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情腳本
七夕將至,聊一聊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正應景。
(一) 愛情腳本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在她開的課程中,用社會學的思維來理解這個時代的愛情新問題。其中提到了「愛情腳本」的概念:它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社會文化所確定的一整套有關愛情的機制。
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時間、地點、人物決定了我們在什麼時間段遇上一個人是合適的;什麼樣的感情生活是得到所有人贊賞的。
這些其實是由社會提前決定好的,表面上看起來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但在這選擇背後有這樣一個大的腳本在決定我們怎麼做出所謂的正確選擇。
自己所做的這些選擇不見得一定是最有利於自己的,也不見得是自己內心裡最想做的腳本......
討論愛情時,對於很多的單身朋友來說,經常困惑的一個問題恐怕當屬父母催婚。
沈教授認為,父母對愛情婚姻持有的觀念屬「愛情舊腳本」。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獨立女性從家庭領域走出來走向社會,時間地點人物這些要素都在發生著變化,年輕人所持有的觀念屬於「愛情新腳本」。
首先,現在年輕人的目標已經不再是找一個人讓我生活得更好,而是如果結婚能讓自己過得更好,所以才會去結婚。
它不再是種宿命,它是一種選擇;從時間角度來看,現在的年輕人認為愛情該發生的時候就發生,而並不一定是說非要在某個時間段。
地點更不是問題了,信息化時代,便捷的交通,地球都已經變成「村落」了,地域影響就更微弱,過往的熟人社會成了陌生人社會。
角色方面,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也在悄然變化著,現在更強調男女雙方的各自成長,尤其女性的角色變化,更加註重自我成長。
對比新舊兩個腳本,舊腳本所有的出發點其實是從家庭的利益至上來出發的;而新腳本的出發點是個人的利益角度。
這是新舊兩個腳本巨大的差異。
理解了這點,我們再遇到愛情的一系列問題時,心態上或許可以放平緩些,很多問題並非獨屬於某個人的,而是不少單身年輕群體普遍遇到的。
(二)親密關系的益處
成熟的關系可以滋養彼此,獲得幸福體驗與自我成長,因為在親密關系裡,我們會得到很多益處。
1. 照見自我
關系的另一方,給了一個人照見自我的機會,也可稱對方為「鏡像自我」。和誰談一場怎樣的戀愛,這裡面有很多自我的功課要去學習與體驗。
愛情發生的源頭其實在於本真的那個自己。成熟的關系是兩個獨立的靈魂在某個「惺惺相惜」的時刻與場景相遇相識相知後逐步形成的。
自己是愛的源頭,猶如愛的瀑布,水源豐沛不缺,分享些細支流給對方很容易。
而如果自己本身是匱乏的狀態,依賴對方的認可來獲得自我價值感,這種愛的基礎是不牢固的。
一旦關系破裂,自己會很受傷,而如果沒有檢視自己對待感情的一些觀念和因應方式的話,
或許在下一段關系裡,依然「我行我素" 沒有覺知的話,則會困在愛情中循環往復地受苦。
喜歡李欣頻老師在《愛情覺醒地圖》中提到的一段話:
「愛情就像是一面哈哈鏡,經常扭曲了自己的樣貌,但這也呈現出看自己的方式:認同了別人眼中的自己。
愛情就是一面殘酷的內心明鏡,與遇到怎樣的情人無關。」
2. 聯結感
孤獨是生命的底色,在親密關系中能體會到愛的幸福是人生之幸事。
和對方建立聯結,時間醞釀下結成深厚的感情,呵護陪伴走一段人生旅途,美好的經歷本身就是人生財富。
3. 愛的能力
弗洛姆曾提到,「愛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能力。「 請相信我們透過學習與體驗能夠學會如何愛。
近來新聞報道中出現了一些關於親密關系的負向新聞。這里想提兩種伴侶關系,做個對比。
《靈性煉金術》中把伴侶關系分為 」業力關系「與」療愈關系「。
書上是這樣定義「業力關系」的:
情利義糾纏的現實社會中,無條件的愛依然稀缺,親密關系的課題依然需要我們用心學習。
其中,保持覺察與溝通尤為重要。
在無條件的愛之下,一切都是自由的。 願你成功,也願你能享受到愛的幸福,覺知愛,在愛中懂得分享,在愛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