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演練腳本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演練腳本

發布時間: 2022-07-25 07:47:29

❶ 設計一份演練腳本

xx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一、組織機構:1、參加桌面演練的成員單位:2、現場記錄組成員:3、攝像組成員:4、應急辦公室值勤人員二、演練目標目標1:某小區一住宅樓內液化石油氣用戶液化氣鋼瓶泄漏爆炸著火。 事態發展情況:(1)有人員受傷;(2)住宅樓內多處發生著火;(3)住宅樓內液化石油氣鋼瓶與爐具之間的膠管發生破損泄漏,一時控制不住,有發生二次爆炸的危險;(切斷樓棟電源,有水對液化石油氣泄漏區域進行稀釋,防止液化石油氣鋼瓶發生爆炸,進一步查明現場,關閉液化石油氣鋼瓶閥門)目標2:棉花加工廠發生火災事故;(1)棉花加工廠某車間內由於電氣事故發生火災;(2)車間內火災已向外漫延,車間內火勢短時間內無法控制。三、任務(一)液化石油氣火災事故1、滅火;消防滅火人員對著火建築進行滅火,並對火源進行控制,防止火災擴大化。在滅火過程中,在液化石油氣鋼瓶氣源未切斷時,不得將液化石油氣鋼瓶的著火點的火源滅掉;只可採取對液化石油氣鋼瓶進行降溫處理。2、切斷氣源;3、搶救受傷人員;4、組織、疏散50m范圍之內的居民;5、對事故進行現場調查取證;(二)棉花加工廠火災事故1、切斷事故區域的電源;2、滅火:消防滅火人員對著火區域進行滅火,並對周圍可燃物進行轉移,無法轉移的物質,應採取措施與火源進行隔離(特別是採用水幕形式)3、組織對著火點周圍10m內的可燃物資進行轉移;四、程序1、xx液化石油氣儲配站的應急預案啟動:(1)2、xx社區的應急預案啟動;(1)3、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啟動;(1)接警;(2)向領導報告;(3)團領導下達「xx應急預案啟動」的指令;(4)指揮辦公室擬定現場指揮部及應急小組組成方案;(5)指揮部辦公室向相關單位轉達「xx應急預案啟動」的指令;(6)接到指令的單位分別奔赴現場;五、現場指揮的成立:1、現場總指揮聽取「某社區」、「棉花加工廠」人員的情況匯報;2、成員單位到達現場後向指揮部報導;3、指揮部下達搶險救災任務;六、搶險救災1、xx企業消防隊對著火建築物實施滅火;2、液化石油氣儲備站想法切斷鋼瓶氣源;3、醫療救護人員對傷員實施救護;4、派出所、社區人員對50m范圍內的居民實施疏散;5、液化石油氣儲備站的技術人員對戶內損壞的燃氣設施實施恢復;7、氣象、環保檢測組對風力、風向、現場燃氣濃度進行檢測並報告;注:xx - 企業名稱。

❷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內容怎麼做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規定,為了保證在公司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以快速度、高效能實施應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
一、應急組織結構設置
應急救援反應系統:

二、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的啟動及職責界定
1、在應急反應系統內,以項目部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其責任人必須快速反應,緊急啟動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有關人員在一小時內報告和救援保護現場等措施。當項目經理缺位時,由技術負責人為負責人,以此類推(詳見《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分公司經理接到事故報告後,以分公司為應急救援中心,其責任人在接報後一小時內立即啟動分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趕赴事發現場,取代項目部進行全面指揮,採取救援和保護現場等一系列措施。當分公司領導缺位時,按應急救援反應系統順序類推。
三、應急救援工作的程序
1)以下程序由項目部實施。
2)報告:向分公司簡單報告事故時間、地點、人數、現狀等。
3)救援:在報警和報告後,分公司和有關部門尚未到達前,應採取措施救援和送醫院。
4)現場保護:安排專人封閉現場和物品。
2、以下程序由分公司組織有關職能科室實施。
1)快速趕赴現場,有權調動應急救援所需的一切資源。
2)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銀川建築行業管理處及相關政府部門口頭或初步報告。
3)向總公司進行報告。
4)統一指揮開展救援,隨時向上級報告最新情況,進一步採取措施保護現場。
5)接受上級政府部門有關批示,做好其它善後工作。
四、應急救援預案聯絡方式:
1、聯系電話:
急救中心 120 分公司經理
警方 110 分公司技術負責人:
建築行業管理處 分公司安全管理科:
財務負責人:
項目部經理
項目部技術負責人

2、車輛調動
車號 駕駛員 聯系電話 備注

3、分公司救援小組名單
主任 2
副主任
組員

❸ 求一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範本參考

第一部分 綜合應急預案. 1
第一章 總則. 1
1.1編制目的. 1
1.2編制依據. 1
1.3適用范圍. 2
1.4分類分級. 2
1.5預案體系. 3
1.6應急原則. 4
第二章 危險性分析. 5
2.1企業概況. 5
2.2項目概況. 6
2.3危險辨識. 12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20
3.1指揮機構. 20
3.2救援組織. 21
3.3辦公機構. 24
3.4咨詢機構. 24
3.5組織體系. 25
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 26
4.1危險源管理. 26
4.2預警行動. 26
4.3信息報告與處置. 27
第五章 應急響應. 28
5.1響應分級. 28
5.2響應程序. 30
第六章 信息發布. 30
第七章 後期處置. 31
第八章 保障措施. 32
第九章 培訓與演練. 33
9.1培訓. 33
9.2演練. 33
第十章 獎懲. 34
第十一章 附則. 34
第十二章 預案編制領導小組及任務. 35
第二部分 專項應急預案. 36
第一章 煤粉制備火災爆炸應急預案. 36
1.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6
1.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38
1.3組織機構及職責. 39
1.4預防與預警. 40
1.5信息報告程序. 40
1.6應急處置. 41
1.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44
第二章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 45
2.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5
2.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47
2.3組織機構及職責. 47
2.4預防與預警. 48
2.5信息報告程序. 48
2.6應急處置. 49
2.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53
第三章 觸電傷害專項應急預案. 54
3.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4
3.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56
3.3組織機構及職責. 56
3.4預防與預警. 57
3.5信息報告程序. 58
3.6應急處置. 59
3.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62
第四章 機械傷害專項應急預案. 63
4.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63
4.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65
4.3組織機構及職責. 65
4.4預防與預警. 66
4.5信息報告程序. 66
4.6應急處置. 67
4.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0
第五章 高處墜落專項應急預案. 71
5.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1
5.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72
5.3組織機構及職責. 72
5.4預防與預警. 73
5.5信息報告程序. 74
5.6應急處置. 75
5.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8
第六章 鍋爐爆炸專項應急預案. 79
6.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9
6.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85
6.3組織機構及職責. 85
6.4預防與預警. 86
6.5信息報告程序. 86
6.6應急處置. 87
6.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91
第七章 汽輪機火災爆炸專項應急預案. 92
7.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92
7.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94
7.3組織機構及職責. 95
7.4預防與預警. 96
7.5信息報告程序. 96
7.6應急處置. 97
7.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01
第八章 總降壓變電站火災爆炸專項應急預案. 102
8.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02
8.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05
8.3組織機構及職責. 106
8.4預防與預警. 106
8.5信息報告程序. 107
8.6應急處置. 108
8.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12
第九章 中毒窒息專項應急預案. 113
9.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3
9.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15
9.3組織機構及職責. 116
9.4預防與預警. 116
9.5信息報告程序. 117
9.6應急處置. 118
9.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20
第十章 窯頭窯尾電收塵火災爆炸專項應急預案. 122
10.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2
10.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23
10.3組織機構及職責. 123
10.4預防與預警. 124
10.5信息報告程序. 125
10.6應急處置. 126
10.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28
第十一章 油庫火災爆炸專項應急預案. 129
11.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9
11.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32
11.3組織機構及職責. 132
11.4預防與預警. 133
11.5信息報告程序. 134
11.6應急處置. 135
11.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38
第十二章 電梯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39
12.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39
12.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40
12.3組織機構及職責. 141
12.4預防與預警. 141
12.5信息報告程序. 142
12.6應急處置. 143
12.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45
第十三章 化學葯品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46
13.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46
13.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49
13.3組織機構及職責. 149
13.4預防與預警. 150
13.5信息報告程序. 151
13.6應急處置. 152
第十四章 雷電災害專項應急預案. 155
14.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55
14.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62
14.3組織機構及職責. 163
14.4預防與預警. 164
14.5信息報告程序. 164
14.6應急處置. 165
14.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168
第三部分 現場處置方案. 169
第一章 鍋爐房現場處置方案. 169
1.1事故特徵. 169
1.2事故應急. 169
第二章 空壓機房現場處置方案. 173
2.1事故特徵. 173
2.2事故報警. 173
2.3應急處理. 173
2.4注意事項. 173
第三章 清庫現場處置方案. 174
3.1事故特徵. 174
3.2防範措施. 174
3.3應急處理. 176
3.4注意事項. 176
第四章 高處墜落現場處置方案. 178
4.1事故特徵. 178
4.2應急處置. 178
4.3注意事項. 179
第五章 車輛傷害現場處置方案. 180
5.1事故特徵. 180
5.2防範措施. 180
5.3應急處置. 181
5.4注意事項. 182
第六章 觸電傷害現場處置方案. 183
6.1事故特徵. 183
6.2應急處置. 183
6.3現場急救. 183
6.4注意事項. 184
第七章 機械傷害現場處置方案. 185
7.1事故特徵. 185
7.2應急處置. 185
7.3注意事項. 187
第八章 火災現場處置方案. 189
8.1事故特徵. 189
8.2應急處置. 189
8.3注意事項. 191
第九章 坍塌現場處置方案. 192
9.1事故特徵. 192
9.2應急處置. 192
9.3應急方法. 193
第十章 燒燙傷現場處置方案. 194
10.1事故特徵. 194
10.2應急措施. 194
第十一章 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處置方案. 197
11.1事故特徵. 197
11.2防範措施. 198
11.3應急原則. 201
11.4注意事項. 201
第四部分 附錄. 202
4.1應急通訊方式. 202
4.2應急救援物資清單. 204
4.3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205
4.4廠區平面布置示意圖. 206
4.5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圖. 207
4.6餘熱發電工藝流程圖. 208
4.7教育培訓記錄. 209
4.8應急演練記錄. 210
4.9救援隊伍行進路線. 211
4.10重點部位逃生路線. 212
4.11廠區周邊環境衛星圖. 214

❹ 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怎麼寫

重大事故隱患監控與應急預案實用性研究

作者:周家銘

【摘要】本項實用性研究是將高新技術手段應用於重點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重大享故隱患監控、應急預定計劃方案、安全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的一項有益的探索與嘗試。本項研究應用了系統論、控制論、運籌學、決策學的學術內容,在方法論上綜合了社會環境,入文因素對工程客體變異過程的影響,同時在管理科學的實用意義上,又將對企業安全管理的文檔整理、信息收集、數據處理、自動警示、動態分析和預測、預防起到技術推動作用,是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一項創造性工作。

【關鍵詞】隱患,危險源監控,應急預案,安全,管理評價

1前言

正在全國各地區進行的新一輪重大隱患調查上報工作表明:有些企業的安全生產形勢是十分嚴峻的,這對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當前,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監控與預警的有關工作是全國的安全生產工作的中心任務之一,國家用行政、經濟和科技三種手段相結合來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隱患辨識與監控的力度。對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主要貫徹執行勞動部1997年3號令,即切實抓緊「三同時」的落實。對在用的工業設施,則必須摸清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隱患的確切狀況,並加以跟蹤、檢測、監控和預警。重大危險源或重大隱患的安全監控,越來越被各級領導重視並提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議事日程。針對安全生產現狀,重要對策之一就是重視對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進行電腦安全監控,即採用高新技術手段對企業的各類重大隱患或重大危險源進行跟蹤監視,變事故處理為事故預防,隨時發現隱患,隨時排除,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掌握企業安全管理的主動權,實現保障安全的目的。

2模型的設計與棵索

模型設計是對重大事故隱患實施電腦安全監控的基礎。按正確設計並經論證的模型,編制多媒體電腦軟體,在有條件時建立必要的電腦網路,才能有效地實施對重點大型企業的電腦安全監控。本項實用性研究涉及到的隱患和危險源的含義並不完全相同。危險源是某種危險的根源,一般指客觀存在著某種可能導致發生事故、傷害、損失等災難性後果的有關危險物質或能量,且其數量超過了臨界值。這些是事故或災害的基礎原因或間接原因。而隱患則是隱藏著的禍患,一般指存在著某種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管理上的缺陷。這些是發生事故或災害的直接原因。本項實用性研究方案考慮隱患因素,同時也考慮危險源因素。 本項實用性研究的設計方案是建立在計算機圖文資料庫的設想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技術和 Windows(視窗)界面,易學、易懂、易操作,適用於勞動安全監察部門或企業管理部門的各類人員,尤其是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使用,軟體應完全漢化,全部用漢字顯示菜單,提示幫助等信息,供使用者查閱,便於無英語基礎的人員使用。 本項實用性研究的設計方案表明:對於重大事故隱患(危險源)實施安全監控的結論輸出形式為文本文件、數據文件和圖形文件三種形式,如查詢某個政策法規或查詢某項安全生產制度等,是以檔案文本文件形式輸出,如對企業安全管理績效進行評價,或是針對性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的評價等,則是以數據文件形式輸出,而對企業隱患監控,則是以圖形文件形式輸出。由於廠區平面布置圖(電子地圖)將本企業的隱患(危險源)所處位置和危險程度直觀形象地顯示出來,並可顯示一旦發生事故或災害所產生的後果——人員傷亡估計與財產損失估計。 安全監控的實施應考慮先應用於試點企業,然後再選部分企業進行推廣,在此基礎上應籌建必要的電腦網路。首先要使勞動安全監察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或其委託、指定)的監控站、點與試點企業通過數據機(MODEM)將電腦系統聯結起來,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並實施定時數據更新,初步實現重大事故隱患的電腦安全監控。然後,考慮在已經預留的介面上接入各種控制信號,即採用各種相應的感測器材、檢測儀器跟蹤、監視作為檢測對象的重大隱患(危險源)的各種技術參數,如壓力、溫度、濃度、液位等等,將參數信號轉換成4~20mA的標准電流信號,再將標准電流信號通過數據採集裝置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字信號,這樣就能得到隱患(危險源)實時狀態信號與正常狀態信號的對比數據,井且進行信號反債,這樣,重大事故隱患(危除源)的電腦安全監控才能系統實現。

3重大事故隱患監控

3.1設計隱息監按方案的原則

1)適合中國國情。這是本項實用性研究的基礎。

2)「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事故、災害的預防為本項實用性研究的立足點。

3)針對某種隱患或危險源,不僅有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而且也有考核評價辦法。

4)盡力做到合理、簡便、實用、節約。既適用於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又適用於勞動安全監察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實施安全監控。

3.2隱患監控方案主要內容

1)企業主要隱患(危險源)的基本狀況 本模型研究根據對重大隱患進行重點監控的原則,主要針對燃、爆、危房進行重點監控,另對毒氣泄漏、機械傷害、粉塵危害、雜訊與振動危害等已考慮了模型的拓延與擴展,以適應不同企業的不同隱患(危險源)因素。對於一個具體企業,需辨識其主要的隱患點或主要的危險源單元。如:易燃、易爆物質,應詳細說明其物質構成和數量,以及閃點、爆炸上下限等有關燃燒爆炸的理化參數。危房應詳細說明其建築結構、歷史檔案、危險症狀、加固維修等有關數據。

2)隱患(危險源)的監控圖 廠區平面布置電子地圖(或廠區模擬地圖)顯示,各隱患單元(或危險源單元)應顯示其名稱、數量、工作或貯存方式、危險程度、是否有安全措施及其落實程度,管理責任人等。還應顯示如事故或災害發生,可能造成的入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情況,正是本項實用性設計方案的核心。

3)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其落實情況 (1)針對燃、爆隱患,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在如下方面採取安全技術措施:①廠區布置與建築;廠區布置的合理性;建築結構滿足防火防爆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②設備與裝置:易燃、易爆物質的可靠密封;安全裝置按規定設置等瘤工藝過程:領配料、投出料的規程;有效控制超溫超壓等;④電氣安全:電源及配變電設備、電纜或線路、用電器以及防雷擊、防靜電措施;⑤消防設施:消防水源配置、消火拴、固定滅火系統及滅火器材等 (2)針對危險建構築物也應相應考慮以下因素:①環境自然條件下的措施:如建築年限、老化影響的相應借施;大氣酸鹼性等環境影響的相應措施;地面沉降影響的相應措施;凍融影響的相應措施等。②生產過程影響下的措施:腐蝕性氣體、腐蝕性液體的影響的相應措施,高溫影響的相應措施;振動影響的相應措施等。 4)事故苗頭、險情分析與處理 具有重大隱患(危險源)的企業應有計劃地定期對自身的安全生產形勢進行分析與總結,尤其是對已出現過的事故苗頭、災害險情及時記錄,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方法進行評價,這是隱患監控的重要內容。

4應急預定計劃方案

「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原則。然而無論預防措施如何周密,事故和災害總是難以根本杜絕,為了避免或減少事故和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必須高度重視應急預案的制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認真做好應急預案實施的各類准備工作,才能把事故與災害所造成的入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迅速的反應和正確的措施是處理緊急事故和災害的關鍵。所謂迅速的反應是指:迅速查清事故發生的位置、環境、規模及可能發展的勢態;迅速溝通應急領導機構,應急隊伍、輔助人員以及事故或災害現場人員之間的聯絡;迅速啟動各類應急設施、調動應急入員奔赴災區;迅速組織醫療、後勤、保衛等隊伍各司其責;迅速通報災情,通知鄰區做好各項必要准備。正確的措施包括:保護或設置好避災通道和安全聯絡設備,撤離災區人員。無法設置安全通道時,應開辟僻難所,並採取必喜的向救借施;力爭迅諫消滅災害,並沖意採取隔離災區的惜梳,轉移災區附近的易引起災害蔓延的設備和物品;撤離或保護好貴重設備,盡量減少損失;對災區仔細檢查,防止死灰復燃及二次事故發生。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緊急關頭反應迅速、措施正確。從容地應付緊急情況,需要周密的應急計劃、嚴密的應急組織、精乾的應急隊伍、敏捷的報警系統和完備的應急設施。

4.1制定應急預案的主要原則

1)應急預案應針對那些可能造成企業、系統人員死亡或嚴重傷害、設備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的突發性災害,如火災、爆炸、危房倒塌、毒氣泄漏等。

2)應急預案是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補充,應急計劃應以完善的預防措施為基礎,體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3)應急預案應以努力保護入身安全、防止入員傷害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設備和環境的防護,盡量減少災害的損失程度。

4)應急預案應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5)應急預案應經常檢查修訂,以保證先進科學的防災、減災設備和措施被採用。

4.2應急預案的主裹內容

1)指揮系統組織構成:建立堅強有力的應急組織是落實應急計劃的關鍵。健全的應急組織應包括處理緊急事故的領導機構、專業和自願救護隊伍以及醫療、後勤、保衛等其它必要的配合人員。如圖2所示。對具體企業而言,應責任落實到人。

2)應急裝備的設置:應急裝備主要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報警系統;主要有火災報警裝置(火災探測器、火災控制器等),氣體和粉塵爆炸監測報警裝置(爆炸性氣體監測裝置、報警斷電儀、遙測報警儀、爆炸性粉塵監測裝置等)及毒氣泄漏報警儀等屆救護人員的裝備:主要有救護人員的頭盔、防護服、防護靴、呼吸保護器具及安全帶、繩等主要裝備。③消防器材:主要指滅火劑、滅火器、專用消防車及簡易滅火工具等。④救生器材:主要指自動蘇生器、自救器等。⑤救災通信聯絡設備:應急預案應考慮到原有通信系統破壞時,採用的應急通信聯絡工具。 制定應急預案時,應據企業情況,選配以上各種應急裝備,加強裝備的選購、設置、貯備的管理,使裝備處於完好、足量、有效、可靠、啟用方便、操作簡單、不易破壞和標志明顯的狀態。

3)事故或災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案 應急預案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若干套應急處置方案,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從最壞處設想。以火災為例,應急處置方案應包含報警、調度力量(專業消防隊伍、企業消防組織)、火場偵察、滅火行動、救人、物資疏散、破拆、排煙、通信及錄像等內容。

4)事故處理與恢復生產 應急預案還應包含事故或災害的事後處理,恢復正常生產秩序等內容,應有如下幾項: ①加強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②認真查明事故、災害的原因,依法嚴肅處理責任者。③分析存在隱患,採取整改措施,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故。④按規定及時上報事故、災害及傷亡、損失報告。⑤設備維修;安全裝置、消防設施的檢查、維護等。

5安全管理績效評價

安全管理績效評價是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工程方法對系統的安全進行預測和度量,它既不同於安全生產競賽評比,也不同於安全生產檢查驗收,它既要考核企業安全管理的工作內容,也須查驗企業安全管理的實際效果。這種評價應該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它從側面反映了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安全管理績效評價不是評價企業安全技術職能機構或者單一的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對企業安全工作進行全過程、全員、全面的評價。 在國內,安全管理評價或企業系統安全分析越來越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筆者對國內機械、化工、建築、紡織、輕工等各具行業特點的企業安全管理及其績效評價有關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歸納和綜合,充分意識到這是工業安全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不僅是認識上、方法上的改革,而且是管理模式上的改革。改傳統管理為現代科學管理,改事故處理為事故預測、預防,改縱向單科管理為縱橫交叉的全員、全面、全過程的系統管理。隨著我國改革和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也必將跨L一個新台階,企業安全管理評價的理論和實踐也必將結出豐碩的成果。 眾所周知,不同的隱患或危險源具備不同的事故發生概率,然而,事故實際發生的概率與安全管理的績效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安全管理績效評價是一個綜合性的表達。本項研究對企業通常性的安全工作(如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培訓與考核、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技措計劃等等)和針對具體重大隱患點或危險源單元所採取的各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綜合歸納,研究設汁企業安全管理績效評價的綜合性模型。 本項研究應用了系統論、控制論、運籌學、決策學的理論,在方法論上綜合了社會環境,人文因素對工程客體變異過程的影響,特別是把人對各類危險因素所產生的現實危險、危害程度的控製作用納入綜合評價。同時在管理科學的實用領域將重大事故隱患監控、應急預案和安全管理績效評價模型編成應用性電腦監控軟體,必將對企業安全管理的文檔、信息收集,數據處理、自動警示、動態分析和預測、預防起到技術推動作用,此研究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安全管理績效評價,是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一項創造性勞動,進入了國內同領域的最新層次。

6結束語

本項實用性研究是將高新技術手段應用於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重大事故隱患監控、應急預定計劃方案、安全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的一項有益的探索與嘗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並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訂與充實,在跨世紀的進程中,爭取為我國的勞動安全工作作出有益的貢獻。

責任編輯:寒戈

❺ 如何編寫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及演練記錄

就依據導致一項一項地編寫就行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GB/T9002-2006
演練記錄:就把時間、地點、參演人員和程序記錄一下就可以,只要清晰、明確,不在乎篇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