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前端匯流排和內存區別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匯流排和內存區別

發布時間: 2023-01-23 12:16:02

① 關於前端匯流排:內存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帶寬)/8。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 /s。

另外AMD的CPU外頻和Intel有所不同,CPU的實際外頻=前端匯流排/2,比如266MHZ的前端匯流排/2=133MHZ,和內存的DDR266/2相吻合,400MHZ的前端匯流排/2=200MHZ,和內存的DDR400/2相吻合,假如我們的CPU是133MHZ的外頻,那配置 DDR400的內存就浪費了,(把CPU超頻到200MHZ除外)反過來,CPU的外頻是200MHZ的,搭配DDR266的內存,系統的內存將成為瓶頸,DDR266的搭配133的CPU,DDR333的搭配166的CPU,DDR400的搭配200的CPU,Intel的號稱800MHZ的前端匯流排和AMD的400MHZ的基本是一樣的,Intel的800MHZ必須/4=200MHZ,不要被數字游戲鬧混了!
前端匯流排最好是和內存的傳輸速度是完全一致的。這樣。不存在CPU等待內存,或者內存等待CPU的數據的。

老式的800前端匯流排P4 ,在 865的主板上,採用DDR 400雙通道內存的方式,達到內存和CPU的前端匯流排完全一致。性能非常的高。

並且 DDR 266的內存在 865的主板上採用DDR 266雙通道的時候, 使用533前端匯流排的CPU,性能也非常的強。超過單獨使用DDR 400的內存的表現的。

老式的AMD CPU,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和內存的速度完全一致的時候,性能也是很強悍的。 同主頻的CPU的性能遠遠勝於同主頻的intel的產品。

現在的CPU的前端匯流排速度一般在667,800,1000,1066等幾個頻率,最好能配合使用DDR 2 667.DDR 2 800,或者組成雙通道內存來匹配CPU的前端匯流排的速度。

一個匹配好的系統,比一個匹配不好,但是擁有更快的CPU的系統整體性能要強得多的。

② 關於內存和前端匯流排的問題

1. 頻率是要設定為667NHz !!!千萬不要667x2=1334MHz。雙通道是內存帶寬x2,不是頻率x2。

2.800MHz匯流排的CPU,標准外頻是200NHz。CPU不超頻,內存不超頻,內存即運行在400MHz,也就是200x2=400MHz。DDR2就是以雙倍CPU外頻運行。

800CPU匯流排帶寬為6.4G。667內存帶寬為5.3G,雙通道是把帶寬從5.3G變成5.3x2=10.6G。

800CPU不超頻,667內存5.3G帶寬要小於CPU6.4G帶寬,內存是瓶頸,此時內存可以非同步超頻在800MHz運行,以達到800CPU的6.4G帶寬。

如果667內存開通雙通道,瓶頸在800CPU。FSB800的CPU要正好達到適應「雙通道」667內存10.6G帶寬,800CPU應當超頻至1333MHz外頻運行才行(即333MHz外頻)。

③ CPU前端匯流排與內存外頻的關系

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
電腦時鍾是由主板晶振提供時鍾,稱為系統匯流排頻率,cpu的實際運行頻率是通過內部倍頻技術提供,所以要比系統頻率(又稱外頻)高2的整數倍。如:外頻100,倍頻為4,則cpu主頻即為100*4=400。
前端匯流排(front
side
bus)是cpu和北橋晶元組通訊的通道(內存和cpu交換數據就是通過北橋晶元組),通常,前端匯流排頻率要高於外頻。但是與cpu主頻不一樣的是,前端匯流排不是通過倍頻技術來提高前端匯流排頻率(由於內存部件自身頻率不能太高),而是通過變相增加前端匯流排寬度的辦法實現相對升頻。具體而言,P4的外頻為100(133),但是採用了多通路的技術將內核到內存與北橋的匯流排寬度相對增大,也就是前端匯流排(FSB)寬度相對增大,換句話說,物理匯流排寬度不變,不過採用了多路並行傳輸技術,讓匯流排寬度等價於增寬。系統匯流排是物理位寬,而FSB是實際位寬(注意,是位寬,而不是帶寬),目前流行的處理器都採用了不同的技術增大自己處理器的位寬,以達到增強處理器性能的目的。現在明白了嗎?
以下是CPU的相關技術參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很多人以為認為CPU的主頻指的是CPU運行的速度,實際上這個認識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當然,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是有關的,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實現兩者之間的數值關系,而且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下面的前端匯流排介紹我們談談兩者的區別。
(3)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帶寬)/8。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4)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頻而得到高主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

④ 內存匯流排、系統匯流排、擴展匯流排、前端匯流排有什麼區別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最高到10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內存匯流排是連接 CPU和內存的
系統匯流排是連接CPU和外設(I/O設備)的.
擴展匯流排是連接 CPU和擴展槽的

⑤ 簡述內存匯流排系統匯流排擴展匯流排和前端匯流排的區別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二陸陸MHz、三三三MHz、四00MHz、5三三MHz、吧00MHz、一0陸陸MHz、一三三三MHz、一陸00MHz、二0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 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匯流排是將計算機微處理器與內存晶元以及與之通信的設備連接起來的硬體通道。前端匯流排將CPU連接到主內存和通向磁碟驅動器、數據機以及中國卡這類系統部件的外設匯流排。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量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 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一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一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一00MHz×陸四bit=陸四00Mbit/s=吧00MByte/s(一Byte=吧bit)。 主板支持的前端匯流排是由晶元組決定的,一般都帶有足夠的向下兼容性

⑥ 內存 主板前端匯流排 CPU前端匯流排 三者的關系

主板-前端匯流排(FSB):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 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匯流排是將計算機微處理器與內存晶元以及與之通信的設備連接起來的硬體通道。前端匯流排負責將CPU連接到主內存,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則直接影響CPU與內存數據交換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CPU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等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高,代表著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量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與聯系在於: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實際速度,外頻這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大多數時候前端速度都大於CPU外頻,且成倍數關系。

內存與前端匯流排關系:
CPU 匯流排速度---------內存理論速度-----實際速度

400MHz (Celeron)-----PC2100/266MHz-----266MHz
-------------------------- PC2700/333MHz-----266MHz
---------------------------PC3200/400MHz-----266MHz

533MHz (2.4-3.06 P4 -PC2100/266MHz-----266MHz
---------------------------PC2700/333MHz-----333MHz
無超線程)-----------------PC3200/400MHz-----333MHz

800MHz (有超線程的---PC2100/266MHz-----266MHz
P4) ----------------------PC2700/333MHz-----320MHz
-------------------------PC3200/400MHz-----400MHz

⑦ 前端匯流排和內存問題

前端匯流排和內存頻率是兩個概念 而且前端匯流排應該說是CPU的 是CPU與內存控制器(北橋)的鏈接速率
至於內存最大支持多少 可以看看你的說明書 不看也沒關系 買800的就行 如果不支持 大不了降頻到667使用 沒有影響的
如果新內存要和老內存一起使用 最好買同一個牌子的 兼容性好點並便宜的就是金士頓 但假貨多 最好還是買同一牌子的
1g的應該不貴 筆記本的不清楚 台式的才160左右(重慶)

⑧ CPU前端匯流排和內存之間什麼關系

前端匯流排
指的是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線。
前端匯流排頻率
則是指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它反映了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量或者說帶寬,公式為: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8位就是一個位元組1byte=8bit。
cpu主頻
(或外頻)反映了cpu的運算能力,和內存頻率無關,所以也和前端匯流排頻率沒有任何關系,完全取決於cpu
自身能力。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是指主板所能
支持

最大
匯流排頻率,如1333mhz。
實際上我們所說的前端匯流排頻率主要來源於cpu和內存的頻率,主板本身並無頻率可言,因為主板就好比一條足夠寬的馬路,速度如何要看車子的性能如何。
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要和內存的頻率相等
,並且小於或等於主板的最大fsb,計算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比如,e2160的前端匯流排為800mhz,如果內存為一根ddr2
400的內存,那麼傳輸速率只能達到400mhz的效果,這樣就造成了cpu的浪費,如果再加一根同樣的內存組成雙通道,那麼內存頻率遵循疊加的規律變成了400×2=800mhz,此時只需要一塊fsb為800mhz的主板就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⑨ 如圖,關於前端匯流排與內存的比,前端匯流排:內存,解釋一下。

你又提問了~我再來給你回答一下
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存分頻,可以讓內存頻率和CPU外頻非同步工作,DDR2是4位預讀,核心只有166Mhz,工作頻率333Mhz,等效頻率667Mhz,簡單說就是166*2*2=166*4=667。這個圖上的前端匯流排說的不準確,應該是CPU外頻,因為以前前端匯流排和外頻是一樣的,所以有的軟體就延續了這一說法,但是前端匯流排=外頻*4。
這個比率其實是指的外頻與內存工作頻率的比值,200:333=3:5

⑩ 系統匯流排,內存匯流排,PCI匯流排,有點暈了。。誰能幫我理一理,這些有什麼區別

系統匯流排又叫做前端匯流排,是指連接CPU與內存、顯卡、硬碟以及其它與CPU有數據交換的設備的線路通道,系統匯流排由晶元組控制,各種硬體設備的數據經過晶元組匯集之後再傳輸給CPU處理,而CPU處理完之後的數據也需要經過晶元組傳遞回給各種硬體設備。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設備互連匯流排)是由Intel公司提供的匯流排標准。它與CPU時鍾頻率無關,自身採用33MHz匯流排時鍾,數據線為32位,可擴充到64位,數據傳輸率達132~246MB/s。它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與ISA、EISA匯流排均可兼容,可以轉換為標準的ISA、EISA。它能支持無限讀寫突發方式,速度比直接使用CPU匯流排的局部匯流排快。它可視為CPU與外設間的一個中間層,通過PCI橋路(PCI控制器)與CPU相連。PCI控制器有多級緩沖,可把一批數據快速寫入緩沖器中。在這些數據不斷寫入PCI設備過程中;CPU可以執行其他操作,即PCI匯流排上的外設與CPU可以並行工作。PCI匯流排支持兩種電壓標准:5V與3.3V。 3.3V電壓的PCI匯流排可用於攜帶型微機中。

而內存匯流排速度則是指CPU與二級(L2)高速緩存和內存之間的通信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