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前端ui框架排名
在前端項目開發過程中,現在很少有人會使用原生的CSS來搭建頁面,總歸都會引入一些前端UI框架以減少代碼的書寫。一般為了方便自己的使用,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UI框架,同時也會把其開源出來。下面就是最近經常使用並且很流行的一些前端UI框架,總有一款適合你:
Mint UI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動端 UI 框架,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構建 Android 和 iOS 上高質量的原生級應用。 Flutter 可與現有代碼一起工作, 它被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和組織使用, 並且 Flutter 是免費和開源的.
ionic
Ionic既是一個CSS框架也是一個Javascript UI庫,Ionic 是目前最有潛力的一款 HTML5 手機應用開發框架。通過 SASS 構建應用程序,它 提供了很多 UI 組件來幫助開發者開發強大的應用。 它使用 JavaScript MVVM 框架和 AngularJS 來增強應用。提供數據的雙向綁定,使用它成為 Web 和移動開發者的共同選擇。
Ⅱ 前端最近流行的框架都有哪些
1.Bootstrap中文網
Bootstrap,讓你的頁面更簡潔、直觀、強悍、移動設備優先的前端開發框架,讓web開發更迅速、更簡單。它還提供了更優雅的HTML和CSS規范,它即是由動態CSS語言Less寫成。有著豐富的網格布局系統以及豐富的可重用組件,還有強大的支持十幾的JavaScript、jQuery插件以及組件定製等。
2. Layui
layer是一款口碑極佳的web彈層組件,是一款採用自身模塊規范編寫的前端 UI 框架,遵循原生 HTML/CSS/JS
的書寫與組織形式,門檻極低,拿來即用。layui 首個版本發布於2016年秋,她區別於那些基於 MVVM 底層的 UI 框架,從核心代碼到 API
的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非常適合界面的快速開發。
3.ElementUI
Element-Ul是餓了么前端團隊推出的一款基於Vue.js 2.0 的桌面端UI框架,手機端有對應框架是Mint UI
。適合於Vue的UI框架;
4.Mint UI
Mint UI 是 由餓了么前端團隊推出的 一個基於 Vue.js 的移動端組件庫,Mint UI 包含豐富的 CSS 和 JS
組件,能夠滿足日常的移動端開發需要。通過它,可以快速構建出風格統一的頁面,提升開發效率。
5.angular
AngularJS誕生於2009年,由Misko Hevery
等人創建,後為Google所收購。是一款優秀的前端JS框架,已經被用於Google的多款產品當中。AngularJS有著諸多特性,最為核心的是MVW(Model-View-Whatever)、模塊化、自動化雙向數據綁定、語義化標簽、依賴注入等等。
6.React
React 可以非常輕松地創建用戶交互界面。為你應用的每一個狀態設計簡潔的視圖,在數據改變時 React 也可以高效地更新渲染界面。React 起源於
Facebook 的內部項目,因為該公司對市場上所有 JavaScript MVC 框架,都不滿意,就決定自己寫一套,用來架設Instagram
的網站。做出來以後,發現這套東西很好用,就在2013年5月開源了。
7.vue.js
近幾年最火的前端框架當屬Vue.js了,Vue.js是一個構建數據驅動的 web 界面的漸進式框架。Vue.js 的目標是通過盡可能簡單的 API
實現響應的數據綁定和組合的視圖組件。很多使用過vue的程序員這樣評價它,「vue.js兼具angular.js和react.js的優點,並剔除了它們的缺點」。授予了這么高的評價的vue.js,也是開源世界華人的驕傲,因為它的作者是位中國人--尤雨溪
Ⅲ vue.js高仿餓了么外賣app 2016最火前端框架
React
React 和 Vue 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有:
使用 Virtual DOM
提供了響應式(Reactive)和組件化(Composable)的視圖組件。
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庫,伴隨於此,有配套的路由和負責處理全局狀態管理的庫。
相似的作用域,我們會用更多的時間來講這一塊的比較。不僅我們要保持技術的准確性,同時兼顧平衡。我們指出React比Vue更好的地方,例如,他們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自定義渲染器。
React社區在這里非常積極地幫助我們實現這一平衡,特別感謝來自 React 團隊的 Dan Abramov 。他非常慷慨的花費時間來貢獻專業知識,來幫我們完善這個文件,直到我們都滿意。
這么說,就是希望你能對這兩個庫的比較的公平性感到放心。
性能簡介
到目前為止,在現實的測試中,Vue 是優於 React 的(通常至少快20%-50%,盡管在某些情況下還要更快)。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到這個參照項目的鏈接,但是坦率的說,所有的參照在某些方面是有缺陷的,很少有像你所寫的一個真實應用。那麼,讓我們詳細了解下吧。
渲染性能
在渲染用戶界面的時候,DOM的操作是最昂貴,不幸的是沒有庫可以讓這些原始操作變得更快。
我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
盡量減少DOM操作。Vue 和 React 都使用虛擬DOM來實現,並且兩者工作一樣好。
盡量減少除DOM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這是 Vue 和 React的一個不同的地方。
假如說,在React中,渲染一個元素的額外開銷是1,而平均渲染一個組件的開銷是2。在Vue中,一個元素的開銷更像0/vue/dist/vue.js"></script> 然後就可編寫Vue代碼並應用到生產中,而不用擔心性能問題。
由於起步階段不需學JSX,ES2015 或構建系統,所以建立應用花的時間會更少。
本地渲染
ReactNative能使你用相同的組件模型編寫有本地渲染能力的APP(IOS或Android)。能同時跨多平台開發,對開發者是非常棒的。相應地,Vue和Weex會進行官方合作,Weex是阿里的跨平台用戶界面開發框架,Weex 的 JavaScript 框架運行時用的就是Vue。這以為著不僅在瀏覽器,在 IOS 和 Android 上面也可以用 Vue 來進行開發。
在現在,Weex 還在積極發展,成熟度也不能和 ReactNative 相抗衡。但是,Weex的發展是由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的需求在驅動,Vue 團隊也會和 Weex 團隊積極合作確保為開發者帶來良好的開發體驗。
MobX
Mobx 在 React 社區很流行,實際上在Vue也採用了幾乎相同的反應系統。在有限程度上,React + Mobx 也可以被認為是更繁瑣的 Vue,所以如果你習慣組合使用它們,那麼選擇 Vue 會更合理。
Angular 1
Due的一些語法和Angular的很相似(例如 v-if vs ng-if)。因為Angular是Vue早期開發的靈感來源。然而,Augular中存在許多問題,在Vue中已經得到解決。
復雜性
在 API 與設計兩方面上 Vue.js 都比 Angular 1 簡單得多,因此你可以快速地掌握它的全部特性並投入開發。
靈活性和模塊化
Vue.js 是一個更加靈活開放的解決方案。它允許你以希望的方式組織應用程序,而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 Angular 1 制定的規則,這使讓Vue能適用於各種項目。我們知道把決定權交給你,是非常必要的,就是是為什麼提供Webpack template,讓你用幾分鍾,去選擇是否用高級特性,比如熱模塊載入、linting 、
Css extraction 等等。
數據綁定
Angular 1 使用雙向綁定,Vue在不同組件間強制適用單向數據流。這使應用中的數據流清晰易懂。
指令與組件
在 Vue 中指令和組件分得更清晰。指令只封裝 DOM 操作,而組件代表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單元 —— 有自己的視圖和數據邏輯。在 Angular 中兩者有不少相混的地方。
性能
Vue.js 有更好的性能,並且非常非常容易優化,因為它不使用臟檢查。
在Angular 1中,當 watcher 越來越多時會變得越來越慢,因為作用域內的每一次變化,所有 watcher 都要重新計算。並且,如果一些 watcher 觸發另一個更新,臟檢查循環(digest cycle)可能要運行多次。 Angular 用戶常常要使用深奧的技術,以解決臟檢查循環的問題。有時沒有簡單的辦法來優化有大量 watcher 的作用域。
Vue.js 則根本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使用基於依賴追蹤的觀察系統並且非同步列隊更新,所有的數據變化都是獨立地觸發,除非它們之間有明確的依賴關系。
有意思的是,Angular 2 和 Vue 用相似的設計解決了一些 Angular 1 中存在的問題。
Angular 2
Augluar 2完全是一個全新的框架。例如,它具有優秀的組件系統,並且許多實現已經完全重寫,API也完全改變了。
TypeScript
Angular 1面向的較小的應用程序,Angular 2已轉移焦點,面向的是大型企業應用。TypeScript被引用,這對那些喜歡用Java或者C#等類型安全的語言的人是非常有用的。
Vue也適合企業應用,也可以使用TypeScript來支持官方類型和用戶貢獻的類型,盡管這是可選的。
尺寸和性能
在性能方面,這兩個框架都是非常快。但是如果你查看第三方參照,就可以得出 Vue 2 比 Angular2 要快的。
在尺寸方面,雖然 Angular 2 使用 tree-shaking 技術和編譯技術能使代碼尺寸減小。
即便包含編譯器和全部功能 Vue2(23kb)比起 Angular 2(50kb)還是小的多。但是要注意,用 Angular 的 App 的尺寸縮減是用 tree-shaking 移除了那些框架中沒有用到的功能,當隨著引入功能的增多,尺寸會越來越大。
靈活性
Vue 官方提供了構建工具,但沒限制你如何構建。有人喜歡用統一的方式構建,也有很多開發者喜歡這種靈活自由的方式。
學習曲線
開始使用Vue,你使用的是熟悉的HTML、符合ES5規則的JavaScript(也就是純JavaScript)。有了這些基本的技能,你可以快速地掌握它(指南)並投入開發 。
Angular 2 的學習曲線是非常陡峭的。即使不包括TypeScript,它們開始指南中所用的就有ES2015標準的JavaScript,18個NPM依賴包,4個文件和超過3千多字介紹,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個Hello World。而Vue's Hello World就非常簡單。
Ember
Ember 是一個全能框架。它提供大量的約定,一旦你熟悉了它們,開發會很高效。不過,這也意味著學習曲線較高,而且不靈活。在框架和庫(加上一系列鬆散耦合的工具)之間權衡選擇。後者更自由,但是也要求你做更多的架構決定。
也就是說,最好比較 Vue.js 內核和 Ember 的模板與數據模型層:
Vue 在普通 JavaScript 對象上建立響應,提供自動化的計算屬性。在 Ember 中需要將所有東西放在 Ember 對象內,並且手工為計算屬性聲明依賴。
Vue 的模板語法可以用全功能的 JavaScript 表達式,而 Handlebars 的語法和幫助函數語法相比之下非常受限。
在性能上,Vue 甩開 Ember 幾條街,即使是 Ember2.0 的最新Glimmer引擎。Vue自動批量更新,Ember 當性能關鍵處需要手動管理。
Knockout
Knockout 是MVVM領域內的先驅,並且追蹤依賴。它的響應系統和Vue相似。它對瀏覽器支持以及所有的表現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它能最低支持到IE6,而Vue最低只能支持到IE9。
隨著時間的推移,Knockout的發展已有所放緩,並且略顯有點老舊了。比如,它的組件系統缺少完備的生命周期事件方法,盡管這些在現在是非常常見。以及相比Vue調用子組件的介面顯得有點笨重。
如果你有興趣研究,會發現它們在介面設計的構思理念上是不同的。這些通過各自創建的 simple Todo List 可以體現出來。或許有點主觀,但是很多人認為Vue的API介面更簡單結構更優雅。
Polymer
Polymer 是另一個由谷歌贊助的項目,事實上也是Vue的一個靈感來源。Vue的組件可以粗略的類比於Polymer的自定義元素,並且兩者具有相似的開發風格。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Polymer是構建於最新版的Web Components標准之上的,並且需要非凡的polyfills來工作(性能下降),瀏覽器本身不支持這些功能。相比而言,Vue不需要依賴polyfills來工作,最低到IE9。
在 Polymer 1.0版本中,為了彌補性能,團隊非常有限的使用數據綁定系統。例如,在Ploymer中支持的唯一表達式只有布爾值否定和單一的方法的調用,它的computed方法的實現也不是很靈活。
Polymer 自定義的元素是用HTML文件來創建的,這回限制你的普通的JavaScript/CSS(和被現代瀏覽器普遍支持的語言特性)。相比之下,Vue的單文件允許你非常容易的使用ES2015和你想用的Css的預編譯處理器。
當部署到生產環境的時候,Polymer建議使用HTML Imports載入所有資源。而這要求伺服器和客戶端都支持Http 2.0協議,且瀏覽器實現了標准。這是否可行就取決於你的目標用戶和部署環境了。如果狀況不佳,你必須用Vulcanizer工具來來打包Polymer元素。在這方面,Vue 可以結合非同步組件的特性和Webpack的代碼分割特性來實現懶載入(lazy-loaded)。這同時確保了對舊瀏覽器的兼容且又能更快載入。
對Vue和Web Component標准之間進行深層次的整合,也是完全可行的,比如Custom Elements、Shadow DOM的樣式封裝。然而現在在我們做出嚴肅的承諾之前,我們仍在等待標准成熟,進而廣泛應用於主流的瀏覽器中。
Riot
Riot 2.0 提供了一個類似於基於組件的開發模型(在Riot中稱之為」Tag」),提供小巧精美的API。Riot 和 Vue 可能共享一些設計理念。即使相比Roit重一點,Vue還是有很多顯著優勢的:
根據真實條件來渲染,Roit根據是否有分支簡單顯示或隱藏所有內容。
功能更加強大的路由機制,Roit的路由功能的API是極少的。
更多成熟工具的支持。Vue 提供官方支持Webpack、Browserify和SystemJS,而 Roit 是依靠社區來建立集成系統。
過渡效果系統。Riot現在沒有提供。
更好的性能。Roit 盡管廣告稱用虛擬DOM,實際上用的還是臟檢查機制,因此和Angular 1患有相同的性能問題。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Vue.js 2.0 和 React、Augular等其他前端框架大比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網站的支持!
Ⅳ 餓了么 前端框架 echarts
你好希望腦殘0133,ECharts開源來自網路商業前端數據可視化團隊,基於html5 Canvas,是一個純Javascript圖表庫,提供直觀,生動,可交互,可個性化定製的數據可視化圖表。創新的拖拽重計算、數據視圖、值域漫遊等特性大大增強了用戶體驗,賦予了用戶對數據進行挖掘、整合的能力。
ECharts (Enterprise Charts 商業產品圖表庫)
提供商業產品常用圖表,底層基於ZRender(一個全新的輕量級canvas類庫),創建了坐標系,圖例,提示,工具箱等基礎組件,並在此上構建出折線圖(區域圖)、柱狀圖(條狀圖)、散點圖(氣泡圖)、餅圖(環形圖)、K線圖、地圖、力導向布局圖以及和弦圖,同時支持任意維度的堆積和多圖表混合展現。
Ⅳ 餓了么基於Vue2.0的通用組件開發之路
Element:一套通用組件庫的開發之路
Element 是由餓了么UED設計、餓了么大前端開發的一套基於 Vue 2.0 的桌面端組件庫。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開發 Element 的一些心得。
官網:http://element.eleme.io/#/
github:https://github.com/ElemeFE/element
## 設計目的
大部分項目起源都是源於業務方的需求,Element 也是一樣。隨著公司業務發展,內部開始衍生出很多後台系統,UED 部門也接到越來越多的設計需求,分析整個過程,我們發現如下問題:
- 日漸增多的後台產品設計需求
- 設計資源有限,沒辦法支持所有業務線
- 公司內部諸多後台產品使用體驗不一致
於是我們決定:
- 設計一套後台支撐框架,提升後台系統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 套用此框架,即使沒有設計師參與,也能讓產品或開發設計出一套好用的後台系統
## 設計階段
下面簡單說一下設計 Element 經歷的幾個階段。
**了解業務並熟悉公司內各後台產品,尋找業務上的共性問題**
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業務服務。第一步我們從內部系統開始入手,了解公司內部在使用的各種後台系統,將其組件抽象剝離,尋找共性特徵。
**專注業務組件設計**
總結了公司不同系統不同組件的使用情況後,我們打算從業務組件入手,因為這部份是由公司特殊需求衍生的解決方案,我們認為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也能給其他後台產品帶來好的設計引導。
**尋求開發支持**
到這一步,我們開始尋找公司內部的開發團隊,並在這時才得知不同團隊里使用著不同的前端框架,有 Vue、React、Angular 等等。
**與大前端合作**
大前端作為獨立的前端團隊,有能力開發底層的工具去服務不同業務,並且 Vue 也是一套年輕且發展方向很好的一個技術棧。UED 與大前端的合作一拍即合。
**方向轉變,專注於基礎組件**
跟大前端接觸後,才發現最開始的方向並不正確,因為業務變化過快,即使有通用的業務組件,也很難跟上需求的變化,而基礎組件才是所有開發團隊都需要的通用組件。這時候我們開始把方向調整為基礎組件的設計。
**組件交互完成,進行視覺封裝,並搭建主體網站**
前期的設計工作主要是由交互設計師進行設計,等確認完所有組件的功能和交互後,開始進行視覺階段,這中間包括制定顏色、字體等各類規范,也同時進行主體網站的設計。
輸出 UI Kit 文件,統一設計規范
第一版網站設計,此處的「特殊組件」即業務組件。
**網站二次設計**
第一版網站上線後視覺效果並不好,我們內部進行了調整,再次上線後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
設計過程簡單來說就經歷了這幾個階段,如還有問題可以繼續交流,下面進入開發階段。
## 開發目的
- 後台系統缺乏一套完整的基礎組件庫
- Vue 在公司內部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技術棧,希望做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
- 提升公司在技術社區的影響力
## 開發流程
進入開發階段後,在總體架構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嘗試,下面按照時間順序分享給大家:
**如何與設計師進行配合**
經過項目初期開發和設計的磨合,我們提煉了一套組件開發流程:
1. 根據交互稿和視覺稿進行開發,期間與設計師保持溝通
2. 開發完成後自測,之後提交設計師驗收
3. 設計師提出修改意見,根據意見進行修改
4. 完成組件開發,為網站編寫例子和文檔
**如何管理多組件項目**
在開發之初,我們就在思考如何降低組件的耦合度,確保組件可以獨立工作。這樣的目的是可以保證組件可以依賴其他組件、讓用戶只載入其中幾個組件甚至在安裝時只安裝需要的組件。最先想到的做法是一個組件單獨一個倉庫,而組件庫項目就是把組件作為依賴引入。
但是由於人手不足,這樣的機制導致開發太耗時間,每個組件都需要單獨維護和打包,同時還要維護組件庫項目的各依賴的版本號。我們只能另尋方案。後來參考了
[babel](https://github.com/babel/babel) 項目的管理方式:所有子項目放在 `packages/`
目錄里,一個子項目可以當作一個獨立的倉庫。通過 [lerna](https://github.com/lerna/lerna)
來管理子項目的依賴和發布。
結合自身項目的特點以及 babel 的這套機制,我們重構了目錄結構:組件可單獨作為一個項目放在 `packages/`,共用函數放在
`src/` 里。最後的打包結果會將整個組件打包成一個文件、組件分別打包成獨立文件,同時發布時還將發布組件庫和獨立組件,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
**如何解決自定義主題**
開發一套組件庫就離不開定製主題的需求。類名要足夠友好,盡量避免存在樣式層級嵌套,這樣在直接覆蓋樣式或者單獨寫一套主題都會方便許多。所以我們採用 BEM 的方式管理類名,同時盡可能將屬性值用變數代替,維護一份變數文件便於直接修改變數就能定製一套主題。
考慮到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我們沒有選用 Less 或 Sass 之類的有各自風格的預處理器,而是選用了更接近未來標準的 CSS4
風格的語法,用 PostCSS 和整合了 postcss-bem 和 postcss-cssnext 等插件的
[postcss-salad](https://github.com/ElemeFE/postcss-salad) 開發。
為了降低用戶自定義主題的上手成本,我們還提供了命令行工具指導用戶快速自定義一套主題。
**如何提供一份直觀的文檔**
文檔不僅是讓用戶看起來直觀,也要讓編寫者寫起來直觀。所以最簡單的方式是用 Markdown
寫文檔。但是就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如何在文檔里寫可運行的示例?常規的做法是把文檔寫在 Vue
文件里,這樣就可以在裡面調用其他組件,但是這樣就違背了寫「直觀」文檔的初衷。
經過幾番嘗試,結合 Vue 的特點。我們寫了一套處理 Markdown 文件的 webpack loader,可以將 Markdown 轉成 Vue 文件,不僅降低了文檔的維護成本,同時也將文檔里運行組件示例變成可能。
**多語言官網如何配置和管理**
Element 在立項之初其實並沒有考慮國際化的問題。項目開源之後,我們陸續收到了一些外國開發者的反饋,希望能夠增加英文文檔。不久之後,國內的一個翻譯團隊主動聯繫到了我們,為 Element 貢獻了整套英文文檔。
有了英文文檔就需要有英文網站,這就需要對官網的現有結構進行修改和升級;同時為了面向未來,需要官網能夠兼容除英語外的其他多語言。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1. 路由
官網的路由是根據一個記錄了導航信息的 `json` 文件自動生成的。因此需要在這個 `json` 文件中添加對應於其他語言的欄位,並且根據新的數據結構修改路由生成的邏輯。
2. 頁面
官網中除了文檔外,還有一些介紹性質的頁面。這些頁面中文字比較多,如果人工管理每種語言的頁面,若需要修改則必須去每個頁面相應的位置進行編輯,有些繁瑣。我們的做法是:每個頁面對應一個模板,模板中的文字全部抽取到一個語言配置文件中,並且寫了一個腳本生成最終的頁面。這樣在需要修改時,只需在語言配置文件中編輯對應的欄位即可。
3. 網站組件
對於 `header` 、`footer` 等通用的頁面組件,我們採取了和上面類似的策略。但由於組件內的文字較少,於是沒有再使用模板,而是通過路由判斷應該顯示何種語言。
中英文網站的顯示效果
至此,我們也逐漸完善了技術棧。用 ES2015 和 CSS4 作開發語言、Lerna 負責管理組件、用 Karma 搭配 Mocha 和
Chai 等工具在 Travis CI 里做持續集成測試,最後用 Markdown 結合 Vue 寫文檔。我們甚至還在 CI
里實現了自動部署網站和推送主題倉庫代碼等功能,提升了不少開發效率。
Ⅵ Vue.js高仿餓了么外賣App 2016最火前端框架
涉及UI方面,主要使用JQuery-UI,EasyUI,JQueryMobile,Bootstrap等有豐富組件的框架涉及js庫,一般目前主流使用Jquery,相對比較成熟。如果是Js與伺服器交互,一般使用Jquery的ajax,dwr第三方交互庫
Ⅶ 目前web前端的主流框架有哪些
1.
Bootstrap
Boostrap絕對是目前最流行用得最廣泛的一款框架。是一套優美,直觀並且給力的web設計工具包,可以用來開發跨瀏覽器兼容並且美觀大氣的頁面。提供了很多流行的樣式簡潔的UI組件,柵格系統以及一些常用的JavaScript插件。
2.
Fbootstrapp
Fbootstrapp基於Bootstrap並且提供了跟Facebook
iframe
apps和設計相同的功能。包含用於所有標准組件的基本的CSS和HTML,包括排版、表單、按鈕、表格、柵格、導航等等,風格與Facebook類似。
3.
BootMetro
BootMetro框架的靈感來自於Metro
UI
CSS,基於Bootstrap
框架構建,用於創建Windows
8
的Metro風格的網站。包括所有Bootstrap的功能,並添加了幾個額外的功能,比如頁面平鋪,應用程序欄等等。
Ⅷ 前端模塊化框架有哪些
基於Vue的UI框架:ElementUI
ElementUI是由餓了么UED設計、餓了么前端團隊開發的,基於Vue2.0的桌面端組件庫。Vue可以說是2017年最火的引擎類前端框架,ElementUI以其美觀的設計和高質量的組件很快俘獲了一大批Vuer的芳心。
不足之處在於組件的種類和功能不夠多(例如數據表格組件),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也要開發一些組件,否則難以完成復雜的企業級應用開發。
Ⅸ 餓了嗎是用angularjs開發的嗎
是的。
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前端後端只靠json數據來進行通信:後端只處理和發送一段json數據到前端,然後計算和模板渲染都在前端進行。而前端的改動後,形成json數據然後傳回到後端。未來趨勢就是:後台程序再也不做模板的任何處理
AngularJS
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就是把後台的json值直接用html進行渲染,然後html的操作又直接在形成json傳回後台。
未來的後台MVC,試圖不再是模板了,而是一段結構整齊標準的JSON,而這個JSON作為前台的model直接在AngularJS直接使用。
或者說後台的試圖是前台的模型,而整個前台就是後台的視圖。後台程序再也不做模板的任何處理了。
Angular是框架的一種,不學也能開發前端。學backbone或者ember也能開發前端。沒有js的mvc,就光弄個jquery,也能開發前端。
那到底要不要學?個人覺得就是要看發展趨勢。angular是否簡化的前端開發,是否符合未來前端的開發趨勢。以現在的js的發展程度來看,angular
是符合發展趨勢的,第一,解耦前端,第二,可以模塊化,第三可測試,第四天生支持json,第五依賴注入等等等,還有一些其他特性使得angular跟隨甚至是推動了前端的開發趨勢。
所以說angular學習是有好處的:
1.了解前端的開發趨勢
2.學習MV*的設計方法
3.學習模塊化編程
4.學習如何測試模塊
5.使用angular簡化開發流程
6.隨著google的大力支持和逐漸流行,公司開始使用angular,有些崗位需要有angular的知識才能工作。
Ⅹ 用的最多的前端框架
如今的前端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就是簡單的寫寫頁面和調調樣式而已,現在的前端越來越復雜,知識點越來越豐富。
要做WEB前端,就需要知道前端到底是什麼,需要學習那些知識;前端至少要懂的三個部分:HTML,CSS,JavaScript(簡稱JS),那首先先明確這三個概念:
HTML負責結構,網頁想要表達的內容由html書寫。
CSS負責樣式,網頁的美與丑由它來控制
JS負責交互,用戶和網頁產生的互動由它來控制。
web前端發展至今,演變出了無數的庫和框架;說到庫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不是jquery?在小編剛接觸庫的時候也是從jQuery開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前端發展到現在都有哪些好用的庫框架;
1.Bootstrap中文網
近幾年最火的前端框架當屬Vue.js了,Vue.js是一個構建數據驅動的 web 界面的漸進式框架。Vue.js 的目標是通過盡可能簡單的 API 實現響應的數據綁定和組合的視圖組件。很多使用過vue的程序員這樣評價它,「vue.js兼具angular.js和react.js的優點,並剔除了它們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