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要做好數字化轉型,首先要理清十二大關系
中國 社會 已經開始步入數字化 社會 。在數字化 社會 ,所有企業都需要轉型成為數字化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當前企業一切轉型的基礎架構。
數字化轉型企業要盡早行動,宜早不宜晚,早轉比晚轉好,越晚轉企業就會越被動。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要看清轉型的方向,要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切勿被一些表象所影響、所迷惑。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是企業整體運營模式的全面轉型。做好轉型的總體設計、總體規劃是重要前提。以正確的轉型設計、轉型規劃,盡量避免轉型過程少走彎路。
到目前為止,數字化轉型還沒有看到一個完整的轉型成功案例。當然,已經有在一些領域實現轉型的成功案例。企業整體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摸索前行。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在技術一端,重點在模式設計。也就是未來企業的數字化運營體系的設計。
從目前觀察到的一些企業對有關數字化轉型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
企業要做好數字化轉型,要首先理清以下十二大關系:
01數字化轉型與現有主體業務的關系 :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的一次全面轉型,是導入數字化體系對企業進行一次的全面數字化模式改造。所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所瞄準的主要方向就是要改造企業現有的主體業務。
數字化轉型簡單講就是藉助當前的數字化手段,改造企業的現有運營模式,提升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數字化改造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
這個改變重點是要針對企業的核心業務。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率改變。
這個改變不是簡單的在現有模式基礎上的+手段的改變,而是需要進行流程變革、組織調整、模式再造的深度變革。
所以,當前一些企業把數字化轉型與現有核心業務區別開,或者是單獨另搞一套的數字化轉型定位是錯誤的。
或者是企業現有的核心業務基本模式不變,只是期望藉助一些工具、手段做出一些調整也是不正確的,不是完整的數字化轉型方向。
正確的數字化轉型必須要從現有企業的核心業務入手,從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入手,對企業進行全面、深度的數字化改造。
02數字化轉型與電商的關系 :
數字化轉型是圍繞企業全面的運營提升進行的一次系統化的企業改造。
電商目前更主要的定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化渠道,是一種新的數宏哪衡字化賣貨方式。
企業成立了電商部,不只是在淘寶、天貓開了店,即便是建立了全面的電商體系,如果這個體系沒有和企業整體的營銷體系結合到一起,只是一個單獨的電商體系,只能講是企業嘗試了新的數字化賣貨形式,不能講是企業完成了數字化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未來在渠道一端的轉型方向是全渠道模式。也就是把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在一起的數字化渠道體系模式。
正確的數字化全渠道轉型模式就是線下與線上高度融合一起,形成一體化的渠道體系模式。
電商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會帶來非常重要的啟示。特別是真正的電商(區別於現在一些企業是用線下理念在做電商)運營的理念、模式、體系,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會帶來非常重要的幫助。譬如用戶運營理念,在線化的運營模式,用戶、訂單、交付、營銷新的交易運營體系,這是企業在營銷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很好借鑒的新的數字化模式。
03數字化轉型與ERP、中台的關系 :
ERP體系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如果企業沒有建立起完整的ERP體系很難支撐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ERP系統解決了企業流程的數字化、在線化管理方式。但是企業的ERP體系主要面向企業的單一業務模式,企業要面對多業務模式需要多個ERP體系的支持。就譬如目前一些企業的線下業務與電商部門分屬兩個體系,需要兩套ERP系統支持。
這樣就形成了數據煙囪、數據牆,很多資源不能共享,並且還會造成企業的一些核心資源重復配置,造成浪費,並且帶來的企業反應效率也會很低。
數字化轉型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數字化體系,打通企業各個不同業務領域的邊界,緩燃能把有關的核心資源整合到一起,提升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特別是提升企業快速反應的能力。
目前最主要的變化影響是企業的前端業務形式越來越多元化。企業需要盡快適應這種多元化的變化。但是適應多元化,不能靠建多個蔽做單獨的業務體系,不能形成企業核心資源的多條線配置,那就會帶來很多的嚴重問題。
目前的解決方案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構建中台體系,也就是面對企業前台的多元化、多樣化,企業用一套中台體系打通前台與後台的關聯,形成用一套ERP數據支持的後台能通過中台的處理支持前台的多元化。
04數字化轉型與全產業鏈的關系 :
完整的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全面的數字化轉型。至少應該包含三個主要部分:
前端(數字化供應管理)--包括企業種植、養殖、前端供應鏈的數字化;
中端(數字化生產管理)--包括企業生產管理、企業運營管理的數字化;
後端(數字化營銷管理)--包括企業用戶、渠道、供應鏈、營銷體系的數字化。
所以完整的數字化是一個全鏈的體系架構。完整的數字化改造才能形成最大化的數字化效率改變。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分模塊推進。
可以先從營銷的數字化開始,用營銷的數字化倒逼生產的數字化、前端供應鏈的數字化變革。
最近阿里推出的迅犀項目類似在做這樣的嘗試。從用戶、需求、供給一端去推進前端的效率改變。
05數字化轉型與建立新傳播體系的關系 :
建立新傳播體系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保障。
企業的營銷數字化轉型是要建立起一套新的以用戶運營為中心的新營銷體系,實現企業的用戶數字化是企業營銷數字化轉型的起點。
企業實現營銷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保證是能夠完成用戶的數字化轉變,能夠抓取到更多的數字化目標用戶。
在目前的新傳播環境下,藉助新傳播是企業建立用戶鏈接,抓取到目標用戶,並藉助鏈接方式轉型為數字化用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並且新傳播的裂變功能,可以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抓取到更多的數字化用戶。
並且新傳播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實現用戶影響,推動用戶轉化,實現打造價值用戶、忠誠用戶的目標。
企業在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必須要把企業的新傳播體系同步建立起來。
06數字化轉型與APP的關系 :
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標志之一是一切業務實現實時在線。從目前的承載方式看,必須要建立自己的APP。
數字化轉型就是要把企業的所有運營動作搬到線上,實現是實時在線。實時在線會帶來顯著的效率改變。
從目前的設備智能、數據智能兩大智能發展方向看,設備智能將會在未來的企業運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設備智能發揮作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在線。
所以,企業未來的主要承載手段是移動終端化。目前看,藉助的主要工具就是APP。依靠APP實現對企業所有業務的在線化處理,實現對所有智能設備的在線化管理。
從一定角度講,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看企業開發APP、運營APP的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
規模化的企業一定需要開發自己的APP,可能不只是一個APP,需要建立相關的多個APP。
從營銷的數字化轉型角度講,APP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實現用戶鏈接、做好用戶運營的最有效手段,是未來實現全渠道在線化交易的主要承載工具。
07數字化轉型與建立數字決策體系的關系 :
數字化轉型有兩大核心標志:一是前面提到的一切業務在線;二是數據決策替代人的決策。
所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逐步建立企業數據決策管理的過程。
基本邏輯是:在線產生鏈接、鏈接產生數據、數據產生智能;通過數據智能實現數據決策、數據執行、數據協同的管理目標。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要在實現在線化轉換的過程中,利用在線所能發揮的數據記錄能力,完成所有業務動作的原子化切分,形成最小基本業務動作的在線化數據記錄,通過演算法技術加持實現數據智能管理。
08數字化轉型與社群、直播的關系 :
目前看,社群和直播都一種數字化的表現手段方式。
本質講,社群和直播有三個方面的營銷價值:
--賣貨;
--傳播;
--用戶運營;
社群和直播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都已經成為很重要的賣貨方式。不論是目前快速發展的一些第三方社群電商平台、直播電商平台,還是目前一些企業在自己嘗試的社群賣貨和直播賣貨。未來這兩種賣貨方式可能會發展的越來越重要。
這些新的賣貨方式都是一種數字化的表現形式。企業要想用好這樣的新手段,需要用數字化能力完成對接,否則你只能是一個「供貨商」。
社群電商、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這也是前面提到過的前端多元化、多樣化的一種很重要的表現。
社群和直播也已經是當前非常重要的新傳播形式,同時也是企業做好用戶運營的重要方式。
從一定角度講,社群和直播是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手段、重要工具。同時,面對社群、直播的快速發展,企業要想用好這樣的新手段,最好的選擇是企業要首先完成自己的數字化轉型。這樣才會更有效率的用好這樣的新手段,才會發揮出這些新手段的重要價值。
09數字化轉型與一物一碼的關系 :
一物一碼最直接的表現價值就是一個最簡單、便利的移動入口。最早被企業應用的價值是產品的掃碼朔源。後來被更多的企業應用到了促銷中來。
本質講,一物一碼,這個碼就是一個入口的價值,藉助技術的開發,掃碼以後所能產生更多、更大的營銷價值可以有很廣泛的開發空間。
從企業營銷數字化轉型的角度講,從企業所迫切需求的用戶數字化轉型需求看,一物一碼可以在用戶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更大的價值。
目前,很多零售企業藉助這個碼的形式,已經完成了會員數字化體系的構建。
對品牌商來講,商品是觸達用戶最好的途徑,藉助一品一碼等一些方式,完成用戶數字化體系建設會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手段。
一物一碼最直接的價值是可以完成用戶抓取。完成用戶的數字化鏈接之後,如何去有效經營好目標用戶,可以藉助實現的在線化用戶鏈接,通過企業構建的用戶運營體系,做出更大的文章。
一物一碼本身並沒有特別重大的數字化關系。但是通過一物一碼實現鏈接特別是實現了用戶鏈接之後,可以做的數字化文章是很大的。
10數字化轉型與B2B的關系 :
B2B的本質是渠道數字化。這是未來渠道變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B2B已經形成兩類主體:
一是第三方B2B平台,代表的是零售通、新通路、易酒批。
二是企業自建的B2B平台。這裡面也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僅限於企業自己交易使用封閉模式,二是可以對第三方開放的模式。
B2B主要涉及到渠道數字化轉型的話題。這個問題需要從短期和長遠兩個角度看。
短期看,企業的渠道數字化轉型非常迫切。最直接的改變就是由目前的靠業務員去跑訂單,變成手機訂單,這會帶來顯著的效率改變。在這方面很多經銷商已經做出了成功的嘗試。
關於零售通、新通路這樣的第三方B2B平台,現在看可以把他們定義為一個新的渠道,可以嘗試更多的合作。但最好的合作方式是企業要完成自己的渠道數字化改造,合作起來才能發揮更好的效率。否則也就是一個供貨關系。
長遠看,未來的渠道模式在數字化環境下,會發生較大變化,減少渠道環節,渠道的扁平化是主要變革方向。渠道功能也會發生改變,特別是渠道的交付功能將會成為主要功能,交易功能可能會逐步弱化。
所以關於渠道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要著眼當前,但也要放眼於未來的渠道變革。
11數字化轉型與未來企業之間的協同的關系 :
未來企業之間是一種數字化協同關系。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多的將轉換這種在線化、數據協同的模式。
企業之間將會相互整合各自的數據資源,特別是數字化用戶資源,形成新的以在線、數字方式企業合作模式。
特別是企業將會在實現用戶(會員)數字化的基礎上,更好的在用戶運營方面發揮更大的協同價值,也會在整體的供應鏈效率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也包括將會在全渠道交付體系建設方面創新更有效率的新模式。
目前看到,步步高等一些完成會員數字化轉型的零售企業在對上游品牌商開放數字化會員信息,探討如何做好數字化會員的運營。
盒馬、便利蜂在探討供應鏈的數字化。像盒馬在打造盒馬村,從上游種植、養殖開始,探討數字化供應鏈協同機制。
京東推出了物競天擇項目,在探討全渠道的交付新模式。
12數字化轉型與一把手工程的關系 :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涉及到企業的全面轉型,必須要成為企業的一把手工程,必須要由企業的核心管理者親自掛帥,否則很難實現轉型。
有的企業把數字化轉型交給企業的電商部負責。電商部承擔不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並且大多企業的電商部的負責人是電商出身,並不熟悉企業的線下業務。電商部很難承擔組織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大任。
有的企業把數字化轉型交給技術部門。企業的CTO一般講也承擔不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責任。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撐很重要,但整個轉型難點不是技術邏輯,是企業模式、流程的轉型變革與重構。技術人員做不了這樣的轉型規劃。
並且這次的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技術架構搭建的要求非常高。一般能力的技術架構師很難勝任這樣的技術體系架構設計要求。特別是一些做ERP出身的人需要好好學習數字化環境下的技術架構體系設計要求。
有的企業成立了新零售部門在做這樣的轉型嘗試。新零售部門從一定角度講可以承擔這樣的責任。但是新零售部門在做這樣的轉型設計時不能只是定位做線上的新模式創新,要把與企業線下主體業務結合作為重點。
數字化轉型必須要由企業的一把手親自掛帥。老闆必須要盡快搞懂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數字化時代,企業要轉型數字化企業,老闆也必須要成為數字型的老闆。
❷ 傳統企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從那些方面入手
數字化這個概念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 數碼化(Digitization):不改變事物本身,而是改變事物的存在或存儲形式、使之能夠被計算機處理,如:將紙質文件掃描為電子文件、將相片存儲為電子格式;
2. 數字化(Digitalization):強調的是數字技術對商業的重塑,信息技術能力/數字技術能力不再只是單純的解決企業的降本增效問題,而應該成為賦能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和突破的核心力量;
3. 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利用數字化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來推動企業組織轉變業務模式,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的變革措施,如衍生出的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概念。
諸如企業的財務、銷售、市場等業務自身就帶有強烈的數據分析需求,領導也厭倦了查看一沓沓報表,更希望看到結論化的數據。如果說運用到個人或是某一個問題的叫數據分析,那麼投入到企業的業務層面用於輔助管理產生效益的則可稱為數字/數據化管理。
數字/數據化就是要通過收集企業日常運營的數據,客戶使用產品服務的數據,市場行業,趨勢等等數據,形成企業日常運營的全景圖,反映到產品研發、服務流程改善、精準營銷、銷售模式升級、優化庫存等業務的改進上來。
為什麼要數字化轉型?
(1)數字化讓企業中非創新的活動更加簡單
換句話說,因為有了數字化手段,企業中那些創新成分低的諸如體力勞動,簡單重復的腦力勞動,都可以被自動化,從而,相應的,企業中真正體現創造性的活動的比重才會增加。
(2)數字化讓企業獲得了一種新的資產——數據
數據資產的特殊性在於,它的價值是最容易受「判斷」的影響,而很難和其他資產那樣,有一個市場價格。
(3)數字化為企業的創新活動提供了更友好的環境
數字化的手段,讓很多原本需要大量投入做實驗的創新活動,有了更加簡單易用低成本的虛擬化的實驗環境,原本來自復雜的實驗搭建、製作工作,現在只要動動滑鼠,最多寫幾行代碼就可以實現。
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一環,其目標是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現有經濟結構、構建數字經濟體系。
不管是在被動亦或是利益的驅動下,很多傳統企業都開始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不少傳統企業帶著希望來,卻帶著失望離開。
數字化轉型難在哪裡?
難點一
數據治理難,數據存在孤島
盡管數據治理對於企業而言是如此重要,但大多數公司的數據治理行動至今尚未完成甚至仍在計劃階段。整體上的滯後,是因為數據治理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管理問題。無論是在跨組織的協調溝通中,還是在決策或持續推進環節,企業數據治理往往需要面對數據孤島、數據質量差、數據不透明等障礙。
信息存儲庫仍然由單個團隊或部門控制,並且對整個組織不可見。當某些派系將其數據與公司其他部門隔離開來時,員工無法從數據可能包含的答案和見解中受益。大多數公司表示他們在數據孤島方面遇到了中等或高難度。
數據治理要求企業實現數據透明,而部分資料庫難以直接調取內部數據,只能通過對外介面進行訪問,在進行諸如數據分析、血緣分析、數據建模等上層應用時,被大大限制了靈活性,一些需要使用原始數據的場景無法實現,數據的價值也就無法發揮出來。
難點二
外包開發的系統,跟不上業務變化
系統的開發過程中,經常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業務變化需求,需要開發人員在原有的軟體基礎上進行修改,一是要等排期,也許排期到了需求又有變化;二是因為是外包開發,許多代碼需要重新梳理,一個小小的改動都要浪費開發人員的時間,如果牽涉到溝通和人員流動,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復雜。
難點三
自研團隊成本高,周期長
傳統開發軟體開發流程,一般要經歷需求調研、原型、UI設計、數據模型設計、前端開發、後端開發、集成測試、用戶測試、生產上線、運維。流程周期長,需要的技術種類多。導致開發時間過長,人員招聘培訓成本也大。
難點四
數據安全令人擔憂
對於很多行業來說,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資料庫是保證數據安全最重要的城牆。所有數據都是數字化的,並且數量巨大,黑客始終可以在惡意內部人員的幫助下找到進入入侵的方式。如果他們以某種方式可以訪問你的關鍵數據,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進行修改,甚至刪除其中的一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