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web模型管理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web模型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5-25 10:37:46

① 簡述web技術的結構

它是超級文本的簡稱。 二、超媒體(hypermedia) 超媒體是超文本(hypertext)和多媒體在信息瀏覽環境下的結合。它是超級媒體的簡稱。用戶不僅能從一個文本跳到另一個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聲音,顯示一個圖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動畫。 Internet採用超文本和超媒體的信息組織方式,將信息的鏈接擴展到整個Internet上。Web就是一種超文本信息系統,Web的一個主要的概念就是超文本連接,它使得文本不再象一本書一樣是固定的線性的。而是可以從一個位置跳到另外的位置。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可以轉到別的主題上。想要了解某一個主題的內容只要在這個主題上點一下,就可以跳轉到包含這一主題的文檔上。正是這種多連接性把它稱為Web。 三、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在互聯網上的傳輸協議。 當你想進入萬維網上一個網頁, 或者其他網路資源的時候,通常你要首先在你的瀏覽器上鍵入你想訪問網頁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或者通過超鏈接方式鏈接到那個網頁或網路資源。這之後的工作首先是URL的伺服器名部分,被名為域名系統的分布於全球的網際網路資料庫解析,並根據解析結果決定進入哪一個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來的步驟是為所要訪問的網頁,向在那個IP地址工作的伺服器發送一個HTTP請求。在通常情況下,HTML文本、圖片和構成該網頁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會被逐一請求並發送回用戶。 網路瀏覽器接下來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內容,加上圖像、鏈接和其他必須的資源,顯示給用戶。這些就構成了你所看到的「網頁」。 大多數的網頁自身包含有超鏈接指向其他相關網頁,可能還有下載、源文獻、定義和其他網路資源。像這樣通過超鏈接,把有用的相關資源組織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個所謂的信息的「網」。這個網在網際網路上被方便使用,就構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納斯-李所說的萬維網。 傳統的Web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傳統的Web資料庫系統一般實現Web資料庫系統的連接和應用可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在Web伺服器端提供中間件來連接Web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另一種是把應用程序下載到客戶端並在客戶端直接訪問資料庫。中間件負責管理Web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之間的通信並提供應用程序服務,它能夠直接調用外部程序或腳本代碼來訪問資料庫,因此可以提供與資料庫相關的動態HTML頁面,或執行用戶查詢,並將查詢結果格式化成HTML頁面。通過Web伺服器返回給Web瀏覽器。最基本的中間件技術有通過網關介面CGI和應用程序介面API兩種。 (一)、基於通用網關介面CGI CGI是WWW伺服器運行時外部程序的規范,按照CGI編寫的程序可以擴展伺服器的功能,完成伺服器本身不能完成的工作,外部程序執行時間可以生成HTML文檔,並將文檔返回WWW伺服器。CGI應用程序能夠與瀏覽器進行交互作用,還可以通過資料庫的API與資料庫伺服器等外部數據源進行通信,如一個CGI程序可以從資料庫伺服器中獲取數據,然後格式化為HTML文檔後發送給瀏覽器,也可以將從瀏覽器獲得的數據放到資料庫中。幾乎使用的伺服器軟體都支持CGI,開發人員可以使用任何一種WWW伺服器內置語言編寫CGI,其中包括流行的C、C、VB和Delphi等。 從體系結構上來看,用戶通過Web瀏覽器輸入查詢信息,瀏覽器通過HTTP協議向Web伺服器發出帶有查詢信息的請求,Web伺服器按照CGI協議激活外部CGI程序,由該程序向DBMS發出sql請求並將結果轉化為HTML後返回給Web伺服器。再由Web伺服器返回給Web瀏覽器。這種結構體現了客戶/伺服器方式的三層模型,其中Web伺服器和CGI程序實際起到了HTML和SQL轉換的網關的作用。CGI的典型操作過程是:分析CGI數據;打開與DBMS的連接;發送SQL請求並得到結果;將結果轉化為HTML;關閉DBMS的連接;將HTML結果返回給Web伺服器。 基於Web的資料庫訪問利用已有的信息資源和伺服器。其訪問頻率大,尤其是熱點數據。但其主要的缺點是:①客戶端與後端資料庫伺服器通信必須通過Web伺服器,且Web伺服器要進行數據與HTML文檔的互相轉換,當多個用戶同時發出請求時,必然在Web伺服器形成信息和發布瓶頸。②CGI應用程序每次運行都需打開和關閉資料庫連接,效率低,操作費時;③CGI應用程序不能由多個客戶機請求共享,即使新請求到來時CGI程序正在運行,也會啟動另一個CGI應用程序,隨著並行請求的數量增加,伺服器上將生成越來越多的進程。為每個請求都生成進程既費時又需要大量內存,影響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導致性能降低並增加等待時間;④由於SQL與HTML差異很大,CGI程序中的轉換代碼編寫繁瑣,維護困難;⑤安全性差,缺少用戶訪問控制,對資料庫難以設置安全訪問許可權;⑥HTTP協議是無狀態且沒有常連接的協議,DBMS事務的提交與否無法得到驗證,不能構造Web上的OLTP應用。 (二)、基於伺服器擴展的API 為了克服CGI的局限性,出現的另一種中間件解決方案是基於伺服器擴展API的結構。與CGI相比,API應用程序與Web伺服器結合得更加緊密,佔用的系統資源也少得多,而運行效率卻大大提高,同時還提供更好的保護和安全性。 伺服器API一般作為一個DLL提供,是駐留在WWW伺服器中的程序代碼,其擴展WWW伺服器的功能與CGI相同。WWW開發人員不僅可以API解決CGI可以解決的一切問題,而且能夠進一步解決基於不同WWW應用程序的特殊請求。各種API與其相應的WWW伺服器緊密結合,其初始開發目標伺服器的運行性能進一步發掘、提高。用API開發的程序比用CGI開發的程序在性能上提高了很多,但開發API程序比開發CGI程序要復雜得多。API應用程序需要一些編程方面的專門知識,如多線程、進程同步、直接協議編程以及錯誤處理等。目前主要的WWWAPI有Microsoft公司的ISAPI、Netscape公司的NSAPI和OReily公司的WSAPI等。使用ISPAI開發的程序性能要優於用CGI開發的程序,這主要是因為ISAPI應用程序是一些與WWW伺服器軟體處於同一地址空間的DLL,因此所有的HTTP伺服器進程能夠直接利用各種資源這顯然比調用不在同一地址空間的CGI程序語句要佔用更少的系統時間。而NSAPI同ISAPI一樣,給WWW開發人員定製了NetscapeWWW伺服器基本服務的功能。開發人員利用NSAPI可以開發與WWW伺服器的介面,以及與資料庫伺服器等外部資源的介面。 雖然基於伺服器擴展API的結構可以方便、靈活地實現各種功能,連接所有支持32位ODBC的資料庫系統,但這種結構的缺陷也是明顯的:①各種API之間兼容性很差,缺乏統一的標准來管理這些介面;②開發API應用程序也要比開發CGI應用復雜得多; ③這些API只能工作在專用Web伺服器和操作系統上。 (三)、基於JDBC的Web資料庫技術 Java的推出,使WWW頁面有了活力和動感。Internet用戶可以從WWW伺服器上下載Java小程序到本地瀏覽器運行。這些下載的小程序就像本地程序一樣,可獨立地訪問本地和其他伺服器資源。而最初的Java語言並沒有資料庫訪問的功能,隨著應用的深入,要求Java提供資料庫訪問功能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防止出現對Java在資料庫訪問方面各不相同的擴展,JavaSoft公司指定了JDBC,作為Java語言的資料庫訪問API。 採用JDBC技術,在JavaApplet中訪問資料庫的優點在於:直接訪問資料庫,不再需要Web資料庫的介入,從而避開了CGI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用戶訪問控制可以由資料庫伺服器本地的安全機制來解決,提高了安全性;JDBC是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一個通用低層的應用程序介面,在不同的資料庫功能的層次上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為跨平台跨資料庫系統進行直接的Web訪問提供了方案。從而克服了API方法一些缺陷;同時,可以方便地實現與用戶地交互,提供豐富的圖形功能和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功能。 JDBC是用於執行SQL語句的Java應用程序介面API,由Java語言編寫的類和介面組成。Java是一種面向對象、多線程與平台無關的編程語言,具有極強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強健性。JDBC是一種規范,能為開發者提供標準的資料庫訪問類和介面,能夠方便地向任何關系資料庫發送SQL語句,同時JDBC是一個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低層應用程序介面,但實際上也支持高層的資料庫訪問工具及API。所有這些工作都建立在X/Open SQL CLI基礎上。JDBC的主要任務是定義一個自然的Java介面來與X/OpenCLI中定義的抽象層和概念連接。JDBC的兩種主要介面分別面向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的JDBC API和面向驅動程序低層的JDBC DriverAPI。JDBC完成的工作是:建立與資料庫的連接;發送SQL語句;返回數據結果給Web瀏覽器。

② 如何做基於web的3d模型瀏覽與交互系統

沒有辦法,google目前在中國大陸沒有伺服器塌指團,逗慧所團橘以在大陸訪問他的網站很不穩定,大部分情況下是進不去的。

③ 決策支持系統的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 決策支持系統的定義
1.1.2 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特性
1.2 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與研究現狀
1.2.1 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
1.2.2 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現狀
1.3 決策支持系統的框架結構和分類
1.3.1 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框架
1.3.2 決策支持系統的分類
1.3.3 決策支持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關系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2章 決策、決策系統與決策支持
2.1 決策與決策過程
2.1.1 決策的概念
2.1.2 決策問題的要素
2.1.3 決策問題的分類
2.1.4 決策過程
2.1.5 決策的復雜性
2.2 決策系統和決策模型
2.2.1 決策系統的定義
2.2.2 決策模型方法
2.3 決策支持理論與方法
2.3.1 決策支持的概念
2.3.2 決策支持的理論體系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3章 決策支持系統結構
3.1 決策支持系統結構
3.1.1 Spraque的三部件結構
3.1.2 Bonczek的三系統結構
3.1.3 陳文偉教授的綜合結構
3.1.4 擴展的六系統結構
3.2 決策支持系統種類
3.2.1 模型驅動的決策支持系統
3.2.2 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系統
3.2.3 知識驅動的決策支持系統
3.2.4 協作驅動的決策支持系統
3.2.5 復合型決策支持系統
3.3 網路決策支持系統結構
3.3.1 網路決策支持系統概述
3.3.2 網路決策支持系統邏輯結構
3.3.3 網路決策支持系統物理結構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4章 模型與決策支持
4.1 模型與建模
4.1.1 什麼是模型
4.1.2 建模過程
4.1.3 典型數學模型
4.2 模型管理
4.2.1 模型管理概念
4.2.2 模型管理系統結構
4.2.3 模型管理關鍵問題
4.3 網路化環境下的模型管理
4.3.1 分布式模型管理
4.3.2 基於Web Services的模型管理
4.3.3 基於智能Agent的模型管理
4.3.4 基於C/S的模型伺服器
4.4 基於模型的決策支持
4.4.1 線性規劃模型
4.4.2 多目標規劃模型
4.5 多模型組合的決策支持
4.5.1 多模型組合問題
4.5.2 橡膠配方決策問題案例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5章 數據與決策支持
5.1 數據與決策
5.2 數據與集成
5.2.1 數據模型
5.2.2 數據質量
5.2.3 數據集成
5.3 數據倉庫與決策支持
5.3.1 數據倉庫概念
5.3.2 數據組織
5.3.3 系統結構
5.3.4 數據倉庫的運行結構
5.3.5 主流數據倉庫產品
5.4 OLAP與決策支持
5.4.1 基本概念
5.4.2 OLAP特徵
5.4.3 OLAP與多維分析
5.4.4 OLAP分析手段
5.4.5 OLAP工具
5.5 數據挖掘與決策支持
5.5.1 數據挖掘概念
5.5.2 數據挖掘過程
5.5.3 數據挖掘任務
5.5.4 數據挖掘方法與技術
5.5.5 數據挖掘工具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6章 知識與決策支持
6.1 知識的概念
6.1.1 知識的形態
6.1.2 知識與信息和數據的關系
6.1.3 人核敏仿工智能技術
6.2 知識驅動決策支持過程
6.3 知識管理技術
6.3.1 知識獲取
6.3.2 知識的組織與存儲
6.3.3 知識管理系統
6.4 產生式規則專家系統
6.4.1 產生式專家拿手系統概述
6.4.2 產生式規則的表示
6.4.3 產生式規則的獲取
6.4.4 產生式專家系統的推理
6.5 神經網路專家系統
6.5.1 神經網路原理及其基本要素
6.5.2 反向傳播模型
6.5.3 神經網路專家系統
6.6 EXSys Corvid專家系統工具
6.6.1 EXSys Corvid的主要功能與特點
6.6.2 Exsys Corvid的應用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7章 協作與群決策支持
7.1 通信與協作
7.1.1 協作概念
7.1.2 通信支持工具
7.2 群決策理論
7.2.1 群決策的概念
7.2.2 群決策的表示
7.2.3 群體決策的類改纖型
7.2.4 群決策的方法
7.3 群決策支持系統
7.3.1 群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
7.3.2 群決策支持系統結構
7.3.3 基於MAS的群決策支持系統
7.3.4 群決策支持系統應用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8章 決策支持系統開發
8.1 決策支持系統計算結構
8.1.1 基於C/S的計算結構
8.1.2 基於B/S的計算結構
8.1.3 基於Web Services的計算結構
8.2 決策支持系統開發過程
8.2.1 基於生命周期的開發過程
8.2.2 基於原型法的開發過程
8.2.3 決策支持系統開發關鍵技術
8.3 基於C/S的決策支持系統快速開發平台CS-DSSP
8.3.1 CS-DSSP概述
8.3.2 CS-DSSP的使用過程
8.3.3 CS-DSSP可視化決策問題建模環境
8.3.4 CS-DSSP集成語言
8.4 基於Web Services技術的決策支持系統開發
8.4.1 Web Services技術架構
8.4.2 基於Web Services模型訪問
8.4.3 基於Web Services的模型管理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第9章 決策支持系統案例與發展趨勢
9.1 決策支持系統在中國的應用
9.1.1 在宏觀經濟管理和政府公共管理中的應用
9.1.2 在水資源規劃和防洪防汛中的應用
9.1.3 在產業和行業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
9.1.4 在生態和環境控制管理中的應用
9.1.5 在金融和投資領域的應用
9.1.6 在企業生產運作中的應用
9.2 面向服務網路規劃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
9.2.1 問題描述
9.2.2 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
9.2.3 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
9.3 全國農業投資空間決策支持系統
9.3.1 問題描述
9.3.2 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
9.3.3 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
9.4 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趨勢
9.4.1 決策支持系統概念和技術的發展
9.4.2 決策支持系統中智能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
9.4.3 決策支持系統網路化發展趨勢
9.4.4 決策支持系統綜合化發展趨勢
本章小結
本章習題
參考文獻

④ web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過程包含哪些工作內容

前端視圖層(view)的操作與python後端的控制層(controler)與模型層(model)的交互,已經實現對mysql資料庫中數據的增刪改查。已完成的功能所需數據全部來自mysql資料庫,具體已經實現的功能如下: 用戶登陸 用戶注冊 圖書信息添加 圖書信息刪除 圖書信息修改 按書名查詢圖書信息與圖書信息展示 借閱記錄展示 讀者信息展示 2.圖書管理系統基本框架 3.前段界面 表1登錄界面 表2注冊界面 表3讀者信息 表4添加書籍 表5刪除書籍 表6查找書籍 表7借閱記錄 4.資料庫設計 1.書籍信息表 2.學生信息表 3.借書記錄表 4.用戶表

⑤ 連星爺都在關注Web3,它能為人類創造什麼

如今,web3.0這個詞被用於互聯網和金融巨頭。

就連周星馳也發了一篇文章來招聘這個領域的人才,說他也想加入web3.0,它的出現能給人類帶來什麼?Web3.0意味著一個網站可以同時支持多個瀏覽器,以實現無縫切換。這是一種新的網路協議,旨在解決現有http協議的問題,以便用戶可以通過web瀏覽器訪問Internet上的信息。簡單地說,Web3.0是一種基於http協議的協議,允許用戶直接訪問網站,而無需通過其他方法獲取現有問題,以便用戶通過瀏覽器訪問互聯網信息。

這些頁面與我們當前瀏覽的頁面不同。它們就像報紙或書,你只能讀,不能寫。讀者不能是地圖。然後,問題出現了:當有廣告商、公司想在互聯網上做廣告時,誰應該得到這些好處

⑥ 如何理解Web應用程序的MVC模型

jsp對應mvc的v層,就是視圖層,用來顯示用戶界面servlet是萬能的,你想嘩春緩要它做什麼都可以,jsp編譯後也是生成servlet,不過,一般來說用來做mvc的c層,就是亂模控制層,用來調用不同的業務邏輯JaveBean對應mvc的m層,就是數據層,負責根據業務邏輯處理數據以上是我自己歸納的,意思應該差森返不多,呵呵

⑦ 建模好了,怎麼在web網頁上展示是不是要開發3D展示框架

你需要一個展示的平台,也就是空間,放網站,能直接打開的。

⑧ 基於Web的合同管理系統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Web的合同管理系統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合同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對合同數據的准確性、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業務處理的規范性有很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合同管理工作中繁瑣的業務流程限制了管理人員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如何有效地利用龐大的合同歷史數據,為合同管理人員提供必要的決策支持也成為一磨亮旅項新的課題.
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合同管理已逐步由傳統的手工作業轉化為計算機管理.初期的合同管理系統為文檔管理系統,實現合同生命周期的過程記載,而後發展為數字化合同模型,對合同實行元素化管理,形成了規范的數據結構,可方便進行數據統計、比鍵迅較和查詢分析.技術架構也由單機模式逐步向區域網環境下的客戶端/伺服器結構過渡.由於合同管理工作的嚴謹性瞎凳和不同企業、政府部門在合同業務的處理上存在的巨大差異,所採用的合同管理系統多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定製而成.例如:某軍事單位針對其科研合同管理中具有高保密度的要求和嚴格的審批程序,開發了科研合同管理系統[1];江蘇電視台根據廣告合同業務量大和需要播出編排等特殊情況,開發了廣告合同管理系統[2]等.
上述系統採用的是基於C/S結構的合同管理系統.而針對一些公司企業規模大、部門地域分散的特點,筆者提出了基於Web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滿足企業對信息靈敏度、規范化管理和輔助決策分析的要求.
1大型企業跨地域合同管理的需求分析
軟體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中,最重要是從用戶的專業領域中整理出需要計算機處理的需求.在企業規模大,部門地域分散的特定情況下,下屬單位可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形成內部獨立的合同管理工作模式,這對整個企業集團合同管理的標准化造成了困難;而且基礎數據存留在基層部門,將形成信息孤島現象,造成信息不準確,利用率低等問題,合同數據傳輸的滯後也會對企業決策層的決策產生影響.除此之外,軟體應用存在跨地域實施的特點使得軟體開發人員必須要考慮應採用何種技術架構來解決軟體系統與不同軟體平台之間的兼容性問題,以及日後的升級、維護等問題.
通過對某公司進行調研,可以總結該企業跨地域合同管理的需求如下:
1)實現信息處理的標准化和數據化,在集團企業內部建立標準的合同管理流程和內容規范;
2)建立統一的資料庫系統,實現全企業數據集中管理,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
3)在合同生命周期內,實現數據信息跟蹤管理,包括基本信息和履行信息的管理;
4)實現合同的歸檔管理,以及合同數據查詢、統計等處理功能;
5)提供標准報表、自定義報表等多種格式的報表處理功能;
6)對客戶信息進行管理,在合同簽署前為客戶的資質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7)提供合同示範文本、相關法律法規和授權委託信息等資料的信息管理功能;
8)確保合同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
2基於Web的合同管理系統設計
2.1Web應用系統的特點
目前,很多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採用了C/S的系統結構,這類系統的優點是與大型資料庫的聯接緊密,數據處理速度快,系統安全性好.但應用C/S結構建設的管理信息系統專用性強,難以跨平台使用,開發周期長、生命周期短,系統維護和升級成本太高,系統只能在區域網的小范圍內實現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其封閉性限制了系統對外部資源的利用[3].而且,如果需要提供Internet/Intranet上的數據服務,舊的管理信息系統必須要以新的軟體技術重新編寫,造成重復開發成本高.
隨著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基於Web的信息系統對傳統管理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C/S結構相比,基於Web的管理信息系統具有如下優勢:
1)開放性:基於Web的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做到開放式的、跨平台的應用;
2)易於維護和升級:採用分布式多層應用技術,大大節省了用於系統維護和升級的時間和費用,也改善了C/S結構的延展性問題;
3)標准化:基於Internet上的公開協議和技術標准(如TCP/IP,HTTP,XML,SOAP等)可實現應用系統在Internet/Intranet上的集成,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對於操作人員來說,客戶端可使用標准化的瀏覽器軟體,用戶界面的操作簡單易學[3-4];
4)安全性:與傳統的C/S結構相比,基於Web的管理信息系統在客戶端與資料庫伺服器之間增加了Web層伺服器和其他的中間層伺服器,使客戶端和資料庫伺服器不直接相連,可有效地防止用戶的非法入侵[5].此外,中間層為系統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護,並支持軟體開發人員使用SSL(SecuritySocketLayer)對傳輸的資料進行加密解密.
2.2合同管理系統的技術架構
系統採用基於Web的技術架構體系,使用大型資料庫MSSQLServer,以Delphi作為應用程序開發工具.在開發過程中,嚴格遵循了面向對象(ObjectOriented)技術原則,採用組件式(ComponentBased)開發,注重產品的技術架構(TechnicalInfrastructure)的建立,運用了WebService技術,能夠有效的支持產品的進一步發展和第三方的集成應用.圖1為系統結構圖.
WebService使用了標準的輸出介面WSDL(WebServiceDescriptionLanguage)為Internet/Intranet上的客戶端提供服務,它不再注重以什麼技術來實現Web解決方案.WebService將Web應用中以程序設計為導向的概念轉換為以服務為導向的概念,其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能夠成為不同組件模型和異構系統之間的膠水集成技術.筆者所討論的合同管理系統採用了WebService技術,為日後必然出現的企業內部和企業間的系統集成提供了技術保障.
2.3合同管理的內容
合同內容一般應包括: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格與報酬;履約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6].合同管理系統中所包含的合同基本信息元素最終要根據企業所在的行業背景和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合同管理的業務處理中,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標准一致的合同編碼規則,內容的規范性為構造數字化的合同模型,實現元素級的合同管理提供了方便.所討論的合同管理系統包含了合同編號、合同名稱、合同分類(內部合同、關聯交易合同、外部合同)、專業類別(買賣合同、工程建設合同、承攬合同、技術合同、其它合同)、管理方式(授權、審查、審批、局本部)、自定義分類、甲方/乙方、甲方單位、乙方單位、合同金額、項目計劃金額、簽約時間、審查時間、計劃履行開始、計劃履行截止等42項合同基本信息.
系統還包括了合同項目履行信息的實時跟蹤和管理.合同項目的履行信息有:合同項目的收(支)情況、標的物交付進度、爭議處理情況、合同變更信息以及資料歸檔情況等.項目實際履行數據與合同規定條款的對比可幫助合同管理者對合同履行情況全面、准確的把握.
另外,示範文本、法律法規等輔助信息的便捷查詢有助於合同的規范性管理,系統對客戶信息的記錄和分析能夠在客戶資質評估方面為合同管理人員提供決策支持.
2.4合同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型
2.4.1客戶端的主要功能
客戶端的Web頁面分為合同業務客戶頁面和業務管理員頁面.業務客戶的Web頁面實現了客戶在線填寫合同申請表、在線下載申請表和在線列印申請表的功能.
業務管理員的Web頁面主要包含5個模塊,各模塊的功能如圖2所示.
1)合同信息管理
合同信息管理包括了對合同基本信息和合同履行信息的管理,合同基本信息的數據項設置應根據企業不同的行業背景或者政府機構對合同管理系統的不同實施要求制定,並提供數據項的用戶自定義功能以拓展系統的實用性.對合同執行情況的跟蹤,包括了對合同履行進度、結算情況、變更內容、爭議解決辦法、合同履行完畢資料歸檔等情況的信息管理,並提供各項數據的對比分析功能.批量導入提供了傳統的Excel表格在指定格式下向資料庫的導入介面.系統提示根據系統管理員設置的提前天數,定期向用戶提示合同收付款和合同到期期限等信息.
2)報表處理
實現常規的報表運算和個性化的自定義報表處理功能.對於大型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報表處理是一項十分麻煩的工作,基於Web的合同管理系統在統一管理合同數據信息的基礎上,可以提供便捷的報表運算和分析功能.
3)輔助信息
實現了客戶基本信息的管理,根據對客戶的歷史記錄和目前運營狀況的數據分析,提供對客戶資質的初步評估;實現對合同示範文本和相關法律法規的管理,以規范合同文本的錄入,方便用戶對法律法規及其相關規定的查詢.
4)系統管理
系統用戶的管理模塊負責對用戶的使用許可權進行設置,許可權分級管理對維護系統安全、正常的運行是非常必要的;擁有訪問許可權的用戶可以通過系統數據設置模塊,對合同管理的基礎數據項進行設置.
5)在線幫助
利用Internet技術快捷方便的為各級系統管理人員和用戶提供幫助信息.
2.4.2伺服器端的主要功能
系統的伺服器端負責接受和處理客戶端發出的請求,並以Web頁面的形式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合同管理系統採用了分布式多層應用的系統結構,伺服器端分為負責Web發布的Web伺服器,提供Internet/Intranet服務介面的WebService伺服器,存放主要的邏輯應用程序並提供事務管理功能的中間層伺服器,以及負責數據管理的資料庫伺服器.主要功能如下:
1)對登錄用戶進行身份驗證;
2)根據系統的分級許可權設定,限制用戶的使用許可權;
3)處理數據查詢、數據修改、報表處理等客戶端請求,返回Web頁面;
4)維護和管理系統資料庫;
5)運用中間層MTS(MicrosoftTransactionServer)所提供的交易管理服務,實現數據資料在操作過程中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護;
6)具備同時處理多個用戶請求的事務處理能力;
7)為數據傳輸和接收提供安全保障;
8)提供標準的服務介面WSDL,可以在Internet/Intranet上實現與其他應用系統的集成.
2.5基於Web的合同管理系統的安全性解決方案基於Internet的網路技術實現了各個終端跨地域的開放性互連和信息共享,但同時帶來了嚴重的安全性問題.運行在互聯網上的應用軟體系統,其安全性可能將受到如下幾種類型的威脅:數據被非法截獲、讀取和修改;未經授權的用戶訪問內部網路;用戶被冒名欺騙.合同信息屬於商業機密,因此基於Web的合同管理系統對系統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6],本系統採用了如下的安全性解決方案:
1)信息資源的第一層保護手段應是在內部網和互聯網的節點處設置防火牆,利用防火牆對網路和伺服器上的某些流量進行過濾和保護,監視在互聯網和內部網的數據交換過程中各類活動是否符合了站點的安全規定,這類活動包括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等[7].
2)互聯網環境下,數據的傳輸過程中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泄漏,所以對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傳輸信息的加密是極有必要的.利用Internet的安全標准-安全套接層協議SSL(SecuritySocketLayer),可以對網路上傳輸的信息進行加密,實現客戶端瀏覽器和Web伺服器之間的信息以密文形式傳輸[8].
3)系統的用戶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綜合運用了應用程序提供的基本安全控制功能,中間層MTS/COM+提供的組件、套件組件安全控制功能和資料庫伺服器所提供的資源安全控制功能,對用戶許可權進行了嚴格的管理和控制.
4結論
1)在合同管理計算機化之前,必須制定標準的工作流程和內容規范,實現全企業合同管理的標准化;
2)在企業規模較大、部門地域分散的情況下,為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必須建立企業級資料庫,應用Web技術設計合同管理軟體系統,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信息傳輸的實時性;
3)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構造軟體的功能模塊,系統共建立了17個子模塊;
4)建立完善的安全防範體系,確保合同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⑨ 什麼是web集成管理

Web Service概念

什麼是Web Service呢?從表面上看,Web Service就是一個應用程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個能夠通過Web進行調用的API。這就是說,你能夠用編程的方法通過Web調用來實現某個功能的應用程序。例如,筆者創建一個Web Service,它的作用是查詢某公司某員工的基本信息。它接受該員工的編號作為查詢字元串,返回該員工的具體信息。你可以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直接輸入HTTP GET請求來調用羅列該員工基本信息的ASP頁面,這就可以算作是體驗Web Service了。

從深層次上看,Web Service是一種新的Web應用程序分支,它們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塊化的應用,可以在網路(通常為Web)中被描述、發布、查找以及通過Web來調用。

Web Service便是基於網路的、分布式的模塊化組件,它執行特定的任務,遵守具體的技術規范,這些規范使得Web Service能與其他兼容的組件進行互操作。它可以使用標準的互聯網協議,像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和XML,將功能體現在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上。Web Service平台是一套標准,它定義了應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實現互操作性。你可以用你喜歡的任何語言(筆者用的是C#),在你喜歡的任何平台上寫Web Service。

Web Service的技術支持

Web Service平台需要一套協議來實現分布式應用程序的創建。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數據表示方法和類型系統。要實現互操作性,Web Service平台必須提供一套標準的類型系統,用於溝通不同平台、編程語言和組件模型中的不同類型系統。目前這些協議

⑩ 1Web日誌數據分析模型的設計思想與實現

1Web日誌數據分析模型的設計思想

本論文設計平台通過對web日誌文件分析,統計出哪個頁面最受歡迎,訪問者來自哪裡,訪問時段分布情況等。分析結果生成HTML代碼,最終通過瀏覽器以頁面的形式將各種報表呈現在用戶面前。其中要用到目前比較常用的ASP技術,由於要將海量的日誌數據存入,所以還要用到SQL-Server這個功能強大的資料庫。

1.1系統的體系結構

Web日誌數據分析系統的主要用戶是一般企業網站或個人網站管理員,目前常見的網路開發模式共有3種體系結構:兩層Client/Server(C/S)體系結構;三層Client/Server/Database(C/S/D)體系結構;三層Browser/Server/Database(B/S/D)體系結構。綜合考慮本系統的用戶群特點及這三種體系結構特點,最終採用的體系結構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Browser/WebServer/Database」即三層網路結構模型。這種體系結構簡單實用,客戶端只要採用標准瀏覽器與網路進行連接就可以了。

1.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系統功能模塊是系統與用戶交互的介面,本系統包括:數據預處理模塊、基本分析模塊、智能分析模塊和可視化模塊,系統功能模塊.數據預處理模塊:該模塊主要功能是首先去掉原先存放在關系資料庫中的部分沒有用的原始日誌,然後設置日誌文件格式、采樣方法,依據包含替換規則對數據進行凈化,再將該數據導入源資料庫,形成頁面映射表信息,最後形成用戶表。基本分析模塊:該模塊主要是對網站的`訪問情況進行以下6方面的統計匯總,即時段分析模塊、地域分析模塊、來源統計模塊、客戶端分析模塊、受訪頁分析模塊、搜索引擎模塊。智能分析模塊:該模塊主要功能是利用關聯規則對Web站點的頁面之間的鏈接關系和站點結構進行分析,構建一個新的Web站點拓撲結構,尋有關聯的客戶群體,開展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電子商務活動。

2Web日誌數據分析系統功能的實現

2.1數據收集

由於本系統是對Web日誌的分析,所以數據收集部分的工作實際上就是對日誌的收集工作,所以最重要得一點是網站的管理者允許對其日誌文件進行研究,在同意對日誌文件保密的前提下,筆者從電腦商網中國IT商務門戶(www.cnitsw.com)獲取了一段時間的網站日誌文件以此作為分析對象。

2.2數據預處理

數據的預處理過程是將Web日誌整理成適合數據挖掘的數據模型。整個挖掘預處理過程分為數據凈化、用戶識別、會話識別、路徑補充、事務識別5個步驟。

2.3智能分析模塊實現

我們利用了Apriori演算法的思想,但同時對APriori演算法進行了改造,採用了改進的APriori演算法進行頻繁路徑挖掘。改進Apriori是受到APriori演算法的啟發,但它適合頻繁路徑的挖掘。

2.4基本分析模塊實現

基本分析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網站整體的訪問統計,另一方面是具體網頁的訪問分析。整體分析可以統計用戶數、點擊數,分析客戶端信息等等;對具體網頁可以統計其訪問量,以分析其受歡迎程度,也可表示其重要程度。這些工作的數據來源是預處理中數據清理階段產生的源資料庫和整個預處理階段後產生的用戶事務資料庫,實現方法也比較簡單,一般都是簡單的統計分析處理。基本分析模塊由時段分析模塊、地域分析模塊、來源統計模塊、客戶端分析模塊、受訪頁分析模塊、搜索引擎分析模塊6個模塊組成。本文以時段分析模塊為例進行闡述。根據日誌中的日期域(data)、時間域(time)以及所花時間域(time-taken)可以統計出每天哪個時段的訪問人數和具體逗留時間,每個小時訪問量的變化,通過一天中每小時的訪問數可以得出站點哪個時間段的訪問人數最多是訪問高峰期,進而分析出訪問人群的職業和上網習慣等相關信息。

Web日誌數據分析是internet信息處理的一個重要應用,目前我們只是實現了一些簡單的功能,還可以對WEB日誌的分析處理上進行某些更詳細的深入分析,譬如可以根據訪問者的登錄時間、訪問頁面、停留時間等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然後制定個性化的電子商務營銷策略,幫助電子商務網站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最有效的客戶。還可根據以往時間段的訪問人數統計,對網站未來幾天或者某個時間段的訪問流量進行預測。

作者:吳敏綱 黃傑恆 鄭義平 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景德鎮市第六人民醫院 景德鎮市國稅局直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