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前端做出來的移動端頁面用什麼測試
移動端的web頁面調試一般可以採取以下三種調試方法:第一,在PC端的瀏覽器里直接f12調試,一般現在的瀏覽器都有device mode,調用這個模式瀏覽器就可以模擬移動端的設備進行調試,目前chrome支持的設備包括蘋果、三星、nexus等;
第二,在PC端創建安卓和ios的虛擬機調試,感覺有點復雜,一般web開發很少用這種模式,原生app開發用得比較多;
第三,直接用移動設備測試,將你開發所用的PC和要測試的移動設備連接在同一個區域網下,通過PC搭建一個伺服器,這樣移動設備就可以通過區域網ip訪問你開發的網頁看效果了。
通常來說,第一種調試方式方便快捷,能夠快速的查看效果,基本上解決90%的調試問題。剩下的問題一般要配合第三種方法,比如不同的系統(安卓、蘋果)搭配不同的瀏覽器(UC、QQ、chrome、Safari)的顯示差異問題等等。
❷ 前端性能測試應注意以下哪些問題
配置測試環境
只有在充分認識測試測試對象的基礎上,我們才知道每一種測試對象,需要什麼樣的配置,才有可能配置一種相對公平、合理的測試環境(這在性能對比測壓中尤其重要)。考慮到其它因素,如網路鎖、網速、顯示分辯率,資料庫許可權、容量等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如條件允許,我們最好能配置幾組不同的測試環境。
3 測試數據的獲取和處理
在所有的測試中,測試數據的收集工作都是較為困難的,GIS軟體更是如此,每一種軟體都有它的文件格式,有的軟體還有幾種格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把第三方格式的數據轉換成每一種被測試軟體自已的格式。同時,還應對數據作一定的處理,如處理數據冗餘,處理顯示風格等。如在測試時會更新數據,操作前一定要備份數據。其外,還應評估數據格式和數據量對測試的影響,如有必要,應准備多組數據。最後,一定要檢查測試數據的有效性,避免損壞數據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4. 如何開展性能測試
測試前期的准備工作紛繁復雜,做好測試准備工作,已是完成了測試工作的一大半,但要產生一份具有說服力的測試報告,還應正確把握測試的強度,保持測試的一致性,提高測試的精度。
判斷軟體的好壞,要看軟體解決實際應用的能力,只有在一定的測試強度下,才能測試出各種軟體資源的消耗率,軟體運行的速度,軟體的穩定性。通過對比在不同的測試強度下,不同軟體每一個功能模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軟體運行的效率,我們才可能判斷出不同軟體的每一個模塊的強弱,甚至於整個軟體的優劣。
性能測試開始後,所有參數的輸入都應遵循統一的標准,無論是哪一個環節,哪怕是一點點偏差,都應立即糾正,覺不能心存僥幸。要特別注意外部環境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如果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外部境不一致,如網速、機器內存使用率不一樣,就有可能導致測試結果與實際情況有出入。
5. 如何總結性能測試
對測試的終結,實際就是對測試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我們測試工作做的再好,如最終到用戶手中的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數據,那也是美中不足。
首先,我們最好從所有的測試數據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意義的數據,做出統計圖,然後和開發人員一起,認真分析數據,找出軟體存在的問題,得出測試結論。大多數用戶,真正需要的就是科學、客觀的測試結論。
6. 結論
各種軟體性能測試,范圍大小不同,強度高底有別,但只要本著認真、客觀,科學的工作態度,遵循本文論述的方法,做好測試工作是不難的。本篇文章主要談的是軟體性能測試方面的問題,相信對其它方面的測試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❸ Web前端站點有哪些功能測試的方法
有些測試方法的界限比較模糊,比如功能測試的同時會穿插一些兼容性和安全性的測試,以下列出簡單的一些點,可以參考下:
1、該頁所提供的功能邏輯方面有無問題;
2、各輸入項的合法性測試、輸入順序;(是否只做了前端的js驗證)
3、該頁許可權,既無訪問許可權的用戶能否直接訪問該頁;
4、不同瀏覽器下該頁的顯示;
5、該頁鏈接的參數是否可以修改,對功能的影響;
7、多個頁面打開該頁,進行操作,是否有不合法的影響;
8、網路環境異常情況下系統的處理;
9、頁面鏈接是否正確;
10、cookies測試;
❹ 前端測試具體是做什麼
1.檢測出一些潛在的bug。
2.快速反饋功能輸出,驗證代碼是否達到預期。
3.保證代碼重構的安全性(可參考測試用例達到的效果來進行對應的重構)。
4.方便協作開發(如其他人使用時,可直接閱讀測試用例)。
❺ 怎麼在移動端調試web前端
通過移動端使用 Web 服務的比率越來越大,例如淘寶 2014 年雙十一,移動端交易份額就達到42.6%。由此可見,掌握移動端的前端開發和測試是非常有必要的。
響應式測試
響應式現在基本是中小型項目的標配了,先來談談響應式測試技巧。
基礎的響應式測試
響應式的測試特別簡單,通過改變視窗大小(也就是縮放你的瀏覽器)即可測試。當然,你的 CSS 中 Media Queries 判斷條件設置時要使用max-width才行,如果使用max-device-width則會根據你設備的屏幕尺寸來判斷。
優點就是對於 Chrome 開發者可以快速查看響應式變化效果。缺點就是解析度尺寸不會很精確,因為它的頁面寬度是添加了滾動條之後的寬度,這樣對 Media Queries 的臨界值效果不好測試。
對於 Firefox 瀏覽器,不愧是早期開發的必備神器,它早就內置了響應式測試工具,可以通過Firefox 工具-》Web 開發者-》自適應設計視圖
可以設置解析度等參數,以及模擬touch事件、屏幕截圖等功能,可以隨意拖動。足夠簡單和流暢,很方便測試響應式的變化效果等。對於基礎的響應式測試以及臨界值變化情況測試,強烈推薦 Firefox 瀏覽器。
由於響應式測試太簡單,於是有了一大堆的書簽欄 JS 工具或者 Chrome 擴展,並且以很多交互特效、復雜的功能來吸引用戶。實際上使用起來,你可能需要依靠網路才能使用,還會遇到切換縮放不夠流暢、刷新不方便等等問題,在這里不推薦。
❻ 如何進行前端自動化測試
沒人邀請,路過回答。
前端測試是前端工程方面的重要分支,有過一些探索,這里簡單分享一下。
首先,還是要強調一點:
前端是一種特殊的GUI軟體
看過我最近一年內做前端工程方面相關分享的人可能有印象,我總是在強調這一點。前端測試也跟這個理論基礎有所關聯。
在這里,我還想吐槽一下:
API測試方法論在測試GUI時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與很多前端工程師討論過前端測試,大家更多的還是盯著API測試方法論。誠然,前端有那麼一小部分代碼是可以用API測試保證質量的,但前端項目中的絕大多數代碼是GUI界面,前端測試應該向傳統GUI測試方法論需求解決方案:GUI軟體測試_網路 ,這個網路詞條介紹的很不錯,大家可以感受一下GUI測試相關概念和方法。它的測試用例、覆蓋率統計、測試方法等等都與API測試有著很大的不同。
統一了這個認知之後,我們來討論一下前端GUI測試的特殊性。根據網路詞條上的那些介紹,相信大家都能感覺到GUI測試的成本非常高,而前端這種特殊的GUI軟體,具有天生的快速迭代特徵,這使得case維護成本也變得非常高,經常跟不上迭代速度。
一
個標準的互聯網應用產品的前端部分,我粗略估計大概有20%的業務基礎代碼比較穩定,比如通用組件、通用演算法和數據模塊等,可以針對這些建立復雜一些的
API和GUI測試用例來保證質量。剩下80%的部分不是很穩定,每天都在迭代,針對他們維護case的成本非常高。目前業界中號稱做了自動化測試的項
目,也大多是在做那穩定的20%。
關於穩定部分的單元測試方法我這里就不贅述了, @貘吃饃香 的答案給出了很多關鍵字,有興趣的去搜索就好了。我想討論的是針對剩下80%不穩定部分的工程化測試方案。據我了解,前端測試面對這些問題還是很無力的,業內大部分團隊還是靠堆人解決。
面對這種現狀,我其實也沒想到過什麼好的方法,基本原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建立和維護自動化測試用例。到目前為止,就想到過兩個方案(都不是測試方案,只是回歸測試輔助):
1. 不太靠譜的「超級工位」大法。
這個方案可以說根本不是什麼技術方案,而是一個辦公設施,就是我們准備一個工位,擺上所有我們需要測試的主流設備,然後設備通過某種方式與一台電腦相連接,測試人員坐在工位上,在電腦中輸入某個url,就能同步到所有設備中,然後開始逐個的人肉測試。
超級工位大法示意圖(應該很多設備的,這里就是隨便展示一下而已。。。)超級工位大法示意圖(應該很多設備的,這里就是隨便展示一下而已。。。)
相比現在的前端GUI測試,超級工位已經算是從0到1的飛躍了,雖然沒解決什麼技術問題,但為測試前的准備工作做好了鋪墊。如果把前端測試比作吃屎,超級工位就是為這餐准備了一個好一點的餐桌。。。
2. 靠譜一些的「頁面差異監控」
12
年的時候還在網路,當時有同事去美國參加velocity,twitter分享了一下他們的開發流程,其中有一個環節就是頁面對比監控,利用了一個叫
pdiff的工具,每次提交代碼,會自動對比頁面之間的差異然後提醒測試人員注意回歸。這也是一個典型的GUI測試零成本維護用例的案例。不過pdiff
這個工具是基於像素對比的,誤報率比較高,所以去年我做了一個這個項目:fouber/page-monitor · GitHub 基於DOM樹的diff,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自主控制要監控的元素,可以設置監控樣式、文本的變化,比起像素diff智能了一些。
其
工作原理就是利用phantom或其他headless瀏覽器訪問頁面,然後截圖,然後執行一段js,遍歷整個dom樹,獲取元素計算樣式和元素內文本內
容,構造出一個JSON結構,然後每次diff這個json來判斷頁面差異,並標記在截圖上展示。dom樹的diff過程有點類似react的虛擬dom
樹diff。
(react的dom樹diff演算法示意圖)(react的dom樹diff演算法示意圖)
(react的dom樹diff演算法示意圖)(react的dom樹diff演算法示意圖)
DOM樹diff我們可以分辨出元素樣式修改/內容修改/新增元素/刪除元素四種不同的頁面差異,我們可以配置選擇器來忽略元素。四種頁面差異的效果圖:
新增元素(綠色區域標記部分,「i am new here」)新增元素(綠色區域標記部分,「i am new here」)
刪除元素(灰色區域標記部分,「你好」)刪除元素(灰色區域標記部分,「你好」)
內容修改(黃色區域標記部分,「百-度」,「新-浪」)內容修改(黃色區域標記部分,「百-度」,「新-浪」)
樣式修改(紅色區域標記的部分)樣式修改(紅色區域標記的部分)
基於這樣的頁面差異對比監控,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任務系統,把應用的所有頁面url監控起來,這樣每次版本迭代提交代碼後,系統就能自動告訴我們,哪些頁面的元素展現發生了改變,用於確定回歸范圍。
用監控的方式確定測試回歸范圍,是一種「少吃屎」的手段,符合工程化要求,能比較大范圍的應用,雖然不能完美解決GUI中的交互問題,但能保證GUI的展現問題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
❼ 如何測試和評價一個前端控制項的性能
配置測試環境
只有在充分認識測試測試對象的基礎上,我們才知道每一種測試對象,需要什麼樣的配置,才有可能配置一種相對公平、合理的測試環境(這在性能對比測壓中尤其重要)。考慮到其它因素,如網路鎖、網速、顯示分辯率,資料庫許可權、容量等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如條件允許,我們最好能配置幾組不同的測試環境。
測試數據的獲取和處理
在所有的測試中,測試數據的收集工作都是較為困難的,GIS軟體更是如此,每一種軟體都有它的文件格式,有的軟體還有幾種格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把第三方格式的數據轉換成每一種被測試軟體自已的格式。同時,還應對數據作一定的處理,如處理數據冗餘,處理顯示風格等。如在測試時會更新數據,操作前一定要備份數據。其外,還應評估數據格式和數據量對測試的影響,如有必要,應准備多組數據。最後,一定要檢查測試數據的有效性,避免損壞數據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❽ 前端需要學測試嗎
測試是完善的研發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前端同樣需要測試,你的css改動可能導致頁面錯位、js改動可能導致功能不正常。由於前端偏向GUI軟體的特殊性,盡管測試領域工具層出不窮,在前端的自動化測試上面卻實施並不廣泛,很多人依舊以手工測試為主。本文試圖探討前端自動化測試領域的工具和實踐。
❾ 前端使用mqtt之後 如何測試
使用JMeter測試MQTT協議
服務端基於spring-cloud微服務框架,主要提供服務發現,用戶管理,許可權管理,設備管理,MQTT節點管理等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