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於WEB的網路計算的定義
基於web,可以理解為使用http協議進行的網路計算
網路計算參考:
網路計算的四種形式
------------------------------------------------------------------
肖儂 盧錫城 王懷民(轉載自計算機世界)
20世紀90年代,Internet蔓延到世界各地,成為人們溝通信息和協同工作的有效工具,更為重要的是,Internet上匯集的成千上萬的計算資源、數據資源、軟體資源、各種數字化設備和控制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產、傳播和使用知識的重要載體。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將物理上互連的眾多資源匯聚起來,聯合提供服務,重新認識網路計算技術的實質。
目前,網路計算正處於發展階段,人們對它的定義還沒有形成共識,但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理解是:「網路計算」是把網路連接起來的各種自治資源和系統組合起來,以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工作和聯合計算,為各種用戶提供基於網路的各類綜合性服務。基於此,人們把企業計算、網格計算、對等計算和普及計算歸類為網路計算。
企業計算:以中間件為核心
企業計算是「以實現大型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為主要需求而形成的網路計算技術」,其核心是Client/Server計算模型和相關的中間件技術。
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就提出在互連的計算機硬體上部署新型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全面徹底地管理整個系統,給用戶單一的系統視圖。盡管這一努力產生了許多技術成果和實驗系統,但一直沒有形成可用的產品,人們直覺地感到在不斷擴展的局部自治異構系統上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開始採用中間件平台技術,以屏蔽系統的異構性,支持局部自治系統的信息交互和協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間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出現了遠程資料庫訪問、遠程過程調用、消息傳遞、交易管理等各類中間件。
20世紀90年代末,面向對象的中間件技術成為中間件平台的主流技術,出現了以Sun公司的EJB/J2EE、Microsoft的COM+/DNA和OMG的CORBA/OMA為代表的三個技術分支。其研究熱點是建立標准化的對象請求代理,屏蔽網路環境下計算平台、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網路協議的異構性和復雜性,使分布在網路上的應用系統能夠協同工作,為網路應用提供通用的高級網路管理服務以及與應用領域相關的增值服務。
進入新世紀,隨著電子商務需求的發展,企業計算面臨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問題,面向Web的企業計算解決方案成為熱點,為此W3C提出了Web Service技術體系,Microsoft推出了.Net技術,Sun推出SUN ONE架構,企業計算技術全面進入Internet時代。 網格計算:讓計算能力「公用化」
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是網路計算的另一個具有重要創新思想和巨大發展潛力的分支。最初,網格計算研究的目標是希望將超級計算機連接成為一個可遠程式控制制的元計算機系統(MetaComputers);現在,這一目標已經深化為建立大規模計算和數據處理的通用基礎支撐結構,將網路上的各種高性能計算機、伺服器、PC、信息系統、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系統、應用模擬系統、虛擬現實系統、儀器設備和信息獲取設備(如感測器)集成在一起,為各種應用開發提供底層技術支撐,將Internet變為一個功能強大、無處不在的計算設施。
網格計算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從概念上,網格計算的目標是資源共享和分布協同工作。網格的這種概念可以清晰地指導行業和企業對各部門的資源進行基於行業或企業的統一規劃、部署、整合和共享,而不僅僅是行業或大企業中的各個部門自己規劃、佔有和使用資源。這種思想的溝通和認同對行業和企業是至關重要的,將提升或改變整個行業或企業信息系統的規劃部署、運行和管理機制。
其次,網格是一種技術。為了達到多種類型的分布資源共享和協作,網格計算技術必須解決多個層次的資源共享和合作技術,制定網格的標准,將Internet從通信和信息交互的平台提升到一個資源共享的平台。
最後,網格是基礎設施,是各種網路來綜合計算機、數據、設備、服務等資源的基礎設施。隨著網格技術逐步成熟,建立地理分布的遍布全國或全球的大型資源節點,集成網路上的多個資源,聯合向全社會按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這種設施的建立,將使用戶如同今天我們按需使用電力一樣,無需在用戶端配全套計算機系統和復雜軟體,就可以簡便地得到網格提供的各種服務。
如同電力系統一樣,把網格設施作為一個國家戰略信息基礎設施來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其復雜度和難度是相當大的,這裡面有思想和觀念上的變化,技術上的難點,以及國家法律和政策上的問題等,需要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但是,大型企業、行業、國防等部門完全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實施網格基礎設施戰略。
網格計算的重要戰略意義及其廣闊應用前景,使其成為當今吸引眾多研究人員和巨大資金投入的研究熱點,一些大型網格計算研究項目相繼啟動。截止到目前,最著名的網格計算研究項目包括以下一些:
● 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於1997年底開始實施的「分布式網格」研究項目,其目標是在美國建立遍及全國的計算網格,支持重大科學與工程計算,為用戶提供到桌面上的虛擬高性能計算環境。
●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IPG(Information Power 網格)項目。這是一個20年的研究計劃,目的是讓人們使用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就像使用電力網提供的電力資源一樣方便快捷。
● 美國能源部開發的ASCI 網格已經投入生產性使用,其主要用途是核武器研究。
● 美國國防部的全球信息網格(GIG)項目是最龐大的網格計劃,用於美軍新世紀作戰支撐,預計2020年完成。
● 歐洲共同體的Euro網格和Data 網格。主要用於包括高能物理、生物計算、氣候模擬等多個領域的應用。
● 2001年8月,美國NSF宣布了一個重大科研項目,研製名為「分布式萬億級設施」(Distributed Terascale Facility)的網格系統,簡稱Tera網格,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從設計開始就面向網格的廣域超級計算平台,也是第一個無處不在的計算機基礎設施。
● 我國科技部在「九五」開展了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網格)建設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十五」期間科技部加大了對網格技術研究和推廣的力度,目標是突破網格關鍵技術,建立網格計算技術標准,將網格計算技術應用到行業和企業應用中,建立行業和企業應用網格,進一步加強全社會共享的國家高性能網格計算環境的建設,推動我國網格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目前,大的網格項目研究和實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各個項目是直接面向應用,與應用領域緊密相關。目前,IBM、HP、Sun、LSF、Boeing等公司都已經進入網格計算領域,加緊研究相關的技術和產品。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網格計算」與「高性能計算機」的關系。高性能計算機是網格計算環境結構的節點和重要組成部分;網格計算技術是高性能計算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它並不能替代超高性能計算機系統。但是未來的超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必須支持網格計算環境,應能夠很容易地融入到網格計算環境中,將其強大的計算和數據存儲處理能力提供給眾多的用戶使用。網格計算技術的目的是結合高性能計算技術和網路計算技術,將高性能計算機的能力釋放出去,構造一個公共的高性能處理和海量信息存儲的計算基礎設施,使各類用戶和應用能夠共享資源。因此,網格計算將會促進高性能計算機應用的發展,促進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市場的發展,刺激市場對高性能計算機和海量存儲系統的需求。
對等計算:倡導「平等」共享
對等計算(Peer-to-Peer,簡稱P2P)是在Internet上實施網路計算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伺服器與客戶端的界限消失了,網路上的所有節點都可以「平等」共享其他節點的計算資源。
IBM為P2P下了如下定義:P2P系統由若干互聯協作的計算機構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徵之一:系統依存於邊緣化(非中央式伺服器)設備的主動協作,每個成員直接從其他成員而不是從伺服器的參與中受益;系統中成員同時扮演伺服器與客戶機的角色;系統應用的用戶能夠意識到彼此的存在,構成一個虛擬或實際的群體。
不難看出,P2P把網路計算模式從集中式引向分布式,也就是說,網路應用的核心從中央伺服器向網路邊緣的終端設備擴散:伺服器到伺服器、伺服器到PC機、PC機到PC機,PC機到WAP手機,所有網路節點上的設備都可以建立P2P對話。
P2P給Internet的分布、共享精神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有觀點認為,至少能開發出幾百種應用。但從目前的應用看,P2P的威力還主要體現在大范圍的共享和搜索的優勢上,諸如對等計算、協同工作、搜索引擎、文件交換等。
普及計算:計算無所不在
普及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 or pervasive computing)強調人與計算環境的緊密聯系,使計算機和網路更有效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方便快捷地獲得網路計算提供的各種服務。
普及計算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自然的人機交互和網路計算。美國排名前10位的大學無一例外地投巨資設立了以「普及計算」為主要方向的研究計劃。目前有4個研究計劃最具影響力,這些計劃的目標是提出全新的體系結構、應用模式、編程模型等基礎理論模型和方法。
● MIT的Oxygen研究計劃
該計劃的研究人員認為,未來世界將是一個到處充斥著嵌入式計算機的環境,它們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Oxygen希望充分利用這些計算資源,達到「做得更少,完成更多(to do more by doing less)」的目的。
● CMU的Aura研究計劃
它致力於研究在普及計算時代,在用戶和計算環境之間增加一層軟體層(稱為Aura),由Aura代理用戶去管理、維護分布式計算環境中頻繁變化、鬆散耦合的多個計算設備,以完成用戶的目標任務。Aura推崇的理念是:「『人的精力』(User Attention)是最寶貴的資源,應該讓它集中在用戶要完成的任務上,而不是管理、配置硬體和軟體資源上」。
● UC Berkeley的Endeavour計劃
這是UC Berkeley進行的旨在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全新的、全球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方便人們與信息、設備和他人進行交互的計劃。這些信息設施應該能夠動態實時地協調世界上任何可用的資源來滿足用戶計算的需要,其創新點之一是「流體軟體」(Fluid Software),這種軟體能夠自適應地選擇在何處執行、在何處存儲,它通過協議獲得可用資源並向其他實體提供服務。
● 華盛頓大學的Portolano計劃
該計劃提出了「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以適應讓計算本身變成不可見的(Invisible Computing)的要求。該計劃認為目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仍然是技術驅動而非用戶需求驅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該計劃致力於研究根據用戶的位置變化而自適應地改變軟體用戶界面的機制、以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以及新型的分布式服務模型。
各類網路計算之間的異同
以上四類網路計算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最終的目標是一致的:廣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釋放。
所謂廣泛共享,是指通過各種方法、技術和策略將網路上的各種資源提供給網路上眾多用戶共享、使用;所謂有效聚合,是指將網路上的巨大資源通過協同工作連接集成起來,產生巨大的綜合效能,聯合完成應用任務;所謂充分釋放,是指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開發手段和使用環境,將網路上多種資源的聚合效能按照需求傳遞給用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計算服務和決策支持服務。
但是面對眾多的網路計算技術和應用,人們有時很難區分它們之間的技術差異,不知道誰將成為未來網路計算的主導。事實上,雖然最終目標一致,但各種網路計算技術的應用范圍和研究對象的規模、層次卻各有不同。
面向對象的分布式計算技術強調的是分布系統的集成能力,以兩層或多層Client/Server為主要計算模式,關心的是簡化用戶端的工作,強化多層伺服器的功能,注重分布系統之間的協同工作和快速的應用開發和實現,強調應用服務之間的可交互、可操作性和代碼的可移植性,通常關注一個組織內的資源共享。
P2P技術弱化了集中伺服器的功能,重視網路中所有個體的作用,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系統之間、計算機之間的直接通信和聯系,每一個參與者既是客戶又是服務方,這使人們在Internet上的共享行為被提升到了一個更廣泛的層次,使人們以更主動的方式參與到網路中去。它與現行以中間件為主的分布式計算技術所採用的Client/Server模式有本質區別。
網格計算在Internet基礎上強調對計算、數據、設備等網路基本資源進行整合,力圖將Internet作為一個社會化的計算基礎設施。在計算模型、技術路徑和研究目標上,網格計算和目前分布計算中間件領域面向應用級別的交互、互操作和開發有很大的不同。它強調多機構之間大規模的資源共享和合作使用,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基本方法,而分布計算技術沒有提供多組織之間的資源共享通用框架。顯然,網格計算正在建立一種新的Internet基礎支撐結構(如同TCP/IP、WWW協議和相應的軟體系統奠定了現行Internet的基礎),是21世紀Terascale設施的信息處理基礎設施的先期實踐。
普及計算模式則是要顛覆「人使用計算機」的傳統方式,將人與計算機的關系改變為「計算機為人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讓人與計算環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盡管各種網路計算技術有差異,但是它們之間並不是沖突的關系,而是一種正交關系,有時甚至是融合的,因此,各種網路計算技術可以共存。例如網格計算和CORBA、SOAP、XML等技術結合可以訪問多個機構組成的虛擬組織的資源。
信息技術的多變性使我們不能肯定10年之後的網路計算將會發展到何等程度,但是多種網路計算形式共存、相互結合和融合是肯定的。無論如何,從當今基於Internet的各種網路計算實踐和研究來看,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提供大規模協同計算能力和對資源的有效訪問,是網路計算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下一代Internet的技術基礎。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9, 2004 12:19 AM
㈡ 什麼是web信息管理系統
信息管理系統就是存儲,處理,輸出各種信息的軟體系統碼態。web信息管理系統就是web的形式的信息系統即網頁的形式。通常web管理系統都需要資料庫支持的,由資料庫支持免費空間,不然web管理是實現不了 。
另外:採用WEB技術實現B/S(瀏覽器/伺服器)結構的管理系統是辦公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基於WEB技術的管理系統,由於開發周期短;與用戶平台無關;易於實現互動式應用;能對信息進行快速、高效的收集、處理和發布,近幾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而ASP技術由於其開發效率高、交派模虧互性好和安全性強等特點,逐漸成為開發管理系統的首選工具。
許多基於WEB的應用都涉及文件上傳操作。常見的文件上傳技術有:基於HTTP協議的;基於VB(或DELPHI等編程語言)開發的文件上傳組件的以及基於數據塵神庫技術的等。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編程者能同時掌握WEB技術、資料庫技術或CGI技術或組件技術,對編程者的要求較高。
㈢ 簡述web技術的結構
它是超級文本的簡稱。 二、超媒體(hypermedia) 超媒體是超文本(hypertext)和多媒體在信息瀏覽環境下的結合。它是超級媒體的簡稱。用戶不僅能從一個文本跳到另一個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聲音,顯示一個圖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動畫。 Internet採用超文本和超媒體的信息組織方式,將信息的鏈接擴展到整個Internet上。Web就是一種超文本信息系統,Web的一個主要的概念就是超文本連接,它使得文本不再象一本書一樣是固定的線性的。而是可以從一個位置跳到另外的位置。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可以轉到別的主題上。想要了解某一個主題的內容只要在這個主題上點一下,就可以跳轉到包含這一主題的文檔上。正是這種多連接性把它稱為Web。 三、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在互聯網上的傳輸協議。 當你想進入萬維網上一個網頁, 或者其他網路資源的時候,通常你要首先在你的瀏覽器上鍵入你想訪問網頁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或者通過超鏈接方式鏈接到那個網頁或網路資源。這之後的工作首先是URL的伺服器名部分,被名為域名系統的分布於全球的網際網路資料庫解析,並根據解析結果決定進入哪一個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來的步驟是為所要訪問的網頁,向在那個IP地址工作的伺服器發送一個HTTP請求。在通常情況下,HTML文本、圖片和構成該網頁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會被逐一請求並發送回用戶。 網路瀏覽器接下來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內容,加上圖像、鏈接和其他必須的資源,顯示給用戶。這些就構成了你所看到的「網頁」。 大多數的網頁自身包含有超鏈接指向其他相關網頁,可能還有下載、源文獻、定義和其他網路資源。像這樣通過超鏈接,把有用的相關資源組織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個所謂的信息的「網」。這個網在網際網路上被方便使用,就構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納斯-李所說的萬維網。 傳統的Web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傳統的Web資料庫系統一般實現Web資料庫系統的連接和應用可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在Web伺服器端提供中間件來連接Web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另一種是把應用程序下載到客戶端並在客戶端直接訪問資料庫。中間件負責管理Web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之間的通信並提供應用程序服務,它能夠直接調用外部程序或腳本代碼來訪問資料庫,因此可以提供與資料庫相關的動態HTML頁面,或執行用戶查詢,並將查詢結果格式化成HTML頁面。通過Web伺服器返回給Web瀏覽器。最基本的中間件技術有通過網關介面CGI和應用程序介面API兩種。 (一)、基於通用網關介面CGI CGI是WWW伺服器運行時外部程序的規范,按照CGI編寫的程序可以擴展伺服器的功能,完成伺服器本身不能完成的工作,外部程序執行時間可以生成HTML文檔,並將文檔返回WWW伺服器。CGI應用程序能夠與瀏覽器進行交互作用,還可以通過資料庫的API與資料庫伺服器等外部數據源進行通信,如一個CGI程序可以從資料庫伺服器中獲取數據,然後格式化為HTML文檔後發送給瀏覽器,也可以將從瀏覽器獲得的數據放到資料庫中。幾乎使用的伺服器軟體都支持CGI,開發人員可以使用任何一種WWW伺服器內置語言編寫CGI,其中包括流行的C、C、VB和Delphi等。 從體系結構上來看,用戶通過Web瀏覽器輸入查詢信息,瀏覽器通過HTTP協議向Web伺服器發出帶有查詢信息的請求,Web伺服器按照CGI協議激活外部CGI程序,由該程序向DBMS發出sql請求並將結果轉化為HTML後返回給Web伺服器。再由Web伺服器返回給Web瀏覽器。這種結構體現了客戶/伺服器方式的三層模型,其中Web伺服器和CGI程序實際起到了HTML和SQL轉換的網關的作用。CGI的典型操作過程是:分析CGI數據;打開與DBMS的連接;發送SQL請求並得到結果;將結果轉化為HTML;關閉DBMS的連接;將HTML結果返回給Web伺服器。 基於Web的資料庫訪問利用已有的信息資源和伺服器。其訪問頻率大,尤其是熱點數據。但其主要的缺點是:①客戶端與後端資料庫伺服器通信必須通過Web伺服器,且Web伺服器要進行數據與HTML文檔的互相轉換,當多個用戶同時發出請求時,必然在Web伺服器形成信息和發布瓶頸。②CGI應用程序每次運行都需打開和關閉資料庫連接,效率低,操作費時;③CGI應用程序不能由多個客戶機請求共享,即使新請求到來時CGI程序正在運行,也會啟動另一個CGI應用程序,隨著並行請求的數量增加,伺服器上將生成越來越多的進程。為每個請求都生成進程既費時又需要大量內存,影響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導致性能降低並增加等待時間;④由於SQL與HTML差異很大,CGI程序中的轉換代碼編寫繁瑣,維護困難;⑤安全性差,缺少用戶訪問控制,對資料庫難以設置安全訪問許可權;⑥HTTP協議是無狀態且沒有常連接的協議,DBMS事務的提交與否無法得到驗證,不能構造Web上的OLTP應用。 (二)、基於伺服器擴展的API 為了克服CGI的局限性,出現的另一種中間件解決方案是基於伺服器擴展API的結構。與CGI相比,API應用程序與Web伺服器結合得更加緊密,佔用的系統資源也少得多,而運行效率卻大大提高,同時還提供更好的保護和安全性。 伺服器API一般作為一個DLL提供,是駐留在WWW伺服器中的程序代碼,其擴展WWW伺服器的功能與CGI相同。WWW開發人員不僅可以API解決CGI可以解決的一切問題,而且能夠進一步解決基於不同WWW應用程序的特殊請求。各種API與其相應的WWW伺服器緊密結合,其初始開發目標伺服器的運行性能進一步發掘、提高。用API開發的程序比用CGI開發的程序在性能上提高了很多,但開發API程序比開發CGI程序要復雜得多。API應用程序需要一些編程方面的專門知識,如多線程、進程同步、直接協議編程以及錯誤處理等。目前主要的WWWAPI有Microsoft公司的ISAPI、Netscape公司的NSAPI和OReily公司的WSAPI等。使用ISPAI開發的程序性能要優於用CGI開發的程序,這主要是因為ISAPI應用程序是一些與WWW伺服器軟體處於同一地址空間的DLL,因此所有的HTTP伺服器進程能夠直接利用各種資源這顯然比調用不在同一地址空間的CGI程序語句要佔用更少的系統時間。而NSAPI同ISAPI一樣,給WWW開發人員定製了NetscapeWWW伺服器基本服務的功能。開發人員利用NSAPI可以開發與WWW伺服器的介面,以及與資料庫伺服器等外部資源的介面。 雖然基於伺服器擴展API的結構可以方便、靈活地實現各種功能,連接所有支持32位ODBC的資料庫系統,但這種結構的缺陷也是明顯的:①各種API之間兼容性很差,缺乏統一的標准來管理這些介面;②開發API應用程序也要比開發CGI應用復雜得多; ③這些API只能工作在專用Web伺服器和操作系統上。 (三)、基於JDBC的Web資料庫技術 Java的推出,使WWW頁面有了活力和動感。Internet用戶可以從WWW伺服器上下載Java小程序到本地瀏覽器運行。這些下載的小程序就像本地程序一樣,可獨立地訪問本地和其他伺服器資源。而最初的Java語言並沒有資料庫訪問的功能,隨著應用的深入,要求Java提供資料庫訪問功能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防止出現對Java在資料庫訪問方面各不相同的擴展,JavaSoft公司指定了JDBC,作為Java語言的資料庫訪問API。 採用JDBC技術,在JavaApplet中訪問資料庫的優點在於:直接訪問資料庫,不再需要Web資料庫的介入,從而避開了CGI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用戶訪問控制可以由資料庫伺服器本地的安全機制來解決,提高了安全性;JDBC是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一個通用低層的應用程序介面,在不同的資料庫功能的層次上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為跨平台跨資料庫系統進行直接的Web訪問提供了方案。從而克服了API方法一些缺陷;同時,可以方便地實現與用戶地交互,提供豐富的圖形功能和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功能。 JDBC是用於執行SQL語句的Java應用程序介面API,由Java語言編寫的類和介面組成。Java是一種面向對象、多線程與平台無關的編程語言,具有極強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強健性。JDBC是一種規范,能為開發者提供標準的資料庫訪問類和介面,能夠方便地向任何關系資料庫發送SQL語句,同時JDBC是一個支持基本SQL功能的低層應用程序介面,但實際上也支持高層的資料庫訪問工具及API。所有這些工作都建立在X/Open SQL CLI基礎上。JDBC的主要任務是定義一個自然的Java介面來與X/OpenCLI中定義的抽象層和概念連接。JDBC的兩種主要介面分別面向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的JDBC API和面向驅動程序低層的JDBC DriverAPI。JDBC完成的工作是:建立與資料庫的連接;發送SQL語句;返回數據結果給Web瀏覽器。
㈣ Web 系統中用戶 許可權之間的關系 是一對多 還是 多對多 他們之間有聯系嗎
前言:
許可權往往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但也可簡單表述為這樣的邏輯表達式:判斷「who對what(which)進行how的操作」的邏輯表達式是否為真。針對不同的應用,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架構,在維護性、靈活性、完整性等n多個方案之間比較權衡,選擇符合的方案。
目標:
直觀,因為系統最終會由最終用戶來維護,許可權分配的直觀和容易理解,顯得比較重要,系統不辭勞苦的實現了組的繼承,除了功能的必須,更主要的就是因為它足夠直觀。
簡單,包括概念數量上的簡單和意義上的簡單還有功能上的簡單。想用一個許可權系統解決所有的許可權問題是不現實的。設計中將常常變化的「定製」特點比較強的部分判斷為業務邏輯,而將常常相同的「通用」特點比較強的部分判斷為許可權邏輯就是基於這樣的思路。
擴展,採用可繼承在擴展上的困難。的group概念在支持許可權以組方式定義的同時有效避免了重定義時
現狀:
對於在企業環境中的訪問控制方法,一般有三種:
1.自主型訪問控制方法。目前在我國的大多數的信息系統中的訪問控制模塊中基本是藉助於自主型訪問控制方法中的訪問控制列表(acls)。
2.強制型訪問控制方法。用於多層次安全級別的軍事應用。
3.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方法(rbac)。是目前公認的解決大型企業的統一資源訪問控制的有效方法。其顯著的兩大特徵是:1.減小授權管理的復雜性,降低管理開銷。2.靈活地支持企業的安全策略,並對企業的變化有很大的伸縮性。
名詞:
粗粒度:表示類別級,即僅考慮對象的類別(the type of object),不考慮對象的某個特
定實例。比如,用戶管理中,創建、刪除,對所有的用戶都一視同仁,並不區分操作的具體對象實例。
細粒度:表示實例級,即需要考慮具體對象的實例(the instance of object),當然,細
粒度是在考慮粗粒度的對象類別之後才再考慮特定實例。比如,合同管理中,列表、刪除,需要區分該合同實例是否為當前用戶所創建。
原則:
許可權邏輯配合業務邏輯。即許可權系統以為業務邏輯提供服務為目標。相當多細粒度的許可權問題因其極其獨特而不具通用意義,它們也能被理解為是「業務邏輯」的一部分。比如,要求:「合同資源只能被它的創建者刪除,與創建者同組的用戶可以修改,所有的用戶能夠瀏覽」。這既可以認為是一個細粒度的許可權問題,也可以認為是一個業務邏輯問題。在這里它是業務邏輯問題,在整個許可權系統的架構設計之中不予過多考慮。當然,許可權系統的架構也必須要能支持這樣的控制判斷。或者說,系統提供足夠多但不是完全的控制能力。即,設計原則歸結為:「系統只提供粗粒度的許可權,細粒度的許可權被認為是業務邏輯的職責」。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里表述的許可權系統僅是一個「不完全」的許可權系統,即,它不提供所有關於許可權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提供一個基礎,並解決那些具有「共性」的(或者說粗粒度的)部分。在這個基礎之上,根據「業務邏輯」的獨特許可權需求,編碼實現剩餘部分(或者說細粒度的)部分,才算完整。回到許可權的問題公式,通用的設計僅解決了who+what+how 的問題,其他的許可權問題留給業務邏輯解決。
概念:
who:許可權的擁用者或主體(principal、user、group、role、actor等等)
what:許可權針對的對象或資源(resource、class)。
how:具體的許可權(privilege, 正向授權與負向授權)。
role:是角色,擁有一定數量的許可權。
operator:操作。表明對what的how 操作。
說明:
user:與 role 相關,用戶僅僅是純粹的用戶,許可權是被分離出去了的。user是不能與 privilege 直接相關的,user 要擁有對某種資源的許可權,必須通過role去關聯。解決 who 的問題。
resource:就是系統的資源,比如部門新聞,文檔等各種可以被提供給用戶訪問的對象。資源可以反向包含自身,即樹狀結構,每一個資源節點可以與若干指定許可權類別相關可定義是否將其許可權應用於子節點。
privilege:是resource related的許可權。就是指,這個許可權是綁定在特定的資源實例上的。比如說部門新聞的發布許可權,叫做"部門新聞發布許可權"。這就表明,該privilege是一個發布許可權,而且是針對部門新聞這種資源的一種發布許可權。privilege是由creator在做開發時就確定的。許可權,包括系統定義許可權和用戶自定義許可權用戶自定義許可權之間可以指定排斥和包含關系(如:讀取,修改,管理三個許可權,管理 許可權 包含 前兩種許可權)。privilege 如"刪除" 是一個抽象的名詞,當它不與任何具體的 object 或 resource 綁定在一起時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拿新聞發布來說,發布是一種許可權,但是只說發布它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不知道發布可以操作的對象是什麼。只有當發布與新聞結合在一起時,才會產生真正的 privilege。這就是 privilege instance。許可權系統根據需求的不同可以延伸生很多不同的版本。
role:是粗粒度和細粒度(業務邏輯)的介面,一個基於粗粒度控制的許可權框架軟體,對外的介面應該是role,具體業務實現可以直接繼承或拓展豐富role的內容,role不是如同user或group的具體實體,它是介面概念,抽象的通稱。
group:用戶組,許可權分配的單位與載體。許可權不考慮分配給特定的用戶。組可以包括組(以實現許可權的繼承)。組可以包含用戶,組內用戶繼承組的許可權。group要實現繼承。即在創建時必須要指定該group的parent是什麼group。在粗粒度控制上,可以認為,只要某用戶直接或者間接的屬於某個group那麼它就具備這個group的所有操作許可。細粒度控制上,在業務邏輯的判斷中,user僅應關注其直接屬於的group,用來判斷是否「同組」 。group是可繼承的,對於一個分級的許可權實現,某個group通過「繼承」就已經直接獲得了其父group所擁有的所有「許可權集合」,對這個group而言,需要與許可權建立直接關聯的,僅是它比起其父group需要「擴展」的那部分許可權。子組繼承父組的所有許可權,規則來得更簡單,同時意味著管理更容易。為了更進一步實現許可權的繼承,最直接的就是在group上引入「父子關系」。
user與group是多對多的關系。即一個user可以屬於多個group之中,一個group可以包括多個user。子group與父group是多對一的關系。operator某種意義上類似於resource + privilege概念,但這里的resource僅包括resource type不表示resource instance。group 可以直接映射組織結構,role 可以直接映射組織結構中的業務角色,比較直觀,而且也足夠靈活。role對系統的貢獻實質上就是提供了一個比較粗顆粒的分配單位。
group與operator是多對多的關系。各概念的關系圖示如下:
解釋:
operator的定義包括了resource type和method概念。即,what和how的概念。之所以將what和how綁定在一起作為一個operator概念而不是分開建模再建立關聯,這是因為很多的how對於某what才有意義。比如,發布操作對新聞對象才有意義,對用戶對象則沒有意義。
how本身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具體來說,對於每一個what可以定義n種操作。比如,對於合同這類對象,可以定義創建操作、提交操作、檢查沖突操作等。可以認為,how概念對應於每一個商業方法。其中,與具體用戶身份相關的操作既可以定義在操作的業務邏輯之中,也可以定義在操作級別。比如,創建者的瀏覽視圖與普通用戶的瀏覽視圖要求內容不同。既可以在外部定義兩個操作方法,也可以在一個操作方法的內部根據具體邏輯進行處理。具體應用哪一種方式應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這樣的架構,應能在易於理解和管理的情況下,滿足絕大部分粗粒度許可權控制的功能需要。但是除了粗粒度許可權,系統中必然還會包括無數對具體instance的細粒度許可權。這些問題,被留給業務邏輯來解決,這樣的考慮基於以下兩點:
一方面,細粒度的許可權判斷必須要在資源上建模許可權分配的支持信息才可能得以實現。比如,如果要求創建者和普通用戶看到不同的信息內容,那麼,資源本身應該有其創建者的信息。另一方面,細粒度的許可權常常具有相當大的業務邏輯相關性。對不同的業務邏輯,常常意味著完全不同的許可權判定原則和策略。相比之下,粗粒度的許可權更具通用性,將其實現為一個架構,更有重用價值;而將細粒度的許可權判斷實現為一個架構級別的東西就顯得繁瑣,而且不是那麼的有必要,用定製的代碼來實現就更簡潔,更靈活。
所以細粒度控制應該在底層解決,resource在實例化的時候,必需指定owner和groupprivilege在對resource進行操作時也必然會確定約束類型:究竟是ownerok還是groupok還是allok。group應和role嚴格分離user和group是多對多的關系,group只用於對用戶分類,不包含任何role的意義;role只授予user,而不是group。如果用戶需要還沒有的多種privilege的組合,必須新增role。privilege必須能夠訪問resource,同時帶user參數,這樣許可權控制就完備了。
思想:
許可權系統的核心由以下三部分構成:1.創造許可權,2.分配許可權,3.使用許可權,然後,系統各部分的主要參與者對照如下:1.創造許可權 - creator創造,2.分配許可權 - administrator 分配,3.使用許可權 - user:
1. creator 創造 privilege, creator 在設計和實現系統時會劃分,一個子系統或稱為模塊,應該有哪些許可權。這里完成的是 privilege 與 resource 的對象聲明,並沒有真正將 privilege 與具體resource 實例聯系在一起,形成operator。
2. administrator 指定 privilege 與 resource instance 的關聯。在這一步, 許可權真正與資源實例聯繫到了一起, 產生了operator(privilege instance)。administrator利用operator這個基本元素,來創造他理想中的許可權模型。如,創建角色,創建用戶組,給用戶組分配用戶,將用戶組與角色關聯等等...這些操作都是由 administrator 來完成的。
3. user 使用 administrator 分配給的許可權去使用各個子系統。administrator 是用戶,在他的心目中有一個比較適合他管理和維護的許可權模型。於是,程序員只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什麼許可權可以訪問什麼資源,也就是前面說的 operator。程序員提供 operator 就意味著給系統穿上了盔甲。administrator 就可以按照他的意願來建立他所希望的許可權框架可以自行增加,刪除,管理resource和privilege之間關系。可以自行設定用戶user和角色role的對應關系。(如果將 creator看作是 basic 的發明者, administrator 就是 basic 的使用者,他可以做一些腳本式的編程) operator是這個系統中最關鍵的部分,它是一個紐帶,一個系在programmer,administrator,user之間的紐帶。
用一個功能模塊來舉例子。
一.建立角色功能並做分配:
1.如果現在要做一個員工管理的模塊(即resources),這個模塊有三個功能,分別是:增加,修改,刪除。給這三個功能各自分配一個id,這個id叫做功能代號:
emp_addemp,emp_deleteemp,emp_updateemp。
2.建立一個角色(role),把上面的功能代碼加到這個角色擁有的許可權中,並保存到資料庫中。角色包括系統管理員,測試人員等。
3.建立一個員工的賬號,並把一種或幾種角色賦給這個員工。比如說這個員工既可以是公司管理人員,也可以是測試人員等。這樣他登錄到系統中將會只看到他擁有許可權的那些模塊。
二.把身份信息加到session中。
登錄時,先到資料庫中查找是否存在這個員工,如果存在,再根據員工的sn查找員工的許可權信息,把員工所有的許可權信息都入到一個hashmap中,比如就把上面的emp_addemp等放到這個hashmap中。然後把hashmap保存在一個userinfobean中。最後把這個userinfobean放到session中,這樣在整個程序的運行過程中,系統隨時都可以取得這個用戶的身份信息。
三.根據用戶的許可權做出不同的顯示。
可以對比當前員工的許可權和給這個菜單分配的「功能id」判斷當前用戶是否有打開這個菜單的許可權。例如:如果保存員工許可權的hashmap中沒有這三個id的任何一個,那這個菜單就不會顯示,如果員工的hashmap中有任何一個id,那這個菜單都會顯示。
對於一個新聞系統(resouce),假設它有這樣的功能(privilege):查看,發布,刪除,修改;假設對於刪除,有"新聞系統管理者只能刪除一月前發布的,而超級管理員可刪除所有的這樣的限制,這屬於業務邏輯(business logic),而不屬於用戶許可權范圍。也就是說許可權負責有沒有刪除的permission,至於能刪除哪些內容應該根據userrole or usergroup來決定(當然給userrole or usergroup分配許可權時就應該包含上面兩條業務邏輯)。
一個用戶可以擁有多種角色,但同一時刻用戶只能用一種角色進入系統。角色的劃分方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劃分,按部門或機構進行劃分的,至於角色擁有多少許可權,這就看系統管理員賦給他多少的許可權了。用戶—角色—許可權的關鍵是角色。用戶登錄時是以用戶和角色兩種屬性進行登錄的(因為一個用戶可以擁有多種角色,但同一時刻只能扮演一種角色),根據角色得到用戶的許可權,登錄後進行初始化。這其中的技巧是同一時刻某一用戶只能用一種角色進行登錄。
針對不同的「角色」動態的建立不同的組,每個項目建立一個單獨的group,對於新的項目,建立新的 group 即可。在許可權判斷部分,應在商業方法上予以控制。比如:不同用戶的「操作能力」是不同的(粗粒度的控制應能滿足要求),不同用戶的「可視區域」是不同的(體現在對被操作的對象的許可權數據,是否允許當前用戶訪問,這需要對業務數據建模的時候考慮許可權控制需要)。
擴展性:
有了用戶/許可權管理的基本框架,who(user/group)的概念是不會經常需要擴展的。變化的可能是系統中引入新的 what (新的resource類型)或者新的how(新的操作方式)。那在三個基本概念中,僅在permission上進行擴展是不夠的。這樣的設計中permission實質上解決了how 的問題,即表示了「怎樣」的操作。那麼這個「怎樣」是在哪一個層次上的定義呢?將permission定義在「商業方法」級別比較合適。比如,發布、購買、取消。每一個商業方法可以意味著用戶進行的一個「動作」。定義在商業邏輯的層次上,一方面保證了數據訪問代碼的「純潔性」,另一方面在功能上也是「足夠」的。也就是說,對更低層次,能自由的訪問數據,對更高層次,也能比較精細的控制許可權。
確定了permission定義的合適層次,更進一步,能夠發現permission實際上還隱含了what的概念。也就是說,對於what的how操作才會是一個完整的operator。比如,「發布」操作,隱含了「信息」的「發布」概念,而對於「商品」而言發布操作是沒有意義的。同樣的,「購買」操作,隱含了「商品」的「購買」概念。這里的綁定還體現在大量通用的同名的操作上,比如,需要區分「商品的刪除」與「信息的刪除」這兩個同名為「刪除」的不同操作。
提供許可權系統的擴展能力是在operator (resource + permission)的概念上進行擴展。proxy 模式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實現方式。實現大致如下:在業務邏輯層(ejb session facade [stateful sessionbean]中),取得該商業方法的methodname,再根據classname和 methodname 檢索operator 數據,然後依據這個operator信息和stateful中保存的user信息判斷當前用戶是否具備該方法的操作許可權。
應用在 ejb 模式下,可以定義一個很明確的 business層次,而一個business 可能意味著不同的視圖,當多個視圖都對應於一個業務邏輯的時候,比如,swing client以及 jsp client 訪問的是同一個 ejb 實現的 business。在 business 層上應用許可權較能提供集中的控制能力。實際上,如果許可權系統提供了查詢能力,那麼會發現,在視圖層次已經可以不去理解許可權,它只需要根據查詢結果控制界面就可以了。
靈活性:
group和role,只是一種輔助實現的手段,不是必需的。如果系統的role很多,逐個授權違背了「簡單,方便」的目的,那就引入group,將許可權相同的role組成一個group進行集中授權。role也一樣,是某一類operator的集合,是為了簡化針對多個operator的操作。
role把具體的用戶和組從許可權中解放出來。一個用戶可以承擔不同的角色,從而實現授權的靈活性。當然,group也可以實現類似的功能。但實際業務中,group劃分多以行政組織結構或業務功能劃分;如果為了許可權管理強行將一個用戶加入不同的組,會導致管理的復雜性。
domain的應用。為了授權更靈活,可以將where或者scope抽象出來,稱之為domain,真正的授權是在domain的范圍內進行,具體的resource將分屬於不同的domain。比如:一個新聞機構有國內與國外兩大分支,兩大分支內又都有不同的資源(體育類、生活類、時事政治類)。假如所有國內新聞的許可權規則都是一樣的,所有國外新聞的許可權規則也相同。則可以建立兩個域,分別授權,然後只要將各類新聞與不同的域關聯,受域上的許可權控制,從而使之簡化。
許可權系統還應該考慮將功能性的授權與資源性的授權分開。很多系統都只有對系統中的數據(資源)的維護有許可權控制,但沒有對系統功能的許可權控制。
許可權系統最好是可以分層管理而不是集中管理。大多客戶希望不同的部門能且僅能管理其部門內部的事務,而不是什麼都需要一個集中的administrator或administrators組來管理。雖然你可以將不同部門的人都加入administrators組,但他們的許可權過大,可以管理整個系統資源而不是該部門資源。
正向授權與負向授權:正向授權在開始時假定主體沒有任何許可權,然後根據需要授予許可權,適合於許可權要求嚴格的系統。負向授權在開始時假定主體有所有許可權,然後將某些特殊許可權收回。
許可權計算策略:系統中user,group,role都可以授權,許可權可以有正負向之分,在計算用戶的凈許可權時定義一套策略。
系統中應該有一個集中管理許可權的accessservice,負責許可權的維護(業務管理員、安全管理模塊)與使用(最終用戶、各功能模塊),該accessservice在實現時要同時考慮一般許可權與特殊許可權。雖然在具體實現上可以有很多,比如用proxy模式,但應該使這些proxy依賴於accessservice。各模塊功能中調用accessservice來檢查是否有相應的許可權。所以說,許可權管理不是安全管理模塊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與系統各功能模塊都有關系。每個功能模塊的開發人員都應該熟悉安全管理模塊,當然,也要從業務上熟悉本模塊的安全規則。
技術實現:
1.表單式認證,這是常用的,但用戶到達一個不被授權訪問的資源時,web容器就發
出一個html頁面,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2.一個基於servlet sign in/sign out來集中處理所有的request,缺點是必須由應用程序自己來處理。
3.用filter防止用戶訪問一些未被授權的資源,filter會截取所有request/response,
然後放置一個驗證通過的標識在用戶的session中,然後filter每次依靠這個標識來決定是否放行response。
這個模式分為:
gatekeeper :採取filter或統一servlet的方式。
authenticator: 在web中使用jaas自己來實現。
用戶資格存儲ldap或資料庫:
1. gatekeeper攔截檢查每個到達受保護的資源。首先檢查這個用戶是否有已經創建
好的login session,如果沒有,gatekeeper 檢查是否有一個全局的和authenticator相關的session?
2. 如果沒有全局的session,這個用戶被導向到authenticator的sign-on 頁面,
要求提供用戶名和密碼。
3. authenticator接受用戶名和密碼,通過用戶的資格系統驗證用戶。
4. 如果驗證成功,authenticator將創建一個全局login session,並且導向gatekeeper
來為這個用戶在他的web應用中創建一個login session。
5. authenticator和gatekeepers聯合分享cookie,或者使用tokens在query字元里
㈤ 基於web的管理系統好做嗎
好做。
技術性比較強,不用接觸外界,不用做無用社交,很好做而且前景遠大。
基於web的在線管理軟體,也就是B/S架構的管理軟體,這也管理軟體的主流趨勢,應該說是很有前景的。這包括去前年熱炒的Saas,也包括一些由用戶自己部署到虛擬主機或雲伺服器的管理軟體。
㈥ 什麼是WEB管理
首先糾正,是HSE。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境(Environment)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其實就是一本書)
第一章
HSE管理體系概述
1.1 HSE管理體系的發展過程
1.2 中國石油企業在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方面的發展階段
1.2.1 經驗管理階段
1.2.2 制度管理階段
1.2.3 體系管理階段
1.2.4 安全文化階段
1.3 HSE管理體系的特點
1.4 HSE管理的目的
1.5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HSE管理九項原則
1.6 HSE管理體系意義
第二章
管理體系的理論知識
2.1 事故因果理論
2.1.1 海因里希因果連鎖論
2.1.2 軌跡交叉理論
2.1.3 能量轉移理論
2.1.4 事故法則
2.2 危害因素產生的原因
2.2.1 物的不安全狀態(4大類)
2.2.2 人的不安全行為(13大類)
2.2.3 安全管理缺陷(6方面)
2.3 危害因素分類
2.3.1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
2.3.2 有害的環境因素的類別
2.4 危害因素辨識
2.4.1 危害因素辨識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2.4.2 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及運用事例
2.4.3 環境因素的識別
2.5 風險評價
2.5.1 評價單元的劃分
2.5.2 評價方法選用
2.6 健康安全對策措施
2.6.1 安全對策措施制定的原則、要求
2.6.2 安全技術對策措施概要
2.6.3 廠址及廠區平面布置的對策措施
2.6.4 防火、防爆對策措施
2.6.5 電氣安全對策措施
2.6.6 機械傷害防護措施
2.6.7 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
2.6.8 安全信息的使用
2.6.9 特種設備安全對策措施
2.6.10 防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對策措施
2.6.11 安全色、安全標志
2.6.12 貯運安全對策措施
2.6.13 焊割作業的安全對策措施
2.6.14 防腐蝕對策措施
2.6.15 產品及生產設備的選用
2.6.16 採暖、通風、照明、採光
2.6.17 有害因素控制對策措施
2.7 環境因素控制技術選用
2.7.1 大氣污染物治理技術
2.7.2 氣態污染物治理技術
2.7.3 廢水處理技術_
2.7.4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
2.7.5 雜訊控制技術要素理解與運用
第三章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
3.1 范圍
3.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3 術語和定義
3.3.1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HSE—MS)
3.3.2 健康
3.3.3 安全
3.3.4 環境
3.3.5 公司
3.3.6 組織
3.3.7 事故
3.3.8 事件
3.3.9 危害因素(或危險源)
3.3.10 重大危險源
3.3.11 危險源辨識(有害因素辨識)
3.3.12 事故隱患
3.3.13 風險
3.3.14 風險評價
3.3.15 可容許風險
3.3.16 環境因素
3.3.17 環境影響
3.3.18 環境影響評價
3.3.19 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
3.3.20 目標
3.3.21 健康、安全與環境指標
3.3.22 管理方案
3.3.23 「兩書一表」
3.3.24 過程
3.3.25 產品
3.3.26 顧客
3.3.27 相關方
3.3.28 供應方(供方)或承包方
3.3.29 文件
3.3.30 程序
3.3.31 內部審核
3.3.32 不符合
3.3.33 持續改進
3.3.34 糾正
3.3.35 糾正措施
3.3.36 事故預防
3.3.37 預防措施
3.3.38 績效(業績)
3.3.39 記錄
3.3.40 管理評審
3.3.41 清潔生產
3.3.42 清潔生產審計
3.3.43 清潔生產方案
3.3.44 特殊工種(特種作業人員)
3.3.45 關鍵崗位人員
3.3.46 「四不放過」
3.3.47 集團公司關於事故處理的新「四不放過」
3.3.48 反「三違」
3.3.49 「反違章 禁令」
3.3.50 「三同時」
3.3.51 「三不傷害」
3.3.52 「三基工作」(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功訓練)
3.3.53 HSE文化
3.3.54 本質安全
3.3.55 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
3.3.56 社區
3.3.57 公共關系
3.3.58 「三老四嚴、四個一樣」
3.3.59 可持續發展
3.3.60 人文精神
3.4 總要求
3.5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3.5.1 領導和承諾
3.5.2 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
3.5.3 策劃
3.5.4 組織結構、資源和文件
3.5.5 實施和運行
3.5.6 檢查和糾正措施
3.5.7 管理評審
㈦ 開發OA, CRM,即時通訊,郵件,簡訊,外呼叫集成一套系統,用雲處理實現多用戶web管理,這樣系統需要多少錢
如果自己開發仔枯宏的話,要上千萬成本 才能做的比較像樣,時間估計也在3年以上,很費時費力的。但是我有個快捷的方念冊式實現您這個系統,叮當旺業通 即時通訊有標准介面敗基 可以整合其他第3方軟體,成本也相對很低,穩定性也比較好。
㈧ 什麼是Web3.0它能帶來哪些好處Web3.0和區塊鏈有著什麼聯系
簡單來說Web3.0希望打破互聯網巨頭壁壘,使用戶數據信息與價值真正屬於自己,而這一點也符合元宇宙的特徵。業內很多人士也將Web3.0看做是創建元宇宙的基礎,它對元宇宙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商業價值。元宇宙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巨大世界,Web3.0作為元宇宙創建和持續生長的根本原動力,其發展進程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元宇宙落地的時間。就目前來看Web3.0並未僅停留在概念領域,實際上已經有不少相關應用產生了。本文元宇宙並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對於區塊鏈領域來說2020年絕對是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DeFi的爆火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去中心化這一概念,這也將是網路中的下一個前沿,網路去中心化的這場運動就是Web3.0。
眾所周知我們的互聯網此前已經經歷了Web1.0時代與Web2.0時代,Web1.0即最初的互聯網僅僅是網頁網路,而Web2.0已經演化成為了社交網路,用戶開始通過社交媒體開始生成自己的內容,而對於即將到來的Web3.0 時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web3.0需要區塊鏈技術? 首先是Web1.0可以理解為第一代互聯網,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計算機剛剛普及,互聯網的概念剛剛興起,那時候的互聯網還是很基礎的,只可以簡單的開打網頁翻看信息,完全是被動接受信息,網站是寫的是什麼你看的就是什麼,在Web 1.0 時代人們從互聯網獲取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大部分是只讀的。Web 1.0的典型代表是例如國內的新浪網以及網易這樣的門戶網站。
然後是Web2.0時代。Web2.0也被稱為社交網路,你現在上網的形態就是Web 2.0的樣子。用戶從被動的接收信息,變成可以自主發布言論,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現在最流行的短視頻平台就是Web2.0的典型代表,人們可以個人直播傳遞自己的想法,用戶可以點贊和評論以及互動等多種方式進行時時的在線交流,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在Web2.0時代,已經從互聯網端轉移到移動互聯網端,從現實世界進軍數字世界,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不過Web2.0也是存在很多缺點的。
第一點Web2.0 數據在儲存在中央伺服器中,存在安全隱患。Web2.0 採用中央伺服器管理,用戶數據在受廣大用戶信任的大公司的伺服器上集中存儲和管理。伺服器上的數據受防火牆保護,需要系統管理員來管理這些伺服器及防火牆。如果有黑客成功入侵或者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很可能造成數據丟失,給客戶帶來重大損失。
第二點是Web2.0 用戶隱私得不到保障。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設備比如手機和智能手錶以及 汽車 等,無時無刻不在採集我們的信息然後與互聯網連接,將我們的信息存儲到雲端伺服器中,當然這也是大數據時代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三點是Web2.0 建立信任需要依附大平台。Web2.0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便利,但是這需要建立在一個有公信力的平台之上,雖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中間商有著巨額的利潤空間,獲利往往來自於用戶,而用戶在這之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回報。
最後Web 3.0目前還很難被定義,它基於 Web 2.0同時能有效的解決 Web2.0 的這些缺點,讓互聯網的價值最終歸於用戶,而區塊鏈技術是 Web3.0 的驅動力。為什麼這么說是因為區塊鏈其實提供兩大核心能力,即更公平更開放的參與方式,也就是組織形式上的開放性。以及資產按合約結算且可靠地無障礙地流通。這兩個能力是建立在區塊鏈的各種基礎特性之上。也就是說將區塊鏈做為一個底層的利益分配系統,在區塊鏈之上可以支撐組織形式的開放性。讓參與各方無條件地信任分配方式,對分配方式達成共識。也能保證利益分配的可靠執行。所以說區塊鏈對於Web3.0至關重要,是Web3.0應用的必備基礎設施。
Web3.0會更以用戶為中心,因此數字身份認證和隱私保護以及數據確權和去中心化都是它發展的關鍵。這與區塊鏈技術有著天然的契合,也是區塊鏈被稱為價值互聯網的原因之一。而在價值互聯網背景下的Web3.0,互聯網底層的商業邏輯也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在Web3.0時代用戶不必像如今需要在不同中心化平台創建多重身份,而是能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通用數字身份體系。相關的用戶數據可通過分布式的資料庫存儲,僅由用戶自行管理自主授權以何種身份信息進行何種操作,保證用戶的數據確權和價值歸屬,同時保護隱私與安全,加上智能合約等技術也有利於實現更公平的商業模式。
那麼web3.0么又有哪些好處呢?首先由許多獨立節點構成網路,就算其中一兩個節點被黑客攻陷,還有成千上萬個節點存儲著安全有效的數據。就算某個節點崩潰了區塊鏈網路還是可以正常運行。其次分散式網路完全去除了中間人,無需信任任何公司無需信任任何第三方,在web3.0世界代碼即法律。只需要相信區塊鏈構建的數學和計算原則即可。再次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不需要做出決策的中心化權威機構,網路中保存數據的所有節點,受激勵措施驅動匯集在一起共同決策。然後區塊鏈為Web3.0帶來了新的經濟模式。不再是擁有中心化伺服器的公司比如Google和Facebook以及亞馬遜等。區塊鏈通過通證將價值賦予了網路本身和網路連接的社區成員。
最後一點是未來伺服器上不用存儲大量數據了,部署新伺服器將更加容易更便宜。 其實說了這么多web3.0的其中一個特點是去中心化運行和分散式存儲。IPFS FIL分布式的存儲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在互聯網中不在有中心化存的概念,使得互聯網速度更加快捷和高效以及安全且信息無法篡改,數據經過加密更容易保護我們的個人數據。此外在 Web3.0 中的所有數據,歸用戶自己所有,沒有得到用戶授權之前使用者無權使用,同時使用數據產生的收益用戶有權分一杯羹,用戶可以享受通證經濟的福利。
其中的典型代表Brave瀏覽器中的BAT代幣生態在這方面做的不錯。 去中心化模式可以應用於網路生態系統的任何部分,包括虛擬主機和存儲以及域名系統和應用程序和搜索功能。舉個例子去中心化存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加密領域的重中之重,用戶存儲數據的方式和今天使用Dropbox或Google Drive一樣,但在後端其實有一個分布式網路,數據就存儲在那裡。有趣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存儲提供商,為網路貢獻存儲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中心化機構要想阻止或控制互聯網上的信息流難度將大大增加。而任何想要挖取和分析用戶數據的代理,將不再有一個單一的源頭可供挖掘,而是需要從潛在的數百萬個存儲位置檢索數據–並通過IP包逐一篩選。
有了這一點web 3.0就改變了當前中心化網路造成的權利的不平衡,並將信息發布的權力重新交到個人手中。而這正是互聯網先驅們對互聯網的最初構想。 總之Web3.0能夠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提供服務,同時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不在受到威脅,目前Web3.0還沒有大面積普及,隨著區塊鏈應用的不斷發展,Web3.0在未來會逐步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帶給我們更加舒適和安全的互聯網環境。
㈨ Web端開源的多資料庫支持管理工具,終於發現它了
我之前一直在尋找一個Web端的資料庫管理工具,奈何找了很長時間,直到最近才找到一個比較滿意的,只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了它讓我在管理資料庫的時候方便了很多,畢竟我只需要一個瀏覽器即可連接資料庫進行管理了,盡管它還不是盡善盡美,但是好在支持主流的關系型資料庫,而且也很好用。
OmniDB是一個基於瀏覽器的工具,它簡化了專注於交互性的資料庫管理,旨在實現在Web端強大的資料庫管理功能且是輕量級的,目前支持PostgreSQL、Oracle、MySQL / MariaDB,未來應該會支持Firebird、 SQLite、Microsoft SQL Server、IBM DB2等資料庫
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一些特點:
可以從任何平台訪問,使用瀏覽器作為媒介
單個頁面使用所有功能
在單個工作空間中管理的不同功能
輕松添加和刪除連接
具有加密個人信息的多用戶支持
所有功能都使用互動式表格,允許以塊為單位進行復制和粘貼
上下文SQL代碼智能提示
您可以選擇許多可用的顏色主題
輕松添加,重命名或刪除編輯器選項卡
我本地是windows上,我將把程序安裝在和我同一個區域網下的另一台電腦上了,如果是從我提供的地址下載的,windows版本應該是這樣的,包含一個客戶端應用和服務端後端應用,我的需求是使用Web端的,因此只需要安裝服務端安裝包即可,也就是最下面那個,當然你完全可以使用客戶端版本,當做一個普通的SQL管理工具:
你需要命令行到你的安裝目錄下,然後輸入下面的命令,配置自己配好就行
點擊上面的Connections,添加資料庫連接,我用的pgsql進行測試,你也可以用其它支持的資料庫
這個地方官網說是有智能提示的,但是我測試的時候一直沒出來,可能我哪個地方設置問題,官方有詳細的文檔,後面在研究研究,因為這不是最重要的
軟體很不錯,但是畢竟是控制台訪問,我們可以將其注冊成windows服務(linux可以無視),防止不小心關掉了或者伺服器重啟了,這里使用開源的C++編寫的windows服務注冊工具nssm,有關如何使用,具體的細節可看看我之前的文章,這里我只是演示下安裝:
成功在本機打開
至此,整個環境搭建完成,不用擔心不小心關掉了後台,也不用擔心伺服器重啟了
https://www.toutiao.com/i6686295280905617931/
㈩ Web信息集成系統網路架構
Web信息集成系統網路架構
基礎層集成可以產生直接的效益或提高效率;高層集成即對基礎層進行縱橫集成,可實現集團企業集成製造、集中管理並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目標。這樣就將建立企業信息系統和系統集成的目標與集團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戰略統一起來,達到自然應用,水到渠成的效果
1基於Web的信息集成系統
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系統開始突破自動化孤島模式,出現了信息集成和信息綜合利用:集控制、優化、調度、管理、經營於一體的綜合自動化新模式。目前國外實施綜合自動化技術的大型工業企業已佔很大比例。工業綜合自動化技術是實現企業信息化和自動化的重要手段,它通過將企業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優化、運行、計劃與管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控制與管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以實現企業的優化運行、優化控制與優化管理,從而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高技術。以現場匯流排與工業數據通信為紐帶,以實時資料庫為核心,採用開放技術,實現異構環境的信息集成,形成以完整工業過程為對象,進行基礎自動化控制、信息化及管理一體化。實踐證明,採用先進適用的綜合自動化技術所產生的效益是十分巨大的,它不僅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價值,同時改變企業的經營手段,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全面增強企業競爭力。
2網路信息集成系統的網路構架
網路信息系統集成的過程,是為實現某一應用目標而進行的基於計算機、網路、伺服器、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等的大中型應用信息系統的過程,是針對某種應用目標而提出的全面解決方案的實施過程,是各種產品設備進行有機組合的過程。該過程可以包括技術咨詢、方案設計、設備選型、網路建設、軟硬體系統配置、應用軟體開發以及售後服務、維護支持和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實現一個系統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合理地確定體系結構。所謂體系結構是指構成系統的層次和這些層次之間的關系。網路信息系統集成可用四層結構描述其工作。自下而上各平台的主要內容如下:
2.1環境平台層
主要包括網路到達的數字中的結構化布線系統,網路機房系統的設計和供電系統的設計等內容。
2.2網路平台層
網路平台目前一般應採用Internet技術,即在信息高度集中的地方建立LAN,LAN間可通過WAN互連起來形成Internet,並可能要考慮Intranet與Internet相連或通過WAN技術形成Extranet。採用Internet具有較好擴充性的子網互聯結構,可使網路具有更可靠、更安全、擴展性及交互性更強的特點,應使用成熟的網路操作系統、適當的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等。
2.3信息平台層
該層主要採用資料庫技術、Web技術、電子郵件技術、群體技術、網管技術和分布處理技術。此層的作用是:①能直接為用戶提供多種Internet/Intranet通用服務;②為應用程序開發提供支持平台,使用戶未來系統的發展工作更為快捷、可靠。資料庫管理系統採用如Oracle、SQL Server等軟體。Web系統被認為是存儲在Internet/Internet計算機中彼此關聯的文檔集合。用戶通過Web可訪問相關的站點、瀏覽文本和圖形、接收視頻和音頻信息(超媒體信息)。群體系統能夠增強分布或交互處理和協調工作的能力,通過該系統及其提供的快速開發能力,能將各個相關的工作部分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群體的整體工作效率。
2.4應用程序層
位於該層的應用系統體現了具有用戶專門應用要求的信息系統的存在價值。對這些應用系統應根據用戶應用需求而選擇,用戶可考慮自行設計和實現。
網路信息系統集成的這4個層次較全面地覆蓋了完成設計和管理實施網路信息系統的全過程。
3企業信息集成系統應用
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化、信息數字化和系統的集成化,進而實現企業管理的自動化和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某紙業集團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其建立的計算機網路信息集成系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而計算機網路系統是該系統的物理基礎,可以說,企業不建立計算機網路系統,企業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話;當然,如果企業不開發各種應用系統,不進行系統集成,實現各種資源共享,那麼計算機網路就是一種擺設,發揮不了作用。因此,企業如何在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基礎上,開發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並進行無縫集成,實現數據實時交換和共享以及各類系統的優化運行,就是影響企業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問題。
3.1設計思路
該紙業集團計算機網路信息集成系統的.設計思路是:堅持堅定的一把手工程,堅持企業整體利益優先的原則,堅持科學的集成方法,堅持扎實細致的工作。所謂科學的集成方法,指系統集成要遵循流程型化工製造企業系統集成的規律,即分層集成,自下而上的集成順序,以應用范圍確定集成的跨度,集成數據與以計算機網路和以產品系統中集成的數據為系統集成的基礎。分層集成指公司的計算機網路信息集成系統分為基礎層和高層。基礎層是企業的執行系統(含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和各種管理信息系統;高層指對基礎層進行縱橫集成後的總系統。基礎集成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和提高效率,如集成的財務系統可以提高資金的周轉率;集成的物資系統可以減少流動資金的積壓,並使生產持續進行,從而直接提高經濟效益;集成的產品生產系統可以提高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2系統評價
該集團信息化集成系統實現了系統全方位的集成,不但TG-ERP系統內部數據完全集六成,而且能夠靈活提取生產指揮系統相關計量儀表及控制點的數據,避免了人工輸入數據的缺陷,為系統實現成本核算和對關鍵工藝的分析打下了堅實的數據基礎,而且還能夠與集團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實現靈活的數據交換,同時實現了遠程信息查詢收集、合同審批、信息發布等功能。該系統功能完善,運行穩定,建成以來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