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前端匯流排比系統匯流排(外頻)快
簡單的說,現在FSB都是外頻的幾倍 很正常
2. 前端匯流排與內存的比怎樣算最好
確實沒意義了,就是個位數的百分比而已,改變不了什麼,用戶也體會不出來,不用為它糾結
3. 前端匯流排是什麼速度為什麼比主頻小好多好多
主板都有一個最大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而現在CPU的外頻*一個數=前端匯流排
這個數是自己能在BIOS裡面調的 一般用於愛好者的超頻
而CPU主頻=CPU倍頻*外頻 現在CPU倍頻一般出廠廠家就鎖定了一般等於
7,9,11,13.......
所以超頻CPU的話就只能調高CPU外頻 這樣就造成了實際的主板前端匯流排比主
板最大前端匯流排頻率高 所以就可以人為的調低那個數 一般為3,4,5
以只要記住 CPU主頻=CPU倍頻*外頻 CPU的外頻*一個數=前端匯流排
就可以了 CPU主頻與前端匯流排沒有必然的聯系
4. CPU前端匯流排比主板前端匯流排高,這個主板可以插這個CPU嗎
只要主板支持就可以,但是這個主板不能完全發揮出這個CPU的性能。
也不會自動降頻什麼的。現在是CPU有那麼大的數據交換量,而你的主板不支持!
就比如說,有一個水庫,它本來每秒可以放一噸水出來,結果你給它一個口徑很少的管道,它短時間當然放不出來那麼多水,那麼要放出一噸水就要用掉更多的時間!
但是,只要你這個水管它可以接到水庫上,那它就能用!
你這個CPU跟主板是這一樣的道理。
現在AMD平台就出的有這樣的,有的主板,只提供1G的前端,但它卻支持240,所以,只要你的主板支持你那個CPU就行。但是還是那就句話,主板不能完全發揮出CPU的性能
5. internet和AMD的前端匯流排比較
AMD的高一些,所以速度快一些,但是AMD的前端匯流排是統一的,低端CPU也是一樣。
Intel的閹割再閹割,性能高的前端匯流排也大,性能低的前端匯流排也低,不統一。
6. 配置電腦的時候,CPU的前端匯流排比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高
最好讓主板前段匯流排高點,便於以後升級
7. 前端匯流排與內存頻率之比為多少才好
你好!
你的內存實際工作頻率是667.7
但是由於ddr具有雙倍數據傳輸率的特性,等效為667*2=1333
所以你的內存並沒有降低頻率
放心吧
至於與前端匯流排的比例,那與你使用的cpu有關,是由主板自動管理。不需要手動調整。
8. 為什麼AMD的前端匯流排比INTEL的相差那麼大
amd的不叫前端匯流排 叫做 HyperTransport匯流排
和intel的前端匯流排不一樣
什麼叫HyperTransport 匯流排?
HyperTransport最初是AMD在1999年提出的一種匯流排技術,隨著AMD64位平台的發布和推廣,HyperTransport應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
HyperTransport是一種為主板上的集成電路互連而設計的端到端匯流排技術,它可以在內存控制器、磁碟控制器以及PCI匯流排控制器之間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帶寬。HyperTransport採用類似DDR的工作方式,在400MHz工作頻率下,相當於800MHz的傳輸頻率。此外HyperTransport是在同一個匯流排中模擬出兩個獨立數據鏈進行點對點數據雙向傳輸,因此理論上最大傳輸速率可以視為翻倍,具有4、8、16及32位頻寬的高速序列連接功能。在400MHz下,雙向4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0.8GB/sec,雙向8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1.6GB/sec;800MHz下,雙向8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3.2GB/sec,雙向16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6.4GB/sec,雙向32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12.8GB/sec。以400MHz下,雙向4bit模式為例,帶寬計算方法為400MHz×2×2×4bit÷8=0.8GB/sec。
HyperTransport還有一大特色,就是當數據位寬並非32bit時,可以分批傳輸數據來達到與32bit相同的效果。例如16bit的數據就可以分兩批傳輸,8bit的數據就可以分四批傳輸,這種數據分包傳輸的方法,給了HyperTransport在應用上更大的彈性空間。
2004年2月,HyperTransport技術聯盟(Hyper Transport Technology Consortium)又正式發布了HyperTransport 2.0規格,由於採用了Dual-data技術,使頻率成功提升到了1.0GHz、1.2GHz和1.4GHz,數據傳輸帶寬由每通道1.6Gb/sec提升到了2.0GB/sec、2.4Gb/sec和2.8GB/sec,最大帶寬由原來的12.8Gb/sec提升到了22.4GB/sec。
當HyperTransport應用於內存控制器時,其實也就類似於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Front Side Bus),因此對於將HyperTransport技術用於內存控制器的CPU來說,其HyperTransport的頻率也就相當於前端匯流排的頻率。
9. 前端匯流排與內存比
如果你的機子是雙通道內存的話那是正常的,因為E5300的FSB是800,外頻是200MHz,你超頻到234MHz以後FSB變成800*(234/200)=936MHz,所以再分到內存里就變成一條468了。就算按照原來的200MHz*13X=2.6GHz的頻率,800MHzFSB也用不了DDR3
1333的所有能力,內存也會自動降頻到800MHz以配合CPU,你這種情況是CPU用盡了內存也沒用盡的情況。其實DDR內存的真正頻率是它標準的1/2,這是因為DDR是Double
Date
Rate
SDRAM(雙倍速率SDRAM),所以一般的DR2
800的頻率其實是400MHHz的,同理DDR3
1333的頻率就是1333/2=667MHz。要想完全發揮DDR內存的能力就要找到跟內存頻率相等的CPU,單內存就用內存頻率的一半FSB,雙通道就用等於內存頻率的FSB。
10. 如圖,關於前端匯流排與內存的比,前端匯流排:內存,解釋一下。
你又提問了~我再來給你回答一下
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存分頻,可以讓內存頻率和CPU外頻非同步工作,DDR2是4位預讀,核心只有166Mhz,工作頻率333Mhz,等效頻率667Mhz,簡單說就是166*2*2=166*4=667。這個圖上的前端匯流排說的不準確,應該是CPU外頻,因為以前前端匯流排和外頻是一樣的,所以有的軟體就延續了這一說法,但是前端匯流排=外頻*4。
這個比率其實是指的外頻與內存工作頻率的比值,200: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