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koss pp. akg k420. 舒爾srh240. 拜亞dt235哪個好
KOSS低頻強力,K420可謂通吃此價位,但是很難煲,基本500+小時出聲,拜亞的產品一般側重古典交響神馬的,舒爾沒試過不敢妄下結論,如果要寢室安靜的欣賞的話不妨考慮直推大耳,入門200-300的HD202,K420.再向上走K450,美行Q460,CX200ii,塞子CX500隻多要200+米就能提升好多的說,在往上千元級K540(解析強力黨),D1100(只怕收不到了),繼續的話就入大手辦吧,K701,只要前端給力,能出很好的聲。。看你有什麼需要了
Ⅱ 本人學生一名平時聽搖滾和流行 詢問koss pp和Marshall MINOR這兩款耳機 選哪款 還有前段 選Q3還是C3還是e46
前端更推薦E 463 你也聽過 低頻好於Q 3 這個價位的設備聽無損無太大意義 高碼A A C和320 K m p 3即可 人耳聽不出區別
耳機更推薦P P 如果你喜歡很轟的話 素質好於M I N O R 馬勺第一條小耳機不是很成熟 聲音整體有些肉 不過氛圍不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Ⅲ 關於koss pp
KOSS PPS紀念版、PX100、K420、XB700、這些我都有,不知道你對低頻是怎麼理解的。
當時你可能有點誤解。PP特點:是低頻速度明顯要快,收的不快,而且量很多,尤其是聽快節奏的歌曲,鼓聲震天,很有氣氛,有點像較大的耳機的低頻那樣厚重,撲面而來的爽快感。還有就是你的音源,你要想讓一個耳機完全發揮出來你就別用那MP3格式,還有音效卡,這些你都沒說。因為音源決定了很大一部分。你要是感覺PP滿不足不了你,那你有時間試聽下XB700,它的低頻肥。
前提是你得把音源調整下,找張正版CD,再外接一個解碼器。你試試
如果是隨身聽的話就找個nano、classic、touch然後拷貝幾首CD抓取的WAV格式聽下。
PP最適合的重放設備是那些音染較少,聲音平淡的播放機。
別用SONY的,音染相對重點。
Ⅳ 耳機EX700與KOSS\PP那個低音好鐵三角ATH
呵呵,kosspp但從低音方面說是無敵的,除非超喜歡低音,要不然不推薦pp,ex700綜合性更強,我推薦這款!低音還有森海cx系列例如cx95,純粹低音炮!望採納!
Ⅳ 關於耳機和前端的搭配問題。AKG K450配SPARK 2和KOSS PP 配七彩虹C3,哪一個更好。
我跟樓主一樣是雜食,輕音樂、流行、搖滾什麼都聽,那當然選K450了,三頻均衡,千元內最具性價比的攜帶型耳機,C3的解析很高,但是和愛歐迪(我用的i10)的MP3一樣,中頻略凹,而K450以人聲見長,剛好可以彌補他們的中頻,解析比KOSS
PP高,可以說在攜帶型耳機裡面是最佳拍檔了。
KOSS
PP的耳機非常側重於低音,對搖滾的傾向性非常強,在兼顧古典和輕音樂方面就悲劇了,而且對C3的中頻也不能作很好的補充。
在這里我推薦K450,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千元內攜帶型耳機,沒有一個能有如此之高的成績。
Ⅵ 【耳機】【KOSS PP】怎麼樣
KOSS PP是KOSS PORTA PRO的簡稱,1984年上市的高斯PORTA PRO算是「老古董」了,但30年來依然熱銷的事實證明其所具有的超凡品質。
1.PP外觀設計的一個特色就是可折疊性,非常便於外出攜帶,折疊後的體積非常小,由於另一個設計,在折疊的開口處有一副鉤卡,可以讓PP折疊後固定緊密,這樣在攜帶時就不會造成耳機在震動中損壞。PP還有一個更具人性化的設計,那就是為不同頭型的人設計的卡扣調節,有三檔調節,可以使在聽音樂時有更舒服的佩帶感受。
2.PP通過更換耳機墊可以對音質進行微調,將耳機墊更換成比較厚的替用品後,低頻的速度感將會更好,並且提升了整體的平衡感,低頻部分相對於部分古典樂將不再顯得臃腫,同時將增加重放的通透感。但有些人認為這樣失去了PP的特色,所以調整不調整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3.PP與KSC35不同的地方是高頻播放人聲要比KSC35清晰透亮很多,細節的表現令人覺得PP的定位是應該是在KSC35之上的產品。另外播放搖滾是PP的強項,低頻出乎意料的厚重,中頻也含有比較豐富的渲染堂音,但是聽起來比不覺得像KSC35那樣乏力,而是比較結實,和森海耳機不同的是,PP的低頻速度明顯要快,收的不快,而且量很多,尤其是聽快節奏的歌曲,鼓聲震天,很有氣氛,不像小單元出來的低頻,有點像較大的耳機的低頻那樣厚重,撲面而來的爽快感。
Ⅶ koss kdx 200和koss pp 相比音質有什麼區別,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一個耳塞,一個頭戴,首先這就是最明顯的區別。要說聲音,這倆也不是同一時代的產物,定位也不同,聲音風格也是大相徑庭。PP幾十年前的頭戴了,聲音暖,解析一般,低音偏多但是質感其實一般,都說PP低音好可能在那個年代算好的,pp總體給我感覺就是聲音偏暗,暖聲,聲音密度感稍差,結像不是很清晰。同門的KSC75掛耳,單元是一樣的,但是75的單元振膜是加了鈦振膜塗層,而且是掛耳的設計,所以解析比PP好很多,聲音很乾凈,偏亮,低音清晰,彈性也非常好,KSC75是難得的高性價比耳機,之前某寶工包的50塊錢搞定,個人入過兩條,絕對真貨。再說說KDX200,這是條冷門塞,我手頭還有條KEB79,也比較冷門。200的定位應該是偏旗艦的,聲音風格跟PP完全不同,雖然是入耳,但是聲音明亮,背景干凈,解析非常好,高音絲絲入扣,低音彈性一般,偏硬,但是下潛還是很深,低音的量也偏多一點,低音感覺有割裂感,銜接不好,就是一般的鼓點和超低頻感覺在兩個層次上,這一點KEB79就是要的多,低音比較集中,鼓點和周圍發散出來的低頻能很好的銜接。KDX200和79的低頻都帶有明顯的KOSS低頻風格,有鋼性,聽上去非常過癮有力度。聲場方面,200橫向聲場還可以,但是縱向比較差,這樣的好處是人聲很近,200還有個問題就是聲音的結像在縱向聲場上不夠好,這就導致聲音有點被橫向拉長的感覺,整體顯得聲音有點散,低音尤其明顯,KEB79在這方面表現的就非常優秀,聲音渾圓,結像清晰,但是79的解析比200略差,聲音比較暗,雖然背景干凈,但是沒有200那麼通透。
以上純個人聽音感受,前端iPhone,KOSS的塞子適合白開水的前端,用索尼低端之類的前端低音會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