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乙太網uIP的請教,Webserver用的什麼語言
這個webserver自定義的一種cgi語法格式,具體用法你可以參考附帶的文檔。螞旅激
不過我認為uip自帶的web server是不太好用的,連POST和帶參數鎮帆的GET都不支持,
甚至如果客戶端把一個HTTP 請求包被分割的情況都無法處理,
導致很多功能的實現上很麻煩悶襪。
㈡ 乙太網web網頁出現亂碼
利用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設置Tomcat接收請求的編碼格式,只對POST方式提交的數據有效,對GET方式提交的數據無效。
要設置GET的編碼,可以修改Tomcat中的配置文件server.xml,該文件中相應埠的Connector的屬性:URIEncoding="UTF-8",這樣,GET方式提交的數據才會被正確解碼。
㈢ 傳統乙太網有那些組網方式
傳統乙太網的組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匯流排型(Bus)拓撲:在匯流排型拓撲結構中,所有設備都連接到一根共享電纜(稱為匯流排)上。數據團並尺包沿著匯流排發送,被所有連接到匯流排上的設備接收。每個設備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以便在網路上發送和接收信息。這種結構簡單、便宜,但可擴展性和故障診斷能力有限。
2. 環型(Ring)拓撲:環型拓撲中的設備以環形方式連接在一起,數據在環中沿一個方向傳輸。每個設備都會接收到數據包蔽森並向下一個設備傳遞。這種拓撲結構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網路性能,但故障點可能導致整個環路的癱瘓。
3. 星型(Star)拓撲:星型拓撲是乙太網中最常見的拓撲結構。在這種拓撲中,所有設備都通過集線器(hub)或交換機(switch)連接到一個中央節點。數據包通過中央節點進行轉發,從發送設備傳輸到目標設備。星型拓撲的優點是可擴展性強,故障診斷容易。缺點是中央節點成為單點故障,如果該節點發生故障,整個網路將受到影響。
4. 樹型(Tree)拓撲:樹型拓撲結合了匯流排型和星型拓撲的特點。在樹型拓撲中,多個星型拓撲通過匯流排連接在一起。這種結構可以輕松擴展,但同樣存在單點故障風險。
5. 網狀(Mesh)拓撲:在網狀拓撲中,網路設備可以通過多條路徑連接在一起。這種拓撲結構具有很高的冗餘性和可靠性,因為數據可以通過多條路徑傳輸,如果某一路徑出現故障,仍然可以通過其他路徑進行通信。不過,這種拓撲在實施和維護上成本較高。
這些拓撲結構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以塌高混合的形式出現,以滿足不同場景和需求。
㈣ 如何設置h3c交換機web管理
1、下載一個超級終端到PC機上
由於工作環境不能聯網的環境下,下載了好幾個超級終端才能用。
2、超級終端連接有很多教程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在COM1屬性的埠設置裡面,將(位/(B))設置為9600
進去之後點擊超級終端的Properties屬性進行設置→Settings 選擇Windows keys,Emulation選擇VT100
3、用Console線連接PC和交換機
4、給交換機接通電源
5、通過Console口在超級終端中執行以下命令,配置乙太網交換機管理VLAN的IP地址。
<H3C>system-view
[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進入管理VLAN)
[H3C-Vlan-interface1] undo ip address(取消管理VLAN原有的IP地址)
[H3C-Vlan-interface1] ip address 10.153.17.82 255.255.255.0(配置乙太網交換機管理VLAN的IP地址為10.153.17.82)
用戶通過Console口,在乙太網交換機上配置欲登錄的WEB網管用戶名和認證口令。
通過Console口,添加乙太網交換機的Web用戶,用戶級別設為3(管理級用戶)
local-user admin 設置用戶名
password cipher admin 設置密碼
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 設置級別
service-type telnet
配置交換機到網關的靜態路由
[H3C]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0.50 (網關的IP地址為192.168.0.50)
6、拉根網線接上去
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ip即可以進行交換機web的訪問
google瀏覽器打開之後,配置向導看不見
建議使用IE瀏覽器
㈤ 乙太網有幾種組網方式特點是什麼
一、標准乙太網 開始乙太網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的是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訪問控制方法,這種早期的10Mbps乙太網稱之為標准乙太網。乙太網可以使用粗同軸電纜、細同軸電纜、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和光纖等多種傳輸介質進行連接,並且在IEEE 802.3標准中,為不同的傳輸介質制定了不同的物理層標准,在這些標准中前面的數字表示傳輸速度,單位是「Mbps」,最後的一個數字表示單段網線長度(基準單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帶」的意思,Broad代表「帶寬」。 ·10Base-5 使用直徑為0.4英寸、阻抗為50Ω粗同軸電纜,也稱粗纜乙太網,最大網段長度為500m,基帶傳輸方法,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10Base-5組網主要硬體設備有:粗同軸電纜、帶有AUI插口的乙太網卡、中繼器 、收發器、收發器電纜、終結器等。 ·10Base-2 使用直徑為0.2英寸、阻抗為50Ω細同軸電纜,也稱細纜乙太網,最大網段長度為185m,基帶傳輸方法,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10Base-2組網主要硬體設備有:細同軸電纜、帶有BNC插口的乙太網卡、中繼器、T型連接器 、終結器等。 ·10Base-T 使用雙絞線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100m,拓撲結構為星型;10Base-T組網主要硬體設備有:3類或5類非屏蔽雙絞線、帶有RJ-45插口的乙太網卡、集線器、交換機、RJ-45插頭等。 · 1Base-5 使用雙絞線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500m,傳輸速度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軸電纜(RG-老大59/U CATV),網路的最大跨度為3600m,網段長度最大為1800m,是一種寬頻傳輸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纖傳輸介質,傳輸速率為10Mbps;
二、快速乙太網
隨著網路的發展,傳統標準的乙太網技術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網路數據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對於要求10Mbps以上數據流量的LAN應用,只有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可供選擇,但它是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基於100Mpbs光纜的LAN。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乙太網集線器Fastch10/100和網路介面卡FastNIC100,快速乙太網技術正式得以應用。隨後Intel、SynOptics、侍亮豎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繼推出自己的快速乙太網裝置。與此同時,IEEE802工程組亦對100Mbps乙太網的各種標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II、中繼器、全雙工等標准進行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乙太網標准(Fast Ethernet),就這樣開始了快速乙太網的時代。 快速乙太網與原來在100Mbps帶寬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許多的優點,最主要體現在快速乙太網技術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戶在布線基礎實施上的投資,它支持3、4、5類雙絞線以及光纖的連接,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的設施。 快速乙太網的不足其實也是以鍵慶太網技術的不足,那就是快速乙太網仍是基於CSMA/CD技術,當網路負載較重時,會造成效率的降低,當然這可以使用交換技術來彌補。 100Mbps快速乙太網標准又分為:100BASE-TX 、100BASE-FX、100BASE-T4三個子類。 · 100BASE-TX:是一種使用5類數據級無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的快速乙太網技術。它使用兩對雙絞線,一對用於發送,一對用於接收數據。在傳輸中使用4B/5B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125MHz。符合EIA586的5類布線標准和IBM的SPT 1類布線標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連接器。它的最大網段長度為100米。它支持全雙工的數據傳輸。 · 100BASE-FX:是一種使用光纜的快速乙太網技術,可使用單模和多模光纖(62.5和125um) 多模光纖連接的最大距離為550米。單模光纖連接的最大距離為3000米。在傳輸中使用4B/5B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125MHz。它使用MIC/FDDI連接器、ST連接器或SC連接器。它的最大網段長度為150m、412m、2000m或更長至10公里,這與所使用的光纖類型和工作模式有關,它支持全雙工的數據傳輸。100BASE-FX特別適合於有電氣干擾的環境、較大距離連接、或高保密環境等情況下的適用。 · 100BASE-T4:是一種可使用3、4、5類無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的快速乙太網技術。100Base-T4使用4對雙絞線,其中的三對用於在33MHz的頻率上傳輸數據,每一對均工作於半雙工模式。第四對用於CSMA/CD沖突檢測。在傳輸中使用8B/6T編碼方式,信號頻率為25MHz,符合EIA586結構化布線標准。它使用與10BASE-T相同的RJ-45連接器,最大網段長度為100米。
三、千兆乙太網
千兆乙太網技術作為最新的高速乙太網技術,給用戶帶來了提高核心網路的有效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的最大優點是繼承了傳統以太技術價格便宜的優點。 千兆技術仍然是以太技術,它採用了與10M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幀結構、網路協議、全/半雙工工作方式、流控模式以及布線系統。由於該技術不改變傳統乙太網的桌面應用、操作系統,因此可與10M或100M的乙太網很好地配合工作。升級到千兆乙太網不必改變網路應用程序、網管部件和網路操作系統,能夠最大程度地投資保護。 為了能夠偵測到64Bytes資料框的碰撞,Gigabit Ethernet所支持的距離更短。Gigabit Ethernet 支持的網路類型,如下表所示: 傳輸介質 距離 1000Base-CX Copper STP 25m 1000Base-T Copper Cat 5 UTP 100m 1000Base-SX Multi-mode Fiber 500m 1000Base-LX Single-mode Fiber 3000m 千兆乙太網技術有兩個標准:IEEE802.3z和IEEE802.3ab。IEEE802.3z制定了光纖和短程銅線連接方案的標准。IEEE802.3ab制定了五類雙絞線上較長距離連接方案的標准。 1. IEEE802.3z IEEE802.3z工作組負責制定光纖(單模或多模)和同軸電纜的全雙工鏈路標准。IEEE802.3z定義了基於光纖和短距離銅纜的1000Base-X,採用8B/10B編碼技術,信道傳輸速度為1.25Gbit/s,去耦後實現1000Mbit/s傳輸速度。 IEEE802.3z具有下列千兆乙太網標准: · 1000Base-SX 只支持多模光纖,可以採用直徑為62.5um或50um的多模光纖,工作波長為770-860nm,傳輸距離為220-550m。 · 1000Base-LX 多模光纖:可以採用直徑為62.5um或50um的多模光纖,工作波長范圍為1270-1355nm,傳輸距離為550m。 單模光纖:可以支持直徑為9um或10um的單模光纖,工作波長范圍為1270-1355nm,傳輸距離為5km左右。 · 1000Base-CX 採用150歐屏蔽雙絞線(STP),傳輸距離為25m。 2. IEEE802.3ab IEEE802.3ab工作組負責制定基於UTP的半雙工鏈路的千兆乙太網標准,產生IEEE802.3ab標准及協議。IEEE802.3ab定義基於5類UTP的1000Base-T標准,其目的是在5類UTP上以1000Mbit/s速率傳輸100m。 IEEE802.3ab標準的意義主要有兩點: (1) 保護用戶在5類UTP布線系統上的投資。 (2) 1000Base-T是100Base-T自然擴展,與10Base-T、100Base-T完全兼容。不過,在5類UTP上達到1000Mbit/s的傳輸速率需要解決5類UTP的串擾和衰減問題,因此,使IEEE802.3ab工作組的開發任務要比IEEE802.3z復雜些
四、萬兆乙太網
萬兆乙太網規范包含在 IEEE 802.3 標準的補充標准 IEEE 802.3ae 中,它擴展了 IEEE 802.3 協議和 MAC 規范使其支持 10Gb/s 的傳輸速率。除此之外,通過 WAN 界面子層(WIS:WAN interface sublayer),10千兆位乙太網也能被調整為較低的傳輸速率,如 9.584640 Gb/s (OC-192),這就允許10千兆位乙太網設備與同步光纖網路(SONET) STS -192c 傳輸格式相兼容。 · 10GBASE-SR 和 10GBASE-SW 主要支持短波(850 nm)多模光纖(MMF),光纖距離為 2m 到 300 m 。 10GBASE-SR 主要支持「暗光纖」(dark fiber),暗光纖是指沒有光傳播並且不與任何設備連接的光纖。 10GBASE-SW 主要用於連接 SONET 設備,它應用於遠程數據通信。 · 10GBASE-LR 和 10GBASE-LW 主要支持長波(1310nm)單模光纖(SMF),光纖距離為 2m 到 10km (約32808英尺)。 10GBASE-LW 主要用來連接 SONET 設備時, 10GBASE-LR 則用來支持「暗光纖」(dark fiber)。 · 10GBASE-ER 和 10GBASE-EW 主要支持超長波(1550nm)單模光纖(SMF),光纖距離為 2m 到 40km (約131233英尺)。 10GBASE-EW 主要用來連接 SONET 設備, 10GBASE-ER 則用來支持「暗光纖」(dark fiber)。 · 10GBASE-LX4 採用波分復用技術,在單對光纜上以四倍光波長發送信號。系統運行在 1310nm 的多模或單模暗光纖方式下。該系統的設計目標是針對於 2m 到 300 m 的多模光纖模式或 2m 到 10km 的單模光纖模式。
㈥ h3c3100怎麼進入web伺服器
h3c3100進入web伺服器的方式:
第一步:在通過WEB方式登錄乙太網交換機之前,用戶先通過Console口正確配置乙太網交換機管理VLAN介面的IP地址。
通過Console口搭建配置環境。如圖5-1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環境,只需將PC機(或終端)的串口通過配置電纜與乙太網交換機的Console口連接。
(1) RS-232串口
(2) Console口
(3) 配置電纜
在PC機上運行終端模擬程序(如Windows 3.X的Terminal或Windows 9X的超級終端等),設置終端通信參數為:波特率:9600bit/s;數據位:8;奇偶校驗:無;數據流控制:無。
給乙太網交換機加電,加電後PC機終端上將顯示乙太網交換機自檢信息,自檢結束後提示用戶鍵入回車,之後將出現命令行提示符,如圖5-2所示。
通過Console口在超級終畝滲端中執行以下命模銀令,配置乙太網交換機管理VLAN的IP地址。
system-view
[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進入管理VLAN)
[H3C-Vlan-interface1] undo ip address(取消管理VLAN原有的IP地址)
[H3C-Vlan-interface1] ip address 10.153.17.82 255.255.255.0(配置乙太網交換機管理VLAN的IP地址為10.153.17.82)。
第二步:用戶通過Console口,在乙太網交換機上配置欲登錄的WEB網管用戶名和認證口令。
l 通過Console口,添加乙太網交換機的Web用戶,用戶級別設為3(管理級用戶)
[H3C] local-user admin(設置用戶迅碼脊名為admin)
[H3C-luser-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設置級別3)
[H3C-luser-admin] password simple admin(設置密碼admin)
l 配置交換機到網關的靜態路由
[H3C]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0.50 (網關的IP地址為192.168.0.50)
第三步:搭建WEB網管遠程配置環境
第四步:用戶通過PC與交換機相連,並通過瀏覽器登錄交換機:在WEB網管終端(PC)的瀏覽器地址欄內輸入URL:http://10.153.17.82(WEB網管終端和乙太網交換機之間要路由可達),瀏覽器會顯示WEB網管的登錄頁面。
第五步:輸入在交換機上添加的用戶名和密碼,「語言」下拉列表中選擇中文,點擊登錄>按鈕後即可登錄,顯示中文WEB網管初始頁面。
㈦ winccweb發布ie瀏覽器設置
1、首先打開一個已存的WINCC項目,變數管理必須是以「乙太網」為基礎喊清慎的。
2、其次左擊Web瀏覽發布器,出現以下對話框「wincc web 發布向導—引言」點擊「下一個」按鈕出現「wincc web 發布向導—選擇目錄」默認的是已經打開的wincc項目繼續右擊進行「web 組態器」設置。
3、最後左擊出現「WebConfigurator」對話框,這一步和桌面上的「WebConfigurator」圖標是一樣正猛的,全部導入完成點擊「下一個」顯示鄭敬「wincc web發布向導—完成」窗口,直接點「完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