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Web緩存
「web緩存,是指在用戶訪問網站後,在用戶客戶端留下的緩存。沒緩存的情況下,客戶端會對整站進行載入。有緩存的時候,會跳過已緩存的內容。
2. web中緩存的幾種方式
1 應用程序實現的動態頁面緩存
應用程序把動態文件生成的html文件緩存到文件伺服器,以後用戶請求動態文件,直接從文件伺服器載入對應的靜態緩存的html文件返回給用戶,這裡面主要節省了動態語言的執行時間和資料庫訪問時間。但是會增加了緩存框架的載入和緩存查找的時間。
2 把解釋執行的開發語言編譯成為目標代碼
這個主要把解釋執行的高級語言,例如java,php直接編譯成為平台相關的目標代碼,匯編代碼。在java裡面,比較著名的就是即時編譯器(JIT),其他的語言也要類似的機制。這裡面主要節省了就是解釋執行代碼的時間。這個會增加即時編譯的時間。
3 利用反向代理伺服器的緩存
利用類似nginx的反向代理伺服器,對請求的url對應的輸出的進行緩存。這個緩存和應用程序實現的動態頁面緩存類似,只不過用反向代理充當了應用程序的緩存實現。主要節省了動態余元執行時間和資料庫訪問時間。
4 客戶端瀏覽器緩存
客戶端瀏覽器緩存主要是通過在http頭部增加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Expires,Cache-Control等標識,和伺服器進行協商,是否是採用客戶的本機緩存來實現。
其中這裡面也會分為三種方式
1 通過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方式和伺服器通信,客戶發出http請求中包含If-Modified-Since,如果伺服器端代碼沒有修改,伺服器端返回302響應代碼的請求響應頭(內容不返回)客戶端則直接用本機緩存的內容緩存顯示結果。相當於節省了伺服器執行代碼時間以及數據傳輸時間。
2 通過Expires,Cache-Control控制,客戶端發現如果上次請求的頁面還未過期,通過Expires或者Cache-Control進行辨別,則直接顯示本機緩存的內容,不與伺服器進行通信。
總結一下:1 一般的高並發的應用程序,都在web層採用了以上幾種緩存,一般靜態資源(圖片,js,css)都會採用nginx反向代理+客戶端緩存來實現。
2 對於門戶網站,尤其是首頁的新聞,一般都會緩存起來,可以通過反向代理也可以通過應用程序緩存實現方式
3 對於下載或者視頻網站,由於數據傳輸比較大,直接採用瀏覽器本地緩存實現。
3. iOS web緩存策略以及手動清除緩存
當我們使用webview載入html資源時,本質上就是向伺服器索取資源的http請求過程,如果我們不注意資源的緩存策略的話,就可能會造成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功能卻老是走緩存不更新,有些基本不會變動的頁面卻又每次都重新去伺服器拉請求。
iOS自帶的緩存策略,提供了一個內存和磁碟混合的緩存,一共有7種緩存策略,使用較多的是其中的四種( 下方編號1,2,5,6 )
上面介紹了iOS自帶的緩存控制 NSURLRequestCachePolicy ,也說到當 NSURLRequestCachePolicy 設為默認的 時,主要是根據http的緩存策略來決定是否使用緩存。
那麼就簡單的介紹一下,http的緩存控制和緩存校驗。
在http中,控制緩存開關的欄位有兩個,Pragma和Cache-Control
Pragma有兩個欄位no-cache和expires,當pragma為no-cache時表示禁用緩存,expires的值是一個GMT時間,表示該緩存的有效時間。但是已經被逐步拋棄了,有些網站為了向下兼容還保留了這兩個欄位。
Cache-Control除了在響應中使用,在請求中也可以使用。
在請求中使用,Cache-Control可選的值有:
在響應中使用,Cache-Control可選的值有:
在緩存中,我們需要一個機制來驗證緩存是否有效。比如伺服器的資源更新了,客戶端需要及時刷新緩存;又或者客戶端的資源過了有效期,但伺服器上的資源還是舊的,此時不需要重新發送。緩存校驗就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在http1.1中,主要關注下 Last-Modified 和 etag 這兩個欄位。
服務端在返回資源時,會將該資源的最後更改時間通過 Last-Modified 欄位返回給客戶端。客戶端下次請求時通過 If-Modified-Since 或者 If-UnModified-Since 帶上 Last-Modified ,服務端檢查該時間是否與伺服器的最後修改時間一致:如果一致,則返回304狀態碼,不反悔資源;如果不一致,則返回200和修改後的資源,並帶上新的時間。
單純的以修改時間來判斷還是有缺陷,比如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變了,但內容沒變。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etag來處理。
etag的方式是這樣:伺服器通過某個演算法對資源進行計算,取得一串值(類似於文件的md5值),之後將該值通過etag返回給客戶端,客戶端下次請求時通過If-None-Match或If-Match帶上該值,伺服器對該值進行對比校驗:如果一致則不要返回資源。
當我們的webview緩存到一定的峰值的時候,需要手動的清除一下wenview的緩存,方法如下:
找出web緩存的路徑,清空該路徑
webKit除了清除緩存的API
覺得有用,請幫忙點亮紅心
Better Late Than Never!
努力是為了當機會來臨時不會錯失機會。
共勉!
4. 如何清除WEB伺服器的緩存
清除web伺服器的緩存方法有如下:
1、打開電腦,登錄網站web端後台,選擇清除緩存;
2、通過FTP工具連接網站,進入根目錄;
3、進入根目錄後,點擊刪除緩存文件夾;
4、打開電腦,進入瀏覽器,通過瀏覽器清除本地電腦的緩存即可。
5. web緩存器如何減少被請求的對象的時延的
把用戶參數請求入隊列,然後直接返回用戶調用,後續消費者慢慢處理請求就好了,不過這樣子只能返回調用是否成功,並不能立即返回業務處理結果。
Web緩存(或HTTP緩存)是用於臨時存儲(緩存)Web文檔(如HTML頁面和圖像),以減少伺服器延遲的一種信息技術。Web緩存系統會保存下通過這套系統的文檔的副本;如果滿足某些條件,則可以由緩存滿足後續請求。 Web緩存系統既可以指設備,也可以指計算機程序。
前向位置系統
前向緩存是Web伺服器網路外部的緩存,例如在客戶電腦、ISP或公司網路上。網路感知前向緩存就像一個前向緩存,但只緩存大量訪問的項目。客戶端(如網頁瀏覽器)也可以存儲網路內容以供重用。例如,如果按下後退按鈕,則可以顯示本地緩存版本的頁面,而不是發送到Web伺服器的新請求。位於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Web代理可以通過評估HTTP頭來選擇是否存儲網頁內容。
6. WebCache web的緩存機制
1.webcache的簡單介紹
web緩存,是一種 緩存技術 ,用於臨時存儲(緩存)的網頁文件,如HTML頁面和圖像等靜態資源,減少帶寬以及後端伺服器的壓力,通常一個WebCache也是一個 反向代理軟體 ,既可以通過緩存響應用戶的請求,當本地沒有緩存時,可以代理用戶請求至後端主機。
WebCache分為正向和反向之分,一般正向WebCache不常用,這次主要以反向WebCache為主。
2.webcache的由來
1)由於程序具有局部性,而局部性分為: 時間局部性和空間局部性
A.時間局部性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大部分用戶訪問的數據只是熱點數據(熱點數據指經常被訪問的數據)
B.空間局部性是指:某新聞網站突然出來一個重大新聞,此新聞會被被反復訪問。
3.webcache的變化性
WebCache的新鮮度監測機制 :數據都是可變的,所以緩存中的內容要做新鮮度檢測.
4.緩存相關的HTTP首部:
HTTP協議提供了多個首部用以實現 頁面緩存及緩存失效 的相關功能,這其中最常用的有:
1)Expires:HTTP/1.0,用於指定某web對象的過期日期/時間,通常為GMT格式;一般不應該將此設定過長的時間,一年的長度對大多場景來說足矣;其常用於為 純靜態內容 如JavaScripts樣式表或圖片指定緩存周期;
(2)Cache-Control:為了解決HTTP/1.0中對於新鮮度控制的策略而生,通過相對時間來控制緩存使用期限;
(3)Etag:響應首部,用於在 響應報文中為某web資源定義版本標識符 ;
(4)Last-Mofified:響應首部,用於回應客戶端關於Last-Modified-Since或If-None-Match首部的請求,以通知客戶端其請求的web對象最近的修改時間;
(5)If-Modified-Since:條件式請求首部,基於 請求內容的時間戳作驗正 ,如果後端伺服器數據的時間戳未發生改變則繼續使用,反之亦然.
(6)If-None-Match:條件式請求首部; 通過Etag來跟後端伺服器進行匹配 ,如果數據的Etag未發生改變,既不匹配,則響應新數據,否則繼續使用當前數據.
(7)Vary:響應首部,原始伺服器根據請求來源的不同響應的可能會有所不同的首部,最常用的是 Vary: Accept-Encoding,用於通知緩存機制其內容看起來可能不同於用戶請求時 Accept-Encoding-header首部標識的編碼格式;
(8)Age:緩存伺服器可以發送的一個額外的響應首部,用於指定響應的有效期限;瀏覽器通常根據此 首部決定內容的緩存時長;如果響應報文首部還使用了max-age指令,那麼緩存的有效時長為 「max-age減去Age」的結果;
7. web前端緩存機制
前端緩存機制有多種,如瀏覽器緩存、CDN緩存、DNS緩存、代理伺服器緩存等。
CDN全稱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路。CDN的原理是將資源存放在各地的緩存伺服器上,當用戶請求資源時,從就近的伺服器上返回緩存的資源,而不需要每次都從源伺服器獲取,減輕源伺服器的壓力,又能提升用戶的訪問速度。
瀏覽器可以將用戶請求的資源進行緩存,存放在本地。瀏覽器緩存一般通過請求頭來設置。
與瀏覽器緩存有關的頭部有:
瀏覽器會將伺服器的域名與IP地址的映射緩存在本地,這樣用戶在訪問網站時,不用每次都去查詢DNS映射表。
在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架設的一個伺服器 ,這個代理伺服器會幫助瀏覽器去請求頁面,然後將頁面進行處理和壓縮(例如壓縮圖片和文件),使頁面變小,再傳輸給瀏覽器。大部分代理伺服器都有緩存的功能,如果瀏覽器所請求的文件在它本機中存在且是最新的,就不需要再從源伺服器請求數據,提高了瀏覽速度。
在瀏覽某個頁面時,瀏覽器會判斷頁面的關聯內容,進行預載入。用戶在瀏覽A頁面時,就載入好B頁面,這樣當用戶去訪問B頁面時,B頁面很快就出來,提升了用戶體驗。但這個機制有一定的缺陷,就是預判不一定準確,可能會造成流量和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