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書館的開放課程
英文名稱: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 Scientific Originality
上課專業:全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
預修課程:科技文獻檢索或電子信息檢索
課程簡介:本課程教學注重培養研究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事物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強調用科學的方法客觀地分析信息數據,得到分析結果,培養學生的學術交流的語言表達能力;本領域文獻信息專業術語的表達能力和國內外學術交流中文字的表達能力;增強本領域國內外核心期刊的概念和掌握國際期刊投稿規范的基本要求;結合導師的學術要求或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力求早出科研論文,出好的研究論文。凡選課的研究生將結合本人的興趣或研究主題,以國際著名資料庫為信息來源,以計算機軟體為信息分析基礎工具,以PPT為學術交流的手段,以Word或相關的軟體為論文書寫工具,以個體研究和合作研究與世界科技發展相融合為背景,探究前人的工作和開創新的領域。本課程教學嚴格。
選修此課的條件和要求如下:
1、熟悉我館電子文獻中現有國際著名英文科技文獻資料庫。
2、具有良好的電子文獻檢索專業技能。
3、基本熟悉本專業的英文詞彙或專業術語(可藉助字典閱讀)。應具有能閱讀本專業英文摘要的能力。
4、掌握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PowerPoint, Microsoft Word,等常用軟體的技能或上述同類型的軟體、編程小技能,進行文獻信息數據分析、學術交流報告和撰寫研究論文。
教學內容和方法:全面使用國際著名資料庫,學會用數據分析的方法,科學、客觀的看世界前沿科學的發展;掌握研究本領域中的宏觀信息和微觀信息;掌握核心期刊的概念和國際投稿規范的基本要求;學術交流中的語言表達和Microsoft PowerPoint展示。力求因人施教。同時結合選課者的研究領域進行數據分析研究、各種形式的學術討論會和多學科的學術交流、規范撰寫研究論文等內容,將貫穿本課程的教學要求的每個階段和考核內容。 英文名稱:The Network Retrieval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課程簡介:本課程對基於網路環境下的科技信息資源做了詳細論述,特別著重介紹科技信息資料庫和網路信息方面的內容,又對網路資料庫檢索的各種技術和在網際網路上搜索、瀏覽信息的方法、工具作了介紹,同時還全面系統地說明了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網上專利、報告、會議文獻信息的內容、類型和特點以及檢索方法。特別介紹Web of Science, IEEE/IEE,INSPEC,EI ,CA 等網路學術資料庫。
註:此課程亦面向本科生。唯細節處略有不同。
2. 高校文獻信息檢索的必要性與有效方法論文
高校文獻信息檢索的必要性與有效方法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論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校文獻信息檢索的必要性與有效方法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隨著互聯網信息、知識的不斷更新,文獻信息檢索能力已經成為高校師生信息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大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科研的重要手段,成為繼續學習的重要工具。通過探討文獻信息檢索的科學定義及高校信息檢索的必要性,進而從文獻信息檢索流程角度提出高校文獻信息檢索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 文獻;信息檢索;策略;
文獻信息是巨大的社會財富,它伴隨著社會的廣泛進步而迅速更新和積累,在帶給我們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也必然給閱讀、查找和充分利用信息帶來一定困難。為解決龐大的科學文獻和個人特定需求之間的矛盾,便產生了文獻信息檢索,文獻信息的檢索和利用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高校信息檢索能力已經成為高校師生信息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大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科研的重要手段。
一、文獻信息檢索定義
「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信息檢索是指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存儲起來,並根據信息用戶的需要找出有關信息的過程和技術。也就是說,信息檢索包括兩個環節和內容:「存」和「取」。狹義的信息檢索則專指信息檢索過程中的第二個環節,即從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息檢索、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等術語。
信息檢索按照檢索對象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文獻檢索、數據檢索、事實檢索。本文側重於文獻檢索,即通過檢索文獻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知識、情報[1]。
二、高校文獻信息檢索的必要性
(一)信息的多元化需要師生具備一定的信息評價和篩選能力
在當今互聯網、信息化社會,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利用信息資源進行生產、生活和創新創造。但面對浩瀚的信息海洋,信息流和信息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人們進行檢索和利用的困難也就越來越大。隨著4G網路的覆蓋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輕而易舉就能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各類門戶網站、微博、微信、QQ等推送信息的常態化,一方面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對於浩瀚無垠的信息的過濾、評價、篩選和運用帶來極大的挑戰[2]。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洪流中,哪些是對我們有益的,哪些會給我們帶來負面的影響,都要求我們具備一定的信息鑒別和評價的能力,需要我們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文獻信息檢索能力成為高校師生應掌握的基本學習技能之一,是繼續學習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學習、科研和生活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二)學校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早在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對「文盲」下了新的定義: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文盲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獲取知識的人。我國國家教委要求,全國各大院校要全面普及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這對大學生普及文獻檢索知識、提高信息素養、增強信息檢索的興趣、提高信息檢索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3]。然而現狀卻是,全國各大高校開設的信息檢索課程大部分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學生自願選擇,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修夠學分,以這樣的方式開展信息教育並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這種重專業、輕信息素養的教育還普遍客觀存在。
(三)信息檢索助力高校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重要職能之一,大學對整個社會的科技進步與發展起著重要引領與推動作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個學科的交叉和滲透一方面促使了新的學科不斷涌現,源源不斷地出現大量新的知識;另一方面,知識的老化和被淘汰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作為高校科研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即敏銳的信息意識、發現高質量信息的能力、信息的選擇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如何正確地引用文獻、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能力。作為科學研究者,必須時時了解學科最前沿的動態,掌握最新的知識,這樣才能研究出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而文獻信息檢索能力就是科學研究人員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為了減少課題的重復研究,提高研究的成功率,科研人員在研究一項課題之前,必須要進行的相關的資料收集和文獻檢索。在確定選題之後同樣要科學合理運用文獻信息檢索方法開展文獻信息甄別篩選和運用,進行進一步研究,保障研究成果的承續性,進而推動科學研究向縱深發展。
三、高校文獻信息檢索的策略
(一)分析檢索問題
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問題,對問題的分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分析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提問者是誰。同樣一個問題,教師跟學生對內容的層次要求就不同;一個專業性的問題,高校專業教師和學生對問題的要求也會不同。其次,問題的性質。不同的問題對應不同的要求,如果我們對一個概念需要界定,或者需要查找與自己所撰寫文章密切相關的文獻,這時對概念的界定和對文獻的檢索就需要「准」。如果我們要做一個論文的選題的確定或者做一個項目的申報、企業新產品的開發,在做這些工作之前,我們需要對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一個全面的普查,這類型的問題的要求就是「全」。再如,我們要了解某個領域的趨勢前沿和最新進展,對這類問題的要求就是查找的資料必須要有新穎性,即「新」。再有,對一些技術性強的問題,如專利的申報、企業新產品的開發、某一項技術的引進等,對這類問題的檢索要求是「細」。再次,學科和主題。如果只是單一的某一個學科或主題,那麼只需要找到收錄這個學科資源的資料庫進行檢索就可以。但是有很多跨學科領域研究的問題如果只是在一個資料庫查找,就會造成資源的不全面。第四,資源類型。我們熟知的資源類型有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圖書、專利、標准等等,不同的資源類型收錄的特點也不同,如內容的深度、系統性、時效性都不同,研究課題不同,對資源類型的要求也不同。第五,資源的范圍。查找資料的時候往往對范圍進行限定,范圍包括時間范圍、地域范圍、語種范圍等。
(二)選擇合適的檢索工具
分析檢索問題之後,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檢索工具。常用的檢索工具有搜索引擎和商業資料庫。搜索引擎它具有檢索過程不收費、面向所有的終端用戶、對用戶檢索水平要求較低等特點,常用的搜索引擎有谷歌、網路、搜狗、必應等。商業性資料庫的特點有:第一,檢索需要收費或者授權,高等學校一般都與相關商業資料庫合作,校園網環境下一些商業資料庫是可以免費使用的。第二,它們的功能和收錄資源的范圍有明確的定位,如只能檢索專利信息的德溫特專利創新索引、只能檢索學位論文的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資料庫、只能檢索會議論文的CPCI、只收錄世界上頂尖期刊論文的Web Of Sicence的三大引文索引資料庫等。第三,這些資料庫都有自己的一套檢索技術,因此對用戶的檢索水平要求較高。除了上述的專業性資料庫之外,還有一些因經常使用被我們熟知的綜合性資料庫,如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
除了搜索引擎和商業資料庫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可以免費獲取資源的途徑,如主題指南(導航)、數字圖書館、政府的網站(資料庫)、電子預印本、博客、微博、機構知識庫等途徑。因此,我們只有熟知各個不同的檢索工具以及它們的特色才能檢索到不同的文獻類型。 高校師生要立足本職工作和學習需要選取適合的文獻信息檢索工具,助力科學研究、日常教學和學習生活。
(三)抽取恰當的關鍵詞
選取科學適當的檢索工具後,下一步工作就是確定檢索關鍵詞。
首先,要確定研究問題有哪些核心關鍵詞(Core Keywords),抽取核心關鍵詞可以依據漢語主題詞表,如查詢表述具體事物名稱的名詞術語、事物的狀態或現象的名詞術語、科學分類的名詞術語、研究方法、技術方法的名詞術語、工藝方法、加工技術的名詞術語、化學元素、化合物、金屬材料與合金的名詞術語、國家名稱、地名、組織機構名稱以及文獻類型、文獻載體的名詞術語等。其次,為了保證查全率和查准率,應當注意這些核心關鍵詞有無其他的表述方式,如同義詞、近義詞、與之相關的詞、有無縮寫形式或者全稱形式、有無相關的組織機構、英文的單數復數形式等,如果有,分別檢索。第三,避免用太泛的關鍵詞,應選用專指性很強的關鍵詞。例如,我們要檢索計算機軟體有關的視頻資料,如果我們只輸入「計算機操作視頻」這樣類似的檢索式,當然也可以找到一些檢索結果,但缺乏針對性。我們不妨直接明確輸出我們要學習的.軟體的名稱,如「Powerpoint 視頻」,這樣檢索出的結果的相關性就要高很多。第四,學會利用專業術語。不同的學科,他們的專業術語表述不同,如信息檢索、克隆人、電子圖書等都屬於專業術語,對這些專業術語進行檢索的時候,盡可能加上雙引號進行精確檢索,可以提高檢索結果的相關度和准確度。
(四)構造檢索式
確定幾組關鍵詞後,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構造檢索式。即要用一定的運算符號將這些關鍵詞連接起來,形成具有一定意義的表達式,也叫檢索提問表達式。構造檢索式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這就需要依託信息檢索課和上機課來實現,重點指導學生如何正確構造檢索式。構造檢索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要明確檢索詞之間的邏輯關系,用布爾邏輯運算符AND、OR、NOT將它們連接起來;然後需要考慮檢索詞之間的位置是否需要進行限定,如果需要則根據不同的檢索工具使用一定的檢索手段對檢索詞的位置進行限定;對於一些專有名詞,是否需要作精確檢索,如果需要則給檢索詞加上雙引號;為了使檢索結果更加精準,我們還需要把檢索限制在某一個范圍當中,比如限制在某個欄位,語種、出版年、摘要、題名等不同的欄位作一個限定,還有其他的各種限定,如文獻類型、機構的域名的類型等等。當然,不同的檢索工具可能有自己特有的語法用法,我們應當學會靈活應用和變通不同的檢索方法和技巧。
(五)篩選檢索結果
通過選取關鍵詞、構造檢索式進行檢索後,會得到眾多檢索結果,但在眾多的檢索結果當中,並不是每一條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所以我們要對檢索結果作一些篩選。首先,依據結果的相關度,我們得到的檢索結果是否與我們要檢索內容的主題相關,是否與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內容的層次、深淺度相匹配;其次,要看作者,即要看作者的權威性和影響力,這直接影響到我們檢索到的文獻信息的質量,對於一些沒有顯示作者的網站來說就缺乏一定的嚴謹性;再次,要看檢索結果的時效性,往往最新的觀點、新的理論、新的解決方案都來源於最新發表的文獻信息。另外,要合理判斷檢索信息的公正性、准確性,避免使用錯誤的、缺乏科學論證的文獻資料,等等。
(六)調整檢索策略
經過前面的檢索步驟得出的檢索結果當中,如果還是沒有理想的檢索結果,就需要調整檢索策略。首先,當檢索結果太少的時候,則需要擴大檢索范圍。比如看檢索詞是否有近義詞、同義詞、上位詞,將這些檢索詞用布爾邏輯語OR來連接,可以很好的擴大檢索范圍。再如,利用寬容的檢索方法檢索,像英文單詞中經常會有一部分相同的部分,那些可變換的部分就可以用截詞檢索代替。還有英文名詞的單復數形式,如果我們要找「女性」的相關資料,只輸入「woman」檢索就會漏檢很多,還應該對它的復數形式「women」也進行檢索。還比如英文的縮寫形式,比如我們要找「慕課」相關的文獻,如果我們只是輸入「慕課」就可能會漏掉相關重要信息,我們還應該用它的縮寫形式去檢索,輸入「MOOC」或者它的英文全稱「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這樣分別去檢索才不會遺漏掉重要文獻資料。如果是因為我們的限制太多導致檢索結果太少,那麼可以考慮去掉一兩個限制。因為每一個檢索工具收錄的范圍和內容有一定的側重點和有限性,所以我們也可以考慮更換不同的檢索工具進行檢索。其次,當檢索結果太多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縮小檢索范圍。例如用布爾邏輯運算符AND和NOT連接檢索詞,用AND多加幾個檢索詞進行限定,或者用NOT排除一些限定;使用檢索詞的下位詞進行檢索;對一些專有名稱,專業術語加上引號進行精確檢索也可以縮小檢索范圍,從而實現更精確地檢索;對檢索詞加上一定的限制,如對它的時間、機構、網站、文獻格式等進行一個限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檢索工具本身所具備的二次檢索功能來篩選檢索結果,從而縮小檢索結果。
(七)求助專業人士
如果通過上述途徑仍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文獻信息資料,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掌握現代技術的、具有豐富科學研究經驗的專業人士來獲取我們想要的文獻信息。例如,有很多圖書館的網站主頁上都會有在線咨詢的功能,我們可以通過在線咨詢的服務功能從圖書館員那裡獲取文獻信息資料。很多圖書館都開通了館際互借的功能,通過館際互借,我們可以共享很多成員館的文獻信息資源,而這些龐大且寶貴的文獻信息資源經常會被老師們和學生們忽略掉。再如,我們還可以求助一些在線的問題回答類的網站,像網路知道、知乎等,還有國外比較權威的網站像AIIExperts等,通過詢問這些網站上的一些權威專家,也可以為我們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寶貴的意見。
總之,互聯網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空間,如果善於應用,我們不僅可以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智慧來為他人服務,我們也可以共享他人的智慧來為我們自己的研究和學習服務。
四、結語
信息檢索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習和科學研究能力。正如美國文獻家赫伯特所言:「知識的一半,是知道到哪裡去尋找它。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閱讀的人,而是缺乏檢索能力的人。」互聯網時代文獻信息檢索能力比文獻信息本身更重要。來自美國的非盈利性機構「今日信息科學網站」的一份報告「Information Literacy A Skill for Life」也在呼籲互聯網時代新的技能,即媒體與信息素養。由此看來,信息素養的培養不光適用於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同時也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意義。文獻信息知識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迅速更新和積累,高校應強化對信息檢索的指導,提高信息檢索能力,助力高校教學和科學研究。
五、參考文獻
[1]陳振標.文獻信息檢索、分析與應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19.
[2]陸和建,姜豐偉.新信息環境下高校信息檢索課教學方式的優化策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2):96—99,112.
[3]萬愛群,楊紅.淺談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必要性[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7(6):105—118.
;3. 計算機網路工程與計算機信息工程管理那個更好些
個人認為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一、培養目標
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需要和信息化建設需要,培養具備現代經濟學、管理科學理論基礎和較高的外語、教學水平,掌握信息系統的硬體、軟體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能夠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中從事各種信息資源管理,各種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業人才。
二、基礎培養規格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改革開放,逐步樹立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軍訓,有較強的民族責任感和上進心,願為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服務。
3.熱愛科學事業,勇於創新、勇於開拓、善於進取。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素養,遵紀守法。
(二)業務方面
1.具備信息管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現代經濟和計算機科學的理論基礎,具備本學科所需的組織管理、財務管理、資源管理、運籌學等基礎及專業基礎知識,系統掌握開發信息系統的基本思想方法、技巧和信息系統的模式。
2.掌握信息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的專門知識和應用性知識,了解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和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得到必要的設計性實踐鍛煉,具備從事企業和組織機構的各種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的初步能力。
3.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熟悉文獻查閱和其它獲取信息資源的方法。
(三)體育方面
1.了解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健康的身體,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准。
2.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
三、實踐環節
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本專業學生在校四年,共安排3次(不包括畢業論文設計)整段時間的集中實習,總計安排實踐教學時間10周。具體安排如下。
1.課程設計(2周)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資料庫原理、計算機高級語言後結合課程的學習,應用所學語言進行簡單系統的開發,學生通過資料的收集、系統的開發等過程了解信息系統開發的原理、過程,為今後的課程學習與教學實習打下良好基礎。
2.教學實習(3周)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針對具體課題的設計任務,用計算機程序語言實現設計要求。在教學實習中,學生通過動腦、動手親身實踐,掌握程度設計和程度調試的方法、技術,熟悉常用的編程工具。
3.畢業(生產)實習(6周)
畢業實習是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獨立開發信息系統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環節。畢業實習過程中,學生運用己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實習單位信息系統存在的實際問題,確定信息需求,按照信息系統的開發規律,從初步調查入手進行可行性研究,然後,進入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等各階段,並完成相應的系統分析報告和系統設計報告,最後從管理方法、組織行為和信息技術三方面,對所開發的系統進行分析探討,撰寫出有一定創新意義、層次清晰、重點突出的論文,並進行答辯。
計算機網路工程: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課時數 理論教學周課時
總課時 課內實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6周 19周 18周 19周 19周 7周
公
共
必
修
課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3 32 2
010102 毛澤東思想概論 4 38 2
010110 法律與道德 7 74 2 2
010104 鄧小平理論 4 38 2
010601 體育 14 144 2 2 2 2
010402 英語* 21 212 4 4 4
010202 高等數學* 17 172 6 4
040102 計算機應用基礎(普高)* 6 64 30 4
010505 大學物理(對口高職)*
010302 語文 8 76 4
專
業
必
修
課 030112 計算機電路基礎 14 140 30 4 4
040204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術 6 64 30 4
040201 C語言程序設計 8 76 36 4
040202 數據結構 7 72 30 4
040205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7 72 30 4
040291 圖像處理與動畫設計 11 108 44 6
040301 SQL Server管理與開發 11 114 46 6
040243 Java語言程序設計 8 76 32 4
040253 Internet技術 8 76 40 4
040279 綜合布線與網路互連設備 8 76 30 4
040302 網站開發語言(PHP) 8 76 36 4
040303 Delphi應用程序開發 8 76 36 4
040278 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 11 114 52 6
040228 專業外語 8 76 4
040281 Linux操作系統 4 42 18 6
040304 JavaScript腳本語言 4 42 20 6
公共選修課 9 90 2 2 2
專業選修課 16 162 70 2 2 4 6
合計 240
2402
610 26 26 26 26 24 18
註:帶「*」課程為分層教學課程。
(四)實踐教學進程表
技能類別 技能編號 技能名稱 學
分 實踐教學周數 備注
第一
學期 第二
學期 第三
學期 第四
學期 第五
學期 第六
學期
基本技能 040001 電工實習 3 1
040007 電子實習 3 1
專業技能 040011 網路互連設備安裝與調試實訓 3 1 學期初
040012 網路操作系統安裝與調試實訓 3 1 學期初
040013 網站與資料庫開發實訓 3 1 學期初
040009 畢業設計 24 8
總計 39 1 1 1 10
(五)公共選修課(見附表)
(六)專業選修課教學進程表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課時數 理論教學周課時 備注
總
課時 實驗
課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5周 15周 15周 15周 15周 7周
040103 Access 2000資料庫開發 3 30 16 2
040267 Photoshop平面設計 3 30 14 2
040237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3 30 13 2
060101 電子商務 3 30 10 2
040239 計算機實用工具軟體 3 30 15 2
040275 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 3 30 14 2
040207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 3 30 8 2
040234 網路信息安全技術 3 30 10 2
040283 無線通信概論 3 30 4 2
030225 科技文獻檢索 3 30 12 2
040305 Power Builder應用開發 6 60 30 4
040306 ASP和網站資料庫程序設計 4 42 20 6
040307 Exchange Server管理與開發 4 42 20 6
040308 路由器/交換機的高級配置 4 42 20 6
個人認為計算機網路工程好一些,畢竟技術類嘛!
計算機信息工程管理太空了。
4. 科技文獻檢索作業
這個作業就是訓練你的文獻檢索的能力。
1、選擇一個你了解的主題,比如「廣域網加速」。
2、這是考察你對你的領域資料庫的了解。常見的有中國知網,Elsevier,Springer,IEEE,ACM等,隨便去一個高校的圖書館都能找到。
3、對資料庫的了解,到高校圖書館網頁中有對每個資料庫的介紹的。
5. 如何更好的查找和管理科技文獻
如何做好科技圖書資料室知識管理工作的探究
佳木斯大學圖書館
摘要:圖書資料室作為一個弘揚先進文化的前言陣地,有著鮮明的專業特徵,不僅在教學還是科研中,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圖書資料室的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下面就對科技圖書資料室的知識管理工作進行探討,希望可供相關從業者參考。
1前言
院系資料室是學校圖書館的延伸,更是開展院系工作不可或缺的輔助機構,其肩負著教學與科研地雙重任務。在資料室的工作中,圖書資料管理員起著橋梁與紐帶的作用。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資料室的建設需要知識、能力、素質並重地復合型人才。資料員地知識更新及素質提高更為重要。
2圖書資料室的管理現狀
2.1滯後的服務手段
目前圖書資料人員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應付借借還還打掃衛生上,管理不規范,一些人借書太多長期不歸還,使圖書資料難以深層次管理與開發,客觀上制約了圖書資料室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並且他們只能從事簡單的編目、借閱、流通登記和圖書資料整理等一般性的服務工作,而對充分開展利用文獻資料,編寫教學科研需要的二、三級文獻、專題資料和咨詢服務、跟蹤服務等高層次服務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體現不出圖書資料室的學術性質,也使文獻資料的功能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2.2嚴重短缺的經費
資金短缺影響相關設備購置,制約著圖書資料室實現自動化管理的進程,影響著圖書信息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經費是保證圖書資料室各項工作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之一。長期以來,由於認識上的偏差,特別是近年來圖書資料大幅度漲價,學校所撥經費更顯短缺,嚴重影響圖書資料的數量和質量,圖書資料入藏量的逐年遞減和圖書資料陳舊率與日俱增,滿足讀者的需要越來越困難。
2.3萎縮的整理功能
由於長期以來對圖書資料人員隊伍建設不夠重視,缺乏必要的素質和技能培訓,以至於圖書資料室僅具有流通、閱覽功能,處於「借借還還」的被動服務狀態,業務的單一使圖書資料室的職能萎縮,整體功能也在不斷下降。
3科技圖書資料管理中的知識管理措施
3.1建立數字信息資料庫,實現知識資源的共享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知識和信息也逐漸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傳遞與共享。新形勢下,知識管理在科技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也可以通過建立數字信息資料庫的方式,實現知識資源的共享。科技圖書館可以建立多個領域的知識資源信息資料庫,與各大圖書館進行協調,實現資源上的合作與共享,從而擴大科技圖書館的信息資源,豐富科技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來源渠道,實現知識資源的傳播。另外,科技圖書館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管理體系,注重收集其他科技圖書館的優秀管理經驗,並加強對科技圖書館優秀管理經驗的學習,將這些優秀的管理經驗融入到知識管理體系當中,實現優秀管理經驗的共享。
3.2創新圖書館管理理念,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新形勢下知識管理在科技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首先要創新管理理念,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加強對科技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重視程度,將先進的知識管理理念和知識管理方式融入到科技圖書館管理的各項環節當中,使科技圖書館管理能夠更加科學,提升圖書館管理的實效性。例如在為科技圖書館員工分配工作任務時,要首先為科技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圖書館的總體工作目標以及當前的任務實施情況,使每一位員工能夠清楚當前自己所完成的任務情況以及他人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增加員工之間的配合,減小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並且可以藉助適當引入激勵機制,增強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科技圖書館的整體工作效率。
3.3管理員自身素質是圖書室工作正常開展的保障
3.3.1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
圖書資料員應具備高尚的思想素質、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資料管理人員做好資料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它影響著文獻信息的開發和利用。影響著為讀者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3.3.2很強的業務能力
第一,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目前。計算機通訊技術廣泛應用。數字圖書館藉助『互聯網』。利用信息處理技術與計算機終端設備,向讀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這就要求資料管理人員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信息檢索存儲等技術。現在的院系資料管理人員除面對各種載體的文獻外,還要面對大量的網路信息資源,這就需要他們熟練運用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對網上科研信息進行查詢、核實、存儲並整理。所以資料員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會影響其服務水平。
第二,較高的外語應用能力。資料員具有較高的外語應用能力。有利於提高科技文獻情報的服務水平。如果資料管理人員能熟練運用外語。即能及時、准確地獲取國外科研信息的最新資訊。並對各種價值的科研信息進行系統收錄整理,就能為教學科研人員有效節省查找國外科技信息的時間,使教學科研人員、學生盡早獲得有價值的教學科技信息。為院系的教學科研提供打破無國界的文獻資料服務。
3.4加強與讀者間的交流,及時反饋讀者的需求
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加強與讀者間的交流,可以通過問卷調查、隨機訪問以及開設意見箱等方式,為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使讀者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及時反饋給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並對當前圖書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之處進行改善和調整,藉助信息的力量,實現圖書館的全面、綜合管理,更好的展現圖書館的功能和服務價值,實現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
4結語
總而言之,圖書資料室的管理工作必須要與社會協調共進,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應認真做好服務的工作,真正將圖書室地科學管理方法做好,進而滿足借閱者的需求,提高圖書管理工作的,使得圖書發揮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賈淑萍.加強科研單點陣圖書資料室管理工作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1).
[2]顏英.加強高校系級圖書資料室管理建設的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10,9(32).
[3]王玲玲.Web2.0環境下基於組織文化的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以南京高校圖書館為例[J].南京農業大學,2011,21(11):124-1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校科技文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發展研究
時間:2016-9-29 12:05:00
[摘 要] 高校院系資料室是圖書情報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發展與完善直接關系著教學、科研信息的來源甚至教學、科研的水平與質量。高校資料室建設中管理鬆懈脫節、經費缺乏,與圖書館以及各系部資料室之間缺少協調、交流,運作模式傳統封閉等問題普遍存在,應加強完善管理格局,提高資金支持制度,加強信息交流,使院系資料室成為具有針對性的專業科技文獻信息中心。
[關鍵詞] 高校資料室;問題;對策;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58.6;G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01-83-3
Stud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Zhang Xiaodan
(School of Software,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School/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lleg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work,its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ource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 research information,even associated with their level and qua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reference room generally has the problems of sloppy and disjointed management,lacking of funds,lacking of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library and various 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s,traditional and closed operation mode,etc. We should strengthen and prefect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improve th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making the school/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 become targeted and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center.
Keywords:college reference roo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在現代高校科技文獻信息系統中,由院系資料室和圖書館共同承擔著專業科技文獻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在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中起著輔助作用[1]。但是,目前高校資料室普遍出現了管理運作模式封閉、可用資金不足、文獻資料陳舊、設施設備落後、圖書館與資料室及資料室之間缺乏聯系等問題,導致資料室雖然科技文獻儲存豐富、專業性強,卻不能及時、有效地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分析資料室傳統體制的問題,提出新的管理格局,以促進其健康發展。
1 科技文獻管理存在的普遍問題
1.1 管理體制不夠到位,存在嚴重缺陷
目前高校資料室和圖書館實行同樣的領導體制:行政上屬系部領導,業務上歸圖書館管理。這種行政、業務分開的隸屬關系使資料室與圖書館之間以及各資料室之間幾乎處於自我封閉、相互割裂的狀態,圖書館除每年為系部征訂一次期刊、定時購買圖書外,相互之間很少溝通,工作上各行其是;圖書館對資料室管理人員業務上的指導、進修、職稱評定等都不夠重視,以致各系資料室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高、職稱普遍較低;文獻資源與圖書館重復率高、利用率低。
1.2 科技文獻及其配備設施陳舊老化
資料室服務的對象是針對各院系教師及學生,其主要作用是為相關教育教學及研究活動提供專業輔助,這就要求資料室必須具備專業性、精確性以及科技文獻材料的廣泛性等特點。尤其是面對當前社會迅速的發展速度,以及全球化、一體化的國際形勢下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不斷充實科技文獻儲備是十分必要的。現階段高校資料室大多面積狹小,空間不足,紙質文獻流傳過程中又存在嚴格的要求,這樣就導致文獻查找的精確性降低。再加上資金短缺,不能盡快補充最新科技文獻及時更新和增加配套設施,導致無法用現代化設備來管理科技文獻,勢必影響本專業的教學和科研。
2.3 科技文獻管理各部門無法做到資源共享
在信息時代,電子計算機在圖書館得到了廣泛應用,電子資源逐漸成為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間的融合與交叉也日益明顯,交叉學科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在鑽研本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其他專業和學科方面的知識。然而,現階段很多資料室並沒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信息,達到資源共享。過去那種落後的技術手段既不利於信息資源充分利用,還嚴重製約了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更不利於資料室為教學與科研服務水平的提高[2]。
2.4 收藏的信息資源專業性不強
分析當下高校資料室的現狀就會發現,有些高校忽略了資料室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撥給院系資料室的經費不足,無法滿足院系的教學科研的需要。大多數的高校資料室經常只注重獲取外來的相關信息,忽略了那些在圖書館難以獲取的卻與本學科專業緊密相關的內部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這樣一來,資料室的館藏文獻過於雜亂,失去了專業針對性。由於經費緊張、收集經驗不足等原因,導致資料室所收藏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數量不足、缺乏專業性,根本無法滿足該院系教學科研的需求。 3 高校科技文獻管理的創新思考
3.1 完善管理體制,成立專有的科技文獻管理部門
針對上述傳統資料室管理體制缺陷的問題,首要任務是完善和加強管理體制,明確資料室與圖書館和各系部之間的關系,構建行之有效地行政、業務協調機制,成立專門的高校資料管理部門,負責書刊的征訂、采購、編目、閱覽、流通,資金的審批、落實,以及資料室工作人員的管理、編制、職稱、進修、業務培訓等問題,形成「統籌全局,著眼局部,通用書籍集中管理,專業文獻分散各院系」的管理原則,使高校科技文獻資源的管理逐漸趨於一體化、統一化、綜合化,也為文獻信息資源的高速、有效運行提供保障。這樣才有利於圖書館和各系部資料室形成有機系統,密切相互之間的聯系,增強溝通交流,更好地為全校師生服務。
3.2 搜集專業最新學術成果,提供寬闊的科研平台
高校資料室的主要職責就是提供本院系專業的學術資料,這就需要從服務對象入手,了解師生需要,最大限度滿足師生需求。現階段,資料室在科技文獻的管理、借閱,以及資料的保存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績,但是,創新方面做得不足,尤其是對最新科技文獻的收集與掌握力度有待加強。應隨時把握學術界最新動態,通過網路、媒體等多方渠道獲取最新信息,注意收集具有較高價值的電子資源,如學術報告、優秀教師課件、相關課題的研究資料等,建立網站,方便師生使用,提供寬闊的科研平台。
3.3 對文獻管理員進行系統的圖書專業知識培訓
目前,專屬高校資料室管理的各項制度規章中並沒有針對資料室管理人員做出細致的規定,所以各高校資料管理員的學歷、專業都沒有明確的規定,有的學校往往將學歷學識不過關人安排在學院資料室,還有的高校為減少編制,科技文獻管理員由行政秘書或教學秘書兼任,所以,就只是做一些報刊訂閱和分發的工作,對於書籍的加工、整理工作不知從何處下手。因此,提高科技文獻管理員的業務水平就顯得至關重要,各院系應當更加重視管理員的工作,聘任的管理員的所學專業應與各院系專業相近或相關,對本院系的課程體系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再對其進行圖書管理系統的培訓,將本專業與圖書管理進行相應的結合,才能將本院系的文獻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充分發揮管理員的作用。
3.4 加強科技文獻信息收集的專業性與針對性
資料室與圖書館最顯著的區別就在於,資料室的信息資源收藏的專業性和信息服務的針對性更強。為了更好地體現出資料室的信息收集的專業性與針對性,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3.4.1 使專業特色突出。文獻資源是物質基礎它可以滿足科研人員及教師的需求,並且需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和質量。其中重要的是文獻資源的質量,要建立特色館藏。文獻資源的質量要依據本院各專業的不同特點、實際水平、遠景規劃及科研人員、教師的需求收集文獻情報信息,應著重獲取本院專業范圍的核心文獻資料,依據實情獲取邊緣學科的相關文獻資料。依據課題組及教研室提出的期刊、圖書目錄信息集中統一采購相關專業所需期刊和圖書,應著重體現本專業的特點,保持核心期刊的有效性及連續性。
3.4.2 在收集文獻資料時,不但要重視公開文獻資料的獲取,也需要重視質量高的內部文獻資料的獲取。首先可通過教師人員開會、訪問等方式,收集專業性強、學術價值高、發布及時的專題性研究報告、會議論文、學報、論文集和內部資料等非正式出版物。其次,要收集整理本院科研和教學成果,重點收藏由本院承擔的國家政府地方政府和部門的科研項目而出版發行的學術專著、刊登發表的學術論文等資料,使專業資料室的信息資源具備專業特色。
3.4.3 重點采購本專業教學軟體和教學圖書資料。當前學院的許多課程採用多媒體教學,因此需要大量的教學軟體和教學圖書資料,資料室需要提供本院多媒體教學所需的教學軟體和教學圖書資料,依據各學科、各專業的教學內容和科研需要進行購買。
3.5 加快科技文獻管理信息化進程,實現資源共享
伴隨著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載體逐漸從紙質形式轉變為光碟、磁碟等電子媒介形式。高校資料室必須實現計算機的自動化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加快文獻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用現代化管理方法來取代傳統的管理模式,向著網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使文獻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和時效性提高[3]。
在實現資料室工作自動化方面,應發揮學校圖書館對院系資料室的業務師范及指導作用,院系資料室的所有圖書均應在學校圖書館採用統一的標准進行統一分類、編目、建庫,嚴格執行文獻著錄標准化原則,定製統一的分類編目規則。同時,學校圖書館應積極推進在院系資料室採用統一的圖書館計算機管理系統軟體。依託校園網路,形成連接圖書館和各專業資料室的文獻信息網路,並使其成為信息服務和文獻數據加工的公共平台。新時期提倡資料室應具備標准統一的網路系統環境,提高校圖書館與院系資料室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的資料庫建設水平,迅速完成全校聯合目錄資料庫的建設。以學校校園網路為基礎,建立以學校圖書館為中心的全校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系統,通過建立統一標准化的分類編目規則,建立公共查詢平台和標准化的電子書目資料庫等方式,從而實現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料和院系資料室專業文獻資料的資源共享。
3.6 加強高校圖書館與院系文獻資料室的相互協調,建立資源采購機制
圖書館資源建設方面的職責是「建設包括館藏實體資源和網路虛擬資源在內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對資源進行科學加工、整序和管理維護」,根據這一原則,院系資料室和學校圖書館在行政隸屬上由學校統一管理,由於在財產權方面,高校是唯一法人,因此,在學校內部組建資源采購組織,統一協調學校圖書館與院系的圖書采購工作,有效使用購書經費,建立完善管理機制。
對於專業性強的學科,宜採用由學科帶頭人圈定圖書目錄與組織專業人員到出版社現場采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交叉學科,應由相關教師提供圖書目錄統一采購,特別是社科類圖書,文史哲專業均有相通之處,部分圖書可能對幾個學科都有所幫助,對於這類圖書在協調采購的同時,必須配備圖書內容的電子版,在紙本書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校園網同時滿足多位讀者的需要。 3.7 合作基建,提高科技文獻利用率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稿)第八條規定「高等學校的院系(所)資料室是全校文獻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在業務工作和資源配置上,接受學校圖書館的指導與協調,應面向全校開放,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實現資源共享」。院系的資料室的科技文獻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多年的積累使得專業文獻形成了一定的系統完整性,但是數量有限的復本制約了讀者的使用效率,所以加強文獻數字化建設,能有效地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完成資源的合理配置,能大幅度提高文獻的使用效率,與學院圖書館資源實現共建共管,建立管理鏈接真正實現全校文獻信息資源共享。
3.8 院系科技文獻資料室向分館轉型,豐富完善各學科資源
傳統的高校資料室往往是集中設置在某一地點供學校師生使用,然而,新時期的資料室可以分別設在各學院、系,院系師生就近就能獲取專業文獻信息資料,如此一來,在高校規模普遍增大的情況下,資料室給教師學生帶來的便利愈顯突出。
根據院系專業分開設立的資料室鞏固館藏資源建設的學科特色,館藏資源的收集採取針對相關學科,秉承藏為所用的基本原則,以滿足科研和教學為目的。各資料室涉及的學科具體,范圍窄,與學校圖書館相比更能有的放矢、細致深入地滿足教研需求。最後,分館設立的資料室可以成為學科發展的平台與基石,因各院系涉及的學術領域常常由不同專業構成一個相關的學科群,資料室在針對不同學科專業的服務中,應搜集整理各個學科資料,分門別類標准化系統性地構建館藏資源,豐富、完善、系統的學科資源是院系各學科不斷向前發展的原動力和堅實基礎。
4 結語
各高校院系資料室管理創新化是時代大發展的需求,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雖然現代化高校院系資料室管理體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制約著知識效益發揮因素,但是,伴隨著管理理念、管理機制和管理手段上的不斷完善,這些都是可以妥善解決的問題。只要樹立正確的建設理念,不斷探尋新思路、新方法,從制度、資金、文獻、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就一定能使資料室更好地發揮其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功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業科技文獻信息中心。所以,在今後高校院系資料室管理格局的創新中,不但要不斷完善硬體設施,還應實現「人本主義」,盡力發揮人力資源的最大效益,更好地為廣大教師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付光宇.談新時期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的建設[J].創新科技,2013(9).
[2]溫建英.高校院系資料室如何更好地服務於教學科研[J].經營管理者,2014(23).
[3]趙雷.基於院系資料室構建學科服務基地的探討[J].河南科技,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