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情腳本
七夕將至,聊一聊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正應景。
(一) 愛情腳本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在她開的課程中,用社會學的思維來理解這個時代的愛情新問題。其中提到了「愛情腳本」的概念:它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社會文化所確定的一整套有關愛情的機制。
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時間、地點、人物決定了我們在什麼時間段遇上一個人是合適的;什麼樣的感情生活是得到所有人贊賞的。
這些其實是由社會提前決定好的,表面上看起來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但在這選擇背後有這樣一個大的腳本在決定我們怎麼做出所謂的正確選擇。
自己所做的這些選擇不見得一定是最有利於自己的,也不見得是自己內心裡最想做的腳本......
討論愛情時,對於很多的單身朋友來說,經常困惑的一個問題恐怕當屬父母催婚。
沈教授認為,父母對愛情婚姻持有的觀念屬「愛情舊腳本」。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獨立女性從家庭領域走出來走向社會,時間地點人物這些要素都在發生著變化,年輕人所持有的觀念屬於「愛情新腳本」。
首先,現在年輕人的目標已經不再是找一個人讓我生活得更好,而是如果結婚能讓自己過得更好,所以才會去結婚。
它不再是種宿命,它是一種選擇;從時間角度來看,現在的年輕人認為愛情該發生的時候就發生,而並不一定是說非要在某個時間段。
地點更不是問題了,信息化時代,便捷的交通,地球都已經變成「村落」了,地域影響就更微弱,過往的熟人社會成了陌生人社會。
角色方面,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也在悄然變化著,現在更強調男女雙方的各自成長,尤其女性的角色變化,更加註重自我成長。
對比新舊兩個腳本,舊腳本所有的出發點其實是從家庭的利益至上來出發的;而新腳本的出發點是個人的利益角度。
這是新舊兩個腳本巨大的差異。
理解了這點,我們再遇到愛情的一系列問題時,心態上或許可以放平緩些,很多問題並非獨屬於某個人的,而是不少單身年輕群體普遍遇到的。
(二)親密關系的益處
成熟的關系可以滋養彼此,獲得幸福體驗與自我成長,因為在親密關系裡,我們會得到很多益處。
1. 照見自我
關系的另一方,給了一個人照見自我的機會,也可稱對方為「鏡像自我」。和誰談一場怎樣的戀愛,這裡面有很多自我的功課要去學習與體驗。
愛情發生的源頭其實在於本真的那個自己。成熟的關系是兩個獨立的靈魂在某個「惺惺相惜」的時刻與場景相遇相識相知後逐步形成的。
自己是愛的源頭,猶如愛的瀑布,水源豐沛不缺,分享些細支流給對方很容易。
而如果自己本身是匱乏的狀態,依賴對方的認可來獲得自我價值感,這種愛的基礎是不牢固的。
一旦關系破裂,自己會很受傷,而如果沒有檢視自己對待感情的一些觀念和因應方式的話,
或許在下一段關系裡,依然「我行我素" 沒有覺知的話,則會困在愛情中循環往復地受苦。
喜歡李欣頻老師在《愛情覺醒地圖》中提到的一段話:
「愛情就像是一面哈哈鏡,經常扭曲了自己的樣貌,但這也呈現出看自己的方式:認同了別人眼中的自己。
愛情就是一面殘酷的內心明鏡,與遇到怎樣的情人無關。」
2. 聯結感
孤獨是生命的底色,在親密關系中能體會到愛的幸福是人生之幸事。
和對方建立聯結,時間醞釀下結成深厚的感情,呵護陪伴走一段人生旅途,美好的經歷本身就是人生財富。
3. 愛的能力
弗洛姆曾提到,「愛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能力。「 請相信我們透過學習與體驗能夠學會如何愛。
近來新聞報道中出現了一些關於親密關系的負向新聞。這里想提兩種伴侶關系,做個對比。
《靈性煉金術》中把伴侶關系分為 」業力關系「與」療愈關系「。
書上是這樣定義「業力關系」的:
情利義糾纏的現實社會中,無條件的愛依然稀缺,親密關系的課題依然需要我們用心學習。
其中,保持覺察與溝通尤為重要。
在無條件的愛之下,一切都是自由的。 願你成功,也願你能享受到愛的幸福,覺知愛,在愛中懂得分享,在愛中成長。
Ⅱ 沈老師《社會學愛情思維課》筆記 強烈安利 收獲一個億
愛情腳本:由社會經濟基礎,社會文化等外部因素決定的愛情觀念
愛情為什麼變難了?
原因1:新舊腳本的沖突
舊腳本基於家庭利益
結婚是宿命,是熟人社會默認的規則
新腳本基於個人利益
結婚是選擇,是現代社會的自主人生
新舊腳本沖突的原因
壓縮現代化:經濟發展快,但文化有滯後性
原因2:男女腳本的沖突
男性的角色改變少,而女性的角色有巨大變化
怎麼應對愛情的難?
接受愛情的難,找到適合自己的愛情腳本
調整對對方的期待,找到雙方都能認同的模式
愛情不談成敗,更是我們豐富自己生命歷程的途徑
1.發現自我和自我價值
當有人愛我,我這個自我就被看見了
鏡像自我:人們通過觀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形成自我概念
凝視理論:愛人的凝視是一面鏡子,讓你的自我呈現出來
2.建立連接,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不僅有所獲得,更願意給予
付出感更能感受生命力的升華
3.性慾望的升華
身體接觸是親密關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情感退避導致很多問題
愛情和性慾望不可分割
愛情不是不能替代,只是成本比較高
好愛情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去維持愛情最初的樣子,而是用開放的心態接受愛情的不斷變化
1.享樂型:得到快樂但是成長少
快樂分為兩個層面
生理層面快樂:外表,氣味,多巴胺等。
精神層面的快樂:跟你在一起做事很有意思,想要跟你分享我的一切。
我們要學會放下對快樂的警覺,接受和信任自己直覺感受到的快樂。
享樂的挑戰:我們能不能壓制理性來享受快樂。
2.互惠型:容易找到歸屬感
性格上互補 經濟上互補
我們窮其一生都在追求歸屬感--我是誰,我能為別人做什麼?我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好的愛情幫我們成長,讓我們發現跟世界連接沒有那麼可怕
有時候我們不是愛錢,而是欣賞那個人掙錢的能力,我們不應該因為貧窮嫌棄一個人,也不應該因為富有嫌棄一個人。
有些條件的匹配,其實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容易。
3.捆綁消耗型:對方提的要求你做不到,並且有虧欠。你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意,甚至錯把控制和捆綁理解成愛。
從控制社交到控制人身自由到控制金錢,可能發展為暴力的原因。
愛情滑向捆綁消耗的4個徵兆:
1.你越來越不快樂
2.對方總是貶低你
3.限制你的社交關系
4.經常提你做不到的要求
產生兩個以上要非常警覺 ,可能是暴力捆綁 或 精神捆綁
4.成長治癒型:提升探索世界的慾望,並且感到快樂
完美關系很少從一開始就出現的,往往是要加上時間維度的。不可能一開始就進入這個完美關系,大部分往往都是從享樂型和互惠型進入的。
有很多愛情是慢慢從不錯的狀態走到消耗捆綁型:
因為很多時候快樂和成長是矛盾的,如果你認為的正確不是對方想要的,你要求對方按照你認為正確的路走,愛情就會陷入困境。我們所認為的正確,不見得能給對方帶來快樂和成長。
每個人錯誤行為的背後都是有需求的,我們首先要看到這個需求,去討論這個需求怎麼解決。
當快樂和成長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要想想這個成長是誰的成長,這個快樂
是誰的快樂。
我們到底要不要用正確去否定別人的快樂?不同人的快樂是不同的。
在關系中,快樂的關系會促進成長,但成長的關系不見得帶來快樂
當親密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愛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能力,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現代婚姻的兩種類型:愛情婚姻 vs 緣分婚姻
緣分婚姻:注重別人怎麼看我們的婚姻,在婚姻內部的容忍度高。
緣分婚姻是減法婚姻
愛情婚姻:注重自我感受,強調婚姻內部雙方的吸引力。
愛情婚姻是加法婚姻,每一天都是兩個人努力經營加上的。
今天很多人理想的愛情是「命中註定我愛你」,既有緣分,也有愛情,很矛盾。但緣分婚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要再用沒緣分為自己不想努力經營愛情找借口了。
分手不是個人的失敗,是這份感情經營的失敗。
愛情婚姻的一個特點就是你要不斷變化,讓自己更好。
那會有人問:我已經經濟獨立了,為什麼還要走進婚姻?婚姻現在已經不是經濟保障了。原來認為核心家庭模式【在外打拚的丈夫+全職太太】是理想的家庭模式。只有當你經濟獨立的時候,討論婚姻才更有意義
婚姻的本質
婚姻是一種社會制度 = 經濟共同體+責任共同體+長期契約關系
戀愛是合作,婚姻是合夥,簽訂契約的雙方要是平等的,而只有經濟獨立,雙方才是平等的。經營好一份好的愛情的前提是有離婚的勇氣和底氣
婚姻的好處與風險
1.得到契約關系的保護,但要讓渡一部分權利與自由。
建立了性價比更高的分工體系,但女性付出的代價往往高於收益。
因為女性在家庭內部的付出得不到價值體現。
2.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但不靠譜的伴侶本身就是風險
3.為生育提供合理保障,但育兒的責任往往在女性身上
男性的父親意識,常常從孩子叫爸爸開始
女性的母親意識,常常從第一次胎動開始
婚姻經營的關鍵在於要破除對婚姻失敗的恐懼
不見得一致,而是不一致的時候,你是否能承受,能共存就行了
婚前10問
愛情變成全部帶來的問題
1.會要求對方的全部投入,把對方的事業當成第三者
愛情舊腳本 :男性在公共領域找到自我,女性在私人領域找到自我,
女性通過嫁人來改變命運
今天女性走出了私人領域,但潛意識還是覺得私人領域更重要
2.會內化自己對愛情和婚姻的犧牲是理所當然的,不尋求其他解決辦法,不跟家人討論,不尋找第三選擇
3.不自覺的要求伴侶在所有方面都是自己的靈魂伴侶
並不是我們所有事情都需要跟我們的愛人一起做
4.走入共同成長的誤區
共同成長並不意味著兩個人只能在同一個方面成長,尤其是在
男性的標准下成長
【比如一個人事業做得越來越好 。一個人做飯越來越好】
告訴對方自己成長也是有價值的
如果愛情不是全部,應該怎麼談?
過濾理論
18個月前:愛情是全部
18個月後考慮互補,進入每日30分鍾戀愛階段【工作日30min高質量相處】
好愛情的三種狀態:抱緊我,放下我,別管我
只有抱緊我 階段才會日思夜想
愛情是打開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捆綁兩個人
擺盪策略
自主和關聯 開放或封閉 老套或新鮮
比如工作日自主,雙休關聯
維持關系的一個重要原則:建立儀式感的一個持續的,穩定的,
固定的時間交流【更新雙方的生活感受】
一個人要幸福,首先自己要有幸福的能力,愛情只能錦上添花
不能直接給你帶來幸福
Ⅲ 沈奕斐老師社會學愛情思維課什麼時候會半價嗎
不會。沈奕斐老師社會學愛情思維課不會半價,沒有打半折的時候。愛情腳本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社會文化所確定的一整套有關愛情的機制。
Ⅳ 山西大同大學有哪些專業
山西大同大學包括如下專業: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生物工程、生物科學、教育技術學、小學教育、心理學、網路工程、應用化學、化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
1、社會學屬於社會學類專業,培養具備科學認識、研究社會的基本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人才。專業基礎類課程:社會問題、社會心理學、發展社會學、知識社會學、宗教社會學、教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法律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等。
2、傳播學屬於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培養能夠在各類傳媒、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公共傳播機構從事跨國際、跨文化、跨專業領域公共關系協調和公共信息傳播的專業人才。主幹課程:影視腳本創作、電視節目製作、攝像技術與藝術、電視新聞與紀錄片、科教片編導創作、電視節目編輯、媒體動畫與製作、網路傳播與文化、多媒體應用技術、網路媒體設計等。
3、游戲設計屬於藝術設計類專業,培養掌握常見類型數字游戲藝術設計與製作基本原理、生產流程與方法,具備基本的數字游戲內容創意策劃的人才。畢業後主要面向數字游戲開發生產行業,在數字游戲內容創意、設計、製作崗位群,從事游戲內容創意策劃、角色場景設計、交互與關卡創意設計,以及數字游戲原型製作和數字游戲的設計生產製作、管理服務等工作。
Ⅳ 社會心理學第十章 :攻擊,傷害他人
攻擊的定義:意圖傷害他人的身體行為或者言語行為。
分類:敵意性攻擊。由由憤怒引起,以傷害為目的。激情殺人即是敵意性攻擊。
工具性攻擊,把傷害作為達到其他目的的一種手段。如搶劫。
攻擊的理論包括:
一、攻擊的生物學理論
1本能論,弗洛伊德的攻擊本能。能量如果得不到釋放,就會越積越多,直到爆發為主。
2神經系統的影響
研究者在動物和人類身上發現了一些能夠引發攻擊的神經機制,當科學家激活這些腦區使人們的敵意程度增加了;當這些腦區的活動被抑制,敵意程度下降。
3基因的影響
遺傳因素影響神經系統對暴力線索的敏感性。在一項長期研究中,研究者對幾百名紐西蘭兒童進行追蹤結果顯示,攻擊行為是由一種能夠改變神經遞質平衡的基因和童年時期的受虐待經歷共同決定的。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並非單純的只受不良基因或不良環境的影響,相反,基因會使某些兒童對虐待更敏感,反應更強烈。先天和後天因素是互相影響的。
4生物化學因素。
血液中的化學成分同樣可以影響神經系統對攻擊性刺激的敏感性。
酒精就是這樣。一旦人們被激怒,酒精會使攻擊更容易發生。身體壯碩的男性在飲酒後攻擊性明顯增加,但酒精對女性和身形較小的男性幾乎沒有影響。
5睾丸激素。
暴力行為與男性的睾丸激素有關系。被判為蓄意或無端的暴力犯罪的罪犯,其睾丸激素水平,比非暴力犯罪的罪犯要高。睾丸激素大致可比做電池的電力,只有電力水平很低時,暴力犯罪才會有明顯下降。
6不良飲食。
有231名犯人簽字同意接受營養補充品或安慰劑,額外補充營養的犯人參與暴力事件的比例下降35%。
7生物學與行為的相互作用。
生物學和行為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睾丸激素可以促進支配欲和攻擊性的產生,但同時支配或取勝的行為也會提高睾丸激素的水平。
二、攻擊的挫折——攻擊理論。
約翰.多拉德和他的同事認為,挫折總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攻擊,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礙我們實現目標的事物,當我們達到一個目標的動機非常強烈,當我們預期得到滿意的結果,卻在行動過程中遇到阻礙時,挫折便產生了。
我們會把我們的敵意轉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標上。當新的目標與挫折源有相似之處,並且稍稍刺激了攻擊能量的釋放,是攻擊的轉移最容易發生。
生活中很多女性容易嘮叨,尤其是在丈夫心情不好的時候,嘮叨就刺激了攻擊能量的釋放,丈夫對妻子憤怒就很容易得到解釋。
伯克威茨認為原有的理論誇到了挫折與攻擊之間的關聯,他對該理論進行了修正,伯克威茨認為挫折產生的是憤怒,即攻擊的一種情緒准備狀態,憤怒起源於某個有其他行為選擇可能的人阻撓了我們實現目標。
相對剝奪也會讓人產生挫折感,相對剝奪是與別人進行比較產生的落差感。這就是為什麼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和社會里人們的幸福感較低,而犯罪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絕對剝奪。例如:我們都生活在一個貧窮的時代,那我們並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有人比我們生活的更好,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這種貧富差距很大的感受,但我們比別人差這是一個事實,這就是絕對剝奪。
三、攻擊的社會學習理論。
1攻擊能帶來好處,這就強化了我們的攻擊行為。
2觀察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提出了攻擊的社會學習理論,孩子是通過模仿學習。
3家庭。身體賦予攻擊性的兒童往往有慣用體罰的父母。
4文化。家庭之外的社會環境,也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榜樣。
攻擊的影響因素包括:
一、厭惡事件
1.疼痛會提高人類的攻擊,有的老人在做完手術後經常罵人。
2炎熱。在炎熱的房間里完成任務的被試,感覺更為疲憊,更富攻擊性,對陌生人表現出更強的敵意
3 攻擊。受到攻擊或侮辱尤其容易引發攻擊。
二、喚醒
一種軀體喚醒狀態會引發怎樣的情緒,取決於人們對這種喚醒的解釋和分類。
葯物性情境可以激起人們敵對性的認知,敵對情緒和喚醒狀態,進而引發攻擊行為,這樣的反應使我們更容易將他人意圖理解成惡意的並報之以攻擊。
性喚醒和憤怒等其他各種形式的喚醒狀態之間是可以相互增強的,性愛只有在打完架或者受到驚嚇之後才出現激情,做一次過山車引起的喚醒狀態,也可能使人深深陷入對伴侶的愛意之中。
三、線索攻擊。
如果你的身邊有一把槍,攻擊性會更強。槍支,並不只是提供攻擊線索,他們還拉大攻擊者和受害者之間的心理距離。與受害人的遠離使我們更加殘忍。
四、媒體影響色情作品和性暴力。
社會心理學家提出觀看虛構場景,如一個男人制服一個女人,激起他的性興奮,可以導致以下兩個結果,一歪曲其關於女人對性侵犯的真實態度的認知,二,增加男人對女人的攻擊。
媒體的意識教育。也起到了作用,對於媒體中充斥著對婦女的騷擾,虐待,強迫的畫面,人們已經司空見慣。
五、媒體影響:電視和互聯網。
1看電視與攻擊的相關研究。
一個兒童看的電視,節目中包含的暴力內容越多,它的攻擊性就會越高。觀看了一部暴力電影的憤怒的大學生,比觀看一部非暴力電影的同樣憤怒的大學生,表現出更強的攻擊性。
為什麼看電視影響行為三個可能性,一、導致社會暴力行為的,不是暴力內容本身而是其造成的喚醒狀態,喚醒狀態容易引發其他行為。二、在一些研究當中顯示,觀看暴力使人們降低抑制。班杜拉的實驗中,成人對充氣娃娃的重擊似乎是這種發泄方式顯得合理,從而降低了兒童的抑制。三、媒體內容同樣引起模仿。
電視對思維的影響。
1脫敏作用,重復呈現一個激發情緒的刺激,例如罵人,看了上千遍殘忍的行為後,我們有同樣的理由會相信會發生情緒麻痹。
2社會腳本。即文化提供的關於如何行為的心理指導。青少年觀看了越多的性內容,他們就越有可能覺得其同伴是性活躍的,於是會發展出新開放的態度並經歷過早的性交。
3改變知覺。對成年人和兒童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看電視多的人更容易誇大周圍世界暴力發生的頻率,更害怕遭到人身攻擊。
4認知啟動,在觀看了暴力節目之後,人們對他人的行為會做出更賦予敵意的解釋。
5消耗時間,電視的最大影響並不在於它的質量,而在它的數量,更多的娛樂活動相比,看電視消耗了人們的精力,壓抑了他們的心境。
媒體影響:電子游戲。
電子游戲對兒童的影響。
為什麼玩暴力游戲可能比觀看暴力電視更容易誘導人們做出攻擊性行為呢?
大量研究表明,一般來說玩暴力電子游戲確實會增加攻擊性行為,攻擊性思維和攻擊性情緒,縱向研究對參與者進行長期追蹤也得出類似結論。
金泰爾和他的同事們對青少年的觀察結果表明,即使是在敵意較低的青少年中玩暴力游戲的人中,參與打架行為的百分比是他們不玩暴力游戲同伴的10倍,先前沒有敵意的孩子會越來越喜歡打架。
六、群體影響
芬蘭一項有效的反欺負計劃表明,當旁觀者不對欺負行為作出積極反饋時,欺負行為就會減少。
減少攻擊行為:
1宣洩
亞里士多德創造了宣洩的概念,我們可以通過體驗情緒來擺脫他們。通過觀看經典悲劇而達到一種對憐憫和恐懼情緒的宣洩。他相信讓某種情緒興奮,就是讓那種情緒得到釋放,宣洩假設已經擴展到不僅僅包括觀看戲劇,也包括回憶,重新體驗往事,表達情緒和各種行動。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宣洩具有心理治療作用,並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在攻擊型游戲中釋放他們的情緒壓力。
2社會學習法。
厭惡體驗如期望破滅,人身攻擊等都會導致敵意性的攻擊,所以避免給人們以錯誤的、不可達到的預期是明智的,在實驗中當看護者忽略他們的攻擊行為,並強化非攻擊性行為時,兒童的攻擊性降低。通過增加懲罰來減少犯罪無疑是徒勞的,但沿街的治安整頓卻有著積極的效果,如在一些城市中降低50%的持槍犯罪行為。
文化改變和世界暴力。
文化是可以改變的。除了美國外其他西方民主國家都廢除了死刑,美國也不再將死刑用於處置巫術造假和盜馬等罪行,而且私刑、仇視犯罪、強奸、體罰以及反同性戀態度和同性戀恐嚇等都在減少或消失。
為了得到保障,我們需要警察,監獄和社會工作者,以幫助我們對付這些困擾我們的社會病,打蚊子確實不錯,但排干沼澤的水會更好通過改造我們的文化,去除那些腐蝕年輕人的社會毒瘤和重建我們的道德根基。
Ⅵ 社會學理論筆記04--韋伯
1) 定義: 社會學是致力於解釋性地理解社會行動,並通過理解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和影響作出因果說明的科學
根據這個定義,韋伯將人類的社會行動作為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社會行動是有意義的,且意義是可以理解的。社會行動的本質是其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意義,故而研究社會學的方法別無他途,只能是理解和說明
2 )理解
從 確定性角度 看有二:理性的方法和 重新體驗的方法;
a.理性的方法,即對各種行動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義中獲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
b.重新體驗方法,如移情和藝術欣賞,狄爾泰「再現你中之我」,通過同情的參與並能恰當把握行動發生的情感環境,從而獲得移情和欣賞的精確性。這種方法是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必要的條件,理解凱撒不必成為凱撒。
從 操作類型 來看,理解分為兩類:
a.主觀意義的直接觀察理解,即通過對社會行動的直接觀察就能理解其意義。語言行動情緒、邏輯命題等
b.解釋性理解,即 根據動機把握行動者賦予行動的意義。是對動機的理性理解,將社會行動置於可理解的,和更加內在的意義背景之中。前者在理解社會行動 是什麼、干什麼;後者則理解社會行動為什麼
1)韋伯的 思想脈絡 是,社會是由行動者組成的系統,行動者的社會行動是有意義且可以理解的,對其理解還須要伴有經驗上的驗證。這種經驗上的驗證要尋找某一社會現象背後的具體的因果關系,而非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規律。將這種主觀解釋和具體的驗證概括為「主觀恰當性」和「因果恰當性」兩個命題
a. 主觀恰當性 ,是對具體社會行動過程和動機的理解,是表示對行動者主觀精神狀態及其特定目的的認識
b. 因果恰當性 ,是指從主觀觀點出發作的理解結果與從客觀觀點出發作的觀察結果之間存在統計規律上的相符
2)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蘊含文化價值,具有特殊性和獨立性,故而社會科學中沒有規律可言。只有具體的因果關系,規律具有必然性,具體的因果關系具有「客觀可能性」。客觀可能性和因果恰當性在理解的基礎上是統一的,因果恰當性是客觀可能性中的因果恰當性.沒有客觀可能性,因果分析就變成了線性的因果決定關系;沒有因果恰當性,客觀可能性的分析就失去了意義。
1)為理解價值中立,可以先理解它的對立面 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 是從倫理、文化和哲學觀點中推演出來的實際價值判斷,即實踐判斷
科學中價值中立就是在研究過程中擺脫價值判斷, 不作價值判斷和暫停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是科學領域外的問題,不能依靠科學來解決;只做「是什麼」的研究而非「應當是什麼」的研究
2)與價值判斷有關的是學術和政治的關系:學術不能與政治攪在一起,要將講課與演說區別開來
韋伯的價值中立是一種學術研究的規范原則,而不是學術本身的一種構成原則。價值中立不是要求學者不能有自身的價值判斷,而是告誡他們不應將關於事實的科學分析與評論相混淆
1)問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獨特性和客觀性,那如何實現社會學的客觀性?
2) 「理想類型」 。實際上並不存在,是為理解和說明世界而建構的精確有效的概念體系。理想類型不是假設,卻為假設提供指導;不是對現實的描述,卻為這種描述提供明確的表達手段
3)從兩個方面理解理想類型:
a.理想類型是一個主觀的思維構建,不是基於對事實的經驗概括或對社會的理想,不存在現實中是價值中立的,理想類型的價值中立性保證了社會學研究的客觀有效性。
b.理想類型雖是一種主觀思維的構建,卻不是隨心所欲的虛構,也決非一種理念游戲。而是社會學中理論構建的一種方法,其建立必須有邏輯上的一致性,不違反經驗的因果關系。對某一社會現象解釋的理想類型並不唯一,但解釋的標准只有一個:對具體社會現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確歸因。
1)社會行動的本質是以他人的舉止為取向的個人的行動,具有針對他人的主觀意義。只有具有主觀意義的社會行動才是可理解的,才屬於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判定行動是否為社會行動,要考慮這一行動是否「針對他人」、是否具有「主觀意義」。
2)依據是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的程度,韋伯將社會行動分作 四種類型
a. 目的合理性行動 ,即 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情況和他人的舉止為期待,並利用這種期待作為條件或手段,以期實現自己合乎理性所爭取和考慮的作為成果的目的的行動。
b. 價值合理性行動 ,即 通過有意識地對一個特定舉止(宗教倫理美學等)的無條件的固有價值的純粹信仰,而不論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動。
c. 情感行動 ,即 由現時的情緒或情感狀況決定的行動
d. 傳統行動 ,是由約定俗成的習慣決定的行動
工具合理性行動具有最高程度合理性,行動者對行動的目的以及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有清晰的認識和自覺的選擇;
價值合理性行動中,對終極價值的信仰就是行動者的目的,信奉某種價值之後,目的是否達到便不在考慮之列;
傳統行動和情感行動都是沒有經過理性思考的行動,前者的依據是「習慣如此,歷來如此」,後者則受感情和情緒支配,前者具有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後者則相反
1)韋伯構建的理想類型,在現實中並不以單純的形式存在,現實中任何行動都有理性成分和非理性成分,理性行動和非理性行動並不是兩種不同的現實行動,而是同一現實行動的兩個不同側面
2)研究經濟行動時,又從形式和內容的角度將經濟行動區分作:形式合理性行動和 實質合理性行動
3) 形式合理性 ,指一個經濟系統中,若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用量來表示,即能被計算並盡可能以貨幣單位的形式表示。那麼這些行動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屬於形式合理的經濟行動。其合理性程度由計算的可運用程度決定。貨幣為經濟行動提供統一計算尺度,用貨幣對各種經濟行動的成本和收益進行計算,對不同行為方式進行比較。所有這些都通過復式簿記技術進行,因而貨幣計算是最合理最完善的經濟計算手段。運用復式簿記技術的經濟行動是形式合理性程度最高的經濟行動。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運作就是這種經濟行動
4) 實質合理性 ,指通過一種以經濟為取向的社會行動方式,根據某些價值的基本要求,向現存的人的群體供應產品。其合理性程度與產品的實際分配方式和被提供產品的人群范圍有關,實質合理性並不滿足於目的合理性的計算,而要提出價值合理性或者實質上目的合理性的觀點,以此來衡量經濟行為的結果
5)形式合理性行動的唯一 目標 是利潤的最大化,任何導向這一目標的、可量化的行動都是有效的,因而形式合理性是獨立於其他價值的,是價值中立的。形式合理性只與經濟系統內的目標有關,與經濟系統外的目標和價值無關
實質合理性行動旨在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立在「解放全人類」的外在道德理想之上
韋伯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是目的合理性和價值非理性、形式合理性和實質非理性的社會。且現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問題都可以歸結為目的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的緊張和對立
通過對這些合法統治形式組織制度典型特徵的分析,揭示了西方社會組織制度的合理化趨勢
統治 ,指在一個特定人群中,某些具體的命令被遵從的機會。這種機會的出現往往與特定利益關系聯系在一起,並藉助於一定的權力與影響。根本上,是要解決統治的「合法性」問題,現實中任何形式的統治首先要面臨合法性認同的問題,即要取得人們對其合理性的認可。韋伯將之分作三種類型 。
1) 傳統型統治 ,建立在人們對傳統的神聖性信奉的基礎之上,主要存在於前現代社會。統治者依照傳統遺傳下來的規則確定,具有終身的權力,可以將這種權力傳給後裔。人們對統治者的服從是由於傳統賦予他們的固有尊嚴,統治者不是上司而是主子。統治者與成員的關系不是事務上的職務職責,而是奴僕的個人忠誠。人們服從的不是章程,而是由傳統決定的統治者任命的個人。
組織特徵 :缺乏按照事務規則確立的固定的許可權;缺乏固定合理的等級制度;
官員晉升沒有自由的契約和相應的規定;缺乏展業的業務培訓;
官員沒有固定的薪金和用貨幣支付的薪金
歷史上出現的四種傳統型統治:老人政治和原始家長制;世襲制和封建制。
2) 魅力型統治 ,建立在對具有超凡品質和特殊魅力的領袖人物的崇拜和信仰的基礎之上。
魅力,是一個人被視為非凡的品質。具有他人無法企及的力量和素質,被視作領袖。
領袖人物的魅力能否被認可取決於被統治者,先天有魅力不是統治合法化的條件;
領袖人物的魅力要經受持久的考驗;魅力型統治的統治團體是一種情感共同體;
魅力型統治是一種非經濟的典型政權;受傳統束縛的時代魅力是巨大的革命力量
魅力型統治是一種嚴格地與個人的魅力品質聯系在一起的社會統治形式,其確定的社會關系是短暫的
「魅力的平凡化」,其結果是魅力型統治轉向傳統型統治和法理型統治,或者成為二者的混合形式
3) 法理型統治 ,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礎上的統治。是行政管理的現代形式
行政事務的運作要持續受到規則的約束;
行政事務的運作是在一定的許可權內進行,出現「機構」這種按章辦事的運作單位;
具有固定的職務等級,固定的監督監察制度;
有明確的議事規則,行政官員接受專業培訓;
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資源和生產資源完全分開
理想的法理型統治下,不存在任職人員對職務的任何意義的私人佔有
擁有行政管理檔案制度,檔案與官員們的持續運作結合起來,使得「辦公機關」得以產生
現代資本主義藉助於科層制所進行的統治是最為純粹的法理型統治類型
1)科層制是法理型統治的特殊形式,是人類組織的合理形式。組織按照合理性的原則設計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官員們職務等級是按照集權體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體系,並且有著與職務相對應的嚴格的許可權規定。組織運轉依靠的是沒有人情味的職責、規定和准則,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徵。官員的任命與提升所依據的主要是業績。所有這一切都保證了組織目標的有效實現。
2)任何科層制統治形式下,統治者的統治權力都有合法的許可權。特徵如下:
官員們個人自由,僅在事物上具有服從官職的義務;處於固定的職務等級制度之中擁有固定的職務許可權;
官員根據建立在自由選擇之上的契約受任命,這是現代科層制度的本質;官員們根據專業業務資格任命;
官員們獲得固定的貨幣薪酬,領取養老金;職務是其主要的職業;升遷依據資歷、政績和上級評價;
官員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資源分開,不得將職務占為己有;要受到嚴格統一的紀律監督
3)科層制是人類最為合理的統治形式,且是未來社會統治形式的合理發展方向,可以最大限度獲得勞動效益
4)科層制已經滲透到現代社會各種組織行為之中,對每個現代人的生活不可避免的產生影響。現代組織和團體的發展都是與科層制的發展和不斷增強相一致的
5)科層制意味著根據知識進行統治,這是其固有的特別合理的基本性質。整個統治的科層化將促進理性化、職業化和專家化的發展。而專家比非專家的政府官員佔有更多優勢
6)科層制具有的集權的特徵並不妨礙民主精神在其中的孕育。招募專業業務上最有資格的人才,傾向於等級拉平化
7)而韋伯對科層制也持有一種復雜的情緒:肯定科層制的同時,也意識到其可能存在的種種弊端。科層制的效率以忽視人的精神情感為代價,科層制愈是徹底的非人格化,就愈會背離人的價值尊嚴。對規則的絕對服從易導致人們創造力和責任心缺失,易滋長官員的獨斷專行和妄自尊大
1)分析近代資本主義要把握兩個方面:經濟形態和觀念形態(宗教倫理),代表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試圖解釋為什麼近代形式的資本主義出現在西方而非其他文明的原因。
2)強調理性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因素,集中探討以自由勞動組織為特徵的理性資本主義起源:企業和家庭、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在法律上的分離;合乎理性的簿記方式
在論述資本主義和前資本主義的區別中把握資本主義精神,這種區別表現在勞動者身上和企業家身上。兩種條件下勞動者賺錢的慾望並無不同,前資本主義勞動者缺乏勞動的自覺性,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而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者有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心,將勞動視作一種絕對的自身目的,視作一種天職 。認為這種天職觀,是資產階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東西,是資產階級文化的根本基礎。前資本主義的企業家趨向於利用各種政治機會和非理性活動追求經濟的成功,表現出傳統和非理性的特點。而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企業家固守嚴格的資本主義觀點和原則,為事業而生存而非為了生存而經營事業
路德的職業觀 ,職業是人們終身的任務,是個人自身價值的體現,放棄現世義務是自私和逃避世俗責任的
加爾文教的恩寵論和預定論 ,上帝不是為人類而存在,人類是為上帝而存在,一切造物都服務於上帝的榮耀
清教的禁慾主義 ,將勞動作為人生追求目標,將浪費時間視作最大的罪惡;唯有勞動而非悠閑方可榮耀上帝。對於清教徒而言,經濟活動是一種「成聖」的勞動,財富是為了榮耀上帝而不是自用,人不過是上帝的工具。新教教派都信奉天職觀和入世禁慾主義倫理觀,將世俗職業義務尊崇為道德行為的最高形式。使得日常世俗行為具有了宗教意義,宗教倫理與世俗倫理有了某種親和性。將努力工作追求財富視作天職,將職業視作榮耀上帝的體現。天職觀是塑造資本主義精神的關鍵:使工人和企業家在復雜經濟行為中獲得共同的倫理基礎和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