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寫前端語言HBuilder 好用 還是DW好用
我是去年才開始接觸前端的,當時一開始,我室友就推薦我用輕量化的開發工具VSCode,感覺還可以,就是智能化提示太弱了,好多都快敲完了,才提示出來,不過啟動速度快而且插件真豐富,新人也推薦接觸一下,網上前端配置教程也很多。最近學習VUE的時候接觸了HBuilder,一大亮點就在於智能化提示,有種釋放雙手的感覺,我用的時間還短,目前感覺良好。DW還沒用過,我學習前端時間還短,沒接觸過那麼多工具(狗頭)。
Ⅱ 對於一個前端工程師來說,什麼最重要
我覺得,是命!
長相可以整容,頭發可以植發,對象總會有的,金錢總會賺到,但是沒命了,前面的一切都沒有擁有的資格了!(咳咳,狗頭保命)
好了,說點正題的。
身為優秀的前端工程師,一定是非常嚴謹的。他們對於每一個數據的處理,或者是每一個小的細節都會是十分的嚴格。其次一定是非常積極去學習的,了解問題也是比較透徹的。
簡單形容一下就是:自己憑著努力設計出一棟棟的大樓,而且人們住在裡面都是很幸福和安心的,這樣的人他對自己的工作是非常負責的,而且還是很快樂的。
Ⅲ 關於 nikon 70-300狗頭
沒有「AF 70-300mm f/4-5.6G ED」這個型號。
你看到的600塊左右的是70-300mm f/4-5.6G,狗頭中的狗頭,畫質差、做工差、機械差、對焦差。如果不是被什麼不可抗力逼迫,不要買這個頭。
帶ED鏡片的是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3000多。
AF-S中的S代表超聲波對焦馬達,對焦迅速無聲並可以實現全時手動。鏡頭尤其是這種光圈較小的長焦頭,有沒有超聲波馬達在操作的便利性和高級感上可謂天差地別。上面那個600多塊的,對焦時會發出刺耳的雜訊,猶豫時會不斷「拉風箱」,鏡頭筒老牛拉破車一樣從左轉到右、從右轉到左並始終發出刺耳雜訊。而有了超聲波馬達,對焦最多隻能聽到鏡片運動的「咻」、「咻」聲,而且快得多。不帶超聲波馬達的鏡頭,放在AF檔時如果不小心擰到對焦環或鏡筒前端,就很容易損毀內部齒輪;而超聲波馬達不存在這個隱患。另外,尼康D90以下檔次機身不帶馬達,只有使用鏡頭內置馬達的AF-S系列鏡頭才能自動對焦。
VR指光學防抖,鏡頭內有一個帶鏡片的組件會偵測鏡頭的抖動程度,自動位移進行補正,修正因抖動而造成的影像不實。
IF指內對焦,對焦時鏡頭前組不會轉動,只有內部的鏡片運動。
ED一樓回答了,異常低色散鏡片,降低色差,可以大幅度提高鏡頭銳度尤其是大光圈下的銳度。
另一款較便宜的鏡頭是AF 70-300mm f/4-5.6D,已停產。你看到的也可能是這支鏡頭。這支鏡頭是大狗頭730G的前身,但做工用料好一些,過去新品的價格比730G高,5、600是二手價格。D是指鏡頭內置晶元可以向機身傳遞距離信息,以作為測光、閃光的參考。這是很老的技術,現代鏡頭都具備這個功能。好比過去汽車會把ABS特別標注在車體外面,因為在過去這是個時髦新功能;現在ABS基本是標配,沒有新車再特意把這個標出來。
至於G,是D系列鏡頭後的尼康鏡頭序列,鏡頭上沒有光圈環,光圈由機身控制。尼康在向自動化轉型期間,沒有像佳能那樣乾脆利落地改換全電氣介面,而是留了很多手動時代的尾巴。G系列是尼康終於全面電氣化後的產物,也是在產的主流。
不要說1000以內的長焦(幾乎沒有,狗頭730G這樣幾乎不能用的鏡頭很少見),3000以內的都非常難用。便宜的長焦光圈小、沒有望遠鏡頭所必須的特殊鏡片技術、沒有超聲波馬達和防抖(對於小光圈長焦頭來說,手持拍攝抖動造成的虛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適馬有一款AF 70-300/4-5.6APO DG MACRO,1500左右,專為尼康低檔機身裝配了鏡頭馬達,也用了成本相對較低的APO鏡片。這基本是「能用」的下限。
如果你用的是APS畫幅機身(除了D3系列和D700其餘尼康數碼單反都是APS畫幅),那麼值得考慮尼康原廠的AF-S DX VR 55-200/4-5.6G IF-ED鏡頭。從字面上你應該看得出這支鏡頭都有哪些配置。DX則是指專為小畫幅相機設計,像場小,不能用在全幅相機上,但便宜了不少。這支也1500多,用在APS機身上相當於全幅相機上70-300的視角。
tele 是望遠,zoom 是變焦,lens 是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