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難道這德國ATP手工魚餌料是假的
真的與假的當然是有區分啦,就是可以根據包裝的防偽碼查詢一下即可。
『貳』 費德勒在1999年參加的德國海爾布隆網球賽是ATP巡迴賽嗎
這些賽事都不屬於ATP賽事,而是ITF(國際網聯)的比賽。
雖然我們在報紙雜志和網路上最經常看到是ATP和WTA,因為世界上最好的男子和女子選手都是這兩個協會的成員,這兩個協會做的宣傳和推廣也是最好的,也是最有錢來做宣傳的,但世界上進行的最多的應該算的ITF的比賽,因為ITF的主要職責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廣網球,所以ITF它負責承辦所有的低級別的比賽和少年比賽。其中男子的比賽分為希望賽(Futures Tournament)和衛星賽(Satellite Circuits)。其中希望賽必須由連續三周的三個,每個比賽的總獎金為1萬美圓的比賽組成;或者是連續二周的二個,每個比賽的總獎金為1萬5千美圓的比賽組成。而衛星賽必須是由一個國家的網協來出面主辦的連續四周的四個,每個比賽的總獎金不低於6,250美圓的比賽組成,最後的一站是總決賽的形式,只能由前三站總積分靠前的選手參加。衛星賽有總獎金為2萬5千美圓(也就是每個比賽6,250美圓),5萬美圓和7萬5千美圓以及另外提供免費住宿和早餐等幾種。一個沒有世界排名的男子選手必須通過打這兩種形式比賽來獲得並積累ATP的積分,以使他有資格或者是更容易地去參加到更高級別的比賽。
雖然ITF的比賽獎金少,積分低,但並不就是沒有獎金,沒有積分。我們就拿獎金最少的一站總獎金為6,250美圓的男子比賽來說,獲得冠軍能得到812.5美圓的獎金,因為這種衛星賽的記分是先算出四站比賽的積分,然後再轉換成ATP的電腦排名分,所以我們不拿這種比較復雜的記分方式來舉例。我們另外拿一個1萬5千美圓總獎金的希望賽的冠軍來舉例,他能將拿到18分的ATP的電腦排名分,和1千3百美圓的獎金。
ATP的比賽主要分為兩大系列,一是ATP TOURNAMENTS可以譯為ATP系列賽,一是CHALLENGER SERIES TOURNAMENTS,譯為挑戰系列賽。我們也許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細節,就是挑戰系列賽前並沒有ATP,雖然挑戰系列賽是由ATP來負責搞到,但拿挑戰賽的頭銜不是說就是拿ATP的頭銜,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通常我們在ATP的網站上查一個男球員的資料,上面如果說他有一個冠軍頭銜,就是說他在ATP系列賽中獲得過冠軍。ATP系列賽又包括下面六種比賽:1,大師杯賽;2,世界雙打錦標賽;3,世界隊際錦標賽;4,網球大師系列賽,也就是所謂的超九賽事;5,國際黃金系列賽;6,國際系列賽。
國際系列賽是ATP最低級別的比賽,它比賽的總獎金分成40萬美圓,60萬美圓,80萬美圓和100萬美圓不等。而國際黃金系列賽的總獎金分為80萬,100萬美圓。九個大師賽的總獎金當然是超過1百萬的,它們的獎金由各自的組委會來決定。我們以前的上海的喜力公開賽就是40萬美圓的最低級別的ATP賽事。
挑戰系列賽的總獎金分為以下幾類:2萬5千美圓,5萬美圓,3萬7千5百美圓加免費住宿和早餐,7萬5千美圓,10萬美圓,12萬5千美圓加免費住宿和早餐,15萬美圓。拿參加一個五萬美圓的挑戰賽來說,如果獲得冠軍能拿到50分的ATP電腦排名分,和7千2百美圓的獎金。
幾乎所有的職業選手都是從參加最低級別的巡迴賽,希望賽打起,只是上升的速度不同而已,少數選手很快就進入到更高級別的賽事而大部分選手也許打了很多年還在這些最低級別的賽事中苦苦掙扎。如果一個選手在青少年時期就成績不錯,並且本國的網球也比較發達,比如羅迪克,就可以憑借外卡參加一些高規格的比賽,如果確實很有實力,那麼他就能很快的獲得足夠的排名分,並進入到挑戰賽級別甚至是ATP的比賽中去。
參考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