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舌前端凹坑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舌前端凹坑

發布時間: 2022-12-30 19:09:04

1. 舌中有裂縫是什麼原因呢

舌中有裂紋很多人都有,太常見不過了。我們今天就拿最常見的幾種類型來分析,看看屬於什麼類型,是否嚴重,怎麼調理。

一、脾虛濕盛引起的,如下圖。


這張圖的裂紋不明顯,有些跟樹的葉脈一樣的,一條主裂紋,延伸幾條小裂紋。這個可能有的時候出現,過段時間又會消失。或者從小開始就有這個裂紋,沒有其他的不適症狀。沒有任何症狀的話,可以不用管它。

還有部分人的裂紋很深,很多的,喝水或吃東西都覺得痛的,可能脾弱陰傷嚴重導致的,一般發病時間較長,調理脾胃,滋陰生津的同時,平時也服用一些復合維生素片,嚴重的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總之,一般來說有裂紋屬於正常現象,即便是體內有問題導致的裂紋舌,問題也不大。除了裂紋很深會痛的外,裂紋舌本身沒什麼問題,更不是有些人擔心所謂的胃癌發病前兆。身體如果是脾虛、陰虛、濕熱、寒濕等原因引起的,爭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裂紋就會自然消失。至於先天就這是這樣的,那就可以不用管它。

2. 指甲上有凹坑好多啊 怎麼回事很擔心 而且月牙白也減少了許多

這是以前看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六、指甲出現凹痕
此種病甲表現提示身體內鈣質、蛋白質、硫元素的缺乏,這些營養物質可以從蛋類、大蒜中取得,經常食用為好。

1、 指甲變黑、指甲下有碎狀斑點表明患有感染引起的(嚴重心臟感染)心肌炎,其他心臟疾病,出血性疾病。
2、 指甲易碎表示可能缺鐵,甲狀腺問題,腎功能受損,血液循環問題。
3、 指甲脆、軟易磨損,缺乏營養,可能顯示甲狀腺機能亢進。
4、 黑指甲和/或薄、扁平、湯匙狀指甲,均是缺乏維生素B12或貧血的徵兆。(若手接觸清潔劑、過敏物,指甲也可能變黑或變灰)
5、 指甲呈深藍色顯示肺部受阻,例如氣喘或肺氣腫。
6、 指甲尖端內陷表示心、肝或呼吸系統有異常問題。
7、 除局部真菌感染外,綠指甲渴顯示體內細菌感染。
8、 指甲半白,且指尖黑點,可暗示腎臟病。
9、 甲床出現孤立的綠色條紋,特別匙膚色較白擇,是皮膚癌的一個標准。
10、 串珠狀指甲(表面不平)是風濕性關節炎的徵兆。
11、 指甲延伸到指尖並向下彎曲是肺部損傷的徵兆,如肺氣腫、石棉肺。
12、 易斷碎、裂痕、剝落,表示營養不良及缺乏鹽酸及蛋白質。此時礦物質也極度缺乏。
13、 指甲基部隆起,且白色部分很小,意味這有呼吸系統疾病,如肺氣腫或慢性支氣管炎。這種症狀有遺傳的可能。
14、 指甲與甲床分離暗示甲狀腺疾病或局限性感染。

15、 指甲狀似被敲扁的銅管樂器,表示有部分或全部毛發脫落的傾向。

16、 紅棕色的痘痕及指尖磨破、分叉,意味著牛皮癬;需要補充VC,葉酸,蛋白質。

17、 甲床周圍皮膚變紅意味著必需脂肪酸消化不良或結締組織疾病,如狼瘡。

18、 指甲上出現直立或水平狀突脊。直立突脊意味著健康狀況差、營養吸收不良、和/或鐵缺乏、腎臟疾病。水平脊由於過重的精神壓力或體力壓力造成。指甲突脊交錯,表示有形成關節炎的傾向。
19、 厚甲暗示著循環系統功能低下,血液循環不暢,甲狀腺疾病。
20、 指甲變薄可能似扁平苔蘚徵兆。
21、 兩條固定不變的白色條紋意味著低蛋白血症。
22、 指甲如果出現了白點、或者絮狀的白斑,可能是蛔蟲症或缺鋅、或胃腸道有病、或貧血,營養不良等。

如果是蛔蟲症
可有下列症狀1、眼睛鞏膜藍斑:雙眼或單眼鞏膜出現不規則、不突起的藍色或褐色的斑翳,大小如針孔或綠豆, 多少一定,兒童最明顯。 2、面部白斑:面部出現白色園形斑,大小不一,大者如指甲大,小者如綠豆大。
3、指甲白斑:指甲中心部位有邊緣不規整的條狀或塊狀白斑。
4、舌紅花斑:舌表面、舌尖或側面見紅色斑點,園形頂尖針孔大小。
5、再根據臨床表現如營養不良、消瘦、時有臍周痛等,即可初步確診。
此外指甲白斑:出現在指甲上的一個或數個白色斑點,提示指甲生長過程中曾遭受輕微損傷。
23、 白線表示可能有心臟疾病、高燒、砷中毒。
24、 指甲出現橫向白色條紋表示可能有肝病。
25、 如果指根的白色半月形區域變紅,表示心臟問題,若變灰青,表示重金屬中毒或肺部病變。
26、 白指甲意味著有肝或腎病和/或貧血。
27、 白指甲伴近指尖處呈粉紅色,是肝硬化的跡象。
28、 黃指甲在其他症狀出現前出現,即可能意味著某些體內疾病,如淋巴、呼吸系統病變、糖尿病、肝病。
人類五臟的變化,會相應地反應到指甲上來。平時只要注意觀察指甲上的微妙變化,即可預測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若從指甲上看健康狀況好壞,關鍵在於指甲的顏色及形狀。健康指甲應平滑光潔,甲面無縱橫溝紋,甲上無干擾斑,指甲對稱,不偏斜,無凹陷或未端向上翹起現象。就正常的指甲來說雖然種類很多,其實並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甲。一般而言,健康的指甲可以區分為:普通指甲、大型指甲、小型指甲、長型指甲、短型指甲、寬型指甲,窄型指甲等。

通常指甲占手指未節約3/5,呈長方形拱起,頂端橫徑稍大於基部橫徑,指甲基部的白色像半月形部分稱指甲半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甲白,恰位於各指中央對稱,無大的偏移。說起來,當所有的手指甲有恰如其分的甲白時,便可推斷人體的健康狀況良好。如果10個手指甲完全沒有或僅僅有一點點甲白時,這意味著身體疲勞不堪抑或正患有病痛。最理想的甲白應占指甲面積的1/5左右,甲白太大或全無都不意味著身體十分強壯。

指甲的生長情況和形態,隨時都會受機體變化的影響。特別從指甲的顏色,有無正常人的甲白,就可以看出本人是否健康抑或正在孕育著疾病。此外,從下面10種不同病態指甲中亦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對此應予以注意,並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爭取早日糾治。

一、指甲脆、裂
首先應查明其病因:一是指甲與水接觸的時間過長;二是飲食中蛋白質及鈣、硫、鋅等元素或維生素A、B、C不足;三是慢性疾患或情緒處於應激狀態;四是口服避孕葯;五是指甲被打磨或使用磨除劑所致。不妨分別採取如下矯治法。

1、每天口服兩湯匙酵母及膽鹼1000毫克,最好將此類營養物加入流體或牛奶中內服,這將有助於改善指甲的強度。

2、鑒於缺乏鐵元素可引起指甲乾燥、脆弱,平素最好能多食些富含鐵的食物,同時須攝取維生素C以提高吸收鐵的能力。

3、每天將經過琢磨、沒有缺陷的指甲浸泡在溫麥芽油或其它天然油中約5-10分鍾,然後從指尖向表面角質層進行按摩。若採用砂板將指甲表面輕微磨損,可以讓油更易滲透進去。

4、每晚將手指浸泡在醋稀釋液中,這是防治指甲易劈裂的良法。白碘用在指甲頂部及指甲尖下面不僅可恢復指甲的易彎曲度及強度,而且有阻礙指甲分段沖截的作用。

二、指甲變魚及柒色
一個人罹患慢性疾病,情緒長期受壓抑、吸煙,或者手指接觸復寫紙、染發劑等化學沾染物均可使指甲變色或染色。假如指甲被染色甚深,倒不如等到新指甲長出來為止。若想及時除掉表面染色,可用一片檸檬反復進行揉搓手指尖,然後再加以清洗與乾燥。

三、指甲長得奇形怪狀
若長期缺乏蛋白質或鐵元素,通常易造成匙樣或扁乎狀指甲,通過改善飲食營養即可以矯正。據說佩戴人造指甲能助長指甲儲存潮氣、變軟,造成指甲向上彎曲,對此問題應酌情增加營養,去掉所戴的人造指甲。

四、指甲無光澤
若指甲呈現波浪狀且無光澤,揭示可能缺乏蛋白質,缺少維生素A及B或者揭示礦物質不足。對此可改善日常的膳食並每天補充多種維生素。外加維生素B6及鋅元素15克等即可。指甲無光全部白色則提示可能罹患肝臟疾患,此時可請內科醫生檢查幫助診治。

五、指甲蒼白
這也許是缺乏鋅元素及維生素B6不足的徵象,抑或由於貧血所引起。通過改善飲食營養狀況後指甲蒼白的症狀仍然持續存在,那麼就該向醫生求教,查明原因。

六、指甲出現凹痕
此種病甲表現提示身體內鈣質、蛋白質、硫元素的缺乏,這些營養物質可以從蛋類、大蒜中取得,經常食用為好。

七、脊狀、槽狀及溝狀指甲
你若佩戴人工指甲或不注意修整外表的角質層均可造成脊狀、糟狀及溝狀指甲問題。這些異常徵象可因疾病、營養缺乏所致,故尚須對症處理為宜。

八、線條狀隆起樣指甲
此種外觀挺好看的異樣指甲常常發生在情緒欠佳或疾病之後,如能每天吃富含蛋白質的適當飲食,同時攝取維生素C外加15毫克鋅增補劑即可加速新生指甲的生長,從而可使水平隆起線條狀指甲逐漸消失。

九、豎溝狀指甲
有時這類指甲在40歲以後才會發生,此乃因細胞再生能力減弱之故,為此,每年至少需要檢查一次,看有無貧血,抑或有無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情況。此種病甲可能揭示維生素A、鈣質或鐵元素不足。

十、軟、弱狀指甲
這種不健康的指甲常因過度與水或指甲化妝品類中的化學物接觸所致。其次與情緒不佳,飲食不良亦有關聯。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些向日葵籽,以增加維生素A的攝入。另外可每天口服5000毫克白雲石。據報道此物可增補鈣、鎂兩種元素,3周之內就可使軟、脆的指甲恢復常態,煥然一新。
指甲個案1:

自我診斷 貧血

指甲失去了本身的紅潤,變得蒼白、沒有血色,指甲中央凹陷,邊緣翹起,指甲變薄,無光澤。

健康的指甲原本是粉紅色的,外觀呈弧形,有自然的光澤,如果指甲顏色蒼白,形態平坦,甚至凹陷成湯匙狀,而且晦暗沒有光澤的話,是肝血不足在表現,也就是貧血的徵兆,尤其是平時月經失血較多的女性,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3. 舌頭表面有點紋路了,側邊也有凹坑,越來越明顯,是什麼原因

舌頭表面有紋路,側邊有凹坑,你所說的凹坑應該是齒輪狀的舌頭吧,舌頭側邊沒有明顯傷痕,只是像齒輪一樣的舌頭邊緣。這種原因是體內濕氣過重所導致的。不用過於擔心,多煲一點紅豆薏米喝喝就好了。

4. 舌苔上中間白厚似霜有凹坑兩邊並顯牙印是什麼情況

舌苔上中間白厚的表現,是脾胃虛弱,濕濁不運造成的, 舌頭中間是脾胃所主,脾失健運,胃不降濁,就會有舌苔白厚的表現,而兩側有齒痕的表現,則是脾虛的徵象,同時也說明了脾胃虛弱的存在,這種情況可以採取健脾和胃,利濕降濁的措施進行調理,建議到醫院中醫科進行診治。

5. 舌頭前端有裂紋是怎麼回事

這可能與裂紋舌有關,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應用消炎漱口劑,以防裂溝中心細菌和食物屑滯留,口服復合維生素B治療。

6. 中醫如何觀舌苔辯胃病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更是看重舌苔的改變。透過舌象的觀察來了解和認識疾病的本質和發展。胃病的治療也是,舌苔變化確實能反應一些脾胃病的規律。 胃病患者,如果仔細留意自己的舌苔,常會發現一些與眾不同之處:有特別厚膩的、有發黑的、有發黃的、有剝落的。一個人長期舌苔不正常,旁人也會好意提醒:去看看有沒有胃病吧! 事實表明,舌苔變化的確能反映疾病,尤其是一些脾胃病的規律。 祖國醫學認為,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聯系許多臟腑的精氣上營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往往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 觀察舌質和舌苔,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如果我們能經常觀察舌苔的變化,及時調整飲食,就可以防患於未然。 正常的舌象應該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有干濕適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改變。 本博簡單介紹一些舌苔知識,以調整飲食,觀察健康之用。 一、什麼叫舌苔? 舌苔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叫舌苔。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咀嚼和吞咽動作,以及唾液、飲食的沖洗,經常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僅表現為薄白的一層舌苔。 當患病時,進食少或只進軟食,使咀嚼和舌的動作減少,或唾液分泌減少,舌苔就變厚。 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因舌苔由胃氣所生,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病邪的性質和病位的深淺。舌苔的望診包括望苔色、望苔質兩部分。 二、如何分辨舌苔? 觀察舌苔,不僅要觀看苔色,即顏色,而且更是要觀察舌質。 在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這就是舌苔;而病態的苔色,則表現有白苔、黃苔、灰黑苔。如果顯示綠苔,這多數是由白苔轉化而來,常見於溫疫、濕溫,為濕熱郁熏之症;如果顯示霉醬苔,即紅中發黑、兼黃色苔,常見夾食中暑或內熱久郁,主濕熱病日久者。 觀察苔質,就是要觀望舌苔的形狀與質感。主要觀察苔的厚薄、潤燥、腐膩、剝落、有根無根及偏全等六種情況。 厚薄舌苔 苔質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准。透過苔質能見到舌體,稱之薄苔,否則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較輕;舌苔厚,表明病情較為嚴重。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舌苔由薄變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輕變重;若舌苔由厚變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轉。 潤燥舌苔 舌苔潤滑多津液,為津液未損傷,稱為潤苔。若濕而滑利,則稱滑苔,多主寒主濕,或陽虛水飲內停;若舌面望之乾枯,稱為燥苔,多由熱盛傷津、陰液虧耗,或氣不化津所致;舌苔乾燥而色黃者,為胃熱熾盛,損傷津液;舌苔乾燥而色黑,為熱極陰傷;若舌苔乾燥色黑而且有刺,則屬熱極津液枯竭。 腐膩舌苔 苔質顆粒細小緻密,中厚邊薄,刮之易去者,稱為膩苔。苔質顆粉較大,疏鬆而厚,形狀似豆腐渣堆積於舌面,刮之易去者,稱為腐苔。膩苔常見於濕濁、痰飲、食積、濕溫等。腐苔為食積腸胃、痰濁內蘊及潰瘍之證。舌苔白膩,多為濕痰,或胃陽虛。舌苔黃膩,多為痰熱,食滯化熱。舌苔厚腐,多為飲食停積胃腸。舌苔布滿白衣,稱為口糜,表明胃氣衰敗。 剝落舌苔 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稱為剝落苔。如果苔全部脫落,表明胃陰枯竭,大傷胃氣;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落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表明胃的氣陰兩傷;如果舌苔剝落處不光滑,有類似新生顆粒,稱為類剝苔,表明病人血氣不連續;若舌苔大部分脫落,僅留下一小塊,稱之雞心舌,則為胃氣陰虧損之證。 舌苔薄厚變化,是正邪進退反映。舌苔由少變多、由薄復厚,一般說明邪氣加重,主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由多變少,說明正氣漸復,主病退。若舌苔驟增驟退,多為病情暴變的徵象。 全偏舌苔 舌苔分布變化,布滿全舌稱為全,偏布於舌面前、後、左、右某一局部,稱為偏。察舌苔偏全,判斷病變所在。 全苔代表濕痰阻中之證。如果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卻未深入,但胃氣卻受傷;若舌尖部分無苔,而其餘地方有苔,代表腸胃有積滯或有痰飲;舌苔偏於左側或右側,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膽濕熱;舌中央無苔、舌邊緣厚苔而中央薄苔,為陰虛、胃氣損傷或血虛之證;苔中根厚膩,多為痰飲或胃腸積滯等。 真假舌苔 辨舌苔真假,判斷疾病輕重和預後。真假判斷以有根無根為標准。凡舌苔緊貼舌面,不易颳去,似從舌體上長出來的,即真苔又稱有根苔。若苔不著實,如浮塗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稱為無根苔。 有根苔表明有胃氣,常見於實證、熱證;無根苔表明胃氣已衰,見於虛證、寒證。如果有根兼薄苔,屬於正常苔,表明正氣未傷;若無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氣衰敗。 疾病初期、中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深重,疾病後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佳。若舌面上浮一層厚苔,望似無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層新苔,屬疾病趨愈的徵象。 辨別假苔,須知:一,清晨舌苔滿布,飲食後苔即退去,雖屬假苔,並非無根;若退後苔少或無苔,則是里虛;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輕淺;若揩之即去,病更輕淺;三,厚苔一片而無根,其下不能續生新苔,是原有胃氣,其後胃氣虛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過服寒涼葯損傷陽氣,或過服熱葯損傷陰液所致。 三、如何辨苔識症? (1)白苔 舌苔薄白而潤,為正常人的舌苔;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里,常屬表證、寒證。 舌苔薄白而過於潤滑,多見於表寒證;苔薄白而乾燥,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乾燥,代表濕濁化熱傷津;舌苔布滿白苔,摸之不幹燥,稱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乾燥,稱為「糙裂苔」,多見於溫熱病;舌淡苔白而滑潤,代表寒證或寒濕證;舌苔白滑而粘膩,見於體內有痰濕或濕困於脾;舌苔白滑而腐,為胃腑蘊熱。 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質乾枯者,稱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滿口生衣,出現霉苔或生糜爛點,為胃氣衰敗,臟氣將絕之危候。 (2)黃苔 苔薄黃厚而乾燥,則里熱盛,津液受損,多數主里熱證。 苔黃乾燥生刺,舌有裂紋,為里熱極盛,津液大傷,臟腑大熱;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內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 (3)灰苔 苔灰薄而潤滑,多主里證。多為寒濕內阻,或痰飲內停;苔灰而乾燥,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4)黑苔 黑苔,多主症重。黑苔出現往往表示病情較重,或是抗生素過度使用,或是口腔衛生不良引起。 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極其嚴重;苔黑而乾燥,為熱盛津虧;舌尖苔黑而乾燥,為心火盛;苔黑而潤滑,為陽虛陰寒極盛。 黑苔出現,試用黃連10克煎汁塗在黑苔上,一日多次,如黑苔變短變軟,顏色變淡或消失,說明此黑苔屬於口腔衛生不良所造成。否則應盡快找出病因。 (5)剝苔 在舌面中央出現一塊菱形剝落區,很可能有糖尿病存在。此刻如同時存在多食善飢、口渴、消瘦等症狀則更應引起重視。 (6)草莓舌 草莓舌,是出現舌面乳頭增大、紅腫,樣子像紅色的草莓即稱作草莓舌。如伴見高熱及皮膚生出猩紅色密集細小疹點等症,很可能患上了猩紅熱病。 (7)花剝舌苔 花剝舌苔,又稱地圖舌苔,表現為部分舌苔剝脫露出紅色舌質。成年人見到該苔,則是陰虛血虧的表現;舌前端見花剝為心陰不足;舌根部見花剝為肝腎陰虛。 小兒出現此苔,是體質不佳表現。此類孩童常有過敏體質,易患哮喘、奶癬等過敏疾病。小兒偏食、不愛吃新鮮蔬菜者,或者營養不良、貧癬腸有寄生蟲及經常感冒者也易見到剝苔。 四、觀察舌苔變化可查胃病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更是十分看重舌苔改變。透過舌象的觀察,來了解和認識疾病的本質和發展。 在胃病治療上,我們從舌苔上的變化,確實能觀察到一些脾胃病的規律。 胃病患者,你們如果仔細留意自己的舌苔,常會發現一些與眾不同之處:有的特別厚膩、有的發黑、有的發黃、有的剝落。一個人長期舌苔不正常,旁人也會好意提醒:去看看有沒有胃病吧! 那麼,我們應如何觀察和分析舌象呢? (1) 伸舌學問 伸舌時,要自然,舌體要放鬆,舌面要平展,舌尖略向下,口盡量張大,但不要過分用力,要讓舌體充分暴露。如伸舌過分用力,或舌體緊張、蜷曲、都會影響舌的氣血運行而引起舌色改變或舌干濕度的改變。 (2) 望舌順序 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側,最後看舌根部,同時看舌體即舌質的色質和舌苔的厚薄、顏色等。 (3) 舌診重點 觀察舌象,即舌診,要掌握兩個重點,主要觀察舌體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看舌體---呈什麼顏色?形狀是胖是瘦?質地是榮是枯?活動是否靈活自如? 看舌苔---苔質是厚是薄,是潤是燥?苔色是白是黃還是棕褐? (4) 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特徵,正常舌象可以概括為六個字:"淡紅舌薄白苔",具體地說,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大小適中,柔軟靈活,舌苔均勻、薄白而潤。 舌象變化規律一般來說舌苔由薄變厚為病進,由厚變薄為病退。 (5) 胃病舌象 胃病患者,最為常見舌象有以下幾種: 薄白苔------病初起,病輕淺,胃氣未傷; 舌苔由薄變厚,顏色由白漸有點黃色,舌邊舌尖由淡紅變紅,而且舌邊有齒印---病情加重,提示消化不良、胃腸積滯有宿食等; 舌苔由白變黃,舌邊尖紅-----有熱象; 舌苔由黃變棕,或者由棕變黑,而且乾燥少津,舌邊尖變深紅---熱盛,多伴大便干結; 舌苔白厚膩,舌表面有一層白黏液-----痰濕; 舌苔黃厚膩,舌邊尖紅-----痰熱; 舌邊尖紅絳色,甚至變紫色-----痰濁血淤; 舌紅無苔,舌面光滑如鏡-----胃陰虛; 舌苔光剝,舌質淡-----氣陰兩虛。 根據上述不同的舌象表現,再結合聞、問、切等其他診斷手法,中醫就可做出綜合分析,進行個體化的辨證施治。 五、自己調養的異常舌象 (1)舌苔厚、有口氣 一個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氣,一般說明胃有點小問題。如果,目前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可先從飲食起居調養入手。保持生活規律,情志舒暢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膩、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煙。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異常舌苔和口氣有望自愈。 (2)舌苔發黑、黏膩 如果僅見這種異常舌苔,而舌邊尖呈正常的淡紅色,且無其他明顯不適,有時屬於"染色"現象。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著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葯物。比如服"麗珠得樂",即可出現黑苔,而且大便亦發黑;服用抗生素,有時亦可出現黑苔。以上情況不屬病態,不必緊張。但平時胃病較重的患者,觀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邊尖呈深紅色,甚至發青發紫,說明病情加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舌苔花剝 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現不規則的一塊塊"地圖樣"改變,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無苔,這叫"地圖舌"。此類舌象者,如無任何不適感覺,多屬生理性改變,不需治療。如果長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從未見這樣的舌象,出現"地圖舌",則多屬陰虛表現,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可喝西洋參茶,每天9 克,沸水沖泡,頻飲,就能促進自愈。 (4)舌頭裂紋 有的人,舌面上出現許多"裂紋",多數無舌苔,稱"裂紋舌",如無不適感,亦屬生理性的,不需治療,如在重病後出現裂紋舌,舌紅無苔,且有不適感,亦屬陰虛,需配合葯物治療。 (5)舌邊齒印 有的人身軀肥大,舌體也胖大,舌邊有齒印,舌苔薄白,如無明顯不適,則屬太胖的緣故。 中醫認為,「胖人多痰濕」,胖人的脾胃運化功能相對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易出現障礙。這些人要少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適當運動。如果舌苔白厚膩,舌邊有齒印,不欲飲食,腹脹滿,便溏薄,則屬痰濕過盛,在進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時應配合葯物治療。 (6)舌紅苔厚 有的人幾天不解大便,這叫便秘。往往伴有口臭、舌苔厚、舌邊尖紅、尿黃,此屬胃火盛。胃中火熱內盛,濁氣上逆、熏蒸口舌,故出現口臭、舌苔發黃、熱傷津液、腸道失潤,故出現大便干結。 此時,可服用大黃、黃連、黃芩、山梔之類中葯清熱瀉火,在飲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熱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7)舌底青筋 上捲舌尖,可見兩根靜脈行於舌底,正常人僅隱隱顯於舌下。如果其直徑超過2.7毫米,其長度超過舌尖與舌系帶終點連線的五分之三即為病態,有時還可同時見到舌邊青紫斑或眾多小血管叢。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瘀阻現象。在血液檢驗上常可存在血球壓積、血粘度等指標異常。 提示:舌苔厚別急著敗火 舌苔厚膩,最常見的症狀並不是上火,而是食積內停。即整個消化系統功能的減退,一般多見於吃大魚大肉、辛甘厚味的人。此時,最好吃點開胃健脾,助消化的葯物,如果盲目敗火,反而會「引火燒身」,加重病情。 舌苔厚膩,多見於脾胃弱的小孩、老人,久病或是大病初癒的患者。這些人由於氣血虧損,消化功能比較弱,無法正常地消化吸收和排泄,導致了舌苔厚膩。此況叫本虛標實。如果歸之為上火,服用一些敗火的葯物,就會使原本虛弱的脾胃功能,乃至整個機體,在清熱瀉火葯苦寒葯性的重擊之下,出現更大的損耗。 怎樣才能正確從舌苔上判斷是否上火呢? 方法很簡單,出現舌苔厚膩的同時,伴有口苦、口臭、口腔潰瘍、口渴,下焦的便秘或者小便黃赤、肛門灼熱,才是真正的「上火」。記住:此時才可以吃些敗火的葯物。

7. 舌頭上面有小黑點,可以扣下來,是怎麼回事

指導意見:
這可能是脾失健運出現水濕內阻引起的疾病表現。 可中醫生面診後確診。 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品和生冷油膩食品有一定幫助 。 試用平胃散,健脾丸調理治療,

8. 舌頭前端有深裂紋怎麼回事

你好,舌頭裂紋一般都是心火盛,可能就是心臟有虛火,虛火其實不是真正的火,只是因為你體內的津液缺乏,不能滋潤身體和器官,才讓身體和器官感到乾渴,表現出熱來,就像一個兩天沒喝水,有虛有喝,口唇發乾的人一樣。平時多吃一些滋補的食物,如銀耳、水果、蔬菜、粥,但不要吃荔枝、橘子之類容易上火的水果了。多喝溫白開水,不要喝飲料和啤酒。

9. 我的舌頭最前端底下有一個泡泡一樣的疙瘩,好幾個月了,是什麼原因,不痛,平時也沒管過,如果找中醫,可

不是嚇唬你,不是好現象,幾個月不疼不癢,最好去腫瘤醫院做切片化驗,沒事更好,有病早治,祝你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