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火炮前端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火炮前端

發布時間: 2023-01-24 18:49:04

A. 炮管前端安裝帶孔的是什麼

炮口制退器,減少坦克後座力,減少對坦克的損傷,增強坦克壽命。

B. 炮管前端的那個讓火焰向兩邊分開的裝置是什麼啊

炮是陸軍地面部隊的一種常見裝備。許多大口徑遠程火炮的炮口上都安裝有一個附加裝置。這個裝置比炮管要粗,看上去就像火炮戴了一頂「帽子」。

火炮的「帽子」有兩個作用,一是消除炮口焰,二是減少火炮後坐力。

消除炮口焰增強隱蔽性 火炮在射擊時,從炮口部會噴出火焰。炮口焰對隱蔽火炮陣地、確保指戰員視線免受干擾是十分不利的。

二戰期間,有人發現在炮口部裝一個比炮管粗大的容器,使火葯氣體中未燃燒完的火葯微粒在這個容器內與外界空氣相混合而充分燃燒再排出炮口,從而有效地消除炮口焰,這就是消焰器的雛形。可是,這樣實彈射擊時會冒煙。有的火炮消焰器還有消煙的作用。其原理是通過分流器、過濾器、過濾介質3部分,消除發射葯燃燒時形成的水蒸氣和細小的炭微粒,使微粒沉澱在氣室內,減小煙的濃度。

減少後坐力提高精確度 槍、炮等靠火葯推力發射的武器都有後坐力。後坐力會影響射擊精度和速度。在解決火炮威力與後坐力的矛盾中,制退器是最簡單、有效的一種辦法。其作用原理是減小氣體從膛口向前的流量,減緩自膛口噴出的火葯氣體對武器身管後坐的加速作用,同時使噴出炮口的火葯燃氣猛烈沖擊制退器的側壁,使向前噴射的氣體對武器產生一個向前的推力,降低武器的後坐能量,同時也經由側壁,分散了火焰的濃度和亮度。火炮製退器能夠減少後坐力的30%~70%。

C. 中國PL96式122毫米榴彈炮有哪些用途

PL96式122毫米榴彈炮是根據蘇聯D-30式122毫米榴彈炮仿製而成,1985年定型,主要供外貿用,國內部隊主要裝備西南山地部隊。火炮採用半自動立楔式炮閂,炮閂U形槽內裝有擋彈板;搖架為倒裝式槽形搖架,後座部分裝在搖架上;搖架左側裝有帶聯鎖裝置的防危板;聯鎖裝置主要用於當炮尾處於大架上方一定范圍內,射角不大於22度時解脫擊發機構,方向射界為360度,在大於22度射角時,方向射界三條大架之間累加為124度。

火炮採用三角式炮架,其中一條大架固定在下架上,兩條為活動大架;行軍時兩條活動大架收攏並在固定大架上,炮身前端與固定大架連接固定;牽引環及牽引桿固定在炮口制退器前下方。

火炮的高低機、平衡機分置於火炮的左、右側,平衡機為氣壓式;高低機為單齒弧式;上架左側的方向機蝸桿裝在偏心套中,在快速變換射向時方向機可解脫。

瞄準裝置:由PG-1M型周視瞄準鏡、OP-4M-45型直接瞄準鏡與K-1準直儀組成。

D. 很多大炮的炮筒前端 變粗並有很多窟窿 有什麼作用

消焰、消聲、減少後坐力,因為開了窟窿,必須加粗才有足夠的強度。

E. 古代火炮的發射原理是怎樣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銃身鐫有「水左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銘文。

山東省冠縣出土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9毫米,全長36.4厘米,重15.5千克。銃身鐫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銘文。這 3門銃均為銅質,形制也類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葯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

但至順三年銃管壁較薄,工藝較粗糙,明碗口銃管壁加厚,葯室部有較明顯的隆起,身管加鑄數道箍,表明後者已能承受較大膛壓。

(5)火炮前端擴展閱讀

相傳拋石機發明於我國周代,當時叫做「拋車」。春秋時期,拋石機已經被應用於戰事。據《范蠡兵法》記載,當時用拋石機可將重達6 千克的石頭拋至100 多米的距離——這比徒手拋扔石塊遠多了。

拋石機的原理非常簡單,它實際上是一種依靠物體張力(如竹、木板彎曲時產生的力)拋射彈丸的大型投射器。典型的靠扭力發射的拋石機由三部分構成。地上的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彈射桿,頂上裝有橫梁的兩根結實的柱子。

彈射桿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里,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好位於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桿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梁。

彈射桿的頂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桿的頂端裝一皮彈袋。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桿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岩石或其它種類的彈體。

F. 炮是如何發射的呢

發射時,裝在炮閂內的擊針撞擊炮彈底火,點燃發射葯。發射葯燃燒產生大量的燃氣(壓強一般約為3×10^5千帕),推動彈丸以極大的加速度沿炮膛向前運動。彈丸離開炮口瞬間獲得最大速度,爾後沿著一定的彈道飛向目標。燃氣推動彈丸向前運動的同時推動炮身後坐。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組成(以加農榴彈炮為例),炮身部由身管、炮尾、炮閂和炮口制退器組成。身管用來賦予彈丸初速及飛行方向,並使彈丸旋轉(滑膛炮的彈丸一般不旋轉)。炮尾用來盛裝炮閂。炮閂用來閉鎖炮膛、擊發炮彈和抽出發射後的葯筒。現代火炮大都採用半自動炮閂,有的採用自動炮閂。

G. 有的炮(如坦克)的炮管前端有一個凸起的一圈圓環,還有徑向的花孔。是起什麼作用的謝謝回答。

那個玩意是炮口制退器,那些你所謂的徑向的花孔將炮膛內高壓的氣體導向炮口的反向,從而抵消部分後坐力

H. 火炮是什麼

火炮可分為地面壓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炮、艦炮和海岸炮。

早期的滑膛炮

公元10世紀,由於中國發明了火葯,拋石機演變到拋射火葯包和火葯彈,但射程沒有多大變化。13世紀中葉,中國出現了用竹筒製成的「突火槍」,這是人類第一次利用火葯發射彈丸。13世紀末,滑膛火炮在中國首先出現,稱作火銃。中國的火葯和火器很快就傳到了西方,火炮在歐洲得到迅速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製造出了一種發射石彈的短粗身管火炮,叫作臼炮。但很快,又有一種口徑較小的長管炮代替了臼炮,出現了從炮口裝進去再發射的球形實心彈和爆炸彈。到17世紀,火炮已有加農炮和榴彈炮。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火炮基本上都是滑膛前裝炮,發射球形彈,射速慢,射程近,因為只靠炮管賦予炮彈飛行的方向,所以,早期這種滑膛炮不容易打准。

火炮的種類

人們通常依據用途、彈道特性、運動方式和炮膛構造來劃分火炮的種類。

按照用途,火炮可分為地面壓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炮、艦炮和海岸炮。地面壓制火炮包括加農炮、榴彈炮、加農榴彈炮和迫擊炮。有些國家把火箭炮也算作地面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和無坐力炮。

按照彈道特性,火炮可分為加農炮、榴彈炮和迫擊炮3種。

按火炮的運動方式,地面壓制火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可分為自行火炮、牽引火炮。

按火炮的炮膛構造,除火箭炮外,反坦克火炮、迫擊炮、坦克炮可分為線膛炮和滑膛炮,其他各種火炮都是線膛炮。

世界上最古老的銅鑄火銃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火銃是中國的兩尊元代火銃。一尊是1332年鑄造的盞口銅銃。它由身管和葯室兩部分組成,銃口直徑10.5毫米,全長353毫米,重6.94千克。這就是火炮的初始原型。另一尊火銃元代至正十一年鑄成,重4.75千克,長435毫米,銃口直徑30毫米。火銃下端刻有「至正辛卯」4個篆字,即元代至正十一年鑄造。前端刻有「射穿百札,聲動九天」8個篆字。所謂札,即古代武士穿的皚甲上的甲片。該火銃比西方國家最早的兩尊「火筒」早29年,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和最大的火銃。

虎蹲炮

虎蹲炮是中國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研製和使用的。他研究了當時的幾種輕型火炮後,為了克服發射時容易產生後坐造成自傷的缺點,在炮口安裝了支撐架,因形似虎蹲而得名。該炮用熟鐵製造,長約590毫米,重約215千克。炮筒外加5道箍,使用時不易炸裂。發射時前身加鐵爪釘,後身加鐵絆,將其固定於地。虎蹲炮炮身短,射程不遠,但發射散彈,具有較大的殺傷面,而且體輕,機動性好,也可船載作戰。1598年11月18日夜,中國與朝鮮聯軍的水軍在露梁海峽附近海面對日軍的數百艘船隻進行突然襲擊。中國船上眾多虎蹲大炮連續猛烈地轟擊,日軍戰船紛紛中彈起火,日軍大敗。此戰後,日軍全部撤離朝鮮,20年中沒敢再侵犯朝鮮。

紅夷炮

中國明朝萬曆四十八年,中國購買了4門西洋新式大炮。到明朝天啟三年時,又購買了26門。中國為其取名為「紅夷炮」。紅夷炮的口徑較大,為80~130毫米左右。管壁較厚,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步加厚,有準星、照門,便於瞄準,中部還增設了炮耳,架炮時可以保持炮身的平穩。這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當時明軍與清軍正在關外交戰,努爾哈赤率6萬大軍攻寧遠,寧遠守將袁崇煥僅有守軍2萬,但拒不投降,發炮還擊。雙方激戰3日,明軍用炮火擊斃清軍1.7萬餘人,清軍戰敗。努爾哈赤出此郁憤而死。

佛郎機

佛郎機是歐洲15世紀末16世紀初流行的一種火炮。當時正值中國明朝,中國稱葡萄牙為「佛郎機」,因而也就把葡萄牙製造的這種大炮叫「佛郎機」。葡萄牙製造的佛郎機大多作為艦炮使用,並採用了子銃與母銃結構,較中國明朝軍隊的火炮先進。母銃即炮筒,子銃即小火銃。每門母銃配4~9個子銃,發射完一個退出後,再裝入另一個,於是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佛郎機還安裝了瞄準具,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明朝正德年間,即16世紀初,葡萄牙軍艦多次侵犯中國廣東沿海,恃佛郎機艦炮逞威,中國軍隊以岸炮與艦炮還擊,進行激烈交戰。中國曾繳獲葡艦兩艘及佛郎機艦炮20餘門。

線膛炮

19世紀初,人們受到來復槍的啟示逐步認識到線膛的作用。在炮膛里刻出直線,起到前裝彈丸比較方便的作用。

1846年,義大利少校軍官卡瓦利提出了用線膛炮發射卵形彈的設想。他的卵形彈是用鑄鐵製成的,彈丸側面有兩個斜形凸起,裝填時將這兩個凸起嵌入火炮的膛線,膛線為螺旋形。發射時,彈丸在向前運動的同時,還會沿膛線產生高速旋轉。

線膛炮的出現,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項了不起的發明。與當時同口徑的滑膛炮相比,線膛炮的射程增加了1~2倍,彈丸重量增大了15倍,射擊精度提高了4倍。同時,由於不再從炮口裝葯裝彈,而是改為後裝,所以線膛炮的發射速度快多了。

火炮的結構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以加農榴彈炮為例,其炮身部分由身管、炮尾、炮閂和炮口制退器組成。身管長度和指向決定彈丸初速及飛行方向,線膛炮使彈丸旋轉:炮尾用來盛裝炮閂:炮閂用來閉鎖炮膛、擊發炮彈和抽出發射後的葯筒:炮口制退器用來減少炮身後坐能量。

I. 坦克炮管除煙器是那國人發明的

蘇聯的發明。 在上世紀50年代初, 最初T-54A的火炮前端安裝的是炮口配重,而後換成了標志性的抽煙器。這是世界首次在炮身上安裝抽氣裝置。

J. 大炮前端那個胖出來的帽子是啥用的

這個部分叫做「炮口制退器」。

一般來說,制退器都安裝在炮口部,作用是:減小後效期火葯燃氣能量對火炮後坐部分的沖量,以減小後坐長度和作用在炮架上的力。這樣的話,炮架就可以做的輕一些,炮的機動性也就提高了。

利用炮口制退器可以有效的吸收火炮後座所產生的能量,一般來說現代火炮的炮口制退器可以吸收後座能量的40%左右。餘下的能量由火炮的駐退機和助鋤及坦克、自行火炮對地面的附著力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