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豆瓣網的網站技術
記錄分享、發現推薦、會友交流,這是豆瓣在用戶網站使用指南中的對用戶站內路徑的指引,分別也可對應豆瓣導航的三大組成塊: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
由豆瓣的誕生到這一路的發展,其技術一直被認為是網站成功的關鍵,有趣的是,豆瓣的技術門檻並不高,所以市場上的模仿者層出不窮,但復制豆瓣不代表就能成功,而在豆瓣之前又為什麼沒人想到類似的構思呢?
豆瓣全部使用python開發。網站後台的搜索引擎基於Twisted, GUI基於Quixote,還用到了cElementTree,MySQL和 PIL,除了這些,豆瓣基本是從頭開發(由楊勃一個人四、五個月時間)完成,這是豆瓣技術的基礎。純粹的技術原理之外,相關豆瓣技術還有三個核心原則: 符合用戶的習慣,簡單的前台界面不代表系統的簡單。事實上,正相反,在Web2.0的系統中,後台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一些表面看起來很簡單的功能背後可能需要大量的程序和計算的支撐。
豆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與大多數網站不同的是,最早開發的部分是一套推薦引擎,這是基於數學統計的計算模型。在用戶點擊過看過東西以後,這套模型可以自動分析出「與其口味最像的人」,並主動地推薦用戶最有可能喜歡的書籍、音樂或者電影。
豆瓣是100%動態網站,沒有一個靜態的頁面。我們完全可以將其視為一個個人管理書籍、音樂、影碟的工具,只是將工具放在網上了。很多人抄襲了豆瓣的模式和資源,但就如楊勃所言,僅僅抄襲一個網站的表面是沒有價值的。「Google的界面更簡單,但系統核心不在這里。豆瓣比Tag這些表面的東西多做了一步,採用了統計模型和一些程序演算法,事實上,這才是豆瓣網的核心。」
Web越來越像一個計算平台。通過各種Web應用將計算機連接起來,比如需要相冊時可以使用Flickr,需要地圖時調用Google Map的Api。隨著很多服務商逐漸將自己的服務開放出來,每個網站都可以視為一個軟體服務提供商,相互之間的聯系讓系統越來越復雜,而這種系統的復雜並不會帶來功能使用的繁瑣。
強大的功能、簡單的使用,這是WEB2.0應用的必然趨勢。由豆瓣的應用,可以看出發現聯系用戶之間的關系,在後台建立導引用戶功能的連接,針對數據量做好方便的存儲和查詢,這些就是網站技術的核心。 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是,豆瓣擁有十多萬的注冊用戶,Alexa的流量排名在一千左右,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卻一直就只有一台八千塊錢攢起來的伺服器、一兩個人的開發團隊維護著。
為了適應這種規模,開發模式需要進行改變。這在很多Web2.0的網站中都有體現,有人稱之為簡單哲學。為了快速開發,系統設計也需要進行簡化。楊勃說,「豆瓣網中間也做過一些變動,最初還是受原來做企業系統的影響,結構設計的太復雜,甚至還分了很多層。後來就簡化了,因為太復雜之後就難以做快速開發。」
豆瓣採用的是敏捷開發的模式,這是一個快速開發、快速變化的體系,平均每兩天就有新的功能出現。
「Web2.0網站是快速變化的,並不是把所有的功能都在開始階段完全實現。」楊勃說,「這就要求系統構架的可擴展性要做很好。而且必須考慮將來規模可能帶來的問題。豆瓣網一開始的架構設計就可支撐上百萬用戶。」同時,基於Web的開發省去了客戶端分發、維護的成本,因此可以做到「永遠的 BETA」、隨時更新和升級服務。據說,豆瓣學習對象Flickr的升級是以小時為單位的。
Web2.0與用戶的交互也是讓網站快速完善的動力。網站運行之後,聽取用戶的反饋,指導下一步的應用開發。「豆瓣網有一個站務論壇,很多人經常發言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豆瓣剛開張時,由於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創建小組或者參加小組,於是用戶可能會同時參加幾十個小組。但由於很多小組人數比較少,可能很長時間才會有人發言,於是大家就要求有一個功能,把所有小組的最新發言聚合在一起。楊勃很快實現了這個功能,事實也證明非常受歡迎。
楊勃認為,由於是小團隊,工作模式就不能是一個經理帶一幫人,而是大家都需要參與編程。而且,對綜合學習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因為技術變化很快,現在對任何技術再熟悉,經驗再多,過幾個月可能又出現了新的技術,因此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跟蹤最新的知識。而且由於最新的Web2.0模式和思想都是從國外發起的,所以程序員要具有在英文環境中直接溝通的能力,能夠直接參與到國外開源項目中,而不是看已經翻譯為中文的文檔。」楊勃表示,自己學習Python 也是隨豆瓣網開始的。「Python很適合敏捷開發,最初時候曾經嘗試過使用Ruby,後來由於豆瓣網需要很多後台的程序,Python更適合編寫一些後台模型程序,最終前台也統一為一種語言。」楊勃之前對MySQL了解很少,但在做豆瓣網的過程中,很快將知識彌補上來。「現在我們有幾個資料庫都可以做同步,有些內容我們還向開源社區進行了回饋。」
豆瓣選用了很多開源產品,楊勃認為:「用好開源產品是非常關鍵的。豆瓣的平台是基於Linux,資料庫用的是MySQL,除了數據挖掘和搜索,其它都是在開源產品之上開發的。因為現在有很多非常成熟的產品和模塊,沒有必要從頭做,只要有能力了解獲得這方面的知識,都能夠很快在別人的基礎上開發自己的系統。」
❷ 國內目前web開發前景如何
國內Web前端的標桿人物克軍(豆瓣)和玉伯(阿里)寫了個「對聯」如下:前端研究,研究個屁;前端設計,設計個鳥。就算是調侃吧,但也可見業內頂尖人士對此職業在縱深上的擔憂。另外說待遇的話,當然也有非常高的,玉伯在其他答案里提到過有超50萬年薪甚至近百萬的。不過我個人對這些高薪同學在公司的實際角色有所保留。總的來說,一般理解上的前端工程師在各互聯網公司的職級相比其他技術崗位或者UED其他崗位我認為不夠高。造成這樣情況的有不少是歷史原因。
❸ 豆瓣為什麼用python
1.不同編程語言的運行效率雖然有不同,但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的差異。
2.大型架構要想提高運行效率,關鍵在於提高伸縮性和吞吐量,而不是考慮單一程序的效率。高級的...
3.人家只是在應用層用某種語言,在大型架構中,這只是佔到程序的一部分,特別是瓶頸不在這里。
4.Python也有高性能優化的方案,比如二次編譯,JIT和runtime的優化
❹ 豆瓣是什麼類型的網站是用什麼語言編寫的
屬於類似社區的網站,用python開發的,php是web開發語言。
❺ 做豆瓣這種類型的網站一般要多少個技術人員,以及開發周期
豆瓣網是一個人開發的,使用的是python語言。不過現在有5個全職人員,3個兼職的。web開發的前途主要還是在於你的技術水平或者你的綜合能力,不過web行業的機遇是很多的。
❻ 對於java web開發初學者,有什麼書需要看的
javaweb自學書籍推薦
第一部分:Java語言篇
1.《Java編程規范》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
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被譽為Java之父的James Gosling,入門者推薦閱讀,對基礎的講解很不錯。
2.《Java編程思想》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
介紹:豆瓣給出了9.1的評分,全球程序員廣泛贊譽。有人說這本書不適合初學者,不過小編認為作者並沒有對讀者已有的知識經驗有過多要求,只是要求讀者需要知道基本的程序語言。作者以通俗易懂及小而直接的實例解釋了一個個晦澀抽象的概念,需要花時間細細研讀。
3.《Java核心技術:卷I基礎知識》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
介紹:官方機構圖書,備一本總是沒錯的。這本書比較全面也通俗易懂。可以當字典的功能來用,學習入門必備。
4.《Java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高級
介紹:這本書目前基本斷貨,足以說明搶手程度。作者主要使用Java語言描述了我們常用的數據結構,值得一看。
5.《Java與模式》 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難得一見的國人寫的Java好書。主要講解設計原則以及最為常見的設計模式的實用教材。這本書出現的比較早,是初級到中高級必讀的圖書之一。
6.《SCJP學習指南》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
介紹:官方考試的必備圖書,對檢驗自己的Java學習情況很有幫助。這本書特別適合學生閱讀,這本書理解透了,找工作面試Java題目不會有任何問題。一些工作多年的工程師都會在里邊遇到一些不會做的題目。
第二部分:中級進階篇
1.《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 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清晰揭示了重構的過程,解釋了重構的原理和最佳實踐方式,並給出了何時以及何地應該開始挖掘代碼以及改善。大師的傑作,讓你明白軟體是一步步改進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2.《XML入門經典》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高級
介紹:很多人覺得沒必要買XML書籍,不過我還是覺得推薦一本給你作為工具書,而且看本書可以使得你對XML方方面面有個了解。裡面不少東西還是用到的。
3.《jQuery基礎教程》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高級
介紹:從這個開始學習jQuery才是根本,不然以後遇到的很多奇怪問題不知所以然。jQuery個人感覺已經成為目前的javascript標准庫了,插件無數,大大簡化了前端工作。
4.《JavaScript權威指南》 適合對象:初級、中級、高級
介紹:一本從全新視角和層次來介紹JavaScript的參考書,填補了市場的空白。是學習js的必備參考工具書之一。
5.《代碼整潔之道》 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講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潔代碼操作實踐。軟體工程的理想編碼是無數人編出來的代碼像一個人寫的,這本書當作規范就不錯。
第三部分:高級篇
1.《Enterprise JavaBeans 3.0中文版》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EJB技術在大型系統中使用,主要有銀行等金融機構。是開發分布式程序的選項之一,不過我不喜歡,其實銀行使用的也不怎麼的。結合JavaEE容器使用,開源的有JBoss,商用的有IBM和Oracle支持。
2.《Java並發編程實踐》 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這本書名為《Java並發編程實踐》有些抹殺了它的價值,其中並非只講述了Java的多線程設施,對一般的並發編程的rationale也有相當透徹的闡述。市面上並發編程的書比較少,這一本推薦閱讀。
3.《Hadoop權威指南》 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雲計算必備圖書。作為分布式計算的工具,Hadoop目前可以說是市場上唯一成熟的產品,而且大家也都向其看齊。而起雲計算炙手可熱,你搞明白這本書就大概明白了什麼是雲以及怎麼做雲。
4.《Java消息服務》 適合對象:中級、高級
介紹:深入淺出地講解了JMS1.1規范的底層技術、Java類和介面、編程模型及其不同實現等Java消息服務(JMS)和消息傳送機制關鍵技術。講解簡單明了,偏向於如何使用以及設計的一些原則。排版相當不錯。
❼ 如果想開發一個像豆瓣電台的在線音樂電台(web版),需要怎麼做
一、前言
隨著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選擇ADSL、Cable Modem或FTTB+ LAN作為首要的上網方式,寬頻時代即將到來,這使我們「寬頻 KTV、影音聊天室、線上電影院、遠程教育」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而與其密切相關的「流媒體(Streaming Media)」也成了許多人談論的熱門話題,因為「流媒體」正是實現這些寬頻應用的技術動力。
寬頻時代的到來還使得網民們不再滿足於僅僅作為一項服務的受眾,他們需要更大規模的交流,從中體現個體的價值,因此,許多朋友開始用自己的計算機,搭建網路廣播和點播站點。他們充滿著滿腔的熱情,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網民先天技術上的不足,讓他們在建設這樣的站點時遇到重重險阻,以至於放棄。如何將這種熱情在技術的引導下成為動力,這正是我們家用電腦所要做的,所以,在今天,在這里,我就將給大家介紹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流媒體伺服器。
不過,在開始正式的流媒體伺服器架設之前,請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流媒體伺服器的基礎知識。
二、流媒體基礎知識
什麼是流媒體?
目前,在網路上傳輸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有兩種解決方案,即http或ftp下載以及流式傳輸。
http或ftp下載使用標準的http和ftp協議,但由於多媒體信息個頭巨大,下載一個多媒體文件一般需要幾分鍾或幾小時的時間,這就造成為了看一個並不知道內容的視頻,首先需要耗費可能比整個視頻都要長的時間來完成下載。這些被下載的文件還必須在下載前製作完成,放在網路伺服器上,這樣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網路帶寬不斷提高,人們下載的等待時間越來越少,但最終還是不能觀看網上現場直播。
流式傳輸時,聲音、影像或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由流媒體伺服器向用戶計算機連續、實時傳送,它首先在使用者端的電腦上創建一個緩沖區,於播放前預先下載一段資料作為緩沖,用戶不必等到整個文件全部下載完畢,而只需經過幾秒或十數秒的啟動延時即可進行觀看。當多媒體信息在客戶機上播放時,文件的剩餘部分將在後台從伺服器內繼續下載。如果網路連接速度小於播放的多媒體信息需要的速度時,播放程序就會取用先前建立的一小段緩沖區內的資料,避免播放的中斷,使得播放品質得以維持。
流式傳輸除了能夠發送已經製作完成的文件外,還可以通過採集伺服器實時採集現場音視頻,推送到流媒體伺服器端,實時提供給用戶。因此,流媒體除了能夠更好的承擔如下載一樣的多媒體點播服務外,更能夠應用在現場直播、電視轉播、突發事件報道等多種對實時性傳輸要求較高的領域。
有關流媒體的廠商
流媒體的市場巨大,世界上許多優秀的廠商都加入此行列,現階段更是系統集成商競爭的風水寶地。而在通用市場上,競爭的公司主要有三個:Microsoft、RealNetworks、Apple,而相應的產品就是:Windows Media、Real Media、QuickTime。而近來,以開發Winamp著名的Nullsoft公司也在自己的MP3伺服器中加入了視頻支持,欲在流媒體市場分一杯羹。
由於Apple的伺服器和編輯軟體一般都以Mac為操作平台,Nullsoft的流媒體伺服器屬於新生不成熟事務,所以今天在這里我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Microsoft和RealNetworks的產品。
流媒體的傳輸協議
大家在觀看網上電影或者電視時,一般都會注意到這些文件的連接都不是用http或者ftp開頭,而是一些rtsp或者mms開頭的東西,為什麼是這樣呢?實際上,這些和http和ftp一樣,都是數據在網路上傳輸的協議,只是它們是專門用來傳輸流式媒體的協議而已。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現在使用的主要的流媒體協議:
1.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實時流媒體協議,它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現在用於RealNetworks的Real Media產品中;
2. PNM(Progressive Networks Audio),這也是Real專用的實時傳輸協議,它一般採用UDP協議,並佔用7070埠,但當你的伺服器在防火牆內且7070埠被擋,且你的伺服器把SmartingNetwork設為真時,則採用http協議,並佔用默認的80埠;
3. 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protocol),這是微軟的流媒體伺服器協議,MMS 是連接 Windows Media 單播服務的默認方法。
介紹了主要的三個,可能您還會問,Apple的QuickTime使用哪種協議呢?在多數情況下,QuickTime使用http協議,但實際上它也由標準的流媒體傳輸協議,這就是標准RTSP協議,而Real公司使用的RTSP是自己經過開發的。
在流媒體傳輸中,標準的協議就是RTP(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實時傳輸協議)、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實時傳輸控制協議)、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實時流媒體協議)和RSVP(Resource Reserve Protocol, 資源預訂協議),廠商們的產品都是在這些協議的基礎上進行研究與開發,限於篇幅,在這里我們就不再深入討論了。
流媒體文件和發布格式
有了實時的傳輸協議,我們應該還能夠想到,只有較小的文件才適合網路實時傳輸,那麼,流媒體文件採用了什麼樣的壓縮演算法呢?
而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朋友可以看到,我們觀看網上流節目時,它們的後綴名一般是rm、asf、wmv等,這些就是流媒體的格式。流媒體文件格式經過特殊編碼,不僅採用較高的壓縮比,還加入了許多控制信息,使其適合在網路上邊下載邊播放,而不是等到下載完整個文件才能播放。
常見的流媒體格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流媒體文件格式擴展(Video/Audio) 媒體類型與名稱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Microsoft).
rm Real Video/Audio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ra Real Audio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rp Real Pix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rt Real Text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swf Shock Wave Flash (Macromedia).
mov QuickTime(Apple公司格式)
viv Vivo Movie 文件(Vivo Software).
另外還有一個wmv格式,是Windows Media Video的簡稱,它與asf文件有稍許區別,wmv一般採用window media video/audio 格式,asf視頻部分一般採用Microsoft MPG4 V(3/2/1?),音頻部分是windows media audio v2/1,不過現在很多製作軟體都沒有把它們分開,所以直接更改後綴名就能夠互相轉換為對方格式。
製作完成的流媒體文件需要發布到網路上才能夠被別人使用,這就需要以特定方式安排壓縮好的流媒體文件,而安排流媒體文件的格式就被成為流媒體發布格式。常見的發布格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流媒體發布格式擴展 媒體類型和名稱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smil Synchronis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
ram RAM File.
rpm Embedded RAM File.
asx ASF Stream Redirector/ASF流轉向器文件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MPEG-4與流媒體
說到流媒體就不能不提及MPEG-4。MPEG-4是當前討論的焦點之一,只因為它能夠在大的壓縮比下實現近似DVD品質的視頻和音頻效果,這也是許多朋友認為MPEG-4格式肯定比rm清晰的原因。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MPEG-4隻是一種視頻編碼技術,它的清晰度也根據壓縮時所選擇的碼率的不同有較大的改變(我們見到的MPEG-4格式文件通常為500Kbps壓縮生成,質量當然高了),並且,MPEG-4還有多種壓縮標准,如Microsoft的asf視頻部分就是基於MPEG-4的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另外還有DivX的免費MPEG-4版本(開始是破解微軟的格式而來)。至於音頻部分,更是混亂,Microsoft採用windows media audio v2/1,DivX採用MP3或者更高質量的AC3等。相比而言,Real或者Apple的格式使用的是自己開發的編碼,在相同碼率,特別是低碼率下,不見得就比MPEG-4差,採取高碼率的rm格式照樣清晰可人,所以大家以後說rm格式清晰度差的觀念要改變一下:),至少也要加上條件。而且,最新的Helix Procer中的Real Video 9採用VP5壓縮格式進行編碼,這可比DivX優秀多了!
不過,流媒體伺服器開始向MPEG-4格式靠攏是不爭的事實,Real最新的Helix就開始支持mp4格式文件的服務,而RealOne Player更是只需安裝一個插件便可實現MPEG-4格式的播放。
點播與廣播
在架設流媒體伺服器之前,我們一定要了解一些點播與廣播的知識。
點播是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的主動的連接,在點播連接中,用戶通過選擇內容項目來初始化客戶端連接,一個客戶端從伺服器接收一個媒體流(這個連接是唯一的,其它用戶不能佔用),並且能夠對媒體進行開始、停止、後退、快進或暫停等操作,客戶端擁有流的控制權,就像在看影碟一樣。這種方式由於每個客戶端各自連接伺服器,伺服器需要給每個用戶建立連接,對伺服器資源和網路帶寬的需求都比較大。
廣播指的是用戶被動接收流。在廣播過程中,客戶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用戶不能暫停、快進或後退該流,廣播使用的數據發送手段有單播與廣播。使用單播發送時,伺服器需要將數據包復制多個拷貝,以多個點對點的方式分別發送到需要它的那些用戶,而使用廣播方式發送,數據包的單獨一個拷貝將發送給網路上的所有用戶,而不管用戶是否需要,上述兩種傳輸方式會非常浪費網路帶寬和伺服器資源,因此產生了組播(多播)技術。
組播(多播)吸收了上述兩種發送方式的長處,克服了上述兩種發送方式的弱點,將數據包的單獨一個拷貝發送給需要的那些客戶,組播不會復制數據包的多個拷貝傳輸到網路上,也不會將數據包發送給不需要它的那些客戶,保證了網路上多媒體應用佔用網路的最小帶寬。但組播不僅需要伺服器端支持,更需要有多播路由器乃至整個網路結構的支持。
單播與組播(多播)
在上面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單播和組播的概念,這也是現在流媒體方面討論的焦點之一。以我的認識,點播與廣播是一組概念,它們和客戶端媒體交互的手段;單播和組播又是另外一組概念,它們是流媒體數據在伺服器端和網路上的傳輸方式。
單播發送時,需要在客戶端與媒體伺服器之間需要建立一個單獨的數據通道,從一台伺服器送出的每個數據包只能傳送給一個客戶機,每個用戶必須分別對媒體伺服器發送單獨的查詢,而伺服器必須向每個用戶發送所申請的數據包拷貝。這種巨大冗餘會造成伺服器沉重和網路帶寬的沉重負擔,響應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出現不能服務的情況。單播可以用在點播和廣播上。
組播發送時,伺服器將一組客戶請求的流媒體數據發送到支持組播技術的路由器上,然後由路由器一次將數據包根據路由表復制到多個通道上,再向用戶發送。這時候,媒體伺服器只需要發送一個信息包,所有發出請求的客戶端都共享同一信息包,並且信息可以發送到任意地址的客戶機,沒有請求的客戶機不會收到信息包,網路上傳輸的信息包的總量沒有廣播那麼多,大大提高了伺服器和網路線路的利用率。不過組播也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必須要開始支持組播技術的路由器,另外就是一般只能用作廣播,因為用作點播會存在用戶控制問題。
好了,說了這么多,您可能都嫌我煩了,那麼,就讓我們開始架設流媒體伺服器之旅吧。
三、流媒體伺服器硬體准備
流媒體伺服器和網站(Web)伺服器一樣,要經受許多人的同時訪問,相比Web伺服器來說,由於多媒體文件需要更強處理能力,其硬體設備應超越一般用於Web的伺服器。所以,流媒體伺服器最好滿足以下硬體條件。
一顆強勁的「芯」。如果計算機CPU頻率太低,處理能力過慢,電腦在被多用戶訪問時將我們無法進行其他任何操作(相信大家對那些網上視頻點播的網站經常當機身有體會,我們和他們建立的是一樣的伺服器,只是規模小些罷了)。
大容量內存和硬碟。流媒體的製作和發送是系統資源的黑洞,擁有大容量內存是系統穩定運行的前提;而流媒體文件體積較大,大量的媒體文件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建議內存至少256MB,硬碟80G以上。
佔用系統資源少的音效卡。好的音效卡有助於CPU佔用率的降低,並且對錄音的質量有很大影響(用於網上直播),建議使用Creative的SB Live!或SB Audigy、Audigy 2系列,由於筆者自己的機器不做伺服器(只用來做文章,沒錢升級啊),所以只拿普通的集成來演示。
良好的視頻捕捉設備。我們的直播節目源就來源於這塊設備,推薦使用Leadtek(麗台)的WinFast TV2000 XP豪華版,它接收信號的能力和硬體壓縮的能力都是比較出眾的(因為筆者沒有條件,所以採集設備用了屏幕捕捉,不過使用採集設備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請大家不要見怪)。
盡量高的帶寬。當然是上網速度越快越好,不過我們可以在流媒體伺服器中對連接數做一個限制,以免當機。
當然,上面是建設一個屬於自己的流媒體服務網站必須的硬體設備,如果只是和筆者一樣,只是想在架設流媒體伺服器過程中學習一把,大可在現有機器的基礎上大膽測試。
四、架設流媒體伺服器之旅
准備好了硬體,下面就開始一步步教大家架設自己的流媒體伺服器。我將其分為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Media和RealNetworks的Real Media兩大部分,都包括直播與點播伺服器的建立,並在最後向大家介紹一下Apple的QuickTime和Nullsoft的流媒體伺服器。
由於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Media點播服務必須建立在Server版的操作系統上,所以筆者選取Windows .Net Enterprise Server 3647作為此次流媒體伺服器建立的系統平台。為了比較RealNetworks和Microsoft最新一代流媒體伺服器的優劣,筆者採用了它們最新的流媒體系統,以下是筆者使用的具體軟體:
操作系統:Windows .Net Enterprise Server 3647、Windows XP Service Pack 1
流媒體軟體:Windows Media Services 9.0(Windows .Net Server自帶)、Windows Media Encoder 9 Series Release Candidate(由於此軟體在.Net Server下運行不正常,故安裝在XP中,並且只有此軟體安裝在XP中)、Windows Media Encoder 7.1、Windows Media Player 9.0 Build z903、Helix Universal Server 9.01 FOR Win2k(9.0.2.794)、Helix Procer Plus 9.0.1、RealOne Player 2.0 Build 6.0.11.853。
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吧!不要走開哦!!!
WinMedia網上廣播服務
單純的使用Windows Media Encoder這個軟體即可實現網上廣播服務,不過,藉助於Windows Media Services,利用Windows Media Encoder製作的流媒體文件,我們的網路廣播站功能將更為強大。下面,我們將利用Windows Media Encoder單獨建立廣播站,並將其納入Windows Media Services,實現更強大的功能。
1. 安裝Windows Media Services。
首先安裝Windows 2000 Server或者Windows .Net Server,然後打開「開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管理您的伺服器」或「開始-控制面板-添加或刪除程序-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建議使用第二種),在其中勾取「Web應用程序伺服器」,也就是2000 Server中的IIS伺服器,單擊「下一步」進行添加;
添加IIS完畢後,再次啟動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程序,並勾取Windows Media Service項,單擊詳細信息,在其中選擇「用於Web的Windows Media Services Administrator」以啟動Windows Media Services的Web管理功能(2000中可能沒有這些選項,只需要安裝Windows Media Services即可);
2. 安裝Windows Media Encoder。
從微軟網站下載Windows Media Encoder 7.1(由於Windows Media Encoder 9.0無法在.Net Server下工作)進行安裝,至此,Windows Media服務的伺服器和編碼器都已經具備;
3. 從「開始-程序-Windows Media」 啟動Windows Media Encoder,在出現的向導界面中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選項,建議新手「使用新建會話向導廣播、捕獲或轉換文件」,選擇後單擊確定;
4. 由於進行的是廣播,所以在下一個彈出的畫面中請選擇「在附屬設備或計算機屏幕廣播實況事件」,這樣的選擇能夠讓Windows Media Encoder直接進行廣播或者將其加入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務;
5. 在下一個畫面中選擇您進行視頻或音頻捕獲的設備,筆者沒有視頻卡,所以只能選擇「屏幕捕獲」,有視頻卡的朋友請選擇您的視頻卡;
6. 廣播信號必須通過一個有效的埠進行傳輸,因此必須對它進行設置。Windows Media Encoder默認的埠為8080,但由於這個埠經常被其它軟體佔用,所以建議朋友們單擊「查找可用埠」以換成其它隨機埠或者直接輸入沒有被佔用的埠。我選擇了「3170」埠;
7. 然後就開始選擇我們進行廣播的流媒體質量,有一個公式您可以參考:流媒體配置文件帶寬×最大連接用戶數=您的上行帶寬(不是下載,是上傳)。您如果有2Mbps的上行帶寬,選擇了100Kbps的配置文件,則允許同時20個觀眾看到您的廣播,由此可見,流媒體服務對帶寬的需求是巨大的;
8. 在這個窗口您可以選擇將進行廣播的流媒體存檔,以便於以後觀看或者進行點播,若只是作為實況廣播服務,並且硬碟空間不大,您可以不選取;
9. 「下一步」後,您可以選擇是不是添加微軟內置的歡迎、休息和再見文件,我就沒要這些東西,誰給微軟免費作廣告,呵呵;
10. 然後,我們可以給我們的廣播節目添加上版權信息,這些信息在播放時,會出現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
11. 彈出最後一個確認窗口後,我們最終的廣播界面就出現了,若是有視頻捕捉設備,只要單擊「開始」,我們的廣播站就運行起來,只要在客戶機IE中輸入「mms://伺服器的:埠值」就會彈出media player播放電視。如我建立的廣播站地址就是「mms://192.168.0.1:3170,這些信息您也可以直接在此界面的連接標簽中查看;
12. 若是您和我一樣沒有視頻捕捉設置,或者想向用戶播放一段錄制好的視頻,請點擊「會話-屬性」(此面板能夠對所有設置過的數據進行調整),單擊「更改」按鈕,在彈出窗口中選擇視頻右邊的下拉框,單擊「查找文件」,找到您預先錄制好的視頻文件(支持asf、wmv、avi、mpg等格式);
13. 再回到廣播界面,點擊開始,您的文件就可以被網路上的兄弟姐妹看到了,
若是想添加更多的文件或設備,請在以上窗口單擊「更改」旁的「新建」進行添加即可;
14. 您可能覺得到這里我們就大功告成了,實際上遠遠沒有,這只是最基本的直播廣播,我們還需要將其加入Windows Media Services的廣播服務中,以實現更強大的功能。請將你的滑鼠指向「開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Windows Media Services」,打開Windows Media管理器(2000 Server應該是一個Web界面)。選擇左邊的伺服器後,單擊操作菜單中的「添加發布點(向導)」,經歷歡迎頁面後,會出現發布點命名窗口,在其中輸入您願意使用的名字,我輸入的是「SOFTICP.COM_Broadcast」;
15. 在下一個窗口中,將讓您選擇所要發布的內容類型,如果只是單純的進行流媒體直播,就選擇「編碼器(實況流)」,若是想在實況流中加入其它製作好的文件,請選擇「播放列表」,若是想建立視頻點播伺服器,請選擇「目錄中的文件」。由於我有現成的製作好的文件,所以選擇了「播放列表」;
16. 選擇完了發布內容的類型,就要選擇發布的方案,我們進行的是網路廣播的服務,當然要選擇「廣播發布點」。在接下來的窗口中,我們要選擇內容的傳遞方式,看到了吧,這次我們前面介紹的單播和組播的基本概念起了作用,我們的網路一般不支持組播,所以要選擇「單播」;
17. 若是您以前有創建好的播放列表文件(wsx或htm文件),直接在下一個窗口中選擇「現有播放列表」,若是沒有,請跟我一樣,「新建播放列表後進行添加」。在添加窗口中,可以添加文件、編碼器的實況流、遠程發布點的流媒體、ASP、CGI的動態源等多種媒體,並且還可以添加廣告信息以及調整媒體的播放順序;
18. 完成播放列表的編輯後,點擊「下一步」將播放列表保存成文件,並且在下一個窗口中可以選擇是否「循環播放」或「無序播放」這些流媒體。再經歷幾個確認框,您就完成了Windows Media流媒體廣播伺服器的建立,為了快捷,我們就將「完成此向導後啟動其它向導」前面的對勾去掉吧!
19. 伺服器啟動後,您就可以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輸入「mms://伺服器IP/發布點名稱」觀看網路廣播了。而在Windows Media Services的管理器中,我們可以隨時監視流媒體的播放情況、添加/刪除與調整播放列表、插入廣告、發布公告(可以直接生成htm頁面)、調整該廣播站的屬性等操作,並可以隨時通過下面的按鈕啟動與停止廣播站以及測試當前流媒體是否正常;
此圖是使用公告向導建立的發布點公告網頁,是不是非常方便?
20. 我們還可以通過在瀏覽器中輸入管理器的網址或者直接啟動管理工具中的「Windows Media Services(Web)」來對整個流媒體伺服器進行Web管理以及遠程管理,其管理界面與本地管理除了少幾個功能外,幾乎沒有差別。
遠程管理還可以對一個伺服器組多台伺服器進行管理。
至此,我們的Windows Media網路廣播伺服器已經完全建設完畢,您已經擁有了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的網路廣播站,是不是覺得不過癮?因為還有許多優秀的影片想和朋友們共享,並且想讓他們能夠自由的觀賞自己喜歡的節目,不受你廣播時間表的限制?那麼,跟我來,我們在此基礎上再搭建一個Windows Media視頻點播伺服器。
❽ 大家來說說自己的經驗:寫一個web前端頁面要多久時間,比如豆瓣網的首頁.
自已寫的話,可能需要一周時間,如果拷貝的話,可能需要1-3個小時吧。
❾ 如何評價《python web開發實戰》
本書有幾個特點: 第一,使用了當前主流和前瞻性的技術,如Docker、Ubuntu 16.04 LTS、Cython、CFFI、Py.test、asyncio、IPython 5.0 LTS等,書中一部分內容是在Python 3下完成的。本書中全部工具都使用當前最新版,能保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書中的內容都不會過時。 第二,筆者在國內應用Python最大的豆瓣網做產品開發,一直在第一線寫代碼,大量例子和經驗都是根據實際經驗出發的。 第三,筆者非常關注Github和Python社區,會第一時間了解到新的趨勢和思想,並在書中體現。舉個例子,代碼檢查工具pep8已經在Guido van Rossum的要求下改名為pycodestyle了。
❿ 學完了Python培訓課程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呢
第一:Python web開發
學完Python可以做web開發,因為現在中國學習Python的比較少,而招聘Python的卻非常的多,國內的豆瓣、果殼網等,國外的Google、Dropbox等都在使用Python做web開發。所以Python web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方向。
第二:運維
目前很多運維人還沒有學習Python,但是Python給運維帶來的價值非常的大,在運維的工作中,有大量重復性工作的地方,並需要做管理系統、監控系統、發布系統等,將工作自動化起來,提高工作效率,這樣的場景Python是一門非常合適的語言。如果用Python來做運維將會事半功倍。
第三:數據分析
現在無論是哪個行業的,做數據分析的人似乎都離不開Python,因為Python給他們帶來的工作效率是非常的大。在生物信息學、物理、建築、地理信息系統、圖像可視化分析、生命科學等領域都會運用Python進行科學和數字計算。
第四:自動化測試
一切關於自動化的東西,似乎Python都可以滿足,Python可以滿足大多數自動化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第五:3D游戲開發
Python有很好的3D渲染庫和游戲開發框架,有很多使用Python開發的游戲,如迪斯尼卡通城、黑暗之刃。常用PyGame、Pykyra等和一個PyWeek的比賽。
第六:網路編程
除了網路和互聯網的支持,Python還提供了對底層網路的支持,有易於使用的Socket介面和一個非同步的網路編程框架Twisted Python。
第七:人工智慧
下個時代就是人工智慧時代,很多人都在關注,而在人工智慧時代最主流的開發語言就是Python,這是一個潛力最大的選擇方向,所以學習Python不會錯。
可以說Python在IT領域運用相當廣泛,學完後可以從事很多方面的工作。
如果你想要專業的學習Python,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千鋒】實地看一下,先好好試聽之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只要努力學到真東西,前途自然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