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華為5G前端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華為5G前端

發布時間: 2023-03-17 19:35:07

Ⅰ 國產5G射頻晶元落地!華為手機迎來轉機,正式步入量產

美國修改半導體晶元市場新規,導致華為智能手機因缺少5G射頻模組晶元而暫時丟失5G功能。這對麒麟晶元遭到斷供的華為來說是「雪上加霜」。缺少5G功能的華為新機P50系列,讓不少「花粉」感到遺憾,不過,這一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

2022年1月14日消息。國內 科技 巨頭富滿微於2022年1月11日正式官宣:公司自研的5G射頻前端晶元步入量產階段,國產5G射頻晶元正式落地。相比較GPU、CPU;5G射頻模組晶元的研發難度要低一些。但因射頻晶元模組零部件繁多,想要實現射頻晶元模組的自給化,還是具備一定難度的。

不過伴隨著國產廠商晶元自研項目的展開,我們在5G射頻模組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距離華為手機5G功能重回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例如金信諾與華為就射頻連接器、射頻線纜、射頻組件、高速線纜等5G射頻晶元項目開展合作。飛驤 科技 推出100%國產化射頻晶元解決方案,助力國產廠商加速實現射頻晶元自給自足的目標。大富 科技 破冰基站濾波器壁壘,推出了技術、性能卓越的5G基站濾波器,獲得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並成為華為的核心供應商。

回到富滿微 科技 這里,據了解,富滿微 科技 量產的射頻模組晶元,主要應用范圍是以智能手機為主的各類電子設備。補充一點,對於國內供應商來說,通訊天線和射頻模組都不是問題,難就難在射頻前端模組上。目前國產供應商需要向國外進口射頻前端晶元,而這也是導致華為手機無法使用5G的原因,好在這一問題很快被富滿微 科技 解決。

換句話說,富滿微 科技 推出的前端射頻晶元,補足了國產射頻晶元的最後一塊拼圖。這對華為等國產晶元商來說十分重要。有了它,華為手機有望在今年重回5G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射頻晶元自研項目,華為海外市場負責人在2021年11月舉辦的華為大會中表示:目前華為上海海思研發機構正進行5G射頻晶元項目的研發,華為手機很快會重回5G。

對於國產晶元產業來說,富滿微 科技 實現前端射頻晶元的量產,將帶動國產自研晶元項目的發展,尤其是國產智能設備廠商的發展。畢竟在解決了射頻晶元卡脖子問題後,國產商的設備成本將會大幅降低,而與之相伴的則是附加值的提高。營收高了,發展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於國產商的更好、更快發展。

祝願國產半導體廠商能夠早日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掌握核心技術的發展自主權。對於富滿微 科技 前端射頻模組晶元正式投產這件事情,大夥有什麼想說的呢?結合目前我國的射頻晶元發展現狀,到2022年,我們能否實現射頻晶元自給自足的目標呢?

Ⅱ 華為Nova10Pro怎麼不支持5G

這個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買不到也暫時生產不出5G晶元,二是沒有射頻前端器件。
但都要從美國制裁華為開始。
2020年9月,美國對華為開始新一跡櫻碰輪制裁,規定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一律停止合作,首先這就導致了台積電不能給華為代工晶元,導致華為麒麟9000系列晶元在9月15日後絕版。
其次,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停止對華為供貨,這就導致了高通、聯發科等公司暫時無法給華為提供晶元,三星、索尼也不得不停止向華為供應零部件。
失去一個大客戶,對高通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高通也在積極申請對華為恢復供貨,2021年,高通被批准對華為恢復供貨,不過僅限4G晶元,對華為提供的驍龍888、778G、870晶元均被去除5G基帶,僅有4G功能。
但是:搭載麒麟9000的mate40系列可以用5G,P50 Pro為何不能用5G?還有一個原因——頌局5G射頻前端器件高度壟斷在skyworks、Qorvo等美企手中,這幾個公司在新一輪制裁後也斷供了華為,導致華為買不到5G射頻前端部件,這就造成了P50發布會上「我們的5G晶元只能當4G的用」。之前華為商城上架了一批4G版的爆款機型,很有可能是5G射頻器件庫存基本見底導致。
不姿談過,華為海思已經著手研究這些晶元,估計華為5G手機一定會王者歸來。

Ⅲ 華為為什麼沒有5g手機了

其實不是的。最近華為P50告訴大家,5G晶元不一定能推出5G手機。
使用高通驍龍888的P50就不提了。畢竟,高通可能會閹割5G功能。但是在P50Pro中,使用的是麒麟9000晶元,是5G晶元。華為用在P40,Mate40,MateX2上,亂純都是5G手機。

但偏偏P50Pro成了4G手彎陪滑機,余承東也證實了這一點,說我們雖然有5G晶元,但只能當4G晶元用。從埋臘華為官網的參數來看,P50和P50Pro都是4G全網通。

Ⅳ 為什麼華為有5G晶元,卻做不出5G手機

關於華為P50主推4G手機這件事,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當年號稱5G專利世界第一,為什麼自己連5G手機都不發布?」「華為P50 Pro用了麒麟9000,為什麼不主推5G手機?」……

嘲諷也好,關心也罷,都導向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華為在擁有5G晶元的條件下,依然不能主推5G手機?

說起這其中的原因,自然不能忽略來自美國的四輪制信基裁,結果就是,比麒麟晶元更早陷入窘境的,是華為的5G射頻元件。

手機射頻元件主要包括基帶晶元、收發器、射頻前端、天線等幾個部分,智能手機想要實現通信功能,缺一不可。

其中, 基帶晶元 主要用於信號處理,一般情況下集成在處理器上面。華為的5G基帶晶元在領域內水平很高,擁有全球領先的巴龍系列,出廠時直接集成在麒麟9000上,並不是導致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

射頻前端 (RFEE)是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組件,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A)、射頻開關(Switch)、濾波器(Filter)、雙工器(Duplexer和Diplexer)、低噪放大器(LNA)構成, 是國內目前最薄弱的環節, 也是華為當下不能主推5G手機的主要因素。

放眼全球市場,射頻前端領域主要被美日壟斷,占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主要企業包括博通Broadcom、科沃Qorvo、思佳訊Skyworks、高通Qualcomm、村田Murata、太陽誘電、TDK等。

此時,可能大家也會想到國產替代的層面上來。其實,早在美國第一輪制裁開始的時候,華為就已經實現了手機4G射頻前端的去美國化,PA、LNA、射頻開關均已實現了自產。但是, 濾波器 卻成為了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涉及材料、設計、工藝等多方面因素。制裁來得太快,海思沒能也來不及攻克濾波器領域。

濾波器 在手機中主要分為 表面濾波器(SAW) 體聲波濾波器(BAW) ,SAW主要由日本廠商佔領市場,全球市場份額前五為:村田(47%)、TDK(21%)、太陽誘電(14%)、Skyworks(9%) 、Qorvo(4%)。目前 國內的廠商 諸如卓勝微、唯捷創芯、三安光電等均能供貨SAW, 都是本土射頻前端發展的希望產業。

但是,相較於SAW,BAW要更適合2GHz以上的高頻段,而5G新增的頻段包括Sub6G、毫米波等超高頻頻段,也就是說, BAW將成為5G濾波器的主流 。而BAW主要由美國廠商佔領市場,汪謹市場份額前三為:博滑陵謹通(87%)、Qorvo(8%)、太陽誘電(3%)。在這一層面上,國內雖然已經有很多企業投入研發之中,但要走到實現量產並持續供貨這一步,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總的來講,當下在5G射頻前端領域,無法實現完全的本土替代。 這也是為什麼余承東說:「我們盡管有非常優秀的5G晶元,但是我們的5G晶元只能當4G晶元用」的原因了。

所以針對那些「說好的5G通信技術世界領先,為什麼連5G射頻元件都沒有?」的相關言論,只能說不僅華為不能,全球的手機廠商都目前都還沒有這個能力。 如果 科技 開始有國界,將會有更多廠商投身其中。

其實,射頻前端集成化、模組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目前的市場中,寡頭主要走IDM模式,集材料、設計、製造、封測於一體,形成了高壁壘的產業格局。那麼,華為會踏上這樣的一條路嗎?我們不得而知。

華為本來做手機,後來開始做晶元和系統,在射頻領域也開始研發產品,巧婦本不必為無米之炊,現在卻要開始開啟種田業務,任重道遠。好在國內企業在 科技 本土化上都在前進,星光不問趕路人,在合作的基礎上求變,想必是最好的選擇。

Ⅳ 為什麼華為麒麟9000是5G晶元,卻在發布會上被說只支持4G

因為華為公司雖然研究出了5G晶元,但是在射頻晶元方面受到了限制,所以只能夠採取老款的4G晶元。

5G技術是一種非常先進的通信技術手段,相比於之前的4G技術而言。5G技術無論是在覆蓋的范圍以及傳播速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如今5G技彎核瞎術已經逐漸與我們的生活相互結合。在社會各個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比如信息傳遞以及綜合信息處理,都能夠帶來很大的助力。

華為麒麟9000是5G晶元,卻在發布會上被說只支持4G。

華為公司是我國的民營企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晶元製造廠商。要知道華為公司是擁有自主研製晶元的能力,華為公司所生產的麒麟9000是屬於5G晶元的范疇之內。但是在華為公司的發布會上卻聲稱,目前麒麟9000晶元只能夠支持4G,並不能夠真正運用5G技術。在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大家都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Ⅵ 富滿微:國產5G晶元已經量產交付;華為5G射頻晶元有望解決了

富滿微作為我國的一家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研發、封裝、測試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來都是低調行事,最近富滿微表示「 我們的 5G系列射頻前端晶元可以用在手機端,並且還和小米、傳音等 公司開始接洽了。」

並且這一次富滿微表示自己研發的5G射頻前端晶元的產品是對標 卓勝微高端射頻產品線。

就在前幾天,富滿微在投資者平台上回應投資者稱 「5G晶元已交付客戶處使用」

當華為mate40系列發布了第一款4G晶元的手機時,我們就應該要知道,國產被壟斷的不僅僅是處理器晶元,還有其他的5G射頻前端晶元。

今年7月份,華為發布了自家的P系列旗艦——P50系列,但是並不支持5G網路,因為射頻前端被壟斷了,所以P50全系只能使用4G網路。為了更好地銷售P50,有人在網路上放出 「華為+4G+鴻蒙 5G」 的宣傳,但是事實很快就被打臉了。

後續華為就因為這個5G射頻晶元問題,只能發布4G手機,華為mateX2典藏版雖然也採用麒麟9000 但是高額的售價,讓很多消費者難以下手。P50系列後又發布「月光寶盒」,但是4G手機賣到9000元,屬實有點過分了。

華為手機市場份額暴跌,可惜暴跌出來的份額國產手機廠商沒有吃到,被大洋彼岸的蘋果捷足先登了。

2000元以下的手機,華為幾乎沒有話語權,其他國產手機廠商還在斗個你死我活的時候,華為開始了二手機營銷的生意。 但是生意並不好,兩年前的手機售價幾乎沒降過,與其說是華為手機保值,更不如說為消費者出口氣。

現如今美國方面絲毫沒有打算給華為解除限令的打算,做好最壞的打算就是,如果華為在國產晶元廠商身上找不到替代品的話,華為仍然無法發布5G手機,除非打壓解除了!

現在國產很多的老牌晶元廠商都在傳來好消息,前有燦勤 科技 和大富 科技 能為華為解決5G濾波器問題,現在富滿微也在默默發力。

為滿足市場擴張的需求,富滿微不久前定增募資 9 億元,其中 5 億元用於,5G 射頻晶元、LED 晶元及電源管理晶元生產建設項目。

富滿微董事長劉景裕表示「疫情不會影響公司的生產和發展,公司現在依舊正常運營中,晶圓產能供給正在逐步緩解」

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環球晶在以 53 億美元收購德國硅晶圓製造商Siltronic AG 的過程中,即將掃清一個重要的監管障礙。

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表示對上述公司提出的反壟斷補救措施基本滿意,很有可能會在短期內作出回應,但是德國方面經濟部批准還有待商討。

環球晶董事長 Doris Hsu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正在等待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最終批准,德國方面擔心總部會設置在台灣,而不是在歐洲!

如果國產5G射頻晶元可以順利的走向市場,那麼我們就能在不久的將來看見新的華為5G手機的發布了。

Ⅶ 華為5G手機評測怎麼樣3秒8個應用的5G究竟有快

自 5G 牌照發放以來,國內手機廠商、運營商都紛紛通過各種方法去「首發」自家的 5G 產品。

網上的廣告、發布會的 PPT、樓下手機店的橫幅…… 這些廣而告之的宣傳,都讓人不禁以為人類明天就要全面進入 5G 時代。

然而實際上,盡管國內運營商都已經為 5G 做好萬全准備,但其實距離我們真正進入 5G 世界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話雖如此,即便我們當下還身處在 4G 時代,作為通訊最前端的手機,其實已經開始跨步邁入 5G 領域了。

在 8 月即將到來之際,華為發布了國內第一款商用 5G 智能手機 —— 華為 Mate 20 X(5G)。旁者

相比我們之前接觸過的 Mate 20 X,該機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巴龍 5000 基帶,能兼容 NSA 和 SA 兩種組網方式的 5G 網路。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模 5G」。

那麼在 5G 的加持下,華為 Mate 20 X(5G)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升級?在用上 5G 後,它的發熱、續航會有運顫薯怎樣的變化?目前哪裡有 5G 網路,它又有多快?

藉此機會,我們帶著這些 5G 謎題,對華為 Mate 20 X(5G)進行了一次產品解讀和 5G 信號評測。

華為 Mate 20 X(5G):巴龍 5000 首秀矚目

由於華為 Mate 20 X(5G)是基於 Mate 20 X 升級而成,因此在我初次上手這台手機時,它能立馬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因為自去年 10 月的倫敦發布會體驗過 Mate 20 X 後,我就一直沒有接觸洞或過體積如此之大的手機,如今和它重新相遇,讓我特別感覺像是一位闊別半年的朋友。

Mate 20 X 的體積總能給我一種「小電腦」的感覺,因為它的屏幕達到了 7.2 英寸,若是放在 5 年前,這可是一台平板手機、十足的大塊頭產品。但在強調屏幕佔比的今天,這個體積的手機已經能被我放進寬松的褲兜里。

華為 Mate 20 X(5G)在外觀上延續了 Mate 20 X 的設計,同樣有著 7.2 英寸的 2244 x 1080 解析度屏幕、背部的電容指紋識別和 Mate 20 系列標志性的四眼三攝像頭。

5G 模塊的加入沒有給新機的重量帶來太大影響。賬面數據上,該機重量約為 233 克,和 Mate 20 X 保持一致。

除了龐大的機身體積能讓人一下識別出型號以外,Mate 20 X(5G)在細節上也有著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能讓人不難認出這是一台 5G 手機,或者說是華為的 Mate 20 X(5G)版。

比如,位於手機背部居中的 5G 標志,它就像過去的運營商 Logo 一樣顯眼;比如機身背部加入了和 Mate 20 Pro 一樣的紋理質感;再比如機身加入了翡冷翠配色。

我很喜歡翡冷翠,因為它總能讓我想起 Jaguar 經典的英倫綠。

與此同時,華為 Mate 20 X(5G)在配置方面也有較大幅度的升級。除 SoC 麒麟 980 和巴龍 5000 基帶以外,該機採用 8GB 內存 + 256GB 存儲空間的配搭。

當然,我們還能通過 NM 卡給設備的存儲空間進行擴容。

▲ 巴龍 5000. 圖片來自:日經新聞網

除此之外,該機還支持華為自家的 SuperCharge 40W 超級快充。

不過可能是由於機身內部增加了體積更大的 5G 模塊,因此華為不得不通過削減電池倉的空間去設計新模塊的位置。

因為在數據上,Mate 20 X(5G)的電池容量為 4200mAh,比非 5G 版的 5000mAh 要少 800mAh。

至於相機和系統配置方面,華為 Mate 20 X(5G)和 Mate 20 X 沒有硬體上的變化,同樣是採用 4000 萬像素廣角、2000 萬像素超廣角和 800 萬像素長焦的配搭。

系統則是搭載 EMUI 9.1,支持 GPU Turbo 3.0 功能。

城市 5G 覆蓋率超出意料

註:本次測試所使用的運營商為中國聯通,因此 5G 信號、速度等表現,僅代表中國聯通一家電信運營商。

對於 5G 基站的布局,其實早在 5G 手機問世前就已經開始了。

根據中國聯通在今年 4 月公布的計劃,聯通將於今年內在國內 7 個城市進行 5G 網路連續覆蓋、33 個大城市熱點區域覆蓋,在 N 個城市定製 5G 網中專網。

而這 7 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2020 年,聯通才會正式開啟 5G 商用。

不過雖說廣州的 5G 基站還在鋪設當中,但通過 Mate 20 X(5G)能看到廣州的市中心地區已經有很強的 5G 信號。

比如我們身處的微信總部園區、廣州塔、珠江新城…… 甚至是我在城西的住所,都已經有滿格的 5G 覆蓋。

因此我最近特喜歡在家寫稿,除了有 5G 信號外,還有打多大聲都沒關系的青軸鍵盤。

當然,諸如地鐵或部分室內場所,這些區域仍不在 5G 的覆蓋范圍內,即便是在時刻滿格的珠江新城,一進商場的大門,信號就回到了 4G;前腳剛邁出商場,信號立馬就恢復到 5G。

幸運的是,我在測試途中找到了一家有 5G 信號的星巴克,我在裡面買了一杯咖啡。

等等,我可能是廣州第一個用 5G 買咖啡的人?

實測峰值是 4G 的 6 倍,速度還能繼續提升

廣州的 5G 鋪設速度之快,讓我倍感震驚。而 5G 在速度上的提升,更是刷新了我對移動網路速度的認識。

在 SpeedTest 的 5 次隨機場景的測試中,5G 均能得到 4G 網速數倍的測試成績。

最佳表現是在廣州塔下測試的 666 Mbps 下行以及 71.7 Mbps 的上行速率(節點:廣州電信,Ping 值 14 毫秒)。

若換算為有線網路,相當於 500~600M 的寬頻速度,比目前的 4G 網路高出 6 倍!

在出發路測前,我的同事還因此和我對賭一杯奶茶,他說「廣州的 5G 還在測試,速度肯定不會超過 500 Mbps。」看來我寫完這篇評測後,下午茶是有著落了。

▲位於廣州天河北的未來社是首批 5G 商用試點區域

不過 666 Mbps 的下行其實並不是 5G 的峰值,因為按照理論數據,5G 的下行峰值最高是 1Gbps。而且,曾有國內媒體在路測中得到過下行 1110 Mbps 的驚人成績。

因此目前的 666 Mbps 只是 5G 峰值的 70%,仍然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

對 5G 信號和速度產生影響的根本,是基站之間的覆蓋范圍。比如我身處的客村 TIT 創意園,這里直到珠江沿岸都是 5G 的覆蓋范圍。

但當我跨上琶洲大橋時,5G 信號會下降到 1 格;當我下橋到達珠江新城,5G 信號又能滿了。

所以由此推斷,目前 5G 基站之間其實還有較大的覆蓋盲區, 而速度也會因基站的間隔而受到明顯影響。

▲ 用 5G 下載 Eminem 的專輯

不過盡管如此,只有三格信號的 5G 下行速度也能達到 4M/s~6M/s ,下載一首體積 20MB 的音樂,大約只要 2 秒多一點而已。

整個測試讓我印象最深刻環節是軟體下載。其實在各家廠商對自家軟體商城的優化下,4G 網路下載軟體也已經達到了相當可觀的速度,只要幾秒就能完成一個 50MB 程序的下載。

▲ 使用 5G 批量下載 App

但在 5G 時代,這個已經拿到 90 分的速度被躍升到了 150 分滿分 。你或許會不相信眼前看到的畫面,因為我當時也被 70MB/s 的下載速度嚇到,下載一個 100MB 的程序只要 1 秒。

我還沒來得及按「暫停」,app 就已經在「安裝中」了。

至於面對目前視頻網站主流的 1080P 視頻,在 5G 信號滿格的情況下,我已經能忽略滑動滑塊等待的時間。

但是請注意,這不是下載好的本地視頻,但它在 5G 場景下已經能做到相當於本地視頻的 0 等待效果了。

你我都會關心的散熱和功耗

5G 會不會讓手機發燙?、5G 會不會讓續航變差?

早在去年 5G 的消息剛出現時,大家就對 5G 手機的前景出現各種擔憂。不可否認,在 5G 模塊加入後,手機的設計、發熱和功耗都已經不能和 4G 時代的手機畫上等號。

但讓我感到慶幸的是,發熱和功耗其實都能依靠廠商去優化。在用華為 Mate 20 X(5G)下載 900MB 的更新包後,機身溫度從 27℃ 升到了 35.5℃,能明顯感覺到攝像頭下部明顯變暖,但比我預想的燙手要理想一些。

至於功耗方面,我從視頻拍攝的上午 10 點 33 分開始使用手機(100%),在雙卡、全程 5G + WiFi 的狀態下進行測速、軟體下載、視頻播放、微信、游戲更新…… 最後到了晚上 7 點 42 分,手機顯示剩餘電量 20%。

至此,總續航時間為 9 小時 8 分鍾,這個成績和同等容量的 4G 手機差不多。

超高速的 5G,未來已來

最早一款被確認支持 5G 網路的設備終端,應該是在 MWC2019 上亮相的折疊屏機型華為 Mate X,而它與 Mate 20 X 5G 之間最大的共通點,應該是兩者都坐擁較大尺寸的機身。

先不談大屏幕能在 5G 時代帶來怎樣的體驗,但更大尺寸的機身必然能提供更充足的內部空間,在原來 4G 普通版機身的基礎上,僅僅是削減了一點電池空間,就能夠在內新增一個 5G 基帶晶元。從時間和研發成本上來考慮,Mate 系列中也只有 7.2 英寸屏幕的 Mate 20 X 5G 最為合適。

雖說電池容量上有所縮減,從 5000 mAh 降至 4200 mAh,但盡管如此,華為 Mate 20X 5G 的電池容量在當下的手機市場上,依舊是大電池的代表,正如前文的續航測試結果一樣,在 5G 網路的接入下,手機的功耗將會有所增加,而華為 Mate 20 X 5G 仍然能夠保持在「一天一充」的正常水平。

而放在當下透露出的首批 5G 手機中,華為 Mate 20 X 5G 更是首款獲得中國 5G 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機型,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同時支持 SA / NSA 的 5G 雙模手機。

工信部發言人曾透露,2020 年開始,5G 終端必須具備 SA 模式才能入網(即僅支持 NSA 組網的終端明年將不允許入網),未來將全力過渡到 SA 5G 組網。

所以,有人說 Mate 20 X 5G 才是真正的 5G 手機,這句話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沒毛病。

隨著 5G 商用牌照的下發,5G 終端成功入網,運營商和終端廠商都已經展開了針對 5G 的宣傳,他們紛紛顯現出「我們已經准備好 5G」的姿態。從我們在城市中的實際體驗來看,5G 信號早已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要想找到 5G 信號也並不困難。

每一代網路的提升,必然會帶來數據速率的提升,而在網速提升的環境下能帶來的移動互聯新變化,往往在普及之初都不會明朗。

正如 3G 普及了 app 的使用,4G 普及了移動支付、手機網游、短視頻、智慧家庭等功能,而在 5G 普及之前的當下,我們仍難以斷言 5G 究竟能帶來什麼。

至少當下,5G 網路的高速率,低時延,做 4G 能乾的事,要比 4G 跑得更快、更好、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