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web系統需求與分析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web系統需求與分析

發布時間: 2023-05-18 17:30:59

❶ 如何做好網站開發項目需求分析

從廣義上理解: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的獲取、分析、規格說明、變更、驗證、管理的一系列需求工程。

狹義上理解需求分析指需求的分析、定義過程。

原因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軟體用戶的需求是什麼。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開發出的軟體卻沒人要,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勞。如果費了很大的精力,開發一個軟體,最後卻不滿足用戶的要求,從而要重新開發過,這種返工是讓人痛心疾首的(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比如:用戶需要一個forlinux的軟體,而你在軟體開發前期忽略了軟體的運行環境,忘了向用戶詢問這個問題,而想當然的認為是開發forwindows的軟體。當你千辛萬苦地開發完成向用戶提交時才發現出了問題,那時候你是欲哭無淚了,恨不得找塊豆腐一頭撞死。

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因為他具有決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他在軟體開發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家一定要對需求分析具有足夠的重視。在一個大型軟體系統的開發中,他的作用要遠遠大於程序設計。

任務

簡言之,需求分析的任務就是解決「做什麼"的問題,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戶的各項要求,並准確地表達所接受的用戶需求。

過程

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問題識別、分析與綜合、制訂規悄枯褲格說明、評審。

問題識別:就是從系統角度來理解軟體,確定對所開發系統的綜合要求,並提出這些需求的實現條件,以及需求應該達到的標准。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做什麼)、性能需求(要達到什麼指標)、環境需求(如機型、操作系統等)、可靠性需求(不發生故障的概率)、安全保密需求、用戶界面需求、資源使用需求(軟體運行是所需的內存、CPU等)、軟體成本消耗與開發進度需求、預先估計以後系統可能達到的目標。

分析與綜合:逐步細化所有的軟體功能,找出系統各元素間的聯系,介面特性和設計上的限制,分析他們是否滿足需求,剔除不合理部分,增加需要部分。最後綜合成系統的解決方案,給出要開發的系統的詳細邏輯模型(做什麼的模型)。

制訂規格說明書:即編制文檔,描述需求的文檔稱為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請注意,需求分析階段的成果是需求規格說明書,向下一階段提交。

評審:對功能的正確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它需求給予評價。評審通過才可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否則重新進行需求分析。

方法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這里只強調原型化方法,其它的方法如:結構化方法、動態分析法等,從來沒用過這些方法在此不討論。

原型化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原型就是軟體的一個早期可運行的版本,它實現了目標系統的某些或全部功能。

原型化方法就是盡可能快地建造一個粗糙的系統,這系統實現了目標系統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但是這個系統可能在可靠性、界面的友好性或其他方面上存在缺陷。建造這樣一個系統的目的是為了考察某一方面的可行性,如演算法的可行性、技術的可行性或考察是否滿足用戶的需求等。如:為了考察是否滿足用戶的要求,可以用某些軟體工具快速的建造一個原型系統,這個系統只是一個界面,然後聽取用戶的意見,改進這個原型。以後的目標系統就在原型系統的基礎上開發。

原型主要有三種類型:探索型、實驗型、進化型。

探索型:目的是要弄清楚對目標系統的要求,確定所希望的特性,並探討多種方案的可行性。

實驗型:用於大規模開發和實現前,考核方案是否合適,規格說明是否可靠。

進化型:目的不在於改進規格說明,而是將系統建造得易於變化,在改進原型的過程中,逐步將原型進化成最終系統。

在使用原型化方法時有兩種不同的策略:廢棄策略、追加策略。

廢棄策略:先建造一個功能簡單而且質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統,針對這個系統反復進行修改,形成比較好啟簡的思想,據此設計出較完整、准確、一致、可靠的最終系統。系統構造完成後,原來的模型系統就被廢棄不用。探索型和實驗型屬於這種策略。

追加策略:先構造一個功能簡單而且質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統,作為最終系統的核心,然後通過不斷地擴充修改,逐步追加新要求,發展成為最終系統。進化型屬於這種策略。

需求分析20條法則

客戶與開發人員交流需要好的方法。下面建議20條法則,客戶和開發人員可以通過評審以下內容並達成共識。如果遇到分歧,將通過協商達成對各自義務的相互理解,以便減少以後敗帆的磨擦(如一方要求而另一方不願意或不能夠滿足要求)。

1、分析人員要使用符合客戶語言習慣的表達

需求討論集中於業務需求和任務,因此要使用術語。客戶應將有關術語(例如:采價、印花商品等采購術語)教給分析人員,而客戶不一定要懂得計算機行業的術語。

2、分析人員要了解客戶的業務及目標

只有分析人員更好地了解客戶的業務,才能使產品更好地滿足需要。這將有助於開發人員設計出真正滿足客戶需要並達到期望的優秀軟體。為幫助開發和分析人員,客戶可以考慮邀請他們觀察自己的工作流程。如果是切換新系統,那麼開發和分析人員應使用一下舊系統,有利於他們明白系統是怎樣工作的,其流程情況以及可供改進之處。

3、分析人員必須編寫軟體需求報告

分析人員應將從客戶那裡獲得的所有信息進行整理,以區分業務需求及規范、功能需求、質量目標、解決方法和其他信息。通過這些分析,客戶就能得到一份「需求分析報告」,此份報告使開發人員和客戶之間針對要開發的產品內容達成協議。報告應以一種客戶認為易於翻閱和理解的方式組織編寫。客戶要評審此報告,以確保報告內容准確完整地表達其需求。一份高質量的「需求分析報告」有助於開發人員開發出真正需要的產品。

4、要求得到需求工作結果的解釋說明

分析人員可能採用了多種圖表作為文字性「需求分析報告」的補充說明,因為工作圖表能很清晰地描述出系統行為的某些方面,所以報告中各種圖表有著極高的價值;雖然它們不太難於理解,但是客戶可能對此並不熟悉,因此客戶可以要求分析人員解釋說明每個圖表的作用、符號的意義和需求開發工作的結果,以及怎樣檢查圖表有無錯誤及不一致等。

5、開發人員要尊重客戶的意見

如果用戶與開發人員之間不能相互理解,那關於需求的討論將會有障礙。共同合作能使大家「兼聽則明」。參與需求開發過程的客戶有權要求開發人員尊重他們並珍惜他們為項目成功所付出的時間,同樣,客戶也應對開發人員為項目成功這一共同目標所做出的努力表示尊重。

6、開發人員要對需求及產品實施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

通常客戶所說的「需求」已經是一種實際可行的實施方案,分析人員應盡力從這些解決方法中了解真正的業務需求,同時還應找出已有系統與當前業務不符之處,以確保產品不會無效或低效;在徹底弄清業務領域內的事情後,分析人員就能提出相當好的改進方法,有經驗且有創造力的分析人員還能提出增加一些用戶沒有發現的很有價值的系統特性。

7、描述產品使用特性

客戶可以要求分析人員在實現功能需求的同時還注意軟體的易用性,因為這些易用特性或質量屬性能使客戶更准確、高效地完成任務。例如:客戶有時要求產品要「界面友好」或「健壯」或「高效率」,但對於開發人員來講,太主觀了並無實用價值。正確的做法是,分析人員通過詢問和調查了解客戶所要的「友好、健壯、高效所包含的具體特性,具體分析哪些特性對哪些特性有負面影響,在性能代價和所提出解決方案的預期利益之間做出權衡,以確保做出合理的取捨。

8、允許重用已有的軟體組件

需求通常有一定靈活性,分析人員可能發現已有的某個軟體組件與客戶描述的需求很相符,在這種情況下,分析人員應提供一些修改需求的選擇以便開發人員能夠降低新系統的開發成本和節省時間,而不必嚴格按原有的需求說明開發。所以說,如果想在產品中使用一些已有的商業常用組件,而它們並不完全適合您所需的特性,這時一定程度上的需求靈活性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9、要求對變更的代價提供真實可靠的評估

有不同的選擇。而這時,對需求變更的影響進行評估從而對業務決策提供幫助,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客戶有權利要求開發人員通過分析給出一個真實可信的評估,包括影響、成本和得失等。開發人員不能由於不想實施變更而隨意誇大評估成本。

10、獲得滿足客戶功能和質量要求的系統

每個人都希望項目成功,但這不僅要求客戶要清晰地告知開發人員關於系統「做什麼」所需的所有信息,而且還要求開發人員能通過交流了解清楚取捨與限制,一定要明確說明您的假設和潛在的期望,否則,開發人員開發出的產品很可能無法讓您滿意。

11、給分析人員講解您的業務

分析人員要依靠客戶講解業務概念及術語,但客戶不能指望分析人員會成為該領域的專家,而只能讓他們明白您的問題和目標;不要期望分析人員能把握客戶業務的細微潛在之處,他們可能不知道那些對於客戶來說理所當然的「常識」。

12、抽出時間清楚地說明並完善需求

客戶很忙,但無論如何客戶有必要抽出時間參與「頭腦高峰會議」的討論,接受采訪或其他獲取需求的活動。有些分析人員可能先明白了您的觀點,而過後發現還需要您的講解,這時請耐心對待一些需求和需求的精化工作過程中的反復,因為它是人們交流中很自然的現象,何況這對軟體產品的成功極為重要。

13、准確而詳細地說明需求

編寫一份清晰、准確的需求文檔是很困難的。由於處理細節問題不但煩人而且耗時,因此很容易留下模糊不清的需求。但是在開發過程中,必須解決這種模糊性和不準確性,而客戶恰恰是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決定的最佳人選,否則,就只好靠開發人員去正確猜測了。

在需求分析中暫時加上「待定」標志是個方法。用該標志可指明哪些是需要進一步討論、分析或增加信息的地方,有時也可能因為某個特殊需求難以解決或沒有人願意處理它而標註上「待定」。客戶要盡量將每項需求的內容都闡述清楚,以便分析人員能准確地將它們寫進「軟體需求報告」中去。如果客戶一時不能准確表達,通常就要求用原型技術,通過原型開發,客戶可以同開發人員一起反復修改,不斷完善需求定義。

14、及時作出決定

分析人員會要求客戶作出一些選擇和決定,這些決定包括來自多個用戶提出的處理方法或在質量特性沖突和信息准確度中選擇折衷方案等。有權作出決定的客戶必須積極地對待這一切,盡快做處理,做決定,因為開發人員通常只有等客戶做出決定才能行動,而這種等待會延誤項目的進展。

15、尊重開發人員的需求可行性及成本評估

所有的軟體功能都有其成本。客戶所希望的某些產品特性可能在技術上行不通,或者實現它要付出極高的代價,而某些需求試圖達到在操作環境中不可能達到的性能,或試圖得到一些根本得不到的數據。開發人員會對此作出負面的評價,客戶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

16、劃分需求的優先順序

絕大多數項目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資源實現功能性的每個細節。決定哪些特性是必要的,哪些是重要的,是需求開發的主要部分,這只能由客戶負責設定需求優先順序,因為開發者不可能按照客戶的觀點決定需求優先順序;開發人員將為您確定優先順序提供有關每個需求的花費和風險的信息。

在時間和資源限制下,關於所需特性能否完成或完成多少應尊重開發人員的意見。盡管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所希望的需求在項目中未被實現,但畢竟是要面對現實,業務決策有時不得不依據優先順序來縮小項目范圍或延長工期,或增加資源,或在質量上尋找折衷。

17、評審需求文檔和原型

客戶評審需求文檔,是給分析人員帶來反饋信息的一個機會。如果客戶認為編寫的「需求分析報告」不夠准確,就有必要盡早告知分析人員並為改進提供建議。更好的辦法是先為產品開發一個原型。這樣客戶就能提供更有價值的反饋信息給開發人員,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您的需求;原型並非是一個實際應用產品,但開發人員能將其轉化、擴充成功能齊全的系統。

18、需求變更要立即聯系

不斷的需求變更,會給在預定計劃內完成的質量產品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變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開發周期中,變更越在晚期出現,其影響越大;變更不僅會導致代價極高的返工,而且工期將被延誤,特別是在大體結構已完成後又需要增加新特性時。所以,一旦客戶發現需要變更需求時,請立即通知分析人員。

19、遵照開發小組處理需求變更的過程

為將變更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所有參與者必須遵照項目變更控制過程。這要求不放棄所有提出的變更,對每項要求的變更進行分析、綜合考慮,最後做出合適的決策,以確定應將哪些變更引入項目中。

20、尊重開發人員採用的需求分析過程

軟體開發中最具挑戰性的莫過於收集需求並確定其正確性,分析人員採用的方法有其合理性。也許客戶認為收集需求的過程不太劃算,但請相信花在需求開發上的時間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您理解並支持分析人員為收集、編寫需求文檔和確保其質量所採用的技術,那麼整個過程將會更為順利。

「需求確認」意味著什麼

在「需求分析報告」上簽字確認,通常被認為是客戶同意需求分析的標志行為,然而實際操作中,客戶往往把「簽字」看作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他們要我在需求文檔的最後一行下面簽名,於是我就簽了,否則這些開發人員不開始編碼。」

這種態度將帶來麻煩,譬如客戶想更改需求或對產品不滿時就會說:「不錯,我是在需求分析報告上簽了字,但我並沒有時間去讀完所有的內容,我是相信你們的,是你們非讓我簽字的。」

同樣問題也會發生在僅把「簽字確認」看作是完成任務的分析人員身上,一旦有需求變更出現,他便指著「需求分析報告」說:「您已經在需求上簽字了,所以這些就是我們所開發的,如果您想要別的什麼,您應早些告訴我們。」

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因為不可能在項目的早期就了解所有的需求,而且毫無疑問地需求將會出現變更,在「需求分析報告」上簽字確認是終止需求分析過程的正確方法,所以我們必須明白簽字意味著什麼。

對「需求分析報告」的簽名是建立在一個需求協議的基線上,因此我們對簽名應該這樣理解:「我同意這份需求文檔表述了我們對項目軟體需求的了解,進一步的變更可在此基線上通過項目定義的變更過程來進行。我知道變更可能會使我們重新協商成本、資源和項目階段任務等事宜。」對需求分析達成一定的共識會使雙方易於忍受將來的摩擦,這些摩擦來源於項目的改進和需求的誤差或市場和業務的新要求等。

❷ 基於web技術設計出來的系統有什麼意義

畢 業(設 計)論 文 開 題 報 告1.本課題的來源及研究意義 宿舍管理系統畢業論文來源:在當今的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管理信息系統也蓬勃發展。學校各個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紛紛開發自己的系統,而隨著住宿人數的高速膨脹,開發學生公寓管理系統也成為必然。近年來,我校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不斷增多,宿舍也不斷擴建增多。致使宿舍管理工作壓力增大,為了適應未來信息化社會的需要,為了使宿舍管理 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減輕工作人員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需要結合我校實際工作的需要採用 ASP語言 結合 Access 2003開發了《山西農業大學九號樓學生公寓管理系統》。現在學生公寓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日益呈現出可視化、對象化和網路化的特徵課的研究現狀在當今的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管理信息系統也蓬勃發展。學校各個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紛紛開發自己的系統,而隨著住宿人數的高速膨脹,開發學生公寓管理系統也成為必然。 近年來,我校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不斷增多,宿舍也不斷擴建增多。致使宿舍管理工作壓力增大,為了適應未來信息化社會的需要,為了使宿舍管理 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減輕工作人員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需要結合我校實際工作的需要採用ASP語言 結合 Access 2003開發了《山西農業大學九號樓學生公寓管理系統》。現在學生公寓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日益呈現出可視化、對象化和網路化的特徵。(1)資料庫在學生公寓管理系統中的應用變的日趨重要,同時隨著資料庫技術的日趨完善,呈現出了新的課題:半結構和無結構數據模型的描述、管理、查詢和安全控制。而且隨著資料庫技術和Web的結合,將會使招生管理系統變的更加高效便捷。(2)面向對象分析方法在學生公寓管理系統中的應用。面向對象的分析(OOA),也稱面向對象的軟體需求分析,是建立在對象及其屬性,類屬及其成員,整體及其部分這些概念之上的是一種以對象及其交互關系為手段,將非形式化的需求說明陳述成明確的軟體,系統需求的方法。其特點為:模塊性、繼承和類比性以及動態連接性。 3.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介紹了在一種以ASP語言(前台開發工具)結合關系資料庫Access (後台資料庫)開發的面向應用的學校學生公寓管理系統。系統整體結構採用了常用的自頂向下的瀑布式結構化設計方法,設計時力求簡單實用,便於維護。介紹了系統設計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包括開發背景分析、業務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內容。介紹了詳細設計部分,該部分內容包括信息數據錄入模塊,寢室加減分模塊、信息查詢模塊、資料庫管理模塊和退出系統模塊。該學生公寓管理系統可以完成學生入住、搬出處理,加減分處理,學生住宿信息查詢和資料庫管理等,使用該系統使得學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簡捷化、高效化且該系統具有高效、易操作、易維護等特點,並且系統結構清晰、界面友好,功能齊全,能有效地減少工作量和提高招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4.本課題的基本內容 經過系統分析,確定了本軟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系統設置、公寓管理、衛生檢查、公寓資產、記錄查看、記錄刪除、值班記錄、幫助製作。系統設置:主要完成:用戶管理、公寓設置、數據備份、數據轉換、退出的功能。3.2.1 用戶管理可以進行管理人員的添加和修改以及刪除操作。添加人員可以分為兩類:普通用戶、管理員。可以視不同人員而添加。管理員擁有所有權力,對整個系統的操作。普通用戶只有瀏覽、及一些簡單的添加操作權力。無用戶設置、公寓設置及記錄刪除等權力。3.2.2公寓設置分為三個主要的操作:公寓設置、寢室設置、班級設置。在這里可以添加學校所有的公寓、所有班級、每個公寓的所有寢室,也可以用此軟體管理一幢公寓。這樣操作起來會更簡單、操作一目瞭然。3.2.3數據備份這是一個數據管理軟體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它可以及時的備份當前的資料庫以及在出現故障後利用已保存的數據進行恢復。3.2.4數據轉換利用數據轉換將當前資料庫中的表轉換成Excel表格的形式,顯示更為直觀,可以進行列印等操作。3.3公寓管理 主要完成:學生請假、學生違規、床位設置的功能。3.3.1學生請假主要是對學生請假記錄做一個添加。利用它可以把學生的基本的請假資料保存起來。3.3.2學生違規主要是對學生違規記錄做一個添加。利用它可以把學生的基本的違規資料保存起來。3.3.3床位設置通過床位設置可以簡單查看每個公寓每個寢室的床位使用情況以及床位剩餘情況。還可以通過詳細查看,查看到某個公寓某個寢室住宿人員的人數,以及具體的住宿人員的名字。3.4 衛生檢查 主要完成:添加檢查記錄的功能。衛生檢查可以對衛生檢查的結果進行記錄。這里的衛生標准一共有五項可以填寫,在每一項里已經基本設置了所不合標準的記錄,你可以在下拉列表框中進行選擇即可,但是如果沒有你想輸入的記錄的話,也可以自己輸入。運行圖如下:3.5 公寓資產 主要完成:添加新增物品的功能。可以對公寓資產的收入或其它物品的入庫進行記錄。運行圖如下:3.6 記錄查看與記錄刪除 主要是對學生請假、學生違規、衛生記錄,公寓資產等記錄所進行的操作,利用這兩個功能可以對任一記錄進行查看與刪除。3.7值班記錄 它的功能主要是針對值班人員開發出來的,在這里可以讓值班人員對當天值班情況進行一個小記,以便日後查看。3.8幫助製作 對於一個稍顯正規的軟體來說幫助的製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本程序也不例外,製作了此幫助文檔。在程序中可以按F1或點擊幫助菜單來顯示此help.Chm文檔。以便對本軟體進行快速操作。宿舍管理系統畢業論文來源:

❸ 如何規劃跟設計web應用程序,其開發周期有那幾個階段

下面用我開發的一個辦公系統來說明一下如何規劃跟設計WEB應用系統,及其開發幾個階段。

第一步:需求分析

我召集他們所有業務相關部門開了幾次會議,將各部門的功能需求進行了整理和統一,寫成的功能需求說明書,文中詳細列出了軟體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及要達到的目標。他們要求軟體要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帶來真正的價值。比如直接給他們帶來更多訂單,幫助他們尋找客戶並留住,同時在經營中節省人力成本及防止不必要的浪費,最終實現公司利潤的增長。我認為,如果一個軟體不能帶來實質性的經濟價值,僅僅只是用來裝點公司門面,提高一點工作效率,那還不如不要。這也是他們為什麼看不上有些成品軟體,而要選擇定製開發的原因。每個公司情況均不一樣,成品軟體商往往無法知道每個客戶的痛處,所以做出來的產品無法真正適合客戶。只有自己針對性的開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客戶才知道他們公司最需要什麼,他們的客戶應如何獲得和留住,業務流程應如何設計等等。有針對性開發一些實用功能,才是最適合的軟體。

通過這個項目,我認識到編寫軟體需求說明書的過程非常重要,這決定了以後的開發過程是不是會走彎路,是否因為開發了不必要的功能浪費時間和金錢,是不是存在程序功能模塊上的沖突。我在需求說明編寫上花了較大精力,有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感覺。最後在所有人員一致通過這個需求說明書後才決定走下一步。

第二步:開發方案書

開發方案書是將功能需求說明書轉化為可開發的具體行動方案,我根據開發平台的開發規則進行編寫的,將軟體需求說明書中的功能模塊進行組合優化,分析出各個模塊的數據結構及數據關系、運算邏輯,理清各模塊之間的業務流程,最後根據各業務部門人員的實際情況規劃各模塊的界面樣式。

我的開發方案書也寫得很詳細,不過相比功能需求說明書,感覺容易些,畢竟大方向已有了。開發方案書中我將數據結構中的表及欄位全部規劃好,並命名好,包括其數據類型、長度等,做成表格,並將各欄位數據來源及編輯方式等均做好說明。前面忘記說明了,我雖然對編程不懂,但由於以前有過管理軟體操作方面經驗,對資料庫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也只是懂一些皮毛,不過用天縱快速開發平台開發,這點資料庫方面的知識夠用了,以後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更復雜的一些SQL語句再網上搜索一下吧。

開發方案書對後期的系統開發非常重要,下面的開發過程其實就是將開發方案書的內容在快速開發平台進行配置的過程。

第三步:開發及測試

有開發方案書,接下來的開發就非常容易了,其實就是將開發方案書的內容配置到開發平台上的過程,這就是我前面說的為什麼找這樣一個開發平台開發這個系統的原因。

用配置型開發平台開發軟體相當簡單快速,一般的模塊三步就可以搞定了,第一步設置模塊信息,第二步設置表單屬性,第三步設置表中每個欄位。也許我這樣說你還是不太相信,那好吧。上圖!

天縱快速開發平台分開發後台和應用前台。顧名思義,開發後台是供開發者使用的,應用前台是開發好的系統進行使用的地方。好了,進入開發後台吧,如下圖:

通過這三步的配置,一個功能模塊基本完成了。是不是非常簡單快速!整體開發過程是不是全部是通過配置來完成的。當然上面提到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配置,對於復雜功能要求的模塊,可能還要進行更詳細的配置。

配置型開發平台由於省去代碼編寫,開發速度大大提高,由於界面是由開發平台中間件根據配置的業務參數自動生成,不用每個界面均去編寫一套代碼,因此出錯率大大降低,軟體的性能和穩定性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第四步:編寫操作手冊

系統開發好後,有一個收尾工作是不能省的,那就是編寫操作手冊。好在我平時沒事就喜歡寫點博客,對寫作沒有畏懼心。操作手冊是供使用者學習和操作時用的,在操作手冊中我將系統操作過程及其注意事項詳細列出,事後我才知道,操作手冊也是這個系統正式能使用起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我寫的操作手冊有聲有色,條理清晰,操作這個系統的同事很快就能理解並上手了。

我得出的經驗是:操作手冊越早編寫越好,最好是在開發的同時就進行編寫,開發過程中一些重點內容要立即記錄下來,提醒以後的使用者,時間一長了,就算是開發者本人也可能都忘記了,最後導致使用者走彎路。

第五步:上線試運行

折騰了半個多月,一個共有50多個模塊的內部管理系統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請客戶的幾個部門領導一起演示操作走了一遍,大家十分滿意,總算沒辜負老他們板的期望。他們老闆一高興,批准買一台伺服器專門運行這個系統。我花了一天時間,部署到伺服器上,開始上線試運行。

第六步:正式運行

經過了半個月的試運行,調整了其中出現一些小問題,就開始召集所有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幾天的操作培訓,開始正式在公司內全面運行。

❹ 什麼是系統需求分析

問題一:什麼是需求分析,其目標是什麼?《軟體工程》 需求分析就是了解、判斷用戶需要什麼、想最終達到工么目的、怎麼實現,為你們提 *** 品、服務、項目等提供目標和檢驗標准

問題二:如何系統的進行用戶需求分析 1.概念
需求的定義包括從用戶角度(系統的外部行為),以及從開發者角度(一些內部特性)來闡述需求.
關鍵的問題是一定要編寫需求文檔.我曾經目睹過一個項目中途更換了所有的開發者,客戶被迫與新的需求分析者坐到一起.系統的分析人員說:我們想與你談談你的需求.客戶的第一反應便是:我已經將我的要求都告訴你們前任了,現在我要的就是給我編一個系統.
百事通
而實際上,UGGs,需求並未編寫成文檔,因此新的分析人員不得不從頭做起.所以如果只有一堆郵件、會談記錄或一些零碎的未整理的對話,你就確信你已明白用戶的需求,那完全是自欺欺人.
需求的另外一種定義認為需求是用戶所需要的並能觸發一個程序或系統開發工作的說明.有些需求分析專家拓展了這個概念:從系統外部能發現系統所具有的滿足於用戶的特點、功能及屬性等.這些定義強調的是產品是什麼樣的,而並非產品是怎樣設計、構造的.而下面的定義則從用戶需要進一步轉移到了系統特性:
需求是指明必須實現什麼的規格說明.它描述了系統的行為、特性或屬性,是在開發過程中對系統的約束.
從上面這些不同形式的定義不難發現:並沒有一個清晰、毫無二義性的需求術語存在,真正的需求實際上在人們的腦海中,這個人們主要是指客戶,但一般情況下,用戶並不能描述自己的需要,只就需要系統分析人員根據用戶的自己語言的描述整理出相關的需要再進一步和客戶核對.系統分析員和客戶需要確保所有項目風險承擔者在描述需求的那些名詞的理解上務必達成共識.
任何文檔形式的需求(例如如下將要描述的需求規格說明書)僅是一個模型,一種描述.
2.需求分析的任務
開發軟體系統最為困難的部分就是准確說明開發什麼.最為困難的概念性工作便是編寫出詳細技術需求,這包括所有面向用戶、面向機器和其它軟體系統的介面.同時這也是一旦做錯,將最終會給系統帶來極大損害的部分,並且以後再對它進行修改也極為困難.
目前,國內產品的龐雜,一家企業可能有幾個系統並立運行,它們之間介面是系統開發人員最頭痛的問題.
對於商業最終用戶應用程序,企業信息系統和軟體作為一個大系統的一部分的產品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於我們開發人員來說,並沒有編寫出客戶認可的需求文檔,我們如何知道項目於何時結束?而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對客戶來說是重要的,那我們又如何能使客戶感到滿意呢?
然而,即便並非出於商業目的的軟體需求也是必須的.例如庫、組件和工具這些供開發小組內部使用的軟體.當然你可能偶爾勿需文檔說明就能與其他人意見較為一致,但更常見的是出現重復返工這種不可避免的後果,而重新編制代碼的代價遠遠超過重寫一份需求文檔的代價,這些血的教訓正在國內的軟體開發者身上發生.
近來,我遇到一個開發小組開發包括代碼編輯器在內的一套內部使用的計算機虛滾型輔助軟體.不幸的是,當他們開發完這個工具後,發現這個工具不能列印出源代碼文件,使用者當然希望有這個功能.結果這個小組只好手工抄寫源代碼文檔以供代碼檢查.這說明那怕需求明確無誤並構思准確,如果我們沒有編寫文檔,軟體達不到期望目標也只能是咎由自取了.
相反的情況,我曾見一個要集成到錯誤跟蹤系統中的簡單界面寫了一頁需求說明.而操作系統系統管理員在為處理腳本時發現簡單差猜的一張需求清單竟是如此有用.他們依據需求對系統進行測試時,此系統不僅非常清晰地實現了所有必需功能,而且未發現任何錯誤.
事實上,需求文檔在開發過程中一直起指導作用.
3.需求分析過程
可把整個軟體需求工程......>>

問題三:需求備塌分析解決的問題是系統必須做什麼 你好
解決的問題是做什麼的問題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有不滿意的地方,請您繼續追問;
答題不易,互相理解~

問題四:需求分析的作用及如何進行需求分析 通過對應問題及其環境的理解與分析,為問題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統行為建立模型,將用戶需求精確化、完全化,最終形成需求規格說明,這一系列的活動即構成軟體開發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階段。
需求分析是介於系統分析和軟體設計階段之間的橋梁。一方面,需求分析以系統規格說明和項目規劃作為分析活動的基本出發點,並從軟體角度對它們進行檢查與調整;另一方面,需求規格說明又是軟體設計、實現、測試直至維護的主要基礎。良好的分析活動有助於避免或盡早剔除早期錯誤,從而提高軟體生產率,降低開發成本,改進軟體質量。
需求工程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發展的,在計算機發展的初期,軟體規模不大,軟體開發所關注的是代碼編寫,需求分析很少受到重視。後來軟體開發引入了生命周期的概念,需求分析成為其第一階段。隨著軟體系統規模的擴大,需求分析與定義在整個軟體開發與維護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直接關繫到軟體的成功與否。人們逐漸認識到需求分析活動不再僅限於軟體開發的最初階段,它貫穿於系統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80年代中期,形成了軟體工程的子領域――需求工程(requirementengineering,RE)。進入90年代以來,需求工程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從1993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需求工程國際研討會(ISRE),自1994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需求工程國際會議(ICRE),在1996年Springer-Verlag發行了一新的刊物――《RequirementsEngineering》。一些關於需求工程的工作小組也相繼成立,如歐洲的RENOIR(),並開始開展工作。需求工程是指應用已證實有效的技術、方法進行需求分析,確定客戶需求,幫助分析人員理解問題並定義目標系統的所有外部特徵的一門學科。它通過合適的工具和記號系統地描述待開發系統及其行為特徵和相關約束,形成需求文檔,並對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演進給予支持。RE可分為系統需求工程(如果是針對由軟硬體共同組成的整個系統)和軟體需求工程(如果僅是專門針對純軟體部分)。軟體需求工程是一門分析並記錄軟體需求的學科,它把系統需求分解成一些主要的子系統和任務,把這些子系統或任務分配給軟體,並通過一系列重復的分析、設計、比較研究、原型開發過程把這些系統需求轉換成軟體的需求描述和一些性能參數。
需求工程是一個不斷反復的需求定義、文檔記錄、需求演進的過程,並最終在驗證的基礎上凍結需求。80年代,HerbKrasner定義了需求工程的五階段生命周期:需求定義和分析、需求決策、形成需求規格、需求實現與驗證、需求演進管理。近來,MatthiasJarke和KlausPohl提出了三階段周期的說法:獲取、表示和驗證。
綜合了幾種觀點,可以把需求工程的活動劃分為以下5個獨立的階段:
(1)需求獲取:通過與用戶的交流,對現有系統的觀察及對任務進行分析,從而開發、捕獲和修訂用戶的需求;
(2)需求建模:為最終用戶所看到的系統建立一個概念模型,作為對需求的抽象描述,並盡可能多的捕獲現實世界的語義;
(3)形成需求規格:生成需求模型構件的精確的形式化的描述,作為用戶和開發者之間的一個協約;
(4)需求驗證:以需求規格說明為輸入,通過符號執行、模擬或快速原型等途徑,分析需求規格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5)需求管理:支持系統的需求演進,如需求變化和可跟蹤性問題。...>>

問題五:什麼是軟體需求,什麼是功能需求? 我們的軟體產品或者項目,其需求都有三個層級和三個方面。一、我們首先看需求的三個層次軟體需求包括3個不同的層次DD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功能需求。業務需求 (Business requirement)表示組織或客戶高層次的目標。業務需求通常來自項目投資人、購買產品的客戶、實際用戶的管理者、市場營銷部門或產品策劃部門。業 務需求描述了組織為什麼要開發一個系統,即組織希望達到的目標。使用前景和范圍(vision and scope)文檔來記錄業務需求,這份文檔有時也被稱作項目輪廓圖或市場需求(project charter 或 market requirement)文檔。用戶需求 (user requirement)描述的是用戶的目標,或用戶要求系統必須能完成的任務。用例、場景描述和事件DD響應表都是表達用戶需求的有效途徑。也就是說用戶需求描述了用戶能使用系統來做些什麼。功能需求 (functional requirement)規定開發人員必須在產品中實現的軟體功能,用戶利用這些功能來完成任務,滿足業務需求。功能需求有時也被稱作行為需求 (behavīoral requirement),因為習慣上總是用「應該」對其進行描述:「系統應該發送電子郵件來通知用戶已接受其預定」。功能需求描述是開發人員需要實現什 么。注意:用戶需求不總是被轉變成功能需求。產品特性,所謂特性(feature),是指一組邏輯上相關的功能需求,它們為用戶提供某項功能,使業務目標 得以滿足。對商業軟體而言,特性則是一組能被客戶識別,並幫助他決定是否購買的需求,也就是產品說明書中用著重號標明的部分。客戶希望得到的產品特性和用 戶的任務相關的需求不完全是一回事。一項特性可以包括多個用例,每個用例又要求實現多項功能需求,以便用戶能夠執行某項任務。系統需求 (system requirement)用於描述包含有多個子系統的產品(即系統)的頂級需求。系統可以只包含軟體系統,也可以既包含軟體又包含硬體子系統。人也可以是系統的一部分,因此某些系統功能可能要由人來承擔。業務規則 包 括企業方針、 *** 條例、工業標准、會計准則和計算方法等。業務規劃本身並非軟體需求,因為它們不屬於任何特定軟體系統的范圍。然而,業務規則常常會限制誰 能夠執行某些特定用例,或者規定系統為符合相關規則必須實現某些特定功能。有時,功能中特定的質量屬性(通過功能實現)也源於業務規則。所以,對某些功能 需求進行追溯時,會發現其來源正是一條特定的業務規則。功能需求記錄在軟體需求規格說明(SRS)中。SRS完整地描述了軟體系統的預期特性。SRS我們一般把它當作文檔,其實,SRS還可以是包含需求信息的資料庫 或電子表格;或者是存儲在商業需求管理工具中的信息;而對於小型項目,甚至可能是一疊索引卡片。開發、測試 、質量保證、項目管理和其他 相關的項目功能都要用到 SRS。除此之外,對於需求層次,我們還有其它的分法:組織級需求->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有時也叫行為需求)。組織級需求: 一 般代表著組織的願景和目標。對於大的公司,一般是通過資深的咨詢顧問和咨詢公司得出的,呈現的方式是咨詢報告。比如在ITSM或者企業信息化這方面。典型 的組織級的需求是:降低成本、減少庫存成本、提升IT服務部門在企業中的價值、通過ISO20000、提高IT服務的效率、提高員工的滿意度等。業務需求: 是要完組織的使命,達成組織的願景的各個業務流程和業務單元具有的需求。業務需求服從於組織需求。用戶需求: 用戶級的需求,是在業務級的需求下,各個崗......>>

問題六:如何寫系統需求分析 學生選課系統需求分析 第一部分 需求分析 1.系統功能模塊基本劃分本系統劃分為三個子系統:系統管理系統:系統維護學生選課系統:學生選課操作教師查詢系統:學生選課情況查詢 2. 系統維護 2 1 2. 1 . 1 . 學生基本資料維護目標:針對學生的基本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 查詢。 2. 1 . 2. 學生基本資料維護概述:前提條件: 管理員要對學生基本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或查詢。角色: 各級別的系統管理員輸入: 學生基本屬性(學號、 姓名、 系部、 班級、 密碼、 選課總學分) 。基本流程: 登錄管理員系統→驗證當前用戶許可權→選擇「學生基本資料維護」 →管理員添加、 刪除或修改更新→驗證輸入或修改的數據→驗證通過: 更新資料庫, 驗證不通過: 給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戶重新輸入。輸出: 學生基本資料報表。 2 2 2. 2. 1 . 教師基本資料維護目標:針對教師的基本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 查詢。 2. 2. 2. 教師基本資料維護概述:前提條件: 管理員要對教師基本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或查詢。角色: 各級別的系統管理員輸入: 教師基本資料(工號、 姓名、 系部、 密碼、 相關資料)基本流程: 登錄管理員系統→驗證當前用戶許可權→選擇「教師基本資料維護」 →管理員添加、 刪除或修改更新→驗證輸入或修改的數據→驗證通過: 更新資料庫, 驗證不通過: 給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戶重新輸入。輸出: 教師基本資料報表。 2 3 2. 3. 1 . 課程基本資料維護目標:針對課程的基本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 查詢。 2. 3. 2. 課程基本資料維護概述:前提條件: 管理員要對課程基本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或查詢。角色: 二級系統管理員輸入: 課程基本資料(課程號、 課程名、 課程簡介、 上課時間、 上課地點、 學時、 學分、 人數上線、當前人數、 教師號)基本流程: 登錄管理員系統→驗證當前用戶許可權→選擇「課程基本資料維護」 →管理員添加、 刪除或修改更新→驗證輸入或修改的數據→驗證通過: 更新資料庫, 驗證不通過: 給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戶重新輸入。輸出: 課程詳細資料。 2 4 2. 4. 1 . 系部資料維護目標:針對系部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 查詢。 2. 4. 2. 系部維護概述:前提條件: 管理員要對系部資料進行添加、 刪除、 更新或查詢。角色: 一級系統管理員輸入: 系部資料(系號、 系名稱)基本流程: 登錄管理員系統→驗證當前用戶許可權→選擇「系部資料維護」 →管理員添加、 刪除或修改更新→驗證輸入或修改的數據→驗證通過: 更新資料庫, 驗證不通過: 給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戶重新輸入。輸出: 無 2 5 2. 5. 1 . 管理員維護目標:設置各級管理員許可權 2. 5. 2. 管理員維護概述:前提條件:角色: 一級管理員輸入: 管理員許可權基本流程: 登錄系統→驗證許可權→設置管理員許可權→驗證設置→成功更新或失敗返回輸出: 2 6 2. 6. 1 . 修改密碼目標:正確的修改管理員登錄密碼 2. 6. 2. 修改密碼概述:前提條件: 用舊密碼正確登錄角色: 各級管理員輸入: 舊密碼、 新密碼、 驗證密碼基本流程: 登錄選課系統→驗證許可權→輸入舊密碼、 新密碼、 驗證密碼提交→驗證舊密碼是否正確、 新密碼和驗證密碼是否相同→成功或失敗(一天內不能超過3 次)輸出: 成功或失敗信息 2 7 2. 7. 1 . 系統設置目標:通過系統設置來修改系統環境變數 2 . 7 . 2 . 系 統 設 置 ......>>

問題七:系統設計和需求分析的關系是什麼??急求 2012-4-27 12:19 滿意回答 網路規劃與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找出需和求的關系,從當前業務中找出最需要重視的方面,從已經運行的網路中找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滿足客戶提出的各種合理要求,依據客戶要求修改已經成形的方案.本章重點2.1需求分析的類型2.2如何獲得需求2.3可行性論證2.4工程招標與投標2.2.1應用背景分析應用背景需求分析概括了當前網路應用的技術背景,介紹了行業應用的方向和技術趨勢,說明本企業網路信息化的必然性. 應用背景需求分析要回答一些為什麼要實施網路集成的問題.(1) 國外同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取得哪些成效 (2) 國內同行業的信息化趨勢如何 (3) 本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是什麼 (4) 本企業擬採用的信息化步驟如何 需求分析的類型P332.2.1應用背景分析應用背景需求分析要回答一些為什麼要實施網路集成的問題.(1) 國外同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取得哪些成效 (2) 國內同行業的信息化趨勢如何 (3) 本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是什麼 (4) 本企業擬採用的信息化步驟如何 需求分析的類型P332.2.2業務需求業務需求分析的目標是明確企業的業務類型,應用系統軟體種類,以及它們對網路功能指標(如帶寬,服務質量QoS)的要求.業務需求是企業建網中首要的環節,是進行網路規劃與設計的基本依據. 需求分析的類型P332.2.2業務需求通過業務需求分析要為以下方面提供決策依據:(1) 需實現或改進的企業網路功能有那些(2) 需要集成的企業應用有哪些 (3) 需要電子郵件服務嗎 (4) 需要Web服務嗎 (5) 需要上網嗎 帶寬是多少 (6) 需要視頻服務嗎 (7) 需要什麼樣的數據共享模式 (8) 需要多大的帶寬范圍 (9) 計劃投入的資金規模是多少 需求分析的類型P332.2.3管理需求網路的管理是企業建網不可或缺的方面,網路是否按照設計目標提供穩定的服務主要依靠有效的網路管理.高效的管理策略能提高網路的運營效率,建網之初就應該重視這些策略.需求分析的類型P342.2.3管理需求網路管理的需求分析要回答以下類似的問題:是否需要對網路進行遠程管理,遠程管理可以幫助網路管理員利用遠程式控制制軟體管理網路設備,使網管工作更方便,更高效.誰來負責網路管理;需要哪些管理功能,如需不需要計費,是否要為網路建立域,選擇什麼樣的域模式等;需求分析的類型P342.2.3管理需求選擇哪個供應商的網管軟體,是否有詳細的評估;選擇哪個供應商的網路設備,其可管理性如何;需不需要跟蹤和分析處理網路運行信息;將網管控制台配置在何處 是否採用了易於管理的設備和布線方式需求分析的類型P342.2.4安全性需求企業安全性需求分析要明確以下幾點:企業的敏感性數據的安全級別及其分布情況;網路用戶的安全級別及其許可權;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對本系統的影響程度如何;網路設備的安全功能要求;需求分析的類型P342.2.4安全性需求網路系統軟體的安全評估;應用系統安全要求;採用什麼樣的殺毒軟體;採用什麼樣的防火牆技術方案;安全軟體系統的評估;網路遵循的安全規范和達到的安全級別.需求分析的類型P342.2.5通信量需求通信量需求是從網路應用出發,對當前技術條件下可以提供的網路帶寬做出評估.需求分析的

問題八:解決方案和需求分析還有系統設計有什麼區別 方案是整體的說明
需求 是系統要做什麼
系統設計是說要怎麼做

問題九:軟體需求分析的需求類型 下面這些定義是需求工程領域中常見術語的定義。軟體需求包括三個不同的層次: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功能需求(也包括非功能需求)。1.業務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反映了組織機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它們在項目視圖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2.用戶需求(user requirement) 文檔描述了用戶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實例(usecase)文檔或方案腳本說明中予以說明。3.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體功能,使得用戶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在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SRS)中說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軟體系統所應具有的外部行為。軟體需求規格說明在開發、測試、質量保證、項目管理以及相關項目功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對一個大型系統來說,軟體功能需求也許只是系統需求的一個子集,因為另外一些可能屬於子系統(或軟體部件)。作為功能需求的補充,軟體需求規格說明還應包括非功能需求,它描述了系統展現給用戶的行為和執行的操作等。它包括產品必須遵從的標准、規范和合約;外部界面的具體細節;性能要求;設計或實現的約束條件及質量屬性。所謂約束是指對開發人員在軟體產品設計和構造上的限制。質量屬性是通過多種角度對產品的特點進行描述,從而反映產品功能。多角度描述產品對用戶和開發人員都極為重要。下面以一個子處理程序為例來說明需求的不同種類。業務需求可能是:「用戶能有效地糾正文檔中的拼寫錯誤」,該產品的包裝盒封面上可能會標明這是個滿足業務需求的拼寫檢查器。而對應的用戶需求可能是「找出文檔中的拼寫錯誤並通過一個提供的替換項列表來供選擇替換拼錯的詞」。同時,該拼寫檢查器還有許多功能需求,如找到並高亮度提示錯詞的操作;顯示提供替換詞的對話框以及實現整個文檔范圍的替換。從以上定義可以發現,需求並未包括設計細節、實現細節、項目計劃信息或測試信息。需求與這些沒有關系,它關注的是充分說明你究竟想開發什麼。項目也有其它方面的需求,如開發環境需求或發布產品及移植到支撐環境的需求。盡管這些需求對項目成功也至關重要,但它們並非本書所要討論的。

❺ web開發過程中的各階段

(1)Web分析

基於Web的應用系統的需求分析是很重要的活動,需要一個系統而嚴密的方法. 根據Web特性和Web應用的特定需求,需要採用更為開放、靈活的需求分析方法.與傳統軟體過程的分析不同,Web分析階段不但要分析Web系統本身的功能和性能,還要對可能的用戶群體進行分析和調查.

(2)Web設計

Web設計不但包括功能設計和性能設計,還要包括頁面風格設計,包括頁面的主色調、頁面框架結構、文字顏色搭配、動畫和圖片的放置等.

有效的Web站點設計需要注意可用性,要把基於Web的系統設計成易於導航,吸引人和有用.現在,比較流行的Web設計方法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4].

(3) Web開發

Web開發過程包括後台資料庫程序的開發、頁面程序的編寫和所有網頁的製作.在設計階段決定的Web框架基礎上,進行具體的頁面設計和製作.把內容提供人員的內容連接到具體的頁面.

一個Web工程過程必須包含多種類型的開發人員,要保證這些人員都能很好地理解自己在項目開發中的作用和職責,當有重疊發生時,應該要從整個項目角度找出解決方法.

(4) Web測試

在Web工程過程中,基於Web系統的測試、確認和驗收是一項重要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基於Web的應用系統的測試與傳統的軟體測試不同,不但需要檢查和驗證是否按照設計的要求運行,而且還要評價系統在不同用戶的瀏覽器的顯示是否合適.重要的是,還要從最終用戶的角度進行安全性和可用性測試.因此,我們必須為測試和評估復雜的基於Web的系統,研究新的方法和技術.

(5)Web發布

Web發布階段主要是把開發完成,經過初步測試的Web應用系統傳送到Web站點上,供用戶瀏覽和使用.

(6) Web更新、支持和管理

與傳統的軟體系統不一樣,Web系統是需要經常更新的.這種更新包括細微的變化到大規模的變化,可以是頁面內容的刷新、也可以是整個頁面結構框架的更新(例如:整個主頁結構的變化、增加或變更一個欄目).正是因為這種改變是經常存在的,所以大型Web應用系統的管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對每一種變化,無論大小,都需要以一種合理的,有控制的方式進行處理.我們可把經實踐證明了的軟體配置管理(SCM)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用到Web管理中.

❻ 怎樣寫一個系統的需求分析一般都包括哪些內容

方法 ⑴首先調查組織機構情況 包括了解該組織的部門組成情況,各部門的職梁陪喊能等,為分析信息橡野流程作準備。 ⑵然後調查各部門的業務活亂皮動情況 包括了解各個部門輸入和使用什麼數據,如何加工處理這些數據,輸出什麼信息,輸出到什麼部門,輸出結果的格式是什麼。 ⑶協助用戶明確對新系統的各種要求 包括信息要求、處理要求、完全性與完整性要求。 ⑷確定新系統的邊界 確定哪些功能由計算機完成或將來准備讓計算機完成,哪些活動由人工完成。由計算機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統應該實現的功能。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 ⑴跟班作業 通過親身參加業務工作來了解業務活動的情況。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准確地理解用戶的需求,但比較耗費時間。 ⑵開調查會 通過與用戶座談來了解業務活動情況及用戶需求。座談時,參加者之間可以相互啟發。 ⑶請專人介紹。 ⑷詢問 對某些調查中的問題,可以找專人詢問。 ⑸設計調查表請用戶填寫 如果調查表設計得合理,這種方法是很有效,也很易於為用戶接受的。 ⑹查閱記錄 即查閱與原系統有關的數據記錄,包括原始單據、賬簿、報表等。 通過調查了解了用戶需求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和表達用戶的需求。 分析和表達用戶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兩類方法。

❼ web伺服器的硬體配置和軟體配置需求怎麼寫

你好,推薦使用DELL R720,R420伺服器,具體配置可以咨詢戴爾在線銷售。

❽ 最全覆蓋!Web3.0創業投資和人才需求方向梳理

一、Web3.0重點創業/投資方向

Web3將是巨大的範式變化,其孕育著眾多的創業和投資機會,比如:

1. 區塊鏈

Web3需要區塊鏈技術來支撐實現用戶完全擁有信息數字資產的願景,作為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將是Web3領域最大的創業機會,毫不誇張的說,區塊鏈公鏈的市場規模將超過現在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因為Google、Facebook從邏輯上來講只是運行在這些公共協議上的一個應用app,正如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需要運行在TCP/IP協議上一樣,未來所有的社交網路和信息搜索都會運行在底部的區塊鏈協議上。

代表公司:以太坊,Solana,Avalanche,NEAR,Polkadot,Cosmos。

2. 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

如今的互聯網公司擁有用戶的一切,用戶被迫在每一個企業注冊自己的帳號,企業的估值建立在擁有多少用戶和利用用戶的數據創造多少廣告收入。在Web3時代,用戶將完全擁有自己的信息,擁有自己的信息從擁有自己的身份開始。

Web3的技術架構中,用戶將為網站的訪問和使用支付運行費用,因此應該擁有自己數據的權利。未來,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域名,一個網頁,位於去中心化的IPFS。

理論上講,在Web3.0中並不需要多套並存的DID系統。但是,出於各種原因,不同的區塊鏈生態有不同的DID系統,短期內不會出現統一的DID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可以兼容和集成絕大多數DID標準的身份聚合項目會對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身份聚合項目支持跨多個生態連接用戶DID身份信息,幫助用戶查看、管理和聚合在不同區塊鏈網路上的身份信息。同時,身份聚合項目還可以與數據索引項目、應用項目等進行結合,進一步發揮作用。

代表公司:ENS。

3. 分布式數據的存儲和訪問

Web3時代用戶擁有自己的數據,需要為存儲數據付費。例如,用戶購買的NFT需要存儲在可以永久訪問的地方。另外,便捷的訪問需要提供數據傳輸和索引服務。

代表公司:Filecoin,Arweave,The Graph,Livepeer,ByteTorrent。

4. 通信協議

由於技術的限制,不同的應用場景將會需要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不同的區塊鏈之間需要互相通信,位於一個區塊鏈上面的智能合約可能需要調用另外一個區塊鏈上的合約,位於一個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可能需要被借貸到另外一個區塊鏈上。

代表公司:XCMP,EPNS,XMTP。

5. 資源配置優化協議

隨著雲計算時代來臨和數字信息化技術深入改變工業和農業,更多資產被數字化體現,各種代幣代表的不僅僅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還可能代表數字資產以及物理世界的資產。金融作為跨時空的價值交換科學理論,將會被應用於分布式網路協作。

Web3世界裡面的去中心化和個人擁有數字資產,更需要網路資源的協作。

代表公司:Uniswap,Compound,AAVE

6. 社交網路協議

Web3時代,由於沒有了中介,去中心化的用戶更需要一個開放的社交網路協議來聯系用戶,用戶的身份價值沒有了Facebook這個中介,更需要用戶自身建設的社交網路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代表公司:Context,CyberConnect,DESO,RSS3

7. NFT

NFT除了數字藝術品以為,它的更大作用應該是一個編程單元。

如果說智能合約是面向對象編程中的類,那麼NFT就是面向對象編程中的Singleton。

8. 錢包

正如Web1.0和Web2.0的用戶界面是瀏覽器,錢包將是Web3.0的瀏覽器,承載了管理用戶信息和訪問DApp的功能。

代表公司:Argent,MetaMask

9. 共享網路

關於互聯網是否是中心化的爭論從未停止,關於網路是否應該中性也沒有結論。但是隨著移動設備和感測器的發展,我們有機會建立一個共享的無線網路。正如P2P網路,網路的使用者又是網路的服務提供者,不同於P2P的是,代幣的出現可以為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提供結算。

代表公司:Helium,DIPNET

10. 內容創造經濟

Web3時代用戶擁有自己的創作內容,擁有自己的讀者,將擺脫依靠平台分發流量和廣告費分成的收費模式。

代表公司:Mirror

11. 鏈上數據分析

精準的數據分析可以對區塊鏈項目的商業模式進行重構,在這個過程中,DID和隱私計算等技術會在隱私保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區塊鏈用戶的增多,鏈上數據的體量發生指數級增長。這些數據對分析用戶畫像有重要作用,精準的數據可以為其他項目提供可靠的數據輸入,進而完成其他項目的產業重構和升級。

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到鏈上信用等有效數據,進而拓展出不同的應用場景。以DeFi項目為例。目前很多DeFi項目採用抵押借貸方式而非信用借貸,資金利用率不高一直是困擾很多DeFi項目的問題。

如果有精準的鏈上數據作為輸入,根據過往數據將信用引入到鏈上,提供Web3.0系統中的身份、信用、用戶畫像等與用戶相關的數據的索引和聚合,精準篩選用戶,那麼可以對信用較高的用戶實行信用借貸或無抵押借貸,大大提高用戶資金的利用率。

12、隱私加強技術

目前,用戶對區塊鏈上的身份和賬戶等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在鏈上留下的公開信息越來越多,所有人都可以無需許可進行查閱,存在安全隱患。

在Web3.0中,人們對數據和隱私的保護意識會更強,用戶不再希望以犧牲隱私的方式來獲取便利,當前的模式不能滿足Web3.0對隱私保護的需求。特別是DeFi興起之後,很多用戶並不希望自己在鏈上的交易行為被其他人監控。

隱私加強技術可以解決交易信息的機密性和隱私保護問題,限制未經授權的用戶獲取交易信息。隱私加強技術能夠在不影響安全性和隱私的前提下安全地共享、匯集和分析數據。

13、Web2與Web3.0的中間件

目前,大量用戶仍然集中在中心化的平台,他們已經對這些平台有了使用粘性並形成用戶習慣。中間件項目可以充當橋梁,幫助用戶從Web2向Web3.0遷移。通過在Web2平台上開發了一系列工具,用戶可以通過熟悉的平台上發送加密信息和數字貨幣,降低用戶對Web3.0項目的使用門檻。

二、Web3.0重點就業方向

一、網路維護者

無論是POW還是POS時代,網路的運維都將通過更分布式的設備/節點進行。關於網路維護者,以比特幣礦工、以太坊礦工、Filecoin礦工最為人熟知。網路維護者們肩負著維護基礎設施安全、公平的重任,將在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邊緣計算、5G中發揮作用。

二、社區管理員(Moderator)

社區管理員Moderator, 簡稱MOD是Web3.0中必不可少的職業,NFT、Gamefi、Defi、DAO項目都需要相關人員管理社群。MOD通常由最為積極的社區成員擔任,但也不排除項目方通過外包招募的情況。MOD因有機會參與早期團隊的分潤,成為了行業競爭最激烈的職業。

三、藝術家

自NFT發展以來,諸如Beeples、Yuga Labs、方力鈞等數以百計的藝術家以及工作室發布了NFT作品。其中,頂級藝術家以及名人發售的NFT備受青睞。NFT跳過了傳統的畫廊以及拍賣行等中間商向藝術家們提供了新的變現方式。

四、元宇宙建築師

自Sandbox、Decentraland以及Crypto Voxel這類虛擬世界項目發展以來,現實世界中的公司建設虛擬總部的需求日益旺盛。元宇宙建築師也成為了前沿的職業。

五. 游戲 設計師

Sandbox、Decentraland以及Crypto Voxel這類虛擬世界項目本質上是UGC平台。 游戲 設計師在平台上不僅可以創作自己的NFT,也可以參與到平台內 游戲 中的地圖、關卡以及戰斗模式的設計中,擁有屬於自己的體素 游戲 。

六. 游戲 玩家

在一些鏈遊行業中,打金者以及打金公會成為了生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於鏈游分類不同,有些偏氪金,有些偏 游戲 性,因此它們的 游戲 玩家群體也大有不同。Axie Infinity玩家需要購買較為昂貴的 游戲 資產才能進行打金,因此公會出錢玩家出力成為了早期P2E模式。在Sandbox以及Skyweaver中,只有操作流暢、經驗豐富的玩家才能獲得打金獎勵。

七.Defi/Cefi礦工

Defi/Cefi礦工指的是靈活地將資金分配至Defi協議/中心化交易所中以賺取收益的群體。他們往往洞悉Defi產品模型以及安全性,且能第一時間發現盈利率最高的新協議,俗稱挖頭礦。Defi/Cefi礦工的行為已經遠超於個人投資性質,需要具備系統的研究以及敏銳的行業嗅覺。

八、區塊鏈相關開發、產品、研究崗位。

區塊鏈是Web3.0的核心基礎設施,目前市場上關於Web3.0的大部分招募,基本都跟區塊鏈相關。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2019年發布的 《區塊鏈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 文件,可以將區塊鏈人才崗位劃分為三類崗位人才:

1)核心研發人才崗位包括:

——區塊鏈底層架構師;

——密碼演算法工程師;

——隱私保護研發工程師;

——共識機制開發工程師;

——SDK 研發工程師;

——區塊鏈分布式網路研發工程師;

——區塊鏈虛擬機研發工程師;

——區塊鏈演算法工程師;

2)實用技術崗位人才包括:

——智能合約開發工程師;

——安全研發工程師

——軟體安全研發工程師;

——區塊鏈測試工程師;

——區塊鏈運維工程師;

——區塊鏈應用架構師;

——應用開發工程師;

3)行業應用崗位人才包括:

——區塊鏈行業產品經理;

——區塊鏈金融行業工程師;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行業工程師;

——區塊鏈司法行業工程師;

——區塊鏈政務行業工程師;

——區塊鏈版權行業工程師;

——區塊鏈物聯網行業工程師

對崗位能力的要求也十分明確,劃分了 綜合能力 專業知識 技術技能 工程實踐能力 四大類,且充分概括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招聘崗位職責需求,我們以區塊鏈底層架構師為例,其崗位能力包括:

除此之外,熱門的智能合約開發工程師,則需要具備:

——扎實的編程能力,熟練使用Java、Node.js、JavaScript、Python等編程語言;

——熟悉常見區塊鏈技術架構及運行機制,如FISCO BCOS等;

——熟練掌握智能合約編程語言,如Solidity、Go、Node.js等;

——掌握常用區塊鏈平台,並能基於相關平台編寫和優化智能合約;

中心化的平台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今,Web3.0的發展勢頭已經吸引很多巨頭公司的注意,包括Twitter和Reddit在內一些公司正在 探索 在將Web3.0的理念整合到他們的平台上。他們從創作者激勵經濟、中心化身份的改進、數據和內容的所有權等方面進行 探索 和研究,以塑造去中心化平台的未來。

未來,Web3.0會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將從根本上改變用戶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和交互模式。

資料來源於網路

編輯整理 | 領路元

❾ WEB信息管理系統開發_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

你橡碧是想自己真的做呢?還是想知道咯理論上的答案呢?

理論上的答案:

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也稱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是目前國內外較流行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在系統開發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尤其在開發復雜的大系段漏統時,顯示了無比的優越性。它也是迄今為止開發方法中應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種。

1基本思想:將軟體工程學和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引入計算機系統的研製開發中,按照用戶至上的原則,採用結構化、模塊化自頂向下對系統進行分析和設計。具體來說,它將整個信息系統開發過程劃分為獨立的六個階段,包括系統分析、程序設握如爛計、系統測試、運行和維護以及系統評估。這六個階段構成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流程就是:需求分析系統分析、程序設計、系統測試、運行和維護以及系統評估

還有很多什麼原型法啊,啥法的。

實際上做的話,大的也要這么做。當然你做大的了不會來這里問了、小的,比如畢設。自己想下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