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場出現陽性病例怎麼處理
一 . 大型商場出現核酸檢測陽性的食品要做無害化處理。
(一)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食品和外包裝用有效氯1000-20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浸泡消毒30分鍾後,裝入雙層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冷藏食品消毒處理前,需消防部門對冷庫、冰箱、冰櫃的電路、電源進行安全檢測,確保不發生火災等安全事故。
由專業運輸車輛運送到指定地點,按照感染性廢物處理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可用壓力蒸汽滅菌或焚燒。
(二)對污染食品的同批次食品,應當在分析明確食品污染來源後,根據污染來源不同進行處理:
1、如為本地污染,其他地區同批次食品無需處理。
2、如為食品源頭污染,則同批次食品均需按照污染食品處理。
3、如無法確定污染來源,應當及時向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報告污染食品批次及相關信息,並通報各地;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綜合研判後採取相應措施。以下處理措施可供參考:
(1)加大其他地區同批次食品的抽檢,按抽檢結果進行處理。
(2)同批次食品均按照污染食品處理。
(3)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同批次食品加熱處理後限定使用,如在嚴格防護和規范操作的前提下做成熟食在規定場所使用等。
二、環境消毒。 食品清理後,應當及時對原存放環境進行消毒。有肉眼可污染物時,應當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無肉眼可見污染物時,可用有效氯1000mg/ 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冰箱、冷庫等低溫設備設施應當斷電恢復至室溫,再用有效氯1000-2000mg/L 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
三、人員防護
工作人員在轉運食品時,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處理過程中應當加強手衛生,可選用速干手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手部有明顯污染物時,應當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然後再進行手消毒,無明顯污染物時,可直接用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四、運輸車輛消毒
清理運轉後,用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貨物等運輸工具進行噴灑消毒,達到消毒作用時間,用清水沖洗干凈。
五、注意事項
轉運過程中,應當避免觸碰其他物品;轉運後,應當及時對周圍環境進行清潔消毒。
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劑,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消毒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達到消毒時間後,應當用清水擦拭或沖洗。
㈡ 集中觀察點發現觀察人員1名為陽性病例,在送走去醫院後,該房間應該如何處理
該房間應該立即殺菌消毒,所有與他有近距離接觸的人一律自我隔離並做核酸檢測。
㈢ 北京園區出現陽性會怎麼
如發現核酸檢測陽性病例,立即啟動疫情應急處置預案,應急人員立即到崗,宣布由常態化疫情防控進入應急狀態。堅決落實屬地管理和「四方責任」,與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公安機關無縫對接、協同作戰,全力以赴做好疫情處置工作。根據上級部署,現將突發陽性病例應急處置流程梳理如下,相關工作預案附後:
一、及時上報信息(綜合及聯防聯控組、後勤保障與消殺組)
園區發現核酸檢測陽性病例,第一時間通知本人及其當時的密切接觸者原地待命,有條件的話(如在宿舍)所有人員立即佩戴口罩、保持距離,同時報校疫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和天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並通知園區疫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成員在20分鍾內於行政樓902會議室,召開校園突發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第一次全體會議,啟動應急預案,布置處置工作。立即向屬地防控部門和疫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報告。
二、啟動聯防聯控機制並做好病例轉運(綜合及聯防聯控組、後勤保障與消殺組、流調轉運組)
主動對接天長市,啟動疫情處置專班,聯系「五大員」(包括教育、公安、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相關專家)進駐,協助落實防控措施。後勤保障與消殺組負責做好「五大員」校內辦公場所及食宿保障。陽性病例第一時間管控,啟用臨時隔離觀察場所(晨園1棟,153間),對陽性病例者進行隔離,並立即聯系市疾控中心進行轉運
與市疾控中心密切合作,根據園區密接人員與中心轉運車輛的情況制定並組織人員轉移。後勤服務部配合提供相應防護裝備,做好前往就醫人員的接送防護工作。
三、啟動應急響應(校園管控督查組、健康監測及人員管理組、綜合及聯防聯控組)
經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確認後實施封閉管理,大門道閘全部關閉,所有人員只進不出,停止一切活動,停止使用中央空調、廂式電梯和公共餐廳。
四、協助流調與風險人員排查(流調轉運組、健康監測及人員管理組、志願服務動員組)
由流調轉運組牽頭,配合市疾控部門等專業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排查病例行動軌跡,開展傳播風險評估,精準劃定風險區域。按要求調查收集相關信息,協助開展風險人群排查。做好密接、密接的密接等人員落實分類臨時隔離管控,必要時由疾控部門轉運至相關醫學隔離觀察點。
每日統計匯總各類人員的健康信息、核酸檢測結果,分析流行態勢,評估防控效果,製作簡報報送校疫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綜合現場流調、風險排查等多源信息,開展校園疫情形勢分析和研判,提出防控建議。
五、校園管控升級(後勤保障與消殺組)
1.校內人員管控。出現病例後,除疫情處置人員外,教職工留在各自辦公室,服務外包單位工作人員(包括基建、後勤、通郵、快遞、商戶等)留在工作崗位,不聚集、不流動;學生原則上應留在各自宿舍。在天長疾控部門指導下,根據病例活動軌跡和接觸人員劃定范圍,家住校外人員使用抗原試劑盒檢測陰性報告後,返回家中自行隔離觀察。管控期間,後勤保障人員原則上在校內集中居住,確須離校的必須點對點流動。具體復課、復產、復工時間,視疫情發展情況再定。
2.校內場所管控。根據流調結果,結合陽性病例活動范圍與頻次,後勤服務部牽頭配合天長疾控部門精準劃分校內封控區和管控區,並做好相關管控工作,即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對校內封控區、管控區域實行封鎖,設置醒目的警戒線。
3.網格化管理。按照園區內樓宇分布,網格化管理專班負責開展樓棟封閉管理、信息傳遞、健康教育、環境衛生、人員排查和生活保障、關愛服務等工作。發生疫情後,專班落實上級各項管控措施,配合專業部門做好人員轉運、流行病學調查、環境采樣及終末消毒等工作。
六、後勤保障與校園消殺(後勤保障與消殺組)
制定應急物資保障方案,校園區域封閉管理期間,做好師生的飲食、生活物資、防疫物資的儲備和基本保障。師生供餐統一採用盒飯配送,要保證食品安全、營養和質量。園區內所有工作人員都要積極參加防疫工作,走在防疫一線,啟用晨園2棟臨時安置後勤保障關鍵崗位人員。
同時在屬地疾控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消殺工作,病例宿舍產生的垃圾和工作人員使用過的防護用品等作為醫療廢物處理。學校消殺人員或物資缺乏的,應聯系有資質的社會專業力量入校協助。
七、落實全員核酸檢測(檢測組、後勤保障與消殺組)
制定核酸檢測工作預案,並將工作人員明確到人(此處人員不與網格化管理專班重疊)。按照方案做好核酸檢測物資准備和采樣人員培訓,密切接觸者採用上門檢測的方式進行,其餘師生由學校統一組織到指定的核酸采樣點進行檢測,對安保、保潔、宿管、食堂等重點人員實行每日一檢。根據疫情形勢,迅速科學設置校內采樣點,按規范做好核酸檢測時的人流管控,防止交叉感染。
八、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及健康宣教(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組、健康監測及人員管理組)
建立24小時服務熱線或網路在線服務,全力加強師生心理輔導和心理危機干預,並對確診病例、隔離人員開展分級分類干預治療,並做好家校溝通。
應及時開展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可採用線上培訓的方式進行,使得園區師生、食堂員工、宿舍管理人員、安保、物業、醫務人員等各類人員學習防控知識,掌握學校疫情防控應急工作流程和各項制度。建立上述人員實時在線管理群,確保指令直達,高效臨機處置突發事件。
九、做好輿情宣傳引導(宣傳教育與輿情管控組、教學運行組)
在屬地統一紮口管理下,經領導小組批准,由宣傳教育與輿情管控組通過官方渠道,及時通報園區內防疫情況,回應社會和師生關切,積極引導正面輿論,切實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
在發現重大輿情後,應及時在防控工作群通報(存疑),第一時間上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協同屬地有關部門,跟進處理。同時運用微信公眾號等多媒體平台,及時宣傳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項、辟謠信息和重大輿情信息等,強化校內輿情監測與引導。
十、保障教學運行(教學運行組、健康監測及人員管理組)
發生校園疫情時,停止線下教學和實習活動,執行在線教學方案,組織開展師生線上教學工作;根據情況延遲考試時間,調整考試形式;安排線上健康教育等。
十一、做好緊急醫療救助(健康監測及人員管理組、後勤保障與消殺組)
校園封閉管理後,及時向天長市醫療衛生部門申請,派駐專職醫療救助團隊到校醫院支援,同時向疾控部門申請1輛標准轉運車留駐學校,用於校外就醫等突發事件的應急使用。
根據各網格化專班反饋的師生醫療救助需要,第一時間安排醫生前往隔離點進行醫療救助服務。如經醫療救助團隊確認需要校外就醫的,及時聯系新區疾控部門,由常駐學校的轉運車負責送至定點醫院就診。
㈣ 新冠陽性患者處理流程護理人員手機怎麼處理
1.
緊急實施區域臨時封控。 立即對核酸檢測陽性患者所在科室或區域進行臨時封控,除緊急診斷、治療外,禁止封控區域內所有人員出入。同時,立即通知醫院其他科室及區域,暫停人員流動和物資流通,待具體封控范圍劃定以後,按指令恢復。
2.
及時進行信息報告。 30分鍾內將簡要情況電話上報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疾控部門,2小時內書面報告。同時按要求將核酸檢測陽性患者信息進行網路直報。
3.
隔離或轉運陽性患者。 迅速將核酸檢測陽性患者轉運至隔離病房,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個人防護,組織負壓救護車將核酸檢測陽性患者閉環轉運至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接受進一步診療。
4.
迅速全面摸排。 (1)摸排活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