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鼻道前端腫塊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鼻道前端腫塊

發布時間: 2023-02-01 08:07:02

A. 鼻中隔偏曲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疾病名稱
  • 5 英文名稱
  • 6 鼻中隔偏曲的別名
  • 7 分類
  • 8 ICD號
  • 9 流行病學
  • 10 病因
    • 10.1 外傷
    • 10.2 發育異常
    • 10.3 高拱硬齶
    • 10.4 遺傳因素
    • 10.5 壓迫因素
  • 11 發病機制
  • 12 鼻中隔偏曲的臨床表現
    • 12.1 鼻塞
    • 12.2 鼻分泌增多
    • 12.3 頭痛
    • 12.4 頭暈
    • 12.5 嗅覺障礙
    • 12.6 鼻衄(鼻出血)
    • 12.7 耳鳴和重聽
    • 12.8 咽痛
    • 12.9 臨近結構受累症狀
    • 12.10 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加重
    • 12.11 引起全身性病變
  • 13 鼻中隔偏曲的並發症
    • 13.1 鼻中隔穿孔
    • 13.2 鼻中隔血腫
    • 13.3 鼻中隔膿腫
    • 13.4 鼻樑下塌
    • 13.5 顱內並發症
  • 14 輔助檢查
  • 15 診斷
  • 16 鑒別診斷
    • 16.1 鼻中隔黏膜肥厚
    • 16.2 鼻中隔血腫或膿腫
    • 16.3 鼻中隔梅毒瘤
  • 17 鼻中隔偏曲的治療
    • 17.1 手術適應證
    • 17.2 手術禁忌證
    • 17.3 手術治療的原則
    • 17.4 手術方法
      • 17.4.1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
      • 17.4.2 鼻中隔成形術
  • 18 預後
  • 19 鼻中隔偏曲的預防
  • 附:
    • 1 治療鼻中隔偏曲的穴位

1 拼音

bí zhōng gé piān qǔ

2 英文參考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3 概述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系由於鼻中隔在發育過程中受某些因素影響所致的結構上的畸形,形態上向一側或兩側偏斜,或局部突起,可影響鼻腔生理功能,並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鼻中隔部分呈尖銳突起者稱棘突或距狀突;呈長條狀隆起者稱嵴突;若鼻中隔軟骨突入鼻前庭則稱鼻中隔軟骨前脫位。事實上鼻中隔完全正直者甚少,常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且上述各種形態可同時存在。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准,如無功能障礙,可不做任何處理。

鼻中隔偏曲是否引起鼻部症狀,常取決於下列因素:①偏曲的程度和形式,如有的呈明顯局部突起,該部正處於鼻瓣區;②鼻甲骨氣化程度;③梨狀孔外側緣骨質或鼻瓣區軟骨有否畸形等。

由於鼻中隔在新生兒時為軟骨,以後犁骨與篩骨垂直板先後逐漸骨化,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外界影響而使中隔的形態變異,可出現各種症狀。茲將各種類型分述如下:

1.按部位分類

(1)軟骨部偏曲:多為外傷所致,常引起鼻呼吸障礙。軟骨部前端偏曲,向一側鼻前庭突出,稱鼻中隔軟骨脫位,該處黏膜乾燥,易致鼻出血。

(2)骨部偏曲:多因發育異常或腫塊壓迫所致。篩骨垂直板偏曲,常壓迫中鼻甲,阻塞中鼻道,影響該側鼻腔通氣和引流。犁骨偏曲則形成鼻中隔嵴突。

(3)混合型偏曲:多由於幼年鼻外傷,偏曲隨生長而發展。其偏曲不僅累及鼻中隔各部分,且伴有鼻腔側壁畸形,故嚴重影響鼻部生理功能,並成為耳鼻咽部並發症的重要病因。

2.按形態分類

(1)「C」形偏曲:鼻中隔軟骨與篩骨垂直板均向一側偏曲,與該側中、下鼻甲接觸,阻礙鼻腔呼吸和引流。

(2)「S」形偏曲:篩骨垂直板向一側偏斜,中隔軟骨向另一側偏斜。常致兩側鼻腔呼吸和引流障礙。

(3)嵴突(骨嵴):鼻中隔的長條形突起,自前下向後上方傾斜。多為鼻中隔軟骨、鼻嵴或犁骨上緣混合偏曲。有的為鼻中隔軟骨邊緣脫位與犁骨重疊所致。伸入中鼻道的嵴突,可阻塞上頜竇和篩竇開口,一般對呼吸的障礙不大。位於前下方的嵴突常為鼻出血的局部原因。

(4)距狀突(骨棘):為局限性尖銳突起,常位於鼻中隔軟骨的後端,或其與篩骨垂直板、犁骨交接處。其尖端壓迫鼻甲黏膜,可引起反射性頭面部神經痛。

3.按高低分類 高位偏曲常阻塞中、上鼻道,壓迫中鼻甲,常為鼻竇炎的病因。低位偏曲除阻礙分泌物引流外,影響較小。

4.按偏斜方向分類 有縱偏、橫偏及斜偏,除鼻中隔偏曲外,常伴有鼻外形歪斜。

4 疾病名稱

鼻中隔偏曲

5 英文名稱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6 鼻中隔偏曲的別名

鼻中隔彎曲

7 分類

耳鼻喉 > 鼻及鼻竇疾病

8 ICD號

J34.2

9 流行病學

鼻中隔偏曲以成年人多見,新生兒及嬰兒亦可有之。恆牙萌生後,其發病率隨年齡而增長,男性比女性多,左側較右側多。因判斷標准不同,報道的發病率亦甚懸殊。我國調查報道為12.7%(周文舉等)和11.1%(林芳焯)。

10 病因

鼻中隔偏曲的病因尚無定論,多認為有以下各因素:

10.1 外傷

為鼻中隔偏曲的主要原因,直接或間接損傷鼻部均可造成。直接外傷常有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及鼻中隔軟骨脫位,引起鼻中隔變形。幼兒受傷後,常使篩骨垂直板、犁骨、鼻嵴及鼻中隔軟骨的連接處發生脫位現象。因各骨發育不全,當時症狀不顯,隨年齡增長,鼻中隔在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偏曲。有謂新生兒鼻中隔偏曲的主要原因,為分娩產程中產道狹窄,或因產鉗挾持不當,顱骨在產道受壓迫,使兩側顴骨及上頜骨向中線擠壓,致齶弓向上扭轉和鼻中隔組成部分形態改變而發生。鼻中隔後部骨化較早,且有鼻骨和顱骨保護,受傷機會極少,不易引起偏曲。但鼻中隔前部即軟骨部,位於鼻樑中央皮下,易受外傷,發生脫位和偏曲。Gray在2095例正常分娩中發現鼻中隔偏曲佔4%,但在分娩最後階段時間延續15分鍾以上,鼻中隔偏曲損傷率可達13%,並認為1/3的鼻中隔脫位發生於胎頭在骨盆內旋轉時。Sooknumlun(1986)報告,在201例新生兒中,有31例鼻中隔偏曲,佔15.4%。

10.2 發育異常

鼻中隔上部的鼻骨、篩骨和其下的頜骨、齶骨、犁骨等一般發育較早,而鼻中隔軟骨發育較晚,使後者四面受限制,造成鼻中隔前端偏曲。後有篩骨垂直板和犁骨的阻擋,鼻中隔軟骨發展困難,多形成矩狀突。頭顱骨在發育期,抵抗力最弱處為犁骨和鼻中隔軟骨接合處,故偏曲多在此處發生。亦有認為犁骨發育過度或切牙發育錯亂為鼻中隔偏曲的原因。

10.3 高拱硬齶

某些腺樣體肥大患者,鼻腔阻塞,張口呼吸,日久,硬齶向鼻腔高拱,形成高拱硬齶,使鼻頂與鼻底距離縮短,鼻中隔發育受限制,漸呈偏曲狀態。林芳焯通過測量證實,硬齶高拱者,多伴有鼻中隔偏曲;但亦發現不少鼻中隔端正,而具有高拱硬齶者。他認為鼻中隔位於前顱底和硬齶之間,從硬齶至篩骨板距離約為5cm,如短於此數,則易形成鼻中隔偏曲。

10.4 遺傳因素

有人提出鼻中隔偏曲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如父為長形頭顱,母為小平頭顱,其子女可能鼻中隔巨大而鼻腔狹小,致鼻中隔無發展餘地,在發育中逐漸形成偏曲。亦有認為單純偏曲可能為遺傳性,多發性偏曲常為外傷所致。曾發現某些家庭中有同樣鼻外或鼻內畸形的現象。

10.5 壓迫因素

鼻腔內腫瘤或異物壓迫,可使鼻中隔偏向一側。有謂鼻甲肥大亦可壓迫中隔使成偏曲,但也有反對其說者。

總之,引起鼻中隔偏曲的因素較復雜,以外傷和發育異常為主。高拱硬齶和鼻中隔偏曲均屬畸形發育,其相互關系不能單純從局部解剖觀點解釋,應當進一步從生理角度來考慮。至於遺傳因素,尚有待今後多加觀察研究。

11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目前尚有待明確。

12 鼻中隔偏曲的臨床表現

隨鼻中隔偏曲程度、類型、位置而異。以鼻塞為常見,且可因阻塞而引起呼吸不暢、嗅覺不靈和耳聾、耳鳴等。

12.1 鼻塞

為最常見症狀。先見於偏曲突出側,平時呼吸不暢,受冷和感冒時可完全堵塞。對側鼻腔初尚通暢,日久因生理性填補空間作用,使黏膜及鼻甲代償性肥厚,以致鼻腔變小,乃現兩側性鼻塞。

12.2 鼻分泌增多

鼻中隔偏曲可改變鼻生理功能, *** 腺體,使鼻分泌增多。又因鼻塞,正常鼻黏膜分泌的大量水分不能借呼吸空氣蒸發,乃有鼻涕增多;如有繼發感染 *** 鼻黏膜,分泌功能亢進,鼻涕更見增多。分泌物多屬粘性或粘膿性,如有鼻竇感染,則有多量膿性分泌物。

12.3 頭痛

主要因分布於鼻腔黏膜的三叉神經末梢受 *** 所引起。並可沿神經反射至頭面部,以致額、顳部疼痛。此種疼痛可經鼻黏膜收縮或手術來緩解。引起頭痛的原因如下:

(1)機械性壓迫:鼻中隔偏曲的凸面壓迫鼻甲黏膜,引起反射性頭面部疼痛。距狀突和嵴突緊壓鼻甲黏膜,尤為頭面部慢性疼痛的潛在原因。

(2)氣流 *** :在正常情況下,氣流由前鼻孔,通過總鼻道,大部分沿中、下鼻甲內側進入後鼻孔,僅有小部分進入中、上鼻道。當鼻中隔偏曲時,氣流可有大部分竄入上、中鼻道,形成渦流,冷空氣過度 *** 神經末梢,引起反射性頭痛。

(3)鼻竇口阻塞性頭痛:鼻中隔高位偏曲,使一側中、上鼻道狹窄,阻塞鼻竇通氣和引流,常易誘發鼻竇感染,竇口黏膜腫脹,致發劇烈頭痛。如誘發急性額竇炎,頭痛常為周期性。

12.4 頭暈

常伴隨頭痛出現,有時為頭痛掩蓋而不顯著,亦可單獨發生。屬神經反射性。在受冷或感冒時,症狀明顯。

12.5 嗅覺障礙

鼻中隔高位偏曲,阻塞嗅溝,使空氣中嗅素不能到達嗅區,產生呼吸性嗅覺減退。如嗅區長期閉塞,同時並發鼻竇感染,嗅神經末梢長期受炎性 *** ,亦可發生退行性病變,致有神經性嗅覺缺失或嗅覺減退。

12.6 鼻衄(鼻出血)

鼻中隔前端凸面,或嵴突表面黏膜菲薄,直接受空氣及塵埃 *** ,日久黏膜乾燥結痂,甚易出血,僅輕拭鼻部,或低頭用力,即可反復鼻出血。亦有謂鼻中隔凹面近鼻底部,常為出血之處。

12.7 耳鳴和重聽

鼻中隔後端偏曲或鼻中隔黏膜肥厚,尤其並發感染。後鼻孔流涕患者,常可影響咽鼓管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和重聽。

12.8 咽痛

患者因鼻塞而張口呼吸,以及由後鼻孔流下分泌物的 *** ,使口咽部黏膜肥厚、充血,後壁淋巴濾泡增生,致有咽喉痛或異物感。

12.9 臨近結構受累症狀

若中隔偏曲部分位於中鼻道、中鼻甲相對應處,壓迫並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氣化過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礙開口於中鼻道的鼻竇引流。日久可誘發鼻竇炎並產生各種症狀。

12.10 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加重

若將偏曲部分矯正,則鼻炎症狀明顯減輕。有人將此鼻炎稱「結構性鼻炎」。

檢查 前鼻鏡檢查一般皆可發現偏曲的類型和程度,但對中隔後部偏曲常須仔細檢查無能發現。

中隔偏曲依其偏曲方向有偏向一側的「C」型,也有偏向兩側的「S」型,依其形態有嵴突(半圓形突出)和矩狀突(尖銳突起)兩種。外傷造成的中隔軟骨脫位,有時可突於鼻前庭。

中隔高位偏曲時的偏曲部常與中鼻甲緊密接觸,可致中鼻道狹窄。鼻中隔偏曲明顯者,兩側鼻腔大小相差明顯。一側鼻腔明顯狹窄者,對側鼻甲常有「代償性肥大」。

12.11 引起全身性病變

尤其在兒童發育時期影響最大,長期鼻塞,使用口腔呼吸的兒童,經常是營養不良、身體軟弱、易於疲勞、發育極差,甚至影響肺部擴張,形成雞胸。

13 鼻中隔偏曲的並發症

鼻中隔後端偏曲或鼻中隔黏膜肥厚,尤其並發感染。後鼻孔流涕患者,常可影響咽鼓管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和重聽。患者因鼻塞而張口呼吸,以及由後鼻孔流下分泌物的 *** ,使口咽部黏膜肥厚、充血,後壁淋巴濾泡增生,致有咽喉痛或異物感。在兒童發育時期影響最大,長期鼻塞,使用口腔呼吸的兒童,經常是營養不良、身體軟弱、易於疲勞、發育極差,甚至影響肺部擴張,形成雞胸。

13.1 鼻中隔穿孔

①多發生於術中剝離軟組織時,因動作粗暴,使其雙側於對稱部位破裂。②鼻粘膜有感染性炎症時,即使單側撕裂也可導致穿孔。③鼻中隔兩側軟組織分離不充分時,即使去除軟骨或骨部也易撕裂軟組織,若雙側撕裂,可將取出的軟骨片置於兩側裂口間,用一「U」型塑料片放於雙側破裂處表面,藉以起保護作用,然後兩側以均勻壓力填入凡士林油紗條,最後小心抽出塑料片。

13.2 鼻中隔血腫

鼻中隔血腫系鼻中隔軟骨膜間出血所致。術後抽出鼻腔填塞物後若發現鼻中隔兩側均有半圓形隆起,質地柔軟,患者主訴鼻塞,雖滴用麻黃素生理鹽水也不改善。小血腫可自行吸收,較大血腫須予處理。

13.3 鼻中隔膿腫

鼻中隔膿腫系鼻中隔血腫細菌感染所致。手術時機選擇不當,在鼻內感染期或有較多膿性分泌物時,皆可造成自切口處的感染。

13.4 鼻樑下塌

多由於手術中去除中隔軟骨時鼻樑部去除太多所致。術後並發的鼻中隔膿腫若不及時妥善處理,造成軟骨軟化壞死,也可發生此類畸形。

13.5 顱內並發症

少見。鼻中隔膿腫或篩板破損,可使顱內感染機會增多。

14 輔助檢查

X線與鼻竇CT掃描明確偏曲形態、部位。

15 診斷

一般並無困難。有的外觀即見鼻樑歪斜。鼻中隔前部偏曲,用鼻鏡檢查即可發現。後部偏曲用血管收縮劑收縮黏膜後,也易查見。但鼻中隔偏曲的診斷標准差異甚大,檢查應注意:①距狀突或嵴突,是否壓迫相對的鼻甲黏膜;②偏曲部分是否影響鼻道引流;③鼻腔側壁的相應變化,如鼻甲肥大、黏膜增厚等。此外,口腔、咽腔和耳部檢查應作為常規,以了解周圍器官的病變情況。

判斷標准,尚未一致。可分三類或三度,綜合如下:

Ⅰ度,輕度偏曲。鼻中隔偏曲部與鼻腔側壁不接觸,對鼻腔功能和鼻竇引流尚無妨礙者。

Ⅱ度,較重偏曲。偏曲部與鼻腔側壁接觸,或伴有對側鼻甲代償性肥大或萎縮性改變,已影響鼻功能及鼻竇引流者。

Ⅲ度,嚴重偏曲。偏曲部與鼻腔側壁緊靠,距狀突或嵴突緊壓鼻甲骨,以細棉簽探查不能通過,伴有極明顯鼻塞等症狀者。

16 鑒別診斷

16.1 鼻中隔黏膜肥厚

多位於鼻中隔上部,近鼻中甲平面處,系鼻竇炎膿液 *** 或長期鼻變態反應的結果。鼻中隔一側或兩側黏膜肥厚隆起,稱鼻中隔結節。呈灰白色,柔軟隆起,用探針觸查,易與質硬的中隔偏曲相區別。

16.2 鼻中隔血腫或膿腫

有外傷或手術史者,鼻中隔一側或兩側膨隆,其周圍黏膜隆起。對可疑患者,需作穿刺抽吸證明。

16.3 鼻中隔梅毒瘤

多發生於鼻中隔骨部,境界分明,其周圍黏膜充血,常有他處梅毒病變,梅毒血清試驗呈陽性。

17 鼻中隔偏曲的治療

手術矯正是唯一治療方法。但若同時有鼻息肉或鼻甲腫大,應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術。若鼻通氣改善,鼻部症狀消失,偏曲的中隔也可不作處理。

17.1 手術適應證

(1)鼻中隔偏曲引起持續性鼻塞者。

(2)鼻中隔偏曲妨礙鼻竇通氣及引流者。

(3)鼻中隔嵴突或距狀突壓迫鼻甲引起反射性頭痛者。

(4)鼻中隔偏曲引起反復鼻出血者。

(5)鼻中隔偏曲伴一側鼻腔有萎縮者。

(6)鼻中隔偏曲影響咽鼓管功能,發生耳聾、耳鳴者。

(7)鼻中隔偏曲伴有歪鼻者。

17.2 手術禁忌證

(1)急性炎症期。

(2)伴全身性疾病和糖尿病、肺結核、嚴重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血液病等。

(3)年齡在18歲以下,鼻部發育未全者。

(4)未經治療的鼻竇炎。

17.3 手術治療的原則

1996年Lopatin提出鼻中隔矯正術中的生物力學原則:鼻中隔軟骨處於一種平衡的力的狀態下,這些力會在做切口的軟骨側或在軟骨膜剝離側釋放出來,從軟骨直的一面剝離軟骨膜會使軟骨彎向未剝離的一側,從鼻中隔偏曲的凹面做切口和剝離軟骨膜可拉直軟骨,從鼻中隔偏曲的凸面做切口和剝離軟骨膜可增加原有的彎曲度,術後發生彎曲的程度與軟骨的厚度成反比。因此,鼻中隔偏曲的矯正應充分考慮鼻中隔的力學原則,根據其偏曲的程度及部位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

(1)鼻中隔後段偏曲:即鼻中隔骨性偏曲。多採用經典的Killian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

(2)鼻中隔前段、高位偏曲:主要是鼻中隔軟骨部偏曲。適用於行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即鼻中隔整形術或鼻中隔成形術。此手術可以克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切除鼻中隔軟骨及骨過多而造成的鼻小柱收縮、鼻尖塌陷及鼻中隔黏膜鬆弛,呼吸時鼻中隔隨氣流而飄動,病人仍有鼻塞感等缺點。

(3)鼻中隔軟骨段偏斜,合並有軟骨段歪鼻或鼻中隔軟骨前下緣脫位者:其特徵是鼻中隔軟骨本身尚平直,但偏離中線,並與鼻中隔後段相交成鈍角,故影響鼻呼吸功能及鼻樑外形,可通過轉門法(swingdoor method)手術同時矯正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軟骨脫位及歪鼻。

(4)鼻中隔偏曲合並骨性歪鼻:毋哲生採取鼻內切口鼻中隔鼻成形術,其方法為常規行鼻中隔矯正術同時將鼻中隔與鼻樑完全斷離,如鼻中隔無明顯畸形,則單純將鼻中隔與鼻樑斷離。

(5)兒童的鼻中隔手術:一個世紀以來,一直認為鼻中隔在鼻及面部骨骼的發育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許多醫師認為未成年兒童行鼻中隔手術會影響鼻及面部發育。Hayton(1948)觀察31例採用經典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的6~14歲兒童,其中有10人發生鼻部變寬鼻尖塌陷,從此建立16歲以下兒童勿施行鼻中隔手術的觀念。近年,一些學者通過動物實驗對此觀點產生了質疑,Bernstein(1973)用不滿周歲的小狗做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保留兩側的黏軟骨膜完整,部分動物將切下的軟骨做移植瓣植入兩側黏軟骨膜中,經觀察沒有對任何一隻狗鼻部及面部的骨骼發育發生影響,認為軟骨膜在鼻中隔的生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兒童如採用保守的鼻中隔成形術,並不影響鼻及面部的發育。目前認為,兒童如因鼻外傷或其他原因造成鼻骨骨折鼻中隔脫位偏曲時,應及時將鼻骨復位,鼻中隔偏曲可採用鼻中隔成形術,以避免以後骨折畸形癒合,瘢痕粘連造成手術困難。新生兒鼻中隔脫位的發生率為1.9%~4%,應盡早手法復位,最好不要超過出生後3周。

(6)鼻中隔的二次手術:鼻中隔第一次手術時因種種原因手術矯正不足、症狀未消除,應做第二次手術,第二次手術最好在第一次手術後1~2周內施行,此時鼻中隔腔粘連不牢固,可自原切口進入,分離兩側的黏軟骨膜再進行矯正。如在1~2個月以後,中隔腔已粘連牢固,分離困難,易造成穿孔。

(7)其他:對於鼻中隔軟骨部銳利的骨棘,由於其比較薄而銳利,通常採用鏟除法。對於鼻中隔嵴則採取切除法。若遇到嚴重的鼻中隔偏曲且伴有鼻尖塌陷者,則可採用Joriumi(1994)介紹的鼻中隔次全重建術。

17.4 手術方法

17.4.1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

這是治療鼻中隔偏曲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半坐位,以1%地卡因(含少許0.1%腎上腺素)棉片分別置於兩側嗅裂,總鼻道內行鼻粘膜表面麻醉,然後用含有0.1%腎上腺素的1%普魯卡因或0.5%利多卡因於鼻中隔前端切口外浸潤麻醉,可有利於該處粘膜骨膜分離。如經此處同時向鼻中隔粘膜軟骨膜下注射少許生理鹽水使其隆起,則有利於粘軟骨膜的分離,尤其是尖銳的矩狀突處。

1.切口 左側鼻前庭皮膚與中隔粘膜交界處,上自鼻中隔前端頂部,下至鼻中隔底部,切口向鼻腔底部適當延長,以便於手術操作。應注意不可切透軟骨,以免損傷對側粘軟骨膜。切開軟骨表面的軟組織,露出瓷白色的軟骨。

2.將鼻中隔剝離子從切口處置於該處軟骨膜下,緊貼軟骨表面分離軟骨膜和骨膜。分離時由上而下並與鼻樑平行,應主要依靠剝離子側緣分離。分離范圍:前上達鼻中隔軟骨前上緣,下達鼻中隔底部。鼻腔底的粘骨膜也須分離一部分,向上向後均須超過偏曲部分至少1cm。

3.分離到偏曲突起處時,應先從突起四周仔細分離,以減輕突起處粘膜張力,最後再分離突起處粘骨膜。

4.在原切口後約2mm處,以中隔粘膜刀切開中隔軟骨,但不能將對側粘軟骨膜切透。切開時刀刃應與軟骨平面斜交。

5.將剝離子從軟骨切口伸至對側粘軟骨膜下,緊貼對側軟骨,於骨表面分離對側粘軟骨膜和骨膜,分離范圍與切口側相同。當分離至軟骨偏曲之凹陷處時,應格外小心,該處粘膜軟骨膜可能與凹陷之軟骨粘連較緊,應注意防止軟組織破裂。為使最凹處粘膜易於剝離,也可在剝離該側軟組織前,於粘軟骨膜下注入少許生理鹽水,以使凹陷處粘軟骨膜隆起,有利於分離。

6.鼻中隔軟骨及骨部兩側組織分離後,由切口處置入鼻中隔張開器,將鼻中隔兩側軟組織撐開,充分暴露鼻中隔軟骨骨面和剝離出的骨面,用鼻中隔旋轉刀先由軟骨切口上端與鼻樑平行向後推出篩骨垂直板,然後將其向下至梨骨處再向前沿梨骨前上緣及上頜骨鼻嵴上緣拉回,即將鼻中隔軟骨大部切除。取出的軟骨片暫時保留,以備兩側軟組織剝離破裂時,可將其平整置於破裂處兩側軟組織之間,以避免鼻中隔日後穿孔。使用旋轉刀時應注意,鼻中隔前上緣不可去除過多,至少應保留6mm寬的軟骨,以防止日後鼻樑下塌。

7.用鼻中隔咬骨鉗咬除鼻中隔骨部的偏曲部分,對於底部的骨質嵴突,可用鼻中隔骨鑿去除。對於篩骨垂直板,不宜去除過多,更不能用暴力扭轉的方式使骨片折斷,以免損傷篩板而引起並發症。

8.將術中的血液、血塊及鑿骨時的碎骨屑清除干凈,取出鼻中隔張開器,將兩則軟組織貼合,從兩側鼻腔觀察鼻中隔偏曲是否矯正,如仍有部分偏曲存留,應重新放入張開器將其去除。

9.兩側軟組織貼合後,將切口縫合2~3針或不縫合。兩側鼻腔以滅菌凡士林紗條填塞。填塞時宜先將紗條鋪於切口處或軟組織破裂處加以保護,然後再填入剩餘紗條。

10.24小時後抽出鼻腔紗條。為防止抽出後噴嚏發作,可囑患者以手指甲輕掐雙側鼻骨下緣,術後一周鼻內滴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並隔日以麻黃素棉片收縮和清理鼻腔術中如有粘軟骨膜或骨膜破裂,術後清理鼻腔時應特別注意,及時去除該處多餘分泌物,防止感染。切口如有縫線,術後5天即可拆除。

  •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
  •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 孕期用葯安全性分級(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壓評價
  • 體溫水平評價
  • 糖尿病飲食建議
  •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 基礎代謝率計算
  • 補鈉計算器
  • 補鐵計算器
  •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 葯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網路,馬上計算!

17.4.2 鼻中隔成形術

鼻中隔成形術的特點是既能矯正畸形,使鼻中隔正直,又可保留中隔軟骨支架,且極少有術後中隔穿孔。該術式適用於鼻中隔軟骨部偏曲,禁忌症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

1.麻醉及患者 *** 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

2.切口 於鼻中隔偏曲凹面一側,將鼻小柱向對側牽拉,在中隔軟骨游離緣的鼻前庭皮膚處自上而下切開,上自鼻背,下至前鼻棘,使鼻中隔前緣和鼻前棘完全暴露。

3.自切口向後分離鼻中隔凹面側的軟組織和底部粘骨膜,充分暴露切口側的鼻中隔支架。

4.將中隔軟骨在鼻背緣與鼻側軟骨離斷,自中隔軟骨後上及後下底部與骨質交界處分別切除一窄條(3~4mm寬)中隔軟骨,使整個中隔軟骨只附著於對側未被剝離的辦組織上。

5.如果鼻中隔骨部支架也有偏曲,可經中隔軟骨離斷的後緣伸入中隔剝離子,分離對側鼻中隔骨部的粘膜,然後以中隔咬骨鉗切除篩骨垂直板、梨骨等處的偏曲部分。

6.於中隔軟骨凹陷最顯著部分,在凹面側軟骨表面作數條深切口,但不得切透對側粘軟骨膜,切口長度應幾乎達到整個軟骨凹陷邊緣,也可在切口之間切除1mm寬的軟骨條。經此處理後的中隔軟骨所具有的彈力將允許軟骨處於平直,將其推回中線即可(圖1)。

圖1 鼻中隔成形術

(1)在偏曲的中隔凹面做切口 (2)藉助軟骨的彈性將其推直

7.檢查雙側鼻腔,看是否還有偏曲部分,如還有剩餘偏曲部分,應重新撐開切口進行處理。

8.切口縫合 雙側鼻腔用凡士林紗條等壓填塞,24小時後抽出紗條,其他處理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

18 預後

經適當手術矯正,可有良好效果。

19 鼻中隔偏曲的預防

鼻中隔偏曲的病因,以外傷為主,前已述及,故預防頭面部外傷,為一重要措施,對新生兒和兒童期的外傷,尤應避免。如產鉗傷、碰傷、跌傷等,當時症狀雖不明顯,但確為以後發生偏曲的根源。

治療鼻中隔偏曲的穴位

  • 面正

    穴。面正穴穴位解剖:素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鼻中隔軟骨、鼻外側軟骨。布有篩前神經鼻外支及面動、靜...

  • 面玉

    穴。面 *** 穴位解剖:素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鼻中隔軟骨、鼻外側軟骨。布有篩前神經鼻外支及面動、靜...

  • 面王

    穴。素髎穴穴位解剖:素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鼻中隔軟骨、鼻外側軟骨。布有篩前神經鼻外支及面動、靜...

  • 鼻準

    穴。素髎穴穴位解剖:素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鼻中隔軟骨、鼻外側軟骨。布有篩前神經鼻外支及面動、靜...

  • 面士

B. 鼻甲是什麼

鼻腔外側壁的骨性解剖結構。

有上、中、下三個鼻甲,三個鼻甲下方分別叫上、中、下鼻道。上鼻甲和中鼻甲是篩骨內側壁的一部分。下鼻甲是一個與上頜橫向相連的單一骨骼結構。鼻甲間的鼻道是一些重要鼻竇的開口。上頜竇在上頜骨體內,開口在中鼻道,竇的最低處比開口低。

額竇在額骨鱗部內,開口於中鼻道。篩竇是篩竇迷路中的多數空泡。分三群通鼻腔,前、中群開口中鼻道,後群開口在上鼻道。蝶竇位於蝶骨體內,開口於蝶篩隱窩。

下鼻甲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兩側鼻腔阻力,調節氣流,維持正常呼吸;調節吸入空氣的溫度、濕度、過濾和清潔,以滿足下呼吸道的生理要求。


(2)鼻道前端腫塊擴展閱讀:

鼻甲粘膜受外界刺激後可以從含杯狀細胞的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轉化為復層立方上皮或復層鱗狀上皮。下鼻甲外側粘膜杯狀細胞的數目大於內側粘膜。粘膜基底層具有防禦屏障功能,內側粘膜基底層比外側粘膜基底層厚。腺體成分數量也是外側粘膜層大於內側粘膜。

下鼻甲位於鼻腔外側壁最下方,由下鼻甲骨和鼻甲峙構成。表面覆蓋的粘膜較厚,其游離緣突向鼻底,最低點距鼻底19mm左右,側壁和鼻中隔間最短距離約7mm,後端距咽鼓管咽口1cm。

C. 鼻息肉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中醫·鼻息肉
    • 3.1 病因病機
    • 3.2 症狀
    • 3.3 證候分析
    • 3.4 鼻息肉的診斷
    • 3.5 鼻息肉的治療
      • 3.5.1 辨證分型
      • 3.5.2 內治
        • 3.5.2.1 治法
        • 3.5.2.2 方葯
      • 3.5.3 外治
  • 4 西醫·鼻息肉
    • 4.1 流行病學
    • 4.2 病因學
      • 4.2.1 慢性感染
      • 4.2.2 變態反應
    • 4.3 病理改變
    • 4.4 診斷
    • 4.5 臨床表現
    • 4.6 鑒別診斷
      • 4.6.1 上頜竇後息孔息肉
      • 4.6.2 鼻中隔出血 *** 肉
      • 4.6.3 內翻性 *** 狀瘤
      • 4.6.4 鼻內惡性腫瘤
      • 4.6.5 鼻內腦膜腦膨出
      • 4.6.6 其他少見的顱內腫物突入鼻腔
      • 4.6.7 老年患者惡性變
    • 4.7 治療
      • 4.7.1 治療原則
      • 4.7.2 內科治療
      • 4.7.3 手術治療
        • 4.7.3.1 單純鼻息肉切除術
        • 4.7.3.2 鼻內篩竇切除術
  • 5 參考資料
  • 附:
    • 1 治療鼻息肉的穴位
    • 2 治療鼻息肉的方劑
    • 3 治療鼻息肉的中成葯
    • 4 鼻息肉相關葯物
    • 5 古籍中的鼻息肉

1 拼音

bí xī ròu

2 英文參考

nasal polyp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13)]

3 中醫·鼻息肉

鼻息肉(nasal polyp[1])又稱鼻痔[2]、鼻菌[3]。是指以鼻塞日久,鼻竅內見有表面光滑、觸之柔軟而不痛的贅生物為主要表現的鼻病[2]。鼻息肉是鼻部常見疾病,也與某些全身疾病有關。其狀若葡萄或榴子,光滑柔軟,帶蒂而可活動[4]。

《外科正宗》卷四曰:「鼻內息肉如榴子,漸大下垂,閉塞孔竅,使氣不宣通。」

鼻息肉一名,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原是指鼻塞症狀,「若鼻息肉不通」而言,至隋代《諸病源候論》始列為病名,並對其病機、症狀做了扼要論述[4]。後世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

3.1 病因病機

鼻息肉多因肺經濕熱,壅結鼻竅所致[4]。

《外科大成》卷三:「鼻痔……由肺經濕熱內蒸,如朽木而生芝蘭也。」

多由素嗜炙煿厚味,致使濕熱內生,上蒸於肺胃,結滯鼻竅而成[4]。或因鼻竅長期受風濕熱邪毒侵襲,致肺經蘊熱,失於宣暢,濕熱邪濁漸積鼻竅,留伏不散,凝滯而結成息肉之患[4]。

《醫學入門》卷五:「鼻痔肺風熱極,日久凝濁,結成息肉如棗,滯塞鼻竅。」

3.2 症狀

鼻息肉的主要症狀為持續性鼻塞,並有嗅覺減退,鼻涕增多,常有頭昏、頭痛[4]。

檢查時,可見鼻腔內一個或多個贅生物,表面光滑,色灰白或淡紅,半透明,觸之柔軟而不痛,可移動[4]。若息肉較多較大,可引起鼻外形的改變,鼻樑變寬而膨大[4]。

3.3 證候分析

因濕濁壅滯,積聚日久而成息肉[4]。

腫為濕濁而生,故柔軟而半透明,色灰白[4]。

偏於熱,則呈淡紅色[4]。

腫物阻於鼻腔,清竅不通,脈絡受阻,故鼻塞多呈持續性,嗅覺減退[4]。

鼻之上為頞,頞之上為腦,其氣上通於腦,濕熱停聚,肺竅不利,故頭痛,頭昏,涕多[4]。

3.4 鼻息肉的診斷

鼻腔檢查,發現鼻內有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大小不一、帶蒂可活動、質軟無痛的贅生物,為本病的主要診斷依據[4]。

3.5 鼻息肉的治療

3.5.1 辨證分型

鼻息肉·寒濕凝聚證(nasal polyp with pattern of colddampness congelation and aggregation)是指寒濕凝聚,以漸進性或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或喪失,鼻黏膜色淡或蒼白,鼻息肉色白透明,伴流涕清稀或白黏、噴嚏多、易感冒、畏風寒,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等為常見症的鼻息肉證候[2]。

鼻息肉·濕熱蘊結證(nasal polyp with dampnessheat amas *** ent pattern)是指濕熱蘊積,以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涕液黃稠,鼻黏膜色紅,息肉灰白、淡紅或暗紅,鼻道有稠膿涕,伴頭痛頭脹、納呆腹脹、大便黏滯、口乾,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為常見症的鼻息肉證候[2]。

3.5.2 內治 3.5.2.1 治法

清肺宣氣,瀉濕散結[4]。

3.5.2.2 方葯

可選用辛夷清肺飲[備注]辛夷清肺飲(《醫宗金鑒》):辛夷花、生甘草、石膏、知母、梔子、黃芩、枇杷葉、升麻、百合、麥冬加車前子、澤瀉、僵蠶等治療:方中用黃芩、梔子、石膏、知母、桑白皮清肺胃之熱,辛夷花、枇杷葉宣疏肺氣。加用車前子、澤瀉、僵蠶以瀉濕解毒[4]。

若頭痛加白芷、蔓荊子等以疏散風邪,清利頭目。方中百合、麥冬甘寒礙濕,可減去不用[4]。

若涕痰多,宜燥濕化痰,行氣散結,可選用二陳湯加貝母、僵蠶、枳實、絲瓜絡治療:方中以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燥濕化痰,加貝母、僵蠶、枳實、絲瓜絡以行氣通絡,散結消腫[4]。

若息肉暗紅者,可酌加用活血化瘀葯物,如桃仁、紅花、川芎、丹皮之類[4]。

以蒼耳散為主方治療鼻息肉:肺經郁熱者合桃紅四物湯,脾濕犯肺者合二陳湯,脾肺氣虛者合補中益氣湯[5]。

3.5.3 外治

1)用有腐蝕收斂作用的中草葯末,如硇砂散、明礬散等,用水或香油調和,放於棉片上,敷於息肉根部或表面,每天1次,7~14次為一療程。或於息肉摘除後1星期敷葯,可減少復發。[4]

2)苦丁香、甘遂各18 g,青黛、草烏、枯礬各3g,共研細末,麻油調合,點塗息肉上,每日一次。或用瓜蒂、細辛等分,研末,每用少許吹息肉處。[4]

3)用消息散或消息油[5]:

消息散:白芷、辛夷、薄荷各6 g,研面,加冰片0.5g,麝香0.3 g,合研極細面,裝瓶內備用。用時取葯粉少許,吹入息肉處,或用蜜調,塗息肉處,每日2次。

消息油:白芷、辛夷、杏仁、甘遂各20g,芝麻油250 ml。將葯與油同放鍋內浸24 h後,加火將葯炸成黑黃色為度,離火除去葯渣,加液狀石蠟500 ml、冰片1.5 g、薄荷霜1g,攪勻過濾,分裝入滿瓶內備用。用時仰頭滴鼻,或用棉球蘸葯塞鼻,每日2~3次。

4)摘除息肉。

《外科正宗》卷四載有「取鼻痔秘法」:「先用茴香草散(茴香草、高良姜曬干,等分為末)連吹二次,次用細銅箸二根,箸頭鉆一小孔,用絲線穿孔內,二箸相離五分許,以二簪頭直入鼻痔根上,將箸線絞緊,向下一拔,其痔自然拔落}置水中觀其大小,預用胎發燒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內,其血自止。」

現代摘除息肉方法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從手術器械及用葯等方面做了改進[6]:

適應證及禁忌證:

鼻息肉患者,身體一般情況良好,可行手術摘除。如有下列情況,暫緩手術。

(1)身體有急性病存在時,暫緩手術。

(2)高血壓患者,可在使用降壓葯,使血壓降低後施行。

(3)血液病如粒細胞減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不宜手術。

術前准備:

術前1h給苯巴比妥0.06~0.09g口服,剪除鼻毛。

手術步驟:

(1)以棉片蘸2%地卡因溶液或4%可卡因溶液,做鼻粘膜表面麻醉2次,每次時間為5 min。

(2)用鼻息肉圈套器套住鼻息肉根部,將息肉從根部絞斷並取出。如一次套不幹凈,可多次將其套出。

(3)鼻息肉摘除後,用消毒凡士林紗布條填塞鼻腔壓迫止血。

術後護理:

(1)術後宜安靜休息。

(2)注意鼻腔出血情況,如少許出血,可不必處理。如滲血量多,應取出再行填塞,並可給予止血葯物。

(3)術後24 h,取出鼻腔填塞物。如出血多,可用1%麻黃素溶液棉片再予填塞壓迫止血。必要時,再用凡士林紗布填塞。如術後數天,仍有出血,多數由於術面感染,必須結合抗菌消炎葯物治療。

(4)取出紗條後,鼻腔使用1%麻黃素及5%強蛋白銀溶液等交替滴鼻。術後第7天開始,可用硇砂散或明礬散敷放於鼻息肉的根部處,減少息肉的復發機會。

4 西醫·鼻息肉

鼻息肉多來源於中鼻道竇口、鼻道復合體和篩竇,高度水腫的鼻粘膜由中鼻道、竇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由於病因的多元性和明顯的術後復發傾向,故在鼻科疾病中佔有重要地位。

鼻息肉是由於鼻粘膜長期炎性反應引起組織水腫的結果。是由於極度水腫的鼻腔鼻竇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漸下垂而形成。多數認為慢性感染和變態反應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發現與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內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聯系。

4.1 流行病學

發病率 據我國50~60年代統計資料,鼻息肉患者占耳鼻咽喉科門診的1%~3%。最近國外有人統計在鼻炎患者中鼻息肉佔8.5%(Settipane,1987)。兒童罹患此病者少見。發病年齡以中年人居多,男性略高於女性。

4.2 病因學

引起本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現多認為上呼吸道慢性感染、變態反應,是引起鼻息肉的主要原因。

4.2.1 慢性感染

Woakes(1885)最早提出篩竇反復感染使粘膜發生壞死性炎症,最終導致篩竇息肉,至今仍有許多人同意這一觀點。因為在感染性炎症過程中釋放出的細菌毒素和炎性介質,可使粘膜內淋巴引流不暢,靜脈瘀血,小血管擴張,滲出增加,粘膜水腫,現時毒素也引起支配血管的神經末梢受損而使血管進一步擴張,加重滲出。長期存在水腫的粘膜,屏障作用減弱,又可產生反復感染性炎性反應,粘膜水腫又進一步加重,最後促使息肉形成。Stierna(1991)最近證實,封閉動物上頜竇竇口,然後向竇內引起致病菌,結果發現竇內粘膜有息肉生成。此外,在某些先天性呼吸粘膜異常(如囊性纖維化、不動纖毛綜合征)所致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病人中,也常有鼻息肉的發生。在這類鼻息肉組織中可見較多嗜中性粒細胞,但臨床觀察應用抗生素治療鼻息肉收效甚微。盡管X線平片顯示鼻息肉病人多有鼻竇粘膜增厚的「鼻竇炎」徵象,但鼻竇灌洗液中很少見有膿細胞和細菌(Dawes等1989)。因此認為感染可能促進息肉生長,但不是息肉發生的必備條件。

4.2.2 變態反應

Kern和Schenck(1933)基於臨床統計資料分析認為,鼻息肉是變態反應的結果。因為他們發現在哮喘、枯草熱(季節性鼻炎)等呼吸道變態反應性疾病中,鼻息肉有較高的發病率,而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膿腫,支氣管擴張和肺結核)則極少見。後來的許多研究都支持這一觀點,主要根據是:①鼻息肉組織含有高水平組胺(Bumsted,1979;董震1983);②鼻息肉組織內有大量嗜酸細胞浸潤和脫顆粒肥大細胞(Friedman,1989;DrakeLee等,1984、1987);③鼻肉組織中有IgE生成細胞,息肉液體中IgE水平高於血清(DrakeeLee,1984);④以特異性變應原激發鼻息肉組織,可使其釋放與IgE介導的變態反應相同的化學介質(Kaliner等,1973);⑤與鼻粘膜相比,鼻息肉組織中花生四烯酸代謝明顯增高,使產生大量白細胞三烯、炎性細胞趨化因子等(Jung,1987)。上述事實提示,鼻粘膜局部發生IgE介導的變態反應,釋放大量的組織胺、白細胞三烯和炎性細胞趨化因子,這些化學介質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滲出增加、組織水腫、腺體增生、嗜酸細胞浸潤,嗜酸細胞又可釋放主要堿性蛋白(MBP)等細胞毒物質,使小血管壁神經末梢破壞,更有利於小血管擴張,滲出增加。這種發生於局部的變態反應,很難用常規變應原皮膚試驗或血清學試驗查出來,因為特異性IgE主要存在於息肉囊液內(Jones等,1987;Frenkiel等,1985)。

董震(1983)曾發現部分鼻息肉患者血清中IgG免疫復合物水平與息肉液體IgG含量呈正相關,但此類患者息肉液體IgG含量相對較低。小川(1986)和Small(1986)發現息肉液體中有高水平IgE免疫復合物。據此推測Ⅲ型變態反應(免疫復合物型)可能是鼻息肉的形成機制之一,但Jankowski(1989)通過免疫熒光法並未發現息肉組織中小血管周圍和上皮內有免疫復合物沉著。

另有一些學者根據大樣本的臨床資料和實驗室分析,對鼻息肉形成過程中變態反應的作用持有異義。Caplin等(1971)的3000名特異性個體中,鼻息肉發生率為0.5%。Settipane等(1977)在6037名哮喘和鼻炎患者中發現,變應原皮膚試驗陽性者,鼻息肉發病率為5%,而皮試陰性者發病率為12%。Drakelee(1984)調查劍橋Addenbrooke醫院近兩年連續入院的200名鼻息肉患者,結果未發現患者的病史特點、變應原皮試及血清IgE檢查等方面與變態反應有關。此外,易患變態反應疾病的兒童患者,極少有鼻息肉的發生。JanKowski等(1989)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雖發現息肉組織中有大量嗜酸細胞浸潤,卻未能證實與變態反應有何關系,息肉組織內IgE生成細胞極少。因此他認為,只有開清嗜酸細胞在息肉組織中的浸潤機制,才能了解鼻息肉形成的原因。

趙秀傑等(1995)運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在鼻息肉組織內發現大量雌二醇受體陽性細胞,且與肥大細胞的數量和分布相關,但與性別無關。已知雌二醇可增強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的能力,故雌二醇受體陽性細胞的存在,提示了雌二醇對息肉的形成可能有一定作用。

Petruson等(1988)發現鼻息肉組織內含有高濃度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IGFI)。據此推測在封閉的鼻竇內,由於竇粘膜感染性或變態反應性炎性反應的 *** ,使粘膜內的巨噬細胞釋放IGFI並積蓄在粘膜內,可長時間 *** 粘膜增殖。當增殖的粘膜充滿竇腔時,便從竇口突入鼻腔。這種長期存在的生長性 *** 與局部炎性反應是導致息肉形成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鼻息肉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可因條件而異,但都引起局部粘膜的炎性反應。嗜酸細胞浸潤和脫顆粒肥大細胞、組織極度水腫,構成了鼻息肉的病理學基礎。

4.3 病理改變

鼻息肉由高度水腫的鼻粘膜構成。上皮為假復層柱纖毛上皮,也有部分上皮化生為鱗狀上皮,系長期外界 *** 所致。上皮下為水腫的疏鬆結締組織,其間有浸潤的炎性細胞,包括漿細胞、嗜中性細胞、嗜酸細胞和淋巴細胞等。其中嗜酸細胞浸潤是鼻息肉組織學的一個明顯特點。Mygind(1979)將鼻息肉分為嗜酸細胞性和嗜中性細胞性兩種,後者提示鼻粘膜有化膿性感染,息肉的形成可能與此有關。以往根據組織學構成的不同,又常將鼻息肉分成三種病理類型:水腫型、腺泡型和纖維型。前兩型主要是炎性細胞浸潤、血管滲出增多、腺體分泌旺盛的結果,後者則源於纖維母細胞和膠原纖維增生。Kakoi等(1987)認為前兩型是鼻粘膜組織反應的活躍表現,而後者為組織反應的終末階段。其完整的病變變化規律是:圓細胞浸潤於鼻竇粘膜,固有層水腫,進一步引起粘膜限局性突起,並有腺體在局部增生。突起的粘膜由於固有層水腫逐漸加重,可經竇口膨入鼻腔並繼續生長。此為活躍階段,其中有的可演變纖維型即終末階段。

4.4 診斷

如病史長,息肉體積大,可引起鼻外形改變。鼻樑增寬扁平,兩側鼻背隆起,即所謂「蛙形鼻」。息肉若突出前鼻孔,因受空氣、塵埃 *** ,前鼻孔處的鼻肉表面呈淡紅色。在鼻腔內可見息肉為圓形、表面光滑、質軟、灰白色囊性腫物,其蒂部在中鼻道內。Johansen等(1993)提出描述息肉大小的記分方法:息肉體積小,僅引起輕度鼻塞,未達到下鼻甲上緣者記1分;引起較明顯鼻塞,息肉大小位於下鼻甲上下緣之間記2分;引起鼻腔完全阻塞,息肉前端已達下鼻甲下緣以下者記3分。

4.5 臨床表現

患者就診時多有較長時間的鼻病病史。起初感覺鼻內似有擤不出的鼻涕,系鼻腔上半部被息肉堵塞所致。夜晚可出現明顯鼻塞而致張口呼吸,久而久之可繼發慢性咽炎。鼻塞多為持續性,血管收縮劑滴鼻無明顯療效,這是因為鼻肉很少有血管分布的緣故。又由於息肉無神經分布,故患者很少很噴嚏。但若鼻粘膜有變態反應性炎症時,也可出現噴嚏、清涕等症狀。鼻息肉病時的分泌物多為漿粘液性,若並發感染可有膿性分泌物。繼續生長變大的息肉不僅使鼻塞明顯加重,且可引起頭昏或頭痛,可能為鼻竇受累的緣故。鼻竇受累可有兩種情況:一是源於鼻息肉的同一病變,一是息肉阻礙鼻竇引流的繼發性病變。前者是鼻竇粘膜增生性不腫肥厚,即所謂增生性鼻竇炎,鼻息肉並發鼻竇炎多屬此種。抗生素對此類鼻竇炎無效,皮質類固醇制劑則可對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後者繼發感染可並發化膿性鼻竇炎。鼻息肉病人多有嗅覺減退以至缺失。巨大息肉若阻塞後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尚可引起聽力下降等耳部症狀,系耳咽管咽口受壓所致。

少數巨大息肉尚可引起侵襲性並發症。生長較快、體積巨大的息肉,可藉助其機械性擠壓破壞鼻竇竇壁或鼻腔頂壁,繼之侵犯眼眶、額竇、前顱窩、蝶竇和中顱窩等。如Kaufman等(1989)報告一例鼻息肉充滿鼻腔,並通過蝶竇進入顱內腦下垂體窩和腦底池,也侵犯眼眶,同時壓迫海綿竇。患者表現為眼肌麻痹、眼球突出和視野損失。

由於鼻粘膜是整個呼吸道粘膜的一部分,而且鼻與氣道之間存在鼻肺反射,故鼻粘膜病變可藉助某種機制與呼吸道其他疾病相關聯。

1.支氣管哮喘 大量臨床資料統計發現,鼻息肉患者有較高哮喘發病率。Moleney等(1977)綜合文獻發病率為2.9%~72%,而哮喘患者有鼻息肉者為23%~42%。最近JänttAlanko(1989)在85名鼻息肉患者中發現34人患哮喘(40%)。最早注意到鼻息肉與哮喘有關的是Voltolini(1871),以後Vander Veer(1920)報告鼻息肉手術可加重哮喘狀態,隨即引起人們對二者關系的重視,但確切機制不清。Robison(1962)在研究中發現,用氣囊壓迫上頜竇粘膜可誘發哮喘發作,故認為鼻肺反射參與這一機制。二者組織學改變類似,均為粘膜水腫和嗜酸細胞浸潤。

2.阿斯匹林耐受不良和Widal三聯症

3.呼吸道粘膜先天性異常 這類疾病包括囊性纖維化和不動纖毛綜合征。其中囊性纖維化患者並發鼻息肉者較多。兒童患者息肉發生率為7%~28%(Schwachman,1962;Schramm,1980),有報告成人患者可達48%(di Sant'agnese等,1979)。囊性纖維化為遺傳病,主要發生在白種人,北美與歐洲人較多見,亞洲人極少。該病主要累及腺體粘液分泌細胞,可使其分泌旺盛,分泌物粘稠,因而病人呼吸道常被大量粘稠的分泌物阻塞而導致反復感染、肺炎、肺膿腫或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等。兒童患者汗液內鈉、氯含量高於正常3~4倍是其特點,成人則可發現十二指腸液缺乏胰蛋白酶。這種呼吸上皮的先天性異常導致的反復感染可能與息肉形成有關。

4.高血壓病 Granstrom(1990)調查了224名鼻息肉患者,發現其中78名(34.7%)患有高血壓,這類患者鼻息肉病史均在10年以上。該氏認為,就像睡眠呼吸困難綜合征一樣,鼻息肉引起的長期息塞可促發高血壓。

4.6 鑒別診斷

鼻息肉多為雙側,如發現單側有息肉樣腫物,應注意下述疾病:

4.6.1 上頜竇後息孔息肉

上頜竇後息孔息肉多見於青少年。前鼻鏡或鼻纖維內窺鏡檢查可見灰白色光滑莖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後伸展至後鼻孔。後鼻鏡可見息肉位於後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4.6.2 鼻中隔出血 *** 肉

鼻中隔出血 *** 肉多見於青年人。腫物多發生於中隔,暗紅色,單發且體積不大,觸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認為是胚胎過程中造血細胞殘留所致。

4.6.3 內翻性 *** 狀瘤

內翻性 *** 狀瘤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腫瘤呈紅色或灰紅色,表面不光滑。體積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時出血較多。觸查時也易出血。最後診斷須行病理檢查。

4.6.4 鼻內惡性腫瘤

鼻內惡性腫瘤腫物暗紅,觸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氣息臭味明顯,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4.6.5 鼻內腦膜腦膨出

鼻內腦膜腦膨出腫塊多位於鼻腔頂部,表面光滑,呈粉紅色。鼻塞不甚明顯,病史長且進展慢。多見於少年兒童。

4.6.6 其他少見的顱內腫物突入鼻腔

如脊索瘤、神經母細胞瘤、腦垂體瘤等。

4.6.7 老年患者惡性變

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術史,應注意有否惡性變的可能,尤其術中出血較多者。

鼻息肉患者的X線片多顯示篩竇呈均勻一致的雲霧樣混濁。上頜竇粘膜增厚且有時可見小半圓形陰影,提示竇腔有粘膜息肉。X線片上述特點是增生性鼻竇炎的表現,如繼發感染,則顯示為化膿性鼻竇炎的徵象。

4.7 治療

4.7.1 治療原則

鼻息肉的治療應參照下述原則:

1.對初診患者,如息肉較大,嚴重影響鼻功能,應先行外科治療;息肉較小,鼻塞症狀較輕者,可行內科治療,1個月後療效不佳者再行手術治療。

2.對伴有鼻竇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摘除,以利開放鼻竇引流。

3.對復發性鼻息肉,應行篩竇切除術,術後鼻內應用皮質類固醇1~2年。

4.7.2 內科治療

由於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長期炎性反應的結果,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皮質激素不僅可使息肉體積變小甚至消失,而且手術後應用還可延遲或防止息肉復發。皮質激素的應用有全身和鼻內兩種給葯途徑。如果無皮質激素應用禁忌症,全身應用適合下列情況:

①息肉體積較大,手術時器械引入鼻腔較為不便;

②初診病例,患者願意接受內科治療。方法是每日口服強的松30mg,連服7天,以後每日遞減5mg,整個療程不超過兩周。這種短期突擊療法在臨床上不會引起明顯全身性副作用。一般經上法治療,息肉體積均可明顯縮小。有的在口服幾天後鼻塞便有減輕,且嗅覺改善也明顯。此時可手術摘除或改為鼻內局部應用。

鼻內局部應用皮質激素的優點是既可避免皮質激素全身副作用,又可保持葯物在局部的有效濃度。局部應用適用於:

①初診時息肉體積較小,未超越中鼻甲下緣者;

②口服強的松後反應較好,患者願意繼續內科治療者;

③手術摘除後為防復發者。腎上腺皮質激素鼻內應用的劑型以氣霧劑最普遍,因使用方便,患者無須取一定的 *** 。此外還有滴鼻劑,使用時要求患者採取正確滴鼻 *** ,但葯劑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是其優點。鼻內應用的皮質激素主要為二丙酸氯地米松、flunisolide和budesonide。這類皮質激素的特點是不易被鼻粘膜吸收入血而產生全身副作用。近年來Johansen(1993)對budesonide的氣霧劑和滴鼻劑治療鼻息肉的療效進行對比,結果兩種劑型療效相同。作者等(1995)應用0.1%醋酸曲安縮松滴鼻劑也取得較好療效。

下述情況可顯著影響鼻內用葯的療效:

①鼻息肉過大,葯液無法進入鼻內,此時應先行手術治療,然後再行鼻內給葯以預防復發。

②同時存在鼻和鼻竇的混合感染,此時應行抗生素治療或鼻竇清理術。

③息肉本身處於活躍階段,生長過快,此時可以行皮質類固醇的突擊性全身應用療法。

  •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
  •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 孕期用葯安全性分級(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壓評價
  • 體溫水平評價
  • 糖尿病飲食建議
  •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 基礎代謝率計算
  • 補鈉計算器
  • 補鐵計算器
  •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 葯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網路,馬上計算!

4.7.3 手術治療

對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嚴重影響生理功能者,應先行手術治療。術前應對病人進行全身檢查,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發作期等,應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手術。手術方式主要有單純鼻息肉切除術和鼻內篩竇切除術兩種。

4.7.3.1 單純鼻息肉切除術

單純鼻息肉切除術用於根蒂清除,以前無鼻息肉切除術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勒緊後自鼻內向外用力急速拉出,使息肉連同根蒂一並摘除。如有根蒂殘留,可將其鉗取干凈。拉出息肉有時可使篩竇開放,此時若篩內粘膜已息肉樣變,應同時行鼻內篩竇切除術。

4.7.3.2 鼻內篩竇切除術

鼻內篩竇切除術主要適用於篩竇粘膜已為息肉組織所替代,有多次鼻息肉切除術史者。術中充分開放篩房,將竇內息肉完全摘除。手術徹底可明顯降低息肉復發率。近年來開展的鼻內窺鏡鼻竇外科手術,為篩竇切除術提供了一種精細、准確和有效的方法,使鼻息肉術後的復發率明顯降低。文獻報告可使復發率降到20%以下。

5

D. 「一把鼻涕一把淚」是什麼意思

鼻腔內有和眼部相通的鼻淚管,鼻淚管的開口是在下鼻道前端.所以人一流淚時,淚就會從淚點通過淚道流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