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web和手機測試軟體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web和手機測試軟體

發布時間: 2022-07-15 12:05:33

❶ ios測試和web端測試的區別

ios測試和web端測試的區別:

一、語言
前端和終端作為面向用戶端的程序,有個共同特點:需要依賴用戶機器的運行環境,所以開發語言基本上是沒有選擇的,不像後台想用什麼就用什麼,iOS只能用object-c,前端只能javascript,當然iOS還可以用RubyMotion,前端還能用GWT/CoffieScript,但不是主流,用的人很少,真正用了也會多出很多麻煩。iOS還可以用蘋果新出的swift語言,後面可能用於取代object-c,還處於起步階段,先不討論。
objc和js這兩者有個有意思的對比:變數/方法命名的風格正好相反。蘋果一直鼓吹用戶體驗,寫代碼也不例外,程序命名都是用英文全稱並且要多詳細有多詳細,力求看變數和方法名就能知道是幹嘛的,例如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而js因為每次都要從網路下載,要力求減少代碼體積,所以變數方法名是盡量用縮寫,實際上有代碼壓縮工具,無論變數名寫多長最終上線的效果是一樣的,但大家也都習慣了用短的命名,例如上述objc的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方法在js里習慣的命名是:$()。
objc與js都是動態語言,使用起來還蠻像,但objc是編譯型,速度快,很多錯誤也能在編譯過程中被發現,js是解釋型,性能依賴於解釋引擎,即使在強勁的v8引擎下性能也趕不上編譯型語言,語言太動態,變數完全沒有類型,寫起來爽,debug起來稍微費點勁。一直感覺js輕巧靈活放盪不羈充滿各種奇技淫巧,objc中規中矩沒c++ java那麼嚴肅也沒有js那麼靈活。

二、線程
前端開發幾乎不需要線程這個概念,瀏覽器實現上頁面HTML和CSS解析渲染可能與js不在同一個線程,但所有js代碼只執行在一條線程上,不會並發執行,也就不需要考慮各種並發編程的問題。在新的JS特性中可以創建worker任務,這樣的任務是可以另起一條線程並行執行的,但由於並不是所有瀏覽器都支持,不同線程傳遞數據各個標準定的還不一樣,使用場景也少,似乎沒有大規模用起來。對於資料庫操作/發送網路請求這樣的任務是在不同於js代碼執行線程的,不過這些都由瀏覽器管理,前端無需關心也無法影響這些線程,只需接收事件回調,不需要處理任何並發問題。
終端開發需要大量使用多線程,iOS有一條主線程,UI渲染都在這個線程,其他耗時長的邏輯或者資料庫IO/網路請求都需要自己另開線程執行,否則會佔用主線程的時間,導致界面無法響應用戶交互事件,或者渲染慢導致滾動卡頓。程序邏輯分布在多個線程里跑,需要處理好各種代碼並發執行可能帶來的數據不一致/時序錯亂之類的問題,並發也導致有些bug難以排查,一不留神就掉坑,需要適當用一些隊列/鎖保證程序的執行順序。iOS提供了一套多線程管理的方法GCD,已經把線程和隊列封裝得非常簡單易用功能強大,比其他端或後台是好很多了,但還是會花大量功夫在處理多線程問題上。

三、存儲
終端開發需要大量的數據存儲邏輯,手機APP不像瀏覽器,用戶打開瀏覽器必定是連著網,但打開一個APP時很可能是離線,也很可能處於網路狀況極差的移動GPRS,所以必須把之前請求回來的數據保存好。保存數據後又需要與服務端最新的數據同步,如果全量同步數據量太大,耗流量速度也慢,於是需要增量同步,需要與服務端一起制定實現增量數據返回的方案,需要處理好客戶端與服務端數據一致性的問題。當數據存儲量大結構復雜時,還需要利用好有限的內存做cache,優化各類存儲查詢性能。
前端在桌面端很少需要存儲,除非是one page app,不存儲自然就不需要數據更新的一系列工作,數據都是從後台取出拼接後直接顯示到頁面上,即使像微博有可以在頁面內不斷載入更多數據,數據也只存在於內存,不會持久化存儲,因為桌面端網速穩定,不計流量,所有數據可以直接從後端拿取,客戶端沒必要再做一套存儲。移動端那些做得很像原生APP的web應用就跟終端開發一樣了,數據同樣保存到SQLite,存儲邏輯以及要處理的問題都差不多。

四、框架
在第三方框架上web前端和iOS開發完全相反,web原生弱小又十分開放,讓大量第三方框架和類庫可以施展拳腳,而iOS原生強大又十分封閉,導致第三方框架沒有多少生存空間。
瀏覽器一開始只為內容型的網頁而設計,js也只是這個網頁上能加點小特效的腳本語言,在web應用時代跟不上發展,需要很多第三方庫和框架輔助,再加上前端開發是完全開放的領域,導致庫和框架百花齊放多如牛毛,在初期多數庫的作用集中在封裝dom操作,大家不斷重復造dom操作基礎庫的輪子,在一段時間百家爭鳴後獨尊jQuery,在有使用庫的網站中90%以上使用jq,幾乎成了個標准基礎庫。後期大家已經不再重復造這個基礎庫的輪子了,多了一些代碼組織和前端架構的框架,例如一些幫助項目模塊化的框架require.js,MVC框架backbone/angular.js等。
iOS開發蘋果已提供了完整的開發框架cocoa,而這框架在每一代系統中都在升級優化和添磚加瓦,開發模式也已經定型,第三方框架沒有多少生存空間,大量流行的開源項目是一些通用組件和庫,像網路請求庫AFNetworking,資料庫操作庫FMDB。而一些大的框架像beeFramework/ReactiveCocoa較難流行起來。

五、兼容
前端開發需要兼容大——量的瀏覽器,桌面的chrome,safari,ie6-ie10,firefox,以及各種套殼獵豹360等瀏覽器,移動端iOS/Android各自的瀏覽器,以及無限的不同的屏幕尺寸。看起來挺可怕,實際上也沒那麼難搞,只是拿出來嚇唬下人。桌面端chrome/safari以及各種套殼的極速模式用的都是webkit,差異很小,firefox也大體遵從標准實現,與webkit差別不大,舊的ie6/7就需要特別照顧,不過很多網站都不支持ie6了,移動端更是一家親,全是webkit,除了新特性上的支持程度不一,其他差異不大。對於不同的屏幕尺寸,高端點的會用響應式布局,針對不同屏幕尺寸自適應到不同布局,一般點的桌面端定死寬度,移動端拉伸自適應寬度就搞定。
終端開發也需要兼容各種不同的系統版本和手機尺寸,Android不用說,iOS也有3.5/4/4.7/5.5/9.7英寸這些尺寸,不過兼容起來跟web一樣挺容易,就是自適應寬度,iOS的UIKit把這些都處理好了,還有autolayout,sizeClass等高級特性可用,在尺寸上並不用花太多功夫。系統版本上iOS7為分水嶺,iOS7前後版本UI上差異比較大,需要做一些功夫兼容,不過iOS用戶更新換代很快,預計再過一兩年iOS7以下用戶就可以忽略了。

六、性能
終端和前端都是面向用戶的,性能優化目的都是盡快呈現內容,以及讓程序在用戶操作下流暢運行。終端主要關注的是存儲/渲染性能。當一個APP存儲數據量大,數據關系復雜時,數據查詢很容易成為性能瓶頸,需要不斷優化數據存取的效率,規劃數據IO線程,設計內存cache,利用好終端設備有限的內存,渲染上避免重復渲染,盡可能復用視圖,尋找最高效的渲染方案。
前端關注頁面載入速度,由於web頁面的結構/樣式/程序/資源圖片都是實時請求的,要讓頁面更快呈現內容,就要優化這些請求,讓這些資源以最快速度載入下來,包括合並圖片/合並代碼減少請求數,壓縮代碼,並行請求,根據版本號緩存代碼請求,gzip壓縮,模塊/圖片懶載入等。此外跟終端一樣也關注渲染性能,遵從一些規則避免頁面reflow,避免使用CSS陰影這樣耗性能的特效,用CSS3動畫代替js等。

七、編譯
終端開發需要編譯的過程,把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再與各種庫鏈接後生成平台對應的可執行文件,最後由操作系統調度執行。在iOS終端開發中編譯和鏈接的規則蘋果已經在xcode這個開發工具上封裝好,一般開發可以不用關心,但有深層需求時還是需要跟編譯打很多交道,例如用編譯前端Clang自定義靜態代碼檢測規則,寫編譯腳本做自動化編譯和持續集成,打包生成靜態庫,根據鏈接後的可執行文件的組成優化APP體積等。
前端開發的程序則不需要編譯過程,只需要把代碼扔給瀏覽器,瀏覽器邊解析代碼邊執行。雖然js/css代碼寫完無需做任何事情瀏覽器就可以解析執行,但為了上面說的性能優化,前端代碼上線前會對所有代碼和資源文件進行處理,這些處理包括:壓縮合並js/css,合並css sprite圖,處理模塊依賴,處理代碼資源版本號,處理資源定位等。這個過程很像傳統程序的編譯,把給人看的代碼優化處理成給機器看的,並解決一些依賴關系,可以算是前端的編譯過程。像grunt.js/fis這些工具可以幫助完成這個編譯過程,通常前端編譯跟上線部署結合在一起,作為上線系統的一部分。

八、安全
前端和終端的安全性問題上雖然不需要像後端考慮得那麼多,但還是有些需要注意。在請求的安全上,終端和前端都一樣,用戶向後端發送的請求都需要經過層層路由,不知道在哪裡就被截獲篡改或回放了,於是需要做一些措施防禦這些情況,最常見的就是身份驗證,多是採用會過期的token形式代替用戶名密碼,防止被抓包後黑客可以永遠登陸這個賬號。數據安全要求高的會用加密傳輸,或者使用https,另外還需要看情況處理一些DNS劫持,運營商廣告植入等問題。
其他安全問題終端很少考慮,在未越獄的iOS機器上系統已經幫忙保證了整個APP運行環境的安全,而在越獄的機器下惡意程序擁有root許可權可以做任何事情,APP也難以防範。前端方面瀏覽器的特性使前端開發有幾個安全隱患,一是web頁面上任意位置都可以動態插入js代碼,瀏覽器會無區別地執行這些代碼,二是身份驗證信息都統一保存在cookie里,三是頁面上可以隨意通過iframe嵌入其他網站的頁面。造成XSS、CSRF、cookie劫持這些攻擊手段,所以前端寫代碼時都需要考慮還這些安全問題,做好相應的防範,最簡單和重要的防範就是對所有用戶輸入輸出的內容做完整的過濾,避免頁面內被嵌入惡意代碼。

九、交互/開發
最後說下對這兩個領域在交互和開發上的個人感觸。以前在做web前端時,感覺web讓人機交互倒退了十年,交互都是硬邦邦的點擊—啪一下出來結果,滾動是一格格地刷新,很多人當時在鼓吹html5可以做出多麼炫的效果時,實際上FLASH在十年前就可以做出來了,還比最現代的瀏覽器更流暢。iPhone流行後,人機交互終於恢復了應有的水平,體驗上比web流暢太多,指尖交互/流暢的動畫/便捷的滑動手勢/無限制的實現,主流終於恢復或超越了十年前Flash的水平。
但人機交互提升了,開發方式卻大倒退,web的開發方式非常先進,用戶用到的都是最新版本,發現bug可以馬上上線秒修復,特別適用於互聯網環境下的快速迭代,而終端APP不行,撇開iPhone的審核不說,Android也無法做到保證用戶用的是最新的程序,用的都是傳統的客戶端更新的方式,bug的修復版無法及時給到用戶,無法一天上線幾十次,需要維護很多舊版本,開發方式倒退回web時代以前。這都是因為移動網路不穩定以及流量有限造成的,移動端無法像桌面端瀏覽器那樣完全依賴網路,所以在移動網路穩定流量免費之前,開發方式都不會有多大變化。
另外並不看好HTML5,網路上說它可以取代APP說了三四年,到現在也沒什麼戰績,我看不到它的優勢,原生APP可以獲得更多的系統資源,更流暢的人機交互體驗,HTML5在這方面永遠比不上,而它在移動端網路和流量的限制下也無法發揮web的開發優勢,所以它不會成為主流,只適合做一些輕量的小東西。

❷ Web測試和APP測試有什麼區別

A:相同點
不管是傳統行業的web測試,還是新興的手機app測試,都離不開測試的基礎知識:
1)同樣的設計測試用例方法:邊界值分析法、等價類劃分、錯誤推測法、場景法等(若想看這些基礎課視頻,直接點擊原文看騰訊課堂的視頻,都有,且免費!);
2)同樣的測試方法:黑盒測試,驗證業務功能是否正確符合用戶或者設計預期;
3)都要檢查UI:界面的布局、風格和按鈕等是否簡潔美觀、是否統一等;
4)頁面性能檢測:測試頁面載入和翻頁的速度、登錄時長、內存是否溢出等;
5)應用的穩定性:測試應用系統的穩定性等,不會閃退卡死等。
B:不同點
相對於web測試,APP測試,除了要考慮基本的功能測試、性能等,還要考慮手機本身固有的屬性特徵。所以APP測試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特性:
1)手機作為通信工具,來電、去電、接收簡訊等操作都會對app應用程序產生影響,所以app測試第一個要考慮的屬性特徵是:中斷測試。
中斷測試有人為中斷、新任務中斷以及意外中斷等幾種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驗證:
a.來電中斷:呼叫掛斷、被呼叫掛斷、通話掛斷、通話被掛斷
b.簡訊中斷:接收簡訊、查看簡訊
c.其他中斷:藍牙、鬧鍾、插拔數據線、手機鎖定、手機斷電、手機問題(系統死機、重啟)
2)手機用戶對app產品的安裝卸載操作:
a.從上一個版本/上兩個版本直接升級到最新版本。
b.全新安裝新版本
c.新版本覆蓋舊版本安裝
d.卸載舊版本,安裝新版本
e.卸載新版本,安裝新版本
3)web自動化測試使用的工具較常用的是QTP,而android手機自動化測試工具比較常用的是monkey、monkeyrunner、appium。

❸ Web測試和App測試有哪些本質區別

WEB測試和App測試從流程上來說,沒有區別。都需要經歷測試計劃方案,用例設計,測試執行,缺陷管理,測試報告等相關活動。從技術上來說,WEB測試和APP測試其測試類型也基本相似,都需要進行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性測試、GUI測試等測試類型。
他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具體測試的細節和方法有區別,比如:性能測試,在WEB測試只需要測試響應時間這個要素,在App測試中還需要考慮流量測試和耗電量測試。
兼容性測試:在WEB端是兼容瀏覽器,在App端兼容的是手機設備。而且相對應的兼容性測試工具也不相同,WEB因為是測試兼容瀏覽器,所以需要使用不同的瀏覽器進行兼容性測試(常見的是兼容IE6,IE8,chrome,firefox)如果是手機端,那麼就需要兼容不同品牌,不同解析度,不同android版本甚至不同操作系統的兼容。(常見的兼容方式是兼容市場佔用率前N位的手機即可),有時候也可以使用到兼容性測試工具,但WEB兼容性工具多用IETester等工具,而App兼容性測試會使用Testin這樣的商業工具也可以做測試。
安裝測試:WEB測試基本上沒有客戶端層面的安裝測試,但是App測試是存在客戶端層面的安裝測試,那麼就具備相關的測試點。
還有,App測試基於手機設備,還有一些手機設備的專項測試。如交叉事件測試,操作類型測試,網路測試(弱網測試,網路切換)
交叉事件測試:就是在操作某個軟體的時候,來電話、來簡訊,電量不足提示等外部事件。
操作類型測試:如橫屏測試,手勢測試
網路測試:包含弱網和網路切換測試。需要測試弱網所造成的用戶體驗,重點要考慮回退和刷新是否會造成二次提交。弱網路的模擬,據說可以用360wifi實現設置。
從系統架構的層面,WEB測試只要更新了伺服器端,客戶端就會同步會更新。而且客戶端是可以保證每一個用戶的客戶端完全一致的。但是APP端是不能夠保證完全一致的,除非用戶更新客戶端。如果是APP下修改了伺服器端,意味著客戶端用戶所使用的核心版本都需要進行回歸測試一遍。
還有升級測試:升級測試的提醒機制,升級取消是否會影響原有功能的使用,升級後用戶數據是否被清除了。

❹ web測試和手機軟體測試比,那個掙錢多。

從平均薪水來看,手機軟體測試會高一些。但是發展空間來看web測試會好一些。因為做web測試,薪水差距很大的。

❺ Web測試和App測試有什麼區別

1、系統架構方面:

web項目,一般都是b/s架構,基於瀏覽器的。app項目,則是c/s的,必須要有客戶端,用戶需要安裝客戶端。

web測試只要更新了伺服器端,客戶端就會同步會更新。App項目則需要客戶端和伺服器都更新。

2、性能方面:

web頁面主要會關注響應時間,而app則還需要關心流量、電量、CPU、GPU、Memory這些。它們服務端的性能沒區別,都是一台伺服器。

3、兼容方面:

web是基於瀏覽器的,所以更傾向於瀏覽器和電腦硬體,電腦系統的方向的兼容。app測試則要看解析度,屏幕尺寸,還要看設備系統。web測試是基於瀏覽器的所以不必考慮安裝卸載。

而app是客戶端的,則必須測試安裝、更新、卸載。除了常規的安裝、更新、卸載還要考慮到異常場景。包括安裝時的中斷、弱網、安裝後刪除安裝文件。此外APP還有一些專項測試:如網路、適配性等。

(5)web和手機測試軟體擴展閱讀:

Web測試和APP測試相同點:

1、設計測試用例時,依然都是依據邊界值分析法、等價類劃分等;

2、多數採用黑盒的測試方法,來驗證業務功能是否得到正確的應用;

3、需要檢查界面的布局、風格和按鈕等是否簡潔美觀、是否統一等;

4、測試頁面載入和翻頁的速度、登錄時長、內存是否溢出等;

5、測試應用系統的穩定性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web測試

❻ 有適合測試web app的自動化測試工具么

1、Monkey是AndroidSDK自帶的測試工具,在測試過程中會向系統發送偽隨機的用戶事件流,如按鍵輸入、觸摸屏輸入、手勢輸入等),實現對正在開發的應用程序進行壓力測試,也有日誌輸出。實際上該工具只能做程序做一些壓力測試,由於測試事件和數據都是隨機的,不能自定義,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2、MonkeyRunner也是AndroidSDK提供的測試工具。嚴格意義上來說MonkeyRunner其實是一個Api工具包,比Monkey強大,可以編寫測試腳本來自定義數據、事件。缺點是腳本用Python來寫,對測試人員來說要求較高,有比較大的學習成本。3、Instrumentation是早期Google提供的Android自動化測試工具類,雖然在那時候JUnit也可以對Android進行測試,但是Instrumentation允許你對應用程序做更為復雜的測試,甚至是框架層面的。通過Instrumentation你可以模擬按鍵按下、抬起、屏幕點擊、滾動等事件。Instrumentation是通過將主程序和測試程序運行在同一個進程來實現這些功能,你可以把Instrumentation看成一個類似Activity或者Service並且不帶界面的組件,在程序運行期間監控你的主程序。缺點是對測試人員來說編寫代碼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對Android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還需要配置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不能跨多個App。4、UiAutomator也是Android提供的自動化測試框架,基本上支持所有的Android事件操作,對比Instrumentation它不需要測試人員了解代碼實現細節(可以用UiAutomatorviewer抓去App頁面上的控制項屬性而不看源碼)。基於Java,測試代碼結構簡單、編寫容易、學習成本,一次編譯,所有設備或模擬器都能運行測試,能跨App(比如:很多App有選擇相冊、打開相機拍照,這就是跨App測試)。缺點是只支持SDK16(Android4.1)及以上,不支持HybirdApp、WebApp。5、Espresso是Google的開源自動化測試框架。相對於Robotium和UIAutomator,它的特點是規模更小、更簡潔,API更加精確,編寫測試代碼簡單,容易快速上手。因為是基於Instrumentation的,所以不能跨App。配合AndroidStudio來編寫測試的簡單例子6、Selendroid:也是基於Instrumentation的測試框架,可以測試NativeApp、HybirdApp、WebApp,但是網上資料較少,社區活躍度也不大。7、Robotium也是基於Instrumentation的測試框架,目前國內外用的比較多,資料比較多,社區也比較活躍。缺點是對測試人員來說要有一定的Java基礎,了解Android基本組件,不能跨App。8、Athrun是淘寶出的一個移動測試框架/平台,同時支持iOS和Android。Android部分也是基於Instrumentation,在Android原有的類基礎上進行了擴展,提供一整套面向對象的API。這里有詳細介紹。9、Appium是最近比較熱門的框架,社區也很活躍。這個框架應該是是功能最強大的,它的優點:它的哲理是:它的設計理念:相關限制:總結:在iOS部分是封裝了UIAutomation;Android4.2以上是用UiAutomator,Android2.3~4.1用的是Instrumentation,也就說Appium同時封裝了UiAutomator和Instrumentation。所以Appium擁有了以上幾大框架的所有優點:跨App,支持NativeApp、HybirdApp、WebApp,還支持N種語言來編寫你的測試腳本。如果你在Windows使用Appium,你沒法使用預編譯專用於OSX的.app文件,因為Appium依賴OSX專用的庫來支持iOS測試,所以在Windows平台你不能測試iOSApps。這意味著你只能通過在Mac上來運行iOS測試。Client/Server架構,運行的時候Server端會監聽Client端發過來的命令,翻譯這些命令發送給移動設備或模擬器,然後移動設備或模擬器做出響應的反應。正是因為這種架構,所以Client可以使用Appiumclientlibraries多種語言的測試腳本,而且Server端完全可以部署在伺服器上,甚至雲伺服器。Session,每個Client連接到Server以後都會有一個SessionID,而且Client發送命令到Server端都需要這個SessionID,因為這個seesionid代表了你所打開的瀏覽器或者是移動設備的模擬器。所以你甚至可以打開N個Session,同時測試不同的設備或模擬器。DesiredCapabilities,其實就是一個鍵值對,設置一些測試的相關信息來告訴Server端,我們需要測試iOS、還是Android,或者換是WebApp等信息。AppiumServer是Node.js寫的,所以可以直接用NPM來進行安裝。AppiumClients,MacOS和Win下提供GUI,不需要裝Node.js,方便測試人員操作。用Appium自動化測試不需要重新編譯App;支持很多語言來編寫測試腳本,Java、Javascript、PHP、Python、C#、Ruby等主流語言;不需要為了自動化測試來重造輪子,因為擴展了WebDriver。(WebDriver是測試WebApps的一種簡單、快速的自動化測試框架,所以有Web自動化測試經驗的測試人員可以直接上手);移動端自動化測試應該是開源的;開源;支持NativeApp、HybirdApp、WebApp;支持Android、iOS、FirefoxOS;Server也是跨平台的,你可以使用MacOSX、Windows或者Linux;

❼ web端和移動端優秀的自動化測試工具有哪些

QTP 全名H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software ,2012年12月6日發布11.5版本,並更名為Unified Functional TestingQTP是quicktest Professional的簡稱,是一種自動測試工具。使用QTP的目的是想用它來執行重復的手動測試,主要是用於回歸測試和測試同一軟體的新版本。因此你在測試前要考慮好如何對應用程序進行測試,例如要測試那些功能、操作步驟、輸入數據和期望的輸出數據等 QuickTest針對的是GUI應用程序,包括傳統的Windows應用程序,以越來越流行的Web應用。它可以覆蓋絕大多數的軟體開發技術,簡單高效,並具備測試用例可重用的特點。其中包括:創建測試、插入檢查點、檢驗數據、增強測試、運行測試、分析結果和維護測試等方面。 WinRunner 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是一種企業級的功能測試工具,用於檢測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功能及正常運行。通過自動錄制、檢測和回放用戶的應用操作,WinRunner能夠有效地幫助測試人員對復雜的企業級應用的不同發布版進行測試,提高測試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確保跨平台的、復雜的企業級應用無故障發布及長期穩定運行。企業級應用可能包括Web應用系統,ERP系統,CRM系統等等。這些系統在發布之前,升級之後都... QTP 全名H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software ,2012年12月6日發布11.5版本,並更名為Unified Functional TestingQTP是quicktest Professional的簡稱,是一種自動測試工具。使用QTP的目的是想用它來執行重復的手動測試,主要是用於回歸測試和測試同一軟體的新版本。因此你在測試前要考慮好如何對應用程序進行測試,例如要測試那些功能、操作步驟、輸入數據和期望的輸出數據等 QuickTest針對的是GUI應用程序,包括傳統的Windows應用程序,以越來越流行的Web應用。它可以覆蓋絕大多數的軟體開發技術,簡單高效,並具備測試用例可重用的特點。其中包括:創建測試、插入檢查點、檢驗數據、增強測試、運行測試、分析結果和維護測試等方面。 WinRunner 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是一種企業級的功能測試工具,用於檢測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功能及正常運行。通過自動錄制、檢測和回放用戶的應用操作,WinRunner能夠有效地幫助測試人員對復雜的企業級應用的不同發布版進行測試,提高測試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確保跨平台的、復雜的企業級應用無故障發布及長期穩定運行。企業級應用可能包括Web應用系統,ERP系統,CRM系統等等。這些系統在發布之前,升級之後都要經過測試,確保所有功能都能正常運行,沒有任何錯誤。如何有效地測試不斷升級更新且不同環境的應用系統,是每個公司都會面臨的問題。 RationalRobot 是業界最頂尖的功能測試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測試人員學習高級腳本技術之前幫助其進行成功的測試。它集成在測試人員的桌面IBM Rational Test Manager上,在這里測試人員可以計劃、組織、執行、管理和報告所有測試活動,包括手動測試報告。這種測試和管理的雙重功能是自動化測試的理想開始。 AdventNetQEngine AdventNet QEngine是一個應用廣泛且獨立於平台的自動化軟體測試工具,可用於Web功能測試、web性能測試、Java應用功能測試、Java API測試、SOAP測試、回歸測試和Java應用性能測試。支持對於使用HTML、JSP、ASP、.NET、PHP、JavaScript/VBScript、XML、SOAP、WSDL、e-commerce、傳統客戶端/伺服器等開發的應用程序進行測試。此工具以Java開發,因此便於移植和提供多平台支持。 SilkTest 是業界領先的、用於對企業級應用進行功能測試的產品,可用於測試Web、Java或是傳統的C/S結構。SilkTest提供了許多功能,使用戶能夠高效率地進行軟體自動化測試。這些功能包括:測試的計劃和管理;直接的資料庫訪問及校驗;靈活、強大的4Test腳本語言,內置的恢復系統(Recovery System);以及具有使用同一套腳本進行跨平台、跨瀏覽器和技術進行測試的能力。 QARun QARun的測試實現方式是通過滑鼠移動、鍵盤點擊操作被測應用,即而得到相應的測試腳本,對該腳本可以進行編輯和調試。在記錄的過程中可針對被測應用中所包含的功能點進行基線值的建立,換句話說就是在插入檢查點的同時建立期望值。在這里檢查點是目標系統的一個特殊方面在一特定點的期望狀態。通常,檢查點在QARun提示目標系統執行一系列事件之後被執行。檢查點用於確定實際結果與期望結果是否相同 TestPartner 是一個自動化的功能測試工具,它專為測試基於微軟、Java和Web技術的復雜應用而設計。它使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都可以使用可視的腳本編制和自動向導來生成可重復的測試,用戶可以調用VBA的所有功能,並進行任何水平層次和細節的測試。TestPartner的腳本開發採用通用的、分層的方式來進行。沒有編程知識的測試人員也可以通過TestPartner的可視化導航器來快速創建測試並執行。通過可視的導航器錄制並回放測試,每一個測試都將被展示為樹狀結構,以清楚地顯現測試通過應用的路徑。 Holodeck-強大的故障植入軟體測試工具 TelelogicTAU TAU第二代包含三個最新的、最強大的技術用來加速大規模軟體開發和測試:統一建模語言(UML)及它的許多最新修訂版本中的特性,UML2.0;功能強大的測試語言TTCN-3和新的構造系統的方法: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驅動構架)。這三個新的業界標准結合成TAU的已經過認可的軟體開發平台,形成了一個系統,一個一流的穩定可靠的工具解決方案。TAU第二代是系統與軟體開發解決方案的一個突破,它把業界從使用了太長時間的手工、易出錯、以代碼為中心的方法中釋放出來,自然而然地邁向下一步,一個更加可視化、自動化及可靠的開發方法。Telelogic TAU/Tester是基於通用測試語言TTCN-3,用於自動化的系統和集成測試的強大工具。TAU/Tester以現代化的開發工具為基礎,提供高層測試功能,支持整個測試生命周期,加速自動化測試。TAU/Tester可使用戶特別關注於測試的開發,因為TTCN-3語言是獨立於開發語言或測試設備的,且是抽象和可移植的。 試工具。最新版本是1.1.8,該工具支持無腳本執行模式,無人值守執行模式,自由定製模式。不僅執行模式可以定製,功能模塊也支持定製。使用該工具的界面創建用例,組裝腳本,啟動執行。使用該工具其他開放的介面,可手動創建腳本,組裝並執行。它支持兩種部署模式,第一種是Server-Client方式,Server與Client均為EXE程序,通信協議是Socket;另一種是WEB版部署,方便與現有系統集成,支持Linux,將Server與Client放到Tomcat或Weblogic伺服器下部署,通信協議為Http,通過WEB頁面控制並監控Client端的執行

❽ app測試和web測試的區別, web測試和app測試的區別

一、測試方式不同

1、app測試:指對移動應用進行測試,包括自動化測試和人工測試等。

2、web測試:是軟體測試的一部分,是針對Web應用的一類測試。

二、測試內容不同

1、app測試:模擬用戶操作對應用程序進行黑盒測試,並使用Cucumber作為自然語言來編寫測試用例。還會對應用測試操作進行記錄,以幫助開發者進行測試回顧。

2、web測試:包括內容測試、界面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兼容性測試、安全性測試等。


三、特點不同

1、app測試:可通過增加預先測試環節來確認環境已經測試就緒,同時還能知道哪些錯誤是環境不穩定引起的,哪些是一般的測試用例錯誤。

2、web測試:通過測試可以盡可能地多發現瀏覽器端和伺服器端程序中的錯誤並及時加以修正,以保證應用的質量。


❾ Web端測試和移動端APP測試在操作特性上有什麼區分

區分方法匯總:

1、記錄bug

  • 在Web端可以通過系統自帶的截圖和QQ截圖等方式來截取bug的圖片,對於錯誤的地方可以用工具自帶的標識來重點標記。

  • 對於移動端設備可以用手機自帶的截圖工具來截圖然後傳到電腦上,個人一般習慣安裝微信的windows版本,通過文件傳輸助手發送到PC端。

2、測試環境

  • Web端的測試環境很多時候是通過hosts進行切換,switchhosts工具可以方便的切換需要的host。

  • 移動端設置起來比較復雜,比較簡單的方式是電腦端設置代理,手機端直接連接代理。

3、兼容性

  • web端的測試一般都是主要使用一種瀏覽器,待系統基本穩定的時候,再去專門測試瀏覽器的兼容性。

  • 移動端主要分為安卓和IOS,而這兩端出現的問題一般是不一致的,一致的問題主要是數據問題,這時候是需要後台處理的。

移動端與web端相比較來說,移動端有很多自己的特性,無線網路、2G、3G、4G等,斷網、網速較差及網路之間的切換時頁面的顯示等,這些對於移動端來說很重要。此外,在非wifi下,還需要注意網路使用量問題。

❿ ios測試和web端測試的區別有哪些

近年來,手機app的熱起,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也引入或者投資到android和ios的app行業當中,繼而產生手機軟體測試的蓬勃發展。而作為基礎行業的web測試,和手機app測試又有什麼的相同點與不同之處呢?
1、相同點
不管是傳統行業的web測試,還是新興的手機app測試,都離不開測試的基礎知識,即是不管怎麼變,測試的原理依然會融入在這兩者當中。
1)設計測試用例時,依然都是依據邊界值分析法、等價類劃分等;
2)多數採用黑盒的測試方法,來驗證業務功能是否得到正確的應用;
3)需要檢查界面的布局、風格和按鈕等是否簡潔美觀、是否統一等;
4)測試頁面載入和翻頁的速度、登錄時長、內存是否溢出等;
5)測試應用系統的穩定性等。
2、不同點
相對於web測試,手機軟體測試,除了要考慮基本的功能測試、性能等,還要考慮手機本身固有的屬性特徵。所以對比web測試和手機測試,手機測試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特性:
1)手機作為通信工具,來電、去電、接收簡訊等操作都會對app應用程序產生影響,所以app測試第一個要考慮的屬性特徵是:中斷測試。
中斷測試有人為中斷、新任務中斷以及意外中斷等幾種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驗證:
a.來電中斷:呼叫掛斷、被呼叫掛斷、通話掛斷、通話被掛斷
b.簡訊中斷:接收簡訊、查看簡訊
c.其他中斷:藍牙、鬧鍾、插拔數據線、手機鎖定、手機斷電、手機問題(系統死機、重啟)
2)手機用戶對app產品的安裝卸載操作:從上一個版本/上兩個版本直接升級到最新版本。
全新安裝新版本
新版本覆蓋舊版本安裝
卸載舊版本,安裝新版本
卸載新版本,安裝新版本
3)web自動化測試使用的工具較常用的是QTP,而android手機自動化測試工具比較常用的是monkey、monkeyru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