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eb性能測試工具-lighthouse&&perfomance&&pagespeed
先訪問需要評估的網站,比如 http://www..com,然後 generate report 即可。lighthouse 會運行一系列的測試審查這個頁面,然後它會把關於頁面執行的一些性能指標以報告的形式展示給你。你可以參考這份報告中的一些指標提示來提升你的網站應用。Lighthouse 能夠生成一份 JSON 或 HTML 報告,比如下圖:
Lighthouse 運行測評的過程有一套完整的生命周期,可以劃分成三個主要流程:
Collecting(收集數據): 首先是 Collecting 流程,這一步會調用內置的驅動程序(Driver) ,其作用是通過谷歌開發工具協議( Chrome DevTools Protocol) 調起瀏覽器,並創建新的 tab 請求待測評的站點,通過瀏覽器採集站點數據並將結果(稱之為 Artifacts)保存在本地臨時目錄。
Auditing(分析數據): 然後進入 Auditing 流程,讀取 Artifacts 數據,根據內置的評判策略逐條進行檢查並計算出各項的數字形式得分。
Report(生成報告): 最後進行 Report 流程,將評分結果按照 PWA、性能、無障礙訪問、最佳實踐等緯度進行劃分,以 JSON、HTML 等格式輸出。
如下圖:
使用 Lighthouse 對網站進行測評後,我們會得到一份評分報告,它包含了性能(Performance),訪問無障礙(Accessibility),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搜索引擎優化(SEO),PWA(Progressive Web App)五個部分:
性能評分的分值區間是0到100,如果出現0分,通常是在運行 Lighthouse 時發生了錯誤,滿分100分代表了網站已經達到了98分位值的數據,而50分則是75分位值的數據。
影響評分的性能指標:性能測試結果會分成 Metrics,Diagnostic,Opportunities 三部分,但只有 Metrics 部分的指標項會對分數產生直接影響。
Lighthouse 會衡量以下 Metrics 性能指標項:
首次內容繪制(First Contentful Paint)。即瀏覽器首次將任意內容(如文字、圖像、canvas 等)繪制到屏幕上的時間點。
首次有效繪制(First Meaningful Paint)。衡量了用戶感知頁面的主要內容(primary content)可見的時間。對於不同的站點,首要內容是不同的,例如:對於博客文章,標題及首屏文字是首要內容,而對於購物網站來說,圖片也會變得很重要。
首次 CPU 空閑(First CPU Idle)。即頁面首次能夠對輸入做出反應的時間點,其出現時機往往在首次有效繪制完成之後。該指標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
可交互時間(Time to Interactive)。指的是所有的頁面內容都已經成功載入,且能夠快速地對用戶的操作做出反應的時間點。該指標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
速度指標(Speed Index)。衡量了首屏可見內容繪制在屏幕上的速度。在首次載入頁面的過程中盡量展現更多的內容,往往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所以速度指標的值約小越好。
輸入延遲估值(Estimated Input Latency)。這個指標衡量了頁面對用戶輸入行為的反應速度,其基準值應低於 50ms。
Metrics 部分的指標項會直接影響分數,可以作為我們的主要參考點。
另外的兩部分中, Opportunities 指的是優化機會,它提供了詳細的建議和文檔,來解釋低分的原因,幫助我們具體進行實現和改進。 Diagnostics 指的是現在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改善性能的實驗和調整給出了指導。這兩者不會納入分數的計算。
每一項性能指標對評分的貢獻都有其計算邏輯,Lighthouse 會將原始的性能值映射成為 0-100 之間的數字。
例如,FMP(First Meaningful Paint)的原始值是從頁面初始化開始到主要內容渲染成功的耗時,根據真實站點的數據,頂級性能的站點的 FMP 值約為 1220ms,這個值會被映射成 Lighthouse 的 99 分。
針對不同的評分,Lighthouse 用了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分值區間和顏色的對應關系如下:
0 - 49(慢):紅色
50 - 89(平均值): 橙色
90 - 100(快): 綠色
各個指標對性能評分的貢獻並不相同,權重較大的指標,對性能評分的影響更大一些。各指標權重分配情況可參考: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edit#gid=0
訪問無障礙評分的分值由相關指標的加權平均值計算而來。可以在 評分詳情 查閱每項指標的具體權重。同理,較大權重的指標項對分數的影響較大。
無障礙性的每個指標項測試結果為pass或者fail,與性能指標項的計算方式不同,當頁面只是部分通過某項指標時,頁面的這項指標將不會得分。例如,如果頁面中的一些元素有屏幕閱讀器友好的命名,而其他的元素沒有,那麼這個頁面的 screenreader-friendly-names 指標項得分為0。
最佳實踐評分的分數區間為0-100。影響這項評分的指標項的權重都是相同的。
比如:推薦使用 https,跨域的跳轉鏈接需要使用 rel 標識,不能使用廢棄的 API等等。
比如:圖片元素使用 alt 屬性等等提高搜索引擎搜索排名,便於搜索引擎能找到你這個網站。
Lighthouse 使用 PWA 基準檢查項列表(Baseline PWA Checklist)進行測評,測評結果將這些指標項分成了四個類別,共包含12個自動測試項和3個手動測試項,其中各個自動測試項的評分權重是相同的。PWA 的評測指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這四個類別詳細了解一下基準指標項。
快速可靠:
頁面在移動網路條件下能夠快速載入。
在離線條件下頁面能夠返回狀態碼200。這里我們可以通過 Service Worker 來實現離線可用。
start_url 在離線條件下返回狀態碼200。start_url 是前面章節我們提到過的 manifest.json 中的一個屬性,它指定了用戶打開該 PWA 時載入的 URL。
可安裝:
始終使用 HTTPS。
注冊 Service Worker 來緩存頁面以及 start_url。
使用 manifest 文件來實現安裝 PWA 的需求,瀏覽器能夠主動通知用戶將應用添加到桌面,增加留存率。
PWA 優化:
將 HTTP 流量重定向到 HTTPS。
配置自定義啟動畫面。
設置地址欄主題顏色。
頁面內容針對視口大小自適應,對移動用戶的展示更友好。
使用了
當 JavaScript 文件不可用時,提供降級措施,頁面能顯示基本內容而不出現白屏。
手動測試項:
站點跨瀏覽器可用,如主流瀏覽器 Chrome, Edge, Firefox 及 Safari 等。
頁面間切換流暢,即使在較差的網路環境下,切換動畫也應該簡潔順暢,這是提高用戶感知體驗的關鍵。
保證每個頁面都有獨一無二的 URL,能夠在新的瀏覽器窗口打開,且方便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分享。
安裝成功後,瀏覽器右上角顯示:
F12後,點擊pagespeed->start analyzing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xiaohuochai/p/9182710.html
B. 如何使用Loadrunner進行web應用性能測試
1.環境准備,按照實測情況搭建環境,還要准備測試數據,這個按照規劃部署。2.編寫腳本,可以通過錄制或者直接按照介面定義文檔寫腳本(按照規劃好的測試數據修改腳本)。3.創建LR測試場景,執行測試腳本。4.收集測試報表(包括LR的測試結果和伺服器的性能數據)。5.分析報表數據得出測試結論。6.編寫提交測試報告。
C. Web測試的主要內容和測試方法有哪些
測試分類:
1、界面測試
1)給用戶的整體感:舒適感;憑感覺能找到想要找的信息;設計風格是否一致
2)各控制項的功能
2、功能測試
1)刪除/增加某一項:是否對其他項造成影響,這些影響是否都正確
2)列表默認值檢查
3)檢查按鈕功能是否正確:新建、編輯、刪除、關閉、返回、保存、導入、上一頁、下一頁、頁面跳轉、重置(常見錯誤)
4)字元串長度檢查:超出長度
5)字元類型檢查
6)標點符號檢查:空格、各種引號、Enter鍵
7)特殊字元:常見%、「、」
8)中文字元:是否亂碼
9)檢查信息完整:查看信息,查看所填信息是否完整更新;更新信息,更新信息與添加信息是否一致
10)信息重復:需唯一信息處,比如重復的名字或ID、重名是否區分大小寫、加空格
11)檢查刪除功能:不選擇任何信息,按Delete,看如何處理;選擇一個或多個進行刪除;多頁選、翻頁選刪除;刪除是否有提示
12)檢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添加必填項,修改也該必填;添加為什麼類型,修改也該什麼類型
13)檢查修改重名:修改時把不能重名的項改為已存在的內容
14)重復提交表單:一條已經成功提交的記錄,返回後再提交
15)檢查多次使用返回鍵:返回到原來頁面,重復多次
16)搜索檢查:存在或不存在內容,看搜索結果是否正確;多個搜索條件,同時輸入合理和不合理條件;特殊字元
17)輸入信息的位置
18)上傳下載文件檢查:功能是否實現,
上傳:上傳文件是否能打開、格式要求、系統是否有解釋信息、將不能上傳的文件格式修改後綴為可上傳的文件格式;
下載:下載是否能打開、保存、格式要求
19)必填項檢查:必填項未填寫;是否有提示,如加*;對必填項提示返回後,焦點是否自動定位到必填項
20)快捷鍵檢查:是否支持快捷鍵Ctrl+C、Ctrl+V、backspace;對不允許做輸入的欄位(如:下拉選項),對快捷方式是否也做了限制
21)Enter鍵檢查:輸入結束後按Enter鍵,系統如何處理
22)刷新鍵檢查:按瀏覽器刷新鍵如何處理
23)回退鍵檢查:按瀏覽器回退鍵如何處理
24)空格檢查:輸入項輸入一個或多個空格
25)輸入法半形全形檢查:比如,浮點型,輸入全形小數點「。」或「. 」,如4. 5;全形空格
26)密碼檢查:輸入加密方式的極限字元;密碼盡可能長
27)用戶檢查:不同種類管理員用戶的不同許可權,是否可以互相刪除、管理、編輯;一般用戶的許可權;注銷功能,老用戶注銷再注冊,是否為新用戶
28)系統數據檢查:數據隨業務過程、狀態的變化保持正確,不能因為某個過程出現垃圾數據,也不能因為某個過程而丟失數據。
29)系統可恢復性檢查:以各種方式把系統搞癱,測試系統是否可以迅速恢復
30)確認提示檢查:系統更新、刪除操作:是否有提示、取消操作;提示是否准確;事前、事後提示
31)數據注入檢查:對資料庫注入,特殊字元,對SQL語句進行破壞
32)時間日期檢查:時間、日期、時間驗證:日期范圍是否符合實際業務;對於不符合實際業務的日期是否有限制
33)多瀏覽器驗證
3、性能測試
1)壓力測試:實際破壞一個Web應用系統,測試系統的反應,測試系統的限制和故障恢復能力
2)負載測試:在某一負載級別上的性能,包括某個時刻同時訪問Web的用戶數量、在線數據處理的數量
3)強度測試:測試對象在性能行為異常或極端條件下(如資源減少或用戶過多)的可接受性,以此驗證系統軟硬體水平
4)資料庫容量測試:通過存儲過程往資料庫表中插入一定數量的數據,看是否能及時顯示
5)預期指標的性能測試:在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會提出一些性能指標,對於預先確定的性能要求要首先進行測試
6)獨立業務性能測試:對核心業務模塊做用戶並發測試,包括同一時刻進行完全一樣的操作、同一時刻使用完全一樣的功能
7)組合業務性能測試:模擬多用戶的不同操作,最接近實際用戶使用情況,按用戶實際的實際使用人數比例來模擬各個模塊的組合並發情況
8)疲勞強度性能測試:系統穩定運行情況下,以一定負載壓力來長時間運行系統的測試
9)網路性能測試:准確展示帶寬、延遲、負載、埠的變化是如何影響用戶的相應時間的
10)大數據量性能測試:實時大數據量,模擬用戶工作時的實時大數據量;極限狀態下的測試,系統使用一段時間,積累一段數據量時能否正常運行,以及對前面兩種進行結合
11)伺服器性能測試:在進行用戶並發性能測試、疲勞強度、大數據量性能測試時,完成對伺服器性能的監控,並進行評估
12)一些特殊的測試:配置測試、內存泄漏的一些特殊測試
4、可用性測試(介面測試)
1)整體界面測試
2)多媒體測試
3)導航測試
5、客戶端兼容性
平台測試:windows;unix;macintosh;linux
瀏覽器測試:不同廠商的瀏覽器對Java、Javascript、ActiveX、plug-ins或不同的HTML的規格
不同的支持;框架和層次結構在不同瀏覽器也不同的顯示
6、安全性
安全性測試要求:
1)能夠對密碼試探工具進行防範
2)能夠防範對Cookie攻擊的常用手段
3)敏感數據保證不用明文傳輸
4)能防範通過文件名猜測和查看html文件內容獲取重要信息
5)能保證在網站收到工具後在給定時間內恢復,重要數據丟失不超過1小時
web的性能測試工具:
隨著Web2.0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公司都開發了一些基於Web的網站服務,通常在設計開發Web應用系統的時候很難模擬出大量用戶同時訪問系統的實際情況。
因此,當Web網站遇到訪問高峰時,容易發生伺服器響應速度變慢甚至服務中斷。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一種能夠真實模擬大量用戶訪問Web應用系統的性能測試工具進行壓力測試,來測試靜態HTML頁面的響應時間,甚至測試動態網頁(包括ASP、PHP、JSP等)的響應時間,為伺服器的性能優化和調整提供數據依據。
1、企業級自動化測試工具WinRunner
Mercury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是一種企業級的功能測試工具,用於檢測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功能及正常運行。
2、工業標准級負載測試工具Loadrunner
LoadRunner是一種預測系統行為和性能的負載測試工具
3、全球測試管理系統testdirector
TestDirector是業界第一個基於Web的測試管理系統,它可以在您公司內部或外部進行全球范圍內測試的管理。
4、功能測試工具RationalRobot
IBMRationalRobot是業界最頂尖的功能測試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測試人員學習高級腳本技術之前幫助其進行成功的測試。
它集成在測試人員的桌面IBMRationalTestManager上,在這里測試人員可以計劃、組織、執行、管理和報告所有測試活動,包括手動測試報告。
這種測試和管理的雙重功能是自動化測試的理想開始。
5、單元測試工具xUnit系列
目前的最流行的單元測試工具是xUnit系列框架,常用的根據語言不同分為JUnit(java),CppUnit(C++),DUnit(Delphi),NUnit(.net),PhpUnit(Php)等等。
該測試框架的第一個和最傑出的應用就是由ErichGamma(《設計模式》的作者)和KentBeck(XP(ExtremeProgramming)的創始人)提供的開放源代碼的JUnit.
6、功能測試工具SilkTest
BorlandSilkTest2006屬於軟體功能測試工具,是Borland公司所提出軟體質量管理解決方案的套件之一。
這個工具採用精靈設定與自動化執行測試,無論是程序設計新手或資深的專家都能快速建立功能測試,並分析功能錯誤。
7、性能測試工具WAS
是由微軟的網站測試人員所開發,專門用來進行實際網站壓力測試的一套工具。
透過這套功能強大的壓力測試工具,您可以使用少量的Client端計算機模擬大量用戶上線對網站服務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8、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Jtest
Jtest是parasoft公司推出的一款針對java語言的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它通過自動實現java的單元測試和代碼標准校驗,來提高代碼的可靠性。
parasoft同時出品的還有C++test,是一款C/C++白盒測試工具。
9、功能和性能測試的工具JMeter
JMeter是Apache組織的開放源代碼項目,它是功能和性能測試的工具,100%的用java實現。
10、性能測試和分析工具WEBLOAD
webload是RadView公司推出的一個性能測試和分析工具,它讓web應用程序開發者自動執行壓力測試;webload通過模擬真實用戶的操作,生成壓力負載來測試web的性能。
(3)web伺服器性能測試報告擴展閱讀:
漏洞測試
企業網站做的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越強。不過這些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通過代碼堆積起來的。如果這個代碼只供企業內部使用,那麼不會帶來多大的安全隱患。
但是如果放在互聯網上使用的話,則這些為實現特定功能的代碼就有可能成為攻擊者的目標。
天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網頁中可以嵌入SQL代碼。而攻擊者就可以利用這些SQL代碼來發動攻擊,來獲取管理員的密碼等等破壞性的動作。
有時候訪問某些網站還需要有某些特定的控制項。用戶在安裝這些控制項時,其實就有可能在安裝一個木馬(這可能訪問者與被訪問者都沒有意識到)。
為此在為網站某個特定功能編寫代碼時,就要主動出擊。從編碼的設計到編寫、到測試,都需要認識到是否存在著安全的漏洞。
天眼在日常過程中,在這方面對於員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個員工必須對自己所開發的功能負責。
已知的病毒、木馬不能夠在所開發的插件中有機可乘。通過這層層把關,就可以提高代碼編寫的安全性。
D. web測試有哪些方面
第一,分析產品結構,明確性能測試的需求,包括並發、極限、配置和指標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必要時基於LOAD測試的相同測略需同時考慮穩定性測試的需求。
第一,分析應用場景和用戶數據,細分用戶行為和相關的數據流,確定測試點或測試介面,列示系統介面的可能瓶頸,一般是先主幹介面再支線介面,並完成初步的測試用例設計。
第三,依據性能測試需求和確定的測試點進行測試組網設計,並明確不同組網方案的重要程度或優先順序作為取捨評估的依據,必要時在前期產品設計中提出支持性能測試的可測試性設計方案和對測試工具的需求。
第四,完成性能測試用例設計、分類選擇和依據用戶行為分析設計測試規程,並准備好測試用例將用到的測試數據。
第五,確定採用的測試工具。
第六,進行初驗測試,以主幹介面的可用性為主,根據測試結果分析性能瓶頸,通過迭代保證基本的指標等測試的環境。
第七,迭代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完成計劃中的性能測試用例的執行。
第八,完成性能測試評估報告。
在進行性能測試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一些有效的性能指標,下面我們來列出一些主要的性能指標:
一是,通用指標(指Web應用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必需測試項):
*ProcessorTime:指伺服器CPU佔用率,一般平均達到70%時,服務就接近飽和;
*Memory Available Mbyte:可用內存數,如果測試時發現內存有變化情況也要注意,如果是內存泄露則比較嚴重;
*Physicsdisk Time :物理磁碟讀寫時間情況。
二是,Web伺服器指標:
*Avg Rps:平均每秒鍾響應次數=總請求時間/秒數;
*Avg time to last byte per terstion(mstes):平均每秒業務角本的迭代次數;*Successful Rounds:成功的請求;
*Failed Rounds:失敗的請求;
*Successful Hits:成功的點擊次數;
*Failed Hits:失敗的點擊次數;
*Hits Per Second:每秒點擊次數;
*Successful Hits Per Second:每秒成功的點擊次數;
*Failed Hits Per Second:每秒失敗的點擊次數;
*Attempted Connections:嘗試鏈接數。
三是,資料庫伺服器指標:
*User 0 Connections :用戶連接數,也就是資料庫的連接數量;
*Number of deadlocks:資料庫死鎖;
*Butter Cache hit:資料庫Cache的命中情況)。
可用性測試:1導航測試(Web應用系統的層次一旦決定,就要著手測試用戶導航功能,讓最終用戶參與這種測試,效果將更加明顯。)2圖形測試3內容測試3整體界面測試4客戶端兼容性測試(1平台測試2瀏覽器測試)5安全性測試(測試重點:(1)現在的Web應用系統基本採用先注冊,後登陸的方式。因此,必須測試有效和無效的用戶名和密碼,要注意到是否大小寫敏感,可以試多少次的限制,是否可以不登陸而直接瀏覽某個頁面等。(2)Web應用系統是否有超時的限制,也就是說,用戶登陸後在一定時間內(例如15分鍾)沒有點擊任何頁面,是否需要重新登陸才能正常使用。(3)為了保證Web應用系統的安全性,日誌文件是至關重要的。需要測試相關信息是否寫進了日誌文件、是否可追蹤。(4)當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時,還要測試加密是否正確,檢查信息的完整性。(5)伺服器端的腳本常常構成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又常常被黑客利用。所以,還要測試沒有經過授權,就不能在伺服器端放置和編輯腳本的問題。 )
E. WEB的性能測試的性能指標都包括哪些該怎麼給出一個指標。
一般多數是指....靜.動態頁面的響應時間.處理能力.並發.吞吐量...還是資源是否合理利用....我理解就這樣.呵.待高手繼續回答...
F. 如何進行Web服務的性能測試
貼一篇我們內部的文章:
隨著瀏覽器功能的不斷完善,用戶量不斷的攀升,涉及到web服務的功能在不斷的增加,對於我們測試來說,我們不僅要保證服務端功能的正確性,也要驗證服務端程序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那麼性能測試都要做些什麼呢?我們該怎樣進行性能測試呢?
性能測試一般會圍繞以下這些問題而進行:
1.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性能測試?
2. 什麼時候做性能測試?
3. 做性能測試需要准備哪些內容?
4. 什麼樣的性能指標是符合要求的?
5. 性能測試需要收集的數據有哪些?
6. 怎樣收集這些數據?
7. 如何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8. 如何給出性能測試報告?
性能測試的執行過程及要做的事兒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 測試評估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評估被測的產品是否要進行性能測試,並且對目前的伺服器環境進行粗估,服務的性能是否滿足條件。
首先要明確只要涉及到准備上線的服務端產品,就需要進行性能測試。其次如果產品需求中明確提到了性能指標,那也必須要做性能測試。
測試人員在進行性能測試前,需要根據當前的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預先做性能的評估,收集的內容主要包括帶寬、請求包大小、並發用戶數和當前web服務的帶寬等
2. 測試准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了解以下內容:
a. 伺服器的架構是什麼樣的,例如:web伺服器是什麼?是如何配置的?資料庫用的是什麼?服務用的是什麼語言編寫的?;
b. 服務端功能的內部邏輯實現;
c. 服務端與資料庫是如何交互的,例如:資料庫的表結構是什麼樣的?服務端功能是怎樣操作資料庫的?
d. 服務端與客戶端之間是如何進行交互的,即介面定義;
通過收集以上信息,測試人員整理出伺服器端各模塊之間的交互圖,客戶端與服務端之間的交互圖以及服務端內部功能邏輯實現的流程圖。
e. 該服務上線後的用戶量預估是多少,如果無法評估出用戶量,那麼可以通過設計測試執行的場景得出這個值;
f. 上線要部署到多少台機器上,每台機器的負載均衡是如何設計的,每台機器的配置什麼樣的,網路環境是什麼樣的。
g. 了解測試環境與線上環境的不同,例如網路環境、硬體配置等
h. 制定測試執行的策略,是需要驗證需求中的指標能否達到,還是評估系統的最大處理能力。
i. 溝通上線的指標
通過收集以上信息,確定性能測試用例該如何設計,如何設計性能測試用例執行的場景,以及上線指標的評估。
3. 測試設計階段
根據測試人員通過之前整理的交互圖和流程圖,設計相應的性能測試用例。性能測試用例主要分為預期目標用戶測試,用戶並發測試,疲勞強度與大數量測試,網路性能測試,伺服器性能測試,具體編寫的測試用例要更具實際情況進行裁減。
用例編寫的步驟大致分為:
a. 通過腳本模擬單一用戶是如何使用這個web服務的。這里模擬的可以是用戶使用web服務的某一個動作或某幾個動作,某一個功能或幾個功能,也可以是使用web服務的整個過程。
b. 根據客戶端的實際情況和伺服器端的策略,通過將腳本中可變的數據進行參數化,來模擬多個用戶的操作。
c. 驗證參數化後腳本功能的正確性。
d. 添加檢查點
e. 設計腳本執行的策略,如每個功能的執行次數,各個功能的執行順序等
4. 測試執行階段
根據客戶端的產品行為設計web服務的測試執行場景及測試執行的過程,即測試執行期間發生的事兒。通過監控程序收集web服務的性能數據和web服務所在系統的性能數據。
在測試執行過程中,還要不斷的關注以下內容:
a. web服務的連接速度如何?
b. 每秒的點擊數如何?
c. Web服務能允許多少個用戶同時在線?
d. 如果超過了這個數量,會出現什麼現象?
e. Web服務能否處理大量用戶對同一個頁面的請求?
f. 如果web服務崩潰,是否會自動恢復?
g. 系統能否同一時間響應大量用戶的請求?
h. 打壓機的系統負載狀態。
5. 測試分析階段
將收集到的數據製成圖表,查看各指標的性能變化曲線,結合之前確定的上線指標,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已確定是否繼續對web服務進行測試,結果是否達到了期望值。
6. 測試驗證階段
在開發針對發現的性能問題進行修復後,要再執行性能測試的用例對問題進行驗證。這里需要關注的是開發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可能無意中修改了某些功能,所以在驗證性能的同時,也要關注原有功能是否受到了影響。
想看原文或者有測試其他相關的問題可以關注下 搜狗測試 微信公眾號,我們上面有不少關於性能測試分享~
G. web的性能測試
Web性能測試涉及的范圍太廣,但一般web開發者在程序上線以後很多都曾遇到過性能的問題。普遍表現為頁面速度開始急劇變慢,正常訪問時間變的很長,或則乾脆給你拋出異常錯誤頁面。這里會涉及到很多可能發生的情況,舉例幾個最主要發生的情況:
* 資料庫連接超過最大限制,一般表現為程序的連接池滿,拒絕了與資料庫的連接。
* 資料庫死鎖
* Web Server 超過最大連接數(一般在虛擬主機上才會限制)
* 內存泄漏
* Http連接數太多,即訪問量超過了機器和軟體設計正常所能提供的服務
H. 如何測試一個web網站的性能
其實簡單來說,首先明確測試目的,咱仔爛們大部分時候都是功能測試哈,就主要講功能測試
1、要測試功能,那首先需要理清楚這個功能的業務,相當於需求澄清
2、規劃測試人力,整個測試需求的測試計劃
3、宴跡分配測試用例的設計任務,評審測試用例
4、准備測試環境,等待轉測試
5、轉測試分配測試用例的執行任務,預測試,執行測試用例,提交bug,回歸bug
6、發布測試報告,評估測試結果,如果測試通過,則測試退出,否則繼續進行下一輪測試
如果有性能測試,兼念祥漏容性,國際化測試等,另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