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web性能測試工具-lighthouse&&perfomance&&pagespeed
先訪問需要評估的網站,比如 http://www..com,然後 generate report 即可。lighthouse 會運行一系列的測試審查這個頁面,然後它會把關於頁面執行的一些性能指標以報告的形式展示給你。你可以參考這份報告中的一些指標提示來提升你的網站應用。Lighthouse 能夠生成一份 JSON 或 HTML 報告,比如下圖:
Lighthouse 運行測評的過程有一套完整的生命周期,可以劃分成三個主要流程:
Collecting(收集數據): 首先是 Collecting 流程,這一步會調用內置的驅動程序(Driver) ,其作用是通過谷歌開發工具協議( Chrome DevTools Protocol) 調起瀏覽器,並創建新的 tab 請求待測評的站點,通過瀏覽器採集站點數據並將結果(稱之為 Artifacts)保存在本地臨時目錄。
Auditing(分析數據): 然後進入 Auditing 流程,讀取 Artifacts 數據,根據內置的評判策略逐條進行檢查並計算出各項的數字形式得分。
Report(生成報告): 最後進行 Report 流程,將評分結果按照 PWA、性能、無障礙訪問、最佳實踐等緯度進行劃分,以 JSON、HTML 等格式輸出。
如下圖:
使用 Lighthouse 對網站進行測評後,我們會得到一份評分報告,它包含了性能(Performance),訪問無障礙(Accessibility),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搜索引擎優化(SEO),PWA(Progressive Web App)五個部分:
性能評分的分值區間是0到100,如果出現0分,通常是在運行 Lighthouse 時發生了錯誤,滿分100分代表了網站已經達到了98分位值的數據,而50分則是75分位值的數據。
影響評分的性能指標:性能測試結果會分成 Metrics,Diagnostic,Opportunities 三部分,但只有 Metrics 部分的指標項會對分數產生直接影響。
Lighthouse 會衡量以下 Metrics 性能指標項:
首次內容繪制(First Contentful Paint)。即瀏覽器首次將任意內容(如文字、圖像、canvas 等)繪制到屏幕上的時間點。
首次有效繪制(First Meaningful Paint)。衡量了用戶感知頁面的主要內容(primary content)可見的時間。對於不同的站點,首要內容是不同的,例如:對於博客文章,標題及首屏文字是首要內容,而對於購物網站來說,圖片也會變得很重要。
首次 CPU 空閑(First CPU Idle)。即頁面首次能夠對輸入做出反應的時間點,其出現時機往往在首次有效繪制完成之後。該指標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
可交互時間(Time to Interactive)。指的是所有的頁面內容都已經成功載入,且能夠快速地對用戶的操作做出反應的時間點。該指標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
速度指標(Speed Index)。衡量了首屏可見內容繪制在屏幕上的速度。在首次載入頁面的過程中盡量展現更多的內容,往往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所以速度指標的值約小越好。
輸入延遲估值(Estimated Input Latency)。這個指標衡量了頁面對用戶輸入行為的反應速度,其基準值應低於 50ms。
Metrics 部分的指標項會直接影響分數,可以作為我們的主要參考點。
另外的兩部分中, Opportunities 指的是優化機會,它提供了詳細的建議和文檔,來解釋低分的原因,幫助我們具體進行實現和改進。 Diagnostics 指的是現在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改善性能的實驗和調整給出了指導。這兩者不會納入分數的計算。
每一項性能指標對評分的貢獻都有其計算邏輯,Lighthouse 會將原始的性能值映射成為 0-100 之間的數字。
例如,FMP(First Meaningful Paint)的原始值是從頁面初始化開始到主要內容渲染成功的耗時,根據真實站點的數據,頂級性能的站點的 FMP 值約為 1220ms,這個值會被映射成 Lighthouse 的 99 分。
針對不同的評分,Lighthouse 用了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分值區間和顏色的對應關系如下:
0 - 49(慢):紅色
50 - 89(平均值): 橙色
90 - 100(快): 綠色
各個指標對性能評分的貢獻並不相同,權重較大的指標,對性能評分的影響更大一些。各指標權重分配情況可參考: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edit#gid=0
訪問無障礙評分的分值由相關指標的加權平均值計算而來。可以在 評分詳情 查閱每項指標的具體權重。同理,較大權重的指標項對分數的影響較大。
無障礙性的每個指標項測試結果為pass或者fail,與性能指標項的計算方式不同,當頁面只是部分通過某項指標時,頁面的這項指標將不會得分。例如,如果頁面中的一些元素有屏幕閱讀器友好的命名,而其他的元素沒有,那麼這個頁面的 screenreader-friendly-names 指標項得分為0。
最佳實踐評分的分數區間為0-100。影響這項評分的指標項的權重都是相同的。
比如:推薦使用 https,跨域的跳轉鏈接需要使用 rel 標識,不能使用廢棄的 API等等。
比如:圖片元素使用 alt 屬性等等提高搜索引擎搜索排名,便於搜索引擎能找到你這個網站。
Lighthouse 使用 PWA 基準檢查項列表(Baseline PWA Checklist)進行測評,測評結果將這些指標項分成了四個類別,共包含12個自動測試項和3個手動測試項,其中各個自動測試項的評分權重是相同的。PWA 的評測指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這四個類別詳細了解一下基準指標項。
快速可靠:
頁面在移動網路條件下能夠快速載入。
在離線條件下頁面能夠返回狀態碼200。這里我們可以通過 Service Worker 來實現離線可用。
start_url 在離線條件下返回狀態碼200。start_url 是前面章節我們提到過的 manifest.json 中的一個屬性,它指定了用戶打開該 PWA 時載入的 URL。
可安裝:
始終使用 HTTPS。
注冊 Service Worker 來緩存頁面以及 start_url。
使用 manifest 文件來實現安裝 PWA 的需求,瀏覽器能夠主動通知用戶將應用添加到桌面,增加留存率。
PWA 優化:
將 HTTP 流量重定向到 HTTPS。
配置自定義啟動畫面。
設置地址欄主題顏色。
頁面內容針對視口大小自適應,對移動用戶的展示更友好。
使用了
當 JavaScript 文件不可用時,提供降級措施,頁面能顯示基本內容而不出現白屏。
手動測試項:
站點跨瀏覽器可用,如主流瀏覽器 Chrome, Edge, Firefox 及 Safari 等。
頁面間切換流暢,即使在較差的網路環境下,切換動畫也應該簡潔順暢,這是提高用戶感知體驗的關鍵。
保證每個頁面都有獨一無二的 URL,能夠在新的瀏覽器窗口打開,且方便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分享。
安裝成功後,瀏覽器右上角顯示:
F12後,點擊pagespeed->start analyzing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xiaohuochai/p/9182710.html
❷ 網站性能優化有哪些
一、提高伺服器並發處理能力
我們總是希望一台伺服器在單位時間內能處理的請求越多越好,這也成了web伺服器的能力高低的關鍵所在。伺服器之所以可以同時處理多個請求,在於操作系統通過多執行流體系設計,使得多個任務可以輪流使用系統資源,這些資源包括CPU、內存以及I/O等。這就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並發策略來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從而提高伺服器的並發處理能力。這些並發策略更多的應用在apache、nginx、lighttpd等底層web server軟體中。
二、Web組件分離
這里所說的web組件是指web伺服器提供的所有基於URL訪問的資源,包括動態內容,靜態網頁,圖片,樣式表,腳本,視頻等等。這些資源在文件大小,文件數量,內容更新頻率,預計並發用戶數,是否需要腳本解釋器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對不同特性資源採用能充分發揮其潛力的優化策略,能極大的提高web站點的性能。例如:將圖片部署在獨立的伺服器上並為其分配獨立的新域名,對靜態網頁使用epoll模型可以在大並發數情況下吞吐率保持穩定。
三、資料庫性能優化和擴展。
Web伺服器軟體在資料庫方面做的優化主要是減少訪問資料庫的次數,具體做法就是使用各種緩存方法。也可以從資料庫本身入手提高其查詢性能,這涉及到資料庫性能優化方面的知識本文不作討論。另外也可以通過主從復制,讀寫分離,使用反向代理,寫操作分離等方式來擴展資料庫規模,提升資料庫服務能力。
四、Web負載均衡及相關技術
負載均衡是web站點規模水平擴展的一種手段,實現負載均衡的方法有好幾種包括基於HTTP重定向的負載均衡,DNS負載均衡,反向代理負載均衡,四層負載均衡等等。
對這些負載均衡方法做簡單的介紹:基於HTTP重定向的負載均衡利用了HTTP重定向的請求轉移和自動跳轉功能來實現負載均衡,我們熟悉的鏡像下載就使用這種負載均衡。DNS負載均衡是指在一個DNS伺服器中為同一個主機名配置多個IP地址,在應答DNS查詢時返回不同的解析結果將客戶端的訪問引到不同的機器上,使得不同的客戶端訪問不同的伺服器,從而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反向代理負載均衡也叫七層負載均衡,這是因為反向代理伺服器工作在TCP七層結構的第七層(應用層),它通過檢查流經的HTTP報頭,根據報頭內的信息來執行負載均衡任務。四層負載均衡是基於NAT技術的負載均衡,它將一個Internet上合法注冊的IP地址映射為多個內部伺服器的IP地址,對每次TCP連接請求動態使用其中一個內部IP地址,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此外,還有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第二層)的直接路由方式下的負載均衡,它通過修改數據包目標MAC地址來實現。以及,基於IP隧道的負載均衡,在這種方式下可以將實際伺服器根據需要部署在不同的地域,並根據就近訪問的原則來轉移請求,CDN服務便是基於IP隧道技術來實現的。
Web負載均衡在擴展web伺服器規模的同時也給web站點性能優化提供了一個更大更復雜也更靈活自由的平台,基於該平台性能優化的策略包括共享文件系統,內容分發與同步,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計算,分布式緩存等等。
五、web緩存技術
web緩存技術被認為是減輕伺服器負載、降低網路擁塞、增強萬維網可擴展性的有效途徑,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戶訪問的時間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原理,將客戶訪問過的內容在Cache中存放一個副本,當該內容下次被訪問時,不必連接到駐留網站或重新計算生成,而是由Cache中保留的副本提供。Web緩存可以帶來如下的好處:
(1) 減少網路流量,從而減輕網路擁塞;這是因為緩存避免了一部分HTTP請求。
(2) 降低客戶訪問延遲,其主要原因有:①已緩存的內容,客戶可以緩存獲取而不是從伺服器獲取或重新計算生成,從而減小了傳輸延遲縮短了響應時間;②沒有被緩存的內容由於網路擁塞及伺服器負載的減輕而可以較快地被客戶獲取;
(3) 由於客戶的部分或者全部請求內容可以從通過緩存獲取,從而減輕了遠程伺服器負載。
(4) 如果由於伺服器故障或網路故障造成伺服器無法響應客戶請求,客戶可以從緩存中獲取緩存的內容副本,使得web站點服務的魯棒性(Robustness)得到了加強。
可以看出web緩存能給web站點帶可觀的性能提升。其實在用戶發出請求到一幅完整的網頁呈現在用戶面前這一過程中緩存無處不在,下面是web性能優化時常用的緩存技術,你會發現緩存被廣泛應用在各個環節。
瀏覽器緩存:瀏覽器一般會在用戶文件系統中創建一個目錄,用於存放緩存文件,並給每個緩存文件打上必要的標記,比如過期時間等。這些標記主要用於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的緩存協商。
Web伺服器緩存:一個URL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對應一個唯一的響應內容,比如靜態內容或者更新不太頻繁的動態內容,web伺服器可將響應內容緩存起來,下次web伺服器便可以在收到請求後立即拿出事先緩存好的響應內容並返回給瀏覽器。
代理伺服器緩存:暴露在互聯網中與後端的web伺服器通過內部網路相連的前端伺服器稱為反向代理伺服器,建立在反向代理伺服器上的緩存稱為反向代理緩存。暴露在互聯網中與後端的web客戶端通過內部網路相連的前端伺服器稱為正向代理伺服器,建立在正向代理伺服器上的緩存稱為正向代理緩存。代理伺服器緩存位於客戶端和web伺服器之間,可以將它看做二者之間的一個中繼站。它的存在可以改善客戶端的訪問速度、提升web server的服務能力、安全性等等。
總共分析總結了五種技術,主要希望能夠對web server性能優化這塊提供一個整體的認識。後續會專門就web緩存技術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❸ web測試中對客戶端和伺服器的性能測試都涉及到什麼
這種就類似於雲計算等後端基礎服務的測試,對於一些大的公司,會有一個專門的團隊來開發這種後端基礎服務,這種服務當然也需要測試人員來保證質量。
這類服務一般都是通過HTTP介面的方式提供給剛才講的WEB/APP的後端使用,所以,第一個要做的也就是介面測試,也就是用Postman等工具做手工測試、用TestNG+HttpClient或者Python的Nose框架做自動化測試。
不過,對於這類後端服務來說,介面只是暴露給外用的部分,內部邏輯通常是非常復雜的,所以,除了針對介面做測試之外,測試人員還需要細致地了解這些服務端產品的技術框架及技術實現,需要了解到模塊的級別,對於系統框架圖、時序圖等都有很好的理解。針對這些理解去設計用例,再跟開發一起討論如何實現用例。
如果這種基礎服務用了某一個開源軟體,那通常也需要測試人員能關注社區的進展,並把我們發現的Bug及解決方案等推到社區,為社區做貢獻。
除了介面測試之外,在我們公司,異常測試、穩定性測試、性能測試也是服務端測試必備的測試類型。
異常測試會模擬各種異常情況,比如硬體異常-機器掛掉的情況下能否啟動備機、硬碟掛掉的情況下是否會丟失數據;網路異常-網路忽然斷掉、或者網路流量變小的情況;系統異常-操作系統忽然掛掉的情況。這些極端的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需要驗證數據有沒有丟、能不能盡快啟動備機對外提供服務、系統狀態有沒有異常等。我們會採用各種方式或者工具來模擬這些異常,比如用TrafficControl工具來控制網路流量。
穩定性測試,就是模擬系統在7*24的運行下會不會出問題,一般會用介面測試或者性能測試用例不斷地跑,在運行期間,我們會模擬各種情況,比如說負載的變化、系統的各種干擾等。可以用ChaosMonkey等工具來進行這類測試。
性能測試,其實細分起來會有各種類型,比如負載測試、壓力測試、配置測試、甚至還有線上壓測、容量規劃等。最常規的性能測試,一般是先規定一個系統需要承受的壓力,比如說,某一個系統,1個小時之內會有1W單的單子,那基於這個需求我們分析伺服器後端需要承受的壓力,分析出來以後,就寫性能測試腳本,然後逐漸增加壓測的力度,直到超過這個預定的壓力。通常在這個測試過程中會發現各種問題,比如資料庫索引沒有建、線程池太小、系統異常等。需要解決了之後再加大壓力測試。也是用Grinder/JMeter等工具來進行性能測試,不過難的不是這些工具的使用,而是發現問題以後的定位。
對於這種後端服務的測試人員來說,技術上的要求是挺高的,需要有較好的編程能力,需要對資料庫、操作系統等機制有很好的了解才行。
❹ 如何進行Web服務的性能測試
貼一篇我們內部的文章:
隨著瀏覽器功能的不斷完善,用戶量不斷的攀升,涉及到web服務的功能在不斷的增加,對於我們測試來說,我們不僅要保證服務端功能的正確性,也要驗證服務端程序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那麼性能測試都要做些什麼呢?我們該怎樣進行性能測試呢?
性能測試一般會圍繞以下這些問題而進行:
1.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性能測試?
2. 什麼時候做性能測試?
3. 做性能測試需要准備哪些內容?
4. 什麼樣的性能指標是符合要求的?
5. 性能測試需要收集的數據有哪些?
6. 怎樣收集這些數據?
7. 如何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8. 如何給出性能測試報告?
性能測試的執行過程及要做的事兒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 測試評估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評估被測的產品是否要進行性能測試,並且對目前的伺服器環境進行粗估,服務的性能是否滿足條件。
首先要明確只要涉及到准備上線的服務端產品,就需要進行性能測試。其次如果產品需求中明確提到了性能指標,那也必須要做性能測試。
測試人員在進行性能測試前,需要根據當前的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預先做性能的評估,收集的內容主要包括帶寬、請求包大小、並發用戶數和當前web服務的帶寬等
2. 測試准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了解以下內容:
a. 伺服器的架構是什麼樣的,例如:web伺服器是什麼?是如何配置的?資料庫用的是什麼?服務用的是什麼語言編寫的?;
b. 服務端功能的內部邏輯實現;
c. 服務端與資料庫是如何交互的,例如:資料庫的表結構是什麼樣的?服務端功能是怎樣操作資料庫的?
d. 服務端與客戶端之間是如何進行交互的,即介面定義;
通過收集以上信息,測試人員整理出伺服器端各模塊之間的交互圖,客戶端與服務端之間的交互圖以及服務端內部功能邏輯實現的流程圖。
e. 該服務上線後的用戶量預估是多少,如果無法評估出用戶量,那麼可以通過設計測試執行的場景得出這個值;
f. 上線要部署到多少台機器上,每台機器的負載均衡是如何設計的,每台機器的配置什麼樣的,網路環境是什麼樣的。
g. 了解測試環境與線上環境的不同,例如網路環境、硬體配置等
h. 制定測試執行的策略,是需要驗證需求中的指標能否達到,還是評估系統的最大處理能力。
i. 溝通上線的指標
通過收集以上信息,確定性能測試用例該如何設計,如何設計性能測試用例執行的場景,以及上線指標的評估。
3. 測試設計階段
根據測試人員通過之前整理的交互圖和流程圖,設計相應的性能測試用例。性能測試用例主要分為預期目標用戶測試,用戶並發測試,疲勞強度與大數量測試,網路性能測試,伺服器性能測試,具體編寫的測試用例要更具實際情況進行裁減。
用例編寫的步驟大致分為:
a. 通過腳本模擬單一用戶是如何使用這個web服務的。這里模擬的可以是用戶使用web服務的某一個動作或某幾個動作,某一個功能或幾個功能,也可以是使用web服務的整個過程。
b. 根據客戶端的實際情況和伺服器端的策略,通過將腳本中可變的數據進行參數化,來模擬多個用戶的操作。
c. 驗證參數化後腳本功能的正確性。
d. 添加檢查點
e. 設計腳本執行的策略,如每個功能的執行次數,各個功能的執行順序等
4. 測試執行階段
根據客戶端的產品行為設計web服務的測試執行場景及測試執行的過程,即測試執行期間發生的事兒。通過監控程序收集web服務的性能數據和web服務所在系統的性能數據。
在測試執行過程中,還要不斷的關注以下內容:
a. web服務的連接速度如何?
b. 每秒的點擊數如何?
c. Web服務能允許多少個用戶同時在線?
d. 如果超過了這個數量,會出現什麼現象?
e. Web服務能否處理大量用戶對同一個頁面的請求?
f. 如果web服務崩潰,是否會自動恢復?
g. 系統能否同一時間響應大量用戶的請求?
h. 打壓機的系統負載狀態。
5. 測試分析階段
將收集到的數據製成圖表,查看各指標的性能變化曲線,結合之前確定的上線指標,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已確定是否繼續對web服務進行測試,結果是否達到了期望值。
6. 測試驗證階段
在開發針對發現的性能問題進行修復後,要再執行性能測試的用例對問題進行驗證。這里需要關注的是開發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可能無意中修改了某些功能,所以在驗證性能的同時,也要關注原有功能是否受到了影響。
想看原文或者有測試其他相關的問題可以關注下 搜狗測試 微信公眾號,我們上面有不少關於性能測試分享~
❺ Web測試的測試分類
界面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可用性測試(介面測試)、客戶端兼容性、安全性
web 的性能測試工具
隨著Web 2.0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公司都開發了一些基於Web的網站服務,通常在設計開發Web應用系統的時候很難模擬出大量用戶同時訪問系統的實際情況,因此,當Web網站遇到訪問高峰時,容易發生伺服器響應速度變慢甚至服務中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一種能夠真實模擬大量用戶訪問Web應用系統的性能測試工具進行壓力測試,來測試靜態HTML頁面的響應時間,甚至測試動態網頁(包括ASP、PHP、JSP等)的響應時間,為伺服器的性能優化和調整提供數據依據。
另外,CSDN也總結了一些其他的測試工具,包括性能測試工具和功能測試工具,前十大測試工具排名如下:
企業級自動化測試工具WinRunner
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是一種企業級的功能測試工具,用於檢測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功能及正常運行。
工業標准級負載測試工具Loadrunner
LoadRunner 是一種預測系統行為和性能的負載測試工具。
全球測試管理系統testdirector
TestDirector 是業界第一個基於Web的測試管理系統,它可以在您公司內部或外部進行全球范圍內測試的管理。
功能測試工具Rational Robot
IBM Rational Robot 是業界最頂尖的功能測試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測試人員學習高級腳本技術之前幫助其進行成功的測試。它集成在測試人員的桌面IBM Rational TestManager 上,在這里測試人員可以計劃、組織、執行、管理和報告所有測試活動,包括手動測試報告。這種測試和管理的雙重功能是自動化測試的理想開始。
單元測試工具xUnit系列
目前的最流行的單元測試工具是xUnit系列框架,常用的根據語言不同分為JUnit(java),CppUnit(C++),DUnit (Delphi ),NUnit(.net),PhpUnit(Php )等等。該測試框架的第一個和最傑出的應用就是由Erich Gamma (《設計模式》的作者)和Kent Beck(XP(Extreme Programming)的創始人 )提供的開放源代碼的JUnit.
功能測試工具SilkTest
Borland SilkTest 2006屬於軟體功能測試工具,是Borland公司所提出軟體質量管理解決方案的套件之一。這個工具採用精靈設定與自動化執行測試,無論是程序設計新手或資深的專家都能快速建立功能測試,並分析功能錯誤。
性能測試工具WAS
Microsoft 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 是由微軟的網站測試人員所開發,專門用來進行實際網站壓力測試的一套工具。透過這套功能強大的壓力測試工具,您可以使用少量的Client端計算機模擬大量用戶上線對網站服務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Jtest
Jtest是parasoft公司推出的一款針對java語言的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它通過自動實現java的單元測試和代碼標准校驗,來提高代碼的可靠性。parasoft同時出品的還有C++ test,是一款C/C++白盒測試工具。
功能和性能測試的工具JMeter
JMeter是Apache組織的開放源代碼項目,它是功能和性能測試的工具,100%的用java實現。
性能測試和分析工具WEBLOAD
webload 是RadView公司推出的一個性能測試和分析工具,它讓web應用程序開發者自動執行壓力測試;webload通過模擬真實用戶的操作,生成壓力負載來測試web的性能。
❻ Web系統性能測試包括哪些方面
負載測試:在被測系統上不斷增加壓力 ,直到性能指標達到極限,響應時間超過預定指標或者某種資源已經達到飽和狀態。這種測試可以找到系統的處理極限,為系統調優提供依據。 大數據量測試:針對某些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大數據量的測試。 配置測試:通過測試找到系統各資源的最優分配原則。 可靠性測試:可以施加cpu資源保持70%-90%使用率的壓力,連續對系統加壓運行8小時,然後根據結果分析系統是否穩定。即載入一定壓力的情況下,使系統運行一段時間。 並發測試:多以發現一些演算法設計上的問題。 性能測試以用戶並發測試為主的測試。 性能測試主要是為了發現軟體問題和硬體瓶頸。
❼ 如何改善調優Web伺服器性能
Web伺服器在web頁面處理中大致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web瀏覽器向一個特定的伺服器發出Web頁面請求;第二步,Web伺服器接收到web頁面請求後,尋找所請求的web頁面,並將所請求的Web頁面傳送給Web瀏覽器;第三步,Web伺服器接收到所請求的web頁面,並將它顯示出來。
影響web應用伺服器性能的因素
Web伺服器的性能就是指一個Web伺服器響應用戶請求的能力,伺服器的性能對於一個Web系統來說至關重要。為了提高Web伺服器的性能人們進行了許多嘗試,也採用了許多技術和方法,但是這些技術和方法往往缺乏適用性。
通過對前人的研究分析可以發現,在web伺服器的優化方而存在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伺服器性能評測造成的,一方面是選用優化方案時考慮不全面造成的。
因此在具體的應用環境下優化Web伺服器的性能需要另外考慮以下兩個主要因素:網路特性和Web負載特點。
網路特性是指web伺服器所在網路情況,是廣域網還是區域網,是高速網路(傳輸速率在1OOMb/s以上的網路就叫做高速網路)還是低速網路,在不同的網路中相關的傳輸數據的類型、網路相應時間、吞吐量,利用率等網路特性不盡相同,所以要加以區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而在Web負載特點方面,由於在對Web伺服器進行評測時,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Web負載的選擇。評測工具雖然有多種,但是它們都在選擇負載上做足了功課。關於Web負載特點的研究主要目的就在於對Web伺服器性能進行評測時,可以根據這些特點,選擇模擬最真實的Web負載的評測工具以便獲得最貼近事實的Web伺服器性能評測數據,以便更好的對其進行分析和得出優化方案。
因此,如果限制高優先順序處理階段對CPU的佔用率,或者限制處理高優先順序的CPU個數,都可以減輕或者消除收包活鎖現象。具體的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
一、採用輪詢機制。為了減少中斷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在負載正常的情況下採用「下半處理」 的方法就非常有效,而在高負荷情況下,採用這個方法仍然會造成活鎖現象,這時可以採用輪詢機制。雖然這個方法在負載正常的情況下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響應速度降低,但在網路數據頻繁到達伺服器時就要比中斷驅動技術有效的多。
二、減少上下文切換。這種方法不管伺服器在什麼情況下對性能改善都很有效,這時可以採用引入核心級(kerne1—leve1)或硬體級數據流的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核心級數據流是將數據從源通過系統匯流排進行轉發而不需要使數據經過應用程序進程,這個過程中因為數據在內存中,因此需要CPU操作數據。
硬體級數據流則是將數據從源通過私有數據匯流排或是雖等DMA通過系統匯流排進行轉發而不需要使數據經過應用程序進程,這個過程不需要CPU操作數據。這樣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不需要用戶線程的介入,減少了數據被拷貝的次數,減少了上下文切換的開銷。
三、減低中斷的頻率(主要是針對高負荷情況的方法)。這里主要有兩種方法:批中斷和暫時關閉中斷。批中斷可以在超載時有效的抑制活鎖現象,但對伺服器的性能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改進;當系統出現接收活鎖跡象時,可以採用暫時關閉中斷的方法來緩和系統的負擔,當系統緩存再次可用時可以再打開中斷,但這種方法在接收緩存不夠大的情況下會造成數據包丟失。
Web伺服器性能是整個Web系統的關鍵環節,提高Web伺服器的性能也是長久以來人們一直關注的課題。這里通過對Web伺服器的工作原理和現有的優化方法和技術的分析,得出了對待Web伺服器性能的提高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在具體的應用環境中,根據其特點來採取相應的優化措施。
❽ Java和PHP在Web開發方面的比較
比較PHP和JSP這兩個Web開發技術 在目前的情況是其實是比較PHP和Java的Web開發 以下是我就幾個主要方面進行的比較
一 語言比較
PHP是解釋執行的伺服器腳本語言 首先php有簡單容易上手的特點 語法和c語言比較象 所以學過c語言的程序員可以很快的熟悉php的開發 而java需要先學好java的語法和熟悉一些核心的類庫 懂得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所以java不如php好學
Java首先要編譯成位元組碼 class文件 然後在java虛擬機上解釋執行 Java的Web開發首先最容易想到的就是JSP(現在已經到JSP ) 原來的java的Web開發都是用servlet來實現的 用servlet來開發需要程序員在java的源文件中嵌入大量的代碼 所以後來就出現了JSP JSP可以方便的嵌入到文件當中 其實jsp文件在伺服器上執行的時候首先會被應用伺服器轉換成servlet 然後再編譯執行 Jsp可以通過servlet和JavaBean的支持產生強大的功能 JavaBean 是一種可復用的 跨平台的軟體組件 使用javabean可以方便的實現java代碼和的分離 能夠增強系統的功能和軟體的復用性
Java的Web開發屬於SUN公司定義的J EE其中的規范 而且在J EE中包括了java的Web開發的所有方面 如 JSP Servlet JDBC JNDI JAVABEAN EJB等等 J EE就特別適合於做大型的企業級的應用
二 資料庫訪問比較
Java通過JDBC來訪問資料庫 通過不同的資料庫廠商提供的資料庫驅動方便地訪問資料庫 訪問資料庫的介面比較統一
PHP對於不同的資料庫採用不同的資料庫訪問介面 所以資料庫訪問代碼的通用性不強 例如 用Java開發的Web應用從MySQL資料庫轉到Oracle資料庫只需要做很少的修改 而PHP則需要做大量的修改工作
三 系統設計架構比較
採用Java的Web開發技術 需要使用的是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方法 而PHP還是採用面向過程的開發方法 所以用Java進行開發前期需要做大量的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工作
四 跨平台性
Java和PHP都有很好的跨平台的特性 幾乎都可以在不作任何修改的情況下運行在Linux或者Windows等不同的操作系統上
五 開發成本比較
PHP最經典的組合就是 PHP + MySQL + Apache 非常適合開發中小型的Web應用 開發的速度比較快 而且所有的軟體都是開源免費的 可以減少投入
Java的Web應用伺服器有免費Tomcat JBoss等 如果需要更好的商業化的服務有 Web Sphere和 Web logic
六 分布式多層架構比較
PHP只能實現簡單的分布式兩層或三層的架構 而JAVA在這方面就比較強大 可以實現多層的網路架構 資料庫層(持久化層) 應用(業務)邏輯層 表示邏輯層彼此分開 而且現在不同的層都已經有一些成熟的開發框架的支持 例如Struts就是利用java的Web開發技術實現了MVC的設計模式 而在業務邏輯層也有Spring框架 資料庫持久化層有Hibernate等框架 這些框架可以方便開發者高效 合理 科學得架構多層的商業應用
下面簡要的說一下Struts 它實質上是在JSP Model 的基礎上實現的一個MVC(Model View Controler)框架 JSP Model 體系結構是一種聯合使用JSP 與Servlet 來提供動態內容的方法 在Struts框架中 模型由實現業務邏輯的JavaBean或EJB組件構成 控制器由Servlet實現的 視圖由一組JSP文件組成 採用Struts可以明確角色的定義和開發者與網頁設計者的分工 而且項目越復雜 其優勢越明顯
七 源代碼安全
PHP開發的程序的源代碼都是公開的 他人拿到php開發的程序後都可以進行修改
Java開發的程序 最後用戶拿到的是只是一些編譯好的class類 無法看到完整的源代碼 安全性高
八 性能比較
有人做過試驗 對這兩種種語言分別做迴圈性能測試及存取Oracle資料庫測試
在循環性能測試中 JSP只用了令人吃驚的四秒鍾就結束了 * 的迴圈 而PHP測試的是 * 循環(少一個數量級) 卻分別用了 秒
資料庫測試中 二者分別對 Oracle 進行 次 Insert Update Select和Delete JSP 需要 秒 PHP 需要 秒
項目
PHP
JAVA
可復用性
低
高
開發速度
快
慢
易維護性
差
優
可移植性
優- Linux
Windows Unix
安全性
低
高
開發費用
低
高
多層架構
差
優
資料庫訪問
介面不統一
介面統一
可擴展性
差
優
面向對象
差
優
lishixin/Article/program/PHP/201311/21447
❾ Web測試的主要內容和測試方法有哪些
測試分類:
1、界面測試
1)給用戶的整體感:舒適感;憑感覺能找到想要找的信息;設計風格是否一致
2)各控制項的功能
2、功能測試
1)刪除/增加某一項:是否對其他項造成影響,這些影響是否都正確
2)列表默認值檢查
3)檢查按鈕功能是否正確:新建、編輯、刪除、關閉、返回、保存、導入、上一頁、下一頁、頁面跳轉、重置(常見錯誤)
4)字元串長度檢查:超出長度
5)字元類型檢查
6)標點符號檢查:空格、各種引號、Enter鍵
7)特殊字元:常見%、「、」
8)中文字元:是否亂碼
9)檢查信息完整:查看信息,查看所填信息是否完整更新;更新信息,更新信息與添加信息是否一致
10)信息重復:需唯一信息處,比如重復的名字或ID、重名是否區分大小寫、加空格
11)檢查刪除功能:不選擇任何信息,按Delete,看如何處理;選擇一個或多個進行刪除;多頁選、翻頁選刪除;刪除是否有提示
12)檢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添加必填項,修改也該必填;添加為什麼類型,修改也該什麼類型
13)檢查修改重名:修改時把不能重名的項改為已存在的內容
14)重復提交表單:一條已經成功提交的記錄,返回後再提交
15)檢查多次使用返回鍵:返回到原來頁面,重復多次
16)搜索檢查:存在或不存在內容,看搜索結果是否正確;多個搜索條件,同時輸入合理和不合理條件;特殊字元
17)輸入信息的位置
18)上傳下載文件檢查:功能是否實現,
上傳:上傳文件是否能打開、格式要求、系統是否有解釋信息、將不能上傳的文件格式修改後綴為可上傳的文件格式;
下載:下載是否能打開、保存、格式要求
19)必填項檢查:必填項未填寫;是否有提示,如加*;對必填項提示返回後,焦點是否自動定位到必填項
20)快捷鍵檢查:是否支持快捷鍵Ctrl+C、Ctrl+V、backspace;對不允許做輸入的欄位(如:下拉選項),對快捷方式是否也做了限制
21)Enter鍵檢查:輸入結束後按Enter鍵,系統如何處理
22)刷新鍵檢查:按瀏覽器刷新鍵如何處理
23)回退鍵檢查:按瀏覽器回退鍵如何處理
24)空格檢查:輸入項輸入一個或多個空格
25)輸入法半形全形檢查:比如,浮點型,輸入全形小數點「。」或「. 」,如4. 5;全形空格
26)密碼檢查:輸入加密方式的極限字元;密碼盡可能長
27)用戶檢查:不同種類管理員用戶的不同許可權,是否可以互相刪除、管理、編輯;一般用戶的許可權;注銷功能,老用戶注銷再注冊,是否為新用戶
28)系統數據檢查:數據隨業務過程、狀態的變化保持正確,不能因為某個過程出現垃圾數據,也不能因為某個過程而丟失數據。
29)系統可恢復性檢查:以各種方式把系統搞癱,測試系統是否可以迅速恢復
30)確認提示檢查:系統更新、刪除操作:是否有提示、取消操作;提示是否准確;事前、事後提示
31)數據注入檢查:對資料庫注入,特殊字元,對SQL語句進行破壞
32)時間日期檢查:時間、日期、時間驗證:日期范圍是否符合實際業務;對於不符合實際業務的日期是否有限制
33)多瀏覽器驗證
3、性能測試
1)壓力測試:實際破壞一個Web應用系統,測試系統的反應,測試系統的限制和故障恢復能力
2)負載測試:在某一負載級別上的性能,包括某個時刻同時訪問Web的用戶數量、在線數據處理的數量
3)強度測試:測試對象在性能行為異常或極端條件下(如資源減少或用戶過多)的可接受性,以此驗證系統軟硬體水平
4)資料庫容量測試:通過存儲過程往資料庫表中插入一定數量的數據,看是否能及時顯示
5)預期指標的性能測試:在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會提出一些性能指標,對於預先確定的性能要求要首先進行測試
6)獨立業務性能測試:對核心業務模塊做用戶並發測試,包括同一時刻進行完全一樣的操作、同一時刻使用完全一樣的功能
7)組合業務性能測試:模擬多用戶的不同操作,最接近實際用戶使用情況,按用戶實際的實際使用人數比例來模擬各個模塊的組合並發情況
8)疲勞強度性能測試:系統穩定運行情況下,以一定負載壓力來長時間運行系統的測試
9)網路性能測試:准確展示帶寬、延遲、負載、埠的變化是如何影響用戶的相應時間的
10)大數據量性能測試:實時大數據量,模擬用戶工作時的實時大數據量;極限狀態下的測試,系統使用一段時間,積累一段數據量時能否正常運行,以及對前面兩種進行結合
11)伺服器性能測試:在進行用戶並發性能測試、疲勞強度、大數據量性能測試時,完成對伺服器性能的監控,並進行評估
12)一些特殊的測試:配置測試、內存泄漏的一些特殊測試
4、可用性測試(介面測試)
1)整體界面測試
2)多媒體測試
3)導航測試
5、客戶端兼容性
平台測試:windows;unix;macintosh;linux
瀏覽器測試:不同廠商的瀏覽器對Java、Javascript、ActiveX、plug-ins或不同的HTML的規格
不同的支持;框架和層次結構在不同瀏覽器也不同的顯示
6、安全性
安全性測試要求:
1)能夠對密碼試探工具進行防範
2)能夠防範對Cookie攻擊的常用手段
3)敏感數據保證不用明文傳輸
4)能防範通過文件名猜測和查看html文件內容獲取重要信息
5)能保證在網站收到工具後在給定時間內恢復,重要數據丟失不超過1小時
web的性能測試工具:
隨著Web2.0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公司都開發了一些基於Web的網站服務,通常在設計開發Web應用系統的時候很難模擬出大量用戶同時訪問系統的實際情況。
因此,當Web網站遇到訪問高峰時,容易發生伺服器響應速度變慢甚至服務中斷。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一種能夠真實模擬大量用戶訪問Web應用系統的性能測試工具進行壓力測試,來測試靜態HTML頁面的響應時間,甚至測試動態網頁(包括ASP、PHP、JSP等)的響應時間,為伺服器的性能優化和調整提供數據依據。
1、企業級自動化測試工具WinRunner
Mercury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是一種企業級的功能測試工具,用於檢測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功能及正常運行。
2、工業標准級負載測試工具Loadrunner
LoadRunner是一種預測系統行為和性能的負載測試工具
3、全球測試管理系統testdirector
TestDirector是業界第一個基於Web的測試管理系統,它可以在您公司內部或外部進行全球范圍內測試的管理。
4、功能測試工具RationalRobot
IBMRationalRobot是業界最頂尖的功能測試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測試人員學習高級腳本技術之前幫助其進行成功的測試。
它集成在測試人員的桌面IBMRationalTestManager上,在這里測試人員可以計劃、組織、執行、管理和報告所有測試活動,包括手動測試報告。
這種測試和管理的雙重功能是自動化測試的理想開始。
5、單元測試工具xUnit系列
目前的最流行的單元測試工具是xUnit系列框架,常用的根據語言不同分為JUnit(java),CppUnit(C++),DUnit(Delphi),NUnit(.net),PhpUnit(Php)等等。
該測試框架的第一個和最傑出的應用就是由ErichGamma(《設計模式》的作者)和KentBeck(XP(ExtremeProgramming)的創始人)提供的開放源代碼的JUnit.
6、功能測試工具SilkTest
BorlandSilkTest2006屬於軟體功能測試工具,是Borland公司所提出軟體質量管理解決方案的套件之一。
這個工具採用精靈設定與自動化執行測試,無論是程序設計新手或資深的專家都能快速建立功能測試,並分析功能錯誤。
7、性能測試工具WAS
是由微軟的網站測試人員所開發,專門用來進行實際網站壓力測試的一套工具。
透過這套功能強大的壓力測試工具,您可以使用少量的Client端計算機模擬大量用戶上線對網站服務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8、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Jtest
Jtest是parasoft公司推出的一款針對java語言的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它通過自動實現java的單元測試和代碼標准校驗,來提高代碼的可靠性。
parasoft同時出品的還有C++test,是一款C/C++白盒測試工具。
9、功能和性能測試的工具JMeter
JMeter是Apache組織的開放源代碼項目,它是功能和性能測試的工具,100%的用java實現。
10、性能測試和分析工具WEBLOAD
webload是RadView公司推出的一個性能測試和分析工具,它讓web應用程序開發者自動執行壓力測試;webload通過模擬真實用戶的操作,生成壓力負載來測試web的性能。
(9)web性能分析擴展閱讀:
漏洞測試
企業網站做的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越強。不過這些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通過代碼堆積起來的。如果這個代碼只供企業內部使用,那麼不會帶來多大的安全隱患。
但是如果放在互聯網上使用的話,則這些為實現特定功能的代碼就有可能成為攻擊者的目標。
天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網頁中可以嵌入SQL代碼。而攻擊者就可以利用這些SQL代碼來發動攻擊,來獲取管理員的密碼等等破壞性的動作。
有時候訪問某些網站還需要有某些特定的控制項。用戶在安裝這些控制項時,其實就有可能在安裝一個木馬(這可能訪問者與被訪問者都沒有意識到)。
為此在為網站某個特定功能編寫代碼時,就要主動出擊。從編碼的設計到編寫、到測試,都需要認識到是否存在著安全的漏洞。
天眼在日常過程中,在這方面對於員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個員工必須對自己所開發的功能負責。
已知的病毒、木馬不能夠在所開發的插件中有機可乘。通過這層層把關,就可以提高代碼編寫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