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是web幾點零的時代
我們先介紹並了解一下WEB2.0的基本特徵
1:網站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2: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3:完全基於 WEB, 所有功能都能通過瀏覽器完成。 ( 以上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網路 )
WEB3.0
1:網站內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信息進行交互和倒騰,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時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
2: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並能在不同網站上使用。
3:完全基於WEB,用瀏覽器即可以實現復雜的系統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1:對 WEB2.0 時期雜亂的微內容進行最小單位的繼續拆分並詞義標准化, 並結構化, 單位微內容具有各種屬性信息, 使微信息之間可以
互動。 讓 WEB 完全可編程, 能滿足復雜程序,例如財務軟體等,對微信息的需求。 達到商務運營所要求的標准。
2:WEB 信息可以實現和現實生成同步。 在信息的同步、聚合、遷移的基礎上加入了信息平台集中效驗並分類存儲,使分布信息能和平台信
息進行智能交互。並能對原始信息進行提煉並加工。
3:相對於 WEB1.0 時期信息通過超級連接跳轉互通。 WEB2.0 時期信息通過程序中的標識代碼在頁面內容里互通。WEB3.0 所實現的是信息
可以直接從底層資料庫之間進行通訊。 底層資料庫具備完整的信息交換機制
Web3.0是什麼? 模糊網提出的Web3.0是下一代互連網的基礎平台
早在Web2.0的概念被媒體廣泛關注之時,模糊網已經開始Web3.0的設計與實現.Web3.0是建立在全球廣泛互連節點(與用戶)無障礙互動的概念上的.如果說Web2.0和Web1.0解決了互連網"讀"與"寫"的物理與邏輯層問題, Web3.0要解決的問題則是是在這兩層之上的表象層或語意層的問題. 全球用戶在Web3.0上可以沒有語言障礙的相互溝通,實現互連網的最高境界 -- 模糊無限 -- Movo Without Boundary !
模糊網的Web3.0已經醞釀了近兩年時間,已經申請了專利並准備申請一系列的專利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可望在2006年下半年開發出平台的beta版本.由於一些贏利模式的專利申請原因,本文暫時不討論過多細節,但想申明 Web3.0是整合全球有線與無線完全開放互動的媒體平台.現有2.0的所有標准與應用都可以平滑過渡到Web3.0展開跨國跨語種業務,包括跨國娛樂業,媒體發布,國際商網平台等等.模糊網的Web3.0將會以2008年的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博會為契機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新互連世界.
現在的以音樂娛樂為主的模糊網只是未來模糊的冰山一角.模糊論壇將會逐步披露Web3.0的進展情況.
Movo start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3.0 long before the concept of Web2.0 became the focus of media. Web3.0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mong widely interconnected notes(and users) without language barrier. While Web2.0 and Web1.0 solved the physical and logistical layer problem of "read""write", Web3.0 is targeted to the representative or semantic layer problem above those two layers. Users around the world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any language barriers via Web3.0 Movonet so as to realize the ultimate Movo Without Boundary!
WEB3.0在其他一些地方也被一些惡炒的人所胡亂或搞笑定義.相比之下,模糊網對WEB3.0的定義很中肯.一個新的版本WEB3.0絕對不會是WEB2.0在什麼B2B或任何一個領域里的延伸.
WEB3.0應該是廣域的,廣語的和廣博的,是跨區域,跨語種和跨行業的.是真正的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
由於較為獨特的贏利模式和廣闊的贏利空間,知識產權保護在下一代互聯網中越發顯得重要.模糊網已經完成基礎平台專利的申請.關於WEB3.0廣告和商業模式的專利申請將會在美國矽谷以PCT的方式申請專利獲得在全球性的保護.屆時,模糊網將公開贏利模式.
2005年底聖誕節Bille.Gaizi在美國微硬公司高管會上,講述了微硬公司的互聯網戰略,主要圍繞了一個互聯網新的概念模式展開,並給了這種互聯網模式一個新的名詞web3.0。
這次講話的部分內容在聖誕節後有所批露,在矽谷引起了各互聯網企業高管關注。美國著名IT評論家和投資人Mezi.Bulunbulei博士在自己的 BLOG中最先對Bille.Gaizi提出的web3.0概念進行整理,並進行了評論,從而使web3.0概念被迅速的傳播出去。
2006年4月1日,web3.0被中國幾個有深厚矽谷背景web2.0從業者了解和認識。據西方觀察者分析,在互聯網光速傳播時代,web3.0到中國居然經歷了這樣長的滯後現象,說明天下互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被喻為互聯網2.0教父的方興西博士在自己的BLOG中撰文:《既然web3.0來了, web4.0還會遠嗎?》,將Mezi.Bulunbulei博士對web3.0的觀點進行轉載,同時表明了他在經營的博客中國行網站將更可能突破 web3.0,進軍到web4.0。遺憾的是,方興西博士並沒有解釋web4.0是什麼。但web3.0因此得到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普遍關注。
2006年4月2日,IDV中國投資總裁陳星星也在一次風投會議上談到了web3.0,認為web3.0是比較切實可行受投資商歡迎的模式。與此同時,前雅猴中國總裁周宏偉亦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公開的聲明,如果web3.0的確如同Mezi.Bulunbulei博士所說,那麼他的投資方向將有所轉移。NEW狼董事長陳兔先生在自己的BLOG中使用了醒目的標題:《論真英雄,還屬web3.0》,整個NEW狼高層為之震動。
不過,中國互聯網業界對web3.0的反對聲也層出不窮,除了對方興西博士的文章聲討以外,貓牛社的劉長韌下筆高呼:web2.0還是饅頭的時候, web3.0的包子已經甩出,如此以往,誰知吃啥?四十大盜總裁馬大盜先生對web3.0則不以為然,在教授 「大盜理論」的課堂上,對眾多的企業老總說:web3.0?是什麼東西?對大家有幫助的東西才是好的,管他是幾點零。
民間的眾多創業者也分成了三派,一派持堅決擁護,一派持堅決否定,一派持無所謂的態度。各有各自的精彩言論。民間網路評論家海中帆在罵了web2.0之後,又撰文《給web3.0一桶糞水》,越發挑起了民間對web3.0的爭論。
在貓牛社北京聚會上,討論web3.0到底是何物的話題佔了極大的篇幅,爆出四人從屋內吵到屋外,以至於當街互相追打、互毆,造成交通堵塞三個小時的新聞事件。成為4月31日各大門戶網站頭條。
Bille.Gaizi是如何講述web3.0,我們先看Mezi.Bulunbulei博士BLOG如何說的:
「web2.0的概念創造了互聯網新一輪的投資熱潮,讓眾多投資人躁動不安,手中握著大把的金錢不知道如何燒……」
微硬公司從來沒有表達過任何自己web2.0的計劃,甚至眾多高管談論web2.0都很少,不過這一切都在Bille.Gaizi的聖誕節發言上被打破,盡管這次講話是非常機密的,不過還是能夠從一些被透露的談話內容上進行簡單的領會。Bille.Gaizi先生的談話圍繞著一個詞語: web3.0……」
「web3.0,就是讓個人和機構之間建立一種互為中心而轉化的機制,也就是說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轉化為機構,機構在一定的環境下也可以像個人一樣,擬人化的進行他們的商業行為,而進一步拉近和網民的距離……」
「在這兩者之間,微硬的web3.0就是通過一種技術和行為模式,來為個人和機構的互為中心而轉化的機制服務,具體的操作應該是這樣的……」
Mezi.Bulunbulei博士接著在BLOG裡面寫道:
「微硬似乎是想用web3.0,來承載一切的個人商業行為,讓網民通過上網即可有效的獲得收入,並輔助他們逐步成長為機構;同時又承載機構和個人之間更廣泛和緊密地交流方式,這應該是一個閉合的網路平台應用和行為環境……」
「web3.0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商業模式來承載贏利模式……」
「微硬完全可以提供分等級並逐漸增強的的技術應用方式,也就是根據在個人和機構互相轉化的過程中提供全程的互聯網應用服務,從而構建平滑的個人和機構互為中心和轉化的平台。」
新加盟google的李福開博士在對自己學生的講課中,用了一句話來說明web3.0:web2.0,web3.0的出現,是人們對互聯網的整體觀點變革下的產物,也正是因為如此,互聯網才真正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貳』 在互聯網中,什麼是Web1.0及Web2.0時代及各自的特點
Web2.0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產業升級抑或概念炒作?它將給互聯網行業帶來哪些變化?它的商業價值在哪裡?它會帶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么?
7月8日,一名路人在倫敦街頭用手機為經過的雙層公共汽車拍照。當日倫敦爆炸事件中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50人,700多人受傷。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Web2.0並沒有準確的定義,而是對現象的一種描述。讓用戶自己主導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從而打破了原來門戶網站所慣用的單向傳輸模式。」Web2.0相對於Web1.0(傳統的門戶網站為代表)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和粘性。Web2.0並不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而只是應用層面的東西。目前這個需求到底有多大可能並不是很樂觀,現在可能不會這么快對原來的門戶網站帶來明顯的沖擊。眾多Web2.0概念下的應用已經開始融入門戶網站。新浪上月推出了互動式的搜索引擎愛問(iAsk),之前則已經推出了VIVI收藏夾和RSS,同時也在開始內部測試自己的博客服務。這些新的服務都帶有明顯的Web2.0特徵。
在互聯網的邊界上,雅虎、微軟、Google三家公司各自有其核心優勢,又都凱覦著別人的山頭。門戶網站方面,雅虎是第一的;在搜索方面,Google是第一的;對微軟來說,溝通平台是第一的。這幾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而且都想在別人的領地內分一杯羹,甚至是得到老大的地位。雅虎、Google和微軟分別位於三個頂點,但圍繞在每一個點周圍的勢力也都在向其他兩個點蔓延,像雅虎可以向微軟和Google方面來進軍,Google也想擴展他們的業務。這是個動態的三角形。
門戶們還在思考中,但一些新興力量卻已經按奈不住興奮之情。由於一些粘合力極強的技術出現(比如RSS、Tag),以及一些更加個性化、自由、新穎和多樣性的形式出現(比如網路游戲、博客、播客、維客),圍繞在這些技術和形式周圍的人們當中,似乎有人已經看到了下一代門戶的影子。第二代門戶相對於第一代門戶最重要的特徵:生產關系變革,生產力得到解放;個性化;自組織;更廣泛的信息共享。同時還定義了第二代門戶的四種類型:基於Blog的個人門戶型;內容聚合型;基於博客的網民主體型;以物品為中心主體的商品門戶型。
Web2.0勢必對原有的門戶網站造成沖擊,導致它們壟斷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差。它們也不需要龐大的編輯和市場部門,不會像新浪等門戶網站那樣僱傭幾百個編輯實時地整理新聞,這也是Web2.0跟Web1.0的最大區別。沒有了編輯,也就沒有了信息控制,體現了一種「去中心化」的趨勢。Web2.0網站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發掘用戶的需求並滿足這些需求,把復雜的技術開發留給自己,而把簡單的使用體驗交給用戶。有了用戶資源也就有了盈利的可能。Web2.0攜帶的大趨勢不可逆轉,Technorati和Daypop等博客搜索網站也已出現,它們又一次把無序變為了有序,互聯網因此正經歷一次新秩序的建立。
『叄』 現在國內互聯網是Web2.0還是Web3.0
不管你是否相信,社交網路和在線視頻流出現之前,互聯網就已經存在了。Web1.0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谷歌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當時的互聯網是由AltaVista和網景公司主導的。
AltaVista搜索引擎創立於1995年,2013年被雅虎關閉。網景公司成立於1994年,旗下的網景瀏覽器曾全球聞名,但在2003年被美國在線解散。當時,這些互聯網只為實體公司提供廣告服務。
網頁是「只讀的」,用戶只能搜索信息,瀏覽信息。正如下面第1張圖所展示的:
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從性質上講還是Web 1.0,因為其背後的理念非常簡單,面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從感興趣的消費者那裡收錢。這些網站往往反應迅速,體驗順暢,但用戶的互動程度被降到了最低。
Web 2.0
在Web 1.0之後,互聯網的第二次迭代被稱作Web 2.0,也就是「可讀寫」網路。到了2.0時代,用戶不僅僅局限於瀏覽,他們還可以自己創建內容並上傳到網頁上。
Web 2.0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由O』Reilly傳媒副總裁Dale Dougherty提出的。自此以後,Web 2.0浪潮席捲全球。僅僅過了10年,Web 2.0就已經徹底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商務運營。
現在,微博上的大V可以通過一張照片成就或毀掉一個品牌。大眾點評上的用戶可以通過一條差評就抹黑一家餐廳,甚至點評已經對用戶的購買決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像本篇文章第2張圖展示的那樣,形形色色的社交網站和點評網站,是Web 2.0的代表:
根據一項調研,90%的消費者在購買之前會在線閱讀點評,88%的用戶會像信任個人推薦一樣信任網路點評。
Web2.0的初衷就在於讓互聯網更加貼近民主,使用戶更好的互動。
Web 3.0
在了解什麼是Web 3.0之前,先來看下下面這張圖,是不是起來很熟悉?
上圖是本篇文章的第3張圖。每次在亞馬遜上購物,網站演算法就會看其他人購買了你的這件商品後會繼續買什麼,然後會把推薦結果展示給你。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網站在從其他用戶的購買習慣中學習,推斷你有可能傾向於哪些產品,並把你可能喜歡的商品推薦給你。簡而言之,網站自身有了自主學習能力,變得更加智能。
這就是Web 3.0背後的哲學了。
Web1.0是由內容驅動的,內容來自於商業機構,服務於消費者;
Web 2.0允許用戶自主上傳內容,分享內容;
Web 3.0使得在線應用和網站可以接收到已經在網路上的信息,並將新的信息和數據反饋給用戶。
正如相親網站eHarmony研發部門高級總監Gian Gonzaga博士所說,Web 3.0可以反饋給我們之前並不知曉的內容。Web 3.0在學習,在理解你是誰,並試圖給你一些反饋。
Web 3.0的四大屬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Web 3.0與Web 1.0和2.0的細微差別和微妙之處,讓我們看看Web 3.0的四個屬性。
屬性一:語義網路
Web3.0的一個關鍵元素是「語義網路」,「語義網路」由萬維網之父Tim Berners-Lee創造,用於表述可以由機器處理的數據網路。
Tim Berners-Lee最初是這樣表達他對語義網路的看法的:
「我有一個夢想,網路中的所有計算機能夠分析網路中的數據,包括內容、鏈接、人與計算機之間的往來。語義網路會讓這一切成為可能,一旦該網路出現,日常的交易機制、事務以及我們的日常生後都會由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來處理。人們吹噓多年的「智能代理」將最終實現。」那麼,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語義指的究竟是什麼?
「我愛比特幣」和「我<3比特幣」之間有什麼區別?
兩個句子之間的語法不同,但語義相同。語義處理數據所傳達的意義或情感,在我們的例子中,這兩個句子表達的是相同的情感。
所以,語義網路和人工智慧是Web 3.0的兩大基石。語義網路有助於計算機學習數據的含義,從而演變為人工智慧,分析處理信息和數據。其核心理念是創建一個知識蛛網,幫助互聯網理解單詞的含義,從而通過搜索和分析來創建、共享和連接內容。
由於語義元數據,Web 3.0有助於增強數據之間的連接。因此,用戶體驗會升級到更高層次,所有可用信息將更好地連接起來,最終更有效地被利用。
屬性二:人工智慧
接下來我們來看人工智慧。目前,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最熱門和最具創新力的技術。
根據維基網路的說法,「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人工智慧,有時被稱為機器智能,是機器所表現出的智能,與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自然智能不同。」因此,人工智慧將幫助機器變得更加智能,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人工智慧允許網站過濾並向用戶提供盡可能最好的數據。目前在Web 2.0中,我們已經開始採納用戶意見,以理解特定產品/資產的質量。想想在豆瓣這樣的網站,用戶可以為電影投票評分,得分較高的電影一般會認為是「好電影」。這樣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直接獲得「好數據」,避免「壞數據」。
如我們已經提到的,Peer Review(同級評級)是Web 2.0最大的貢獻之一。但是,人無完人,人類的建議也並非完全可靠。一部爛片子,也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得到好評,得分也會上升。人工智慧則可以學習如何區分好壞,給我們提供可靠數據。
屬性三:三維世界
Web 3.0也會改變互聯網的未來,從簡單的二維網路發展為更真實的三維網路世界。三維設計在網路游戲、電子商務、區塊鏈、房地產等Web 3.0的網站和服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維網路的概念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很多人已經開始在三維空間中互動了。例如《第二人生》或《魔獸世界》等在線游戲,用戶對他們游戲中的人生比真實生活中的人生更加在意。
《第二人生》的創始人Philip Rosedale相信虛擬身份將像電子郵件地址和手機一樣普遍。雖然現在聽起來虛擬身份似乎還有些遙遠。但別忘了,20多年前的1997年,也僅僅只有少數人有電子郵件地址。這樣來看,擁有3D虛擬身份的人絕對還會增加。
屬性四:無處不在
無所不在是指網路跨越時間與空間,無所不在。Web 2.0時代我們已經獲得這項功能,例如在社交媒體網站例如Instagram,用戶可以拍照,在線上傳或分享,照片可以成為自己的知識產權。圖像隨處可見,無處不在。
移動設備和互聯網的發展將使Web 3.0體驗隨時隨地可用。互聯網將不再像Web 1.0那樣局限在桌面上,也不再像Web 2.0那樣僅僅在智能手機,而是會無所不在。
要實現這一目標,Web 3.0時代,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連接在線的,也就是物聯網。我們正在緩慢但穩定地向物聯網邁進。
Web 3.0應用的挑戰
了解了什麼是Web 3.0,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Web 3.0的應用過程中有哪些挑戰。
無邊際:互聯網是巨大的,它包含了數十億個頁面,僅Snomed CT醫學術語就包含了370,000個類目,而現有的技術還不能消除所有語義重復的術語。任何能夠讀取數據並理解其功能的推理系統必須要處理海量數據。
模糊:用戶查詢往往不是很具體,有時候可能非常模糊,只能用模糊邏輯處理模糊性。
不確定:互聯網處理大量不確定的價值。例如,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組症狀,對應於許多不同的不同診斷,每個診斷的概率都不同。概率推理技術通常用於解決不確定性。
不一致:前後矛盾的數據可能會導致邏輯上的沖突以及不可預期的分析結果。
欺詐:雖然人工智慧可以過濾數據,但是如果所有提供的數據都是故意錯誤和誤導的呢?應用加密技術可以有效預防這個問題。
增加信息連接:語義網路將有助於在線數據的連接。
高效搜索
有效營銷
高效網路瀏覽
有效溝通
改變人類互動
對設備要求較高,落後的設備難以滿足Web 3.0的要求。
大浪淘沙,3.0時代, 1.0時期網站更過時了。
相對復雜,新手理解起來很困難。
盡管面臨許多挑戰,但營長相信Web 3.0的發展仍然是大勢所趨。
Web 3.0有很多優勢,例如:
同時,它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人類正處於真正的互聯網革命的邊緣,Web 3.0的實現確實存在一些挑戰,但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純粹創新卻是難以置信的。
目前關於Web 3.0雖然有很多炒作,但我們仍然需要一些實際用例來真正理解它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積極變化。
在這方面,區塊鏈也是一個很好的連接場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肆』 web 3.0的具體定義和特點
Web3.0定義:概念詞語,網站內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信息進行交互,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時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並能在不同網站上使用;完全基於web,用瀏覽器即可實現復雜系統程序才能實現的系統功能;用戶數據審計後,同步於網路數據。
Web3.0特點:
信息源個體化,從權威信息源向個體信息源轉變;
傳播渠道多樣化,在沒有互聯網之前,信息的傳播渠道以報紙、電視廣播為主,互聯網出現後成為了第五媒體,web3.0時代,手機將從通訊工具變為信息傳播主渠道,很有可能成為第六媒體;
定製信息成為主流,信息的個體化和傳播渠道的多樣化必定會產生信息泛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方便用戶定製自己喜歡的信息,成為web3.0時代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伍』 網際網路的發展史
互 聯 網 發 展 史
1、什麼是Internet?
Internet是計算機交互網路的簡稱,又稱網間網。它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對獨立的數以千萬計的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數據通信網。
2、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3、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進程及現狀
關於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 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為我國Internet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ChinaPAC)。該網於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於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採用ChinaDDN。
(3)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已在我國的8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
(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於1995年與Internet互聯,物理節點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業務范圍覆蓋所有電話通達的地區。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155M,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術,對ChinaNet進行了大規模擴容。目前,ChinaNet網路節點間的路由中繼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3Gbps。
關於中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6.6-1993.3是研究試驗階段(E-mail Only)
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聯網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發展經歷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階段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階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互聯網路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6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長階段。
國內互聯網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200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1002萬台,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163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839萬台,上網用戶約26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為45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79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40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它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07萬。CN下注冊的域名128362個,WWW站點242739個,國際出口帶寬3257Mbps。
詳情可參考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中國Internet發展大事記》。 中國目前有十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互聯網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互聯網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200家左右。
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中國先後啟用了數個國際光纜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韓、環球海底光纜系統、亞歐陸地光纜系統;正在建設的有:亞太2號海底光纜、中美海底光纜、亞歐海底光纜。1999年共有13條國內干線光纜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光纜總長100萬公里。國內互聯網骨幹網路對原有信道全面擴容,中繼電路以155M為主。隨著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廣泛應用於光通信建設,互聯網骨幹網帶寬可達2.5G-40G。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冷榮泉介紹,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從1996年至今已經歷了3個階段:1996年之前,多數採用64K至2M傳輸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從115M跳到了2.5G;從2002年開始,將逐步進入10G時代。
2002年1月11日,中國電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開通,該通道所構建的長途波分復用傳輸系統,採用了思科公司長途波分復用系統和系列高速互聯網路由器。這一系統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用於構建規模龐大、運行快速穩定的「IP+Optical」網路,並被證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這條全國最寬的數據通信通道的開通,標志著我國網際網路骨幹傳輸網從2.5G步入10G時代,標志著中國電信數據傳輸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電信的數據網已經成為真正的高速數據網路、海量帶寬網。
關於中國十大互聯網簡況
目前我國有10家網路運營商(即十大互聯網路單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經營資格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十大互聯網路單位分別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中國科技網(CSTNET)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已並入網通)
(5)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6)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7)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8)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9)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10)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
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調查顯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5724M(見下圖,未包括中國長城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數據),與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聯網統計調查報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國大陸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國際出口帶寬增加了2925M,增幅為105%。其中,與美國相連的有4023M(佔70.3%),與日本相連的有314M,與韓國相連的有251M,與中國香港相連的有749M,與中國澳門相連的有14M,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相連。另外,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與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之間的連接帶寬也達到3558M。我國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相互連接帶寬數,以及我國部分ISP與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連接帶寬數和國際出口帶寬情況請參考中國互聯網聯接帶寬Flash圖。
4、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當前正在邁進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繼材料、能源之後的又一重要戰略資源,它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取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首先,網路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
其次,網路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有力地拉動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進步。
第三,網路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發展特點與趨勢
Internet發展經歷了研究網、運行網和商業網3個階段。至今,全世界沒有人能夠知道Internet的確切規模。Internet正以當初人們始料不及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今天的Internet已經從各個方面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了解當天最新的天氣信息、新聞動態和旅遊信息,可看到當天的報紙和最新雜志,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炒股、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當今世界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並且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互聯網路及其應用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Internet已經構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和未來信息社會的藍圖。縱觀Internet的發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替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等的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三十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話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綜上所述,隨著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趨勢的加強,未來的互聯網將是一個真正的多網合一、多業務綜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來的互聯網是移動+IP+廣播多媒體的網路世界,它能融合現今所有的通信業務,並能推動新業務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陸』 互聯網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單個網路APPANET向互聯網發展,TCP/IP協議的初步成型;
1969年美國國防部創建的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最初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並不是一個互連的網路)。所有要連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機都直接與就近的結點交換機相連。
為了打破這個問題,於是ARPA開始研究多種網路(如分組無線電網路)互連的技術,這就導致後來互聯網的出現,成為了現在網際網路的雛形。
1983年TCP/IP協議成為ARPANET上的標准協議,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協議的計算機都能利用互聯網進行通信,因而人們將1983年作為網際網路的誕生之間。
第二階段:建成三級結構的Internet,分為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
網際網路必將擴大其使用范圍,不應局限於大學和研究機構,之後隨著世界上的許多公司紛紛接入到網際網路,是網路上的通信量急劇增大。於是美國政府決定將網際網路的主幹網轉交給私人公司來經營。
第三個階段:形成多層次ISP結構的Internet,ISP首次出現。
從1993年開始,由美國政府資助的NSFNET逐漸被若干個商用的網際網路主幹網替代。出現了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簡稱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從網際網路管理機構申請得到多個IP地址,同時擁有通信線路及路由器等聯網設備。用戶只需要向ISP交納規定費用,就可以從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並通過該ISP接入到網際網路。
(6)web上網是幾g時代擴展閱讀:
互聯網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成本低,優點如下:
1、互聯網能夠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2、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可以互動交流);
4、信息交換的使用成本低(通過信息交換,代替實物交換);
5、信息交換的發展趨向於個性化(容易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
6、使用者眾多;
7、有價值的信息被資源整合,信息儲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換能以多種形式存在(視頻、圖片、文字等等)。
『柒』 Web 1.0,2.0,3.0 分別是什麼意思
Web1.0
是以編輯為特徵,網站提供給用戶的內容是網站編輯進行編輯處理後提供的,用戶閱讀網站提供的內容。這個過程是網站到用戶的單向行為,web1.0時代的代表站點為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
Web2.0
更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消費者(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微博、天涯社區、自媒體)是以加強了網站與用戶之間的互動,網站內容基於用戶提供。
網站的諸多功能也由用戶參與建設,實現了網站與用戶雙向的交流與參與;用戶在web2.0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並完全基於WEB,所有功能都能通過瀏覽器完成。
Web3.0則完全不一樣,其特點可歸納為
① 網站內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相關信息進行交互和倒騰,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時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
② 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並能在不同網站上使用;
③ 完全基於WEB,用瀏覽器即可以實現復雜的系統程序才具有的功能,比如即時通聊天等等就可以直接在網頁完成,無需下載任何軟體。
(7)web上網是幾g時代擴展閱讀:
web1.0特徵
一、web1.0基本採用的是技術創新主導模式,信息技術的變革和使用對於網站的新生與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新浪的最初就是以技術平台起家,搜狐以搜索技術起家,騰訊以即時通訊技術起家,盛大以網路游戲起家,在這些網站的創始階段,技術性的痕跡相當之重。
二、web1.0的盈利都基於一個共通點,即巨大的點擊流量。無論是早期融資還是後期獲利,依託的都是為數眾多的用戶和點擊率,以點擊率為基礎上市或開展增值服務,受眾群眾的基礎,決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體現了互聯網的眼球經濟色彩。
三、web1.0的發展出現了向綜合門戶合流現象,早期的新浪與搜狐、網易等,繼續堅持了門戶網站的道路,而騰訊、MSN、GOOGLE等網路新貴,都紛紛走向了門戶網路,尤其是對於新聞信息,有著極大的、共同的興趣。
這一情況的出現,在於門戶網站本身的盈利空間更加廣闊,盈利方式更加多元化,占據網站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實現增值意圖,並延伸由主營業務之外的各類服務。
四、web1.0的合流同時,還形成了主營與兼營結合的明晰產業結構。新浪以新聞+廣告為主,網易拓展游戲,搜狐延伸門戶矩陣,各家以主營作為突破口,以兼營作為補充點,形成拳頭加肉掌的發展方式。
五、web1.0不以html為語言,在1.0時代,動態網站已經廣泛應用,比如論壇等。
web3.0前景
新革命時代
web3.0化整為零,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建立屬於自己的網頁。web3.0可以通過網頁剪取功能,針對自己喜歡的頁面剪切整理放在一起,篩除無用信息,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所剪取的頁面,與主網頁上相關信息同步更新,不存在信息的滯後性,大大提高了閱讀效率。
web3.0通過網頁和相關組件的穿插,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為有效的信息資源,實現數字通信與信息處理、即時信息、交友娛樂、傳播與管理的有序有效的結合。目前已知的相關企業有:網路空間、闊地網、天盟網、新浪博客、google等等。讓我們迎接互聯網屆新革命時代的到來。
營銷新模式
web2.0對所有的網路營銷研究者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隨著web2.0的不斷應用,web3.0已經悄然興起,現在人們對web3.0還沒有權威的定義,但是從現在的發展來看,人們總結了web3.0的主要特徵:
1、Web 3.0時代的網路訪問速度會非常快;
2、Web 3.0時代的網站會更加開放,對外提供自己的API將會是網站的標准配置;
3、Web 3.0時代的信息關聯通過語義來實現,信息的可搜索性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從現有的資料中我們可以歸納新的3.0的模型應該是基於搜索+開放式TAG(關鍵詞標簽)+智能匹配的新門戶。其中開放式TAG目前還沒有,會是預測中的下一代技術。現有的TAG只能實現網站內的關鍵詞鏈接。
根據一份由美國市場調查公司In-Stat的調查指出,融合了社區網站和網路游戲所形成的新事物-Web3.0是互聯網的下一波大潮。基於用戶網路行為研究基礎上的網路推廣將隨著web3.0互動特徵而迎來新的web3.0網路營銷模式。
web3.0的新型網路營銷方式還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和發展。任何的推廣方式都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去融合,然後經歷發展到完善,隨著web2.0方式的成熟,相信web3.0時代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推廣方式。
Web1.0到Web2.0到Web3.0,是網路從無到有,再到擴及全球的發展,也是網路的使用從精英化、扁平化到全民化和平面立體化的變遷,更是網路的關涉面從人類生活的局部到全景式的人類生活場景的拓展。
Web3.0時代,網路無處不在,人類無時不在網路,網路與人類生活須臾不可分離;網路不再是人類生活的外在方面,它將與人類生活融為一體,網路真正成為人類的生活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Web3.0時代將是「網路時代」終結的時代。
如果說Web1.0、Web2.0時代的網路倫理問題是局部的、零星的,那麼Web3.0時代的網路倫理問題將是全局的和日常的。如果說Web1.0和Web2.0時代的網路倫理問題是「網路」倫理問題,那麼Web3.0時代的網路倫理問題則是「日常」倫理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Web3.0時代也是「網路倫理」終結的時代。
如果說Web1.0時代的網路倫理問題主要是計算機網路互聯引發的倫理問題,Web2.0時代的倫理問題主要是網路話語權引發的倫理問題,那麼Web3.0時代的倫理問題則是主要圍繞公共服務和信息共享帶來的倫理問題。
基於公共服務平台這一核心,Web3.0時代將更加凸顯網路的三大功能:信息共享、網路傳播和電子商務 ,這三大功能恰恰涉及人類生活三大基本面。
參考資料:網路-web1.0
參考資料:網路-web2.0
參考資料:網路-we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