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 java web項目你是如何處理高並發的2 在高訪問期間項目出現了一個bug要如何解決
1、提高並發量這個東西是在系統架構層面上的,不是一個業務所能處理的,在提高並發量這放方面,啟用通常會採用資料庫集群,應用集群,負載均衡的方式進行提高。
2、在高訪問期間 如果出現了bug,說明你的程序正在被大量用戶使用,這時候要看你出現的是什麼bug,如果是很嚴重的bug,例如銀行轉賬的時候會多轉給別人錢,這時候當然要把服務給終止掉 ,或者是把此功能禁用,防止引發更多的用戶問題。如果是普通的bug,可以事後再進行處理,或者是當即處理,採用熱升級的方式部署到生產上
B. javaweb如何處理並發更新資料庫eOm
分2分情況:
一.普通的單應用並發,使用關鍵字synchronized就可以實現。
二.多應用或多台並發,這時在由於2者並非同一應用,使用synchronized並不能滿足要求。此時,有下面幾種方案:
資料庫行級鎖,優點是簡單粗暴,缺點是容易死鎖,非資料庫專業人事建議不使用。
寫入請求分離成一個獨立項目,這就回到了第一種情況,優點是實現技術難度低,缺點是高並發性能相對不是很高。
使用分布式事務管理,這個是目前高並發處理的最優方案了。
最後要說的沒有差的方案,每個方案都有其適用環境,請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對應方案。
C. javaWeb如何提高並發數
對Collection、Map介面的類對象初始化時要先分配合理的空間大小,同時還要按照自已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對象。
2.優化循環體
循環是比較重復運行的地方,如果循環次數很大,循環體內不好的代碼對效率的影響就會被放大而變的突出。
3.少用new初始化一個實例
盡量少用new來初始化一個類的實例,當一個對象是用new進行初始化時,其構造函數鏈的所有構造函數都被調用到,所以new操作符是很消耗系統資源的,new一個對象耗時往往是局部變數賦值耗時的上千倍。同時,當生成對象後,系統還要花時間進行垃圾回收和處理。當new創建對象不可避免時,注意避免多次的使用new初始化一個對象。盡量在使用時再創建該對象,另外,應該盡量重復使用一個對象,而不是聲明新的同類對象。一個重用對象的方法是改變對象的值,如可以通過setValue之類的方法改變對象的變數達到重用的目的。
4 .選擇合適的方法調用:
在Java中,一切都是對象,如果有方法(Method)調用,處理器先要檢查該方法是屬於哪個對象,該對象是否有效,對象屬於什麼類型,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法並調用。可以減少方法的調用,不影響可讀性等情況下,可以把幾個小的方法合成一個大的方法。另外,在方法前加上final,private關鍵字有利於編譯器的優化。
5.異常處理技巧
異常是Java的一種錯誤處理機制,對程序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異常對性能不利。拋出異常首先要創建一個新的對象,並進行相關的處理,造成系統的開銷,所以異常應該用在錯誤處理的情況,不應該用來控製程序流程,流程盡量用while,if等處理。在不是很影響代碼健壯性的前提下,可以把幾個try/catch塊合成一個。
6 .盡量使用局部變數
盡量使用局部變數,調用方法時傳遞的參數以及在調用中創建的臨時變數都保存在棧(Stack) 中,速度較快。其他變數,如靜態變數、實例變數等,都在堆(Heap)中創建,速度較慢。
7.同步處理技巧
同步主要出現在多線程的情況,為多線程同時運行時提供對象數據安全的機制,多線程是比較復雜話題,應用多線程也是為了獲得性能的提升,應該盡可能減少同步。
另外,如果需要同步的地方,可以減少同步的代碼段,如只同步某個方法或函數,而不是整個代碼。
8 .盡可能的使用Java自身提供的API
Java的API一般都做了性能的考慮,如果完成相同的功能,優先使用API而不是自己寫的代碼,如數組復制。
9 .盡量減少I/O操作
輸入/輸出(I/O)包括很多方面,我們知道,進行I/O操作是很消耗系統資源的。程序中應該盡量少用I/O操作。使用時可以注意: . 合理控制輸出函數System.out.println()對於大多時候是有用的,特別是系統調試的時候,但也會產生大量的信息出現在控制台和日誌上,同時輸出時,有序列化和同步的過程,造成了開銷。
特別是在發行版中,要合理的控制輸出,可以在項目開發時,設計好一個Debug的工具類,在該類中可以實現輸出開關,輸出的級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輸出的控制。
10 .盡量使用緩存
讀寫內存要比讀寫硬碟上的文件要快很多,應盡可能使用緩沖,以便直接從內存中讀取數據。盡可能使用帶有Buffer的類代替沒有Buffer的類,如可以用BufferedReader 代替Reader,用BufferedWriter代替Writer來進行處理I/O操作。
同樣可以用BufferedInputStream代替InputStream都可以獲得性能的提高
11 .盡量不使用同步:
Servlet是多線程的,以處理不同的請求,基於前面同步的分析,如果有太多的同步就失去了多線程的優勢了。
12.不用保存太多的信息在HttpSession中
很多時候,存儲一些對象在HttpSession中是有必要的,可以加快系統的開發,如網上商店系統會把購物車信息保存在該用戶的Session中,但當存儲大量的信息或是大的對象在會話中時,是有害的,特別是當系統中用戶的訪問量很大,對內存的需求就會很高。具體開發時,在這兩者之間應作好權衡。
13.清除SESSION:
通常情況,當達到設定的超時時間時,同時有些Session沒有了活動,伺服器會釋放這些沒有活動的Session,.. 不過這種情況下,特別是多用戶並訪時,系統內存要維護多個的無效Session。當用戶退出時,應該手動釋放,回收資源,實現如下:..
HttpSession the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 獲取當前Session
if(theSession != null){
theSession.invalidate(); // 使該Session失效
}
14 .緩存Home介面
EJB庫使用Enterprise Bean 的客戶端通過它的Home介面創建它的實例。客戶端能通過JNDI訪問它。伺服器通過Lookup方法來獲取。
JNDI是個遠程對象,通過RMI方式調用,對它的訪問往往是比較費時的。所以,在設計時可以設計一個類專門用來緩存Home介面,在系統初始化時就獲得需要的Home介面並緩存,以後的引用只要引用緩存即可。
15 .使用快速度的Jdbc驅動
JDBC API包括兩種實現介面形式,一種是純Java實現的驅動,一種利用ODBC驅動和資料庫客戶端實現,具體有四種驅動模式:
第一類:JDBC-ODBC橋,再加上ODBC驅動程序。
JDBC驅動程序是JDBC-ODBC橋再加上一個ODBC驅動程序。建議第一類驅動程序只用於原型開發,而不要用於正式的運行環境。橋接驅動程序由Sun提供,它的目標是支持傳統的資料庫系統。Sun為該軟體提供關鍵問題的補丁,但不為該軟體的最終用戶提供支持。一般地,橋接驅動程序用於已經在ODBC技術上投資的情形,例如已經投資了Windows應用伺服器。
盡管Sun提供了JDBC-ODBC橋接驅動程序,但由於ODBC會在客戶端裝載二進制代碼和資料庫客戶端代碼,這種技術不適用於高事務性的環境。另外,第一類JDBC驅動程序不支持完整的Java命令集,而是局限於ODBC驅動程序的功能,這種驅動方式也叫胖客戶,主要用於低並發請求,大數據量傳輸的應用。
第二類:本機API,部分是Java的驅動程序。
JDBC驅動程序是本機API的部分Java代碼的驅動程序,用於把JDBC調用轉換成主流資料庫API的本機調用。這類驅動程序也存在與第一類驅動程序一樣的性能問題,即客戶端載入二進制代碼的問題,而且它們被綁定了特定的平台。
第二類驅動程序要求編寫面向特定平台的代碼,主流的資料庫廠商,例如Oracle和IBM,都為它們的企業資料庫平台提供了第二類驅動程序,使用這些驅動程序的開發者必須及時跟進不同資料庫廠商針對不同操作系統發行的各個驅動程序版本。
另外,由於第二類驅動程序沒有使用純Java的API,把Java應用連接到數據源時,往往必須執行一些額外的配置工作。很多時候,第二類驅動程序不能在體系結構上與大型主機的數據源兼容;即使做到了兼容,效果也是比較差。
第三類:面向資料庫中間件的純Java驅動程序。
JDBC驅動程序是面向資料庫中間件的純Java驅動程序,JDBC調用被轉換成一種中間件廠商的協議,中間件再把這些調用轉換到資料庫API。第三類JDBC驅動程序的優點是它以伺服器為基礎,也就是不再需要客戶端的本機代碼,這使第三類驅動程序要比第一、二兩類快。另外,開發者還可以利用單一的驅動程序連接到多種資料庫。
第四類:直接面向資料庫的純Java驅動程序。
JDBC驅動程序是直接面向資料庫的純Java驅動程序,即所謂的「瘦」(thin)驅動程序,它把JDBC調用轉換成某種直接可被DBMS使用的網路協議,這樣,客戶機和應用伺服器可以直接調用DBMS伺服器。對於第四類驅動程序,不同DBMS的驅動程序不同。因此,在一個異構計算環境中,驅動程序的數量可能會比較多。但是,由於第四類驅動程序具有較高的性能,能夠直接訪問DBMS,所以這一問題就不那麼突出了, 這種驅動方式,主要用於高並發,低數據量請求的應用中。
16.使用Jdbc鏈接池
為了提高訪問資料庫的性能,我們還可以使用JDBC 2.0的一些規范和特性,JDBC是佔用資源的,在使用資料庫連接時可以使用連接池Connection Pooling,避免頻繁打開、關閉Connection。而我們知道,獲取Connection是比較消耗系統資源的。
Connection緩沖池:當一個應用程序關閉一個資料庫連接時,這個連接並不真正釋放而是被循環利用,建立連接是消耗較大的操作,循環利用連接可以顯著的提高性能,因為可以減少新連接的建立。
一個通過DataSource獲取緩沖池獲得連接,並連接到一個CustomerDB數據源的代碼演示如下:
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ataSource = (DataSource) ctx.lookup(「jdbc/CustomerDB」);
Connection con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password」,」username」);
17.緩存DataSorce
一個DataSource對象代表一個實際的數據源。這個數據源可以是從關系資料庫到表格形式的文件,完全依賴於它是怎樣實現的,一個數據源對象注冊到JNDI名字服務後,應用程序就可以從JNDI伺服器上取得該對象,並使用之和數據源建立連接。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DataSource是從連接池獲得連接的一種方式,通過JNDI方式獲得,是佔用資源的。
為了避免再次的JNDI調用,可以系統中緩存要使用的DataSource。
18.即時關閉使用過的資源
互聯網應用系統一般是並發的系統,在每次申請和使用完資源後,應該釋放供別人使用,使用完成後應該保證徹底的釋放。
19 .架構選型
CoreMediaCMS將整個應用分成四成架構,每一層都可以獨立於其他層而正常運行,每一層都可以分布式布署,極大的提高了應用系統的穩定性、可擴展性、支持高並發的要求,每一次之前通過中間件Corba進行穩定的傳輸數據。
20 .開發框架的選型
充分利用開源框架,可以大大提高開發效率。很多初級開發者,都採用DB JavaBean JSP這種初級的開發模式,而現在主要使用Struts、Spring等MVC開發框架。
常用開發框架構選型有:
Struts、Spring、Webwork等。
天極傳媒選擇的開發框架是:Struts Spring iBatis,在這個開發框架里,充分利用了Struts、Spring各自己的優點,可以選擇StutsMVC,也可以選擇Spring MVC。
21.分級存儲
1)資料庫數據分級存儲:
將經常訪問的數據和訪問頻度低的數據,分別存放到不同的分區,甚至存放到不同的資料庫伺服器,以便合進分配硬碟I/O及系統I/O。
2)網站內容發布之後,分級存儲:
任何一個大型的網站,一般都有海量的內容,為了提高訪問效率,應搭建分級存儲體系,根據應用的重要性和訪問並發要求,將這些內容分級存儲,同時將靜態內容中的靜態頁面文件、圖片文件、下載文件分不同的Web伺服器訪問,降低I/O爭用,提高訪問效率,同時讓數據存儲、管理、備份更加清晰。
22 .頁面靜態化
一個大型網站,既有靜態內容,也有動態內容。靜態內容,直接通過Apache或者Squid訪問,效率高,穩定可靠,更多的是受伺服器等硬體設備的I/O吞吐量、網路環境及頁面代碼本身質量限制,不受應用系統及資料庫性能限制,這些內容往往訪問速度和效率不會有較大的問題。
而動態內容,除了受硬體設備I/O、操作系統I/O及內容、網路環境及頁面代碼的影響,還要受應用伺服器和資料庫性能影響,因此,這部份內容,要盡可能作靜態化或者偽靜態,並採用緩存技術,將其緩存,以減少對應用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的操作次數,提高用戶訪問效率和穩定性。
23.緩存策略
對於構建的業務系統,如果有些數據要經常要從資料庫中讀取,同時,這些數據又不經常變化,這些數據就可以在系統中緩存起來,使用時直接讀取緩存,而不用頻繁的訪問資料庫讀取數據。
緩存工作可以在系統初始化時一次性讀取數據,特別是一些只讀的數據,當數據更新時更新資料庫內容,同時更新緩存的數據值。
例如:在CMS2005系統中,我們將很少發生變化的網站節點樹數據,緩存在客戶端,當用戶登錄時,一次性讀入到客戶端緩存起來,以後編輯在使用時,不用再從資料庫中讀取,大大提高了應用系統的訪問速度。
當然,也可以將資料庫中重復訪問的數據緩存在應用伺服器內存中,減少對資料庫的訪問次數,Java常用的緩存技術產品有:MemoryCache、OSCache等。
D. 如何控制web程序中的並發行為
1、提供HTML靜態訪問
web界面上最快的訪問速度是什麼?當然是最原始的HTML文件訪問,對於其他語言 比如 jsp ,asp,php等等,他們首先要通過伺服器解析成html之後在返回給訪問者,如果我們能提供全部是htm來的頁面,那麼就能大大的降低伺服器和資料庫資源的利用和提高網站的並發,所以我們盡可能使我們的網站上的頁面採用靜態頁面來實現,這個最簡單的方法其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實現這種方式大家比較了解的就是信息發布系統CMS,信息發布系統可以實現最簡單的信息錄入自動生成靜態頁面,還能具備頻道管理、許可權管理、自動抓取等功能,對於一個大型網站來說,擁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會單獨的使用jsp + servlet實現一個簡單的信息發布系統.
2、使用獨立的圖片伺服器
為什麼要把圖片單獨設置一個伺服器?對於Web伺服器來說,圖片消耗的伺服器資源是最多的,如果能把所有的圖片資源放到一個單獨的圖片伺服器中進行處理的話,可以降低提供頁面訪問請求的伺服器系統壓力,從而能進一步的提高web程序的並發.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能把圖片放置到一個單獨的伺服器中.
3、配置多台資料庫伺服器,多個資料庫集群
集群(Cluster)技術是使用特定的連接方式,將價格相對較低的硬體設備結合起來,同時也能提供高性能相當的任務處理能力。
越是大型高並發的應用,資料庫的壓力就會越大,如果資料庫操作很頻繁,資料庫的瓶頸很快就能顯現出來,這時一台資料庫將很快無法滿足應用,於是我們需要使用資料庫集群。
資料庫集群就是使用多個資料庫伺服器分擔請求的壓力,達到快速響應的目的.
4、使用緩存
所謂的緩存就是把數據咱是放置到內存中,前台在請求的時候直接從內存中讀取數據,而不需要去查詢資料庫或者讀取文件等,這樣就能做到最快的響應。網站架構和網站開發中的緩存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很多開源的緩沖實現方案,APC,File,sqlite,Memcache等等各種類庫實現著不同的緩存方式,只有通過了解他們的實現方式,根據具體應用具體選擇,才會使緩存系統發揮出最大的性能。
對於java開發來說,大名頂頂的 分布式緩存系統Memcache 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他提供一個基於Socket的訪問方式,使得該緩存系統支持遠程讀寫訪問。盡管這個緩存的內容可能是存在內存中,也可能是存在文件內。
E. webservice大並發數量 應該怎麼處理
先學測試吧。不是那種業務功能的測試,是系統的測試。因為要解決大數據量、高並發的問題,我個人的知識與經驗是:1、先用單機測試。用工具產生大並發量去轟擊伺服器,直至伺服器緩慢,甚至接近崩潰;3、找到系統瓶頸後,優化,解決這個瓶頸,然後再循環測試。這時你又會發現新的瓶頸,再解決。循環1 - 3步,直到各方面基本平衡為止。4、當單機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接著開始考慮負載均衡,考慮分布式方案,然後再用 1 - 3 的步驟分析與測試。
F. WebService是怎樣處理並發用戶訪問的
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能完全說清楚的,個人看法是涉及到進程,線程,以及鎖,活躍度,性能,容器,阻塞等等相關的概念。
簡單說一下。
首先看看程序的並發運行
系統中各個部分不再以單純的串列方式工作。換言之,在任一時刻系統中不再只有一個活動,而是存在著許多並行的活動。從硬體方面看,處理機、各種外設、存儲部件常常並行地進行著工作。從程序方面看,則可能有若干個作業程序或者同時、或者互相穿插在系統中並行運行。這時,機器不再是簡單地順序執行一道程序。也就是說,一道程序的前一動作結束後,系統不一定立即執行其後續操作,而可能轉而執行其它程序的某一操作。對於程序中可以執行的操作也可能不需要等待另一操作結束,系統就開始執行它們。這樣也就打破了程序執行的順序性。同時,多個程序活動可能是在不同的數據集上執行同一個程序,所以程序以及機器執行程序的活動不再有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
其次是進程的引入
在多道程序工作環境下,一個程序活動不再能獨占系統資源,因此也就不再能單獨決定這些資源的狀態;程序和機器執行程序的活動之間也不再有一一對應關系。總之,程序活動不再處於一個封閉的系統中,而是和其它程序活動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和制約的關系,因而呈現出並發、動態以及相互制約這些新的特徵。在這種情況下,程序這個靜態的概念已經不能如實地反映程序活動的這些特徵。為此,六十年代中期MULTICS操作系統的設計者和E.W.Dijkstra為首的T.H.E操作系統的設計者開始廣泛應用進程(process)這一新的概念來描述系統和用戶的程序活動。
「進程」是操作系統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這個概念對於操作系統的理解、描述和設計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迄今為止對這一概念還沒有一個確切統一的描述。有人稱進程是可以並行運動的計算部分(S.E.Madnick,J.J.Donovan);有人稱進程是一個程序與其數據一道在計算機上順序執行時所產生的活動(A.C.Shaw);有人從調度組織角度出
發,稱進程是一個獨立的可以調度的活動(Ellis.Cohen,DavidJofferson);有人則從資源共享和競爭方面觀察,認為進程是一個抽象的實體,當它執行一個任務時將要求分配和釋放各種資源(Peterdenning)。這些描述都注意到了進程的動態性質,但側重面不同。為了突出進程和程序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我們對進程作如下描述:進程是一種活動,它是由一個動作系列組成,每個動作是在某個數據集上執行一段程序,整個活動的結果是提供一種系統或用戶功能。
然後是線程
進程具備並發性的特點,這種並發性是不同的進程之間反映出來的,不同的進程有不同進程空間,進程之間的切換消耗比較大。那麼就考慮到引入線程的概念,在進程的內部引入並發性,一個進程可以創建多個線程,線程之間具備並發性。不同的線程之間可以共享進程的地址空間和數據。
一般的講,線程是一個程序,或者進程內部的一個順序控制流。線程本身不能獨立運行,必須在進程中執行,使用進程的地址空間。每個線程有自己單獨的程序計數器。
一個進程內部包含多個順序控制流,或者並發執行多種運算,就是多線程。
G. C#web開發中出現高並發具體處理方法有哪些
盡量使用緩存,包括用戶緩存,信息緩存等,多花點內存來做緩存,可以大量減少與資料庫的交互,提高性能。
用jprofiler等工具找出性能瓶頸,減少額外的開銷。
優化資料庫查詢語句,減少直接使用hibernate等工具的直接生成語句(僅耗時較長的查詢做優化)。
優化資料庫結構,多做索引,提高查詢效率。
統計的功能盡量做緩存,或按每天一統計或定時統計相關報表,避免需要時進行統計的功能。
能使用靜態頁面的地方盡量使用,減少容器的解析(盡量將動態內容生成靜態html來顯示)。
解決以上問題後,使用伺服器集群來解決單台的瓶頸問題。
基本上以上述問題解決後,達到系統最優。
H. 如何處理大量數據並發操作
處理大量數據並發操作可以採用如下幾種方法:
1.使用緩存:使用程序直接保存到內存中。或者使用緩存框架: 用一個特定的類型值來保存,以區別空數據和未緩存的兩種狀態。
2.資料庫優化:表結構優化;SQL語句優化,語法優化和處理邏輯優化;分區;分表;索引優化;使用存儲過程代替直接操作。
3.分離活躍數據:可以分為活躍用戶和不活躍用戶。
4.批量讀取和延遲修改: 高並發情況可以將多個查詢請求合並到一個。高並發且頻繁修改的可以暫存緩存中。
5.讀寫分離: 資料庫伺服器配置多個,配置主從資料庫。寫用主資料庫,讀用從資料庫。
6.分布式資料庫: 將不同的表存放到不同的資料庫中,然後再放到不同的伺服器中。
7.NoSql和Hadoop: NoSql,not only SQL。沒有關系型資料庫那麼多限制,比較靈活高效。Hadoop,將一個表中的數據分層多塊,保存到多個節點(分布式)。每一塊數據都有多個節點保存(集群)。集群可以並行處理相同的數據,還可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拓展資料: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捷徑,而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的5V特點(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I. javaweb並發的問題,一個電商項目,同一時間很多人一起使用增刪改查等
你好。
涉及到高並發的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業務情景來分析。
具體到問題中描述的:一個電商項目,同一時間很多人一起使用增刪改查等功能
應該需要考慮資料庫事務和資料庫的隔離級別了,根據需求保證合適的資料庫隔離級別,多個表操作的業務中使用資料庫事務控制提交和回滾。
有興趣可以深入了解下 「資料庫事務四種隔離級別」
J. 如何處理高並發
處理高並發的六種方法
1:系統拆分,將一個系統拆分為多個子系統,用bbo來搞。然後每個系統連一個資料庫,這樣本來就一個庫,現在多個資料庫,這樣就可以抗高並發。
2:緩存,必須得用緩存。大部分的高並發場景,都是讀多寫少,那你完全可以在資料庫和緩存里都寫一份,然後讀的時候大量走緩存不就得了。畢竟人家redis輕輕鬆鬆單機幾萬的並發啊。沒問題的。所以你可以考的慮考慮你的項目里,那些承載主要請求讀場景,怎麼用緩存來抗高並發。
3:MQ(消息隊列),必須得用MQ。可能你還是會出現高並發寫的場景,比如說一個業務操作里要頻繁搞資料庫幾十次,增刪改增刪改,瘋了。那高並發絕對搞掛你的系統,人家是緩存你要是用redis來承載寫那肯定不行,數據隨時就被LRU(淘汰掉最不經常使用的)了,數據格式還無比簡單,沒有事務支持。所以該用mysql還得用mysql啊。那你咋辦?用MQ吧,大量的寫請求灌入MQ里,排隊慢慢玩兒,後邊系統消費後慢慢寫,控制在mysql承載范圍之內。所以你得考慮考慮你的項目里,那些承載復雜寫業務邏輯的場景里,如何用MQ來非同步寫,提升並發性。MQ單機抗幾萬並發也是ok的。
4:分庫分表,可能到了最後資料庫層面還是免不了抗高並發的要求,好吧,那麼就將一個資料庫拆分為多個庫,多個庫來抗更高的並發;然後將一個表拆分為多個表,每個表的數據量保持少一點,提高sql跑的性能。
5:讀寫分離,這個就是說大部分時候資料庫可能也是讀多寫少,沒必要所有請求都集中在一個庫上吧,可以搞個主從架構,主庫寫入,從庫讀取,搞一個讀寫分離。讀流量太多的時候,還可以加更多的從庫。
6:solrCloud:
SolrCloud(solr 雲)是Solr提供的分布式搜索方案,可以解決海量數據的 分布式全文檢索,因為搭建了集群,因此具備高可用的特性,同時對數據進行主從備份,避免了單點故障問題。可以做到數據的快速恢復。並且可以動態的添加新的節點,再對數據進行平衡,可以做到負載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