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婆媳矛盾的劇本
婆婆,你憑什麼
Ⅱ 家庭問題,婆媳關系,還有理財方面的,故事比較長,全在補充問題里了,希望大家幫我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先說婆媳關系,都9年了過都過了大半世了,還是那樣過吧!吵起來最難受的是你老公。
再說買房,你的家庭顯然負擔不起,你不去想找錢,而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浪費700/月,而且大著個肚子!你就不用別人照顧?不用別人擔心?
Ⅲ 婆媳關系婆媳 家和萬事興 劇本
這么個大難題不說, 還一分沒有! 我傻呀?
Ⅳ 婆媳之間的故事(100字左右)
婆婆憑什麼要打我,有什麼資格,我從嫁進來到現在我煮飯,洗衣,做家務,帶小孩,你有幫幫我嗎?看我天天這么累你高興,你不喜歡我討厭我,討厭到我到做事情你孫子在哭都不抱一下,你心太狠了,我寶寶才十個月多有必要為了我們的沖突,而不喜歡我寶寶,這些我都忍了,但是你每次全家人你都和和氣氣的,為獨對我有意見,說我不懂做人,我年輕現在才二十六歲,你說我不懂做人,我說懂不懂做人現在說未免太早了,等我當了婆婆再說不遲,婆婆要是你那麼會當婆婆,幹嘛三天三頭找我吵架,全家人都要說你對你有意見,你自己本身就有問題該反省了,還說我怎麼樣怎麼樣,你明知道你兒子孝順老是跟你兒子滴咕些什麼,害的我們吵架你兒子來打我,你站在一邊看還假惺惺的在笑,這算是長輩嗎?那天我在洗衣服我在倒水剛好倒好清水,剛差不多要洗完了,老公跑過來用臟手放到我洗衣盆里洗,我說了一句你怎把那麼臟的手在盆里洗,老公不高興了把一盆水倒在我身上,我全身都濕透了,婆婆站在一邊又在看,又假惺惺的表情在得意著,老公不體諒我,婆婆是最大說什麼是什麼,我算什麼,老公不疼我,婆婆刁難我,我不知道這個家對我意義是什麼,我有呆下去的必要嗎?我好累,我憑什麼要賴在不屬於我的角落裡,我該怎麼辦?
Ⅳ 趣頭條自媒體情感故事類 婆媳丈母娘那種怎麼寫容易爆文
所謂爆文就是如何吸引眼球
第一種
利用大家的獵奇心理
選擇新奇的誇張的,越特殊越好,反正是休閑打發時間,平鋪直敘肯定不行。
第二種
利用大家的情感博取同情的心理
盡可能卑劣點悲慘點,讓大家同情,但也要符合實際,不能寫成玄幻小說似的,太誇張了沒人相信了。
第三種
朴實點,家長里短,跟大家生活接近,比較常見但有有特殊情況的選題
畢竟人們都喜歡八卦,越是身邊的事情越是關注,你的選題就要結合這些,文字上不用太誇張,實事求是,把事情描述清楚,越接近生活越好。用大家都理解的語言去寫。
第四種
文筆好的,選題影響不大,關鍵是結構,構思上巧妙,百轉千回,跌宕起伏,語言准確。這個要求比較高,一般人沒點文學功底還真的寫不出。
第五種
訪談類
利用訪談形式把故事講清楚。從第三方角度進行適當的評價,但要符合大眾的審美和理解能力。讓大家知道了你講的故事,並認同你的觀點。
第六種
第一人稱視角,假設你是主人公之一,遇到了什麼難處理的問題,尋求大家的幫忙,畢竟網上閑人多,也願意出出點子,指點江山一下。
當然了也有其他形式,就看你的文筆怎麼樣,會不會構思,會不會興文了。
寫爆炸文章不容易。
Ⅵ 你聽過哪些奇葩婆婆與兒媳婦的故事
婆媳矛盾由來已久,好像自古以來婆媳之間就是勢同水火的狀態。婆婆和兒媳和平相處的情況也有,但是比較少。現實中大量充斥的是婆媳矛盾,當丈夫和兒子的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如果這個丈夫會做人還能調和一下,不至於撕破臉。如果當丈夫的不會做人,那麼婆媳之間基本就成了不死不休的狀態。其實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婆婆和兒媳本來就是陌生人,互相生活習慣等差別太多,接觸多了就會產生摩擦。另一個方面就是婆媳之間有代溝,如果文化差異比較大,產生矛盾的情況就更多了。
其實婆媳矛盾的根源還是在兒子身上,如果兒子能夠做好雙方的工作,那麼起碼婆媳之間也可以保持禮貌的客氣。但是,如果兒子但凡有一點拎不清,那這個家就只能雞飛狗跳了。
Ⅶ 最佳婆媳的文章怎麼寫
文章1「老婆媳」鬥智斗勇中升華親情
劉玉春今年已經64歲了,自27歲嫁入康家後,便一直承擔著照顧婆婆的責任。婆婆10幾歲便離家參加革命,所以對於最簡單的日常生活常識都知之甚少。她彷彿生活在世外桃源里,對外面世界的變化不太關心,甚至沒有錢的概念。老太太每月只留下少許的生活費交給兒媳婦劉玉春,生活中的一切擔子就都交給了劉玉春。
劉玉春給記者講了一件有趣的事:別看婆婆已經91歲高齡,可是還很愛看電視,為了不被兒媳婦發現,老人總是在半夜全家人都睡著的時候偷著看。有一次,劉玉春凌晨3點起床,發現婆婆竟然在看電視。過後,她給婆婆講了一通大道理,可是老人總是爽快地答應:「好好好!」,轉過身就又偷偷拿起了遙控器。沒辦法,為了婆婆的身體,劉玉春只好與婆婆打起了游擊戰。
婆婆早年增師從聞一多先生,加之參加革命時間又長,養成了獨立、剛強、個性鮮明很有主見的性格。她決定要做的事情任誰勸都不會改變。16年前,康老突發心梗,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單,劉玉春老人再三懇求醫生,一定要把婆婆搶救過來。但家屬必須保證康老在15天內絕對卧床,家人答應了,可婆婆卻不「聽話」,總是使勁掙扎著要起床,說自己怎麼也不能在床上「方便」,沒辦法,劉玉春被氣得放聲大哭,這下婆婆愣住了,乖乖地聽了兒媳婦的話。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這對「老婆媳」在共同的生活中鬥智斗勇,互相影響也在互相融合。康老人逢人便說:「沒有兒媳婦我也活不到90多歲。」而劉玉春卻說:「婆婆就像自己的媽,照顧自己的媽還有什麼怨言。」
文章2:
在長治市城區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里,如母女般生活著這樣兩位老人,70歲的兒媳和88歲的婆婆,她們用濃濃的情和愛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
俗話說:「婆媳自古是冤家」,道出了婆媳之間和睦相處的難度。但在長治市城區五馬街道辦事處北山頭村,卻生活著一對如母女般和睦相處的婆媳。在這戶普普通通的農家,干凈整潔、溫馨和諧的小院里,兩位年邁的老人,70歲的兒媳王秀珍和88歲的婆婆牛巧則,相依相靠親如母女。1956年,20歲的王秀珍嫁到北山頭村時,她的婆婆剛38歲,整整50年的時間里,兩人一起操持家務,從沒有紅過臉,吵過嘴。
王秀珍從小沒有父母,是個孤兒,對待婆婆就如親生母親一樣。婆婆牛巧則面對能乾的兒媳婦,更是如對待親女兒一樣,雖說王秀珍從小沒有父母,但她勤奮好學,是插隊到該村的「高材生」,21歲就擔任村裡的婦女主任。牛巧則有4個兒子,另外兩個兒媳婦過門後,在王秀珍的帶動下對婆婆也是體貼入微。王秀珍也有4個兒子,成家後,兒媳婦們看到婆婆對待自己的婆婆如親娘一般,一個個紛紛效仿,就這樣一家三代人之間的婆媳真情就如接力賽般,代代相傳,在當地傳為美談。近日,筆者專程到北山頭村采訪了她們。
「你就是俺的親娘!」
王秀珍的娘家在長治市英雄街,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當她呱呱墜地時,母親生病也隨即離開了人世。幼小的王秀珍孤苦伶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又被親戚們迷信地認為是克父克母的「敗家子」,就這樣正月十五剛出生的王秀珍,沒過3天就被扔到了荒郊野外。小嬰兒躺在冰天雪地里嚎啕大哭,後被一個好心人收留。那家人待她很好,但沒過多久,剛會走路的王秀珍竟偷偷地跑了。後來,她又先後被多家好心人收留,但日子過得都不好,幾次被遺棄。最後,還是她遠房的姨姥姥收留了她,還供她上了長治二中。在學校,懂事的王秀珍多才多藝,不僅成績好,還愛好體育、文藝等,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是同學們當中的「佼佼者」。
王秀珍嫁到閆家那年,正逢知識分子上山下鄉,接受教育之時。已是學校團幹部的王秀珍,積極響應,咬破手指,寫下了血書,自願到農村接受教育,而且選擇的就是北山頭村。到了北山頭村後,王秀珍一人兼多職,既擔任了村裡的婦女主任,還成了信用社的代辦員,又擔任南石槽村的小學教師。後來,王秀珍「下嫁」到一貧如洗的閆家。村裡好多人都說她是個城裡人,又是個「高材生」,閆家恐怕「水淺養不了魚」,認為她肯定受不了這份罪,會與丈夫離婚。然而,性格直爽、快言快語的王秀珍從進門時,心就在閆家扎了根。用她的話說,她嫁婆家主要是嫁「娘」呢!她從小沒有娘,做夢也想有個娘,當她踏進閆家的門時,那種遠離了她的久違的母愛漸漸回到了她的身邊,多年沒喊過的那聲「娘」從王秀珍心底里奔涌而出。婆婆牛巧則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就這樣,如母女般的婆媳真情開始了,當年王秀珍剛滿20歲,婆婆牛巧則剛38歲。
50年真情如一日
兒媳婦生了孩子,婆婆伺候月子,這在民間已經形成了一種規矩,然而在那個多子多福的特殊年代,婆婆牛巧則和兒媳婦王秀珍幾乎是同時生育,都在坐月子,誰也伺候不了誰。
王秀珍生第一個孩子時,婆婆病了,躺在炕上起不來。由於沒人照顧,剛生了孩子才3天的王秀珍就下了炕,來到婆婆的房裡,給婆婆端水,喂葯,甚至晚上都睡在婆婆的炕頭,半夜瞅著空兒,回自己房裡給孩子餵奶。那時,生活最艱苦,婆家很窮,家裡十幾口人經常是吃糠咽菜,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月子里的王秀珍需要營養,也只能是野菜配小米熬湯喝。半夜裡,婆婆嘴苦,想吃新鮮菜,王秀珍不顧自己身體虛弱,騎著車子跑到邱村給婆婆弄菜吃。婆婆逢人便說:「閨女也沒能這么伺候過我呀!」
王秀珍生下了第二胎。月子里王秀珍沒人照顧,因為同年10月份婆婆也生了孩子,那是王秀珍的第二個小叔子。過了兩年,王秀珍和婆婆又在同一年生下了孩子。由於家裡勞動力少,不久,爭強好勝的王秀珍就下地干起了農活。那時,王秀珍的孩子沒有奶水吃,餓得直哭,婆婆就把自己的奶頭放到了孫子的嘴裡。這件事,到現在說起來,王秀珍都感動得掉淚呢。
多少年來,無論王秀珍從地里勞動回來,還是教書回來,婆婆都會把米飯、菜湯端過來,問寒問暖:「累了吧,孩子?快吃快吃。」婆婆待她像親女兒,她敬婆婆也像親娘一樣,進門出門,嘴裡嘮叨的都是娘,心裡想的也是娘,去鄉里鎮里碰到啥就給婆婆買啥,衣服、頭巾、鞋襪,穿的戴的啥都有。50年中,婆媳倆竟沒有紅過一次臉,沒吵過一次架。
為了讓婆婆有個舒適的住處,王秀珍和丈夫一起翻修了家裡的六孔窯洞。1984年,王秀珍79歲的公公去世了。那時,家裡仍然很困難,連埋葬公公的錢都拿不出來。王秀珍果斷地在信用社貸了款,舉行了殯葬儀式,在當時這件事轟動了整個鄉鎮。
王秀珍有啥事都要和婆婆嘮叨嘮叨。現在,王秀珍走到哪,都會把婆婆帶到哪。有什麼好吃的,或者做了婆婆愛吃的飯,王秀珍都會給婆婆送去,就連上個飯店吃飯,還不忘帶上婆婆。看著兒媳忙前忙後,張羅著家裡家外,牛巧則是既高興又心疼。一有機會就尋思著為兒媳做點啥。2000年,王秀珍的丈夫去世了。每天晚上,80多歲的婆婆就會顛著小腳,一步一挪地來到王秀珍的房裡,陪她說說話,看看電視,解解悶。現在婆婆已經成了王秀珍的精神依靠,她總是說:「娘,您一定要努力活,活到100歲。您要真有個三長兩短,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在王秀珍的帶動下,她的兩個妯娌對婆婆也是體貼照顧。她們每天都會把做好的飯端到婆婆手裡;每晚,都會燙上一盆熱水,給婆婆抹抹臉,洗洗腳;隔個十天半月,她們還會給婆婆搓搓背,洗洗澡。去年,婆婆突然得了腦梗塞,王秀珍趕忙帶著婆婆去看病。在醫院里,聽說69歲的兒媳,帶著她87歲的婆婆來看病,好多病人和家屬都跑來看「稀罕」。出院後,王秀珍和妯娌們給婆婆端水喂葯,洗臉洗腳,對待婆婆真是比親娘還親。說起她們的孝順,妯娌韓春玲說:「誰還不活個老啊!婆婆和自個的娘有啥不一樣?」
孝心感染了下一代
王秀珍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耳濡目染了婆婆王秀珍的孝心,四個兒媳也暗暗叫勁。今天老大送糖果,明天老二送雞鴨,後天老三老四也提著東西進了小院。對待80多歲的奶奶也是今天這個給五十,明天那個給一百,村裡人都誇王秀珍婆媳有福氣。
有一次,王秀珍在去捐救濟款的路上跌傷了腿,洗臉、刷牙、吃飯、洗腳等,她一天的生活起居都包在了兒媳們身上。要吃啥,兒媳們就給她買啥。為了加快病情好轉,兒媳們還不時地給王秀珍搓搓腳,捻捻腿。王秀珍的老公閆元則有病住院時,四個兒媳床前床後、一刻不離地照顧著公公,鄰床老大爺羨慕的不得了,還以為四個兒媳是四個女兒呢!
去年3月份,為了讓王秀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的二媳婦毛秀梅買了車票帶著王秀珍去海南旅遊了一番。雖然婆婆老了,身體又不好,有尿褲子的毛病,但毛秀梅毅然背著大號的「尿不濕」,帶著婆婆坐上飛機到了海南。要不是因為牛巧則身體不好,又暈車、暈船,王秀珍真恨不得把她也帶上。為了讓牛巧則能看到海南的真實模樣,王秀珍還專門囑咐兒媳沿途拍了DV,回來後放給婆婆看。
王秀珍病了,只輸了一天液就不輸了。大兒媳王菊萍悄悄地給二弟閆瑞斌說:「娘在給醫生討價還價搞買賣哩!只輸了一天液就不輸了,她老人家是不是沒有錢了?」沒等王菊萍把話說完,閆瑞斌已經把錢送到了王秀珍的手裡。過年過節過生日,王秀珍都會收到很多禮物,手錶,項鏈……王秀珍說一年四季的衣服,四個兒媳都會買給她,穿也穿不完。每個星期天來看婆婆王秀珍時,四個兒媳也總是搶著幹活,飯後忙著收拾碗筷,生怕給婆婆留下「累贅」。
說起四個兒媳的孝心,她們總是很謙虛,三兒媳宋愛萍說二嫂幹得多,二兒媳毛秀梅卻說麻煩事大嫂承擔得最多……
王秀珍妯娌們和她婆婆,以及她與她的四個兒媳之間的婆媳真情就如接力賽般,代代相傳……
Ⅷ 婆媳之間友好相處的感人故事
農歷二月初八(3月15日)是陳倉區石羊廟傳統的廟會,這一天要比往年的廟會都熱鬧,鑼鼓喧天,爆竹震耳,十里八鄉,近萬人扶老攜幼,湧向千河鎮高南村,一是借逛廟會,看大戲之機,感受近年來高南村的快速變化。二是高南村表彰的好婆婆和好媳婦,她們是怎樣素以勤勞、儉朴、善良、用於吃苦耐勞,撐起社會和家庭半邊天的同時,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主動協調婆媳之間的關系。在表彰的大戲台上四位好婆婆,四位好媳婦手捧獎章,身披綢帶、胸帶紅花,台下眾人掌聲陣陣,好不羨慕。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高南村三組的好媳婦馬美霞,更是得到村內村外眾人的誇獎。
馬美霞一家有六口人,公公、婆婆、丈夫和兩個兒女。五年前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公婆身體好,田間地頭,家裡家外都由老人操心,兩口外出打工,農忙時回家幫個手,平時也是飯來張口,不操任何心,逍遙自在,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家庭和睦幸福。
2003年年底,不幸的災難突然降臨這幸福之家,婆婆由於連日過度勞累,在外出磨面時,昏迷倒在路上,在解放軍三醫院搶救及住院的一個多月過程中,美霞幾乎天天守在婆婆床前,擦洗、喂飯、倒便盆等精心侍候婆婆,使婆婆病情得到了好轉。但還是留下了後遺症,半個身體不能動,且不會說話。出院回家後,家庭重任落在美霞肩上。
公公年齡七十多歲,有時身體有病,洗洗涮涮的事情幹不了,幾乎都是美霞來做。當時女兒年紀小,丈夫經常在外打工,雖有哥姐也都成家另過,且各自家庭生活負擔較重,照顧婆婆的重擔落在了馬美霞的肩上。婆婆有病,心裡不好受,經常傷心流淚。美霞就無微不至的照料她,一邊心平氣和地安慰她,講故事逗老人開心。有時婆婆大小便失禁,糞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話不說趕緊給婆婆擦洗干凈身子,換洗被褥拆洗干凈,她從沒有說過一句怨言。
婆婆有病後,公公也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消沉了許多,終日愁眉不展,茶飯不思。看到公公這樣,她便和愛人商量,發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和公公能談得來的人,幫他開心。
俗話說,屋漏便逢連陰雨,破船又遇頂頭風。2004年,老公公突患尿結石住院半個月,在這半個月里,美霞既要照顧躺在醫院的公公,還要照顧家中不能動的婆婆。在公公住院時,為了更好的照顧婆婆,美霞晚上和婆婆睡在一起。2005年兒子不小心被狗咬傷,2006年兒子在上學的路上滑倒摔成骨折,還要照看兩個孩子,起早貪黑,忙裡忙外,她毫無怨言。與兩位老人朝夕相處,連臉都沒有紅過一次,更沒有讓老人受過一回氣。不論是春夏秋冬她都堅持給婆婆做三頓飯,每天都問寒問暖,在她的精心護理下,婆婆雖然不能走動,但身體比較健康。
由於婆婆生的是大病,住院花了近兩萬元,加之家中才蓋房不久,近萬元的欠債一分未還,對本身經濟比較緊張的農戶來說猶如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擔壓得她有點喘不過氣來,她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善良、正直與不服輸的個性使馬美霞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並知難而進。她要與全家同甘共苦,共謀富裕路,讓日子一天天過得好起來,創建出一個文明富裕的家庭。經夫婦商量,要齊心協力打工掙錢,養家糊口,其愛人外出打工,美霞則在離家不遠的底店干臨時工,中午下班騎車趕回家給兩位老人做飯。
作為人妻、人母和人媳,馬美霞盡心盡力的做好一切,照顧好兒女和公婆,關心體貼丈夫,他們夫妻恩恩愛愛、相互提攜,很少發生過爭吵,孝敬老人、對老人問寒問暖,熱心助人,那家有什麼困難只要提出來,能幫忙的從來不推辭,鄰里和睦,從來沒有和鄰里發生過爭執。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和諧之家,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贊美,同時成為全村人學習的榜樣。
俗話說:「婆媳親,全家和。」要想家庭幸福和睦,就必須處理好媳婦和婆婆的關系。
五年過去了,馬美霞一直笑臉常開,口中小曲不斷,從未嫌棄過婆婆,而且對兩位老人照顧無微不至。家庭和睦融融,反而成了鄰里羨慕的對象。
從馬美霞幾年如一日的照顧病殘人看,她不是一件偶然因素。婆媳關系,是家庭內部人際關系中最微妙的一種關系,也是每個家庭都必須面對的一種家庭關系。自美霞結婚進家門後,婆婆看得起媳婦,不再他人跟前職責媳婦。十幾年的朝夕相處,婆媳從沒有紅過臉。只要能互相體諒,互相關心,多一點包容,而且做小輩的一定要忍讓一點,家庭就能和諧融洽。好媳婦們帶著一份愛心念好了「婆媳關系」這本「經」,營造了一個融洽和諧的家庭環境。
十幾年的媳婦生活,使馬美霞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兒女,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由於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孩子們也延續尊老愛幼的傳統,他們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孩子一放學就圍繞在奶奶爺爺身邊,談學校和同學們的故事,逗他們開心,怕奶奶寂寞爬在炕邊寫作業陪著奶奶。女兒歡歡更是懂事,奶奶和爺爺換下來的衣服搶著洗,給奶奶端屎端尿,從不嫌棄。她只要有空閑,天氣又好時,就攙扶奶奶到院子里曬曬太陽。小兒子樂樂也搶著幫奶奶端飯,村裡誰家過事,只要他去參加吃席,都忘不了每次端點好吃的或帶個肉夾饃給奶奶。村裡人紛紛誇獎,小傢伙有眼色懂孝心。
過去的馬美霞不操任何心,自由自在,談不上對家庭的操心。是村裡年輕媳婦羨慕的對象。如今的馬美霞變了,成了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孝心、有善心的好媳婦,成了全村學習的好榜樣。
在妯娌中美霞是位勤勞能乾和藹可親的小妹子,在父母眼中,她是位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心人。
馬美霞其夫家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兩個哥哥成家後也各自起灶另過。自婆婆有病後妯娌們也友好相處,關系融洽,常來看望老人,家中大小事都聽哥嫂們的意見。兩個姐姐都離娘家比較遠,家中有事打電話徵求他們的意見,聽他們好的建議,經常來往,探看父母。逢年過節,跟集趕會,以往不走的親友也紛紛趕來看望老人,家中好不熱鬧。這一家人日子過得融融樂樂、溫馨幸福,令人羨慕。
Ⅸ 求婆媳關系的話劇劇本
去看看電視劇<<雙面膠>>說不定你看完以後,靈感突發,能自已寫個出來了呢!
Ⅹ 急急急!!! 求關於婆媳矛盾的模擬法庭劇本 大學生模擬法庭用。
自己設計構思,可以調查收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