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端分離實現了技術上更大的專一性,並且賦予了前後數據的靈活性!公司現在沿用的阿拍腔尺里系前後端分離,姑且分享下!
前後端分離之前的時代,MVC框架大行其道,通常是前端(後台親切稱呼為寫靜態頁面的)開發HTML頁面,包括CSS等,然後由後端開發人員統一進行動態數據綁定,這樣前端的能力沒有體現出來,而後端也對改樣式,調布局不勝其煩,而且前後端耦合容易引發相互污染,項目笨重等缺點,這時候分離是最好的選擇!
原始的襲高MVC模型圖示:
讀寫分離就是將原來後端的框架MVC分為MC+V,後端controller只需要控制流程的流轉,許可權認證,業務邏輯等,model層為業務代碼與數據層的連接,整個View層全部作為前端項目的形式拆分,單獨部署在不同的服務節點上,實現分離!
分離之前View與controller的數據傳輸只需圓廳要通過轉發或者重定向,將數據傳遞到頁面,使用特定的EL表達式進行數據接收與顯示,分離之後兩個項目通常在不同的伺服器中,數據的傳輸涉及到網路通信,所以需要在滿足一定的傳輸協議的基礎上進行動態數據的處理!
前後端分離怎麼做的呢?
①,後端:後端設計好數據結構後,根據需求提供一套介面文檔,內容包括遵循b/get)nginx中我通過配置映射將a/b/get映射為a/b/get(後端)實際的暴露地址,實現了數據的獲取!
這樣的一個架構,在用戶看來是完全透明的,實現了整個功能的內聚,前後分離讓前後端的開發人員更加專注的維護自己的代碼,大大提升了開發人員的效率,如果你在開發過程中有疑惑,歡迎在線咨詢
㈡ 前端vue與後端Thinkphp在伺服器的部署
vue在服務端部署時,我們都知道通過npm run build 指令打包好的dist文件,通過http指定是可以直接瀏覽的,Thinkphp通過域名指向index.php文件才可以瀏覽。要使前端正常調用後端數據,有兩種方法:1、前端跨域調用後端數據,2、前端打包文件部署在後端的伺服器文件夾下(同域)。
web伺服器: apache
一、跨域
在伺服器配置站點:
在路徑/home/www/ 下創建test項目文件夾,用來放項目文件。
找到httpd-vhosts.conf文件配置站點
前端站點:
ServerName test.test.com
DocumentRoot "/home/www/test/dist"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後端站點:
ServerName test.testphp.com
DocumentRoot "/home/www/test/php"
DirectoryIndex index.php
將前端打包好的dist文件放在/home/www/test/ 文件夾下,運行http://test.test.com可瀏覽,當路徑改變時,刷新會出現404錯誤。此時dist文件下創建一個.htaccess文件,當路徑不存在時,路徑指向http://test.test.com/index.html能解決此問題。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Base /
RewriteRule ^index\.html$ - [L]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Rule . /index.html [L]
在/home/www/test文件夾下創建項目根目錄php文件夾,將thinkphp文件放在php下。TP5的入口文件在public文件下,在這將public下的入口文件index.php挪到php文件夾下(個人習慣將入口文件放在項目根目錄), 後端綁定Index模塊。
前端調用後端介面,存在跨域,跨域解決方法有好幾種,在這我將在後端php做配置,解決跨域問題,在公用控制器設置跨域配置:
class Common extends Controller
{
public $param;
// 設置跨域訪問
public function _initialize()
{
parent::_initialize();
isset($_SERVER['HTTP_ORIGIN']) ?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_SERVER['HTTP_ORIGIN']) : '';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OPTIONS');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Origin, X-Requested-With, Content-Type, Accept, authKey, sessionId");
$param = Request::instance()->param();
$this->param = $param;
}
}
前端調用登錄介面: this.axios.post('http://test.testphp.com/index.php/base/login', {user: '', password: ''})。
(可在webpack.base.conf.js文件下可定義介面:http://test.testphp.com/index.php/)
二、同域
後端配置同上,公共配置器中的header配置注釋。將前端的dist文件下的所有文件(包含.htaccess),放在php文件夾下。將後端index控制器的index方法的路徑重定向php下的index.html文件:
namespace app\index\controller;
use think\Controller;
class Index extends Controller
{
public function index() {
$this->redirect('/index.html');
}
}
前端調用登錄介面: this.axios.post('/index.php/base/login', {user: '', password: ''})
轉自:https://blog.csdn.net/qq_35465132/article/details/78986675
㈢ 前後端分離方案以及技術選型
作者:關開發
一.什麼是前後端分離?
理解前後端分離大概可以從3個方面理解:
1. 交互形式
2. 代碼組織形式
3. 開發模式與流程
1.1 交互形式
前後端不分離
後端將數據和頁面組裝、渲染好了之後,向瀏覽器輸出最終的html;瀏覽器接收到後會解析html,解析引入的css、執行js腳本,完成最終的頁面展示。
前後端分離
後端只需要和前端約定好接收以及返回的數據格式(一般用JSON格式),向前端提供API介面。前端就可以通過HTTP請求調用API的方式進行交互。前端獲取到數據後,進行頁面組裝、渲染,最終在瀏覽器呈現。
1.2 代碼組織形式
前後端不分離
在web應用早期的時候,前端頁面以及後台業務數據處理的代碼都放在一個工程下,甚至放在同一目錄下,前端頁面夾雜著後端代碼。前、後端開發工程師都需要把整套代碼導入開發工具才能開發。此階段下前後端代碼以及工作耦合度太高,前端不能獨立開發和測試,後端人員也要依賴前端完成頁面後才能完成開發。最糟糕的情況是前端工程師需要會後端模板技術(jsp),後端工程師還要會點前端技術,需要口頭說明頁面數據介面,才能配合完成開發。否則前端只能當一個「切圖仔」,只輸出HTML、CSS、以及很少量與業務邏輯無關的js;然後由後端轉化為後端jsp,並且還要寫業務的js代碼。
前後端分離
前後端代碼放在不同的工程下,前端代碼可以獨立開發,通過mock/easy-mock技術模擬後端API服務可以獨立運行、測試;後端代碼也可以獨立開發,運行、測試,通過swagger技術能自動生成API文檔供前端閱讀,還可以進行自動化介面測試,保證API的可用性,降低集成風險。
1.3 開發模式與流程
前後端不分離
在項目開發階段,前端根據原型和UI設計稿,編寫HTML、CSS以及少量與業務無關的js(純效果那些),完成後交給後台人員,後台人員將HTML轉為jsp,並通過JSP的模板語法進行數據綁定以及一些邏輯操作。後台完成後,將全部代碼打包,包含前端代碼、後端代碼打成一個war,然後部署到同一台伺服器運行。頂多做一下動靜分離,也就是把圖片、css、js分開部署到nginx。
具體開發流程如下:圖略
前後端分離
實現前後端分離之後,前端根據原型和UI設計稿編寫HTML、CSS以及少量與業務無關的js(純效果那些),後端也同時根據原型進行API設計,並與前端協定API數據規范。等到後台API完成,或僅僅是API數據規范設定完成之後。前端即可通過HTTP調用API,或通過mock數據完成數據組裝以及業務邏輯編寫。前後端可以並行,或者前端先行於後端開發了。
具體開發流程如下:圖略
二、前後端分離的好處與壞處。
從上面3個方面對比了之後,前後端分離架構和傳統的web架構相比,有很大的變化,看起來好處多多。到底是分還是不分,我們還是要理性分析是否值得才去做。
從目前應用軟體開發的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有兩方面需要注意:
· 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開始多終端化。
· 大型應用架構模式正在向雲化、微服務化發展。
我們主要通過前後端分離架構,為我們帶來以下四個方面的提升:
· 為優質產品打造精益團隊
通過將開發團隊前後端分離化,讓前後端工程師只需要專注於前端或後端的開發工作,是的前後端工程師實現自治,培養其獨特的技術特性,然後構建出一個全棧式的精益開發團隊。
· 提升開發效率
前後端分離以後,可以實現前後端代碼的解耦,只要前後端溝通約定好應用所需介面以及介面參數,便可以開始並行開發,無需等待對方的開發工作結束。與此同時,即使需求發生變更,只要介面與數據格式不變,後端開發人員就不需要修改代碼,只要前端進行變動即可。如此一來整個應用的開發效率必然會有質的提升。
· 完美應對復雜多變的前端需求
如果開發團隊能完成前後端分離的轉型,打造優秀的前後端團隊,開發獨立化,讓開發人員做到專注專精,開發能力必然會有所提升,能夠完美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的前端需求。
· 增強代碼可維護性
前後端分離後,應用的代碼不再是前後端混合,只有在運行期才會有調用依賴關系。應用代碼將會變得整潔清晰,不論是代碼閱讀還是代碼維護都會比以前輕松。
那麼前後端分離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我目前是沒有想到,除非你說會增加前端團隊的配備,後端工程師會變的不全能。。。
二、前後端分離架構方案。
實現前後端分離,主要是前端的技術架構變化較大,後端主要變為restfull 風格API,然後加上Swagger技術自動生成在線介面文檔就差不多了。
對於目前用於前後端分離方案的前端技術架構主要有兩種:
· 傳統SPA
· 服務端渲染SSR
2.1 傳統SPA
傳統SPA指的是單頁面應用,也就是整個網站只有一個頁面,所有功能都通過這一個頁面來呈現。因為一個人的肉眼,某一個時間點看一個頁面,既然如此何必要不同功能做多個頁面呢?只保留一個頁面作為模板,然後通過路由跳轉來更新這個模板頁面的內容不就可以了嗎?確實如此,現在通過reac全家桶、tvue全家桶,模塊化、路由、wabpack等技術輕而易舉就能實現一個單頁面應用。
單頁面應用的運行流程
1.用戶通過瀏覽器訪問網站url
2.單頁面的html文件(index.html)被下載到瀏覽器,接著下載html裡面引用的css,js。
3.css,js下載到瀏覽器完成之後,瀏覽器開始解析執行js向後端服務非同步請求數據。
4.請求數據完成後,進行數據綁定、渲染,最終在用戶瀏覽器呈現完整的頁面。
2.2 服務端渲染
服務端渲染的方案指的是數據綁定,渲染等工作都放在服務端完成,服務端向瀏覽器輸出最終的html。大家看完這個是不是有個疑問,這不是又回到了前後端不分離的時代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里的服務端是用來執行前端數據綁定、渲染的,也就是把瀏覽器的一部分工作分擔到了服務端。而目前具備這只種能力的服務端是NodeJs服務端。
它的原理其實就是在瀏覽器與前端代碼中間插入了一個NodeJs服務端。瀏覽器請求前端頁面時,會先經過NodeJS服務端,由NodeJs去讀取前端頁面,並執行非同步後端API,獲取到數據後進行頁面數據綁定,渲染等工作,完成一個最終的html然後返回瀏覽器,最後瀏覽器進行展示。
服務端渲染應用的運行流程:
1.用戶通過瀏覽器訪問網站url
2.NodeJS服務端接收到請求,讀取到對應的前端html,css,js。
3.NodeJS解析執行js向後端API非同步請求數據。
4.NodeJs請求數據完成之後,進行數據綁定、渲染,得到一個最終的html。
5.NodeJs向瀏覽器輸出html,瀏覽器進行展示。
PS:其實本質就是把前端編寫成一個nodeJs的服務端web應用。實施服務端渲染後,我們最終運行的是一個Nodejs服務端應用。而單頁面應用是把靜態頁面部署到靜態資源伺服器進行運行。
看到這里,你是否又有疑問,為什麼要這么麻煩搞服務端渲染呢?
2.3 SPA與服務端渲染方案對比
SPA的優點是開發簡單,部署簡單;缺點是首次載入較慢,需要較好的網路,不友好的SEO。
so,以下就是使用服務端渲染的理由了(摘取vue官方說法):
與傳統 SPA (單頁應用程序 (Single-Page Application)) 相比,伺服器端渲染 (SSR) 的優勢主要在於:
· 更好的 SEO,由於搜索引擎爬蟲抓取工具可以直接查看完全渲染的頁面。
請注意,截至目前,Google 和 Bing 可以很好對同步 JavaScript 應用程序進行索引。在這里,同步是關鍵。如果你的應用程序初始展示 loading 菊花圖,然後通過 Ajax 獲取內容,抓取工具並不會等待非同步完成後再行抓取頁面內容。也就是說,如果 SEO 對你的站點至關重要,而你的頁面又是非同步獲取內容,則你可能需要伺服器端渲染(SSR)解決此問題。
· 更快的內容到達時間 (time-to-content),特別是對於緩慢的網路情況或運行緩慢的設備。
無需等待所有的 JavaScript 都完成下載並執行,才顯示伺服器渲染的標記,所以你的用戶將會更快速地看到完整渲染的頁面。通常可以產生更好的用戶體驗,並且對於那些「內容到達時間(time-to-content) 與轉化率直接相關」的應用程序而言,伺服器端渲染 (SSR) 至關重要。
使用伺服器端渲染 (SSR) 時還需要有一些權衡之處:
· 開發條件所限。瀏覽器特定的代碼,只能在某些生命周期鉤子函數 (lifecycle hook) 中使用;一些外部擴展庫 (external library) 可能需要特殊處理,才能在伺服器渲染應用程序中運行。
· 涉及構建設置和部署的更多要求。與可以部署在任何靜態文件伺服器上的完全靜態單頁面應用程序 (SPA) 不同,伺服器渲染應用程序,需要處於 Node.js server 運行環境。
· 更多的伺服器端負載。在 Node.js 中渲染完整的應用程序,顯然會比僅僅提供靜態文件的 server 更加大量佔用 CPU 資源 (CPU-intensive - CPU 密集),因此如果你預料在高流量環境 (high traffic) 下使用,請准備相應的伺服器負載,並明智地採用緩存策略。
以vue為例,實施服務端渲染可以查看官方指南: https://ssr.vuejs.org ,或選擇Nuxt.js
2.4 預渲染技術
如果你調研伺服器端渲染 (SSR) 只是用來改善少數營銷頁面(例如 /, /about, /contact 等)的 SEO,那麼你可能需要預渲染。無需使用 web 伺服器實時動態編譯 HTML,而是使用預渲染方式,在構建時 (build time) 簡單地生成針對特定路由的靜態 HTML 文件。優點是設置預渲染更簡單,並可以將你的前端作為一個完全靜態的站點。
如果你使用 webpack,你可以使用 prerender-spa-plugin 輕松地添加預渲染。它已經被 Vue 應用程序廣泛測試 - 事實上,作者是 Vue 核心團隊的成員。
prerender-spa-plugin: https://github.com/chrisvfritz/prerender-spa-plugin
三、前後端分離技術選型
- artTemplate + bootstrap(不推薦, 不算完全前後端分離)
- vue全家桶(推薦)
- react全家桶 (推薦,生態全)
㈣ 關於後台控制前端div顯示的問題
//看見runat,你應該就是用C#,asp.net了吧。
//實現這種其實還有有方法的,給你提供幾個方法,你衡量一下選擇著用吧。
//1、最簡單的,直接在aspx頁面上,使用代碼完成
<%stringu="show";
if(u=="show"){
%>
<label>我是show,我被顯示了</label>
<%}%>
//2、使用ajax提交到後台去判斷是否要展示,引用jquery
$.post("你進行判斷並且返回數據的一般處理程序.ashx",function(data){
//這里的data就是.ashx中的輸出數據
if(data=="show"){
//如果返回是show,則把id=conid的控制項show()出來
$("#conid").show();
}else{
//否則隱藏
$("#conid").hide();
}
});
//3、在aspx的後台頁面,可以直接輸出<script></script>代碼,對控制項進行隱藏
Response.Write("<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id').style.display='none;';</script>")
㈤ 前端和後端開發有什麼區別嗎
Web前端和後端的區別:
1、展示方式
前端是用戶可見的界面,網站前端頁面也就是網頁的頁面開發,比如網頁上的特效、布局、圖片、視頻,音頻等內容。前端的工作內容就是將美工設計的效果圖的設計成瀏覽器可以運行的網頁,並配合後端做網頁的數據顯示和交互等可視方面的工作內容。
後端用戶看不見的東西,通常是與前端工程師進行數據交互及網站數據的保存和讀取,相對來說後端涉及到的邏輯代碼比前端要多的多,後端考慮的是底層業務邏輯的實現,平台的穩定性與性能等。
2、技術實現
前端開發用到的技術包括但不限於html5、css3、javascript、jquery、Bootstrap、Node.js 、Webpack,AngularJs,ReactJs,VueJs等技術;後端開發以java為例主要用到的是包括但不限於Struts spring springmvc Hibernate Http協議 Servlet Tomcat伺服器等技術。
3、工作內容
前端工程師負責Web前端開發、移動端開發、大數據呈現端開發。Web前端開發針對PC端開發任務;移動端開發包括Android開發、iOS開發和各種小程序開發,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帶動下,移動端的開發任務量是比較大的;大數據呈現則主要是基於已有的平台完成最終分析結果的呈現,呈現方式通常也有多種選擇。
後端工程師負責平台設計、介面設計和功能實現。平台設計主要是搭建後端的支撐服務容器;介面設計主要針對於不同行業進行相應的功能介面設計,通常一個平台有多套介面,就像衛星導航平台設有民用和軍用兩套介面一樣;功能實現則是完成具體的業務邏輯實現。
前後端開發的相似點:函數式編程、模塊化思想、分層思想、單元測試、lint、assert 方法、日誌、聲明式和命令式的實踐經驗、數據處理的本質實踐與思考、部分庫的使
前後端開發的區別:前端、重用戶體驗、對UI庫的依賴較強、界面的個性化較強、處理各個瀏覽器平台對界面的渲染差異、後端、並發處理、事務、部署復雜,特別是微服務出來後、具體的功能特性,如大數據分析,AI方面的工作。
通過以上總結的Web前端和後端的區別,可以看出前端開發的內容是我們在網頁看到的內容,而後端開發主要業務邏輯規則。
有的人認為,前端很好學,後端不好學。也有的人認為,前端不好學,後端好學,歸根到底還得看個人興趣。
㈥ 做web 應用,前端和後端怎麼配合的
前端主要是顯示數據,可以向後台請求數據
後端主要是處理數據,要向像前端返回數據
㈦ 知乎 怎麼把前端和後台連接起來
1、前端和後端之所以需要對接,是因為前端頁面只負責提供視圖沒有內容。
2、而後端只提供內容,兩者所謂的對接,就是把後端的內容放在前端頁面預留出來的位置上。(雖然說是前端後端,但這一對接實際發生在伺服器端)
3、所以伺服器端進行的活動如下:接收用戶請求——》找到負責處理的程序——》處理程序找到要傳輸給用戶的前端頁面——》該前端頁面留出位置——》後端到資料庫取數據——》後端把數據放在前端留出來的位置上——》結合成真正用戶看到的html文件——》傳輸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