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指教,電腦相當於什麼前端
不是一回事,什麼是前端匯流排? 我們知道,電腦有許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286、386和早期的486電腦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內存保持一樣的速度。後來隨著CPU速度的飛速提升,內存由於電氣結構關系,無法象CPU那樣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現在內存達到400、533,但跟CPU的幾個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於是造成了內存和CPU之間出現了速度差異,這時就提出一個CPU的主頻、倍頻和外頻的概念,外頻顧名思義就是CPU外部的頻率,也就是內存的頻率,CPU以這個頻率來與內存聯系。CPU的主頻就是CPU內部的實際運算速度,主頻肯定是比外頻高的,高一定的倍數,這個數就是倍頻。舉個例子,你從電腦垃圾堆里揀到一個被拋棄的INTEL 486 CPU,上面印著486 DX/2 66。這個486的CPU的主頻是66MHZ, DX/2代表是2倍頻的,於是算出CPU的外頻是33MZ,也就是內存的工作頻率,這同時也是前端匯流排FSB的頻率。因為CPU是通過前端匯流排來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所以內存的工作頻率(或者說外頻也行)就是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剛才這個垃圾堆里的486 CPU,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就是33MZ。這樣的前端匯流排結構一直延續到486之後的奔騰(俗話說的586)、奔騰2、奔騰3,例如一顆奔3 933MHZ的CPU,外頻133,也就是說它的前端匯流排是 133MHZ,內存工作頻率也是133。 到了奔騰4年代,內存和CPU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前端匯流排的概念也變得有些復雜。奔騰4 CPU採用了Quad Pumped(4倍並發)技術,該技術可以使系統匯流排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傳送4次數據,也就是傳輸效率是原來的4倍,相當於用了4條原來的前端匯流排來和內存發生聯系。在外頻仍然是 133MHZ的時候,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X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匯流排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匯流排的P4和800前端匯流排的P4,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的實際外頻只有133和200,但由於人們保留了以前老的概念——前端匯流排就是外頻,所以習慣了這樣的叫法:533外頻的P4和800外頻的P4。其實還是叫533前端匯流排或533 FSB的P4比較合適。 那內存的情況怎麼樣呢?外頻不完全等於前端匯流排了,那外頻還等於內存的頻率嗎?內存發展到了DDR,跟原來相比,一個時鍾周期內可以傳送比原來多一倍的數據,DDR就是DOUBLE DATA RATE的縮寫,意思就是雙倍的數據傳輸速率。在133MHZ的外頻下,DDR的傳輸速度是266,外頻提高到200MHZ的時候,DDR的傳輸速度是400,DDR266的內存和DDR400的內存就是這個意思。 再看一下現在外頻、內存頻率、CPU的前端匯流排的的關系。在以前P3的時候,133的外頻,內存的頻率就是133,CPU的前端匯流排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現在P4的CPU,在133的外頻下,前端匯流排達到了533MHZ,內存頻率是266(DDR266)。問題出現了,前端匯流排是CPU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橋梁,P4這時候的前端匯流排達到533之高,而內存只有266的速度,內存比CPU的前端匯流排慢了一半,理論上CPU有一半時間要等內存傳數據過來才能處理數據,等於內存拖了CPU的後腿。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這樣。於是提出一個雙通道內存的概念,兩條內存使用兩條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數據,等於速度又增加一倍,兩條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剛好是P4 CPU的前端匯流排速度,沒有拖後腿的問題。外頻提升到200的時候,CPU前端匯流排變為800,兩條DDR400內存組成雙通道,內存傳輸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發揮好,一定要用雙通道內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這個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沒有內存雙通道功能了。 剛才說的是INTEL P4的FSB概念,它的對手AMD的CPU有所不同。 舊的462針腳的AMD CPU,採用ev6前端匯流排,相當於外頻的兩倍,也就是133外頻時,AMD 462腳的CPU的FSB是266,使用 DDR266內存和他搭配就剛剛好,如果用兩條DDR266做成雙通道,雖然內存有533的傳輸速度,但對於266的FSB,作用不大,所以雙通道內存對 CPU的幫助不明顯。
『貳』 學習前端需要自己帶電腦、什麼的嗎
肯定需要帶電腦端的啊,一般你學習編程的都需要有自己的電腦,而且這電腦還不能太拉胯,語言一個5000以上的,如果是台式機,配置可以再差一點的。
『叄』 web前端工程師使用什麼電腦好
條件好用mac,條件不好,盡量cpu好點,內存8G或以上,顯卡解析度能支持到1920*1080(做響應式大解析度的效果要能看到,筆記本自帶屏幕如果不能支持,以後自己再配個顯示器外接,把筆記本當主機用),下面是我的推薦的主要配置:
cpu:i3 4代以上或i5 3代以上,或者同性能amd的cpu(有些cpu自帶核顯內存雙通道可以提升性能,甚至可以不必考慮獨顯);
內存:建議8g及以上,同頻雙通道,可以提升核顯性能;
屏幕:這個主要看解析度,如果自帶屏幕能支持到1920*1080最佳;
硬碟:建議ssd+hdd,如果只用於工作不考慮放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可以是純粹的ssd,那種120G左右的;
筆記本最好散熱好點,其他的,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吧,條件好,弄個好點的獨顯更好了~
『肆』 前端開發工程師電腦配置要求
電腦配置不錯,用魯大師測試的話,估計分數可以上到25萬。
『伍』 電腦的前端行業有哪些
Web前端地學習可以簡單地被分成六個模塊,分別是html5+CSS3、JS交互設計、移動端、伺服器、前端框架、小程序六大模塊。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介紹每個階段學什麼。
前端核心基礎。前端基礎知識需要牢牢掌握的包括html5與CSS的基礎知識和代碼的撰寫,要能夠基本掌握PC端網站的布局。
2. Html5+css3+移動端核心。Html+css3新特性、css進階,能夠使用CSS3實例演練完成頁面特效的製作。
3. 移動端學習。這個階段要學習CSS像素與物理像素的關系,布局視口,移動端適配,移動端特效滑屏,滾動以及點觸等。
4. 這個階段就是伺服器端,需要掌握伺服器端開發Node、資料庫操作以及前後端交互核心。
5. 第五個階段就是JavaScript高級操作和知識的學習、掌握。
6. 前端框架中的第六個階段就需要學習前端高級框架Vue、React、Angular,要能夠使用掌握主流框架開發門戶網站、管理系統等相關知識。
7. 第七個階段主要就是小程序的開發了,學習微信小程序、開發工具使用,原生小程序API使用,小程序框架Mpvue的應用。
以上是對初級前端入門要學什麼的一個簡略回答。當然不可能只學習這些東西,還有實戰項目、實操演練等等,不過這些都是要打好基礎,掌握好基本能力之後的任務了。
『陸』 做web前端用什麼配置的電腦好
條件好用mac,條件不好,盡量cpu好點,內存8G或以上,顯卡解析度能支持到1920*1080(做響應式大解析度的效果要能看到,筆記本自帶屏幕如果不能支持,以後自己再配個顯示器外接,把筆記本當主機用),下面是我的推薦的主要配置:
cpu:i3 4代以上或i5 3代以上,或者同性能amd的cpu(有些cpu自帶核顯內存雙通道可以提升性能,甚至可以不必考慮獨顯);
內存:建議8g及以上,同頻雙通道,可以提升核顯性能;
屏幕:這個主要看解析度,如果自帶屏幕能支持到1920*1080最佳;
硬碟:建議ssd+hdd,如果只用於工作不考慮放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可以是純粹的ssd,那種120G左右的;
筆記本最好散熱好點,其他的,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吧,條件好,弄個好點的獨顯更好了。
『柒』 要做前端開發,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
mac pro中配即可,當然高配就更好了。
mac大法好,直接命令行操作,待機時間長,好幾天都不關機,關鍵是不卡,用window開個ps分分鍾卡死,特別是升級到win10,明明是8g的內存 。
『捌』 前端開發台式機電腦配置推薦
配置越高越好,處理器i7,內存至少16G,全固態硬碟1T,獨立顯卡GeForce RTX 2060 6G。希望可以幫到你~
『玖』 電腦前端什麼意思
前端,官方的是網站前台部分,運行在PC 端,移 動端等瀏覽器上展現給用戶瀏覽的網頁。
前端是網頁給訪問網站的人看的內容和頁面。那前端開發就是這些內容和頁面中代碼的實現。
現在的前端不全就是網頁設計,之前的網頁設計主要是以圖片和文字為主,用戶使用網站的行為也以瀏覽為主。現在的前端網頁更加美觀,交互效果顯著,功能更加強大。所以現在的前端開發,運用到的知識面更加廣泛,難度也更大。
不過,無論怎麼發展,HTML、CSS和JavaScript依然是整個前端開發的三大基石。所以不論題主是想做移動前端開發還是web前端開發,這三樣基礎技術都必須熟練掌握。
1,HTML是網頁的核心,是一種製作網頁頁面的標准語言,可以消除不同計算機之間信息交流的障礙。因此,它是目前網路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也是構成網頁文檔的主要語言,學好HTML是成為Web開發人員的基本條件。HTML是一種標記語言,能夠實現Web頁面並在瀏覽器中顯示。
2,CSS是用來進行網頁風格設計,頁面製作完成當然需要美化,這時候就會用到CSS,它可以網頁外觀做的更加美觀。
3,JavaScript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伺服器端語言,為客戶提供更流暢的瀏覽效果。加入JavaScript,是為了提供了數據驗證的基本功能。
『拾』 學習前端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
學習前端開發通常是配筆記本,中等配置的電腦就可以學習前端了,當然如果想要提高運行和編碼速度,在經濟的允許下,建議配置可以高一些,如果經濟不允許,那麼低配也能滿足學習的要求,只是在允許較為大型的前端程序時會稍微慢一點點,以下提供各種硬體配置供大家參考(僅做參考),具體請根據自己經濟實力去配置,當初在黑馬程序員學習時候就研究比較清楚,買了一台配置稍微高點的。
CPU:建議選:Intel i3 4核(低) Intel i5 4核 (中),Intel i7 4核(高),不建議使用AMD處理器
內存:4G(低), 8G(中),16G(高)
硬碟:128G SSD(固態硬碟經濟允許可以購買大一些,可以配到512G,或者1T)
500G-1T的機械硬碟(機械硬碟可以選配,學習資料有視頻考慮到佔用空間較大,如果選擇的是128G的SSD可以選擇配一個機械硬碟或者購買一個外接一個移動硬碟,如果SSD本身就配了512G或者1T了,可以不用考慮配機械硬碟了)
顯存:集成顯卡就可以了
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如果內存是4G建議安裝window7 64位系統(注意一定不要安裝ghost版本的操作系統),如果是8G及其以上可以安裝windows10 64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