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pod自動部署腳本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pod自動部署腳本

發布時間: 2022-07-08 14:20:36

Ⅰ 請教kubernetes部署問題,pod一直處於pending狀態

從 Docker 層面有一個可能的思路是在 Dockerfile 指定 ENTRYPOINT 為一個腳本文件,然後在腳本文件里加上特定信號的捕捉器,在捕捉器裡面處理 Pod 退出時的邏輯。
例如這個入口腳本就用了類似的功能。 function shutdown { -> 退出時的清理工作.。

Ⅱ 「POD」是維諦技術最早提出的嗎,到底是啥意思呢

不是,POD是IBM針對IT機房顆粒度提出的可快速部署、可復制、操作性強的架構模型,是一個英文縮寫,Performance 性能,Optimize優化,Datacenter數據中心,連起來就是「性能優化的數據中心」。基於標准化設施的最佳實踐,每個POD內IT部分包含的5000台伺服器,分屬到200個機架。雖然不是維諦技術最早提出的POD,但是維諦技術根據這個架構推出了雲計算數據中心最佳顆粒度解決方案

Ⅲ 請教kubernetes部署問題,pod一直處於pending狀態

我們先從整體上看一下Kubernetes的一些理念和基本架構,然後從網路、資源管理、存儲、服務發現、負載均衡、高可用、rollingupgrade、安全、監控等方面向大家簡單介紹Kubernetes的這些主要特性。當然也會包括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目的是幫助大家快速理解Kubernetes的主要功能,今後在研究和使用這個具的時候有所參考和幫助。1.Kubernetes的一些理念:用戶不需要關心需要多少台機器,只需要關心軟體(服務)運行所需的環境。以服務為中心,你需要關心的是api,如何把大服務拆分成小服務,如何使用api去整合它們。保證系統總是按照用戶指定的狀態去運行。不僅僅提給你供容器服務,同樣提供一種軟體系統升級的方式;在保持HA的前提下去升級系統是很多用戶最想要的功能,也是最難實現的。那些需要擔心和不需要擔心的事情。更好的支持微服務理念,劃分、細分服務之間的邊界,比如lablel、pod等概念的引入。對於Kubernetes的架構,可以參考官方文檔。大致由一些主要組件構成,包括Master節點上的kube-apiserver、kube-scheler、kube-controller-manager、控制組件kubectl、狀態存儲etcd、Slave節點上的kubelet、kube-proxy,以及底層的網路支持(可以用Flannel、OpenVSwitch、Weave等)。看上去也是微服務的架構設計,不過目前還不能很好支持單個服務的橫向伸縮,但這個會在Kubernetes的未來版本中解決。2.Kubernetes的主要特性會從網路、服務發現、負載均衡、資源管理、高可用、存儲、安全、監控等方面向大家簡單介紹Kubernetes的這些主要特性->由於時間有限,只能簡單一些了。另外,對於服務發現、高可用和監控的一些更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了解。1)網路Kubernetes的網路方式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a.緊耦合的容器之間通信,通過Pod和localhost訪問解決。b.Pod之間通信,建立通信子網,比如隧道、路由,Flannel、OpenvSwitch、Weave。c.Pod和Service,以及外部系統和Service的通信,引入Service解決。Kubernetes的網路會給每個Pod分配一個IP地址,不需要在Pod之間建立鏈接,也基本不需要去處理容器和主機之間的埠映射。注意:Pod重建後,IP會被重新分配,所以內網通信不要依賴PodIP;通過Service環境變數或者DNS解決。2)服務發現及負載均衡kube-proxy和DNS,在v1之前,Service含有欄位portalip和publicIPs,分別指定了服務的虛擬ip和服務的出口機ip,publicIPs可任意指定成集群中任意包含kube-proxy的節點,可多個。portalIp通過NAT的方式跳轉到container的內網地址。在v1版本中,publicIPS被約定廢除,標記為deprecatedPublicIPs,僅用作向後兼容,portalIp也改為ClusterIp,而在serviceport定義列表裡,增加了nodePort項,即對應node上映射的服務埠。DNS服務以addon的方式,需要安裝skydns和kube2dns。kube2dns會通過讀取KubernetesAPI獲取服務的clusterIP和port信息,同時以watch的方式檢查service的變動,及時收集變動信息,並將對於的ip信息提交給etcd存檔,而skydns通過etcd內的DNS記錄信息,開啟53埠對外提供服務。大概的DNS的域名記錄是servicename.namespace.tenx.domain,"tenx.domain"是提前設置的主域名。注意:kube-proxy在集群規模較大以後,可能會有訪問的性能問題,可以考慮用其他方式替換,比如HAProxy,直接導流到Service的endpints或者Pods上。Kubernetes官方也在修復這個問題。3)資源管理有3個層次的資源限制方式,分別在Container、Pod、Namespace層次。Container層次主要利用容器本身的支持,比如Docker對CPU、內存、磁碟、網路等的支持;Pod方面可以限制系統內創建Pod的資源范圍,比如最大或者最小的CPU、memory需求;Namespace層次就是對用戶級別的資源限額了,包括CPU、內存,還可以限定Pod、rc、service的數量。資源管理模型-》簡單、通用、准確,並可擴展目前的資源分配計算也相對簡單,沒有什麼資源搶占之類的強大功能,通過每個節點上的資源總量、以及已經使用的各種資源加權和,來計算某個Pod優先非配到哪些節點,還沒有加入對節點實際可用資源的評估,需要自己的schelerplugin來支持。其實kubelet已經可以拿到節點的資源,只要進行收集計算即可,相信Kubernetes的後續版本會有支持。4)高可用主要是指Master節點的HA方式官方推薦利用etcd實現master選舉,從多個Master中得到一個kube-apiserver保證至少有一個master可用,實現highavailability。對外以loadbalancer的方式提供入口。這種方式可以用作ha,但仍未成熟,據了解,未來會更新升級ha的功能。一張圖幫助大家理解:也就是在etcd集群背景下,存在多個kube-apiserver,並用pod-master保證僅是主master可用。同時kube-sheller和kube-controller-manager也存在多個,而且伴隨著kube-apiserver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套運行。5)rollingupgradeRC在開始的設計就是讓rollingupgrade變的更容易,通過一個一個替換Pod來更新service,實現服務中斷時間的最小化。基本思路是創建一個復本為1的新的rc,並逐步減少老的rc的復本、增加新的rc的復本,在老的rc數量為0時將其刪除。通過kubectl提供,可以指定更新的鏡像、替換pod的時間間隔,也可以rollback當前正在執行的upgrade操作。同樣,Kuberntes也支持多版本同時部署,並通過lable來進行區分,在service不變的情況下,調整支撐服務的Pod,測試、監控新Pod的工作情況。6)存儲大家都知道容器本身一般不會對數據進行持久化處理,在Kubernetes中,容器異常退出,kubelet也只是簡單的基於原有鏡像重啟一個新的容器。另外,如果我們在同一個Pod中運行多個容器,經常會需要在這些容器之間進行共享一些數據。Kuberenetes的Volume就是主要來解決上面兩個基礎問題的。Docker也有Volume的概念,但是相對簡單,而且目前的支持很有限,Kubernetes對Volume則有著清晰定義和廣泛的支持。其中最核心的理念:Volume只是一個目錄,並可以被在同一個Pod中的所有容器訪問。而這個目錄會是什麼樣,後端用什麼介質和裡面的內容則由使用的特定Volume類型決定。創建一個帶Volume的Pod:spec.volumes指定這個Pod需要的volume信息spec.containers.volumeMounts指定哪些container需要用到這個VolumeKubernetes對Volume的支持非常廣泛,有很多貢獻者為其添加不同的存儲支持,也反映出Kubernetes社區的活躍程度。emptyDir隨Pod刪除,適用於臨時存儲、災難恢復、共享運行時數據,支持RAM-backedfilesystemhostPath類似於Docker的本地Volume用於訪問一些本地資源(比如本地Docker)。gcePersistentDiskGCEdisk-只有在GoogleCloudEngine平台上可用。awsElasticBlockStore類似於GCEdisk節點必須是AWSEC2的實例nfs-支持網路文件系統。rbd-RadosBlockDevice-Cephsecret用來通過KubernetesAPI向Pod傳遞敏感信息,使用tmpfs(aRAM-backedfilesystem)persistentVolumeClaim-從抽象的PV中申請資源,而無需關心存儲的提供方glusterfsiscsigitRepo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存儲類型,反正支持的夠多,總用一款適合的:)7)安全一些主要原則:基礎設施模塊應該通過APIserver交換數據、修改系統狀態,而且只有APIserver可以訪問後端存儲(etcd)。把用戶分為不同的角色:Developers/ProjectAdmins/Administrators。允許Developers定義secrets對象,並在pod啟動時關聯到相關容器。以secret為例,如果kubelet要去pull私有鏡像,那麼Kubernetes支持以下方式:通過dockerlogin生成.dockercfg文件,進行全局授權。通過在每個namespace上創建用戶的secret對象,在創建Pod時指定imagePullSecrets屬性(也可以統一設置在serviceAcouunt上),進行授權。認證(Authentication)APIserver支持證書、token、和基本信息三種認證方式。授權(Authorization)通過apiserver的安全埠,authorization會應用到所有http的請求上AlwaysDeny、AlwaysAllow、ABAC三種模式,其他需求可以自己實現Authorizer介面。8)監控比較老的版本Kubernetes需要外接cadvisor主要功能是將node主機的containermetrics抓取出來。在較新的版本里,cadvior功能被集成到了kubelet組件中,kubelet在與docker交互的同時,對外提供監控服務。Kubernetes集群范圍內的監控主要由kubelet、heapster和storagebackend(如influxdb)構建。Heapster可以在集群范圍獲取metrics和事件數據。它可以以pod的方式運行在k8s平台里,也可以單獨運行以standalone的方式。注意:heapster目前未到1.0版本,對於小規模的集群監控比較方便。但對於較大規模的集群,heapster目前的cache方式會吃掉大量內存。因為要定時獲取整個集群的容器信息,信息在內存的臨時存儲成為問題,再加上heaspter要支持api獲取臨時metrics,如果將heapster以pod方式運行,很容易出現OOM。所以目前建議關掉cache並以standalone的方式獨立出k8s平台。

Ⅳ 怎麼hack kubernetes的pod的啟動停止

從 Docker 層面有一個可能的思路是在 Dockerfile 指定 ENTRYPOINT 為一個腳本文件,然後在腳本文件里加上特定信號的捕捉器,在捕捉器裡面處理 Pod 退出時的邏輯。 例如這個入口腳本就用了類似的功能。 function shutdown { -> 退出時的清理工作... } trap shutdown SIGTERM SIGINT #注冊信號捕捉器 不確定 Kubernetes 關閉 Pod 時候,容器的入口程序會不會收到特定的信號。 只是想到這么個點子,提供一個思路,沒有實際測試過,不一定可行。

Ⅳ 誰給科普一下維諦技術前段時間提到的「POD」這個詞呀

POD是IBM針對IT機房顆粒度提出的可快速部署、可復制、操作性強的架構模型,是一個英文縮寫,Performance 性能,Optimize優化,Datacenter數據中心,連起來就是「性能優化的數據中心」。在數據中心向集約化、規模化、節能化發展的趨勢下,雲計算數據中心能夠以POD架構模型來建設IT機房的最佳顆粒度。

Ⅵ 什麼是K8S

k8s全稱kubernetes,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k8s是為容器服務而生的一個可移植容器的編排管理工具,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擁抱k8s,並且當前k8s已經主導了雲業務流程,推動了微服務架構等熱門技術的普及和落地,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想要了解更多,我推薦你去看看時速雲,他們是一家全棧雲原生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雲原生應用及數據平台產品,其中涵蓋容器雲PaaS、DevOps、微服務治理、服務網格、API網關等。大家可以去體驗一下。
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可以給個大大的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