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院環境采樣陽性演練目的
摘要 親,你好!醫院環境采樣陽性演練目的是:
『貳』 渠縣中灘有病例嗎
針對當前國內疫情嚴峻復雜形勢,特別是重慶等地發生學校聚集性疫情,渠縣於2022年3月23日上午9時,由中灘鎮人民政府、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教育局在中灘第一小學開展了一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本次演練採取無腳本、無方案,事前不通知單位、不劃定范圍「雙盲」形式,模擬一學校在對在校師生進行核酸檢測篩查中發現一陽性病例,隨即開展病例轉運隔離、流行病學調查、重點場所封控、區域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整個演練共轉運隔離人員10人,流調出密接人員50人,核酸采樣3500人,進一步提高了我縣流調溯源、核酸采樣、隔離轉運、核酸檢測、社區組織等應急能力,特別是學校疫情防控處置能力,為打贏我縣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保障。
『叄』 疫情防控培訓記錄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目的
為強化「人人都是感控踐行者和責任人」的意識,加強全院不同部門不同人群的感染防控意識和水平,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落實醫院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提高全院全員醫、護、技、工勤、保衛等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和能力,熟練掌握感控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疫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
二、培訓內容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三、培訓對象
全院醫、護、技、工勤、保衛及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等人員)。
四、培訓包含
理論+技能。
五、培訓方式
1、院內集中培訓:新下發的法規、規范;院感重點防控措施及流程;通過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較多的相關制度。
2、科室組織學習:本科室制定的制度;專業性強的院級制度、流程、預案、規定;專業性強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3、理論+技能考核。
六、不同人員分類培訓內容
(一)、醫院感控專職人員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衛生行政部門或相關質控中心組織的業務培訓。
3、省市和有關上級單位組織的質控年會和管理培訓會議。
(二)、科室感控管理小組: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和應急處置。
3、醫院感染基礎知識。
4、手衛生知識及技能。
5、標准預防、分級防護、職業暴露處置等相關知識。
6、消毒隔離相關知識。
7、醫療廢物管理。
8、多重耐葯菌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危險因素、流行病學。
9、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
10、院感相關規范、指南、法規。
(三)、工勤人員培訓:
1、手衛生。
2、地面物表的清潔消毒及職業防護。
3、含氯消毒劑的配置。
(四)、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洗滌公司)的培訓內容:
1、清潔、消毒。
2、職業暴露處置及職業防護。
3、醫廢管理相關知識(醫療廢物條例、交接登記、暫時儲存、運送)。
(五)新上崗醫護人員的培訓內容:
1、醫療廢物。
2、手衛生。
3、職業防護。
4、無菌物品的使用。
(六)重點部門專項培訓
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喉科、ICU、內鏡室、血液透析室、CT室、核酸檢測實驗室、手術室。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8、各專業相應的新規范。
『肆』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作文
當我們在享受舒適的春節假期時,他們卻放棄與親人的團聚,毅然返回崗位;當我們恐避之而不及時,他們卻義無反顧選擇逆行,緊急馳援武漢;當我們為日益増長的病例憂心時,他們卻迎難而上與病魔抗爭,給我們以信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宇一白衣天使。
從17年前抗擊非典,到今天抗擊新冠肺炎,他們把救治患者當成自己的天職,要麼主動請戰,要麼主動加班,要麼緊急馳援……一個個無懼無畏的身影,完美地詮釋看心懷天下、悲天憫人的大愛情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位醫護人員在志願申請書上寫道:「不計報酬,無論生死!」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他在髙鐵餐車上休息的照片,被認為是2020年開年以來最令人感動的畫面。面對疫情,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處境,但是他們選擇了"不退"。還有其他許多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下忘我工作上的醫護工作者,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知道他們為了誰。此刻,他們就是一個個戰士,一個個英雄。
同樣,面對這場全民戰役,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不用悲觀抱怨,不要輕信謠言,不需慌亂急躁。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蓄積後勁,為明天的奔跑做好准備。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無論經歷怎樣的酷塞,春天終會如期到來。讓我們向這些最美的逆行者們學習,讓我們人人做一個「英雄」,眾志成城,形成強大的合力,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關於疫情防控的作文(二)
沒有春節不是流動的,也沒有春節不是走動的。這是以往中國人過春節的常態,熱熱鬧鬧、走親串戶、朋友相聚,動起來的春節被視為祥和、歡樂的時節。
然而,這個春節,真的不一樣。一個現實原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還在持續,全國人民為此揪心。應該以什麼樣的狀態與心態,過好這個春節,值得我們細細思量。春節的流動、拜年的走動、廟會的人頭攢動,這些人們已經習慣了的過年方式,在這些日子裡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時,「動」的年節莫若「靜」的歲月。人們越是大規模流動,越是大范圍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傳染的概率。走動起來還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難看透其中的得失,既為人也為己。事實上,不走動也能過好年。技術發達了,信息拜年、視頻祝福、在線聚會,都不失為一種時尚,那些以往通過面對面完成的新春祝福,藉助雲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邊,過年禮儀一樣也缺不了。
此時,「動」的腳步莫若「靜」的心意。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各條戰線上的「勇士」都已經動起來了,他們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這樣一種方式過了個「動」的年,是真正的大無畏。相反,對普通人來說,如無特殊情況,宜靜不宜動,什麼自駕跨城回家、什麼一定上門拜年、什麼提前安排好的聚會等等,都不妨在冷靜且理性地審視下做個宅男宅女,不遠行、不扎堆、少聚會。現在,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離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實際行動護佑早日戰勝疫情。
『伍』 年吉林敦化部省合作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實施方案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
吉林省國土資源廳
(2013年6月)
為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根據《關於開展全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的通知》(吉國土資環發[2012]20號)文件精神,提高敦化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廣大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防災避災能力,完善搶險救災體系,由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吉林省國土資源廳主辦,延邊州國土資源局及敦化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於2013年6月27日進行。為確保本次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特製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甚至不可預見性。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基本要求,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是履行政府社會職責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一項歷史使命。近年來,特別是「5.12」地震之後,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更加註重提升國土資源部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和提高地質災害臨災狀態下責任部門搶險救災應急反應能力,更加重視市、鄉(鎮)、村三級群測群防體系的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敦化市是地質災害多發區之一,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00餘處,敦化市現轄11個鎮、5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299個村,11個鎮分別為:大石頭鎮、黃泥河鎮、官地鎮、沙河沿鎮、秋梨溝鎮、額穆鎮、賢儒鎮、大蒲柴河鎮、雁鳴湖鎮、江源鎮、江南鎮;5個鄉分別為:黑石鄉、青溝子鄉、翰章鄉、紅石鄉、大橋鄉;4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民主街道、渤海街道、勝利街道、丹江街道。全市總人口48.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5人,農業人口21.6萬人,有漢族及滿、回、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其中2013年度重要隱患點19處。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的汛期,開展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演練時間地點
演練時間:2013年6月27日
演練主會場:敦化市國土資源局七樓會議室
演練現場:敦化市大橋鄉於家上村
三、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吉林省國土資源廳
承辦單位:延邊州國土資源局、敦化市人民政府
技術指導: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武警黃金第一總隊第一支隊、吉林省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
協辦單位:市應急辦、市公安局、市人武部、武警黃金部隊第一支隊、市國土資源局、市監察局、市氣象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衛生局、市廣電局、市住建局、消防大隊、航空護林站、森警大隊、大橋鄉人民政府、市紅十字會、供電公司、農電公司、移動公司、網通公司
四、演練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敦化市大橋鄉於家上村泥石流隱患點近期遭受強降雨,在中型泥石流災害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敦化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用最短的時間組織隱患危險區內的村民快速有序安全撤離。具體內容由8部分構成,即:①預報預警;②安全避讓;③應急響應;④調查監測;⑤災情暴發;⑥應急會商;⑦聯合搜救;⑧災後安置。
五、演練原則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六、觀摩單位及人員
邀請國土資源部、省政府應急辦、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州政府、州應急辦、各市(州)、縣國土資源局、敦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敦化市氣象局、敦化市應急辦、各鄉(鎮)人民政府的主管領導及專家約200人參加觀摩。
七、演練背景
敦化市大橋鄉於家上村泥石流位於低山溝谷區,岩石表層風化強烈,風化層及殘坡積層較厚,植被覆蓋率較低,地表岩土體較為鬆散,為泥石流的形成儲備了充足的物源,山坡坡度在30°~45°,構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貌條件。該泥石流規模為中型,流域面積為3.0平方千米,溝谷斷面多呈「V」形,植被覆蓋率20%~50%,主溝縱坡160‰,鬆散堆積物厚度4.0米左右,沖淤變幅為2米。該泥石流有明顯的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泥石流鬆散固體物源為坡面鬆散物和溝道堆積物,現處於發展期。如遇到強降雨,必然會暴發泥石流,將直接對溝口28戶76人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近期,敦化市遭受連續降雨,降雨量已達120毫米。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6小時內還將出現強降雨過程。省國土資源廳與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未來24小時內延邊地區西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和氣象局通過網路、電視、電話、簡訊等形式聯合向社會公眾發布了4級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敦化市於家上村群測群防員接到預報預警信息後,立即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監測。群測群防員通過巡查和監測發現溝谷范圍內已出現強降雨,並有增大趨勢,很可能發生中型泥石流地質災害險情。
八、演練組織
(一)成立演練領導小組
具體如下:
組長:唐文忠 敦化市人民政府市長
副組長:竇慶國 敦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寶庫 敦化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市應急辦、市公安局、市人武部、武警黃金部隊第一支隊、市國土資源局、市監察局、市氣象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衛生局、市廣電局、市住建局、消防大隊、航空護林站、森警大隊、大橋鄉人民政府、市紅十字會、供電公司、農電公司、移動公司、網通公司
(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公室,由馮尚東任辦公室主任,抽調人員專門辦公,具體負責處理、協調、督促和指揮演練活動相關事宜。
(三)根據領導小組授權,成立演練現場指揮部
總指揮:竇慶國 市政府副市長
副總指揮:張寶庫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馮尚東 市政府辦公室主任,孫燕成 市公安局局長,石春 市人武部部長,劉俊華 市衛生局局長,陳光 市民政局局長,郭玉生 大橋鄉鄉長
指揮部:下設6個組,具體如下:
1.綜合協調組
組長:馮尚東 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成員:政府辦、市國土資源局、市廣電局、大橋鄉人民政府
職責: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報指揮部審定後送應急搶險小組組織實施;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負責聯絡應急搶險組、交通治安管理組、災險情調查監測組、醫療衛生組、後勤物資保障組、災後重建組工作;負責新聞媒體報道工作。
2.交通治安管理組
組長:孫燕成 市公安局局長
成員:市公安局、市交通局
職責: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負責災區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實施戒嚴封鎖;組織災區現場治安巡邏保護;負責疏散受災區內無關人員,協助應急搶險組轉移災區村民及財產;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3.應急搶險救援組
組長:石春 市人武部部長
成員:市人武部、消防大隊、武警黃金部隊一支隊、森警大隊、大橋鄉人民政府、供電公司、農電公司、移動公司、網通公司
職責:組織武警部隊、民兵應急分隊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負責實施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和轉移災害現場的國家財產;完成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4.應急調查監測組
組長:張寶庫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市國土資源局、市氣象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
職責: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配合無人機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5.醫療救護組
組長:劉俊華 市衛生局局長
成員:市衛生局、市醫院、大橋鄉衛生院、大橋鄉人民政府
職責: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性疫病。
6.後勤保障組
組長:陳光 市民政局局長
成員: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大橋鄉人民政府
職責: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
九、演練工作日程設定
(一)6月13日
(1)由市國土資源局准備演練方案、演練腳本;
(2)為市政府召開的調度會上准備文件袋,人手一份,文件袋內容:演練方案、演練腳本;
(3)准備所有參演人員的袖標,製作演練現場的條幅、警示牌、各組牌、隊旗;
(4)落實主會場電視屏幕及演練現場電視屏幕的安裝及調試。
(二)6月14日
上午:市委辦公大樓
(1)敦化市召開經濟工作會(全景、要有會標、市領導主持);
(2)唐文忠市長主持會議,手機響,接電話:「什麼? 好了,我知道情況了,你們繼續嚴密監測,等候市裡通知。」(全景近景、同期錄音)
(3)市長向會場上人員宣布會議暫時休會:「剛接到電話,有一個突發緊急情況,今天的會議暫時休會」(全景近景、同期錄音)
(4)市長在辦公室向秘書交代:「馬上通知應急辦,召開地質災害應急緊急會議」(近景、中景、同期錄音)
(5)秘書反映鏡頭,點頭回身(全景);
(6)秘書撥打電話,手的特寫、頭的特寫、說話的近景;
(7)公安局的人快速走進市政府會議中心;
(8)交通局的人快速跑上樓梯,(全景、腳步的近景);
(9)國土局的領導快速走進市政府大樓(人物近景、全景);
(10)武警人員快速走上市政府樓梯;
(11)市政府會議中心大門打開,市長走進來(跟拍);
(12)召開地質災害會議,市長主持:「下面由國土局介紹一下災害情況。」(市長近景,同期錄音);
(13)國土局張局長:「根據省國土資源廳和省氣象局聯合發布的地質災害橙色預警,以及氣象局天氣預測情況和市國土局現場監測情況,大橋鄉於家上村可能發生中型泥石流地質災害,威脅30戶10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建議市政府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近景,同期錄音)
(14)與會代表在聽會;
(15)市長:「根據敦化市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我決定啟動Ⅰ級應急響應,馬上成立應急指揮部,由竇慶國副市長任總指揮,張寶庫局長任副總指揮,帶領各成員單位趕赴現場開展應急工作。」(近景,同期聲、布置任務、正面、後背拍攝);
(16)竇副市長的近景畫面(點頭接受任務);
(17)張寶庫局長點頭近景;
(18)會議全景(散會);
(19)會議人員集體快速走出市政府會議中心。張局長上車關門,車快速開走;
(20)公安局長上車快速離開;
(21)張局長上車關門,車快速開走;
(22)敦化市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應急辦公室緊張工作場景,打電話、發傳真、分析電腦屏幕災害降雨情況、人員緊張走動請示匯報;
(23)市政府大樓外觀;
(24)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打電話畫面,快速走出辦公室畫面;
(25)市應急辦:「航空護林站!大橋鄉於家上村可能發生中型泥石流地質災害,如果條件允許,請立即准備直升機進行空中監測!」
(26)市應急辦工作人員給郭鄉長打電話:「郭鄉長,請立即組織人員深入農戶將當地群眾撤離至安全地帶,並且密切關注於家上村泥石流險情發展情況,市裡應急隊伍馬上趕到。必要情況下採取強制撤離,務必注意安全!」(全景、近景、同期錄音)。
下午:其他部門
(1)敦化市廣電局大門(有牌子),吉普車快速駛出;
(2)武裝部部長辦公室,部長與幾位工作人員布置任務;
(3)供電公司大門,網通公司門牌,人員快速出門;
(4)民政局局長辦公室,接電話;
(5)住建局牌子,車輛駛出大門(裝帳篷車);
(6)氣象局大門(有牌子);
(7)水利局大門;
(8)環保局大門;
(9)財政局牌子;
(10)航空護林站工作人員接電話:「好的,馬上執行!」(同期錄音)。
(三)6月15日
上午:市國土局
(1)防地質災害機構(門牌號、樓外觀);
(2)工作人員研究防治預案(會議室、投影儀、預案、內容);
(3)組織機構畫面(縣、鄉鎮、村三級群測、群防體系);
(4)舉辦防治地質災害培訓班;
(5)簽訂市、鄉兩級地質災害防治目標責任狀;
(6)在衛星地圖上標明敦化市100多處易發地質災害點,19處重點隱患處;
(7)敦化市國土資源局和市氣象局辦公樓外觀;
(8)監測人員在工作室接電話畫面;
(9)值班人員接電話畫面;
(10)監測站室內電腦屏幕上分割出不同區域的降雨情況,工作人員在觀看;
(11)自動氣象監測站畫面;
(12)氣象衛星畫面;
(13)預警中心畫面(全景、近景);
(14)地質災害氣象自動監測服務平台科學預警;
(15)手機發簡訊(手機的特寫);
(16)群測群防人員接手機簡訊(4個人配合拍);
(17)敦化市國土局地災預警報系統信息反應:警燈在閃爍,工作人員在緊張工作,手機簡訊聲、警報聲;
(18)國土局張局長的公車在路上行駛(全景);
(19)國土局張局長車內接電話(近景);
(20)張局長接電話:「我知道了,你們繼續做好監測,有情況隨時報告,我馬上向市政府匯報」(做成雙畫面、同期錄音);
(21)張局長的座駕快速駛過畫面(小全景);
(22)張局長撥打手機報告:「市長您好,向您匯報一個緊急情況,根據天氣預報和一線監測人員的監測報告,由於持續強降雨,大橋鄉於家上村有可能發生中型泥石流地質災害,情況十分危急。」
(23)國土局大門(有牌子)工作人員快速走出,下樓梯;
(24)國土局局長辦公室,接電話,布置工作;
(25)國土局的車輛駛向災區。(在郊區的公路上);
(26)國土局工作人員向省廳打電話報告
下午:
1.市公安局
(1)市公安局局長辦公室,局長接電話,放下電話,戴上帽子,走出辦公室;
(2)公安警車上警燈閃爍(近景)大門牌,警車駛出;
(3)市交通局大門(有牌子),車輛駛出大門;
(4)交警大隊大門,車輛駛出;
(5)幾輛警車在市內路面行駛,閃動警燈。
2.武警消防大隊
(1)消防大隊人員登車,車輛駛出;
(2)武警大隊戰士快速登車,車輛駛出大門。
3.衛生局
(1)衛生局局長辦公室,局長與工作人員布置任務;
(2)市醫院大門,救護車駛出大門。
4.國土所
(1)國土所人員接一線監測員電話:「先別慌,注意觀察,如果水量增大或者溝里有響聲時就趕緊敲鑼組織大家往咱們指定地點跑。」
(2)國土所外觀;
(3)國土所人員撥電話特寫;
(4)國土所人員打電話向張局長報告:「張局長,我是大橋鄉國土所! 大橋鄉於家上村由於持續強降雨,可能會出現泥石流地質災害。」(同期錄音)。
(四)6月16日
上午:演練現場
(1)敦化市易發生地質災害地區:如山區、山邊上的村莊;
(2)重點隱患點設立警示牌畫面;
(3)氣象監測站畫面,工作人員在監測、記錄;
(4)山區監測人員在監測(可用消防車營造下雨時監測畫面);
(5)延邊州區域雷達、畫面;
(6)一線監測人員在雨中監測時打電話:「國土所! 我是於家上村地質災害監測員,這兩天我一直在觀察泥石流溝,流水都正常,水也很清,今天突然水渾了,溝谷內開始出現洪水了。」
(7)各種隱患點標志牌;
(8)遠程攝像鏡頭畫面;
(9)敦化市山區自然景觀;
(10)大橋鄉於家村自然景觀;
(11)街鎮人員看手機簡訊;
(12)村鎮人員看手機簡訊;
(13)監測人員看手機簡訊;
(14)監測人員在一線冒雨監測(可人工降雨拍攝,3~5人);
(15)大雨沖刷的山石,水流順山溝形成河流;
(16)車載著專家駛向災區(在郊區的公路上);
(17)市交警大隊在公路實行交通管制(全景、近景);
(18)交警指揮交通(近景);
(19)救援車輛行駛在公路上,車輪的近景(全景、近景);
(20)演練現場:救援車輛停放在指定地點;
(21)演練現場:交警實行安全警戒,禁止非應急人員進入(大全景、近景)(可多拍幾個角度);
(22)演練場:泥石流溝里監測人員在用GPS測量(工作狀態、可多拍些角度畫面);
(23)專家在現場測量、記錄、討論。
下午:鄉政府
(1)鄉鎮政府的門牌,工作人員快速走出;
(2)郭鄉長在鄉辦公室接電話:「好,我們馬上辦」(同期錄音)
(四)6月17日
1.攝制組拍攝演練電視短片
2.拍攝內容
上午:
(1)市公安局交通管制畫面,地點:從302國道大橋鄉西村道口至3305銷毀場路段約300米,實行交通管制,指揮參演車輛有序進入演練現場。警車、武警指揮車、森警搶險車、消防車、國土局車、救護車、民政局車、水利局車、環保局車、氣象局車、住建局鏟車各1輛;
(2)通過交通管制路段後,所有車輛到演練現場集結畫面、治安管理部門實行安全警戒畫面。
下午:機動
(五)6月18日—21日
(1)製作電視短片;
(2)各部門按照方案分工落實相關事項;
(3)各部門相關人員熟練演練腳本;
(4)主會場、分會場電視屏幕。
(六)6月22日—26日
(1)現場排練;
(2)衛星轉播調試。
十、參演部門任務分工
(1)人武部2人、武警黃金部隊一支隊10人、森警敦化大隊10人、敦化消防大隊10人、大橋鄉預備役民兵20人。
所需物品:人武部負責3支信號槍及信號彈,武警黃金部隊和森警大隊各出1輛搶險輸送軍車、十字鎬、鏟子、鋼釺等器材,消防大隊消防車1輛、消防器材、登高救援設備。
任務:負責應急搶險和搜救。
(2)市公安局15人。
所需物品:對講機15部,警戒帶、隔離裝置等警示標志。
任務:負責治安和交通管制。
(3)市國土資源局20人。
所需物品:手持GP S、地聲儀、雨量計、三維激光掃描儀等調查監測設備。
任務:負責宣傳資料、標語、地質災害監測設備的准備,各組牌、隊旗等工作。
(4)市衛生局5人。
所需物品:120急救車輛1輛、擔架、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等治療器材。
任務:負責現場救護。
(5)市交通局6人。
所需物品:交通標志車1輛及搶修道路的相關設備。
任務:負責通往演練現場村屯的村道修整、演練分場場地的平整,並用風化砂墊平,確保演練場交通運輸安全。
(6)市民政局10人。
所需物品:帳篷3頂及災民生活物資。
任務:協助公安部門進行交通管制。
(7)住建局6人。
所需物品:鏟車1台、搭建帳篷所需工具。
任務:負責平整災民轉移安置點,搭建帳篷,清整災民轉移線路,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災民回遷和重建方案。
(8)市廣電局記者2人、男解說員1人。
所需物品:電視報道所需攝像設備。
任務:對整個演練過程進行拍攝,並負責新聞報道。
(9)供電公司、農電公司、網通公司各1人。
所需物品:保證電路通暢的相關設備。
任務:負責演練主會場和演練現場的電力保障,清理和整治通往於家上村道路上影響運輸安全的線路。
(10)市水利局3人。
所需物品:相關災情檢測設備。
任務:向災民提供安全飲用水,負責泥石流災害監測。
(11)市環保局3人。
所需物品:相關環境監測設備。
任務:負責災區環境監測。
(12)市財政局2人。
任務:提供演練預算和資金保障。
(13)氣象局1人。
所需物品:氣象監測設備。
任務:負責氣象監測,及時報告氣象信息。
(14)大橋鄉幹部10人。
任務:組建應急搶險小分隊,負責演練前演練區域村民的動員和群眾會的召集。
(15)大橋鄉以外15個鄉鎮主管地質災害領導共15人現場觀摩。
(16)大橋鄉群眾演員30人。
任務:配合演練、疏散轉移。
(17)參演隊伍共計184人。
(18)制式服裝的要求統一著裝。
十一、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協調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熟悉大橋鄉於家上村泥石流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應急調查監測組熟悉大橋鄉於家上村泥石流的地理環境及泥石流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全站儀監測安置地點和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救援組、後勤保障組熟悉大橋鄉於家上村泥石流的地理環境及泥石流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救護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大橋鄉人民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10人,統一佩戴袖標,培訓演練。
(7)市國土資源局、大橋鄉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
十二、演練工作程序
2013年6月27日
8:50:全體演練單位在大橋鄉於家上村待命。
8:55:主會場領導及嘉賓到位。
9:00:①主會場主持人滕繼奎副廳長宣布開會;②介紹與會領導及嘉賓;③市長唐文忠致辭;④播放電視短片。
9:20:①主會場主持人滕繼奎副廳長與演練現場溝通准備情況;②演練現場副總指揮張寶庫向總指揮竇慶國報告:「報告總指揮長,演練隊伍准備就緒!」;③總指揮長竇慶國向省國土資源廳周力廳長報告:「報告周廳長,大橋鄉於家上村中型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准備完畢,是否開始,請指示!」;④周廳長指示:「按既定方案演練。」;⑤總指揮長竇慶國:「是,開始!」;⑥三顆信號彈升空。
9:30:第一場預報預警(電視短片)。
9:35:第二場安全避讓(切現場)。
9:45:第三場應急響應(電視短片)。
9:50:第四場調查監測(切現場、電視短片)。
10:00:第五場災情暴發(電視短片)。
10:05:第六場應急會商(切現場)。
10:10:第七場聯合搜救(切現場)。
10:25:第八場災後安置(切現場)。
10:35:①演練現場副總指揮張寶庫向總指揮長竇慶國報告:「演練已全部結束,請指示!」;②總指揮長竇慶國:「收到,我馬上向周廳長匯報!;③總指揮長竇慶國向周力廳長報告:「報告 周廳長,本次泥石流共造成30戶居民受災,安全轉移109人,受傷2人,無死亡和失蹤人員。據統計,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00萬元,本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已全部結束,請指示。」;④廳長周力:「同志們辛苦了,本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可以結束。」;⑤信號員發射三顆信號彈,結束演練。
10:45:主會場主持人滕繼奎副廳長主持①請國土資源部×××做重要指示;②下面請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周力廳長做重要指示。
10:55:滕繼奎副廳長宣布:2013年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吉林省國土資源廳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敦化現場會圓滿結束。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陸』 如何寫住院患者沖動暴力行為的防範預案演練腳本
主要是解決醫患之間態度的問題。陌生人之間不能太冷漠。我最近去過醫院,發現醫生和護士之類的人說話還是很冷漠的。記得很多年前,我們那裡的醫生和護士都把病人當作家人一樣看待。後來的因素大體上是由於金錢。說實話,有些醫生和護士把病人的消費能力低估了。說話吞吞吐吐的。我覺得即使不是能說會道的,但性格直率一些會更好的。否則的話,如果都是保守、隱藏,誤會就會加大,不良情緒積蓄的結果,就會出問題。
『柒』 敬老院老人做核酸檢測後的演練腳本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捌』 疫情防控演練方案及流程是什麼
方案:每日晨檢演練,發現1名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
流程:
1、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准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1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學生進入指定通道口,晨檢老師檢測學生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疫情應急處置流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綜合協調、疫情監測、現場處置、對外聯絡、消毒防疫、宣傳教育各組當班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後,再次測量體溫,並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消毒防疫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 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其它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
『玖』 醫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醫院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是有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加強發熱病人留觀管理,預防醫院新冠肺炎及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把本院新冠肺炎疫情及傳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特製定本制度。隔離留觀對象工作要求,個人防護要求,留觀室消毒要求。
醫院導診台對將進入醫院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一旦確定其體溫三十七點三攝氏度或可疑病例及早期症狀者,即護送其到留觀室,採取隔離措施。立即報告醫院總值班人員、防控辦院感辦、院領導。按流程立即向社區報告或打120。做好病人的相關信息採集及記錄。進入留觀室的工作人員採取一級防護,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穿戴防護服,護目鏡,醫用外科手套。戴醫用外科口罩。嚴格執行手消毒,接觸隔離患者後及時更換手套並進行手部衛生清洗消毒6步洗手法或速干手消毒劑擦拭留觀室消毒要求。對隔離留觀室每天進行濕式清掃,對桌椅、門把手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時,可選用清洗、擦拭、噴霧的方法。一般選擇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作用時間30分鍾。空氣採用紫外線消毒。隔離留觀者轉診後,要對留觀室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物體表面、地面、空氣。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九條 國家支持和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有關制度,方便單位和個人參與防治傳染病的宣傳教育、疫情報告、志願服務和捐贈活動。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村民參與社區、農村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活動。
第十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拾』 遼陽市宏偉區曙光鎮前進村石洞溝崩滑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遼陽市國土資源局
遼陽市宏偉區政府
(2013年5月29日)
根據2013年最新排查成果,遼陽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89處,列入市本年度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57個,宏偉區前進村石洞溝崩滑塌地災隱患點就是其中的一個。
為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檢驗《遼陽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效果,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廣大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防災避災能力,完善搶險救災體系。決定於2013年6月26日10:00—11:00舉行,本次應急演練由遼陽市國土資源局和遼陽市宏偉區政府聯合主辦,宏偉區曙光鎮政府和遼陽市國土資源局宏偉分局共同承辦,遼陽市氣象局、遼陽市地質災害應急指導中心、曙光鎮前進村等單位協辦。為確保該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特製定本方案。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目的
通過應急預案演練,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使得群眾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由於崩滑塌易發生區域受連續降雨、強降雨等誘發因素影響,崩滑塌極易發生。在此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遼陽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區人民政府和區國土資源局的統一領導下,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崩滑塌威脅區內的人民群眾快速有序安全撤離,並採取相應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
三、應急預案演練的原則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預案演練地點、背景
地點:宏偉區曙光鎮前進村石洞溝居民點。
環境:該地質災害點地處低山丘陵地貌,上部殘坡積砂質黏性土,下部為震旦系釣魚台組石英岩,發育3組節理,邊坡平均坡度20°~60°,坡向180°,原始坡高40米,植被不發育,可見6~10處突兀的探頭石。該邊坡現狀穩定性一般,潛在穩定性較差,存在崩滑塌隱患主要地質災害引發因素為降雨、風化,危及該斜坡下方5戶20人生命財產安全。
該滑坡隱患點編制有《防災搶險方案》,村民持有「防災避險明白卡」。
五、預計參加人員及車輛
預計207人,各種車輛56台。
六、演練內容
(1)演練前先把避險明白卡發放到危險區群眾手中,張貼標語、宣傳畫,設立警示牌、避險路線指示牌、安全地點(避險點)指示牌等。
(2)發布避險信號(用銅鑼警報)。
(3)組織群眾按規定路線轉移到安全地帶。
(4)避險安全地帶必須做到「四有」,即有吃、有住、有穿、有醫療保障。
(5)把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後,對群眾進行一次現場培訓,發放宣傳材料。
(6)結束後,進行總結、宣傳。
七、演練准備
演練前一周召開由相關市、區、鎮、部門領導各小組成員等參加的會議。說明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具體實施的有關問題和分工等。
指揮長:祁龍 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馬志剛 宏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副指揮長:張樹生 宏偉分局局長
馬東 曙光鎮鎮長
1.綜合聯絡組
組長:王雲祥 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夏輝 曙光鎮國土資源所所長
成員:王威 村支部書記
高利傑 市地災指導中心副主任
主要職責:組織制定詳盡的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演練方案,聯絡、組織協調各演練部門之間的關系,及時處理、解決演練過程各種困難,並研究對策,搞好實際演練前的預演。
2.撤離疏散組
組長:李喜 鎮武裝部部長
副組長:高義飛 村民兵連長
成員:隊員15人(村基幹民兵)
主要職責:迅速組織撤離疏散組人員趕赴災區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轉移災害現場的財產。
3.交通管制組
組長:劉希昌 區交警支隊副隊長
成員:交警及管路協理8人(村基幹民兵)
主要職責:維護交通秩序,實施交通戒嚴封鎖。
4.治安秩序組
組長:金曉明 鎮派出所所長
成員:派出所及聯防人員15人(警察4人,其他11人)
主要職責: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對地質災害區現場巡邏。
5.應急技術組
組長:楊毅檸 勘查規劃院主任
副組長:張春彬 國土所副所長
成員:市地災應急指導中心10人
主要職責:組織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
6.後勤保障組
組長:毛文學 民政局副局長
副組長:鎮民政辦主任
成員:區民政部門3人,鎮民辦工作人員7人,共10人。
主要職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搭建帳篷,儲存和發放救災物資;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
7.醫療救援組
組長:李威 區衛生局副局長
副組長:王振傑 疾控站站長
成員:鎮衛生院醫生、護士、司機8人
主要職責: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病。
8.宣傳報道組
組長:孫強 區外宣辦分管電視主任
副組長:劉軍 市信息中心主任
成員:區電視台、市國土辦公室、市信息中心主任、宏偉區國土局、市地質災害應急指導中心等8人。
主要職責:對此次演練的宣傳報道;對群眾進行一次現場國土局、培訓,並發放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材料。
八、演練程序
具體見演練腳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