古開天闢地》來源於《述異記》的記載。另外,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話故事。
西方的神話則更加豐富了。古希臘神話是成體系的,神與神的關系復雜而且完整,主要見於兩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神譜》、《變形記》等,以及古希臘的
悲劇和喜劇。古羅馬的神話多是承襲希臘神話的,只改了人名。如宙斯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朱庇特;天後赫拉則為朱諾;雅典娜稱密涅瓦。著名的愛神維納斯,在古希臘神話中原名阿佛洛狄忒。本書有六篇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都是些非常知名的故事。其中表現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像宙斯的殘暴,很像人間的君王。朱諾(赫拉)的嫉妒,雅典娜的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代希伯來神話來源於《聖經·舊約》,本書所選四則故事(《世界最初的七天》、《亞當與夏娃》、《挪亞方舟》、《巴別塔》)全都取材於《舊約》第一篇《創世記》。內容都和希伯來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華有關。由於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上述的神話故事在西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對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必須對這些神話有一定了解,才能明白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第一,它必須是人類演化初期的故事。根據這個定義,如果我們將瑪麗蓮夢露和黛安娜王妃的死訊視為神話,就是錯誤的。因為她們頂多隻是「傳說」,算不上是「神話」。事實上若用英文原文來看這樣的訊息,應該用「legend」(傳說)來表達,而不能用「myth」(神話)來定義。再拿日本的例子看好了。弘海大師(即空海和尚)帶領人們挖掘而成的蓄水池,或他曾經駐足之處,這些也只能算是說明偉人事跡的「傳說」,我們並不會將之視為「神話」。
其次,神話必須是單一的事件。根據這個定義,那些以「從前、從前……」做開頭的「民間故事」也不能算是「神話」。一般的民間故事,通常沒有特定的地點、沒有設定特別的時間、沒有特定的人物、故事內容也可能重復發生。但是「神話」不同。神話必須是一個擁有特定場所、特定時間(即使兩者都沒有說得很明確),並且是在敘述一個特定人物(或神佛)的故事。
再者,述說神話的承傳者一定得對所述說的內容信以為真。依照這個定義來看,許多現代人所謂的神話,根本算不上是神話。那些故事是在敘述一些根本沒有信眾的神明,嚴格來說,這樣的故事不該被稱為是神話。
戲劇藝術的特點我們可以概括為藝術的綜合性、演員在舞台空間中的直觀表演性和由此而來的時空限制性。
4.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這是一個為大多數人認可的結論,當然也是一個符合戲劇藝術的基本風貌的認識。一部劇作的演出,總是一次集體勞動的成果:劇作家提供演出腳本即戲劇文學文本,美術家、化妝師、燈光師通力合作完成舞檯布景的設計、人物的造型等,音樂家(樂師)完成戲劇音樂、唱腔的創作,而演員則通過自己的形體表演來展示整個劇情。在這里,文學、美術、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類型相互融匯,既取消了各自的獨立性,又通過它們自身具有的不可為其它藝術所替代的獨特作用的發揮,綜合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
戲劇藝術的綜合性是在
『陸』 《淮南子》簡介
《淮南子》,又名「鴻烈」、「淮南鴻烈」,鴻,廣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二十一卷,西漢皇室貴族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在其主持下編著。成書年代大約在景、武之間。劉安,漢高祖劉邦少子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長死後,襲父爵為淮南王。此書為漢初黃老學派著作,《漢書·藝文志》列為雜家,載《淮南子》內21篇,外33篇,今只流傳內21篇。全書博奧深宏,融道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於一體,但主要是發揮先秦道家思想,是漢代學者對漢以前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規模的匯集與融合。《淮南子》之通篇主題為「道」,既講自然之道,也講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漠然無治而無不治」的政治理想。在最後一篇《要略》中,概括全書以闡明宗旨,「言道」與「言事」,即掌握自然界的規律與考究社會歷史變化規律,此外,還綜述了各家思想及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具有很高的價值。
據史籍記載,王族劉安喜歡讀書鼓琴,厭倦皇室盛行的歌舞游獵,又想積陰德,流芳百世,招致賓客,集體創作,采百家之長,故此內容龐雜,近乎一部「先漢學術史」。但是此書並非憑虛蹈空,而是處處緊密聯系現實,並多用歷史、神話、傳說、故事來說理,文風新異瑰奇,繁富有序。如果你對醫學、天文、地理乃至神話感興趣,都可以在這本書里發現彌足珍貴的資料。劉熙載說:「《淮南子》連類喻義,本諸《易》與《莊子》,而奇偉宏富,又能自用其才,雖使與先秦諸子同時,亦足成一家之作。」將其與先秦諸子比肩,贊譽頗高,當漢之際而又先秦之風,不可不一睹為快!
『柒』 淮南子中的寓言故事誰知道..
陽虎為亂於魯,魯君令人閉城門而捕之,得者有重賞,失者有重罪。圉三匝, 而陽虎將舉劍而伯頤,門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窮,我將出子。」陽虎因赴圍 而逐,揚劍提戈而走。門者出之,顧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出之 者怨之曰:「我非故與子反也,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傷我,宜矣其有此難也。」 魯君聞陽虎失,大怒,問所出之門,使有司拘之,以為傷者受大賞,而不傷者被 重罪。此所謂害之而反利者也。何謂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與晉人戰於鄢陵, 恭王傷而未休。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谷奉酒而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而 甘之,不能絕於口,遂醉而卧。恭王欲復戰,使人召司馬子反。辭以心痛。王駕 而往視之,入幄中而聞酒臭。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戰,不穀親傷。所恃者, 司馬也。而司馬又若此,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率吾眾也。不穀無與復戰矣。」 於是罷師而去之,斬司馬子反為僇。故豎陽谷之進酒也,非欲禍子反也,誠愛而 欲快之也,而適足以殺之。此所謂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
http://www.guoxue.com/zibu/huainanzi/hnz018.htm
『捌』 《淮南子》
一、《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類似於現代的叢書),是西漢宗室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在他主持下編寫的。據《漢書·藝文志》雲:「淮南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道訓2篇,20餘萬字。顏師古注曰:「內篇論道,外篇雜說」,現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說的內篇所遺。據高誘序言,「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認為此書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全書內容龐雜,它將道、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來,但主要的宗旨傾向於道家。《漢書·藝文志》則將它列入雜家。
淮南王劉安
淮南王劉安雖然對文化的貢獻也不小,但是與孔子、老子等先賢的差距依然很大,達不到稱「子」的標准。
『玖』 關於淮南子的神話故事
《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像「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塞翁失馬」等古代神話,主要靠本書得以流傳。
詳見淮南子網路:http://wapke..com/view/49959.htm?fr=aladdin&ref=wise&ssid=0&from=1086k&uid=0&pu=usm@2,sz@1320_1002,ta@iphone_2_4.4_2_6.6&bd_page_type=1&id=&tj=Xv_1_0_10_l1
『拾』 根據,《淮南子》記錄的嫦娥奔月故事,進行改寫!定重謝!!!!!
思路:根據《淮南子》內容展開。
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帝堯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了食物。
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也開始危害百姓。於是帝堯命令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大風戰敗於青邱之澤,射九日,將修蛇斬於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
後來,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
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滯留在月亮上的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後,痛不欲生。仰望夜空呼喚愛妻,他驚奇地發現,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就讓人在院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眷戀著嫦娥。
人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也因此而形成。
(10)淮南子故事表演腳本擴展閱讀:
《淮南子》相傳是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後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漢書·藝文志》將其歸入「雜家」, 《四庫全書總目》歸入「雜家」,屬於子部。
《淮南子》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東漢高誘《淮南鴻烈解序》)。作者認為此書如道一樣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