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web30時代的電信特徵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web30時代的電信特徵

發布時間: 2023-03-09 21:01:03

㈠ web3.0時代有哪些股票會飆升

Web3.0不一定會讓股票飆升,web3.0和股票的飆升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其實很多公司都在這方面沒有那麼多核心的影響力,純粹的概念炒作並不會帶來企業利潤的提升。

web3.0
Web3.0隻是由業內人員製造出來的概念詞語,最常見的解釋是,網站內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信息進行交互,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時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並能在不同網站上使用;完全基於web,用瀏覽器即可實現復雜系統程序才能實現的系統功能;用戶數據審計後,同步於網路數據。

web3.0的特徵
1、有效聚合。Web3.0將應用Mashup技術對用戶生成的內容信息進行整合,使得內容信息的特徵性更加明顯,便於檢索。將精確地闡明信息內容特徵的標簽進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精確度,從而便於互聯網用戶的搜索與整理。同時,對於UGC的篩選性過濾也將成為Web3.0不同於Web2.0的主要特徵之一。

2、普適性。Web3.0的網路模式將實現不同終端的兼容,從PC互聯網到WAP手機,PDA,機頂盒,專用終端,不只應用在互聯網這一單一終端上。現有的Web2.0隻能通過PC終端應用在互聯網這一單一的平台上,面臨現在層出不窮的新的移動終端的開發與應用都需要新的技術層面和理念層面的支持。而Web3.0將打破這一僵局,使得各種終端的用戶群體都可以享受到在互聯網上沖浪的便捷。

3、數字新技術。Web3.0將建立可信的SNS(社會網路服務系統),可管理的VoIP與IM,可控的Blog/Vlog/Wiki,實現數字通信與信息處理、網路與計算、媒體內容與業務智能、傳播與管理、藝術與人文的有序有效結合和融會貫通。

4、垂直網站。從2010年開始,垂直網站進入「Web 3.0時代」。3.0時代的特徵是個性化、互動性和深入的應用服務:更加徹底地站在用戶角度;多渠道閱讀、本地化內容;用戶間應用體驗的分享;應用拉動營銷,用戶口碑拉動營銷。用戶的應用體驗與分享,對網站流量和產品營銷具有決定性作用;移動互聯網和垂直網路實現有效對接,不是對接內容,而是用戶體驗和分享層面。

㈡ 現在是web幾點0時代

現在是web2.0時代,邁向web3.0。

近幾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漸趨成熟,以區塊鏈為基礎設施的領域:如DeFi、元宇宙、NFT等,也都獲得了顯著進步和長足發展。其中,Web 3.0作為與區塊鏈發展相輔相成的技術生態,更是被廣泛討論。那麼,Web 3.0由何而來,它是否已經發展成熟?

我們可以從Web ,也就是廣義的互聯網入手,通過分析它的更新迭變,探求Web 3.0的基礎與使命,從中理性判斷所謂的Web 3.0時代是否已經到來。


先來看看互聯網的發展階段——Web 1.0 -> Web 2.0 -> Web 3.0:——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

誕生:Web 1.0——信息單向展示

上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剛開始普及之時,用戶只能被動地瀏覽文本、圖片以及簡單的視頻內容,網站提供什麼,用戶便查看什麼,網站和用戶之間幾乎沒有互動可言。

90 年代中後期,在谷歌、網路發展起來之前,互聯網曾經一度由 AltaVista 和 Netscape 主宰。當時這些公司創建網站只是為了宣傳實體公司,網站是「只讀網站」,用戶只能搜索和閱讀信息。

這就是 Web1.0時代,門戶網站實質就像現在商場發的促銷傳單一樣,上面還沒有下單鏈接,你只能了解促銷內容,沒辦法通過傳單直接下單商品。

繁榮:Web 2.0——信息交互與集中

Web1.0的下一代被稱為「Web2.0」或「讀寫」網路,也就是我們當下更熟悉的互聯網生態——用戶不再是單純的訪問者,而成為互聯網平台內容創建的主力軍。以當下最具代表性的抖音、bilibili為例,用戶創建內容後將其上傳到網站,並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激勵收入。

「Web2.0」這個詞由O』Reilly Media 的副總裁戴爾·杜赫蒂(Dale Dougherty)於03年首次提出,之後Web2.0便迅速捲起全球浪潮,在短短十年時間內徹底地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業務運營。

明星、網紅們可以用一張圖片或一個視頻讓企業實現營收倍增,也可以用一句差評讓網店陷入困境。當下用戶對互聯網的影響較之Web1.0時代可謂天差地別,網站給用戶投喂信息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

在此過程中,中心化平台通過提供技術與服務大大豐富了Web2.0時代的網路生態,但隨著平台的集中化和對用戶信息與數據的壟斷程度越來越高,平台對利益的追逐正逐漸侵蝕掉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創作收益,也因此,平台不可避免地引起廣大用戶的不滿而不得不走向更新迭代的必然,Web3.0也就應運而生。

迭代:Web 3.0——信息主權與安全

簡單描述的話,Web1.0 是企業或機構出於吸引客戶的目的所創建的內容驅動。Web2.0 通過用戶在網站上傳和共享他們的內容,讓互聯網進一步發展。Web 3.0則致力於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用戶主導、和去中心化的價值交互、流通的網路生態。

為什麼Web3.0會被提出來並寄予厚望?它相較Web2.0有何顯著優勢?

對於Web2產品來說,流量是其命脈,擁有了流量就擁有了財富,而為了流量能夠進一步變現,絕大部分平台便慢慢開始了加價、殺熟、販賣用戶信息,甚至於出現了控制輿論、壟斷創作者勞動成果等行為。17年Facebook倒賣平台用戶信息的丑聞,20年騰訊閱文的「霸王條款」,21年騰訊推出的旨在掠奪視頻創作者成果的「黎明計劃」等,都是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用戶在平台中付出時間和創意所帶來的流量財富,理應由平台進行反哺,然而這些在Web2.0時代很難實現,Web2中用戶被平台進行了事實上的剝削。


在Web3.0中,用戶為滿足自身需求進行交互操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價值的創造、分配與流通。相比Web2.0的平台中心化特徵,Web3.0致力於實現用戶所有、用戶共建的「去中心化」網路生態。

而為了顛覆當下的互聯網巨頭壟斷局面,保護每一個互聯網用戶的利益,Web 3.0 將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存儲、無法篡改、信息加密等特點,做到如下幾點:

1、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2、數據確權與授權

3、隱私保護與抗審查

4、去中心化運行

以上四點既是Web 3.0 的功能,也是它的標簽,更是其對於目前互聯網諸多問題的解決方案(如需要重復注冊賬號、服務商濫用用戶隱私數據、網路公司使用用戶數據盈利、網路服務無法延續等問題。)

舉例來說,通過數據權益通證化、數據確權與授權的區塊鏈技術,用戶在 Web 3 的世界裡產生的數據歸用戶所有,在沒有得到用戶的授權確認之前,其他方無權使用。同時由數據使用而產生的收益,用戶也有可能通過數字加密貨幣行業的通證經濟分一杯羹。

通證經濟、數字資產的出現讓用戶得到了參與 Web 3.0 開發公司運行的機會,他們可以參與投票、參與分紅,既是使用者,又是維護者。

從這一層面來看,Web 3.0 將帶來透明、可信的互聯網經濟模式。

除此之外,Web 3.0 也會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更加放心。傳統互聯網領域,用戶對於自己數據的控制權非常弱,比如下載的版權音樂因平台版權到期而被迫刪除、游戲里重金購置的裝備因為開發商版本迭代而一夜間灰飛煙滅,這樣的無奈在Web2.0時代屢見不鮮。

而在Web 3.0 時代,用戶的數據可以通過 IPFS、Sia、OrbitDB(使用 IPFS 的去中心化資料庫)等技術去中心化存儲,沒有人能再控制你的數據。只要你願意為游戲運行的區塊鏈智能合約付費,即便整個游戲就只剩下你一個人,你仍然可以玩。並且,任何產品的任何改動都得經過社區投票才能通過,開發者不再擁有獨裁的權力。


雖然Web 3.0 能帶來更透明、更放心和更公平的網路環境,但不可否認的是, Web 3.0 世界的構建還存在很多阻礙和困難:

Web3的相關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效率低、普及難度大;商業模式還未成熟;政策監管不確定性;數字資產價值波動較大等。

首先,去中心化網路對於任務處理的速度低下,即便是那些號稱 Web 級的區塊鏈項目也無法掩蓋效率低的事實。

其次,Web 3.0 要對用戶科普的內容遠遠超過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等領域要科普的知識。當然,開發者也可以通過多樣的設計將應用程序設計得和傳統 App 無異,讓用戶根本感覺不到這些復雜的運行機制的存在。但這類開發工具,才剛剛起步。

政策監管和法律風險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DAO實體地位風險和通證合規性風險兩方面。DAO缺乏法律實體地位,去中心化特性也導致沒有個人能夠作為合法代表,因此DAO很難直接參與鏈下活動。而通證合規性風險則表現在一些特定國家,例如中國就並不支持通證的發行。

而由於基礎設施的匱乏和技術路徑的不明確,當下Web 3產品的商業模式很難確立。加上數字資產市場存在較大的波動,這一切的因素都提醒我們,Web 3.0 時代或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㈢ 在互聯網中,什麼是Web1.0及Web2.0時代及各自的特點

Web2.0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產業升級抑或概念炒作?它將給互聯網行業帶來哪些變化?它的商業價值在哪裡?它會帶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么?

7月8日,一名路人在倫敦街頭用手機為經過的雙層公共汽車拍照。當日倫敦爆炸事件中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50人,700多人受傷。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Web2.0並沒有準確的定義,而是對現象的一種描述。讓用戶自己主導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從而打破了原來門戶網站所慣用的單向傳輸模式。」Web2.0相對於Web1.0(傳統的門戶網站為代表)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和粘性。Web2.0並不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而只是應用層面的東西。目前這個需求到底有多大可能並不是很樂觀,現在可能不會這么快對原來的門戶網站帶來明顯的沖擊。眾多Web2.0概念下的應用已經開始融入門戶網站。新浪上月推出了互動式的搜索引擎愛問(iAsk),之前則已經推出了VIVI收藏夾和RSS,同時也在開始內部測試自己的博客服務。這些新的服務都帶有明顯的Web2.0特徵。

在互聯網的邊界上,雅虎、微軟、Google三家公司各自有其核心優勢,又都凱覦著別人的山頭。門戶網站方面,雅虎是第一的;在搜索方面,Google是第一的;對微軟來說,溝通平台是第一的。這幾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而且都想在別人的領地內分一杯羹,甚至是得到老大的地位。雅虎、Google和微軟分別位於三個頂點,但圍繞在每一個點周圍的勢力也都在向其他兩個點蔓延,像雅虎可以向微軟和Google方面來進軍,Google也想擴展他們的業務。這是個動態的三角形。

門戶們還在思考中,但一些新興力量卻已經按奈不住興奮之情。由於一些粘合力極強的技術出現(比如RSS、Tag),以及一些更加個性化、自由、新穎和多樣性的形式出現(比如網路游戲、博客、播客、維客),圍繞在這些技術和形式周圍的人們當中,似乎有人已經看到了下一代門戶的影子。第二代門戶相對於第一代門戶最重要的特徵:生產關系變革,生產力得到解放;個性化;自組織;更廣泛的信息共享。同時還定義了第二代門戶的四種類型:基於Blog的個人門戶型;內容聚合型;基於博客的網民主體型;以物品為中心主體的商品門戶型。

Web2.0勢必對原有的門戶網站造成沖擊,導致它們壟斷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差。它們也不需要龐大的編輯和市場部門,不會像新浪等門戶網站那樣僱傭幾百個編輯實時地整理新聞,這也是Web2.0跟Web1.0的最大區別。沒有了編輯,也就沒有了信息控制,體現了一種「去中心化」的趨勢。Web2.0網站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發掘用戶的需求並滿足這些需求,把復雜的技術開發留給自己,而把簡單的使用體驗交給用戶。有了用戶資源也就有了盈利的可能。Web2.0攜帶的大趨勢不可逆轉,Technorati和Daypop等博客搜索網站也已出現,它們又一次把無序變為了有序,互聯網因此正經歷一次新秩序的建立。

㈣ 什麼是WEB1.0;2.0;3.0

web1.0時代是一個群雄並起,逐鹿網路的時代,雖然各個網站採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第一代互聯網有諸多共同的特徵,表現在:

一、web1.0基本採用的是技術創新主導模式,信息技術的變革和使用對於網站的新生與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新浪的最初就是以技術平台起家,搜狐以搜索技術起家,騰訊以即時通訊技術起家,盛大以網路游戲起家,在這些網站的創始階段,技術性的痕跡相當之重。

二、web1.0的盈利都基於一個共通點,即巨大的點擊流量。無論是早期融資還是後期獲利,依託的都是為數眾多的用戶和點擊率,以點擊率為基礎上市或開展增值服務,受眾群眾的基礎,決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體現了互聯網的眼球經濟色彩。

三、web1.0的發展出現了向綜合門戶合流現象,早期的新浪與搜狐、網易等,繼續堅持了門戶網站的道路,而騰訊、MSN、GOOGLE等網路新貴,都紛紛走向了門戶網路,尤其是對於新聞信息,有著極大的、共同的興趣。這一情況的出現,在於門戶網站本身的盈利空間更加廣闊,盈利方式更加多元化,占據網站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實現增值意圖,並延伸由主營業務之外的各類服務。

四、web1.0的合流同時,還形成了主營與兼營結合的明晰產業結構。新浪以新聞+廣告為主,網易拓展游戲,搜狐延伸門戶矩陣,各家以主營作為突破口,以兼營作為補充點,形成拳頭加肉掌的發展方式。

五、web1.0不以html為言,在1.0時代,動態網站已經廣泛應用,比如論壇等

web2.0
2001年秋天互聯網公司(dot-com)泡沫的破滅標志著互聯網的一個轉折點。許多人斷定互聯網被過分炒作,事實上網路泡沫和相繼而來的股市大衰退看起來像是所有技術革命的共同特徵。股市大衰退通常標志著蒸蒸日上的技術已經開始佔領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驅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們的力量,同時人們開始理解了是什麼將一個故事同另外一個區分開來。

「Web 2.0」的概念開始於一個會議中,展開於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國際公司之間的頭腦風暴部分。所謂互聯網先驅和O'Reilly公司副總裁的戴爾·多爾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謂的「崩潰」迥然不同,互聯網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動的新應用程序和網站正在以令人驚訝的規律性涌現出來。更重要的是,那些倖免於當初網路泡沫的公司,看起來有一些共同之處。那麼會不會是互聯網公司那場泡沫的破滅標志了互聯網的一種轉折,以至於呼籲「Web 2.0」的行動有了意義?我們都認同這種觀點,Web 2.0會議由此誕生。

在那個會議之後的一年半的時間里,「Web 2.0」一詞已經深入人心,從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萬以上的鏈接。但是,至今關於Web 2.0的含義仍存在極大的分歧,一些人將Web 2.0貶低為毫無疑義的一個行銷炒作口號,而其他一些人則將之理解為一種新的傳統理念。

本文就是來嘗試澄清Web 2.0本來意義。

在我們當初的頭腦風暴中,我們已經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達了我們對Web 2.0的理解: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mp3.com Napster
大英網路全書在線(Britannica Online) 維基網路全書(Wikipedia)
個人網站 博客(blogging)
evite upcoming.org和EVDB
域名投機 搜索引擎優化
頁面瀏覽數 每次點擊成本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網路服務(web services)
發布 參與
內容管理系統 維基
目錄(分類) 標簽(「分眾分類」,folksonomy)
粘性 聚合

這個列表還會不斷繼續下去。但是到底是什麼,使得我們認定一個應用程序或一種方式為作所謂「Web 1.0」,而把另外一個叫做「Web 2.0」呢?(這個問題尤為緊迫,因為Web 2.0的觀念已經傳播的如此廣泛,以至於很多公司正在將這個詞加到他們的行銷炒作中,但卻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同時這個問題也尤為困難,因為許多嗜好口號的創業公司顯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們認為是Web 2.0的應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適當的網路程序!)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些原則,這些原則是通過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為有趣的新型應用程序來體現的。

1. 互聯網作為平台

正如許多重要的理念一樣,Web 2.0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而是一個重力核心。不妨將Web 2.0視作一組原則和實踐,由此來把距離核心或遠或近的網站組成為一個類似太陽系的網路系統,這些網站或多或少地體現著Web 2.0的原則。

圖1為Web 2.0的「模擬圖」,該圖是在名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會議的一個研討會上產生的。這個圖基本上仍處於演化階段,但已經描繪出了 從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許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會議上,約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們各自的開場白中列舉了一組初步的原則。

這些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互聯網作為平台」。這也曾是Web 1.0的寵兒網景公司(Netscape)的戰鬥口號,而網景在同微軟的大戰中隕落了。此外,我們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兩個,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將網路當作平台的先驅。人們往往不認為這是一種網路服務,但事實上,廣告服務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混合處理(mashup),如果用另一個近來流行的詞來說的話。每個旗幟廣告(banner ad)都是用來在兩個網站之前無縫合作,向位於另外一台計算機上的讀者傳遞一個整合好的頁面。

Akamai也將網路看作平台,並且在一個更深入的層次上,來搭建一個透明的緩存和內容分發網路,以便降低寬頻的擁塞程度。

雖然如此,這些先驅提供了有益的對比,因為後來者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將先驅們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延伸,從而對新平台本質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驅,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可以通過引入更多Web 2.0的設計模式,來實現更多的應用。

讓我們對這三個案例中的每一個都作一番深究,來探討其間的一些本質性的差別。

Netscape 對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稱為Web 1.0的旗手,那麼Google幾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們的首次公開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時代就清楚了。所以我們就從這兩個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別入手。

Netscape以傳統的軟體摹本來勾勒其所謂「互聯網作為平台」:他們的旗艦產品是互聯網瀏覽器,一個桌面應用程序。同時,他們的戰略是利用他們在瀏覽器市場的統治地位,來為其昂貴的伺服器產品建立起市場。從理論上講,在瀏覽器中控制顯示內容和程序的標准,賦予了Netscape一種市場支配力,如同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所享受的一樣。很像當初「自行的馬車」(horseless carriage)將汽車描繪為一種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銷一種網路桌面(webtop)來替代傳統的桌面(desktop),並且計劃藉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購買了Netscape伺服器的信息提供者來推送的各種小程序,來開發推廣這種網路桌面。

最終,瀏覽器和網路伺服器都變成了「日用品」,同時價值鏈條也向上移動到了在互聯網平台上傳遞的服務。

作為對比,Google則以天生的網路應用程序的角色問世,它從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客戶們直接或間接地為其所使用的服務向Google付費。原有軟體工業缺陷盪然無存。沒有了定期的軟體發布,只需要持續的改善。沒有了許可證或銷售,只需要使用。沒有了為了讓用戶在其設備上運行軟體而不得不進行的平台遷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眾多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可伸縮的網路,其上運行開源操作系統,及其及自行研製的應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則永遠無法接觸到這些東西。

在其底層,Google需要一種Netscape從未需要過的能力:資料庫管理。Google遠遠不只是一個軟體工具的集合,它是一個專業化的資料庫。沒有這些數據,那些工具將毫無用武之地;沒有這些軟體,數據也將無可控制。軟體許可證制度和對應用程序介面(API)的控制——上一個時代的法寶——已經毫不相關了,因為Google的軟體只需要執行而從不需要分發,也因為如果不具備收集和管理數據的能力,軟體本身就沒有什麼用處了。事實上,軟體的價值是同它所協助管理的數據的規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伺服器,雖然其服務是通過大規模的互聯網伺服器集合來傳遞的;其服務也不是一個瀏覽器,雖然這種服務是被用戶在瀏覽器中體驗到的。Google的旗艦產品——搜索服務,甚至不託管它讓用戶來搜尋的內容。很像一個電話通話過程,不僅發生在通話的兩端,而且發生在中間的網路上。作為用戶和其在線體驗的一個中介,Google作用於瀏覽器、搜索引擎和最終的內容伺服器之間的空間中。

雖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為軟體公司,但顯然Netscape可以歸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發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軟體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組成的軟體世界。而Google的同伴們,則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DoubleClick對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類似,DoubleClick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互聯網時代的孩子。它把軟體作為一種服務,在數據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並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個早在連網路服務的名字還不曾有的時候,就已然開始其服務的先驅。然而,DoubleClick最終還是被其商業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貫徹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聯網觀念。這種觀念圍繞著出版,而不是參與;圍繞著廣告客戶,而不是消費者,來進行操縱;圍繞著規模,認為互聯網會被如MediaMetrix等網路廣告評測公司尺度下的所謂頂級網站所統治。

結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網站上引用道:「超過2000種的成功應用」。而相對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場(從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產品,已經在為幾十萬的廣告客戶服務。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於對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謂「長尾」的領悟,即眾多小網站集體的力量提供了互聯網的大多數內容。DoubleClick的產品要求一種簽訂正式的銷售合同,並將其市場局限於很少的幾千個大型網站。Overture和Google則領會到如何將廣告放置到幾乎所有網頁上。更進一步地,它們迴避了發行商和廣告代理們所喜愛的廣告形式,例如旗幟廣告和彈出式廣告,而採用了干擾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對用戶友好的文字廣告形式。

Web 2.0的經驗是: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自助服務和演算法上的數據管理,以便能夠將觸角延伸至整個互聯網,延伸至各個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延伸至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顯示著同樣的軌跡。eBay扮演著一個自動的中間媒介的角色,使個體之間發生的幾個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為可能。Napster(雖然已經出於法律原因而關閉)將其網路建立在一個集中的歌曲資料庫之上,但是它讓每一個下載者都成為一台伺服器,從而使其網路逐漸擴大。

Akamai 對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類似,Akamai的業務重點面向網路的頭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邊緣。雖然它服務於那些處於網路邊緣的個體的利益,為他們訪問位於互聯網中心的高需求的網站鋪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來自從那些位於中心的網站。

BitTorrent,像P2P風潮中的其他倡導者一樣,採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來達到互聯網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個客戶端同時也是一個伺服器;文件被分割成許多片段,從而可以由網路上的多個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網路的下載者來為其他下載者提供帶寬和數據。事實上,文件越流行下載得越快,因為有更多的用戶在為這個文件提供帶寬和各個片段。

BitTorrent由此顯示出Web 2.0的一個關鍵原則:用戶越多,服務越好。一邊是Akamai必須增加伺服器來改善服務,另一邊是BitTorrent用戶將各自的資源貢獻給大家。可以說,有一種隱性的「參與體系」內置在合作準則中。在這種參與體系中,服務主要扮演著一個智能代理的作用,將網路上的各個邊緣連接起來,同時充分利用了用戶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體智慧

在誕生於Web 1.0時代並且存活了下來,而且要繼續領導Web 2.0時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後,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他們藉助了網路的力量來利用集體智慧:

--超級鏈接是互聯網的基礎。當用戶添加新的內容和新的網站的時候,將被限定在一種特定的網路結構中,這種網路結構是由其他用戶發現內容並建立鏈接的。如同大腦中的神經突觸,隨著彼此的聯系通過復制和強化變得越來越強,而作為所有網路用戶的所有活動的直接結果,互聯的網路將有機地成長。

--Yahoo!是第首例偉大的成功故事,誕生於一個分類目錄,或者說是鏈接目錄,一個對數萬甚至數百萬網路用戶的最精彩作品的匯總。雖然後來Yahoo!進入了創建五花八門的內容的業務,但其作為一個門戶來收集網路用戶們集體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價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於PageRank技術,該技術令其迅速成為搜索市場上毫無爭議的領導者。PageRank是一種利用了網路的鏈接結構,而不是僅僅是使用文檔的屬性,來實現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產品是其全部用戶的集體活動,就向網路自身一樣,eBay隨著用戶的活動而有機地成長,而且該公司的角色是作為一個特定環境的促成者,而用戶的行動就發生在這種環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競爭優勢幾乎都來自於關鍵性的大量的買家和賣家雙方,而這正是這一點使得後面許多競爭者的產品的吸引力顯著減低。

--Amazon銷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競爭者相同的產品,同時這些公司從賣方獲得的是同樣的產品描述、封面圖片和目錄。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締造出了一門關於激發用戶參與的科學。Amazon擁有比其競爭者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的用戶評價,以及更多的邀請來讓用戶以五花八門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頁面上進行參與,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利用用戶的活動來產生更好的搜索結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結果很可能指向該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是贊助商的結果,而Amazon則始終以所謂「最流行的」打頭,這是一種實時計算,不僅基於銷售,而且基於其他一些被Amazon內部人士稱為圍繞著產品「流動」(flow)的因素。由於擁有高出對手一個數量級的用戶參與,Amazon銷售額超出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具備了這種洞察力,並且可能會將之延伸開來的那些創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聯網上留下他們的印跡。

維基網路全書(Wikipedia)是一種在線網路全書,其實現基於一種看似不可能的觀念。該觀念認為一個條目可以被任何互聯網用戶所添加,同時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編輯。無疑,這是對信任的一種極端的實驗,將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開放源碼軟體的背景之下):「有足夠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膚淺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運用到了內容的創建之中。維基網路全書已然高居世界網站百強之列,並且許多人認為它不久就將位列十強。這在內容創建方面是一種深遠的變革。

像del.icio.us(美味書簽)和Flickr這樣的網站,其公司已經在近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並且已經在一種被人們成為「分眾分類」(folksonomy,有別於傳統分類法)的概念上成為先行者。「分眾分類」是一種使用用戶自由選擇的關鍵詞對網站進行協作分類的方式,而這些關鍵詞一般稱為標簽(tags)。標簽化運用了像大腦本身所使用的那種多重的、重疊的關聯,而不是死板的分類。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Flickr網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愛」這樣的標簽,從而允許系統依照用戶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的方式來進行檢索。

協作式垃圾信息過濾產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電子郵件用戶們對於「一封郵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郵件」的眾多相互獨立的決策,從而勝過了依賴於分析郵件本身的那些系統。

偉大的互聯網成功者並不主動地到處推銷其產品,這幾乎成為公理。他們採用「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說,一些推介會直接從一個用戶傳播到另外一個用戶。如果一個網站或產品依賴廣告來進行宣傳,你幾乎可以斷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許多互聯網基礎設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數網路伺服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碼,也都依靠開放源碼的對等生產(peer-pro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種集體的、網路賦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網站上列有至少10萬種開放源碼軟體項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個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使用項目代碼。

同時,由於作為用戶使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一個對軟體的有機的接受過程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營銷。同時,作為用戶應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這是一種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營銷的,有機的軟體採用過程,。

經驗是:源於用戶貢獻的網路效應,是在Web 2.0時代中統治市場的關鍵。
平台總是打敗應用程序
在過去每次同對手的競爭中,微軟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這張牌,打敗了即便是最佔主導地位的應用程序。Windows平台讓微軟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瀏覽器。
不過這次,沖突不是在平台和應用程序之間,而是在兩種平台之間。每個平台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一方面,一個獨立軟體商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並且將應用程序介面和操作系統緊密集成,從而對程序設計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個沒有所有者的系統,由一組協議、開放標准和對合作的共識來連結到一起。
Windows系統代表了由軟體程序介面來進行專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嘗試用微軟當初對付其對手所使用的手段,來同微軟進行爭奪,但是失敗了。然而擁有互聯網開放標準的Apache卻已經繁榮了起來。此番上演的戰局,已經不再是實力懸殊的平台對決孤立的軟體了,而是變成了平台對決平台。問題在於,哪個平台,或者更深遠地來說哪個體系,以及哪個商業模式,最能適應未來的機遇。
Windows對於早期的PC時代的問題是一種卓越的解決方案。它統一了程序開發者的競技場,解決了很多困擾這個領域的問題。但這種由單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經不再是適宜的解決方案,而成為了一種問題。面向交流的系統需要協同性,互聯網作為一個平台當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兩個終端,這種通過軟體的程序介面來鎖定用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圖通過控制平台來推銷應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從定義上講,已經喪失了這個平台的優越性。
這並不是說鎖定和競爭優勢的機會不復存在了,而是說我們相信這種機會不是通過控制軟體程序介面和協議來取得的。新的游戲規則正在浮現。那些能夠理解這些新的游戲規則,而不是企圖回到PC軟體時代舊有規則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時代獲得成功。

博客和大眾智慧

Web 2.0時代一項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興起。個人主頁從互聯網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而個人日記和每日發表觀點的專欄就更淵源久遠了,那麼到底有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呢?

歸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種日記形式個人網頁。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結構「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卻推動著一個迥然不同的分發、廣告和價值鏈。」

其中一大變化就是一項稱為RSS的技術。RSS是自早期計算機高手們認識到CGI(公共網關介面)可用來創建以資料庫為基礎的網站以來,在互聯網根本結構方面最重要的進步。RSS使人們不僅僅鏈接到一個網頁,而且可以訂閱這個網頁,從而每當該頁面產生了變化時都會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將之稱為「增量的互聯網」(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則稱之為「鮮活的互聯網」(live web)。

當然,現在所謂「動態網站」(即具有動態產生的內容的、由資料庫驅動的網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靜態網站。而動態網站的活力不僅在於網頁,而且在鏈接方面。一個指向網路博客的鏈接實際上是指向一個不斷更新的網頁,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鏈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個RSS是比書簽或者指向一個單獨網頁的鏈接要強大得多。

RSS同時也意味著網頁瀏覽器不再只是限於瀏覽網頁的工具。盡管諸如Bloglines之類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於網路的,但其他的則是桌面程序,此外還有一些則可以用在便攜設備上來接受定期更新的內容。

RSS現在不僅用於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還可以用於其他各種各樣的數據更新,包括股票報價、天氣情況、以及圖片。這類應用實際上是對RSS本源的一種回歸:RSS誕生於1997年,是如下兩種技術的匯合:一種是戴夫·溫納(Dave Winer)的「真正簡單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術,用於通知博客的更新情況;另一種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豐富站點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術,該技術允許用戶用定期更新的數據流來定製Netscape主頁。後來Netscape公司失去了興趣,這種技術便由溫納的一個博客先驅公司Userland承接下來。不過,在現在的應用程序實現中,我可以看出兩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區別於同普通網頁的一部分原因。湯姆·科特斯(Tom Coates)這樣評論固定鏈接的重要性:

「現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項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卻有效地將博客從一個易於發布(ease-of-publishing)的現象,進一步轉變為互相交叉的社區的一種對話式的參與。這是首次使得對其他人的網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態和談論變得如此地容易。討論出現了,聊天也出現。同時,其結果是出現了友誼或者友誼更加堅定了。固定鏈接是第一次也是最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間搭建橋梁的嘗試。」

在許多方面,RSS同固定鏈接的結合,為HTPP(互聯網協議)增添了NNTP(新聞組的網路新聞協議)的許多特性。所謂「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同互聯網早期的、以對話方式來灌水的新聞組和公告牌相比來說,新型的對等(peer-to-peer)意義上的等價現象。人們不僅可以相互訂閱網站並方便地鏈接到一個頁面上的特定評論,而且通過一種稱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機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鏈接到了他們的頁面,並且可以用相互鏈接或者添加評論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有趣的是,這種雙向鏈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之類的早期超文本系統的目標。超文本純粹論者已然將引用通告頌揚為向雙向鏈接邁進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個真正的雙向鏈接,確切地講是一種(潛在地)實現了雙向鏈接效果的對稱式單向鏈接。其間的區別看起來可能很細微,但實際上卻是巨大的。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樣的社交網路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確認以便建立某種連接,從而缺少像互聯網架構本身那樣的可伸縮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務Flickr網站的創始人之一卡特里納·費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僅在碰巧時才禮尚往來。(Flickr因此允許用戶設置觀察列表,即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RSS來訂閱其他所有用戶的照片流。注意的對象將會被通知,但並不一定要認可這種連接。)

如果Web 2.0的一個本質是利用集體智慧,來將互聯網調試為一種所謂的全球的大腦,那麼博客圈就是前腦中喋喋不休的囈語,那種我們整個頭腦中都能聽到的聲音。這可能並不反映出大腦的往往是無意識的深層結構,但卻是一種有意識的思考的等價物。作為一種有意識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經開始具有強有力的影響。

首先,因為搜索引擎使用鏈接結構來輔助預測有用的頁面,作為最多產和最及時的鏈接者,博客們在修整搜索引擎結果方面充當著一種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為博客社區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關注其他博客的博客們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和能力。此外,評論家們所批判的「迴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種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種放大器,那麼撰寫博客將會變得無趣。但是像維基網路全書一樣,博客將集體智慧用作一種過濾器。被詹姆士·蘇瑞奧維奇(James Suriowecki)稱為「大眾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規律起了作用,並且就像PageRank技術所產生的結果勝過分析任何單一文檔一樣,博客圈的集體關注會篩選出有價值的東西。

雖然主流媒體可能將個別的博客視為競爭者,但真正使其緊張的將是同作為一個整體的博客圈的競爭。這不僅是網站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一種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爾默(Dan Gillmor)的所謂「個人媒體」(We,the media)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是所謂「原本的聽眾」,而不是密實里的少數幾個人,來決定著什麼是重要的。

3. 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現在每一個重要的互聯網應用程序都由一個專門的資料庫驅動:Google的網路爬蟲, Yahoo!的目錄(和網路爬蟲),Amazon的產品資料庫,eBay的產品資料庫和銷售商,MapQuest的地圖資料庫,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庫。正如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

㈤ web 3.0的具體定義和特點

Web3.0定義:概念詞語,網站內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信息進行交互,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時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並能在不同網站上使用;完全基於web,用瀏覽器即可實現復雜系統程序才能實現的系統功能;用戶數據審計後,同步於網路數據。
Web3.0特點:
信息源個體化,從權威信息源向個體信息源轉變;
傳播渠道多樣化,在沒有互聯網之前,信息的傳播渠道以報紙、電視廣播為主,互聯網出現後成為了第五媒體,web3.0時代,手機將從通訊工具變為信息傳播主渠道,很有可能成為第六媒體;
定製信息成為主流,信息的個體化和傳播渠道的多樣化必定會產生信息泛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方便用戶定製自己喜歡的信息,成為web3.0時代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