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前端閉鎖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閉鎖

發布時間: 2023-01-28 19:42:35

前端閉鎖式槍擊與後端閉鎖式有什麼不同

這兩種閉鎖方式存在於老式步槍的手動槍機上,它是根據閉鎖閂的位置來區分的。
前端閉鎖:這是毛瑟式槍機的特色,由毛瑟兄弟在19世紀末期發明,由於結構簡單、閉鎖確實,一百多年來被沿用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即使是今日的槍機,和百年前毛瑟兄弟的設計差異可說是非常的小。它的槍栓前方有兩個突耳,轉動後會嵌入機匣部壁上在膛室後方的凹槽;由於閉鎖的位置正好在膛室後方,槍機本身的誤差比較不會影響到射擊的精確度。
後端閉鎖:這是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的閉鎖方式。突耳位在槍栓的後部,為了閉鎖必須在機匣中段挖出凹槽,機匣壁相對地就得做得厚重一點;由於閉鎖在後方,槍機尺寸上的誤差多少對射擊精確度有點影響。不過,由於拉柄跟突耳的位置很接近,這種閉鎖方式的開、閉鎖行程要比突耳在前方的毛瑟式槍機順暢得多。由於這個特性,再加上李.恩菲爾德的十發裝彈倉,英國陸軍在第一次大戰初期號稱一個士兵每分鍾可以射擊 15 發之多。

㈡ NSV重機槍採用了哪些獨特的結構

NSV重機槍口徑為12.7mm,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所使用的12.7×108mm槍彈,是華約制式機槍彈,相當於美軍制式(北約制式)12.7×99mm機槍彈。該彈的彈殼長108mm,全彈長147mm,初速約840m/s,槍口動能約16920J,有效射程1500~2000m,最大射程約6000m。採用50發金屬彈鏈供彈,含50發彈的彈鏈總質量約7.7kg。NSV使用的典型槍彈有BZ穿甲彈和BZT穿甲燃燒彈,連發射速為700~800發/分。

NSV採用獨特的側向偏移式閉鎖方式。大多數機槍的閉鎖方式,是使槍機前端和後端偏轉而與機匣閉鎖的,即所謂槍機偏轉閉鎖方式。NSV的槍機設計全然不同,盡管槍機左右偏移與機匣閉鎖這一點是相同的,但槍機的前、後端不是左右偏轉,而是整體平行移動而閉鎖的。

機框與槍機通過2個卡鐵聯結成類似縮放儀的平行四連桿閉鎖機構。當機框在火葯燃氣作用下後退時,2個卡鐵的作用使槍機像縮放儀似的左右平行移動而開鎖。這種閉鎖方式的優點是可使槍機體縮短。事實也確是如此,NSV的槍機是大口徑機槍中最短的。雖然槍機較短、較輕,但在設計NSV中增大了機框的質量,可確保射擊中槍的平衡。槍機可縮短的設計,意味著機匣可縮短,全槍長也就縮短了。

阻鐵機構設在機匣上面,而其他大口徑機槍均設在機匣下面,這也是獨特的。機匣後部裝有沿中心位置上下活動的扳機連桿。裝在機匣後端下面的手動釋放繩、電磁式螺線管擊發機構或專用槍托上的傳統扳機,均能推動扳機連桿釋放阻鐵實施射擊。

活塞與活塞筒的設置非同一般。一般的導氣式武器的設計,是在機框前端設置活塞,在導氣箍後面設置活塞筒。而NSV正相反,在機框前端設置活塞筒,導氣箍後面設置活塞,活塞尾部裝有調節器,可調節進入導氣裝置的火葯燃氣量。

拋殼裝置也有獨特之處。NSV無傳統的拋殼挺。發射後的彈殼被槍機的抽殼鉤鉤住,從槍膛拉出,槍機後坐時利用機匣上的杠桿,使彈殼從槍機前面向右滑,偏離下一發彈的軸線。槍機復進時,推下一發彈入膛,復進到位後,槍機左偏而閉鎖,彈殼脫離槍機槽,被送入機匣右側前方的拋殼管,從該管排到槍外。

由於機匣側面或下面無拋殼孔,因此具有火葯燃氣後泄少的優點。作車載機槍使用時,拋殼管排出的火葯燃氣易被導向車外,而且,這種向機匣前方拋殼的方式,使發射完的彈殼落在車內而不散亂。後來俄羅斯開發的無托式突擊步槍的拋殼機構,就採用了這種前拋殼方式。

該槍的瞄準裝置有機械式和光學式2種。機械瞄具由折疊式準星和弧形表尺組成,2者均有防護裝置。準星為可調式柱形準星,可向後折疊避免搬運中損壞,作車載機槍時也容易從車體的槍眼伸出。表尺射程2000m,每100m一個分劃。標準的光學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4倍,也可配用1PN52-1被動式熱成像瞄準鏡。對空射擊的光學瞄準鏡有K10和K10T,K10T為車載式,配用於T64、T72、T80、T90坦克裝載的NSV重機槍上。

槍管前端裝有大型喇叭狀膛口防跳器,該防跳器還兼有消焰作用,防止夜間發射時的火焰傷害射手眼睛。槍管的更換非常迅速,只需撥杠桿將機匣前端右側的槍管鎖鍵拉出就可卸下槍管,每射擊1000發需要更換槍管。

相關數據

口徑:12.7mm

初速:845m/s

有效射程:1500~2000m

戰斗射速:80~100發/分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偏移式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具:50發彈鏈或彈鏈箱

全槍長:1560mm

全槍質量:25kg

槍管質量:9kg

供彈具質量:11.1kg(含50發彈的彈鏈箱),7.7kg(含50發彈的彈鏈)

配用槍彈:12.7×108mm槍彈。

㈢ 狗子如何進行閉鎖生殖

狗子能夠閉鎖的原因是雄性狗子的生殖器官可以向後旋轉90°以上,這樣就可以保證背靠背,而且在它生殖器的末端有兩個可以膨脹的小球,如果小球膨脹就可以卡在裡面,這跟膨脹螺栓的道理是一樣的。

狗閉鎖是指的狗狗在交配的時候,公狗位於陰莖骨前端的龜頭槌狀海綿體立即充血並迅速膨脹,周徑比原來增大1-2倍左右,卡在母狗的恥骨聯合處,於是被母狗的陰道卡住、鎖緊,以致陰莖無法脫出。

這時公狗轉身滑下,背向母狗,並與母狗成尾對尾的特殊姿態,這時看上去公狗和母狗有如屁股粘連在一起的連體狗,交配時間大約為10一45分鍾,長則1小時以上。當公狗射精完畢,陰莖海綿體縮小後,陰莖方可出來。



目的:

增強自己遺傳後代的成功率,在閉鎖的漫長時間里,雄性狗子就像是掛吊瓶一樣將自己的遺傳物質緩慢地釋放出來,如此長的時間也為它的遺傳物質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和雌性的生殖細胞結合。

而且在閉鎖期間,雄性狗子一直處在占坑的狀態,這樣又可以避免其他的雄性狗子前來求偶。所以說這樣的繁殖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單次繁殖的成功率,是非常好的繁殖策略。

㈣ 槍機的閉鎖方式

槍機有一種槍機起伏式閉鎖、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 等 槍機起伏式閉鎖機構,靠槍機的起伏運動完成開、閉鎖動作,槍機的起伏運動是靠撥桿實現的。當向下扳動撥桿扳把時,撥桿臂推擊針凸筍,一方面使擊針壓縮擊針簧後退,另一方面使槍機向下旋轉完成開鎖動作。槍機下旋的同時,其前端壓撥殼器逆時針旋轉,撥出彈膛內的彈殼,露出彈膛,此時可以手動裝填1發槍彈。閉鎖機構是在發射時,關閉槍管彈膛、頂住彈殼、承受火 葯燃氣壓力、阻止火 葯燃氣向後逸出的機構。閉鎖機構是槍械最基本的機構。
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是槍械閉鎖機構中的一種,廣泛用於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的武器。如56式7.62mm沖鋒槍的閉鎖機構,由槍機、槍機框和機匣上的閉鎖槽組成。槍機裝在槍機框里,通過槍機、槍機框上的凸輪與凸輪槽結構使槍機轉動;槍機頭部有螺旋狀的閉鎖突筍,機匣上有與槍機相應的螺旋狀閉鎖槽,通過閉鎖突筍進出閉鎖槽實現槍機閉鎖、開鎖。其動作過程:閉鎖時,槍機框帶動槍機復進,槍機復進到位,槍機框繼續復進,這時槍機框帶動槍機轉動,使槍機的閉鎖突筍進入機匣的閉鎖槽內,完成閉鎖;開鎖時,槍機框先後坐,同時帶動槍機轉動,使槍機的閉鎖突筍轉出機匣的閉鎖槽,然後槍機框帶動槍機後坐,完成開鎖。 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 它槍管上方的兩個閉鎖突緣在發射時支撐在套筒的閉鎖卡槽上。開、閉鎖動作是在套筒與槍管共同後坐或復進時,通過連桿或向前擺動使槍管偏移而完成的。此種閉鎖方式只適於短槍管。如中國56式半自動步槍 。

㈤ M14步槍的彈匣是怎樣往槍上裝的是像AK47那樣的前掛後卡嗎

你說的對,M14自動步槍的彈匣是前掛後卡的!M14自動步槍是美國製造的可選射擊模式步槍,在美國軍隊中被M16自動步槍所取代。

生產期間:1958年—1964年

變種M14A1、M21、M25

產量:約138萬

口徑:7.62毫米

彈葯:7.62×51mmNATO標准步槍彈

彈匣容量:20發彈匣

槍機:導氣式,回轉閉鎖式槍機

全長:1118毫米

槍管長度:559毫米

重量:4.5公斤

射速:700~750發/分鍾

初速:850米/秒

有效射程:700米

歷史

1945年美國實施新的步槍研究計劃,著名槍械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在M1式加蘭德步槍基礎上開始設計自動步槍,1954年設計出原型槍經過試驗和改進,1957年,美國軍方定型命名為M14步槍,1958年在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投產。M14步槍成為美國軍隊制式裝備,用來代替M1式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M1918式勃朗寧自動步槍。

美軍裝備M14

美國軍隊歷來強調軍用步槍射程遠的設計思想,美國軍方並不接受中間型威力槍彈。北約進行彈葯通用化選型時,美國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射程的彈葯,並施加影響,1953年,北約選擇7.62×51毫米槍彈作為標准步槍彈。M14步槍使用7.62×51毫米NATO標准步槍彈(彈殼比原有.30-06步槍彈縮短了12毫米),實現了彈葯以及步槍標准化,簡化了後勤供應。M14步槍部分零件繼承自加蘭德步槍。採用導氣式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導氣裝置位於槍管下方。可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比較特別的是一般被快慢機鎖固定在半自動射擊模式,轉換全自動射擊模式需要換裝快慢機柄。由可拆卸的20發彈匣供彈。可以裝槍榴彈發射器。還發展了班用自動步槍M14A1,安裝兩腳架,用快慢機柄代替快慢機鎖。M14步槍生不逢時,20世紀60年代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在東南亞叢林作戰中M14步槍顯得比較笨重,單兵攜帶彈葯量有限,而且彈葯威力過大,全自動射擊時難以控制精度。不如使用中間型威力槍彈的AK-47突擊步槍,據說,在越南戰場上美國士兵會扔掉笨重的M14撿起АК-47使用。1963年美國軍方終止采購M14,1967年選擇了小口徑的M16突擊步槍,M14開始全面撤裝,這導致歷史悠久的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關閉。相當多的M14步槍按照軍事援助計劃移交給外國軍隊。M14步槍具有精度高和射程遠的優點,1969年美國軍方根據M14研製出M21式狙擊步槍,受到部隊的歡迎。美軍在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中,重新啟用了更多的配上兩腳架和瞄準鏡的M14,提供遠射程支援火力。經過現代化設計的M14步槍重新投產並裝備軍隊。盡管M14步槍作為軍用步槍不能算成功,但是在民用市場有很好的銷路,多家工廠繼續生產民用型M14步槍出售。

特點

M14式7.62mm步槍採用導氣式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導氣裝置位於槍管下方。可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比較特別的是一般被快慢機鎖固定在半自動射擊模式,轉換全自動射擊模式需要換裝快慢機柄。使用7.62×51毫米NATO標准步槍彈,由前掛後卡、可拆卸的20發彈匣供彈。M14步槍部分零件繼承自M1式加蘭德步槍。

該槍的導氣裝置由導氣箍頂塞、活塞筒、活塞、槍機框和復進簧等組成。活塞後半部為一長方體,抵在槍機框上;前半部呈圓柱形,表面有環槽。機框中空,內裝復進簧。導氣箍右後方有閉氣閥,可將導氣孔關閉,以發射槍彈。

槍機呈扁圓柱形,右前端有一導輪,槍機框通過導輪帶動槍機在機匣中前後運動。機匣兩側壁上有導引槍機運動的導軌。機匣內還有一橫梁,中間開有缺口。這樣,當槍機復進尚未到達旋轉閉鎖位置時,即使擊錘意外解脫而打擊擊針,也不會出現走火的危險。擊針位於槍機內。拉機柄在機匣右前方,通過一個連桿與槍機聯接。當最後一發彈發射後,槍機會被機匣左側的空倉掛機扣住。擊發和發射機構的大部分零件與加蘭德步槍相似,包括雙鉤擊錘、扳機和扳機連桿(第一阻鐵)以及位於第一阻鐵後面的帶阻鐵簧的第二阻鐵等。整個發射機構一起裝在機匣後部,由保險機固定栓固定。

M14解析

M14的快慢機鎖(selectorlock)是一個用於代替快慢機柄的部件,當M14裝上了這個快慢機鎖後,快慢機就被固定在半自動位置上,不能轉換自動射擊。不過,只要卸下快慢機鎖重新裝上快慢機操作柄,M14仍然可以選擇射擊方式。

該槍備有冬季用扳機、M6刺刀、M76槍榴彈發射插座和兩腳架。空包彈發射裝置包括M12式槍口裝置和M13式槍管尾端護扳。槍口裝置的圓筒部插入消焰器的開口內,由刺刀座和彈簧固定。槍尾護扳由帶彈簧頂桿的卡筍固定於彈匣槽中。

該槍的瞄準裝置採用機械瞄準具,包括固定式柱形準星和弧形表尺,可分別進行方向和高低調整。表尺分劃為200m~1000m,200m為一個分劃。

當彈頭通過導氣孔後,部分火葯燃氣經由槍管下方的導氣孔,並經過與導氣孔對正的閉氣閥和活塞側壁上的孔進入活塞頭中。由於導氣箍前端為頂塞所封閉,氣體只得在活塞頭內膨脹從而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向後運動4mm時,原本與導氣孔對正的孔就會錯開,阻止了火葯燃氣繼續進入活塞頭中,所以這種閉塞膨脹式的導氣裝置不需要用氣體調節器。

活塞和機框相連。活塞後座時帶動機框向後運動,使膛壓下降至安全值,然後機框導槽上的開鎖斜面迫使槍機導輪向上旋轉,槍機前端的閉鎖凸筍便從機匣內的閉鎖槽中解脫出來。槍機旋轉開鎖的過程還起到預備抽殼的作用,使彈膛中的彈殼得以松動並略向後退。隨後,槍機後座,抽出彈殼,槍機繼續後座,當彈殼口部脫離彈膛後,位於槍機內的拋殼挺簧伸張,推拋殼挺向前,使彈殼繞拉殼鉤轉動,然後從槍的右側拋出。

M14

當活塞的後座行程將要結束時,導氣箍下方的排氣孔開啟,火葯燃氣由這些孔中泄出。氣體泄出後,驅使活塞頭向後的壓力就消失。此時被壓縮的復進簧推機框向前,帶動槍機復進,槍機推彈入膛。由於槍機導輪和閉鎖凸筍分別與機框導槽上的閉鎖斜面及機匣中的閉鎖槽相互作用,槍機遂向右旋轉實現閉鎖。槍再次成待發狀態。

扣壓扳機後,第一阻鐵向前,與擊錘鉤解脫,擊錘簧推擊錘向前。擊錘打擊擊針而擊發槍彈。擊發後,槍機後座,壓倒擊錘。第一阻鐵仍然在前方,但掛不住擊錘的鉤,此時擊錘鉤由第二阻鐵掛住。

半自動射擊時,只有松開扳機,才能再次發射。因為只有松開扳機,第二阻鐵才能向後。於是,擊錘便與第二阻鐵解脫,並開始向前回轉,但隨即又被第一阻鐵掛住,使槍成待發狀態。

全自動射擊時,擊錘掛在第二阻鐵上,槍機閉鎖後擊錘即被解脫。全自動射擊的關鍵在於,機框快復進到位時,其上的凸起掛住連發桿的鉤,並帶動連發桿向前,從而使快慢機軸上的阻鐵卡板轉動。卡板下端的凸起推動第二阻鐵向後,解脫擊錘。擊錘打擊擊針,擊發槍彈。

生產及使用情況

M14步槍的生產合同是由美國政府與一些美國廠商簽訂的,在1958年4月,先春田兵工廠開始小批量生產M14步槍,到1959年開始美國政府與4個廠商簽訂采購合同,開始大量生產M14步槍,直到1963年1月23日美國國防部命令終止采購M14步槍為止,生產期間共花費1.3億美元。從1958-1965年期間,4個生產廠商共為美國政府生產了1,380,358支M14步槍。其中:

美國陸軍春田兵工廠:173,093支(另一說法是167,000支)

奧林·馬西森公司的溫徹斯特-韋斯頓武器分公司(Winchester-,簡稱溫徹斯特):350,501支

哈林頓-理查森武器公司(Harrington&RichardsonArmsCo.,簡稱H&R):537,582支

湯普森-拉莫-伍爾德里奇有限公司(Thompson-Ramo-Wooldridge,簡稱TRW):319,182支

㈥ 斯太爾SSG69狙擊步槍的內部透視

槍管SSG69槍管採用冷鍛工藝製造,即先把槍管毛坯置於一個心軸上(心軸外表面刻有與槍管膛線相對應的紋路),經過機器錘鍛,在槍管內表面加工出膛線。同時,槍管外部也刻上了冷鍛留下的螺旋型紋路,這是冷鍛槍管的標志,但也有些國家特地把這種花紋磨去。
冷鍛工藝的運用提高了內膛光潔度、尺寸精度、表面強度,延長了槍管的壽命,使槍的射擊精度也相應提高,而且便於加工錐型槍管,可以減小質量。冷鍛工藝是斯太爾公司最先提出的,後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採用斯太爾公司的冷鍛機床加工槍管。
SSG69的槍管只與節套連接,與護木無接觸點,這種結構被稱為浮動槍管。浮動槍管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一些在二戰後研製出來的狙擊步槍普遍採用這種結構。
槍管內膛端面的形狀對精度影響也很大,SSG69的槍管內膛端面倒角,以保護膛線末端不被外力碰傷或磨損。
SSG69的槍管表面採用磷化處理,無反光,利於隱蔽。
槍托SSG69的槍托、扳機護圈和彈倉等部件採用工程塑料。槍托內部中空,後部裝有4層10mm寬的托底板,可以調節槍托長度,但貼腮位置不可調節。與 SSG69同時代的西方狙擊步槍如瑞士的SSG2000、德國的SP66等,大多採用漂亮的胡桃木槍托,而奧地利則傾向於採用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槍托和傳統的胡桃木槍托相比,質量減小,成型與表面處理工藝簡單,耐腐蝕,抗沖擊力強,更適合在濕熱環境下使用。
槍機奧軍曾短期裝備的M1903A4和SSG59的槍機都是採用回轉90°、前端閉鎖的毛瑟槍機(M1903A4實際上就是美國版的毛瑟步槍,因為在美西戰爭中,美軍深刻體會到了西班牙軍隊手中毛瑟步槍的威力,所以進行了仿製)。毛瑟槍機是毛瑟公司成功的法寶之一,其具有舉世公認的堅固性和可靠性,可以說二戰時期世界上大多數軍用步槍都是在毛瑟槍機的基礎上進行研製的。
由於奧地利更為重視步槍的速射性能,所以SSG69採用回轉60°、後端閉鎖的槍機。奧地利在設計後端閉鎖結構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如曼利夏M1888 8mm步槍就是採用後端卡鐵擺動閉鎖方式的直拉槍機,其優點是射手操作動作小、槍機行程短(前端閉鎖的槍機行程是槍彈長度加閉鎖突筍的長度)。後端閉鎖結構的缺點是槍機體處於受壓狀態,對精度有不利影響,而且機匣開口位於閉鎖斜面的右前方,因此對機匣強度不利。對此SSG69的節套加長到51mm(正好相當於該槍的彈殼長度),整個彈膛位於機匣內,彌補了上述缺陷,而且機匣和槍管結合更加牢固。
SSG69槍機體前端的彈底窩較深,裝有彈性拋殼挺和粗壯結實的抽殼鉤,槍機體和閉鎖件為分離式,拉機柄固定在閉鎖件上,槍機體不旋轉只做前後直線運動,因此抽殼鉤不需要像毛瑟槍機那樣與槍機體分離安裝。彈性拋殼挺拋殼力較小,因此對污物比較敏感,需要經常擦拭。
SSG69槍機的閉鎖件有3對共6個對稱排列的閉鎖突筍,和機匣內的閉鎖槽配合實現開鎖、閉鎖。理論上,閉鎖支撐面沿槍身軸線對稱,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SSG69槍機的3對閉鎖突筍與毛瑟槍機2個大型閉鎖突筍相比,減小了機匣直徑,作用在閉鎖突筍和機匣上的受力分布更均勻。一旦閉鎖突筍出現磨損,更換閉鎖件也很方便。
當射手上抬拉機柄,使閉鎖件完成開鎖動作的同時,閉鎖件後部的曲線槽和槍機體上的直線槽配合,壓縮擊針後退到待擊位置。槍機推彈入膛,只要拉機柄沒有下壓到位,閉鎖件沒有轉到完全閉鎖位置,曲線槽就始終限制擊針行程,撞擊不到底火。
SSG69的擊針尾部沒有很多老式步槍上那種較重的尾鐵,這樣擊針動作更平穩,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擊針處於待擊位置時,擊針尾部凸出機匣後部5mm左右,即使夜間也可以用手摸到。老式步槍上較重的尾鐵可以增加擊針慣性,動作可靠性好,但震動也大,有些步槍的尾鐵還兼作保險機構和擊針待擊裝置。
SSG69槍機結構比毛瑟槍機更簡單,擊發更平穩。
供彈機構SSG69可採用5發旋轉式彈倉或10發雙排彈匣供彈,5發彈倉步槍主要面向限制大容量彈倉的國家銷售,10發雙排彈匣步槍更適合軍用領域。
SSG69的5發旋轉式彈倉中,槍彈圍繞彈倉中軸排列,彈倉由工程塑料製成,質量小,價格便宜,有透明後蓋,可以觀察剩餘槍彈的數量。彈倉兩側有很大的卡筍,冬季即使戴手套也可以方便地卸下彈倉。這種獨特的結構來自於斯太爾公司為希臘軍隊生產的6.5mm曼利夏-舍瑙厄爾M1903步槍(Mannlicher-Schoenauer M03)。舍瑙厄爾旋轉式彈倉中的槍彈採用彈殼肩部定位,暴露的鉛彈頭不會因為受到壓力而變形,舍瑙厄爾旋轉式彈倉非常適合發射軟尖彈,但加工比較復雜,所以不如毛瑟彈倉使用廣泛。軟尖彈殺傷威力大,雖然受海牙國際公約的限制不能用於戰爭,但可以在國內准軍事行動、執法和狩獵范圍內使用。
SSG69供彈具還配有單發插頭,單發插頭插入彈倉後就可以把SSG69變成一種手動裝填步槍,通常用於試射或射擊遠距離目標。一戰時很多老式步槍都有類似的機構,因為當時的軍官希望限制士兵消耗彈葯,如英國的李·恩菲爾德 No.1 MKIII型步槍上就採用這種古老的設計,但到二戰時就幾乎沒有採用這種不合時宜結構的軍用步槍了。SSG69重新採用單發插頭是為了盡量減少可能影響精度的不利因素。
發射機構SSG69採用單扳機、雙扳機兩種發射機構,可互換。
單扳機機構有明顯的預壓段,扳機力可在16~18N之間調節,適合軍用和狩獵,因為軍用條件下扳機力不能太輕,以免走火。
雙扳機機構中,第2道扳機力極輕,用指尖輕觸即可擊發。有的射手習慣用食指扣壓第1道扳機,用中指扣壓第2道扳機,因為食指用力後已經失去靈敏度。雙扳機機構更適合警用與比賽,也常見於獵槍上,可以進一步提高射擊精度。
SSG69保險卡鎖位於機匣後端右上方,向後推即是保險位置,可同時鎖定擊針、槍機,保險功能比較完善。但當擊針處於待機位置時,後推保險卡鎖的阻力較大。
瞄準系統SSG69的瞄準系統包括白光瞄準鏡、機械瞄具、紅外夜視儀和微光夜視儀。
卡赫列斯(KKahles)公司生產的ZF69型6×42瞄準鏡是專門為SSG69設計的,鏡內分劃由一個垂直光柵和多道橫向光柵組成,距離100~800m。多道橫向光柵在狙擊步槍上比較少見,常見於機槍瞄準鏡,因為橫向光柵過多,容易遮擋目標。但是由於奧地利軍隊最初的設計要求中加入了800m射擊移動靶的條件,所以斯太爾公司採用了這種瞄準鏡分劃。對於一些不適應這種多道光柵分劃的射手,卡赫列斯公司還提供T形和十字形分劃的6×42瞄準鏡。
射擊遠距離橫向移動目標時,射手需要修正提前量、彈道高、風偏、高度差、溫度變化等多個因素。其中橫向密位提前量等於目標運動速度乘以彈頭飛行時間乘1 000再除以目標距離。如果目標斜向運動還要乘以角度函數值。如目標逆風運動則加上風偏修正量,如目標順風運動則減去風偏修正量。由此可見射手打擊遠距離運動目標時要考慮的因素之多。使用橫向光柵瞄準鏡時,射手用與目標距離相對應的橫向距離光柵壓住目標後,可以集中精力選擇提前量,這種設計對射擊快速運動的輕型車輛尤其有利。這種分劃還適合打擊遠距離模糊目標以及中距離突然出現的目標。這些目標暴露時間很短,多道光柵也有利於快速修正瞄準點。
ZF69型瞄準鏡還可專門針對彈頭的旋轉偏流進行修正。
ZF69型瞄準鏡無測距分劃,相對於美國M21或蘇聯德拉戈諾夫等軍用狙擊步槍配用的可以簡易測距的瞄準鏡來說是個缺點,需要射手的經驗或激光測距儀提供目標距離。
SSG69也可以使用其他瞄準鏡,如3~9變倍瞄準鏡,這種瞄準鏡更適合警用。SSG69的瞄準鏡安裝在機匣上方的燕尾槽中,只需把鏡架右側的兩個旋鈕逆時針轉到水平位置,即可把瞄準鏡向後推然後從上方卸下。
SSG69的機械瞄準具採用片狀準星和V形照門。照門上部是V形,利於快速瞄準近距離目標;下部的缺口部分是矩形,可做精確瞄準。照門不能調節射角,因此SSG69的機械瞄準具只適合作為應急時自衛,不能代替光學瞄準具。毛瑟和莫辛—納乾等老式狙擊步槍即使沒有光學瞄準具也可以用機械瞄準具射擊600m左右的目標,有的甚至能達到800m。

㈦ 美國M14型步槍的工作原理

導氣系統和槍機工作過程:
當彈頭通過導氣孔後,部分火葯燃氣經由槍管下方的導氣孔,並經過與導氣孔對正的閉氣閥和活塞側壁上的孔進入活塞頭中。由於導氣箍前端為頂塞所封閉,氣體只得在活塞頭內膨脹從而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向後運動4mm時,原本與導氣孔對正的孔就會錯開,阻止了火葯燃氣繼續進入活塞頭中,所以這種閉塞膨脹式的導氣裝置不需要用氣體調節器。
活塞和機框相連。活塞後座時帶動機框向後運動。機框的自由行程約為9.5mm,使膛壓下降至安全值,然後機框導槽上的開鎖斜面迫使槍機導輪向上旋轉,槍機前端的閉鎖凸筍便從機匣內的閉鎖槽中解脫出來。槍機旋轉開鎖的過程還起到預備抽殼的作用,使彈膛中的彈殼得以松動並略向後退。隨後,槍機後座,抽出彈殼,彈殼被限定於彈底窩上。槍機繼續後座,當彈殼口部脫離彈膛後,位於槍機內的拋殼挺簧伸張,推拋殼挺向前,使彈殼繞拉殼鉤轉動,然後從槍的右側拋出。彈殼在拋出的過程中還會撞及機框突起的前端面,這將起到加速拋殼的作用。
當活塞的後座行程將要結束時,導氣箍下方的排氣孔開啟,火葯燃氣由這些孔中泄出。氣體泄出後,驅使活塞頭向後的壓力就消失。此時被壓縮的復進簧伸張,推機框向前,帶動槍機復進,槍機推彈入膛。由於槍機導輪和閉鎖凸筍分別與機框導槽上的閉鎖斜面及機匣中的閉鎖槽相互作用,槍機遂向右旋轉實現閉鎖。槍再次成待發狀態。
擊發機構的工作過程:
扣壓扳機後,第一阻鐵向前,與擊錘鉤解脫,擊錘簧推擊錘向前。擊錘打擊擊針而擊發槍彈。擊發後,槍機後座,壓倒擊錘。第一阻鐵仍然在前方,但掛不住擊錘的鉤,此時擊錘鉤由第二阻鐵掛住。
半自動射擊時,只有松開扳機,才能再次發射。因為只有松開扳機,第二阻鐵才能向後。於是,擊錘便與第二阻鐵解脫,並開始向前回轉,但隨即又被第一阻鐵掛住,使槍成待發狀態。
全自動射擊時,擊錘掛在第二阻鐵上,槍機閉鎖後擊錘即被解脫。全自動射擊的關鍵在於,機框快復進到位時,其上的凸起掛住連發桿的鉤,並帶動連發桿向前,從而使快慢機軸上的阻鐵卡板轉動。卡板下端的凸起推動第二阻鐵向後,解脫擊錘。擊錘打擊擊針,擊發槍彈。

㈧ 79式輕型沖鋒槍採用什麼工作原理

該槍的工作原理是,採用導氣式工作方式,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槍前端有對稱的閉鎖突筍。開閉鎖定型槽設在機心上,減小了自動機的高度和寬度,使槍膛與復進簧孔的中心距離減小到16.5毫米,活動件的質心接近槍膛軸線。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槍彈的射擊密集度。另外,該槍還設有緩沖裝置,由緩沖座和橡膠墊組成,其作用是吸收自動機部分多餘的能力。擊發機構是擊錘回轉式結構,撞針在擊錘的作用下突出彈底平面,強製作用停止後,具有慣性行程。設有雙重保險裝置,即快慢機保險和到位保險。

79式7.3毫米輕型沖鋒槍的瞄準裝置為圓柱形回轉式表尺、柱形準星,表尺上的照門缺口寬1.4毫米,深1.7毫米。柱形準星的直徑為2毫米。

㈨ 準星拉高

其實槍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看起來準星偏高但是一實際上瞄距已經很直了,子彈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在幾百米之內的偏差非常小。M14已經是很多年之前的槍了,當時的製作工藝肯定比不上M16自動步槍。
中國軍隊不生產紅外線的原因是因為紅外線的製造價格太高了(比玩具紅外線要高的多),而且不適合野戰使用,因為野戰使用的話很容易被敵人發現,因此夜視系統才是中國軍隊應該裝備的。(下面是M14和M16的具體資料)
[編輯本段]

美國著名槍械大師約翰·伽蘭德的得意之作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mm口徑M1半自動步槍,也稱伽蘭德步槍。伽蘭德步槍發射0.30-06(7.62×63mm)步槍彈,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具有可靠性好、射擊精度高等優點,但根據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反饋,伽蘭德步槍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改進,如8發固定式彈倉容彈量太少,全槍太長太重等缺陷。
針對伽蘭德步槍缺陷的改進從二戰期間就已經開始了,伽蘭德在1944年試制了一種名為T20的試驗步槍(「T」是「試驗」的縮寫),這種T20其實就是一種可連發射擊的伽蘭德步槍,裝有快慢機,配用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的20發彈匣。在美國同時也有人在進行改進0.30-06步槍彈的試驗,最後研製出T65步槍彈(定型為7.62mm NATO彈)。T65彈的彈殼只是比0.30-06彈縮短了12mm,但保留原來的彈頭。T65彈質量較輕,生產成本也比0.30-06彈稍低,但有效射程遠,精度也很好,而這兩個特點正是美國陸軍所需要的,因為在當時美國軍方還不接受中間型威力彈的思想。
伽蘭德在對T20試驗步槍幾次設計後,最後又改進出發射T65彈的T37試驗步槍。1950年代初期,T37試驗步槍進一步發展成為T44試驗步槍,其特點是重新設計了外形,並改進了導氣系統。在T44上再進一步的發展就是T44E4和T44E5。1957年5月l日,美國陸軍軍械部長宣布正式採用T44E4,並命名為「美國M14 7.62mm步槍」,同時T44E5也被命名為M15。從1945年美國實施「輕型步槍研究計劃」開始,M14步槍經歷了長達12年的研製,用於設計、研製、試驗和改進的總投資高達635.2萬美元。
當時,與M14一同進行對比試驗的還有另外3種步槍:一種是發射T65彈的T25步槍,一種是T48步槍,還有一種是英國恩菲爾德輕武器廠研製的無托結構EM2步槍。最後通過試驗的是M14和T48,而且T48名列第一。但美國最終選定了M14,因為M14質量較輕,生產加工及操作又與伽蘭德步槍接近,且更重要的原因是——M14是「美國本地貨」。M14步槍正式定型後又發展出M14E1和M14E2兩種改進型,其中M14E2於1968年被正式採用,命名為M14A1。1959年12月美國宣布放棄重達6.1kg的M15方案,由M14A1取而代之,但M15上的支肩板和兩腳架則被借鑒到M14上使用。
由於只靠一家工廠是無法及時完成龐大的采購計劃的,與以往一樣,M14的生產合同是由美國政府與多家武器製造廠商簽訂的。1958年4月,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開始小批量生產M14;1959年,美國政府與4家廠商簽訂采購合同,開始大量生產M14步槍;1963年1月23日,美國國防部命令終止采購M14。1958~1965年期間,花費1.3億美元生產費用,4個生產廠商共為美國政府生產了1380358支M14。其中:
●美國陸軍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生產173093支(另一說法是167000支);
●奧林·馬西森公司的溫徹斯特-韋斯頓武器分公司(簡稱溫徹斯特)生產350501支;
●哈林頓-理查森武器公司(簡稱H&R)生產537582支;
●湯普森-拉莫-伍爾德里奇有限公司(簡稱TRW)生產319182支
另外,M14國家比賽級步槍(一般簡稱為M14NM)於1959年開始生產,主要用於射擊比賽。M14NM只能單發射擊,並配有專門的比賽用瞄具,而且槍管加工精度很高。M14NM主要由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和TRW生產,直到1990年代初,M14NM仍然在美國的民間射擊比賽中流行著,而美軍曾裝備的M21半自動狙擊步槍也是南M14NM改進而成的。

遭遇停產

位於馬薩諸塞州的美國陸軍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是伽蘭德步槍和M14步槍的主要生產廠,它於1794年建廠,是美國第一家由國會法律認可的兵工廠,M14的停產使斯普林非爾德兵工廠極大受損,1964年6月30日,生產M14的專用機床被入庫或轉為他用,從此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正式關閉,並於1968年辟為歷史博物院(註:現在的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與該兵工廠無關,這將在後文中介紹)。
M14停產的原因是在東南亞戰斗檢測的結果,特別是在越南。M14太長太重,在又熱又潮的氣候中使用很困難,而且7.62mm NATO彈也太重,巡邏小分隊的單兵攜彈量有限。另外美軍士兵所使用的M14大多數都只能單發射擊,在近距離接敵時其火力難以與AK47抗衡。雖然在每個步兵班中配有1~2支可連發射擊的M14A1,作為步兵班的自動火力(相當於班用輕機槍)使用,但步兵班的火力仍然太弱,而且M14A1的彈匣容彈量只有20發,作為輕機槍而言火力持續性太差。美國軍方在M14暴露出這些問題時就開始尋找新的替代品,最終選擇了AR-15 5.56mm突擊步槍,後來定型為M16。
M14被M16取代可以說是必然結果。隨著時代變遷,各種新型武器和新戰術的出現使步槍的作戰職能縮小、作戰距離縮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作戰研究所的《戰場傷亡調查研究報告》對一戰、二戰和朝戰中的作戰記錄、值班日記、傷亡報告等進行了詳細研究和統計,得出步槍累計使用頻率曲線圖:使用步槍的戰斗中,100m內開火的情況約佔30%,200m內開火的情況約佔72%,300m內開火的情況約佔88%,400m內開火的情況約佔92%,從而說明步槍的最大有效射程擬定為300~400m已經足矣。
M14被M16取代並不是因為它的性能差,從性能上說M14是非常優秀的,但從整體設計上說,M14卻是一種過時的武器。M14強調過去軍用步槍的設計思想——精度高和射程遠,但卻太長太重,導致M14在東南亞叢林的徒步作戰中極不方便,而機械化步兵也反映攜帶M14不利於乘坐裝甲車,影響戰場機動性。另外,7.62mm NATO彈的沖量大,射擊時後坐猛烈,士兵在連發時難以控制住槍,因此連發射擊精度很差。而同時期蘇聯研製的AK47則具有火力猛、體積小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M16取代M14是在1967年5月,1960年代後期M14全面退出美軍現役的一線部隊,僅少量使用。同時,美軍也以M14為平台先後改進成M21和M24狙擊步槍,這些半自動狙擊步槍在戰斗中表現良好。
被撤換下來的M14並沒有全被銷毀,按照軍事援助計劃,從1970年代初開始直到1990年代,至少有450000支M14移交給外國軍隊,裝備過M14的國家包括韓國、土耳其、菲律賓、貝里斯、智利、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希臘、以色列、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等。如美國政府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期間緊急空運了35000支M14步槍給以色列,以色列人用這批M14改裝了10000支狙擊步槍,一直使用到1997年。還有一些M14是授權外國公司轉售的,如有一批M14通過以色列出口到紐西蘭和加拿大再售賣給私人,也有一些M14賣到荷蘭,另外還有一些M14留在了越南。美國軍方封存了至少170000支M14作為戰略儲備,不過大部分M14都是命運悲慘的,有750000支M14在總統的命令下被銷毀。

重見天日

從美軍地面部隊撤裝後,M14仍在美國海軍的艦艇上使用,主要用作海上拋纜槍或艦隊的海上防禦步槍。美國陸軍游騎兵學校在訓練中使用M14,在西點軍校、安納波利斯的海軍學院、弗吉尼亞州的軍事學院和全國各地的國家少年後備役軍官訓練營(JROTC)中部可看到M14的身影,在美國的一些州或地方執法機構也有使用美國陸軍援助的M14。M14也經常用作儀仗隊和護旗隊的禮儀步槍,例如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禮儀槍。另外,M14也經常用於輕武器研製計劃中的對比試驗。
跨入21世紀,隨著美軍作戰思想的改變和戰場環境的轉變,許多庫存的M14又得以重見天日,再披戰袍。重新起用M14與美國在阿富汗發動的「持久自由」行動有關。阿富汗的環境不同於越南叢林,是山區,視野開闊,因此步兵交戰的距離比較遠。美軍在阿富汗的行動主要是由特種部隊協助當地反塔利班的北方聯盟武裝在美軍空中力量的支援下進攻,並在關鍵戰場上讓空降部隊參加戰斗。因此在阿富汗的美軍都是輕裝步兵。小口徑步槍的有效射程太近,在阿富汗的環境下往往無法有效打擊中等距離上的有生目標,而M24狙擊步槍的射速又太慢,數量也不多,在提供戰術支援時力不從心。由此,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和第82空降師重新起用了一批M14,並配上兩腳架和4倍的ACOG瞄準鏡。
這兩個空降師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場上使用了M14,基本上是每個班配有1支。許多輕步兵都抱怨M16無法有效攻擊600m開闊地外的目標,而M14就可以勝任這個任務。受到這樣的啟發,2003年11月,美國陸軍正式為輕裝快速反應部隊斯瑞克旅配備了安裝有劉波爾德Mk IV瞄準鏡的M14,每個班配1支,提供遠程火力支援。而現在,在伊拉克的每一支美國陸軍部隊都裝備了配有各式各樣瞄準鏡的M14步槍(包括M25狙擊步槍)用於提供遠程火力支援,如配備了高倍率瞄準鏡、低倍率瞄準鏡、無放大倍率的反射式瞄準鏡,沒有統一的標准。

內部揭示

M14由伽蘭德步槍改進而成,發射7.62×51mm NATO彈,容彈量比伽蘭德步槍大,通過快慢機可選擇單發或連發發射。不過事實上美軍裝備的M14中大部分都把快慢機固定在單發的位置上。
M14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伽蘭德在M14上首創了氣體閉塞和膨脹式導氣裝置並獲專利,其特點是可以自動關閉導氣孔,限制進入活塞筒內的火葯燃氣。導氣裝置位於槍管下方,由導氣箍、導氣箍頂塞、活塞筒、活塞、槍機框和復進簧組成。導氣箍右後方有閉氣閥,可將導氣孔關閉,以發射槍榴彈。
導氣系統和槍機的工作過程是:當彈頭通過導氣孔後,部分火葯燃氣經由槍管下方的導氣孔,並經過閉氣閥和活塞側壁上的孔進入活塞頭中。由於導氣箍前端為頂塞所封閉,火葯燃氣只得在活塞頭內膨張從而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向後運動4mm時,原本與導氣孔對正的孔就會錯開,阻止了火葯燃氣繼續進入活塞頭中,所以這種膨脹式導氣裝置不需要用氣體調節器。
活塞和槍機框相連。活塞後坐時帶動槍機框向後運動。槍機框的自由行程約為9.5mm,使膛壓下降至安全值,然後槍機框導槽上的開鎖斜面迫使槍機導輪向上旋轉,槍機前端的閉鎖突筍便從機匣內的閉鎖槽中解脫出來。槍機旋轉開鎖的過程還起到預抽殼的作用,使彈膛中的彈殼得以松動並略向後退。隨後,槍機後坐,抽出彈殼,彈殼被限定於彈底窩上。槍機繼續後坐,當彈殼口部脫離彈膛後,位於槍機內的拋殼挺簧伸張,推拋殼挺向前,使彈殼繞抽殼鉤轉動,然後從槍的右側拋出。彈殼在拋出的過程中還會撞擊槍機框突起的前端面,這將起到加速拋殼的作用。
當活塞的後坐行程將要結束時,導氣箍下方的排氣孔開啟,火葯燃氣由這些孔中逸出。火葯燃氣逸出後,驅使活塞頭向後的壓力就消失了。此時被壓縮的復進簧伸張,推槍機框向前,帶動槍機復進,槍機推彈入膛。由於槍機上的閉鎖突筍與機匣中的閉鎖槽相互作用,槍機遂向右旋轉實現閉鎖。槍再次呈待發狀態。
M14設有空倉掛機結構,當最後一發彈發射後,槍機會被機匣左側的空倉掛機扣住。
M14的發射機構也是從伽蘭德步槍演變來的,大部分零件都相似,包括雙鉤擊錘,扳機和扳機連桿(第一阻鐵)以及位於第一阻鐵後面的帶阻鐵簧的第二阻鐵等。整個發射機構一起裝在機匣後部。
機匣兩側壁上有導引槍機運動的導軌。機匣內還有一橫梁,中間開有缺口,這樣,當槍機未復進到閉鎖位置時,即使擊錘意外解脫打擊擊針,也不會「走火」因為擊針後端突出部被橫梁擋住,雖然受到撞擊,卻不能向前。只有當槍機確實閉鎖後,擊針後突出部才恰好位於橫梁中央的缺口處,此時擊針才能打擊底火。 機匣上方有一個橋形彈夾導槽,可以通過拋殼口上方用橋形彈夾直接向彈匣壓彈。快慢機在機匣右側下方,不需要時可以拆卸,用一個快慢機鎖代替。快慢機鎖是一個小零件,當M14裝上這個快慢機鎖後,快慢機就被固定在單發位置上,不能轉換為連發發射。不過,只要卸下快慢機鎖重新裝上快慢機操作柄,M14仍然可以選擇發射方式。

精密組件

M14的機匣是用8620鋼鑄造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通過射擊比賽發現H&R、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和溫徹斯特生產的機匣壽命達到400000發,而TRW的機匣更好,能達到450000發。
M14的槍管是用鉻鉬合金鋼或不銹鋼製造,生產槍管的承包商有很多,如H&R、TRW、溫徹斯特、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通用動力等等,而政府對承包商的生產質量控制標准非常嚴格,例如每100根鍍鉻槍管中會任意挑選其中的9根進行檢查,如果這9根槍管通不過質檢,那麼這一整批100根槍管會全部回爐。
M14的槍管根據不同的管壁厚度分標准型(即輕型)、中型和重型3種。軍用型普通級別的槍管都是鍍鉻的,比賽級和民用型槍管一般不鍍鉻。大部分軍用型及比賽級槍管是輕型規格的,少量為中型規格,重型規格的比賽級槍管極少。軍用型槍管的壽命要求不少於15000發彈,而比賽級槍管的比賽精度壽命為5000~9000發彈,即同一根槍管上的射彈數超過這個數字的話,射擊精度就達不到比賽水平。
M14有幾種槍口裝置。軍用型消焰器是長的鳥籠形,可用在所有的軍用型M14和比賽級M14上,有些比賽級M14步槍還配有其他類型的消焰器,例如有一種是比較短的開叉形渦流式消焰器,還有一種是類似M16A2的比較短的鳥籠形消焰器。M14E2/M14A1主要用作連發射擊,因此配有槍口防跳器,這是一個帶有數排小孔的鋼套管,套在標准消焰器上,並用螺栓和防松螺帽固定於槍口的刺刀座,能有效控制槍口上跳。
M14最早期的槍托是由胡桃木或樺木製成的,樺木槍托比胡桃木槍托輕20%,也更堅固,據說還有一小批質量不錯的櫻桃木槍托。由於技術的發展,在1960年代初開始用玻璃纖維等合成材料代替木材,目前只有部分比賽級的M14步槍才使用加大尺寸的胡桃木或樺木槍托。軍用型M14的玻璃纖維槍托還可以用水性漆塗上各種偽裝。軍用型與民用型槍托的區別在於有沒有容納快慢機柄活動空間的缺口。目前由麥克米蘭公司為各種M14提供合成材料槍托。
M14A1也採用胡桃木或樺木槍托。M14A1槍托有直槍托、後握把以及可以折疊在護木下方的前握把,這是M14A1與M14外觀上的主要區別。前握把可固定在護木下方的5個位置處,彼此間隔25mm,以適應不同身形的射手。另外M14A1槍托上有橡膠緩沖墊和鉸鏈式托底板,托底板可向上抬起,放在射手肩上,便於在射擊過程中控制槍托。
1962年,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曾為M14E1研製出5種類型的折疊式槍托,包括有下翻式折疊和側折疊樣式,但都沒有被採用。現在的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曾生產和出售過M1A-A1折疊槍托,這種槍托採用了義大利BM59步槍的金屬折疊槍托,並加上塑料制的手槍形握把。
M14步槍的機械瞄具包括固定式柱形準星和弧形表尺的覘孔式照門,照門可調整風偏和高低,表尺分劃為200m~1000m,每200m為一個分劃。準星和照門都各有3種尺寸,標准(軍用型)準星寬2.13mm,另外兩種準星是比賽級步槍的,分別寬1.83mm、1.57mm;覘孔直徑也有標准尺寸(1.75mm)和兩種比賽級尺寸(1.32mm和1.51mm)。比賽級的機械瞄具也會和槍管一樣打上「NM」標記。1962年H&R曾試驗和製造過翻起式夜用瞄具,但沒有被採用。
M14步槍既可用彈匣直接裝彈,也可把一個10發的橋形彈夾插在拋殼窗的彈夾導槽上,通過拋殼窗把槍彈裝入彈匣。M14有5發、10發、15發、20發和30發5種容彈量的鋼制彈匣,美國國防部訂購的主要為20發和10發彈匣。軍用型彈匣的承包商包括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TRW、溫徹斯特、H&R等,還有其他一些公司。1962年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曾試驗過一些鋁制彈匣,而岩島兵工廠在1970年代初研製過一種用完即棄的30發塑料彈匣,但這些輕型彈匣都沒有被採用。
M14的維護工具由多功能扳手、槍管刷、4節M3組合式通條、油壺和一個裝通條的帆布袋組成,這些工具都可以存放在槍托內。M14A1的槍托不能像M14那樣存放維護工具,因此M14A1的維護工具要另外用一個尼龍袋攜帶。M14的多功能扳手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用於拆裝步槍、調節導氣孔、松緊導氣箍和瞄具螺帽、拆裝M2兩腳架等等。
M14的其他配件包括空包彈發射裝置、M6刺刀及M8A1刀鞘、機械瞄具保護框、槍背帶、橋形彈夾、M5冬用扳機組件、M2兩腳架、槍榴彈發射器等等。
在裝備M79榴彈發射器之前,越南戰場上美軍榴彈手的M14配備有M15槍榴彈發射器瞄準具和M76槍榴彈發射器。在使用時,榴彈手先要關閉導氣孔,換上發射槍榴彈的空包彈彈匣,把槍榴彈的尾管套在M76槍榴彈發射器上。配備的槍榴彈類型包括煙幕彈、信號彈、反坦克彈、白磷彈和訓練彈。另外,在1961年曾試驗過X-1下掛式40mm榴彈發射器,這種榴彈發射器是安裝在M14的活塞筒和刺刀卡筍上,用標準的M15槍榴彈發射器瞄具瞄準。

M16步槍簡介
[編輯本段]
M16自動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換裝的第二代制式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列入部隊裝備的小口徑步槍。該系列自動步槍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M16A4式幾種型號。 M16式自動步槍由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尤金·M·斯通納設計。

1957年,美軍裝備7.62毫米口徑M14自動步槍之後,就正式提出設計新槍。當時有兩家美國公司競爭研製步槍,其中之一是阿瑪萊特公司。該公司將其設計的7.62毫米口徑AR-10步槍改進為發射5.56毫米槍彈的AR-15步槍。1957年阿瑪萊特公司的設計方案中標。在阿伯丁試驗場試驗取得滿意結果後,又根據寒冷地區試驗結果對AR-15步槍作了一些改進,如槍管加強,允許槍膛帶水射擊,扳機護圈加大,戴連指手套可以射擊等。1959年12月AR-15生產權賣給了柯爾特輕武器公司。經過一番周折之後,1962年,美國空軍首先採購8500支AR-15式步槍裝備機場警衛部隊並將其命名為M16式步槍。陸軍於1964年正式裝備該槍。

M16式步槍在越南戰場上暴露了不少問題,最主要的是彈膛污穢現象嚴重,卡殼故障率高。針對戰場上出現的問題,阿瑪利特公司對該槍進行了改進,改進後命名為M16A1式步槍,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裝備美軍。 M16逐漸成為了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統。

1977~1980年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試驗後,確定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口徑槍彈為北約制式口徑槍彈,而M16A1式步槍只能使用美國的M193式5.56毫米口徑槍彈,從而存在近距離殺傷威力太大,遠距離殺傷威力不足的問題。為了統一到北約口徑,並進一步提高步槍的作戰性能,柯爾特製造公司又對M16A1式步槍進行了改進。198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先採購了20萬支改進後的M16A1式步槍裝備部隊,並命名為M16A2式步槍。1984年3月美國陸軍也正式宣布採用M16A2式步槍。

M16系列步槍除裝備美國武裝部隊外,還裝備澳大利亞、智利、多米尼加、海地、義大利、約旦、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黎巴嫩、斯里蘭卡、越南、中國台灣等55個國家和地區。

結構特點
[編輯本段]
M16系列步槍的特點是口徑小、質量小、射擊精度高、持續作戰能力強,在步槍通常射程(400米)內殺傷效果好,廣泛採用鋁合金和塑料等輕型材料和先進的加工製造工藝。

M16式步槍採用導氣管式工作原理。該槍與普通導氣式步槍不同,沒有活塞組件和氣體調節器,而採用導氣管。槍彈被擊發後,火葯氣體經導氣孔高速進入導氣管,並直接進入機框與槍機之間的氣室。槍機上的密封圈阻止氣室內的火葯氣體前進,因此急劇膨脹的氣體便推動機框向後運動。機框走完了自由行程,其上的開鎖螺旋面與槍機閉鎖導柱相互作用,使槍機右旋開鎖,而後機框帶動槍機一起繼續向後運動。

瞄準裝置
M16系列步槍採用機械瞄準具,準星裝在直立式三角形準星座上,表尺裝在框形提把中。
M16/M16A1式步槍採用柱形準星、L形表尺和覘孔照門,表尺分劃為0~300米和300~500米。
M16A2式步槍採用柱形準星和雙覘孔照門表尺,大孔用於200米以內的近距離射擊,小孔用於遠距離射擊。提把上還可安裝光學瞄準鏡。

彈葯
M16/M16A1式步槍使用M193式、M777式5.56毫米普通槍彈,M196式、M778式5.56毫米曳光彈,M199式5.56毫米教練彈和M100式5.56毫米空包彈。M16A2式步槍使用SS109式5.56毫米槍彈(即北約制式槍彈),也可使用M193式5.56毫米和其他5.56毫米槍彈。

①M16式步槍的特點
[編輯本段]
該槍主要由上機匣組件、下機匣組件和槍機-機框組件構成。上機匣組件包括槍管、瞄準具、導氣管、上下護木、槍口消焰器、槍管連接箍、防塵蓋、提把、上機匣等。下機匣組件包括槍托、握把擊發發射機構、保險機構、復進簧導管、復進簧、下機匣與機匣連接套等。槍機-機框組件包括裝填拉柄、槍機閉鎖導柱及其固定鎖、槍機、拋殼挺、機框等。

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擊針沒有擊針簧,擊發時擊針以環形凸起撞擊槍機尾端以保證正常的擊針突出量。開鎖過程中機框上的環形隔板帶動擊針向後運動,在機框復進但未走完閉鎖後自由行程之前,環形隔板限制擊針前進,只有在機槍確實閉鎖之後才能擊發。

發射機構只有單發和連發式,沒有3發點射式。扳機護圈可向下打開,便於士兵戴皮/棉手套時射擊。快慢機柄有單發、連發和保險3個位置。通過轉換快慢機柄的位置,發射機構可直接控制擊錘。

該槍的固定式三角形直槍托、方形護木和握把均用塑料製成,許多重要零部件用鋁合金製成。

②M16A1式步槍的特點
[編輯本段]
M16A1式步槍是M16式步槍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是:彈膛鍍鉻,重新設計了復進簧導管(亦稱緩沖器),以降低射速,在完成閉鎖動作過程中防止反跳開鎖;由於M16式步槍沒有拉機柄,在機匣右側後端增加了一個輔助閉鎖裝置,該裝置由機框右側的一排細齒和伸出機匣右邊的輔助推機柄組成,其作用是在槍機因故障不能完全閉鎖時,射手可用手推其閉鎖;槍管下方可加掛M203式40毫米口徑榴彈發射器,具有點、面殺傷能力。

③M16A2式步槍的特點
[編輯本段]
M16A2式步槍是M16A1式步槍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是:改用剛度較大的重槍管,纏距由305毫米改為178毫米,可發射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槍彈,提高了有效射程和遠距離殺傷威力;增加了3發點射機構,既可單發射擊和3發點射,也可單發和連發射擊;表尺可調整800米距離上的高低和方向偏差;取消了槍口消焰器朝下的開口,射擊時可抑制槍口上跳,卧姿射擊時可消除槍口區地面揚塵;機匣右側拋殼口的後方增加了一個導殼板,拋殼時可防止打擊(左)射手的臉部;護木由原來的方形改為圓形,改進了散熱器,護木上面呈肋狀,便於握持;槍托和握把改用高強度尼龍材料製成;備有輕便的可卸式兩腳架,用以提高卧姿射擊穩定性。

④M16A4式步槍的特點
[編輯本段]
M16A4式步槍是M16自動步槍的一種改型。M16A4作為前線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准裝備,它是將槍械與火控系統分別進行模塊化來設計的。取消了之前的固定可拆卸攜帶提把以及金屬照門的組合,而是以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取代之。這使得槍支可以同時裝備可拆卸攜帶提把或者其他大部分軍用和民用的瞄準具或者目視裝置。所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16A4都裝配了奈特武器公司的M5 RAS護木,可以附加垂直握把,激光瞄準具,通用戰術燈或者其他附件。在美國陸軍戰地手冊里,使用了RAS的M16A4通常被稱為M16A4 MWS或模塊化武器系統。這個型號沿用了M16A2的三發點射模式。
美軍全面裝備M4/M4A1後,以代替原來使用的M16A2。盡管M4/M4A1在步兵戰斗的射程內已經有足夠的精確,但海軍陸戰隊還是決定選擇射程更遠的20英寸長槍管的M16A4。來自阿富汗的一些報道似乎說明了海軍陸戰隊的選擇:M4/M4A1的初速較低,SS109/M885彈在阿富汗戰場上表現出缺乏殺傷力,創傷效果不理想。在2002年下半年,經過一番辯論後,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式宣布,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2年的測試和評比,最終決定放棄全面換裝M4而裝備M16A4,裝備時間從年底開始。但海軍陸戰隊也不打算全面裝備M16A4,機械化部隊仍然會以M4作為主要武器。

M16自動步槍規格數據
[編輯本段]
類別:可選射擊模式步槍
口徑:5.56毫米(.223英寸)
M16/ M16A1
口徑 5.56×45mm M193彈
採用日期 1964年/ 1967年
全槍長 986 mm
槍管長(不含消焰器) 508 mm
槍管長(含消焰器) 533 mm
膛線 6條,右旋,纏距305mm
空槍重(帶空彈匣) 3.1 kg/ 3.18 kg
戰斗全重(帶實彈匣和背帶) 3.73 kg/ 3.82 kg
理論射速 700~950 RPM
有效射程 400 m
初速 975 m/s (3200FPS)
槍口動能 1625 J
彈匣容量 20 / 30 rds
瞄準基線長 501 mm

M16A2
口徑 5.56×45mm SS109/M855彈
採用日期 1983年
全槍長 39.37"(1000 mm)
槍管長 20"(510 mm)
膛線 6條,右旋,纏距178mm
空槍重(帶空彈匣) 3.77 kg(8.30 lbs.)
理論射速 700~900 RPM
有效射程 600 m
初速 945 m/s(3100FPS)
槍口動能 1765 J
彈匣容量 20 / 30 rds
瞄準基線長 501 mm

M16A4
口徑 5.56×45mm SS109/M855
全槍長 1000 mm (39.37")
槍管長 510 mm
膛線 6條,右旋,纏距178mm
空槍重(帶空彈匣) 3.77kg (8.30 lbs.)
理論射速 700~900 RPM
有效射程 600 m
初速 945 m/s (3100FPS)
槍口動能 1765 J
彈匣容量 20 / 30 rds
瞄準基線長 5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