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溪濕地的文化歷史 急需
到了宋元時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鎮,這是西溪進入新階段的開始,這也說明了西溪是個千年古鎮。明清時期,西溪兩岸的社會經濟與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進展,養魚育蠶、種竹培筍與茶葉果蔬等農副業得到發展,成為郊區農業的特色。
民國後,濕地日漸萎縮。到了20世紀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個鄉鎮的建立,工廠企業的發展,使西溪濕地范圍逐漸縮小。
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對西溪濕地進行綜合保護。2005年,西溪濕地期建成並正式開園,並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首個國家濕地公園。2006年,西溪濕地啟動二期綜合保護工程。
2007年,西溪濕地二期有限開園,同時,西溪三期工程開工建設。裂謹2008年9月,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三期有限開園。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部,離杭州主城區武林門只有6公里,距西湖僅5公里。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里,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遊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耐賣態景觀封育區。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2009年11月03日,被昌源逗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2年1月10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倉前端午擴展閱讀:
清代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歷西溪並留下御詩數篇。文人墨客或游覽或賞景或雅集或隱居不計其數,如蘇軾、米帶、秦觀、唐寅、張岱、厲鵲、黃賓虹、馬一浮、郁達夫、徐志摩、於右任、夏承熹等等。
都為西溪留下了燴灸人口的千古詩文、書畫,杭州人施耐庵更以西溪為背景地,寫下了傳世名著《水滸傳》。它還有一個兩浙詞人祠堂,奉祀著自唐張志和以下1044位歷代著名詞人。
2017年9月8日,根據《國家濕地旅遊示範基地》行業標准,經各省推薦和全國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專家組評定,確定為首批10家國家濕地旅遊示範基地。
❷ 倉前鎮的區域概況
倉前鎮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轄鎮。坐落在杭州城西古運河畔,是一個具有800餘年歷史的古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00年底全鎮有人口32233人,總面積48.9平方公里。倉前鎮地處杭州城郊,交通便利,杭宣鐵路、京杭大運河穿越該鎮,火車站、碼頭均已設立;104國道、杭徽公路(02省道),東西大道貼境而過。
倉前鎮位於餘杭中部偏南,南苕溪東岸,餘杭塘河穿鎮而過。西鄰餘杭鎮,南接閑林鎮,東臨五常鄉,北與良渚鎮、瓶窯鎮毗鄰。倉前為平原水網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河流縱橫,灌溉便利,是餘杭市的重要產糧區。
良好的地理環境和倉前百姓的世代耕耘,使得倉前不僅僅贏得了「江南糧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美譽,也養育出淳樸的民風、傑出的人才。無論是這里的「清水絲棉」,還是「白切羊肉」,幾百年來為人稱贊;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著名社會學家陳達、生物學家蔡堡是倉前人的傑出代表,浙江省重點文物——章太炎先生故居完好地坐落在倉前鎮上。
古鎮倉前流傳著許多傳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故事就發生在倉前鎮,該案中涉及的「愛仁堂」葯鋪舊樓仍保存完好;一年一度的端午龍舟盛會是倉前的習俗;古老的傳說和倉前人民對生活的熱愛,使得倉前這個江南古鎮格外引森滾人注目,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的八方來客。
改革開放以來,倉前的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一批標准規范的農業基礎設施已經建成,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正在實施之中,使得倉前這座古鎮蘊藏著歷史,也洋溢著欣欣向榮的現代氣息。「掏羊鍋」作為倉前一個極富傳統風味的特色美食項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從2006年開始,已經連續兩年舉辦了「羊鍋節」,使得倉前的羊鍋產業得到了空前發展。在去年舉辦的第二屆羊首者鍋節期間,僅一周時間,來賓竟達30多萬人次,每天平均有4.5萬人次左右,連一些外商、國際友人也慕名前來,被我們的「掏羊鍋」所吸引,一周時間的羊鍋經營額達到1500萬元。省、市乃至國家級新聞媒體也趕至倉前,對我們倉前的「羊鍋節」作了全方位的報道宣傳,還上了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在全國打響了倉前「掏羊鍋」這塊百年美食品牌。這個章太炎故里的小鎮,頓時來訪者絡繹不絕,極大地提升了倉前知名度,「羊鍋節」成了我此芹余們鄉村旅遊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有「鄉村味」和「休閑味」,更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❸ 中國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節日有哪些
端午節
❹ 福州端午節有什麼傳統的節目表演嗎
端午節習俗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冊旁,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州讓橡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滑斗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家在海南的小鄭說,從小過端午,家裡總會四處彌漫艾草香味。媽媽早早的在家門口懸掛艾草,晚上,燒了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小吳,家在海邊,幼時,每逢端午,家裡人都會帶他到海邊去洗龍水。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 「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膚疾病。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 。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請您採納 !
❺ 餘杭的民風民俗
分類: 文化/藝術 >> 民俗傳統
解析:
軋蠶花
清明「軋蠶花」是餘杭蠶鄉一個歡樂喜慶的節日,以祈求蠶業興盛,在臨平、塘棲一帶,以探梅勝地超山為中心。這天男女老幼頭戴用紅紙或絹制的小花朵,名為「蠶花」,女的插在鬢邊或頭發上,男的插在帽檐中,成群結隊,或走路,或劃船,紛紛趕往超山「軋蠶花」。當地有「腳踏超山地,蠶花帶回門」之說。這一天,做生意的,賣藝的,賣吃食的,燒香拜佛等三教九流匯集超山,山上山下人頭濟濟,山腳邊丁山湖裡大船小滾擾船摩舷撞梢,各廟宇寺院香煙繚繞,鍾聲齊鳴,紅男綠女嬉鬧擠挨,毫無顧忌。姑娘要軋得紐扣扯脫,衣衫凌亂,頭發蓬散,蠶花被人摘,父母不但不責怪,反而十分高興,說是今年蠶繭大發了。
賽龍舟
賽龍舟,是我地倉前、閑林一帶民間的一項重要賽事。源於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金華老龍降雨救生靈被斬的傳說,人們為感謝這條救命老龍,就形成了祭龍頭,賽龍舟的習俗。每到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倉前餘杭塘河劃龍船叫做大端午)、五月十三(閑林和睦橋頭劃龍船叫做小端午)兩日,該地村村坊坊的龍船匯集在一起,舉行龍舟勝會。屆時河裡百龍競渡,兩岸萬人齊睹大侍旦,旌旗飄揚,鑼鼓喧天,可稱水鄉一大盛事。賽龍舟後,還要舉行「謝龍王」儀式,取下龍頭,供在八仙桌上,拜龍頭後再行收藏,以待明年再比。
吃咸茶
吃咸茶,是一種獨特的喝茶方式,頗多情趣,在塘棲、東塘、獐山一帶流傳甚久。咸茶是以少量茶葉配上多種佐料(最主要是橙子皮、烘青豆、野芝麻三種)沖泡後飲用,聞之清香,食之可口而有鹹味。按當地的習俗,吃咸茶不僅留存於民間婚嫁、得子時節等生活禮儀中,而且在塘棲一帶蠶鄉,還盛行開蠶門吃咸茶。與此同時,吃咸茶也是該地人們(特別是婦女)日常生活中交友、休閑的一種民俗活動,稱之為「打茶會」。它一般都是村裡主婦或姑娘們操辦、沏茶。每年通常在村坊里要相互到鄰舍家品茶三、五次。事先約好,等來客落坐後,才燒水、沖泡、奉茶。大家細細打(品)茶味,邊喝茶邊拉家常,談笑風生,有的還唱唱山歌,哼哼小曲,每次約熱鬧二、三小時。經多次沖泡後,咸茶的鹹味漸漸淡去,村婦就用頭上的簪子把烘青豆一顆一顆挑起放入口中,吃完杯中咸茶的佐料,大家才起身,「打茶會」結束。
水龍會
農歷五月二十日,是餘杭鎮消防水龍演習競技的節日,叫「水龍會」,又稱「分龍日」。是日拂曉,餘杭鎮各街坊的水龍房就焚香插燭,進行祭龍儀式,義務的消防隊員們一律頭戴銅盔或滕盔,身著白談世衫黑褲,赤腳草鞋,腰扎一條藍肚帶,前面高舉油燈,中間抬著披紅掛彩的水龍,後面是幾十付水桶擔,喊著號子,響著鈴鐺,向賽地城西南湖塘上奔跑。十多條龍排列在堤塘上,從南湖中抽水向天空噴射,看誰水頭高,射程遠,看誰持久不息,以定優劣,優勝者龍披紅,人戴花游大街一周。圍觀人群站滿兩岸堤塘,鎮上各行業出錢蒸白饅頭夾大塊紅燒肉(俗稱「破豬頭」)送到堤上慰勞參賽人員,晚上還舉辦晚宴,以示慶祝。
❻ 賽龍舟的來歷
梁吳均在《續齊諧記》里曾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毀族)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陽重渡,乃遺俗纖世弊也。」說明當初端午賽龍舟是為紀念屈原的。明朝以後,這種習俗更加盛行,不僅宮廷舉行競渡,民間各地也都舉行競渡,其場面極為壯觀。
我國人民對龍的崇拜起源很早,從紅山文化遺址發掘出來的龍形玉器,就知道我國原始先民對龍的認識是一種馬頭蛇身、無角無須、無鱗無足的動物。傳說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處用石頭壘壩,砌成山幽,引龍進入,捕捉後進行馴養,作為水上交通工具。但這種辦法十分冒險,於是人們就用獨木剜製成小舟代替了龍。到返盯了戰國時期,《穆天子傳》和屈原的《東君》,才將舟正名為「龍舟」。
❼ 江南水鄉之——船
年歲大了就喜歡嘮叨過去,而小年青們則擅長展望將來。發起的1000字和500字的活動,感覺很有意思,也想參加一二。按上年紀好回憶的習慣,把早年的一些記憶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練練筆,另一方面也算是應500字活動的本意,治治懶病。6歲那年隨父親工作調動到古鎮倉前生活,倉前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就以江南水鄉為題,每周憶上500字。
第一次到倉前,一路轉車,最後是到杭州賣魚橋輪船碼頭,坐小輪船過北大橋經餘杭塘河,最後在終點倉前輪船碼頭上的岸。第一天住在倉前供銷社旅館里,這地方最早是章太炎居住的屋子,現今是章太炎故居博物館。關於這故居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總之,第一天到這江南水鄉,是坐的船。早年的水鄉,多的就是船。有小木船,單人單槳;再大一點的木船就得在船後用搖櫓來做動力了;再大的是洋灰船,就是水泥船,鋼筋水泥做的船身,也是用櫓搖的;更大的是輪船和拖船了。小時候還常常能看到兩三人背纖作為動力的運輸船,特喜歡聽他們過橋時的叫喊聲。
坐輪船,喜歡看輪船機槳盪起的水浪,一層一層地拓展出去,一直撞到河岸邊再撞回來了。一處一處的河埠頭村民農婦在洗菜汰衣。輪船的浪花捲過去,船上的小兒總是不無惡意地希冀捲走些菜啊木盆什麼的。然而小毛孩的希望總是回回落空,水鄉人早已習慣了這些避讓。
水鄉人的船主要用於載物,農田的收獲,收到家,運去賣;換了錢出去買東西,用的都念喊是船。河道水巷比路還多,船比車方便。那時候接新娘子,抬嫁妝用的也是船。一般用缺高穗大的洋灰船,船上插了彩旗,梅花鑼鼓樂隊在船上拚命地打敲起來,也是十分的喜慶。而母親每每看到新娘子要下船,都會要落淚,好像自家的女兒出嫁一般。
捻河泥自然只能用船了。捻得滿滿的一船河泥,然後運回去挑到竹地桑園,是最好的有機肥料。也看到過專門清理河床淤泥的挖泥船,中間有個像大水車一樣的輪盤,只是翻上來的不是清水,是一鬥鬥伏卜河底烏黑的淤泥。
水鄉的船唯一不作為運輸和交通工具的時候,是每年的端午。這時候船不叫船,叫龍舟。而這船也成了村民們喜慶的道具。當然這也是另外的故事了。
如果說江南水鄉是一幅水墨山水的話,那這山水畫中唯獨不能缺少的就是船。這船是江南水鄉的魂,江南水鄉的韻。
最後說一件水鄉趣事。水鄉船多河道水巷卻多狹小,船與船之間免不了碰撞。水鄉人總是很搞笑,這船還沒撞上時就在那裡大叫:不對了!不好了!然而一旦撞上了,雙方都會大叫一聲,難么(現在)好了!這撞船了返說好了。
❽ 張耒原文_翻譯及賞析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於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於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張耒作品風格
由於他自己早年生活窮困,顛沛流離,後又屢遭貶謫,長期任地方卑官,對社會現實體察甚深,因而對勞苦百姓的關心也頗切,如在《勞歌》一詩中對那些「筋骸長彀」、「半衲遮背」的「負重民」以憐憫;在《和晁應之憫農》一詩中對那些「夜為盜賊朝受刑」的「南山壯兒」以同情等等,等等。也正因為其「哀哉天地間,生民常苦辛」(《糶官粟有感》)的憫農意識,才使他在早啟返政治觀點上追隨蘇軾,反對王安石的「變法」,而在實踐中則主張富國強民,改革弊政,以減輕人民負擔,這與司馬光等人純粹的因循守舊乃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與此同時,面對遼、夏對北宋的侵凌,他也積極主張開邊御敵,建立奇功。他的《少年行》、《昭陵六馬》、《聽客話澶淵事》等無不洋溢著一股勃鬱的愛國主義精神,讀來令人感奮不已。生平
張耒原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後遷居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區)。馬端臨《文獻通考》作「譙郡人」,秦少游《書晉賢圖後》記載:「獨譙郡張文潛與余以為不然……」,他在《思淮亭記》中稱「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壯,習於淮而樂之。」。祖父任職於福建,父親中進士後,遊宦四方,官至三司檢法官,因親老,乞請離京做吳江知縣。母親李文安。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為譙縣知縣,歷官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光化軍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詩文名世,長於寫詩,深受當時的大詩人晏殊的賞識。正是在這樣的家庭里,張耒從小就受著正統的封建詩禮的薰陶,加之受業於「山陽學官」,少年時即表現出對文辭的靈感,「十有三歲而好為文」(《投知己書》),十七歲作《函關賦》,傳誦人口。此後,他游學於陳州,得到當時在陳為學宮的蘇轍的厚愛。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出任杭州通判前,來陳州與其弟話別,張耒得以謁見蘇軾,頗受青睞,自此便成為蘇氏兄弟的門下客,並在東坡引薦下,應舉姑蘇。熙寧六年(1073年),即張耒二十歲時,由神宗親策為進士,王安石負責提舉,授臨淮(今安徽泗縣)主簿,開始步入仕途。熙寧八年,蘇軾在密州修「超然台」,張耒應約寫了《超然台賦》蘇軾稱他「超逸絕塵」,有秀傑之氣,「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答張文潛書》),這是他們陸飢詩文交往的開始。與此前後,張耒與秦觀、晁補之也有詩文唱和,結為知交。
熙寧六年至元豐八年(1073年-1085年),張耒先後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縣尉、縣丞一類地方官,並因秩滿改官不斷,往來京洛間,為政特別辛勞。「我迂趨世拙,十載困微官」(《悼逝》),「飄然羈孤,挈其妻孥,就食四方,莫知所歸」(《上蔡侍郎書》)說的就是這段經歷。張耒為官清廉,他本想憑著他那微薄的俸祿養其親小,淡泊平生,然厄運頻頻而至,他的父母、前妻相繼謝世,家境每況愈下,經濟拮據,生活困窘。
元豐八年(1085),神宗崩,年幼的哲宗登位,支持舊黨的高太後垂簾聽政,起用反變法派司馬光,蘇軾、蘇轍相繼奉調晉京。元祐元年(1086年)大臣范純仁薦舉張耒參加太學學士院考試。這次被薦參加考試的還有黃庭堅、晁補之等人,由翰林學士蘇軾命題,考試結果三人同被拔擢,張耒被任為秘書省正字,其後歷任著作佐郎、秘書丞、史館檢討,直到起居舍人。元祐二年(1087年)春,蘇軾主持禮部貢舉,張耒被聘為讀卷官,入試院檢點審閱舉子試卷。元祐三年(1088年),秦觀被召到京師,任太學博士,校正旁液秘書,亦入蘇軾門下。在暇日與張耒或舉酒歡宴,或同游京都名勝,詩文酬唱,作畫題跋,互相砥礪,共受蘇軾薰沐。這是他們難以忘懷的歡樂年代,也是北宋文壇上的盛事。他們「一文一詩出,人爭傳誦之,紙價為貴」。館閣八年,張耒有緣披覽國家藏書,過著「圖書堆枕旁,編簡自相依」的生活,其文翰學術也日有進益。
宋哲宗親政後,新黨得勢,竭力報復元祐舊臣,隨著蘇軾等人的被貶,蘇門弟子也受到株連。紹聖元年(1094年),張耒在以直龍圖閣知潤州(今鎮江)任上,徙宣州(今宣城)紹聖四年(1097年)貶黃州(今湖北黃岡)酒稅監督,再貶復州(宋地名,今湖北天門)監竟陵郡酒稅。元符二年(1099年)起為黃州通判。宋徽宗即位,四十七歲的張耒一度內召為太常少卿,後又被啟用為兗州、潁州(今阜陽)知州,但為時都很短促。當時蘇軾自海南遷內地,張耒賦詩相慶;「今晨風日何佳哉?南極老人度嶺來。此翁身如白玉樹,已過千百大火聚。」不久,噩耗傳來,蘇軾於途中卒於常州。張耒在潁州舉哀行服,痛悼一代文豪和恩師。未想竟觸怒了上方,於崇寧元年(1102年)被貶為房州(今湖北房縣)別駕,安置於黃州,這是他在短短六七年內第三次被貶到那裡,他在黃州先後共住了七八年,作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荒樹枯木,蓬蒿滿眼,自然令人惆悵莫名,但「江上魚肥春水生,江南秀色碧雲鬟」,倒也給他不少安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柯山腳下,張耒與蘇軾弟子潘大臨結為緊鄰,兩人彼此安慰,相濡以沫,共守大節。據載,當時的郡守瞿汝文憐其家貧,欲為其購買一份公田,以種植豆粟蔬菜等,貼補家用,張耒敬謝不取。正是此地的哀和樂使他難以忘懷,故他自號為「柯山」。
崇寧四年(1105年),秦觀的兒子自藤州(今廣西藤縣)奉父柩歸葬揚州,路過黃州時張耒臨江祭奠,他為好友的「竄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聲。淚水未乾,黃庭堅又相繼去世。崇寧五年,宋徽宗詔除一切黨禁,張耒才得任便居住。這年冬天,他自黃州經潁州,回到故鄉淮安,大約住了一年多時間。大觀年間,移居陳州,監南嶽廟,主管崇福宮。由於晚年長期賦閑,他貧病交加,《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雲,「肉似聞韻客,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補衣裾。已病葯三暴,辭貧飯一盂。長瓶卧牆角,短褐倒天吳。宵寐衾鋪鐵,晨飲火數珠。」可以想見他當時已衣食不繼,三月不知肉昧了。
盡管政治環境是如此惡劣,生活是如此困窮,但詩人並沒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團屈服。以聞道蘇軾自負,終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擊也不後悔,且引為人生最大的志趣。詩人就這樣堅持著,繼蘇轍和晁補之謝世之後,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據乾隆《山陽縣志》載,葬於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文學地位
張耒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論文學創作淵源於三蘇,提倡文理並重,以為「文以意為車,意以文為馬,理強意乃勝,氣盛文如駕」(《與友人論文因以詩投之》)。在《答李推官書》中他又明確申說學文在於明理,「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是也」。在文章風格上,他反對奇簡,提倡平易;反對曲晦,提倡詞達;反對雕琢文辭,力主順應天理之自然,直抒胸臆,「文章之於人,有滿心而發,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而麗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賀方回樂府序》)。張耒的詩文正是其創作理論的具體體現,長短利弊皆本於此。其文風近似蘇轍,蘇軾對他有「汪洋沖澹,有一倡三嘆之聲」的稱譽(《答張文潛書》),張表臣也稱其文「雄深雅健,纖穠瑰麗,無所不有」(《張右史文集序》)。他擅長辭賦,《哀伯牙賦》抒發曲高者孤獨無與,媚眾者身安得志的憤悶,《鳴蛙賦》運用各類比喻形容蛙鳴,《雨望賦》描寫風雨氣勢,在立意遣辭上都有超過唐人辭賦之處(《復小齋賦話》)。議論文立意警辟,文筆高奇,如《論法》、《敦俗論》、《憫刑論》諸篇,均為佳作。張耒的詩歌創作成就卓著,汪藻稱其詩「體制敷腴,音節疏亮,則後之學公者,皆莫能彷彿」(《柯山張文潛集書後》)。《宋史》本傳也說他至晚年,詩風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樂府效張籍。詩歌取材廣泛,在很多詩篇中反映了當時下層百姓的生活,像《倉前村民輸麥行》、《勞歌》、《和晁應之憫農》諸篇,無論是題材,還是表現風格,都與唐代新樂府詩極為相近。張耒詩以平易流麗明快見長,很少使用硬語僻典,蘇軾稱贊他「氣韻雄拔,疏通秀明」(《曲洧舊聞》卷五引),晁補之亦謂「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花自開」(《題文潛詩冊後》)。他作詩喜歡學習唐人,在集中有很多模仿杜甫、李白、韋應物的篇章,開北宋詩人學習唐調風氣之先。他注重煉句,呂本中《童蒙詩訓》雲:「文潛詩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樹外天』,『客燈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淺山塞帶水,旱日白吹風』,『川塢半夜雨,卧冷五更秋』之類,迥出時流」(《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一)。此類佳句可謂俯拾皆是。但是張耒的詩過分強調「滿心而發,肆意而成」,因此部分作品顯得粗率質直,朱熹曾批評說「張文潛詩有好底多,但頗率爾」,又雲「張文潛詩只一筆寫去,重意、重字皆不問,然好處亦是絕好」(《朱子語類》卷一四○)。張耒詞作不多,詞風柔情深婉,與秦觀詞相近。其《風流子》(木葉亭皋下)敘寫秋思離愁,鋪景朗倩,烘托愁緒無極(《草堂詩余》正集卷六沈際飛評)。張耒的文集,在南宋時即有多種刻本傳世:羅仲洪刊本《柯山集》十卷,汪藻刊本《張龍閣集》三十卷,張表臣刊本《張右史文集》七十卷,井晦之刊本《譙郡先生集》一百卷(均見周紫芝《書譙郡先生文集後》)。評價
南宋高宗即位後,下詔追贈蘇軾為資政殿學士,贈張耒集英殿修撰,誥詞說:「四人以文采風流為一時冠,學者欣慕之及繼述之」。既概述了張耒等人的影響,又肯定了其文學成就,終於使張耒等巨名昭彰,流芳千秋。
介紹
張耒(lěi),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楚州淮陰人。因其儀觀甚偉,魁梧逾常,所以人復稱其「肥仙」。生於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歿於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歲。他是宋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蘇門四學士之一。「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流傳很少,語言香濃婉約,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風流子》等。《少年游》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余》,趙萬里輯本。後被指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評價
張耒平生仕途坎坷,屢遭不幸,可他從未忘懷操寫詩文。其著作被後人多次雕版印行,名為《柯山集》、《張右史文集》、《宛丘集》等,今人李逸安、孫通海、傅信三人編輯的《張耒集》,收詩約二千三百首,散文、史論、議論近三百篇,真可謂洋洋大觀矣!其詩早年體制豐腴,音節瀏亮,東坡稱之「汪洋沖淡,有一唱三嘆之音」,晚歲落其華,趨務平易,酷肖白樂天(居易)、張文昌(籍),一時獨步吟壇;其文則雄深雅健。纖穠瑰麗,無所不有,蔚然成家。文集版本
其文集今存主要有四種版本:《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存清康熙呂無隱鈔本、《四庫全書》本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存武英殿聚珍版本、廣雅書局刻本,見於《宛丘先生集》而不見於《柯山集》的詩文,均輯入該本《拾遺》。《張右史文集》六十五卷,存明萬曆抄本、清雍正七年謝浦泰抄本等。《張文潛文集》十三卷,存明嘉靖三年郝梁刻本。四種版本文集所收篇目互有差異。中華書局1999年出版逸安等校點《張耒集》,較為完備精審。張耒還撰有《明道雜志》一卷,南宋慶元時陳升刻於黃州,現存明刻本、《唐宋叢書》本、《學海類編》本。《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六首。《全宋詩》卷一一五五至一八七錄其詩三十三卷。《全宋文》卷二七五○至二七七一收其文二十二卷。事跡見《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本傳。近人邵祖壽編有《張文潛先生年譜》一卷。
張耒的詩文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宋代·張耒《和端午》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端午節 , 競渡 , 懷人愛國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宋代·張耒《夜坐》
夜坐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古詩三百首 , 秋夜 , 寫景抒懷如絲苣甲飣春盤,韭葉金黃雪未乾。旅飯二年無此味,故園千里幾時還。異方時節三巵酒,殘歲風煙一慘顏。曾奉龍旗典邦禮,歲窮祠祀少休閑。——宋代·張耒《春日》
春日
宋代 : 張耒
古詩三百首 , 寫景思鄉查看更多張耒的詩文>>
❾ 苗族的習俗
1、傳統婚姻
這種婚姻當屬父母作主的婚姻。當男女青年長大成人後,男方父母作主給兒子相親,他們認為與某家女兒聯姻恰當,男方家就會請媒人上女方家說親,若女方家也認為兩家門當戶對,便欣然同意。
也有女方家對男方家不甚了解的,往往會作出兩種姿態,既不斷然拒絕,也不馬上同意,而是留一定時間考察。這種情形普遍被認作是有意向了,男方家便會擇吉日第二次請媒前去說親,女方家如若同意,再由雙方老人協商,決定嫁娶日期與確認財禮數額等事項。
也有女方家父母認為不合適的,在第二次說親時,就斷然拒絕,這門親事也就不成了,只得另擇親家。這種婚姻,婚後多數能過得幸福美滿,但也有少數並不如意而出現離異。
2、雞眼婚姻
這是居住在雷山縣橋港、掌批、掌雷、桃江等地苗族的婚俗。青年男女長大成人後,雖經媒說定親,但不算數,還要吃「雞眼酒」才能最後決定。經擇吉日,男方家抬一隻公雞,備一些米酒、糯米飯、肉等禮物,邀叔伯兄弟等到女方家,當晚殺掉送來的公雞,待煮熟後擺在桌上,由一位長者來看雞眼。
若這只雞的雙眼都是睜著的被認為是吉利的,此時長者便當即祝福:「雞眼好兩只,富貴在兩邊,子孫亦發達,福氣滿兩家,祝賀你們兩親家大吉大利」等話語。然後大家舉杯共飲相互祝賀,這門親事便成了。
若雞眼一隻睜、一隻閉,或者兩只都閉著,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看雞眼的長者就講一些圓場的話,勸雙方另擇佳偶。大家便草草用餐,飯後各散,這門親事也就不成了。不過,有時雙方均屬於老親戚,彼此之間又十分了解,雙方的孩子也相配,便經咐伏雙方父母商定婚事也能成。
3、還娘頭婚姻
這是姑表妹嫁給舅表兄即血表兄妹婚姻。姑媽生的姑娘長大成人後,先去問舅父家是否娶姑娘為媳,舅父回話不娶了,姑媽才敢把姑娘向外嫁。
如果舅父決定一定娶姑媽的女兒為兒媳,則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的,姑媽亦不敢拒絕。血表兄妹婚姻,很少能得到幸福,多數都十分痛苦。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人們的認識有了提高,現在,血表兄妹婚姻已經很少或者沒有了。
(9)倉前端午擴展閱讀:
苗族的禁忌
(一)飲食禁忌
1、就餐時,雞頭要敬給老年人,雞肝、雞雜要敬給老年婦女,將翅膀交於青年男女,祝其前程無限,雞腿則要留給小孩。賀簡拿不準禪搭小孩吃雞血,認為如果吃了長大後辦事說話、講理會臉紅。
2、忌在屋裡煮蛇肉和吃蛇肉。
(二)節日禁忌
1、節日(尤其是春節)期間,不能斗毆,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2、春節初一,不動刀,不挑水,不掃地,不敲板壁,不赤足須穿鞋,不食粑粑,洗臉水不得倒於屋外,婦女不能去別人家裡。
3、春節初一至初三不可在寨內晾曬衣物,認為這樣做了,當年會打凶雷,刮大風吹房屋。婦女不能在家中拿針線,可在外用。婦女在外用針線即有人所說的「坐年」(漢語音譯意)。
❿ 賽龍舟最早在哪個城市舉行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
東周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岳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岳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民間賽龍舟,中亞浮筒(20張)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漁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脫落,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才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的陽氣,這鎖才能打開。」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西岸河),河水為西岸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