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WEB與WWW它們是伺服器還是瀏覽器
WEB與WWW 既不是伺服器也不是瀏覽器
瀏覽器比如:IE瀏覽器,火狐瀏覽器
伺服器是指作為伺服器的電腦。例如:在伺服器上安裝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互聯網信息服務),可以用於靜態或動態網站服務
WEB現在一般指廣義的網路、互聯網等技術領域。
WWW是指萬維網(World Wide Web 的縮寫),是一個資料空間。
㈡ web網頁開發是指
Web開發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指的是編寫Web頁面或網站的過程。網頁是用HTML、CSS和JavaScript編寫的。這些頁面可能是與文檔類似的簡單文本和圖形。該頁面也可以是互動式的或顯示不斷變化的信息。編寫互動式伺服器頁面稍微復雜一些,但它可以實現更豐富的網站。今天的大多數網頁都是互動式的,並提供現代在線服務,如購物車、動態可視化甚至復雜的社交網路。
一般來說,web開發就是我們所說的網站。它分為網頁部分和邏輯部分,即前台和後台。前台負責與用戶交互和顯示數據。Html用於顯示數據,CSS控制項樣式,JS用於編寫復雜的交互。後台用來編寫程序來處理這些邏輯。可使用C#、Java、vb.php等語言。
㈢ 什麼是 web 開發
web開發也可以理解為B/S(Brouser/Server)開發,包含前端、後端和資料庫三個大的方向的研發,一般web開發三大方向是三個大的崗位,有各方向的人才需求。如果都懂的就是全棧了。
Web前端開發技術包括三個要素:HTML、CSS和JavaScript,當然還有很多高級的前端框架,比如bootstrap、Jquery等,學好前端對工作來說也一種很好的選擇。
Web後端技術也有很多,比如.Net、JAVA、PHP等,各大語言都有其開發架構,像.NET的MVC架構,一般web後端技術的知識面是很廣的,懂設計、工程、和優化之類的。
資料庫現在有三種主流的資料庫:sqlserverMysqlOracle,他們各有千秋,具體的大家去網上搜,資料有很多。
如果前端、後端和資料庫集成的框架可以看下web開發框架,前端、後端和資料庫技術的搭配比較重要的。
㈣ 現在是web幾點0時代
現在是web2.0時代,邁向web3.0。
近幾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漸趨成熟,以區塊鏈為基礎設施的領域:如DeFi、元宇宙、NFT等,也都獲得了顯著進步和長足發展。其中,Web 3.0作為與區塊鏈發展相輔相成的技術生態,更是被廣泛討論。那麼,Web 3.0由何而來,它是否已經發展成熟?
我們可以從Web ,也就是廣義的互聯網入手,通過分析它的更新迭變,探求Web 3.0的基礎與使命,從中理性判斷所謂的Web 3.0時代是否已經到來。
先來看看互聯網的發展階段——Web 1.0 -> Web 2.0 -> Web 3.0:——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
誕生:Web 1.0——信息單向展示
上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剛開始普及之時,用戶只能被動地瀏覽文本、圖片以及簡單的視頻內容,網站提供什麼,用戶便查看什麼,網站和用戶之間幾乎沒有互動可言。
90 年代中後期,在谷歌、網路發展起來之前,互聯網曾經一度由 AltaVista 和 Netscape 主宰。當時這些公司創建網站只是為了宣傳實體公司,網站是「只讀網站」,用戶只能搜索和閱讀信息。
這就是 Web1.0時代,門戶網站實質就像現在商場發的促銷傳單一樣,上面還沒有下單鏈接,你只能了解促銷內容,沒辦法通過傳單直接下單商品。
繁榮:Web 2.0——信息交互與集中
Web1.0的下一代被稱為「Web2.0」或「讀寫」網路,也就是我們當下更熟悉的互聯網生態——用戶不再是單純的訪問者,而成為互聯網平台內容創建的主力軍。以當下最具代表性的抖音、bilibili為例,用戶創建內容後將其上傳到網站,並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激勵收入。
「Web2.0」這個詞由O』Reilly Media 的副總裁戴爾·杜赫蒂(Dale Dougherty)於03年首次提出,之後Web2.0便迅速捲起全球浪潮,在短短十年時間內徹底地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業務運營。
明星、網紅們可以用一張圖片或一個視頻讓企業實現營收倍增,也可以用一句差評讓網店陷入困境。當下用戶對互聯網的影響較之Web1.0時代可謂天差地別,網站給用戶投喂信息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
在此過程中,中心化平台通過提供技術與服務大大豐富了Web2.0時代的網路生態,但隨著平台的集中化和對用戶信息與數據的壟斷程度越來越高,平台對利益的追逐正逐漸侵蝕掉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創作收益,也因此,平台不可避免地引起廣大用戶的不滿而不得不走向更新迭代的必然,Web3.0也就應運而生。
迭代:Web 3.0——信息主權與安全
簡單描述的話,Web1.0 是企業或機構出於吸引客戶的目的所創建的內容驅動。Web2.0 通過用戶在網站上傳和共享他們的內容,讓互聯網進一步發展。Web 3.0則致力於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用戶主導、和去中心化的價值交互、流通的網路生態。
為什麼Web3.0會被提出來並寄予厚望?它相較Web2.0有何顯著優勢?
對於Web2產品來說,流量是其命脈,擁有了流量就擁有了財富,而為了流量能夠進一步變現,絕大部分平台便慢慢開始了加價、殺熟、販賣用戶信息,甚至於出現了控制輿論、壟斷創作者勞動成果等行為。17年Facebook倒賣平台用戶信息的丑聞,20年騰訊閱文的「霸王條款」,21年騰訊推出的旨在掠奪視頻創作者成果的「黎明計劃」等,都是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用戶在平台中付出時間和創意所帶來的流量財富,理應由平台進行反哺,然而這些在Web2.0時代很難實現,Web2中用戶被平台進行了事實上的剝削。
在Web3.0中,用戶為滿足自身需求進行交互操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價值的創造、分配與流通。相比Web2.0的平台中心化特徵,Web3.0致力於實現用戶所有、用戶共建的「去中心化」網路生態。
而為了顛覆當下的互聯網巨頭壟斷局面,保護每一個互聯網用戶的利益,Web 3.0 將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存儲、無法篡改、信息加密等特點,做到如下幾點:
1、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2、數據確權與授權
3、隱私保護與抗審查
4、去中心化運行
以上四點既是Web 3.0 的功能,也是它的標簽,更是其對於目前互聯網諸多問題的解決方案(如需要重復注冊賬號、服務商濫用用戶隱私數據、網路公司使用用戶數據盈利、網路服務無法延續等問題。)
舉例來說,通過數據權益通證化、數據確權與授權的區塊鏈技術,用戶在 Web 3 的世界裡產生的數據歸用戶所有,在沒有得到用戶的授權確認之前,其他方無權使用。同時由數據使用而產生的收益,用戶也有可能通過數字加密貨幣行業的通證經濟分一杯羹。
通證經濟、數字資產的出現讓用戶得到了參與 Web 3.0 開發公司運行的機會,他們可以參與投票、參與分紅,既是使用者,又是維護者。
從這一層面來看,Web 3.0 將帶來透明、可信的互聯網經濟模式。
除此之外,Web 3.0 也會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更加放心。傳統互聯網領域,用戶對於自己數據的控制權非常弱,比如下載的版權音樂因平台版權到期而被迫刪除、游戲里重金購置的裝備因為開發商版本迭代而一夜間灰飛煙滅,這樣的無奈在Web2.0時代屢見不鮮。
而在Web 3.0 時代,用戶的數據可以通過 IPFS、Sia、OrbitDB(使用 IPFS 的去中心化資料庫)等技術去中心化存儲,沒有人能再控制你的數據。只要你願意為游戲運行的區塊鏈智能合約付費,即便整個游戲就只剩下你一個人,你仍然可以玩。並且,任何產品的任何改動都得經過社區投票才能通過,開發者不再擁有獨裁的權力。
雖然Web 3.0 能帶來更透明、更放心和更公平的網路環境,但不可否認的是, Web 3.0 世界的構建還存在很多阻礙和困難:
Web3的相關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效率低、普及難度大;商業模式還未成熟;政策監管不確定性;數字資產價值波動較大等。
首先,去中心化網路對於任務處理的速度低下,即便是那些號稱 Web 級的區塊鏈項目也無法掩蓋效率低的事實。
其次,Web 3.0 要對用戶科普的內容遠遠超過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等領域要科普的知識。當然,開發者也可以通過多樣的設計將應用程序設計得和傳統 App 無異,讓用戶根本感覺不到這些復雜的運行機制的存在。但這類開發工具,才剛剛起步。
政策監管和法律風險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DAO實體地位風險和通證合規性風險兩方面。DAO缺乏法律實體地位,去中心化特性也導致沒有個人能夠作為合法代表,因此DAO很難直接參與鏈下活動。而通證合規性風險則表現在一些特定國家,例如中國就並不支持通證的發行。
而由於基礎設施的匱乏和技術路徑的不明確,當下Web 3產品的商業模式很難確立。加上數字資產市場存在較大的波動,這一切的因素都提醒我們,Web 3.0 時代或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㈤ 什麼是web前端
web前端就是前端網路編程,也被認為是用戶端編程,是為了網頁或者網頁應用,而編寫HTML,CSS以及JS代碼,所以用戶能夠看到並且和這些頁面進行交流。
前端網路編程的挑戰在於用於實現前端頁面的工具以及技術變化得很快,所以工程師需要不斷注意產業是如何發展的(例如ECMAScript 6)。
設計網頁的目的在於確保用戶打開站點的時候,信息是以容易閱讀並且相互關聯的形式呈現的。隨之帶來的問題是,現在用戶實用大量的設備來訪問網頁,這些設備具有不同的屏幕尺寸以及清晰度。
所以設計者在設計網頁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些方面。他們需要確保他們的網頁在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操作系統以及不同的設備上顯示正確,這需要在工程師端進行仔細的計劃。
(5)廣義的web擴展閱讀:
前端網路編程所使用的工具能被用於進行前端編程,理解工具最適用於什麼任務,有助於產生一個高質量的、可升級的站點。
1、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
HTML是任何網頁工程程序的骨架,沒有它網頁不會存在。超文本標記語言能提供站點總體的樣子。HTML被Tim Berners-Lee所發展。隨著HTML的發展,在萬維網中產生了許多版本。最新版本的超文本標記語言被稱為HTML5,在2014年0月28日被W3C所推出。
這一版本包含了新的並且高效的方式來傳輸元素,例如音頻以及視頻文件。H5在前端工程師中非常受歡迎。和老的版本相比,HTML5有很多特點。隨著HTML的發展,在網路中產生了一場革命。
2、層疊樣式列表(CSS)。
CSS控制了站點的樣子,讓站點有自己獨有的外觀。其實現形式是:保證樣式列表先於其他的樣式規則,由其他的輸入形式所影響,例如屏幕的尺寸和解析度。
3、JavaScript。
JavaScript(簡稱JS)是基於場景的命令式語言(和HTML的說明性語言不同),用於將靜態的HTML界面動態化。JS的代碼能使用HTML標准提供的文檔對象模型(DOM),來根據事件,例如用戶的輸入,操縱網路頁面。
JS使用一種被稱為非同步JavaScript和XML的技術(AJAX),JS代碼也能動態的改變網頁的內容(與原始的HTML頁面端相獨立),並且也能回應服務端的事件,讓網頁體驗增加了真正動態的特性。
JS中有很多流行的開發框架,幫助開發者快速構建web頁面,比如Vue.js、Angular、React都是很流行的框架,擁有大批忠實的用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前端
㈥ Web是什麼意思 Web的特點都有哪些
Web的本意是蜘蛛網和網的意思,在網頁設計中我們稱為網頁的意思。現廣泛譯作網路、互聯網等技術領域。表現為三種形式,即超文本(hypertext)、超媒體(hypermedia)、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等。
先來看看三個名詞:
一、超文本(hypertext)
一種全局性的信息結構,它將文檔中的不同部分通過關鍵字建立鏈接,使信息得以用交互方式搜索。它是超級文本的簡稱。
二、超媒體(hypermedia)
超媒體是超文本(hypertext)和多媒體在信息瀏覽環境下的結合。它是超級媒體的簡稱。用戶不僅能從一個文本跳到另一個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聲音,顯示一個圖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動畫。
三、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在互聯網上的傳輸協議。
Web的特點:
一、Web是圖形化的和易於導航的(navigate)
Web 非常流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可以在一頁上同時顯示色彩豐富的圖形和文本的性能。在Web之前Internet上的信息只有文本形式。Web可以提供將圖形、音頻、視頻信息集合於一體的特性。同時,Web是非常易於導航的,只需要從一個連接跳到另一個連接,就可以在各頁各站點之間進行瀏覽了。
二、Web與平台無關
無論你的系統平台是什麼,你都可以通過Internet訪問WWW。瀏覽WWW對你的系統平台沒有什麼限制。無論從Windows平台、UNIX平台、Macintosh還是別的什麼平台我們都可以訪問WWW。對WWW的訪問是通過一種叫做瀏覽器(browser)的軟體實現的。如Netscape 的Navigator、NCSA的Mosaic、Microsoft的Explorer等。
三、Web是分布式的
大量的圖形、音頻和視頻信息會佔用相當大的磁碟空間,我們甚至無法預知信息的多少。對於Web沒有必要把所有信息都放在一起,信息可以放在不同的站點上。只需要在瀏覽器中指明這個站點就可以了。使在物理上並不一定在一個站點的信息在邏輯上一體化,從用戶來看這些信息是一體的。
Web 是動態的
最後,由於各Web站點的信息包含站點本身的信息,信息的提供者可以經常對站上的信息進行更新。如某個協議的發展狀況,公司的廣告等等。一般各信息站點都盡量保證信息的時間性。所以Web站點上的信息是動態的。經常更新的。
㈦ 求教web中間件和web容器的區別,找一個真的懂的人教我謝謝
web中間件和web容器可以理解為一個東西,只是描述角度不同
web中間件 是從部署架構角度 代理 web中間件 緩存 資料庫 組成的web程序發布環境
web容器是程序運行角度,無論什麼web開發語言,php java jsnode 都是運行在web容器中
tomcat was weblogic這些都是web中間件
㈧ 什麼是Web前端
前端前景是很不錯的,像前端這樣的專業還是一線城市比較好,師資力量跟得上、就業的薪資也是可觀的,學習前端可以按照路線圖的順序,
0基礎學習前端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靠譜的前端培訓機構,你可以深度了解機構的口碑情況,問問周圍知道這家機構的人,除了口碑再了解機構的以下幾方面:
1. 師資力量雄厚
要想有1+1>2的實際效果,很關鍵的一點是師資隊伍,你接下來無論是找個工作還是工作中出任哪些的人物角色,都越來越愛你本身的技術專業前端技術性,也許的技術專業前端技術性則絕大多數來自你的技術專業前端教師,一個好的前端培訓機構必須具備雄厚的師資力量。
2. 就業保障完善
實現1+1>2效果的關鍵在於能夠為你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即能夠為你提供良好的就業保障,讓學員能夠學到實在實在的知識,並向前端學員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指導,確保學員找到自己的心理工作。
3. 學費性價比高
一個好的前端培訓機構肯定能給你帶來1+1>2的效果,如果你在一個由專業的前端教師領導並由前端培訓機構自己提供的平台上工作,你將獲得比以往更多的投資。
希望你早日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