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算機web技術介紹
計算機web技術介紹
Web 客戶端的主要任務是展現信息內容。Web客戶端設計技術主要包括:HTML語言、Java Applets、 腳本程序、 CSS、 DHTML、插件技術以及VRML技術。下面是我給你帶來的web技術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1) HTML語言。
HTML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的縮寫,它是構成Web頁面的主要工具。
2)Java Applets,
即Java 小應用程序。使用 Java語言創建小應用程序, 瀏覽器可以將Java Applets從伺服器下載到瀏覽器,在瀏覽器所在的機器上運行。Java Applets可提供動畫、音頻和音樂等多媒體服務。1996年,著名的 Netscape瀏覽器在其2.0版本中率先提供了對Java Applets的支持,隨後,Microsoft的IE3.0也在這一年開始支持Java技術。Java Applets使得Web頁面從只能展現靜態的文本或圖像信息,發展到可以動態展現豐富多樣的信息。動態Web頁面,不僅僅表現在網頁的視覺展示方式上,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對網頁中的內容進行控制與修改。
3)腳本程序。
他是嵌入在HTML文檔中的程序。使用腳本程序可以創建動態頁面,大大提高交互性。用於編寫腳本程序的語言主要有JavaScript和VBScript。JavaScript由Netscape公司開發,具有易於使用、變數類型靈活和無須編譯等特點。VBScript由Microsoft公司開發,與JavaScript一樣,可用於設計交互的Web頁面。要說明的是,雖然JavaScript和VBScript語言最初都是為創建客戶端動態頁面而設計的,但他們都可以用於服務端腳本程序的編寫。客戶端腳本與服務端腳本程序的區別在於執行的位置不同,前者在客戶端機器執行,而後者是在Web服務端機器執行。
4)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
即級聯樣式表。通過在HTML文檔中設立樣式表,可以統一控制HTML中各標志顯示屬性。1996年底,W3C提出了CSS的建議標准,同年,IE3.0引入了對CSS的支持。CSS大大提高了開發者對信息展現格式的控制能力,1997年的Netscape4.0不但支持CSS,而且增加了許多Netscape公司自定義的動態HTML標記,這些標記在CSS的基礎上,讓HTML頁面中的各種要素“活動”了起來。
5) DHTML(Dynamic HTML),
即動態HTML。1997年,Microsoft發布了IE4.0,並將動態HTML標記、CSS和動態對象(Dynamic Object Model)發展成為一套完整、實用、高效的客戶端開發技術體系,Microsoft稱其為DHTML。同樣是實現HTML頁面的動態效果,DHTML技術無須啟動Java虛擬機或其他 腳本環境,可以在瀏覽器的支持下,獲得更好的展現效果和更高的執行效率。
6) 插件技術。
這一技術大大豐富了瀏覽器的多媒體信息展示功能,常見的插件包括QuickTime、Realplayer、Media Player和Flash等。為了在HTML頁面中實現音頻、視頻等更為復雜的多媒體應用,1996年的Netscape2.0成功地引入了對QuickTime插件的支持,插件這種開發方式也迅速風靡了瀏覽器的世界。同年,在Windows平台上,Microsoft將COM和 ActiveX技術應用於 IE瀏覽器中,其推出的IE3.0正式支持在HTML頁面中插入 ActiveX控制項,這為其他廠商擴展Web客戶端的信息展現方式提供了方便的途徑。1999年,Realplayer插件先後在Netscape和IE瀏覽器中取得了成功,與此同時,Microsoft自己的媒體播放插件Media Player也被預裝到了各種Windows版本之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還有Flash插件的問世:20世紀90年代初期,Jonathan Gay在FutureWave公司開發了一種名為Future Splash Animator 的二維矢量動畫展示工具,1996年,Macromedia公司收購了FutureWave,並將Jonathan Gayde 的發明改名為我們熟悉的Flash。從此, Flash動畫成了Web開發者表現自我、展示個性的最佳方式。
7)VRML技術。Web已經由靜態步入動態,並正在逐漸由二維走向三維,將用戶帶入五彩繽紛的虛擬現實世界。VRML是目前創建三維對象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一種基於文本的語言,並可運行於任何平台。
Web服務端技術
與Web客戶端技術從靜態向動態的演進過程類似,Web 服務端的開發技術也是由靜態向動態逐漸發展、完善起來的。Web伺服器技術主要包括伺服器、CGI、 PHP、ASP、ASP.NET、Servlet和JSP技術。
1)伺服器技術。
主要指有關Web伺服器構建的基本技術,包括伺服器策略與結構設計、伺服器軟硬體的.選擇及其他有關伺服器構建的問題。
2)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技術,
即公共網關介面技術。最早的Web伺服器簡單地響應瀏覽器發來的 HTTP請求,並將存儲在伺服器上的 HTML文件返回給瀏覽器。CGI是第一種使伺服器能根據運行時的具體情況,動態生成HTML頁面的技術。1993年,NCSA(National Center 佛日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提出CGI1.0 的 標准草案,之後分別在1995 年和1997年,制定了CGI1.1和1.2標准。CGI技術允許服務端的 應用程序根據客戶端的請求,動態生成HTML頁面,這使客戶端和服務端的動態信息交換成為了可能。隨著CGI技術的普及,聊天室、論壇、電子商務、信息查詢、全文檢索等各式各樣的Web應用蓬勃興起,人們可以享受到信息檢索、信息交換、信息處理等各更為便捷的信息服務了。
3) PHP(Personal Home Page Tools)技術。
1994年,Rasmus Lerdorf發明了專用於Web服務端編程的PHP語言。與以往的CGI程序不同,PHP語言將HTML代碼和PHP指令合成為完整的服務端動態頁面,Web應用的開發者可以用一種更加簡便、快捷的方式實現動態Web功能。
4) 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術,
即活動伺服器頁面技術。1996年,Microsoft借鑒Php的思想,在其Web伺服器IIS 3.0中引入了ASP技術。ASP使用的腳本語言是我們熟悉的VBScript和Javascript。藉助Microsoft Visual Studio等開發工具在市場上的成功,ASP迅速成為Windows系統下Web服務端的主流開發技術。
5)ASP.NET技術。
由於它使用C#語言代替ASP技術的JavaScripe腳本語言,用編譯代替了逐句解釋,提高了運行效率,ASP.NET是建立.NET Framework的公共語言運行庫上的編程框架,可用於在伺服器上生成功能強大的Web應用程序,代替以前在WEB網頁中加入ASP腳本代碼,使界面設計與程序設計以不同的文件分離,復用性和維護性得到提高,已經成為面向下一代企業級網路計算的Web平台,是對傳統ASP技術的重大升級和更新。
6) Servlet、 JSP技術。
以Sun公司為首的Java陣營於1997和1998年分別推出了Servlet和JSP技術。JSP的組合讓Java開發者同時擁有了類似CGI程序的集中處理功能和類似PHP的HTML嵌入功能,此外,Java的運行時編譯技術也大大提高了Servlet和JSP的執行效率。Servlet和JSP被後來的JavaEE平台吸納為核心技術。
;『貳』 Web應用程序設計的內容簡介
《Web應用程序設計》全面介紹Web應用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設計技巧。全書分10章。第1~4章介紹網頁設計基礎、HTML4.0主頁的設計方法及如何使用JavaScript及Java Aoplet進行交互、動態主頁設計;第5章介紹ASP及其應用;第6~10章介紹基於Visual Studio 2005C#環境下Web網路應用程序設計技術,內容包括基礎,Web伺服器控制項及其在Web網站設計中的應用,在網頁上實現圖形設計和圖像處理的技術及程序設計,Web資料庫技術,XML及使用Web組件對XML文檔及資料庫進行信息交互的設計技術等。
本書內容新穎、簡明易懂、配有大量的設計實例,並詳細地介紹了操作步驟,以便讀者自學和自行設計網路應用程序。可作為大學本科網路應用程序設計課程教材,也可作為短期培訓班教材,並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叄』 求《Web信息架構設計大型網站第3版》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Web信息架構設計大型網站第3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G8-Z3OpjjqR1S3cqRwrNw
簡介:新版Web信息架構設計大型網站針對新技術做了全面更新——搭配新穎範例、全新場景及最佳實踐信息——但是,其焦點依然放在基礎原理上。其結構嚴謹,圖文並貌,內容涵蓋了信息架構基本原理和實踐應用的方方面面。
『肆』 做響應式web 頁面怎麼設計
響應式Web設計的方法
介紹完響應式Web的背景和概念之後,是時候該介紹具體的實現方法了,其實響應式Web設計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利用CSS3的媒體查詢Media Queries和Viewport來解決問題的。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Media Queries,這里我只會對其做一個簡單的列舉介紹。
通過媒體查詢的設置,我們可以根據屏幕寬度、屏幕方向等各個屬性來載入不同場景下不同的CSS文件來渲染頁面的視覺風格。具體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兩種:
1、通過link標簽: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and (max-width: 479px)" href="testcssbywidth1.css" />
示例代碼代表當當前屏幕寬度小於479px的時候,載入testcssbywidth1.css文件來渲染頁面。
2、CSS中直接設置: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479px) {
/* 具體的CSS屬性設置 */
}
對於Media Queries的一些常用屬性,只對常用的幾個做一個簡單列舉說明,其他的屬性請各位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width:描述終端設備顯示區域的寬度,接受max/min的前綴;
height:描述終端設備顯示區域的高度,接受max/min的前綴;
device-width:描述終端設備屏幕的寬度,接受max/min的前綴;
device-height:描述終端設備屏幕的高度,接受max/min的前綴;
orientation:描述終端設備處於橫屏還是豎屏的狀態,取值分別為:landscape/portrait。
當我們調整瀏覽器大小的時候,上面通過媒體查詢屬性的操作就可以完成響應式Web設計的工作,但是這卻不能滿足移動終端的瀏覽器,因為移動瀏覽器默認頁面是為寬屏幕設計的,所以會把他縮小來適應小屏幕,但是終端設備卻無法識別正確的寬度,所以光靠媒體查詢是解決不了移動終端設備的響應式Web設計的
『伍』 未來web開發的趨勢是什麼
現在,Web開發世界在不斷變化,趨勢也在不斷變化。有時,這些趨勢的變化速度遠遠快於它們的使用速度。要保持領先,就必須關注最新的流行趨勢、更新、技術和方法。此外,了解趨勢並隨時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對於web開發是非常必要的。
『陸』 web端與移動端產品設計區別
同一產品不同的終端,在設計上相同卻又不相同。(20191008-1009)
一、在功能上web做加法,app做減法
web端更重視功能的齊全,能否直觀的查看到或者使用更多的功能,所以一般在同一個頁面,在界面設計允許的情況下,以功能齊全為優先,功能做加法。
移動端則重視功能分級,根據功能權重分級,權重最高的功能展示在主頁面,次一級的功能可以通過「抽屜」啟枝,隱藏在主頁面下,每個頁面都是功能做減法。抽屜有上下,側邊抽屜方式。
二、交互上
2.1操作不同
web端用滑鼠操作,滑鼠單機,懸停,滾動等。移動端則是手指操作,點擊,長按等
2.2交互形式上
web端數據列表常分頁,信息輸入多下拉。
移動端數據列表常下拉載入,信息輸入多頁面。
三、設備需求上
1.設備需求不一樣
web端顯示器大,窗口可以隨意縮放。
移動端窗口小,用戶操作多為線性流程,用戶使用習慣多為碎片化時間。
2.反饋機制不一樣
web端很少有主動反饋,一般也就進某啟弊些網站,彈出業務聊天窗口。
移動端則是可以推送消息,主動反饋普遍也明顯,所以需要考慮到如何讓用戶打開推送,再考慮讓用戶喜歡推送。
3.網路機制
1.web端若要上網,一般是在有網的同一位置。除了極少數停電的情況
2.手機端位置不固定,都有過丟失信號無網路的情況,那就要考慮好無網路時,哪些數據是可看不可看的,而且,手機還要考慮在使用流量與wifi情況下的不同場景,比如電影,若在流量情況下,需要提示是否要連wifi了再看。
4.展示對象不一樣
web端需要注意瀏覽器的適配。
移動端需要注意各手機型號的適配。
四、其他
移動端設計有幾種信息架構,層級式、輻射式、套娃式、標簽視圖式、儀表盤式、篩選視圖式。
他要遵循的6個原則有:
mvp原則:當前頁面以展示當前核心內容功能為優先。突出重點
易用性:操作簡單,上手快。
可擴展性:建立完善的產品信息架構,當迭代優化時能聚焦到功能點附近,不影響其他功能的顯示與使用。
手勢優先性:移動端不只是點擊,手勢操作更要優先考慮,提高使用便利性。並且各手勢功能應該保持一致。
轉換輸入方式:移悄旁敏動端應減少文字輸入的部分,多加入選擇或者語音輸入方式。
為中斷而設計:移動端多為碎片化時間來處理事情,所以要考慮各個中斷的場景
最後要注意,安卓與蘋果的各方面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封裝性,比如說物理交互,截屏與返回,而且兩種系統在設計的時候也有出入,比如字體大小,尺寸,使用單位、控制項(導航,彈窗,動畫,按鈕,鍵盤,選擇控制項)等
『柒』 Web設計的設計原則有哪些
好的設計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數據,同時還可以提供用戶一個良好的使用體驗。GoodUI 總結了一個長達69條設計原則的清單(不斷增加中),列舉了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設計要點。
與以往的一些文章不一樣的是這里提到的69點其中有一部分 GoodUI 已經通過 AB Test 驗證過可行性。當然分析報告是需要付費的,單篇39美金。
不過今天討論的重點並不是付費報告,而是這69條設計原則。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將它們翻譯成了中文並配上圖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篇文章內容及圖片均來自於GoodUI,如有翻譯不恰當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01 嘗試使用一列的布局替代多列布局
02 給用戶一些小的利益,別看上去那麼赤裸裸
03 合並相似的功能
04 嘗試展示來自用戶的贊揚,而不是自我表揚
05 重復核心行動點
06 統一視覺規范,提升可識別性
07 嘗試使用推薦的口吻,而不是讓用戶感覺面對一台冷冰冰的機器
08 給用戶吃「後悔葯」的機會
09 告訴用戶產品適用的人群,而不是人人都通用
10 將文案寫得更加的直接,而不是一堆廢話
11 增強主行動點的視覺沖擊力,提升它在頁面中的可對比性
12 讓用戶知道你從哪兒來更易於拉近與用戶的關系
13 將表單做的簡單點,確保用戶在抓狂之前能進入下一步
14 盡量將用戶需要選擇的信息展示出來而不是藏起來
15 頁面的排版需要考慮用戶是否會漏掉底部信息
16 如果頁面的底部有需要關注的行動點,別讓文中過多的外鏈帶走了用戶
17 確保用戶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態
18 將利益點融合在行動點中,增強用戶的點擊慾望
19 將行動點與當前信息結合起來
20 將簡要的表單合並到頁面中,減少調整頁面帶來的用戶流失
21 適當的增加延遲動效,讓用戶感知到頁面的變化
22 讓新用戶從嘗試產品入手,而不是一來就面對冷冰冰的注冊表單
23 減少使用線框,這會過多的吸引用戶注意力,而且會讓頁面看上去透不過氣
24 給用戶推銷你能給他帶來的利益,而不是功能
25 一定要注意0結果頁面的設計,這也是引導用戶的好地方
26 給用戶選擇退出的權利,特別是郵件訂閱
27 注意界面元素的一致性,降低用戶學習成本
28 給下拉框增加一些預設值,降低用戶填寫成本
29 延續用戶日常的使用習慣,而不是重新創造
30 嘗試告訴用做些事情降低自己的損失,而不是提升收益
31 提升頁面的視覺層次,增強可閱讀性
32 將同類的操作合並在一起,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
33 表單及時校驗,而不是統一提交後在告訴用戶填錯了
34 嘗試將表單輸入變得更加寬容,讓用戶的填寫更加簡單
35 通過時間增強緊迫感
36 提供用戶可預見性的操作,降低用戶的心理成本
37 盡可能的幫助用戶選擇,而不是讓用戶想破腦袋
38 盡可能將操作區域放大,降低用戶操作成本
39 頁面載入速度很重要,盡可能讓用戶感受到你的網站速度很快
40 如果可以,增加鍵盤快捷鍵,提升操作效率
41 嘗試通過對比來讓用戶感知到性價比
42 嘗試對進度條進行「設計」來降低用戶等待的焦慮
43 根據用戶選擇逐步展示信息,降低無效信息對用戶的干擾
44 有時候較小的承諾比「誇海口」會更容易讓用戶信服
45 嘗試將提示信息弱化,減少對用戶操作的干擾
46 盡量通過系統的功能來簡化用戶的操作
47 用文本配合圖標來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
48 用更自然的語言代替冷冰冰的機器
49 放出一些摘要信息來幫助用戶識別是否需要進一步了解
50 在關鍵的頁面增加用戶權益信息,增強用戶進一步操作的信心
51 將價格進行換算,讓用戶感覺這很便宜
52 記得在成功頁面感謝用戶
53 將數字轉化成易於用戶閱讀的形式,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語言
54 告訴用戶選擇的權利和自由「誘惑力」
55 嘗試讓語言更具「誘惑力」
56 通過設計引導用戶的注意力
57 通過友好的對比來展示產品,為用戶做決定提供幫助
58 通過任務機制來提升用戶的滿足感
59 讓用戶了解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事情
60 嘗試用更幽默一些的語言文案
61 任何操作之後都要給出反饋,讓用戶知道操作已經生效
62 注意動效的真實使用情況(Amazon 的類目菜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63 注意排版的,不要讓信息過於擁擠
64 嘗試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傳遞信息,增強用戶的代入感
65 盡量給用戶展示真實的信息,不要欺騙
66 隨著用戶的不斷熟悉簡化界面
67 試著用用戶的口吻展示信息
68 在表單中增加一些提示信息,減少錯誤的幾率
69 最後,用簡單的文案傳遞核心關注的信息,少一些廢話
這69條設計原則雖然針對 Web 設計,但有些部分在移動產品設計中同樣有效。
轉載自:http://gooi.org/
『捌』 web設計與應用學什麼
《Web程序設計與應用》是200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斌,孫遠光,關南寶。
本書詳細介紹了Web程序設計技術ASP。全書分為4部分共7章。第1部分為第1章,介紹學習Web程序設計技術前應首先了解的相關知識及基本操作:第2部分為第2章,介紹ASP的基礎語言VBScript;第3部分包括第3、4、5、6章,從入門到提高,結合範例,循序漸進地介紹ASP,介紹了ASP的常用對象和組件,介紹了ASP程序與資料庫的集成;第4部分為第7章,通過綜合實例讓學生系統地掌握ASP編程技術。
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網路、軟體、信息及電子商務專業Web程序設計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對互動式網站設計與製作感興趣的學生自學用書,還可以作為企業、單位建站或網路、軟體公司教學培訓用書。
『玖』 JavaWeb做一個社區消息評論回復功能,怎麼設計實現
m(model)模型,代表的是資料庫層,通常用到的是:oracle、db2、mysql等sql知識;v(view)視圖,代表的是頁面(相關),通常用到的是:html5、jsp,js等頁面知識;c(Controller)控制,代表的控制器,通常用到一些框架知識,如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備註:mvc實際上是一個很寬泛的內容,根據用到的技術不同,需要實現的業務邏輯不一樣,所以靈活開發配置即可。
『拾』 1.Web設計的核心是什麼概念
人性化的設計是Web界面設計的核心。
拓展資料
網頁設計(web design,又稱為Web UI design,WUI design,WUI),是根據企業希望向瀏覽者傳遞的信息(包括產品、服務、理念、文化),進行網站功能策劃,然後進行的頁面設計美化工作。作為企業對外宣傳物料的其中一種,精美的網頁設計,對於提升企業的互聯網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網頁設計一般分為三種大類:功能型網頁設計(服務網站&B/S軟體用戶端)、形象型網頁設計(品牌形象站)、信息型網頁設計(門戶站)。設計網頁的目的不同,應選擇不同的網頁策劃與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