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包括哪些
視頻監控系統產品包含光端機,光纜終端盒,雲台,雲台解碼器,視頻矩陣,硬碟錄像機,監控攝像機,鏡頭,支架。視頻監控系統組成部分包括監控前端、管理中心、監控中心、PC客戶端及無線網橋。組成部分的說明如下:
1、監控前端:用於採集被監控點的監控信息,並可以配備報警設備。①普通攝像頭+視頻伺服器。普通攝像頭可以是模擬攝像頭,也可以是數字攝像頭。原始視頻信號傳到視頻伺服器,經視頻伺服器編碼後,以TCP/IP協議通過網路傳至其他設備。
網路攝像頭。網路攝像頭是融攝像、視頻編碼、Web服務於一體的高級攝像設備,內嵌了TCP/IP協議棧。可以直接連接到網路。
2、管理中心:承擔所有前端設備的管理、控制、報警處理、錄像、錄像回放、用戶管理等工作。各部分功能分別由專門的伺服器各司其職。
3、監控中心:用於集中對所轄區域進行監控,包括電視牆、監控客戶終端群組成。系統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監控中心。
4、PC客戶端:在監控中心之外,也可以由PC機接到網路上進行遠程監控。
5、無線網橋:無線網橋用於接入無線數據網路,並訪問互聯網。通過無線網橋,可以將IP網上的監控信息傳至無線終端,也可以將無線終端的控制指令傳給IP網上的視頻監控管理系統。常用的無線網路為CDMA網路。
Ⅱ 視頻監控系統設備包括什麼
前端 ,後端,傳輸端,
前端,攝像機,電源支架,雲台,護罩等,視頻伺服器
後端 ,採集設備 視頻採集卡,硬碟錄像機,(數字nvr ,模擬dvr) 矩陣,視頻分配器,視頻解 碼器
顯示設備, 拼接屏,顯示器,監視器等
控制設備,三位鍵盤,2為鍵盤,等,
傳輸 ,視頻線,控制線,電源線,光纖,光端機,等
Ⅲ 監控系統需要哪些設備
監控系統前端設備主要包括:攝像機、鏡頭、雲台、防護罩、支架、控制解碼器、射燈等。目前,這些設備生產廠家很多,其品牌、型號、功能各異。因此,合理選擇這些設備,對提高電視監控系統圖像質量頗為重要。下面結合工程實際需要:
1攝像機的選擇
攝像機是電視監控系統核心設備,根據用戶要求,合理選擇非常重要。現在安全防範用的電視監控系統一般都採用CCD攝像機,因為它與真空管攝像機相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惰性小;靈敏度高;圖像均勻性好;抗沖擊性好;壽命長等優點。在實際工程中,如果監視目標照度不高,而用戶對監視圖像清晰度要求較高時,宜選用黑白CCD攝像機;如果用戶要求彩色監視時,應考慮加輔助照明裝置,或選用彩色黑白自動轉換的CCD攝像機,這種攝像機當監視目標照度不能滿足彩色攝像要求時自動轉為黑白攝像。
在確定用黑白攝像機還是用彩色攝像機之後,進而要考慮的問題是攝像機的技術指標。主要考慮的指標如下所述。
1.1解析度(清晰度)
表示攝像機分辨圖像細節的能力,通常用電視線(TVL)表示。它取決於CCD晶元的像素數、鏡頭的分解力和攝像系統的帶寬。
黑白攝像機水平清晰度一般要選擇450TVL左右的,考慮到施工等因素,系統的最終清晰度能滿足我國行業標准GB/T16676-1996中規定的380TVL。
彩色攝像機水平清晰度一般要選擇大於350TVL的,因為人眼對彩色難於分辨更細,這樣選擇也能滿足GB/T16676-1996中對彩色監視系統270TVL的要求。
1.2靈敏度
在鏡頭光圈大小一定的情況下,獲取規定信號電平所需要的最低靶面照度。例如:使用F1.2的鏡頭,當被攝物體表面照度為0.04Lx時,攝像機輸出信號的幅值為350mV,即最大幅值的50%,則稱此攝像機的靈敏度為0.04Lx/F1.2。如果被攝物體表面照度再低,監視器屏幕上將是一幅很難分辨層次的灰暗圖像。根據經驗一般所選攝像機的靈敏度為被攝物體表面照度的1/10時較為合適。
1.3信噪比
即信號電壓與雜訊電壓的比值。CCD攝像機信噪比的典型值在45~55dB之間。一般的電視監控系統中要選50dB左右的,這樣不僅能滿足行業標准中規定系統信噪比不小於38dB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當環境照度不足時,信噪比越高的攝像機圖像就越清晰。
1.4工作溫度
-10~+50℃是絕大多數攝像機生產廠家的溫度指標。視使用地區的溫度變化加防護或特別防護。
1.5電源電壓
國外攝像機交流電壓適應范圍一般是198~264V抗電源電壓變化能力較強;國內攝像機交流電壓適應范圍一般是200~240V,抗電源電壓變化能力較弱,在系統中使用時一般需穩壓電源。
2鏡頭的選擇
鏡頭種類繁多,分類方式就有好幾種,我們只從控制方式上談談如何選擇攝像機鏡頭。
2.1手動光圈定焦鏡頭
這種鏡頭用於監視固定目標,且光照度變化較小的場合。這種鏡頭價格比較便宜。所需焦距大小可用下式估算。
f=A·L/H
式中:f—鏡頭焦距
A—攝像機成像面高度
L—被攝物體到鏡頭距離
H—被攝物體高度
焦距越大,視場角越小,監視范圍越窄;焦距越小,視場角越大;監視范圍越寬。
2.2自動光圈定焦鏡頭
當進入鏡頭的光通量變化時,攝像機CCD成像面上產生的電荷也相應變化,使視頻信號電平發生變化,產生一個控制信號,驅動鏡頭內的微型電機正向或反向轉動,從而調整光圈的大小。當視場照度變化在100倍以上時,選這種鏡頭。但需注意的是:如果視場照度不均勻,特別是監視目標與背景光反差較大時,採用這種鏡頭攝像效果不理想。
2.3自動光圈電動變焦鏡頭
此鏡頭與自動光圈定焦鏡頭相比增加了兩個微型電機,其中一個電機與鏡頭的變焦環嚙合,受控轉動時,可改變鏡頭的焦距;另一個電機與鏡頭的聚焦環嚙合,受控轉動時完成鏡頭的聚焦。由於增加了兩個微型電機,這種鏡頭的價格較貴。
2.4電動三可變鏡頭
與自動光圈變焦鏡頭相比只是對光圈的調整由自動控制方式改為遙控器控制。它也含三個微型電機,通過一組6芯控制線與控制器相連。目前這種鏡頭應用較多。
在選擇鏡頭時,除根據不同場合、不同要求選擇不同控制方式的鏡頭外,還要考慮下面問題。
(1)鏡頭尺寸要與攝像機成像面尺寸一致。例如:1/3″攝像機要選1/3″鏡頭。在難以一致時,可用大尺寸鏡頭配小尺寸攝像機;反之不行。
(2)鏡頭介面與攝像機介面要一致,不一致時要加連接圈。例如:C型鏡頭安裝在CS型攝像機上時,必須在C型鏡頭上加連接圈,如果不加連接圈就可能碰壞CCD成像面的保護玻璃,造成CCD攝像機的損壞。
3雲台、防護罩、支架、控制解碼器的選擇
3.1雲台
雲台可以簡單理解成安裝攝像機的底座,只是這個底座可以全方位(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或(水平方向)轉動。因此,雲台的使用擴大了攝像機的視野。在電視監控系統中,需要巡迴監視的場所(如大廳等)都要使用雲台。選用雲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所選雲台的負荷能力要大於實際負荷的1.2倍。就是說雲台上所有設備重量之和應小於雲台的負荷能力,如果讓雲台滿負荷或是超負荷運行,雖能免強工作,但啟動時惰性大,特別是垂直轉動時更困難,極大的影響了巡視效果。
(2)雲台轉動停止時應有較好的自鎖性能,剎車時回程角應小於1。
(3)室內雲台在最大負荷時,雜訊應小於50dB。
3.2防護罩
用於保護攝像機的裝置叫防護罩。有室內、室外之分,室內防護罩主要作用是防塵;而室外防護罩除防塵之外,更主要的作用是保護攝像機在較惡劣自然環境(如雨、雪、低溫、高溫等)下工作。這不僅要求嚴格的密封結構,還要有雨刷、噴淋裝置等,同時具有升溫和降溫功能。由此決定了室外防護罩的價格遠高於室內防護罩。選擇防護罩時還應注意的是:防護罩的標稱尺寸與攝像機標稱尺寸一致,即1/3″攝像機選用1/3″防護罩。若難於一致時,可用大尺寸防護罩配小尺寸攝像機;反之不行。
3.3支架
用於固定攝像機的部件,有壁裝、吊裝等型式。支架的選擇比較簡單,只要其負荷能力大於其上所裝設備總重量即可,否則易造成支架變形,雲台轉動時產生抖動,影響監視圖像質量。
3.4控制解碼器
在有雲台、電動鏡頭和室外防護罩的電視監控系統中,必須配有控制解碼器。這樣在控制室中操縱鍵盤相應按鍵即可完成對前端設備各動作及功能的控制。控制解碼器必須與系統主機同一品牌,這是因為不同廠家生產的控制解碼器與系統主機的通信協議、編碼方式一般都不相同,除非某控制解碼器在說明書中特別說明該設備與某個品牌的主機兼容,否則絕不可選用。
4射燈的選擇
目前絕大多數電視監控系統均配置隨攝像機轉動的射燈以輔助照明,其最大好處是靈活、方便,且價格不貴。黑白電視監控系統宜配置高壓水銀燈;彩色電視監控系統宜配置碘鎢燈。當需夜間隱蔽監視時應用紅外射燈。紅外射燈一種是在普通照明燈前加濾光片,另一種是由紅外發光二極體陣列構成。前者耗能較大,且常產生「紅暴」(由於濾光不凈,有少量紅光被人眼看到);後者極少產生「紅暴」,但照射距離較近。另外,還需提醒的是:紅外射燈對彩色電視監控系統不起作用,這是由於紅外光被彩色攝像機中的彩色濾色器濾掉的緣故。
Ⅳ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包括哪些
1、 外觀和表面處理
外觀應整潔、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痕、劃傷、裂痕、變形和污染現象,表面使用進口耐候性塑料粉末進行全自動靜電噴塑工藝;通過 96 小時鹽霧試驗,標志應清晰。
2 、箱體結構
結構件應安裝牢固、無松脫,支持掛牆式、抱桿式、一體化隱藏式安裝。
3、 外殼防護等級
IP55
4 、安裝配件
配置有 LED 燈、接地銅排、光纖盒及耦合器架
5 、電壓適應性
支持多種電壓輸出功能,包括:220VAC;5VDC、12VDC、24VAC(可選)均可保持電壓精度變化不超過 6%。
6 、電氣保護功能
智能控制器具有漏電保護功能,可通過集中管理平台對前端智能設備箱電源整機重啟。
7 、遠程監控功能
(1) 可通過集中管理平台對前端智能設備箱系統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實時監測輸入電 壓、輸出電壓、箱體溫濕度等狀態參數。
(2) 可通過集中管理平台查看前端智能設備箱的各種報警信息,包括箱內溫度過高、輸入輸出電壓異常、斷網、風扇開啟、箱門打開等。
8 、智能網路監測
支持網路設備堵塞、死機狀態智能檢測並自動恢復功能。
9、 散熱系統
12V 散熱風扇,具有智能溫控啟動功能,可設置溫度范圍。
10 、電涌防護功能
智能控制器內置電涌保護模塊,對電源輸入和輸出兩端獨立進行電涌防護。
11 、硬體要求 具有遠程管理和維護升級功能
12、 控制信號介面
支持多種控制信號介面,包括: RS485 通信介面;RJ45 網路介面;門禁開關介面;溫度感測器介面;濕度感測器介面;
13、 電源適應性
電源電壓在 AC160V~AC265V 范圍內變化時,設備應能正常工作。
14 、前端顯示查詢功能
設備 LED 屏具有實時顯示設備輸入電壓,輸入電流,負載電流,輸出主電壓,輸出副電壓,箱內溫濕度,箱門是否開啟,防雷器是否工作正常,雷擊次數,是否水浸,光纖交換機和網路是否斷開工作,IP 地址。
15 、日誌管理功能
具有日誌記錄功能,可按時間順序檢索日誌。
16、 抗電強度
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與外殼裸露金 屬部件之間,應能承受 1.5kV交流電壓,歷時 lmin 的抗電強度試驗,應無擊穿和飛弧現象。
17、 泄漏電流
應不大於 5mA(a.c.峰值)。
18、 標志內容
至少應標明:製造廠的名稱或注冊商標;設備的型號及名稱;電源的性質;供電電壓額額定值或者額定電壓范圍。
19、 穩定性
設備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連續工作 48h 不應出現電、機械或客戶端的故障。
20、 高低溫試驗
(75 土 2)℃、2h,(_25±3)℃、2h,試驗後功能應正常。
Ⅳ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包括哪些各自的工作參數是什麼
1、 外觀和表面處理
外觀應整潔、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痕、劃傷、裂痕、變形和污染現象,表面使用進口耐候性塑料粉末進行全自動靜電噴塑工藝;通過 96 小時鹽霧試驗,標志應清晰。
2 、箱體結構
結構件應安裝牢固、無松脫,支持掛牆式、抱桿式、一體化隱藏式安裝。
3、 外殼防護等級
IP55
4 、安裝配件
配置有 LED 燈、接地銅排、光纖盒及耦合器架
5 、電壓適應性
支持多種電壓輸出功能,包括:220VAC;5VDC、12VDC、24VAC(可選)均可保持電壓精度變化不超過 6%。
6 、電氣保護功能
智能控制器具有漏電保護功能,可通過集中管理平台對前端智能設備箱電源整機重啟。
7 、遠程監控功能
(1) 可通過集中管理平台對前端智能設備箱系統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實時監測輸入電 壓、輸出電壓、箱體溫濕度等狀態參數。
(2) 可通過集中管理平台查看前端智能設備箱的各種報警信息,包括箱內溫度過高、輸入輸出電壓異常、斷網、風扇開啟、箱門打開等。
8 、智能網路監測
支持網路設備堵塞、死機狀態智能檢測並自動恢復功能。
9、 散熱系統
12V 散熱風扇,具有智能溫控啟動功能,可設置溫度范圍。
10 、電涌防護功能
智能控制器內置電涌保護模塊,對電源輸入和輸出兩端獨立進行電涌防護。
11 、硬體要求 具有遠程管理和維護升級功能
12、 控制信號介面
支持多種控制信號介面,包括: RS485 通信介面;RJ45 網路介面;門禁開關介面;溫度感測器介面;濕度感測器介面;
13、 電源適應性
電源電壓在 AC160V~AC265V 范圍內變化時,設備應能正常工作。
14 、前端顯示查詢功能
設備 LED 屏具有實時顯示設備輸入電壓,輸入電流,負載電流,輸出主電壓,輸出副電壓,箱內溫濕度,箱門是否開啟,防雷器是否工作正常,雷擊次數,是否水浸,光纖交換機和網路是否斷開工作,IP 地址。
15 、日誌管理功能
具有日誌記錄功能,可按時間順序檢索日誌。
16、 抗電強度
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與外殼裸露金 屬部件之間,應能承受 1.5kV交流電壓,歷時 lmin 的抗電強度試驗,應無擊穿和飛弧現象。
17、 泄漏電流
應不大於 5mA(a.c.峰值)。
18、 標志內容
至少應標明:製造廠的名稱或注冊商標;設備的型號及名稱;電源的性質;供電電壓額額定值或者額定電壓范圍。
19、 穩定性
設備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連續工作 48h 不應出現電、機械或客戶端的故障。
20、 高低溫試驗
(75 土 2)℃、2h,(_25±3)℃、2h,試驗後功能應正常。
Ⅵ 監控前端設備都有哪些,請具體些---------
攝像機,電源。雲台,保護罩,支架,雙絞線傳輸器發射端,抗干擾器發射端,以上設備都是前端設備,前端設備比後端設備要少很多,終端設備太多了。。。
Ⅶ 視頻監控系統前端設備有哪些,各自作用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8
Ⅷ 安防視頻監控系統的前端設備是指哪些注意是前端設備
視頻監控系統分為視頻採集、信號傳輸及後端控制與存儲顯示三部分,前端設備是指視頻採集設備,主要就是一體化紅外高清網路攝像機。
Ⅸ 一般監控系統的前端設備主要指什麼
硬碟錄像機、顯示器、攝像頭。。。
Ⅹ 什麼是監控前置
主要是指伺服器、硬碟錄像機、監視器。
典型的電視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設備和後端設備這兩大部分組成,前端設備通常由攝像機、手動或電動鏡頭、雲台、防護罩、監聽器、報警探測器和多功能解碼器等部件組成,它們各司其職,並通過有線、無線或光纖傳輸媒介與中心控制系統的各種設備建立相應的聯系(傳輸視/音頻信號及控制、報警信號)。
在實際的電視監控系統中,這些前端設備不一定同時使用,但實現監控現場圖像採集的攝像機和鏡頭是必不可少的。後端設備可進一步分為中心控制設備和分控制設備。
原理應用:
在電視監控系統工程中,過去很少應用紅外燈,近年來,不但金庫、油庫、軍械庫、圖書文獻庫、文物部門、監獄等重要部門採用,而且也在一般監控系統中都被採用。甚至居民小區電視監控工程也應用了紅外燈。這說明人們對電視監控系統工程的要求愈來愈規范、愈來愈高。不但要求白天和夜間可見光照明監控,而且要求夜間隱蔽性監控。
實現夜視的方法,可以採用常規的可見光照明,但此法不僅不能隱蔽,反而更加暴露監控目標(在居民小區還有擾民問題)。隱蔽的夜視監控,目前都是採用紅外攝像技術。紅外攝像技術分為被動紅外攝像技術和主動紅外攝像技術。
被動紅外攝像技術是利用任何物質在絕對零度以上都有紅外光發射,人體和熱機發出的紅外光較強,其它物體發出的紅外光很微弱,利用特殊的紅外攝像機可以實現夜間監控。但是,這種特殊的紅外攝像機造價昂貴,而且不能反映周圍環境狀況,因此在夜視系統中不被採用。
在夜視系統中經常採用主動紅外攝像技術,即採用紅外輻射「照明」,產生人眼看不見而普通攝像機能捕捉到的紅外光,輻射「照明」景物和環境,應用普通低照度黑白攝像機、白天彩色夜間自動變黑白攝像機或紅外低照度彩色攝像機,感受周圍環境反射回來的紅外光實現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