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心臟動脈瘺封堵前端放支架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心臟動脈瘺封堵前端放支架

發布時間: 2022-07-07 21:14:11

⑴ 心臟支架手術

過度醫療黑幕 心臟支架是最大的過度醫療

能吃葯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醫療常識目前似乎有些不好用了,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等常規程序也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最好的』葯物,接受『最高端的』檢查,進行『最先進的』手術,當然,還有最昂貴的費用。

年近70歲的張春林坐在記者對面講話時明顯有些氣喘,「現在我是家人的累贅,要不是當時裝的那兩個支架,我現在最多是心絞痛,也不會患上嚴重的心肌梗死。」

兩年前的一天,張春林因勞力型心絞痛與老伴到北京某大型醫院就診。檢查完,醫生告訴他,病情非常危險,建議在冠狀動脈內安裝支架進行治療。張春林的女兒此時正在國外從事心血管病內科工作。本來,他想與女兒溝通後再確定治療方案,但鑒於醫生說的「情況緊急」,他和老伴沒有猶豫,決定立刻手術。很快,張春林就被醫生推進了導管室,一個多小時手術完畢,他的體內多了兩個支架。

本以為就此徹底痊癒的張春林卻沒有想到,僅僅一年零兩個月後,他又因心臟問題急診入院,而這次的心臟造影結果顯示,兩個支架堵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

此時,張春林的女兒正好回國探親,於是,他找出一年多前的造影手術光碟,給女兒看。女兒發現,當時他的冠狀動脈某一段僅僅狹窄50%,是心絞痛中比較輕的一種,葯物治療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本不用安裝支架。聽到這種情況,張春林很生氣,本想通過法律讓醫院對他現在出現的病情負責,「但考慮到女兒以後還要回國發展,我想還是算了。她告訴我這是國內醫院的『潛規則』,我這么一鬧,以後她就沒法在這個行業立足了。」

冠心病的治療包括葯物療法、外科搭橋療法和內科介入療法三種傳統方法,以及尚處於研究初期的基因治療等新型療法。上世紀80年代,在以支架手術為主的冠心病介入技術進入中國之初,它曾被醫生譽為心血管病治療史上的一場革命,被患者稱為能夠「起死回生」的技術。

中日友好醫院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醫師徐浩告訴《北京科技報》,簡單說,心臟支架手術治療就是穿刺血管,將一根導管刺入血管中,把一截圓柱形的中空金屬網管放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撐開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重新流通。手術過程並不復雜,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術,一般幾天後就能出院。

但是心臟支架手術並不能「一勞永逸」,醫療人員很快發現,支架的再狹窄幾率在臨床中較高,醫學上稱為內膜增殖。也就是說,支架使血管通了,使原來缺血的心肌獲得血液供應,但支架內還會繼續長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再度狹窄。

雖然最新的有葯物塗層的支架,即葯物洗脫支架,可使支架內再狹窄發生率由原來的20%左右降低到10%以下,並且使細胞增殖速度變慢,但是再狹窄的問題並不能徹底解決。國外研究表明,從1984年到1999年,搭橋和介入治療穩定性心絞痛對死亡率下降的貢獻僅為2%。因此,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生在處理冠心病時的態度通常是,能夠葯物治療的絕對不安裝支架,應該安裝一個絕對不會安裝兩個,而且一個醫院內不同的專家,不同醫院的專家認識基本相同。

但是,在這一點,國內的醫院並沒有像發展技術一樣與國外齊頭並進,甚至出現背道而馳的情況。

衛生部醫療風險監測和預警專家組成員、北京市康盛律師事務所醫療事務部主任王和平告訴記者,現在心臟支架手術在國內非常泛濫,他就曾接觸過多起類似的糾紛。2010年,北京一家三級醫院,給一位70歲的男性病人放了11個支架,手術後第二天,病人就死亡了,檢查原因是冠狀動脈狹窄,本來放支架是為了擴張血管,但是放太多,反而阻塞了血管。

2009年10月,北京某三級醫院,在相關檢查不全面,進行心臟造影檢查的同時就給一名曹姓患者進行了支架手術。手術中很多支架無法通過病人的血管,但是醫生並沒採取補救措施,而是繼續硬塞進去了8個支架。因為手術時間過長,導致病人心源性休克,住院後的第七天死亡。而成都一家心血管專科醫院,給一位病人放了17個支架的「事跡」讓很多業內人士聽了都很驚訝。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也表示,放進不該放的支架,是終身性的、最嚴重的過度醫療之一,它給患者帶來的精神壓力、葯物副作用、進行其他手術時的不便,不會隨時間而消失。比如一部分患者放入支架後,會覺得心臟局部不舒服,一年後才能適應,並且安放後還要吃一年的氯吡格雷,終身服用阿司匹林對抗血栓,這兩種葯物會刺激胃腸道,還會帶來出血風險。他自己就遇到過一些「回爐」患者,他們有些並不符合介入治療的適應症,卻被置入一個甚至多個支架,由於術後未按時服葯,出現血栓,導致更嚴重的心肌梗死。

2008年,中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約18.8萬人。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就曾對這個數字表示:「這的確說明冠心病介入技術得到普及推廣,但我們並不知道,這些病例中究竟有多少不合乎規范。例如,對再狹窄危險不大而出血風險大的患者來說,對其使用葯物洗脫支架是不合理也不安全的。葯物洗脫支架的潛在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它適用於大部分病人,但不適用於所有病人,但很多醫院並沒有在意這一點。」

至於為什麼出現心臟支架的濫用,專家分析,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醫院把它當作了經濟增長點,醫生也非常重視支架手術帶來的利益。一枚支架,直徑只有幾毫米,重量不足萬分之一克,國產的需2~3萬元,進口的價格更要3萬元以上,而術後的後續治療也是一筆花費。

王和平告訴記者,醫療器械進入醫院的前後是一整條利益鏈,必須給醫院還有實施手術的醫生一定的回扣,回扣都是一對一的單線聯系,廠家直接對某個醫生,這是業內的潛規則。而且根據設備和供貨商的不同,回扣的多少不一。目前國內的很多大醫院中,每年進行多少支架手術都在攀比,因為放得越多,顯示收益也越大,甚至很多醫院每年都會給相關科室下達放支架的指標,要求當年放支架的病例要達到多少。

2002年,強生公司研發的葯物洗脫支架——「心扉」(CYPHER)率先在歐洲上市,隨後獲准進入中國,當時的市場定價是3.6萬元,其中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可達50%。這種支架在國內的使用比例一度高達支架總使用數的98%。緊隨心扉支架進入中國的,還有美國波士頓科學公司研製的紫杉醇支架(TAXUS),它選擇直銷方式,售價比心扉便宜一半僅1.8萬元。然而,在其他國家市場佔有率通常高達60%~70%的紫杉醇支架,在中國長達半年的時間里,銷售量幾乎為零。

此外,王和平也表示,學術上的要求也是造成支架泛濫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規定,醫生親自進行的支架手術達到一定數量後,才能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因為以小樣本量為案例的論文,科研價值很小。發表論文又是和評職稱掛鉤的,比如必須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3篇以上的論文才能評上高級職稱,所以醫生就需要大量的支架樣本。

放進不該放的支架,是終身性的、最嚴重的過度醫療之一

⑵ 肺動脈導管封堵術用的是什麼材料和心臟動脈血管放支架材料基本一樣嗎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內科臨床部心內科王廣義主任醫師、王峙峰主治醫師 ,心內亞專科先心病、瓣膜病、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組大膽應用經導管封堵新技術,成功為一患者進行了經導管介入治療復雜型肺動靜脈漏封堵術。
肺動靜脈畸形是肺動脈和肺靜脈之間異常溝通所形成的一種罕見的肺部疾病。術中在導絲引導下將改良的右冠導管送到增粗的右下肺動脈分支,泥鰍導絲經導管經增粗的肺動脈進入動脈瘤,再進入左心房的肺靜脈,將封堵器推送到肺動脈瘤近端,釋放封堵器。透視顯示膨出的肺動脈瘤及粗大的肺靜脈消失,手術成功。整個手術在局麻下進行,不需要體外循環,介入術中患者沒有任何不適,整個過程在1個小時內完成。 術後第二天患者即下地活動,自感頭腦清醒,胸悶,氣短,缺氧症狀消失,術後3天出院。該病例為肺動靜脈漏合並肺動脈栓塞,肺梗死,國內外未見此類復雜的病例報道。
這種手術國內很少,尋覓資料不易。這篇文章來自「解放軍總醫院」。

⑶ 心臟支架手術怎麼做

建議:心臟支架手術,是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簡單的說,心臟支架手術治療的過程是穿刺血管,使導管在血管中前行,到達冠狀動脈開口處,用特殊的傳送系統將支架輸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導管,結束手術。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一般在穿刺24小時後便可下床,一般術後三天即可出院
心臟病專家一致認為,只要病人沒有出血性疾病、能夠平躺在手術台上,基本上都可以接受支架手術。反復發作心絞痛的患者應該及早到醫院檢查確診,並在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後,確定是否需要支架治療。
必須強調的是,心臟支架手術雖說並不復雜,但是不等同於手術沒有風險。畢竟接受手術的病人是冠心病病人,手術部位是心臟上的血管,所以冠心病支架手術是有風險的手術,支架將堵塞或即將堵塞的血管開放、疏通,並不等於這個血管或者這個部位不會再次發生狹窄或者阻塞。為了防止血管再次發生病變,需要服用一些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⑷ 人體心臟動脈血管放支架進去會有什麼後遺症

沒有後遺症。。支架只是把堵塞的血管撐開,讓血流順利通過,兩個月後血管內層已經把支架包住,(不是合一)。病人只要照規定服用葯物即可,因為在支架處比較容易發生二次堵塞,因此術後服葯是重要的。

⑸ 什麼情況要放心臟支架

心臟支架手術,是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在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後,確定狹窄部位堵塞度,一般認為堵塞超過75%, 常發生心肌梗死的適合手術。
胸悶出虛汗,渾身沒勁,喘不上氣來,嘴唇都是紫的,這些都是心肌梗死前的症狀,如心絞痛、心肌梗死才做手術,一切都來不及了。醫生在安支架前先經過造影檢查確認,才決定是否需要支架的。
手術後注意事項:
1、控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並適當控制體重。
2、適當活動。患者術後要適當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太極等。可以逐漸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如果出現胸痛、氣短、哮喘和疲勞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
3、飲食調理。
1)限制熱量攝入,以減輕心臟負擔。尤其是術後初期,應少食多餐,以流質食物為主,並避免過冷過熱的膳食。隨著病情好轉,可適當增加半流食,允許進食適量的瘦肉、魚類、水果等。經常保持胃腸道通暢,以防大便時因過分用力加重病情。
2)飲食應清淡且富有營養,避免刺激性食物,不飲濃茶、咖啡。
3)低鹽飲食。
4、患者應堅持服葯,注意自我觀察。支架手術後,常常需要服用較多種類和數量的葯物,如果發生皮膚或者胃腸道出血、疲乏無力等症狀,應帶上出院總結和所服用葯物的資料盡快去醫院就診。支架病人接受其他治療,需要停用所服用葯物時,需要與心臟科醫生商議後決定。
5、要定期檢查。包括檢查血壓、血糖、血脂、血黏度等。如果這四項指標不能保持在較好水平,患者在半年左右就會面臨復發危險。原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腦血管病的病人,更要重視原發病的治療和定期檢查。即使沒有原發病,也要每2~3個月復查一次,如果指標高於正常范圍,就要積極採取治療措施。

⑹ 心臟支架的作用是什麼有沒有危險

這種治療方式 用專業一點的詞簡單的說叫介入治療。

植入支架前要先對心臟進行檢查,造影是鑒定冠心病的「金標准」。可以通過造影來觀察心臟血管的病變位置、堵塞程度及急性心梗時溶栓治療的效果。
造影是通過橈動脈或股動脈進行的,具體情況網路一下即知,不再贅述。如果決定放支架,最好根據病情和醫生商量一次完成,造影後,通過造影時建立的通道,順便把支架放進去,這樣可以節省手術次數及費用,病人也減輕痛苦。
其實,造影和放支架時基本上是不痛苦或痛苦很小的,因為血管裡面沒有神經,經皮穿刺部位是局部麻醉的。只是,做完麻葯過後有疼痛,如經股動脈進行的還要卧床24小時,這個就難受一點了。總之,痛苦是很小的。 這項技術在全球已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危險性已降到很低。
當然,介入治療也不是萬能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情況造影後就發現不能做支架,那就只能搭橋了。搭橋可就是大手術了,開胸治療的。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原來什麼也沒有,只有吃葯,後來發明了搭橋,再後來又有了介入治療。這個技術才有30多年。

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或《中華醫葯》上經常有對冠心病的治療情況介紹,你可以到土豆或優酷上找找看,我記得有一集講的很透徹,還有動畫演示。

⑺ 我媽心臟兩根血管堵了,說要放支架,醫生說一次只能做一個,一個月後再做另一根

你好,心臟冠狀動脈堵塞,放支架只是權宜之計,放支架救急後,要想辦法疏通血管,才是究竟之道,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