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web前端多少歲不能做了前端是青春飯嗎
現實生活中,程序員似乎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你應該沒見過五六十歲的碼農,還佝僂著在電腦旁碼著代碼吧。
確實,隨著年齡增大而退化的記憶力、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會使程序員的看起來更像一個體力活和青春飯的職業。或許有公司認為,與其花那麼多錢僱傭一個老的程序員,不如花同樣的錢雇兩三個大學畢業生,會產出更大的工作量。
這就是現實,企業對大齡程序員顧慮重重,一方面技術更迭快,或許你今天用的某一個架構明天就更新換代了;另一方面工作強度大,大齡程序員既要兼顧工作又要兼顧家庭,很難有時間和精力融入到團隊氛圍當中,再說身體素質也未必能承受住高壓。因此,研發隊伍年輕化,是技術團隊的常態,互聯網企業HR普遍都偏愛35歲以下的技術人才。
同時,隨著國內經濟下行,互聯網行業增速較慢,此前熱度高漲的人才市場開始遇冷。對於35歲的中年程序員來說,往往不敢輕易跳槽,一方面這個階段自己的專業能力已然定性,換工作或轉行都相當困難;另一方面,在這種就業難的背景之下,想要找到匹配度高的工作實屬不易,再加上所謂的中年危機。
但是,每年有無數的中年程序員被迫轉行,裁員是原因之一,還有就是感覺發展受限,晉升遇到瓶頸等。失業程序員有哪三大出路?據專業人士分析,失業程序員可以向IT培訓師轉型,可以向IT營銷轉型,還可以向項目管理層發展。
一般而言,擁有10年工作經驗的程序員,實踐經驗豐富,有較強的技術背景支撐,基本涉獵了各種編程軟體及工具,對IT行業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還有可能在團隊中做過負責人,帶領團隊進行過項目開發。種種這些,都相當符合IT培訓師、IT營銷以及管理層對職位的要求,而且,這些職位和程序員相比,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工作也比較穩定,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最重要的是,沒有脫離本行。
其實,大家不要過於「妖魔化」中年危機,35歲危機,也並不是程序員的專屬,事實上絕大多數崗位都會出現這樣的困境。只不過不同的人,做出的選擇不同,有些人選擇繼續深耕技術,有些人則開始考慮轉行轉崗。然而,人到中年不管如何選擇,如果沒有爭取到足夠重要的崗位,都很可能有被取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