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web伺服器有哪些特點
1. Apache:屬於重量級web伺服器(重量級主要是在軟體包的大小上比較大,軟體的耦合度大),但是速度、性能不及其他輕量級web伺服器,並且消費內存較高。使用傳統的select模型,比較穩定的Prefork模式為多進程模式,需要經常派生子進程。所以消耗的cpu等伺服器資源比較大。
2. Lighttpd:輕量級web伺服器,cpu佔用低,效能好,模塊豐富。
3. Tomcat:運行:Servlet和Jsp web的應用軟體的容器,靜態和高並發處理弱。
4. Nginx:輕量級,高性能http和反向代理伺服器。高並發連接達到2-4萬個,內存、cpu等系統資源消耗低。Rewrite重寫規則(根據域名,URL的不同將HTTP請求分到不同的後端伺服器群組),內置的健康檢查功能(Nginx Proxy 後端的某台web伺服器宕機也不會影響前端訪問),節省帶寬(支持GZIP壓縮,可以添加瀏覽器本地緩存的Header頭)。
常用的Web伺服器有IIS、Apache、Tomcat、Jboss、Resin、Weblogic、WebSpher
❷ 簡述Web服務的主要特點
(一)WEB服務的高度通用性
Web服務既然是一種部署在Web上的對象,自然具備對象的良好封裝性,對於使用者而言,他能且僅能看到該對象提供的功能列表,而不必考慮web服務對象的內部組成,因此有易用性。Web服務對象內封裝都是一些通用功能,因此也具有高度的復用性。
(二)完全的平台、語言獨立性
Web服務對象具有鬆散耦合的特性,這一特徵也是源於對象/組件技術,當一個Web服務的實現發生變更的時候,調用者是不會感到這一點的,對於調用者來說,只要Web服務的調用界面不變,Web服務的實現任何變更對他們來說都是透明的,甚至是當Web服務的實現平台從J2EE遷移到了.NET或者是相反的遷移流程,用戶都可以對此一無所知。其實現的核心在於使用XML/SOAP作為消息交換協議,也就是說web服務因此具有語言的獨立性。
作為Web服務,其協約必須使用開放的標准協議(比如HTTP、SMTP等)進行描述、傳輸和交換。這些標准協議應該完全免費,以便由任意平台都能夠實現。一般而言,絕大多數規范將最終有W3C或OASIS作為最終版本的發布方和維護方,因此web服務也擁有了平台獨立性。
(三)高度可集成性
由於Web服務採取簡單的、易理解的標准Web協議作為組件界面描述和協同描述規范,完全屏蔽了不同軟體平台的差異,無論是CORBA、DCOM還是EJB都可以通過這一種標準的協議進行互操作,實現了在當前環境下最高的可集成性。
❸ WEB應用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WEB應用程序一般為B/S模式,B/S模式有以下特點:
開發、維護和升級更經濟。
提供了一致的用戶界面。
開放性強。
結構擴展性好,易於擴展。
信息系統集成性更強。
❹ 請總結一下,什麼是Web它具有哪些特點
web是internet上的一種超文本的信息檢索服務程序。它具有的超鏈接功能,可以支持文本、圖像、聲音和視頻等多種數據類型。它的特點是:(1)服務快速、信息製作容易、協議規范;(2)web是分布式的,他並不是將信息集中放在一台伺服器上,而是依靠URL來(資源定位器)來實現信息在邏輯上的一體化;(3)web與平台無關,不論何種平台,都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Internet;(4)web是動態的、交互的。
❺ Web開發特點都有哪些
web的特點有如下:
1、Web是圖形化的和易於導航的
2、Web與平台無關
3、Web是分布式
4、動態的
5、Web是交互的
❻ Web網站的特點
①Web是超文本信息系統。②Web是跨平台的。③Web是分布式的。④Web是動態的和交互。Web的工作原理:Web採用客戶/伺服器模式,它是由分布在Internet上的成千成萬的Web伺服器和Web瀏覽器構成的。瀏覽器是用戶為查閱Web上信息而在本機上運行的一個程序,是用戶通向WWW網的窗口。Web伺服器存儲和管理超文本文檔和超文本鏈接,並響應Web瀏覽器的連接請求。伺服器負責向瀏覽器提供所需要的服務。Web上的信息主要以超文本的方式組織。Web採用HTML描述超文本信息,並以網頁的方式組織信息。在Web網路的運作過程中,用戶首先獲取第一個網頁,瀏覽後跟隨一條感興趣的線索轉到其他網頁上。Web採用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
❼ web的特點
網頁,是網站中的一個頁面,通常是HT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應用)格式(文件擴展名為.html或.htm或.asp或.aspx或.php或.jsp等)。網頁通常用圖像檔來提供圖畫。網頁要透過網頁瀏覽器來閱讀。
網頁是構成網站的基本元素,是承載各種網站應用的平台。通俗的說,您的網站就是由網頁組成的。如果您只有域名和虛擬主機而沒有製作任何網頁的話,您的客戶仍舊無法訪問您的網站。
所謂網站(Website),就是指在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上,根據一定的規則,使用HTML等工具製作的用於展示特定內容的相關網頁的集合。簡單地說,網站是一種通訊工具,就像布告欄一樣,人們可以通過網站來發布自己想要公開的資訊(信息),或者利用網站來提供相關的網路服務(網路服務),又或收集想要的信息。人們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來訪問網站,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信息)或者享受網路服務。 文字與圖片是構成一個網頁的兩個最基本的元素。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文字,就是網頁的內容,圖片,就是網頁的美觀。除此之外,網頁的元素還包括動畫、音樂、程序等等。
在網頁上點擊滑鼠右鍵,選擇菜單中的 「 查看源文件」 ,就可以通過記事本看到網頁的實際內容。可以看到,網頁實際上只是一個純文本文件,它通過各式各樣的標記對頁面上的文字、圖片、表格、聲音等元素進行描述(例如字體、顏色、大小),而瀏覽器則對這些標記進行解釋並生成頁面,於是就得到你現在所看到的畫面。 為什麼在源文件看不到任何圖片?網頁文件中存放的只是圖片的鏈接位置,而圖片文件與網頁文件是互相獨立存放的,甚至可以不在同一台計算機上。 最早的網路構想可以追溯到遙遠的1980年蒂姆·伯納斯-李構建的ENQUIRE項目。這是一個類似維基網路的超文本在線編輯資料庫。盡管這與萬維網大不相同,但是它們有許多相同的核心思想,甚至還包括一些伯納斯-李的萬維網之後的下一個項目語義網中的構想。
1989年3月,伯納斯-李撰寫了《關於信息化管理的建議》一文,文中提及 ENQUIRE 並且描述了一個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3]1990年11月12日他和羅伯特·卡里奧(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了一個更加正式的關於萬維網的建議。在1990年11月13日他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寫了第一個網頁以實現他文中的想法.
在那年的聖誕假期,伯納斯-李製作了要一個網路工作所必須的所有工具:第一個萬維網瀏覽器(同時也是編輯器)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聞組上貼了萬維網項目簡介的文章。這一天也標志著網際網路上萬維網公共服務的首次亮相。
萬維網中至關重要的概念超文本起源於1960年代的幾個從前的項目。譬如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的仙那都項目(Project Xana)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NLS。而這兩個項目的靈感都是來源於萬尼瓦爾·布希在其1945年的論文《和我們想得一樣》中為微縮膠片設計的「記憶延伸」(memex)系統。
蒂姆·伯納斯-李的另一個才華橫溢的突破是將超文本嫁接到網際網路上。在他的書《編織網路》中,他解釋說他曾一再向這兩種技術的使用者們建議它們的結合是可行的,但是卻沒有任何人響應他的建議,他最後只好自己解決了這個計劃。他發明了一個全球網路資源唯一認證的系統:統一資源標識符。
萬維網和其他超文本系統有很多不同之處:
1.萬維網上需要單項連接而不是雙向連接,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資源擁有者不作任何行動情況下鏈接該資源。和早期的網路系統相比,這一點對於減少實現網路伺服器和網路瀏覽器的困難至關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產生了壞鏈的慢性問題。
2.萬維網不像某些應用軟體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這使得伺服器和客戶端能夠獨立地發展和擴展,而不受許可限制。
1993年4月30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布萬維網對任何人免費開放,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兩個月之後Gopher宣布不再免費,造成大量用戶從Gopher轉向萬維網。
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又稱W3C理事會。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建立者是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
❽ Web 系統的特點是什麼和一般的客戶端的系統有什麼區別
web系統的特點就是,不需要你安裝任何的程序原件,只要通過瀏覽器,能夠上網的話,就可以使用的軟體功能。也是熟稱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及服務。這種方式與傳統客戶端系統的典型區別就在於此。無需客戶安裝額外的軟體。
其次,web系統的收費方式和傳統帶客戶端系統的收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web系統更多的是通過定期購買,長期收費。而傳統的是一次性交易,買了以後就完全歸屬客戶了,而web系統的還是歸屬開發者,只是提供客戶使用權利。
最後,web系統的維護相對於傳統軟體更簡單,因為程序全部運行在web server上,有任何問題了,可以快速定位。而傳統的軟體是運行在客戶的機器上的,需要收集需要的信息才能夠分析定位。
總體來說web程序更靈活,更方便,更易用,在網路帶寬及速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web應用則越來越流行
❾ web應用的優勢是
優點:
1).良好的交互體驗
用戶不需要重新刷新頁面,獲取數據也是通過Ajax非同步獲取,頁面顯示流暢。
2).良好的前後端工作分離模式
單頁Web應用可以和RESTful規約一起使用,通過REST API提供介面數據,並使用Ajax非同步獲取,這樣有助於分離客戶端和伺服器端工作。更進一步,可以在客戶端也可以分解為靜態頁面和頁面交互兩個部分。
3).減輕伺服器壓力
伺服器只用出數據就可以,不用管展示邏輯和頁面合成,吞吐能力會提高幾倍;
4).共用一套後端程序代碼
不用修改後端程序代碼就可以同時用於Web界面、手機、平板等多種客戶端;
❿ 什麼是web服務它的優點是什麼
微軟為Web服務下的定義是通過標準的Web協議可編程訪問的Web組件。「軟體就是服務」,這已經是軟體發展的一個潮流了。未來的軟體廠商就象現在的電信公司一樣,用戶可以按照時間來租用軟體公司的服務。「Web服務」(Web Services)可以說是整個.NET計劃的核心,簡單的說,Web服務就是一種遠程訪問的標准。它的優點首先是跨平台,HTTP和SOAP等已經是互聯網上通用的協議;其次是可以解決防火牆的問題,如果使用DCOM或CORBA來訪問Web組建,將會被擋在防火牆外面,而使用SOAP則不會有防火牆的問題。要發展Web 服務需要更多的軟體廠商來開發Web服務,讓基於Web服務的軟體服務多起來。 這一切,是通過將緊密耦合的、高效的n層計算技術與面向消息的、鬆散耦合的Web概念相結合來實現的。我們將這種計算風格稱為Web服務,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已經邁入應用程序開發技術的新紀元。Web服務是一種應用程序,它可以使用標準的互聯網協議,像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和XML,將功能綱領性地體現在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上。可將Web服務視作Web上的組件編程。從理論上講,開發人員可通過調用Web應用編程介面(API)(就像調用本地服務一樣),將Web服務集成到應用程序中,不同的是Web API調用可通過互聯網發送給位於遠程系統中的某一服務。 Sun:Web服務是互聯網 架構中可置換的標准零部件 Sun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Scott McNealy在Sun ONE發布會上說,「智能化Web服務對信息時代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作用就象那些可置換的標准零部件在工業時代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一樣。」 Web服務適用於任何類型的Web環境,無論是在互聯網、Intranet還是在Extranet,重點是在企業對消費者、企業對企業之間的通信。Web服務消費者可以是通過台式或是無線接入服務的個人,也可以是應用程序,還可以是另一個Web服務。Web服務應該具有以下的一些特點:Web服務可以通過Web接入進行訪問;Web服務提供一個XML介面;Web服務使XML信息,通過標准Web協議實現通信。Web服務支持系統間的鬆散耦合連接。 為了能夠讓Web服務具備智能化,它必須能夠識別出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身份、與消費者相關的安全方針、與消費者相關的服務策略以及消費者此次服務進行時所用的接入設備,同時智能化Web服務還應該知道與消費者享受此次服務有關的以往歷史記錄。 在SunONE智能Web服務戰略中,XML和Java技術是這種鬆散耦合的可互操作性的關鍵。XML提供了標準的、與平台無關的數據結構,以表示語境信息,而Java技術則通過了一個與平台無關的編程界面標准集,來訪問和利用這些語境信息。不但如此,Sun 正在參與和領導開放智能Web服務的技術開發定義工作,包括Java技術、XML、ebXML、SOAP、UDDI以及更多其他的東西。 IBM:Web服務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設施 IBM認為:Web服務使交流和相互操作更有效,減少編碼過程和人為干擾。IBM正在發布的動態電子商務策略是現電子商務策略的一個延伸。過去兩年中,IBM參與了Web服務標準的開發,而且已經在好幾個產品中宣布了對Web服務標準的支持。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IBM對Web服務僅僅提供基礎設施,使企業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IBM在Web服務領域投資了幾十億美元,能有效地將兩大競爭對手的產品XML(微軟)和Java (Sun)結合起來。當用戶的Web服務同時需要二者時(Java用於應用程序的開發;XML用於信息傳播),IBM就可以提供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採用真正開放式的執行標准,而不是專有的標准。多年來,IBM在硬體和軟體方面的技術能力使其能為不同規模的公司解決棘手問題,堅決支持非專有技術的解決方案,從而加強了多平台的兼容性,這在當今電子商務市場上是非常必要的。IBM的動態電子商務將保持在標准方面合作,實施競爭的策略,Web服務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全功能基礎架構軟體,這種軟體使Web服務可用來進行智能交易,工作流程和業務進程管理的一部分。 補充: BEA:充分發揮分布式業務的潛力 Web服務可以被描述為協議、協定和網路設施,能通過互聯網將業務功能公開給授權方。簡言之,Web服務是具體的業務流程,它能夠:公開和描述自己;Web服務可以定義自己的功能和屬性,以便其它應用能夠了解它,並容易地向其它應用提供這種功能;其它服務能夠在Web上找到它的位置,可以被調用,返回響應。 任何組件或應用都可以作為Web服務,以便被其它組件或應用使用。同樣,BEA WebLogic Server上的任何應用都可以從Web上的任意位置查找和請求Web服務,即使Web服務位於另一個平台也能找到。多個Web服務可集中成一個應用,可以是簡單的Web服務(如查看股票價格),也可以是基於事務處理的復雜供應鏈集成和管理(如卡車負載優化和路由)。 BEA將Web服務分為兩類:簡單Web服務和復雜Web服務。簡單Web服務提供基本的「請求/響應」功能,本質上不屬於事務處理型服務,安全性不高。復雜Web服務將改變行業開展業務的方式,但它將為貿易合作夥伴通過互聯網協作提供一個框架。BEA同時提供簡單Web服務和復雜Web服務,並把它們作為BEA WebLogic E-Business Platform的一部分。另外,BEA還與制定標準的機構密切合作,指導相關Web服務標準的開發。 補充: Web 服務是一種可以用來解決跨網路應用集成問題的開發模式,這種模式為實現「軟體作為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而「軟體作為服務」實質上是一種提供軟體服務的機制,這種機制可以在網路上暴露可編程介面,並通過這些介面來共享站點開放出來的功能。 Web 服務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客戶端訪問Web 服務只需要通過網際網路標准協議,如HTTP或XML,以及SOAP,不需要專門的協議,如RPC或II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