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城子·密州出獵》講解
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意思是說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領隨從千騎席捲平展的山岡,為報答全城的百姓都來追隨我,我一定要親自殺一頭老虎,像孫權一樣給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即使頭發微白又有什麼關系呢?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到達雲中,什麼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到邊地雲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其中【江城子】是詞牌名,【老夫】是作者的自稱,【為報】的意思是為了報答,【太守】是古代州府的行政長官;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於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後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之後敘述獵後的開懷暢飲,並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衛國守邊的重任,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全詞「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人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
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詩人、詞人、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等等;
B. 《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1
一、學情分析(教學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九年級上冊語文第25課《詞五首》的其中一首詞。初三的學生對詞的內容理解已培養了初步的能力,但對表現手法這一知識點的賞析較為欠缺,所以本微課設計就是針對學生這一重點、難點進行教學。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欣賞詞的能力:欣賞詞的音樂美、畫面美、情感美。
2、感悟蘇東坡豪放的詞風。
三、教學重點:
理解本詞通過引用典故、直抒胸臆這兩種手法抒情言志。
四、教學難點:
感悟蘇東坡豪放的詞風
五、教學方法:
朗讀——探究——品味——感悟
六、課型:
新授課
七、教學過程:
1、導入:
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2、讀詞以入境
(1)聽視頻范讀。
(2)學生自由讀、齊讀。
明確語氣語調:豪邁奔放,高亢激昂
(3)整體感知本詞上、下片的內容
3、品詞以入味
(1)理解體味本詞通過引用典故、直抒胸臆這兩種手法抒情言志
(2)本詞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別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
4、論詞以識人
總結本詞主旨,理解蘇東坡豪放的詞風。
八、板書設計:
寫作特點(表現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豪放風格
1、親射虎,看孫郎:少年狂氣,意氣奮發。
2、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希望朝廷重用自己,報效國家。
3、西北望,射天狼:殺敵報國的豪情,建功立業的決心。
九、教學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一首用韻律抒寫音樂美感的詞,是一首用典故抒寫深長意蘊的詞,是一首用豪情抒寫雄心壯志的詞。本節微課緊緊圍繞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進行設計,通過朗讀——探究——品味——感悟這些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這一節課的遺憾之處在於應再增設激發學生對詩詞想像力的環節,體味作者如何讓文字變得更生動,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詞風。
《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標題是《江城子密州出獵》。我的說課有七個內容:說教材分析、說教育教學思想、說教學目標、說教學方法、說教學步驟、說板書設計、說教學評價。
一、說教材
《江城子密州出獵》選自人教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知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詞的.開山之作。蘇軾,才華橫溢,平生就有報國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和,自動請求外任,創作這首詞的時候,他年已四十,時值西北邊事緊張,西夏多次進攻邊境。詞人在上闋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氣勢恢弘的出獵圖,下闋刻畫了一位老當益壯、忠心報國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詞縱情豪邁,洋溢著詞人的豪情壯志和愛國情懷。讀來鏗鏘有力,威武豪邁。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抓住「狂」,通過品味、朗讀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三個典故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感情。
二、說教育教學思想
根據新課標標准,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養成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展奠定語文基礎。所以,這節課我遵循的教學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
3、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4、師生互動促進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能力目標:
1、了解著名詞人的生平,詞的風格。
2、了解詞的基本知識,當堂背誦課文。
3、緊扣「狂」品味詞句。
過程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掌握停頓,節奏與語氣。
2、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
3、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品析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2、認識詞人面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觀念。
四、說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這是一首詞運用典故,含蓄蘊藉,含而不露,教學時創設學習氛圍,老師作好朗讀指導,努力以聲表情,以情表意,聲情並茂,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狂」與「豪」。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教師適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品評鑒賞。
五、說教學步驟
導入。課前,以中國古代文學的鼎盛時期導入。用競猜的形式介紹作者。
介紹寫作背景。學生適當補充介紹,檢查預習情況,有利於增加學生文學常識。
朗讀。朗讀是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過程,它能幫助學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讀、個人讀、齊讀,師范讀,教師作好朗讀指導。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培養培養自主學習詞的有效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多次閱讀的基礎上感知文意。小組內交流解決疑難。
師生共同賞析,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在這個環節,讓各小組討論,思考出答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啟發思考。通過探討解決問題組織學生自我學習、自主解決問題,在學生回答結束以後,及時給予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拓展延伸:對比閱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進一入讓學生感知豪放詞與婉約詞的區別。
課堂小結:〈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豪放詞的開山之作,「狂」字貫穿全篇,在詞中既有外在表現也有內在心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雖然遭到貶謫卻依然保持一種達觀態度,有著一腔報國熱情的英雄形象,整首詞縱情豪邁,洋溢著詞人的豪情壯志和愛國情懷。讀來鏗鏘有力,威武豪邁。
課後作業:讓學生在課後完成一個作業:發揮自己的想像,將本詞改寫成一篇記敘文,要求流暢、形象。
教學目標是否得到落實,教學過程能否體現目標,都需要教師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及時地進行課外訓練,可以很好地反饋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和效果。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功能是簡要全面的概括教學內容。
七、教學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目標指引著教師教的活動,也指引著學生學的活動。學生正確掌握了本詞的思想內容,對詞人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能及時了解並熟悉課文,所提出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鞏固原有知識,整個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但具體的課堂教學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景調整。
總結一下,本課的教學有以下特點:
1、全新引入,調動積極性。
2、師生互動有效教與學
3、愉快教學,能力提高。
C. 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及注釋
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及注釋如下: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釋: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
②黃:黃犬。蒼:蒼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
③漢羽林軍戴錦蒙帽,穿貂鼠裘。這里與下句「千騎」均指蘇軾的隨從。
④報:告、語。傾城:指全城觀獵的士兵。
⑤孫權曾親自射虎於凌亭,這里藉以自指。
⑥節:符節。漢時馮唐曾奉文帝之命持節復用魏尚為雲中太守。這里以馮唐自比,有不服老與赴邊的兩屋意思。
⑦會:當。如滿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里以天狼喻西夏。
朗讀節奏劃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譯:
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捲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郎。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雲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朝著西北瞄望,奮勇射殺敵人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