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發布時間: 2022-04-18 06:13:02

A. 請問主板前端匯流排頻率問題

5200+是AM2的,主板所支持的規格已經遠超出當前CPU的需要了,所以沒什麼影響.
而且你已經把CPU的主頻和HT匯流排頻搞混了,在此不再累述,有空自己去了解.

B. 前端匯流排頻率是什麼意思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最高到10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最高到10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目前的主流產品均採用這些技術。

C.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800/1066/1333MHz

在INTEL的架構裡面,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北橋進行通訊的匯流排,800/1066/1333MHz是它可以支持的頻率,這是特定的一代產品才會有的,前一代的是533/667/800。
你用以前的CPU是不行的,cpu的陣腳定義不一樣的。不能工作。

D. 主板前端匯流排外部頻率

前端匯流排是指是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他和北橋通信的頻率就是前端匯流排頻率,而外頻是cpu提供給外部設備的基準工作頻率,也可以理解為cpu和內存通信時使用的頻率.

E. 請問怎麼看主板的前端匯流排是多少啊

你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就是1066Mhz
帶寬是8531MB/s
就是當前選擇的項目顯示。

F.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和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一樣嗎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和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說的是一個東西
但一個在主板上一個是在CPU上
前端匯流排頻率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之間交換數據的頻率。
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主板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和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一致的時候才能發揮最佳性能.
而CPU和內存都具有相應的速率和帶寬。在配置電腦過程中,根據CPU的速率和帶寬,來搭配相應速率和帶寬的內存,會直接影響整機的性能.
如果選擇的是賽揚4系列CPU,則應該要配置DDR333/DDR400內存,DDR266隻適合賽揚3和採用AMD的新品毒龍、基於Thorton核心的Athlon
XP系列產品的CPU。而Barton
3200+型號和Athlon
64系列的產品則應該搭配DDR400內存。同理,如果購買的是P4系列處理器,則應該採用DDR400甚至雙通道的DDR333或DDR400內存來匹配,以免出現CPU帶寬浪費過多,而影響電腦的整體性能的情況。

G. 電腦主板和CPU上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匯流排頻率,頻率分別是指什麼

前端匯流排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1333MHz。

H. 怎麼看主電腦板的前端匯流排是多少

查看電腦主板的前端匯流排(FSB)時鍾頻率的方法如下:

1 在BIOS界面查看,示例如下圖,

上圖紅框處為前端匯流排(FSB)的頻率信息(因計算誤差略有差異)。

如上,用不同的方式獲得前端匯流排(FSB)的頻率信息。

相關知識:

1 CPU中的所謂「前端匯流排」

CPU沒有什麼前端匯流排, 按照Intel的規定, CPU所支持的默認FSB頻率為CPU外頻的四倍。如:外頻為333Mhz的CPU,與其搭配最合適的主板FSB為1333Mhz

2 主板晶元組的前端匯流排
前端匯流排是主板晶元組的工作,主板的晶元組性能,決定其FSB的頻率,好的主板會在Intel所規定的默認頻率上超頻。如:P45主板默認FSB為1333Mhz,不少主板將FSB超頻為1600Mhz
3 內存與前端匯流排
單條內存的頻率與FSB頻率一致時才是最佳性能配合(帶寬相同),對組建雙通道的內存,由於Dual-channel使內存帶寬翻倍,在DC狀態下,內存頻率達到FSB的一半即可。

I. 前端匯流排頻率是指什麼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
傳輸線
。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
北橋晶元
的匯流排。計算機的
前端匯流排頻率
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
南橋晶元
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
傳輸頻率
,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最高到10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
CPU技術
發展很快,
運算速度
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